范文 > 工作总结 > 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 > 导航 > 市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

市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我们已经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工作总结可以开始写了,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你知道工作总结的基本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市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市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20**年,**统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意见》,突出抓好全面履行服务职能、推进统计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三项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创新、狠抓落实,统计发展进入新阶段,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统计改革实现新突破,数据质量得到新提升,规范化建设有了新进展,队伍建设取得新成就,为全市“两个率先”发展大局作出了新贡献。局机关再次获评市级机关先进部门和“两个率先”推进与监测先进部门,机关效能评议首次跻身市级机关前十名,被评为“20**年度县级统计局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一、围绕“两个率先”,稳步推进更高水平小康监测根据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新版“两个率先”指标体系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要于20**年在**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作为“两个率先”进程监测的牵头部门,我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出台纲领性文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的“两个率先”指标体系,起草《加快“两个率先”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统计组织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推进、监测、考核文件,总体部署我市“两个率先”建设工作,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推进举措。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联席会议制度、重点难点指标监测分析制度,“两个率先”进程监测、定期公布制度等,为加快推进全市“两个率先”提供制度保障。强化重点难点指标推进。一是成立推进工作小组。由市分管领导担任推进工作组组长,相关部门和各区镇(乡)为成员单位,具体落实各项指标的推进工作,形成牵头部门主体抓、配合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业务指导。组织“提升小康新水平,率先基本现代化”监测推进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推进与监测业务水平。三是定期召开分析座谈会,及时掌握指标进度,研究存在问题,落实推进措施,确保重点难点指标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开展多层次社情民意调查。一是开展行风建设满意度调查。受市人民政府纠风办公室委托,开展教育、医院行风建设满意度调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居民幸福感、区镇合并民意调查,了解我市居民生活状况满意度和群众对我市区镇合并的意见建议,更好服务民生。三是受政法委、公安局委托,定期开展群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社区民警熟悉度和安全防范工作情况、矛盾纠纷化解满意度等调查,搭建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全年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共24次,获得成功样本1万多个。二、围绕查实总量,扎实抓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我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能,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规范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工作推进,确保我市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一是成立工作机构。市政府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全市经普工作,并成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推进全市经普工作。二是明确工作职责。专门印发《**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普查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明确工作要求,专题召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全面部署经济普查工作,明确普查时间、对象、范围和要求。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一是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印发《**市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并专题召开全市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会议,具体部署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二是明确工作原则。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主体自愿、稳妥推进”的原则,明确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工作职责,保证我市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有序实施。三是把握工作重点。明确“三转一上”的具体目标,锁定服务业重点对象,简化“三转一上”工作程序,明确“三转一上”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单位核查工作。一是高标准选调“两员”。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调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共选调普查指导员344名,普查员892名。二是高质量开展业务培训。对全市**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分期分批进行业务培训,为核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三是强化联合排查。在初步完成首轮核查的基础上,市政府专题部署普查单位联合排查工作,迅速启动由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排查工作,努力实现实际存在的单位全面登记,一个不漏。四是建立督导联系制度。成立6个工作小组,包干负责相关区镇(乡)的普查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三、围绕稳中求进,切实强化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稳中求进,需要统计部门来监测、来反映、来服务。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局切实强化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不断拓宽统计监测领域,优化统计服务产品,为全市经济稳增长、促转型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一是强化经济形势分析。形成月度评估、季度分析制度,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数据解读和分析报告。二是开展主要涉评指标的评估。及时收集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GDp核算等涉评指标的数据,及时作出监测预警,为领导决策服务。三是积极探索GDp核算制度。研究制定各区镇(乡)GDp核算方法,客观评价和反映各地经济结构和实力。 不断拓宽统计监测领域。一是强化重点监测。加强“两个率先”、农业现代化等重点监测,实时跟踪“两个率先”进程,作出监测分析,提出参谋意见。二是完善常规监测。加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主要指标的监测,完善统计监测制度。三是开展专项监测。对科学发展、社会发展、民生幸福“六大体系”、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监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决策信息。做优做强统计服务产品。一是优化服务载体。以统计月报、统计增刊、统计手册、统计内参、统计年鉴、季度分析专刊、民意调查报告等载体,及时发布全市重要数据信息,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二是深化统计服务内涵。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三是强化统计服务时效。围绕全市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对统计数据的挖掘和相互关系分析,切实提高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预判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四、围绕夯实基础,深入推进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强化业务指导,突出工作重点,严格达标标准,精心组织开展区镇(乡)和联网直报企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强化统计规范化建设指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实施方案。二是出台相关文件。起草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强区镇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指导全市规范化创建活动开展,印发《20**年**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三是深化调研指导。抽调精干人员,深入区镇(乡)和联网直报企业,了解创建进程,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突出统计规范化建设重点。在新一轮的“双基”建设中,我市把区镇(乡)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一是明确总体目标:强化基层统计机构,充实基层统计力量,规范基层统计行为,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信息化水平,确保20**年底前所有区镇(乡)统计机构全面达到省定标准。二是明确具体要求:有统一的工作机构、有足够的人员编制、有精干的统计队伍、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有基本的统计业务规范。三是强化考核。对于统计机构设置不到位、统计力量配备不到位、统计业务不规范等情形,年度考核时给予一票否决。严格统计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是强化达标验收。定期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申报和验收工作,及时向省市统计部门推荐示范单位,年内区镇(乡)统计规范化创建实现省级达标全覆盖,全市联网直报企业创建达标达到50%以上。二是严格达标标准。区镇(乡)统计规范化创建达标的具体标准为“四有三化”,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创建达标的具体标准为“二有三化”,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整改。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年内新增省级示范区镇(乡)2个,年内全市联网直报企业申报省级示范单位52家,南通市级优秀单位57家。五、围绕提升能力,不断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统计改革和发展,关键在队伍,关键在干部。今年,我局深入开展建“四型”机关、创一流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和统计能力提升活动,把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实的思想、作风和制度保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弘扬敬业进取精神。确立以业绩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坚持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忠于职守勤勉工作、步调一致促进发展。二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开拓创新的本领,加大开拓创新的力度,依靠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率先发展之路。三是弘扬廉洁奉公精神。开展以勤促廉、以勤养廉、打造全市一流勤廉型机关的“勤政廉政”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服务奉献,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真心实意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着力提升机关作风效能。一是以健全制度为核心。制定统计行风建设制度、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学习与会议制度、机关考勤制度等,以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二是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专题会议,围绕“优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主题,努力建设“顾大局、重实干、善创新、讲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三是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举办微型党课宣讲、党史知识竞赛、“经普杯”知识竞赛、互讲互学互评、“六对照六检查”、《20****统计年鉴》编审说明会暨百科知识竞赛和青年干部(人员)论文交流评选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强化业务学习,努力造就高素质统计人才。规范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规范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关于20**年度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市20**年度区镇统计工作综合考核办法》等文件,实行统计宣传和统计服务目标管理专项考核,明确考核内容、要求及办法,进一步强化统计工作目标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全市统计系统创新创优、勇于争先的积极性。二是完善激励机制。顺应形势变化和统计需求,以推进统计重点为目标,研究制订年度总体工作目标管理达标考核奖励办法,明确全市统计工作目标、工作要点和责任分解,构建“个人综合考评、科室工作考核、统计宣传评比、区镇(乡)综合考核”四位一体的激励机制,确保事事有目标计划、件件有检查落实。20**年工作思路 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更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20**年全市统计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升小康新水平,建设美好新**”的工作主题,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主基调,瞄准“全面建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管理中心和监测评价中心”总目标,坚持“三个提高”和“三个面向”的工作取向,着力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全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趋势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新一年的工作,我们将突出“三大升级”, 突破“四个领域”,努力实现“五个新提升”。突出“三大升级”:一是突出“理念升级”,激发内生活力;二是突出“管理升级”,夯实工作基础;三是突出“服务升级”,优化发展环境。突破“四个领域”:统计宣传要有新突破,统计信息化应用要有新突破,统计优质服务要有新突破,统计基层队伍建设要有新突破。要努力实现“五个新提升”,即统计工作的理念要有新提升;统计服务的水平要有新提升;统计工作的基础要有新提升;统计工作的能力要有新提升;统计工作的地位要有新提升。围绕上述目标,将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强化更高水平小康监测继续强化监测推进,出台《20**年度镇(乡)、园区更高水平小康实现程度及部门推进与监测工作考核办法》,合力做好更高水平小康推进与监测工作。继续抓好薄弱指标推进,加强监测评价,强化跟踪督查,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各项指标如期达标。密切部门联系,加强对上沟通,及时掌握指标监测情况,动态掌握指标实现程度。充分发挥社情民意调查优势,开展好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等委托调查,实施好更高水平小康建设满意度调查,更好地服务决策,服务民生。二、抓实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根据《普查方案》要求,有序推进普查登记,数据审核、检查和验收,数据处理汇总,主要数据发布,普查成果的开发和应用等各项工作,建立和完善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库,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经济普查专题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经济普查年鉴。三、提高经济运行监测水平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力度,客观反映全市经济运行动态,把握重点经济指标的走势,为市委市政府谋发展、定措施、做决策提供统计服务和数据支撑。加强月度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做好月度、季度分析及专题分析,动态反映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周边县、区对比分析,着力加强经济形势预判。强化对工业、投资、贸易、服务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重要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监测,密切关注主要指标走势,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统计信息化平台。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拓展统计范围、健全指标体系、优化指标设置、完善制度管理等。四、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继续开展区镇、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在区镇统计规范化创建20**年实现省级达标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20**年底全市联网直报企业创建达标比例达到95%以上,创建统计规范化30家省级示范企业、60家南通市级示范企业。五、提升统计工作整体能力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创建等主题实践活动和统计能力提升活动等,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交流轮岗和培养锻炼,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进一步繁荣统计文化,弘扬统计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和衷共济。大力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规定,坚持深入实际,坚持勤俭节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统计行风建设责任制,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确保统计干部严守纪律、风清气正,为促进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FWR816.cOm展读推荐

县统计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局的关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发展战略和“推进五大工程、打造五个泸溪”发展思路,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形象、增强统计公信力为核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统计服务职能,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抓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学习培训内容上,明确政治理论与统计业务兼顾;在时间安排上,明确每月至少一次;在学习要求上,明确有心得收获。一是开展岗位“业务轮讲”。围绕统计工作的各个层面,人人备课、讲课、听课。并组织了1次年度统计业务知识测试,检验活动开展成效。二是认真组织开展统计继续教育。组织本局和全县统计人员开展统计业务自学,共有63人通过了网上考试合格,组织开展了一次无证人员培训,有23人通过了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获得了从业资格证。三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周五学堂、道德讲堂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开展了“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做群众贴心人”、“统计为了谁、统计依靠谁”和“如何使统计数据质量有新提高、统计服务更优质高效”等研讨交流活动。人人作学习笔记5000字以上,写学习心得3篇以上。通过开展学习,升华了思想认识,牢固了党员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担当精神,解决了学以致用问题。

(二)抓制度建设,规范机关运转。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立改立行,建立健全和完善了15项规章制度。在健全民主集中制方面,修订完善了《县统计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在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方面,制定《县统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县统计局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在提高数据质量方面,新制定《县统计局业务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县统计局关于完善统计报表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出台《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申报工作质量抽查办法》、《县统计局联网直报管理制度》。在干部职工管理方面,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完善了《统计局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县统计局公务出差审批管理制度》。全体干部职工能自觉执行制度、按章行事。

(三)抓统计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一是优化统计环境强化统计生态。结合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联网直报弄虚作假违规报送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专项整治。在泸溪县统计信息网上向社会公布各专业的统计方法制度、评估方法、汇总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邮箱,强化社会监督,确保数据采集过程的真实可信。二是完善统计部门机关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奖优罚劣,精神和物质鼓励相结合;强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统计局建设,狠抓统计职业道德教育。三是理顺统计管理体制,增强统计系统凝聚力。更好地体现整体性特点,发挥统计整体功能。坚持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一致的原则,一方面在统计机构和制度上,提高独立性和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建立约束机制,减少了各方面的干预。今年,共完成了2名股室主要负责人轮岗交流,规范了临聘人员管理的相关工作,局机关编外用工共计2人,均签订合同。

(四)抓统计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全力以赴做好决策服务。面对今年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强统计预警监测,认真仔细地做好分析研究,为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建言献策,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对策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认真抓政务信息和统计分析上稿工作,全局在省州统计信息网和其他省部级以上媒体上稿统计政务信息篇、统计分析调研文章2篇。二是高效优质做好统计资料服务。与时俱进推进统计产品开发,统计资料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启动了三经普资料开发,完成了20XX年《统计年鉴》的编印,做到了季有统计分析,月有快报和月报卡,质量越来越优良,影响也越来越大。三是细致认真做好公众服务。通过网络服务、现场服务、电话服务等方式,让社会各界更加快捷便利地分享统计数据和信息。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认真开展数据咨询服务,接待群众来访查询数据30次,群众满意率和按期办结率达到100%。

(五)抓预安销号,提升工作执行力。今年来,我局结合《20XX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大力推行“预安销号,绩效挂钩”的管理模式,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是工作量化抓预安。每季的季初对本季主要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分解量化到具体个人。明确预安事项、完成要求、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责任人员等内容。二是完善机制抓销号。季末召开职工会议对本季度工作进行讲评,确保了各项预安工作均能完成落实到位,全部如期保质销号。对未能按时销号的事项,要说明原因并限期完成并销号。三是绩效考核与预安挂钩。严格执行目标考核办法,预安销号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凡无客观原因未能按时完成预安工作的,一次扣绩效考核分2分,有2次以上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六)抓法制建设,树立统计权威。一年来,开展了面向领导干部、本单位统计人员、部门和乡镇统计员及广大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放统计法制宣传手册500本;邀请了州局法制科领导来我县开办了一期统计法制专题讲座;在8-9月依法开展了一次统计巡查和统计执法检查,执法检查单位30个,发现违规违法漏统数据2例,均进行了查处,按规定制作了执法案卷并向州局进行了报告和备案。执法人员全部具有执法证,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程序和要求执行公务,统计执法做到了组织检查、法律文书使用、调查取证、案件处理、案件材料归档“五规范”。

(七)抓经济普查,全面摸清家底。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该项工作在20XX年认真开展宣传发动、单位清查、普查区划分、“两员”培训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主要任务是入户登记、数据上传和数据纠错。为做好今年的经济普查工作,我们一是精心组织。入户登记前,县经普办召集15个乡镇普查办领导及业务骨干就普查业务、pDA设备操作流程等知识开展为期一天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考虑到基层实际,又派出专人逐一走访试点,在普查登记前再次强化培训、夯实基础。普查登记开始后,所有工作人员被分为三个“保证”小组,实行“四个保证”的工作责任制,分别保证全县15个乡镇的经普工作,做到任务到组,责任到人。以24小时值班待命的工作姿态保证及时沟通接受询问。1月7日,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经普办主任戴乐平一行莅临我县深入社区检查现场登记工作,高度评价:“普查员思路清晰、操作熟练”。二是严把数据质量关。第一是把好登记上报前的初审关。我们规定,所有的普查区完成登记后,须经县普查办初审才能上报。第二是认真进行全面审核。突出审核重点,加强对重点专业、重点行业的指导,强化普查数据合理性、逻辑性和可比性的审核,及时根据综合数据,查询相关奇异值指标,发现差错,及时纠正。第三是及时根据州普查办反馈下来的纠错信息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力量,按照时间节点,倒排纠错任务,责任明确到人,逐个调查户、逐个指标进行审核。为确保全县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审核评估和纠错工作如期完成,县统计局全体干部4月份基本上不休双休日,直到经济普查数据审核和纠错工作结束。

(八)抓统计改革,推动统计事业发展。一是认真开展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我局按照《湖南调查总队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和《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国统办住户字〔20XX〕62号)精神,为确保样本轮换工作落实到位,县统计局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亲自负责,层层抓落实,并在公务用车、工作经费等方面优先保障,使样本轮换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二是积极推进联网直报工作。加强了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管理工作,第一是适时更新,确保“两库”一致。集中开展对全县“三上”企业的清理、核实工作,把新增规上企业做为核查重点,对新进的规模企业进行全部走访调查,确保了“两库”企业资料真实、完整、有效,为企业网上直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是信息共建,做好名录库维护管理延伸拓展。每季度由乡镇、社区对变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实地审查,县统计局进行抽查核实,并在系统中进行维护更新处理。第三是深入基层,搞好名录库调研、指导工作。名录库管理员3次深入到乡镇、社区,对基层名录库维护管理工作进行走访、调查,尤其是对涉及单位多、面积宽的白沙镇、武溪镇及浦市镇等多次走访。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与业务指导。对新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和年龄偏大的统计员实行重点培训,确保每个企业统计员都能适应工作变化带来的新要求。对基层统计员实行网络指导,及时解答基层统计员在实施统计报表填写、网上直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县严格按照省州统计局要求规上工业、能源、资质内建筑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业已全部实行了一套表联网直报,并且进展顺利,数据合理,联网上报率达99%。

(九)抓基层建设,促进统计工作规范化。一是加强乡镇统计工作力量。出台文件要求各乡镇按照 “四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业务流程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的标准,规范乡镇统计工作,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基本做到了各乡镇配备1名专职统计员。二是完善村级统计网络。明确由其会计或报帐员兼任统计员,负责统计工作,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类统计调查任务。三是加强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争取辖区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支持,明确设立了统计机构或在有关部门中设置统计岗位,配备了与统计调查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并确定统计工作负责人。所有企事业单位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了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十)抓队伍建设,提升统计形象。

一是抓群众路线教育,整治“四风”。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局党组共收集原汁原味意见77条,其中涉及“四风”意见75条,经认真归纳梳理后,形成4大方面18条意见建议。局班子成员征求的意见多的近20条。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按照 “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认真查摆班子和个人突出问题,认真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思路、措施和方法。严格按照县委要求开展了清理各类议事协调机构、违规配备公务用车、多占办公用房、“两违”、“小金库”等专项清理治理,开展了认真的自查自纠。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统计队伍,全局进一步把查实情、报实数、显实绩贯穿到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统计公信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局在10月份开展的行风评议中,创建服务型机关、提升效能建设方面的工作满意率为99%。

二是抓工作作风,整治“庸懒散”。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先导,以预安销号为抓手,抓上班纪律、抓岗位责任制落实,实行月初预安,月末督查和点评销号,增强了工作紧迫感、责任感,由领导急变成了大家急,由被动作为变成主动作为,由工作不定时转变成倒计时。1-7月份全局在省统计信息网仅上稿统计信息2篇,8月份以来,我局共在省统计信息网和其他省部级以上媒体上稿统计政务信息16篇、统计分析调研文章2篇。

三是抓文明创建,提升整体形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湘西统计励志铭和育德牌为导向,以提升文明素质和水平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及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个人创建活动和身边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了向助人为乐模范刘海波的学习活动。主动把各项工作结合到文明建设之中,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申报创建文明单位通过了县文明办的初评。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XX年,全局干部职工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统计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统计调研分析和统计信息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统计的智囊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二是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需进一步增强,规范化建设水平还不高。三是统计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新要求,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还相对落后。四是统计的源头数据质量还不高,行政干预还时有存在。

20XX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20XX年,我局将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根本,以推进统计“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为“推进五大工程,打造五个泸溪”作出新贡献。

(一)20XX年工作重点

1、突出源头管理,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抓好规模工业、能源、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科技贸易、人口劳动、服务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等22项专业统计数据源头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统计监测、贫困统计监测和退耕还林等统计监测工作;认真搞好投入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个体商业、文化产业、支柱产业等8项专题调查,确保采集数据及时准确、真实有效;认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巡查。重点检查上年年报和当年定期统计报表中有关数据质量情况。完成10%起报单位数据检查核查,重点检查30个以上单位,扎实开展统计巡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突出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把服务当地党委政府决策和社会各方作为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一是统计信息服务及时全面。及时编办好《统计月报卡》、《统计提要》、《统计年鉴》,及时准确对外发布和提供非涉密的统计资料,有效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经济体和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及时编报统计政务信息,提高各类信息上报质量和采用率。运用好统计数据,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及时反映我县经济运行及社会发展中的苗头性问题和热点问题;服务县委、政府决策,全年编办《泸溪县情分析》40期以上。二是统计课题研究要有新突破。围绕统计改革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完成一批科研课题,形成一批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对策建议可行的研究成果,打造泸溪统计品牌。三是各种考核的统计监测要圆满完成。特别是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统计监测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意调查与机关单位公信力调查工作。

3、突出深化统计改革,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一是深入推进“四大工程”建设。运用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健全基本单位统计标准,及时核实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完善覆盖全县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信息,建成统一完整、不重不漏、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对照入库条件抓好“个转企”、“规下转规上”企业入库申报工作。确保符合入库条件的各类企业及时入库报数。切实抓好企业联网直报工作。重点突出规模工业的独立联网直报工作,着力减少行政干预。继续加强对企业、乡镇等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信息技术与业务培训,提升统计效率与质量。二是继续完善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搞好样本轮换点辅助调查员、记账户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居民收支数据的真实可靠。三是抓好投资统计等改革工作。实现投资统计调查由形象进度向支出进度统计的平稳过度。

4、突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水平。继续坚持把规范统一作为统计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统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推进统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和标准化。20XX年要继续按照《国家统计局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试行)》有关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基础工作、乡镇统计工作、办公室工作等27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和包括统计执法工作、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农林牧渔业综合统计工作等28项专业工作考评标准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薄弱环节,抓住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推进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流程规范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确保乡镇村(社区)台账网络直报率均达100%;进一步完善统计网络和网站建设,巩固全省县级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成果。

(二)20XX年工作主要措施

1、明确工作责任,强化预安销号。20XX年,我局对个人要认真制定岗位责任制,能量化的全部量化,防止只有定性指标,没有定量指标,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强化目标考核。对重点工作继续实行层层预安到位,预安工作目标要做到“跳起来摘桃子”,防止缺少压力没有动力。严格落实预安销号制度,做到督查到位、讲评整改到位,使工作环环相扣,防止拖延低效。

2、加强宣教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一是加强统计部门从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培训,做到干统计、学统计、精统计,用学习力提升科学统计的能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继续开展各专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培训交流,做到岗位变动,业务不疏。组织好无证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和获证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外宣工作,让领导和社会认识统计法、了解统计法、敬畏统计法、遵守统计法,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减少行政干预统计数据,防止假数据、假业绩现象发生。

3、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优良团队。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人讲奉献,事创一流”和州局提出的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求实型、服务型、文明型、廉洁型“六型队伍”的要求,继续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为抓手,把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为切入点,以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型统计为重要目标,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和统计行风建设,进一步整改在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统计行政效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统计服务和学风、文风、会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风风过硬、业务精通的统计队伍。

区统计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一年来,全区统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统计部门的全面指导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实施区域统计,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效能,为北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1-10月,北仑区(含北仑本级、大榭、保税,下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8亿元,增长18.0%,总量居全市第三位;限上商品销售总额2559.95亿元,增长23.5%,总量稳居全市首位;规上工业总产值2530.42亿元,增长5.1%,总量稳居全市首位;规上工业增加值426.74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8%,总量稳居全市首位;规上工业利润总额113.53亿元(1-9月),同比下降14.8%,总量居全市首位。

一、20XX年统计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统计双基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加强统计业务培训。将统计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作为强化统计基础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利用走访调研、企业联网直报、年报培训等机会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大范围的统计业务知识、计算机操作、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做好20XX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职称考试和统计继续教育的组织工作。

做好名录库更新维护。切实做好全区147家“四上”单位的申报工作。利用三经普工作契机,加强新增单位比对。截止20XX年11月中旬,名录库法人单位共维护操作7421条次;名录库产业活动单位共维护操作125条次。及时做好“个转企”单位入库工作,全区共有378家“个转企”单位纳入统计名录库。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对“北仑统计信息网”进行升级改版,结合区域统计现状,优化版块分类、强化数据发布功能。严格执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网络使用与安全知识培训。通过VpN技术实现了统计系统国家、省、市、区、乡镇(街道)五级联网,实现了互联互通,为统计系统信息上呈下达打下良好基础。

(二)狠抓进度质量,扎实开展三经普等重大调查工作

第三次经济普查有序推进。1月中旬开始全面启动第三次经济普查入户登记调查工作,并首次采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经过近三月的努力,全区900余名普查人员对辖区内的单位进行了逐一核查登记,并于3月底顺利完成全区近6万户左右单位和个体户数据采集工作。采取督查指导、蹲点联络、进度监测等措施,确保入户登记数据采集工作进度和质量。成立三经普工作联系指导组,保证在每个街道乡镇、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都有区经普办联络员蹲点,并参与入户调查、质量审查、数据录入等全过程。强化数据审核修改,根据上级要求对属性指标、经济指标进行修改,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普查数据审核验收工作。对主要经济指标的修改,落实好企业授权书后再进行,牢牢把握三经普数据质量,以真实准确的普查数据客观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更加完善。以季度(月度)例会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对辅助调查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对调查网点的走访,加强对住户调查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记账户所记录的数据真实、准确。对全区样本进行了分情况调查工作,制定《现金收入台帐》,要求调查员每月按实记录所有现金收入和消费支出,同时对样本中的非农业生产经营户采取大额收入月度跟踪、季度汇总的方式来了解收入高低的根本原因。通过制定《调查户月度收入情况过录表》,进行两月数据对比并分析原因,提高工作效率。

(三)狠抓统计服务,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认真细致,做好区域与本级GDp核算工作。通过加强地区间、部门间、专业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好与核算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月度台帐,密切监测指标变化情况,深入分析原因,努力把握区域和本级的经济运行态势,按照核算制度做好GDp季度核算工作。

加强监测,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制定《20XX年北仑区工业生产状况统计监测制度》,对区域内50家重点工业企业就工业生产、设备利用情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区委、区政府制定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科学统计参考。一年来,共编发各类统计分析文章20篇,被省、市局及区两办录用信息127篇。《“一套表”模式下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研究》课题在宁波统计系统课题评审中获优秀课题奖。

积极部署,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工作。由区政府发文,成立北仑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区长陈承奎任组长。制定《北仑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方案》。在前期深入开展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报表制作了9套ppT教材,下一步将分片区、专业对企业开展18场填报指南及网上操作流程业务培训。通过市区两级共同努力,依托宁波市网上直报系统,实现试点报表全部联网直报,为固定资产统计改革试点报表的上报打下坚实基础。

精心组织,开展各类监测评价和专项调查。积极开展科技进步、粮食生产、开发区、循环经济等统计监测。完成商务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推进全区中层负责人作风效能评价工作常态化运作。认真做好文化产业核算、文化产业单位的核定以及文化产业数据资料提供工作。完成服务业小微企业调查、批发零售与住宿餐饮业小微企业调查、采购经理指数调查、工业品生产价格调查、月度劳动力调查、市政府为民办十方面实事调查、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调查、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平安北仑调查以及区政府十项工作满意度调查。

主动作为,积极拓展统计产品开发。编印出版20XX年《北仑课题汇编》,为党委政府做好统计服务。结合区域统计现状,编印《20XX年北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仑概览20XX》。积极谋划北仑建区三十周年成果展的宣传资料收集工作,印制《北仑辉煌三十年》彩色资料本,通过数字篇和文字篇内容充分展示北仑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各项成果。

(四)狠抓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优化依法统计环境

早部署。年初印发《20XX年北仑区统计法制工作要点》,根据法制工作要点,以“固基础、求深化、抓结合、强执法”为工作思路,结合北仑区域的各统计专业特点和片区工作站实际,制定《20XX年北仑区统计稽查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全区统计法制工作。

重普法。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一是将统计普法宣传纳入全区法制宣传“季风行动”。通过全区电子宣传屏幕、法制宣传园地等阵地及普法知识“六进”等形式,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普法宣传;二是面向区领导干部开展统计法制宣传。在《北仑概览》小册子中附上统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向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进行统计法制宣传;三是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开展统计法制宣传。对法律意识不强的企业,通过大力度走访、检查,送上印发的实例案件宣传册进行现场普法,提高宣传效果;四是利用片区对新上规模企业、统计基础薄弱企业等重点企业进行培训,宣讲统计法律和法规,增强基层统计人员的法制意识。

强执法。截至目前,共对80家单位进行了统计稽查,其中1家企业因统计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加强统计执法人员培训,组织新上岗和统计执法证到期的专业人员参加培训并统一申领统计执法证件,提高统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五)狠抓作风建设,提高统计干部队伍素质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局党组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区委第四督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以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为主要任务。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深入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对象开展走访行动、借助片区统计工作站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主动排查和解决联系群众、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强化机关内部各项管理工作。一是实行“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实施细则,突出工作实绩、突出平时考核,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奖惩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经费管理和支出,严控“三公”经费;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选好人、用好人。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和多岗位锻炼力度,让年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成长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以身作则,履行好一岗双责,带头严格执行廉洁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和“六项禁令”、市委“20条措施”和正风肃纪“十项规定”以及区委《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提振全局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统计队伍素质与统计任务不相适应,基础薄弱、人员不足、新手多,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少,统计分析有数据、有观点,但缺乏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存在人才缺乏、设备老化和应用水平低等问题;部门统计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抓紧认真研究,克服困难,切实加以解决。

二、20XX年统计工作思路

20XX年全区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各级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开拓创新、依法统计,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为北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提供坚实的统计支撑。根据以上总体思路,20XX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经济发展,加强统计监测分析。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区域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统计监测、预警和分析。根据年度发展目标,加强调研,捕捉经济运行趋势性、苗头性问题,抓好月度、季度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同时,适应形势要求,做好工业生产状况统计监测、产业集聚区统计监测、粮食生产监测、循环经济统计监测等工作。

(二)围绕民生民情,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坚持真实反映社情民意,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围绕平安北仑、政府为民办实事、城市管理、效能建设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调查,继续打造政府工作满意度调查“金名片”,努力为人民群众反映利益诉求搭建桥梁,为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渠道。

(三)围绕各界需求,加强统计宣传服务。规范做好统计数据提供和发布的各项工作,在统计信息网主动发布主要经济指标月度数据。编制好《统计信息》、《统计年鉴》、《北仑概览》等统计资料产品。改进“两会”统计服务产品质量,加强统计政务信息工作,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咨询服务。

(四)围绕制度创新,深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在前期完成全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投资统计制度方法的两大转变,即将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将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20XX年将实施新老制度并行,要密切关注投资数据的衔接,加强调研,积极跟进。

(五)抓好法制宣传,推进依法统计。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抓好“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探索网上普法等宣传教育新方式,组织开展一系列面向社会公众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改进统计执法检查机制,推进片区常态化统计执法检查,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同时,建立健全统计依法行政的相关制度,深化统计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

(六)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及统计调查样本轮换工作。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确保调查任务顺利完成;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样本轮换工作宣传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样本质量,确保本辖区内样本轮换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振精神状态。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市委“20条措施”以及区委相关规定,持之以恒地强化正风肃纪、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统计职称考试。健全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做好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和一般干部交流轮岗,进一步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


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

以下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xxxx年,xxxx县统计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统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主线,优化统计服务,深化统计改革,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xxxx年工作总结

(一)贯彻落实报表制度,全面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1、全面完成各项年定报工作任务。一年来,县统计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统计报表制度,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分专业、分批次认真组织开展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确保统计年定报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统计数据质量审核把关,对城乡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做到每月深入一线核实,全面完成了渔业、工业、投资、能源、服务业、劳动工资、城乡住户调查、规下工业抽样调查等年定报表工作任务。

2、精心组织各项专项调查。在完成日常统计报表任务的同时,县统计局克服人员少、任务多、时间紧的困难,先后完成了全县劳动力抽样调查、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平安浙江”、“平安乡镇”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多个专项调查,为县委、县政府了解民情民意提供统计信息支持。

(二)强化统计监测预警,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1、提高统计监测服务能力。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对年初我县确定的gdp增长10%的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按季召开全县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开展常态化的数据交换、数据衔接,及时监测我县重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情况、结构变动、位次变化及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特别关注专业数据月度间和行业间的变化情况,对存在的苗头性、突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密切跟踪,对重要统计数据有针对性的提前介入、深入研究,做到事前预测重效率、提速度,事后统计重分析、探规律,及时撰写《xxxx年一季度全县经济开局良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攻坚克难任重道远——xxxx县xxxx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1-8月全县经济运行简析》、《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增长动力有待加强——xxxx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和三期《领导专报》,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准确把脉,为社会各界和县委县政府科学宏观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2、拓展统计信息服务维度。针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作风、强服务、促规范”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年初制定的调研任务,下海岛、进渔村、入企业、访住户,先后完成了《xxxx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xxxx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xxxx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势分析》、《xxxx县服务业企业统计工作的分析和思考》等四篇调研文章。并收集整理“十二五”以来我局围绕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等开展的十余篇统计调研报告,编印出版《服务美丽海岛——xxxx统计调研报告集》(xxxx年-xxxx年)。发挥统计职能优势,及时对统计资料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发布《xxxx县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编印《xxxxxxxx3年统计手册》与《xxxx年统计年鉴》,定期发布xxxx统计月卡、季卡。今年我局共撰写各类统计信息、分析171篇,统计调研报告4篇,先后在《xxxx统计》期刊、市统计局信息内外网、政府网上发布。其中有17篇统计信息分析被县委、县政府录用,有94篇统计信息分析被市办录用,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发挥统计综合考评职能。认真开展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社会发展、妇女儿童等领域的统计监测与评价,综合反映各领域的发展情况,为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统计依据;积极组织实施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节能减排、生态文明、文化产业等统计监测工作。认真撰写《xxxx县“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中期监测评估报告和《xxxx县“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监测评估报告,同时为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等全县中心工作提供详实的统计数据,为顺利通过验收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三)加强统计设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规范统计设计管理机制。加强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严格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必须经审批或备案后方可实施调查,审批通过《xxxx旅游统计调查》。进一步建立健全《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数据质量责任过错追究制度》、《专业定期检查制度》、《服务业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等相关制度,积极推进统计权力清单工作,对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等权力事项进行了梳理,共梳理出11项权利,进一步规范统计管理。

2、提升名录库信息质量。及时收集整理工商、编办、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名录资料,着重核实在库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主营业务等基础信息,加强日常更新维护;严格要求乡镇统计员深入企业调查核实停业、注销、变更的各类单位基本信息,实现名录库动态管理;积极做好经济普查单位基础信息库与名录库的比对工作,保证各类单位“应统尽统”;及时向专业提供年定报字典库和调查抽样框,做好名录库服务工作。加强与局内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切实做好“四上”单位向国家和省申报工作,全年新增“四上”单位6家,有102家“个转企”单位已全数进入统计名录库,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3、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季后局内专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会议,对gdp、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投资、能耗、社零总额、人民生活水平等重要指标进行论证评估分析,重点加强主要统计数据之间协调性和匹配性的审核,完善以gdp核算为核心的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机制。认真执行“专业人员初审、科长二审、分管局长复审、局长终审”四级联审制度,严格“基层审核、专业人员人工审核、机器录入审核、报表汇总审核”流程,严把统计数据质量关。根据国家、省、市统计局的要求,认真开展“一套表”联网直报违法违规和不规范报送行为自查工作,重点对纳入“一套表”上报范围的全县67家企业进行核查,进一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切实巩固“四大工程”建设成果。深入乡镇、部门、企业督促指导,建立了详细、完整的劳动工资、工业、固定资产、商贸业、能源等专业台账,确保各项统计指标“数出有据”。

(四)积极创新方法制度,深入开展统计改革

1、推进旅游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认真制定《全县旅游统计调查方法方案》,积极与公安、旅游等部门协调合作,加强对各乡镇旅游统计调查方法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自xxxx4年4月起,每月以新的统计口径向主要领导提供月度全县实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客源市场分布等主要数据。

2、全面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大力推进企业“一套表”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一套表”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作用,建立了技术支持工作制度,制定了《“企业一套表”统计数据报送应急预案》,并着力做好培训指导工作,进一步研究解决专业统计制度与“企业一套表”制度的衔接问题,抓好组织协调,逐步实现部门数据的实时对接与交换,确保并轨工作顺利实施。

3、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积极组织开展住户调查业务培训,提高调查业务水平;认真抓好样本户动态管理工作,确保样本调查的连续性、完整性和代表性;仔细审核各记账户样本,做好样本户编码和录入工作;完善住户调查管理制度,改进住户调查手段,提高住户调查能力和数据质量;统一城镇居民和渔村居民收支指标,完善调查内容,建立了城乡可比的、以可支配收入指标为核心的居民收支指标体系。

4、积极开展“个转企”统计工作。严格执行“个转企”及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单位入库与限上“个转企”单位向国家统计局审核报批工作,自“个转企”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有135家个体户转为企业,其中5家“个转企”单位上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五)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1、扎实开展乡镇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及时下发了《xxxx县统计局关于创建第二批统计基础规范化名单的通知》,明确了五龙乡、黄龙乡、枸杞乡、花鸟乡作为今年乡镇规范化建设重点。围绕统计组织建设、统计制度建设、统计业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法制建设等“六有”、“八化”建设要求,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分批走访调研了全县7个乡镇,加大对各乡镇规范化建设的业务指导和帮助,并建立定期回访制和不定期统计稽查制等机制,力争到xxxx年全县七个乡镇均实现规范化建设目标,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2、扎实开展部门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在去年对5个部门开展统计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好住建局、教育局、财政局等4个部门规范化建设。认真组织召开第二批部门规范化建设会议,明确部门统计工作的职责分工,在日常加强业务指导的同时,利用开展个体户转企业、企业规范升级等统计调查契机,加强与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升部门统计合力,发挥政府统计整体效能。

3、扎实开展企业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今年重点在15家第二批企业中开展统计规范化创建,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围绕统计机构和人员配置,统计报表和资料管理、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开展业务培训。各专业业务骨干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查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水平。通过考核验收,今年15家单位全部达到统计规范化创建要求。

(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1、完善xxxx统计信息网站。今年新增统计调查方法、指标涵义、规范执法流程、审批事项、统计教育的政策依据和办事程序等内容,并及时发布月卡、季卡、统计手册、统计年鉴和各种普查资料等统计数据与统计信息,尽可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统计信息。同时,及时更新维护统计信息内网,积极督促和指导各乡镇加强对统计信息内网的建设、维护和充实。

2、加强统计信息软硬件建设。在去年为乡镇、社区提供了21台电脑的基础上,今年我局又为各乡镇重点社区购置了13台电脑和6台打印机,满足了基层日常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交换与共享的需求,真正实现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统计联网。建立健全局《网站建设管理办法》、《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等制度。成立xxxx县统计局信息化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加强统计信息安全管理,各专业微机专门安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网络隔离卡和杀毒软件,实行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绝。同时做好专业重要数据备份,确保统计信息资料完整准确。

(七)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升统计法律保障水平

1、完善统计法制制度。为保障我县统计工作正常运行,使我县统计报表及报表填报说明等资料收发程序规范化、制度化,确保统计数据上报准确、数据提供规范及时,我局分别出台了《xxxx县统计局统计报表收发制度》和《xxxx县统计数据管理和发布制度》。为进一步明确统计机构和统计对象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统计调查行为,积极实施《xxxx县统计法律告知制度》,提高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保障全县统计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2、加强统计法制学习。我局始终将统计法制培训列入年初的工作要点中,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市局执法检查证培训。利用年报会议、各专业统计业务工作会议、统计继续教育、从业资格培训班和统计微学堂等途径,加强统计法规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县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意识。并组织了47名统计人员开展从业资格考前统计法相关知识培训。

3、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今年重点对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专业18家企业的重要指标数据质量开展统计稽查,对发现有统计违法行为的企业,其中1家单位统计违法行为警告并罚款,其余3家单位统计违法单位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同时各专业充分利用日常的统计资料报送渠道,对发现调查对象有迟报、拒报或上报统计资料不完整、不真实情况,就采取发放《催报单》或打电话、走访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统计稽查。积极参加市局统计违法案卷评审和县法制办行政处罚案卷检查工作,规范统计执法程序,不断提高统计执法能力和依法统计水平。

4、加强开展法制宣传。深入开展“六五”统计普法活动,利用“9. 21”统计开放日、“经普”宣传月、“12.4” 法制宣传日和“统计为民服务”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通过电视、网站、报刊、喷绘、宣传画、宣传标语等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对《统计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经济普查及相关的法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依法统计氛围。今年共分发宣传册800余册、发放宣传品600余份、发放法制宣传光盘100余片、发放竞猜纪念品300余份,收到答题卡250余份。

(八)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扎实推进“三经普”工作。

1、规范有序,保质保量地做好现场登记工作。xxxx县经普办立足县情,采取“守规范、强督查、严查遗”的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现场登记有序展开,全面做好“三经普”的现场登记工作。截止3月24日,xxxx县现场登记工作全部登记完毕,全县现场登记个体经营户6341户,占核查数的101.6%;登记单位数1592户,占核查数的101.9%,现场登记率为百分之百,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第三次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任务。

2、严谨细致,扎扎实实地做好数据审核与处理工作。“三经普”现场登记扫尾阶段,xxxx经普办组织开展新一轮“pda”采集信息的严格审核,采取集中式专业审核,恪守“过细严谨、握实更正”八字诀,认真审核每一张登记表,保证全县“三经普”登记数据质量真实、可靠,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和市验收组的质量抽查。

3、精心准备,全力开展“三经普”的资料开发和应用工作。抓好普查成果运用工作,按时发布主要数据公报,加强名录库建设和资料的开发利用,根据经普资料,全面更新相关数据库包括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经济发展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积极撰写技术业务文章3篇和xxxx经普人物风采录15篇,为今后普查提供经验积累。

(九)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统计工作能力

1、全力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局党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召开听取意见建议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开展走亲连心活动和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并通过学习讨论《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和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内容、组织观看专题片《四风之害》、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克难”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使统计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更加坚定。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活动,我局及时制定了嵊统〔xxxx〕9号《xxxx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的通知》,由局领导带头分组到各乡镇、部门及重点企业开展蹲点调研,在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积极了解乡镇、企业经济运行发展情况,指导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投资项目及城乡住户记账等统计工作,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建立健全《xxxx县统计局出勤考核制度》、《xxxx县统计局财务管理规定》、《xxxx县统计局固定资产采购和管理制度》等9个规章制度,并通过“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服务美丽海岛 提高统计能力”大讨论、“什么是不合格党员”大讨论和学习贯彻《xxxx县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工作人员违反效能建设规定责任追究办法》等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增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真心实意多为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和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3、深入开展学习型统计建设。认真制定《xxxx县统计局学习制度》和全年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保证学习的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四落实。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分专业培训交流活动,强化专业知识,提升统计能力。为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统计信息写作能力,特邀市统计局总统计师张荣就统计信息写作和经济形势进行授课。通过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服务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提升,让理论学习成果充分体现到实际工作之中,努力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认真做好统计继续教育网上培训工作,全年有xxxx名统计工作者完成学习课程。

4、积极开展统计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树立“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人民”的统计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统计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开展业务技能比武、统计知识竞赛、拔河、羽毛球、竞走等文体活动,培养激发机关干部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机关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同时充分利用统计信息网,广泛宣传统计文化理念,展示统计精神风貌。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形成热情、主动、高效、优质服务的作风和工作理念,打造统计服务的品牌,增强统计人创品牌意识,爱惜统计文化声誉,提升统计文化整体形象。

二、xxxx年工作思路

xxxx年,xxxx县统计局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局,抓好“六个加强”,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为xxxx海洋经济发展和xxxx美丽海岛建设添砖加瓦。

(一)科学严谨,加强统计数据质量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按照省、市统计年报会议精神,落实好、布置好、指导好xxxx年统计年报和xxxx年定报统计报表工作,确保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各项专业统计报表任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数据审核工作。健全季度专业数据质量评估会议制度,加强基础数据匹配性、科学性、真实性的分析与评估,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三是不断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工作。扎实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单位核查、联网直报企业的检查等工作。重点加强以工业、贸易、投资、房地产开发、劳动工资等专业统计数据质量,严格把好单位入库关和数据生产过程透明关,确保名录库数据质量,保证单位不重不漏。

(二)精益求精,加强统计优质服务

一是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在做好常规统计监测评价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召开全县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分季度开展经济运行情况监测预警,抓好重要经济指标的监测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动态、特点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为县委、县政府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及时提供优质的统计信息。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我县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统计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采取内外结合、联合攻关等多种方式,加强统计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多出有价值的统计成果。坚持“反映真实社情民意,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类民情民意调查工作,为社会各界和政府决策提供集“真实性、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统计服务。及时做好月度和年度统计资料的整理编印工作,客观反映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充分利用xxxx统计信息内外网和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等媒介,进一步加大统计数据公开力度,丰富发布内容,增强发布时效,使统计产品更好地服务全社会。

三是充分开发应用“三经普”资料。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已基本落下帷幕,明年将根据“三经普”取得的成果,深入探索数据背后的运行规律,多角度分析,撰写出反映全县经济运行状况的优质统计分析。做好经普资料本的编印工作,编辑出版《xxxx县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汇编》。

(三)扎实沉稳,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全县“三个规范化”建设。明年是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最后一年,必须进一步加强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乡镇、部门、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力争按目标实现全面达标。

二是继续开展诚信单位创建活动。在全县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设的基础上,总结前两批诚信单位的创建经验,各专业同志面对面讲解、指导,鼓励更多企业参加诚信单位创建,争取明年在申报“市级诚信单位”上有量和质的同步提高。

三是扎实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积极做好统计信息内外网的更新和维护,及时在网上发布最新的数据和信息,满足全社会对统计数据和信息的需求。继续推进乡镇、社区(村)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各乡镇统计联网直报运行环境,加强与县局统计信息内外网的对

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第2页

接,确保基层企业“一套表”、“城乡一体化”数据处理和统计网络运行安全快捷。

(四)突破创新,加强统计方法制度改革

一是着力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明年起国家统计局将对投资统计制度方法作出重大改革,实现投资统计制度方法的两大转变,即将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将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为此我局将密切关注,深入调研,积极跟进,着力从方法制度制定、新旧方法数据比对、人员培训、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此次投资领域统计方法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其仍然能够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是积极探索与gdp密切相关行业的发展研究。要加强专业人员对gdp核算方法制度的学习探讨,深入研究我县相关行业经济发展,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交流,主动与市局进行沟通,从我县经济发展实际,为健全gdp核算提出参考意见,并为完成全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积极探索旅游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为科学掌握全县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占全县经济发展的比重,明年重点研究旅游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从基本单位名录库旅游单位入手,加强第一手数据资料的采集、对旅游人数、收入、效益、税金等方面开展研究,力求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县特点的旅游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以期能够准确反映全县旅游经济发展轨迹。

四是探索适合我县经济发展特点的统计监测体系。围绕“美丽海岛建设”,打造“离岛微城慢生活”岛居生活典范,重点在我县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海洋文化娱乐、生态休闲、港口物流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建立一套相应的统计监测制度和评价体系,充分展现我县经济发展特色与成果。

五是继续深化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一是加强重点服务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等联网直报的动态监测,做好重点企业“一套表”直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上报质量。二是做好投资、劳资专业与“一套表”直报工作的衔接,确保专业数据上报方式改革的顺利推进。

(五)公正严明,加强统计法制工作

一是不断推进统计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参加省、市统计局举办的统计法制培训,全面提高机关统计工作人员法律素养和执法技能。积极完成新进统计系统干部职工的统计从业资格证和统计执法检查证的培训、考试和领证工作。利用年报工作、各专业统计业务工作培训会议和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对各乡镇、各单位统计人员进行统计法制工作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统计法律覆盖面。

二是继续加大执法力度。认真开展“四上”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统计稽查,检查上报统计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一套表”自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撰写自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三是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围绕大众需求,加强统计宣传服务。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完善《统计数据提供和发布规定》和《统计数据库管理制度》,规范各类统计指标发布的时间、方式和内容,主动公开统计标准、统计调查项目、统计调查方法和操作规程,让社会公众了解统计业务和数据产生流程。加强统计政务信息工作,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咨询服务。进一步加强统计宣传工作,改进宣传方式,加强统计网络舆情管理,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统计宣传。

(六)凝神聚气,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真正把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持久动力,转化为推动统计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转化为加快实现统计现代化的实际行动。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继续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坚持勤俭节约,切实精简会议,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求实务实的良好风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统计行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局党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了解各乡镇、企业的统计工作动态,着力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为群众真正排忧解难,提高统计为民服务能力。

三是深入开展学习型统计建设。深入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统计核心价值观。及时制定全年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专业培训交流活动,增加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让理论学习成果充分融入到实际工作之中,努力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并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协作、服务意识,建设一支“善沟通、精专业、能吃苦”的统计干部队伍。

市统计局工作总结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统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面真实科学反映全市经济走向为核心,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抗震救灾、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等各项工作部署,着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完善统计制度和改进统计方法,全面提升统计服务质量、效能和水平,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XX年全市统计工作总结情况如下:

(一)全力以赴,在抗震救灾中彰显统计精神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全市各级统计系统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统计服务,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为全市抗震救灾、经济发展、灾后重建提供了大量统计服务。

积极开展地震灾害影响分析。迅速启动统计应急机制,及时建立了重要救灾物质生产情况日报制度,重要食品、日用品及药品供应情况和价格日报制度。地震后的一个月内相继完成了《关于“5.12”地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及其初步测算》、《关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建议》、《“5.12”地震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影响分析》、《“5.12”地震对全市社会消费品市场、会展业、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和《“5.12”地震对全市人口及劳动就业影响分析》等调查分析报告10余篇。

积极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和资金统计工作。成立10个“抗震救灾物资统计小组”,先后深入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局和基层仓库、重点灾区等点位进行调查研究,编制了“全市抗震救灾物资统计报表”。克服前期基础工作较差、救灾物资种类繁杂等困难,从6月5日起每天在媒体公开公布大米等八大物资的接收和发放等情况;从6月14日起每天公布100名捐赠物资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名单。先后向中央检查组提交了《关于抗震救灾物资统计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向市领导报送了全市各部门“抗震救灾物资统计数据”。

积极做好灾害损失统计工作。通过大量耐心细致的比对工作,依据相关资料对区(市)县及部门上报数据加强了审核把关。全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的数据与市级近30个部门灾害损失统计数据结果基本一致,所取得的数据成为对灾害进行评估和灾后重建的重要基础资料。

积极展开社情民意调查。会同有关部门深入都江堰市的75个受灾最严重的村、4000户居民家庭及110户企业进行民意调查,广泛了解受灾群众对重建和安置的意愿。还先后开展了《汶川大地震主要救援力量满意度问卷调查》和《重灾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意愿》等民意调查。

积极构建灾后重建统计体系。主动对接灾后重建大局,制定了《市灾后重建统计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形成了《市XX年灾后重建监测报告》。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既适应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需要,也发挥了统计应急机制的重要作用,更彰显了“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统计精神。抗震救灾期间,有13篇工作信息和分析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

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批示。

(二)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统计优质服务年”活动成效显著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提高统计服务的时效性、不断增强服务的敏锐性、努力提升统计服务的能力,“统计优质服务年”建设成效显著。

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的能力。坚持以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统计服务能力。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市统计系统增加了向党政领导报送统计信息的内容、频率,及时反映宏观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多次召开各种座谈会和深入企业调研,先后完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市产业结构发展影响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市城乡中高收入家庭消费潜力与投资信心调查报告》和《金融危机对当前市消费品市场影响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等多篇分析报告。相继完成了《关于成渝经济发展比较分析的报告》、《关于市旅游业增加值统计调查的分析报告》和《宏观调控政策对高新区投资的影响分析》等报告。全年近50篇次分析报告得到市领导批示,其中21篇次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的时效。建立了经济形势月度分析制度和统计专报制度。主要统计产品的时效性明显增强,《统计手册》、《统计年鉴-XX》在增加内容的同时,均较往年提前2个月正式出版。

不断拓宽统计服务的领域。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年,牵头编撰出版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探索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点联系制度,先后邀请13位市人大代表和10位市政协委员视察统计工作;对9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56家商业企业和餐饮企业及35个投资项目开展了“市政府南迁计划调整影响调查”;对145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了“企业走出去”问卷调查;完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状况抽样调查等工作。

不断提高统计科研水平。借助统计科研平台,积极与在蓉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联系,聘请了部分专家,组

建了市统计局的智囊团。先后为《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8篇重点课题建言献策,取得了很好成效。《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课题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围绕中心,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了《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监测工作方案》,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对区(市)县政府推进城乡统筹专项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对部分指标的标准值进行了调整;收集整理了XX年-XX年反映城乡统筹成效的统计基础数据。

积极开展城乡统筹方面的专项调查。对全市791个“农民新居”工程的“用地、建设、资金来源、入住”等情况开展了专项调查;初步建立了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化统计指标体系和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按月监测九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动态;建立了农业投资统计制度;开展了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和全部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效益快速调查。对18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情况进行了检查;进一步完善了地方产品统计报表制度和连锁企业统计制度;完成了《花卉产业的统计范围和核算方法》、《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走势的研究》和“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重点课题研究。

着力加强城乡收入统计。积极开展农村住户扩点工作,将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由2080户扩大到5000户;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收入统计办法;结合实际开展了私营单位劳动工资抽样调查。

(四)精心部署,全力以赴搞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全面完成乡镇(街道)政府经济普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的组建工作。经济普查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XX年实际到位880万元。通过青羊区和双流县的试点,进一步研究了有关业务技术问题,积极谋划了经济普查工作的新思路。开展了省、市、县三级普查业务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全面完成了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工作和普查对象的基础资料整顿等工作。宣传工作注重实效,全市新闻媒体共播送新闻近5000条次、播放宣传片4252次;先后设立宣传点519个,出动宣传车辆3579台次,受理咨询8.5万次,制作宣传画等宣传材料50万份,共有389所学校开展了经济普查“一堂课”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多种举措,确保了全市经济普查工作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到位,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正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清查摸底阶段已清查出法人单位7.6万家,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2.3万家,个体经营户65.9万户,分别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长31.4%、55.9%和24.8%。

(五)深化改革,各项统计事业建设取得新成就

各项常规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立了gdp数据联审制度,正式实施建筑业总产值按建筑活动实际发生地计算的改革,利用第三方资料加强了对各行业主要数据的评估审核工作,开展了农村基层标准化统计建设等。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各项常规统计调查的数据质量。完成了XX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

服务业统计工作全面开展。重点建立了服务业统计部门工作机制、区(市)县工作机制等制度,制定了调查标准。开展服务业调查专题培训13期,培训700余人次。目前,除金融、教育、卫生、软件等行业共2097个单位实行全行业调查外,其他行业的1557个限额以上调查单位也纳入了服务业全面调查范围,首次报表综合报送率就达到83.6%,快年报综合报送率跃升至92.5%。全市已有12个区(市)县统计局增设了服务业统计科(室)并配备了统计人员,城区基本构建了区级、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业统计网络,绝大多数部门安排了服务业统计工作兼职人员。通过服务业统计机制的建立,为构建“大统计”体系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积极推进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积极推进能源工作体系建设和能源统计制度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一套表”试点工作。根据全市“行业统计一套表”工作方案,重点推进了“工业一套表”、“高新区一套表”和卫生、商务酒店、软件等7个行业的“一套表”试点工作。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网上直报专业统计报表,在全省率先实现网上直报全社会统计报表,商务酒店等一套表试点工作运转顺利。

统计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统计中心工作开展执法检查,全年对近400家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查处统计违法行为95件,立案75件,维护了统计工作秩序。结合经济普查和纪念《统计法》颁布25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普法宣传,全年共对8000余名普法重点对象进行了《统计法》知识的培训。

积极转变培训方式和提高培训实效。全年培训统计从业资格人员1664人,培训统计继续教育人员5057人。首次举办乡镇统计人员专题培训,蒲江、大邑、邛崃三县(市)的59个乡镇共66名统计人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培训。通过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学习,提升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强化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质量。

部门统计工作取得新突破。各部门创造性地开展了服务业统计工作。市发改委、市建委等市级部门会同市统计局建立了灾后重建统计监测体系;市经委参与建立了能源统计制度;市卫生局先后三次召集所属600余家单位,进行了“一套表”和网上直报培训,首次成功上报率即达到98%;市旅游局建立了“市旅游增加值统计调查制度”;市会展办建立了会展业统计调查制度;市交委开展了全市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等等。

部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达到了信息“对流”,资源“共享”。与市计生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建立了全市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基层统计建设取得新成果。地震重灾区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统计局,克服了地震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积极发挥了统计职能,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统计局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7人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都江堰市统计局林红同志还到国家统计局作了专题报告;温江区统计局被评为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锦江区统计局根据实际情况将服务业统计监测的实施主体调整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五个统计分局;青羊区、成华区统计局建立了月度街道经济运行分析、专业经济运行评估分析例会制度;新都区统计局在全市率先建立统计联席制度,并参照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考核指标建立了本区各镇城乡统筹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双流县、郫县基层统计标准化建设实现了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全部达到“七有”标准。

统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了数据采集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网上直报系统。强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和星级宾馆以及投资项目、服务业企业和乡镇(街道)统计报表的网上直报工作,目前网上直报企业达5100家、项目2700个。进一步规范了网站信息管理,加大了统计工作、统计信息、统计数据加载量及提高了加载频率,统计信息公众网访问量达到 20万人次。

统计队伍自身建设取得新成就。进一步完善了经费、资产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人员考核及奖励制度。加强统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培训人员近200人次。通过开展趣味运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统计文化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了各项廉洁从政和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能建设得到加强。XX年,市统计局继续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的称号。

经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经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经信局紧紧围绕“狠抓落实、大干快上”的工作总基调,以“工业强市”为主线,突出有效投入,全面实施“两改两创”、“退低进高”、“机器换人”,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全市工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实现工业增加值263.24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实现新兴产业增加值66.6亿元,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新增规上企业157家、亿元企业26家、超10亿元企业1家。工业强市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强市考核得分92.4分,比一季度提高24分,成效明显。
二是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61.28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现代化技改投入**亿元、设备投入103.93亿元,分别占工业投资比重73.3%和64.4%。115个市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99.1%;已竣工60项,竣工率51.7%;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49%。
三是内资引进有效推进。引进市外内资项目230个,实到市外内资94.3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同比增长31.11%;实到市外注册资金3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5.53%,增长6.51%。其中引进工业项目103个,实到市外内资54.5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同比增长51.32%;实到市外注册资金23.69亿元,增长50.64%。
四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据初步统计,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规上工业合计用能254.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1%,全面完成能源双控目标。
五是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园区新增开发面积1125亩,新增基础设施投资6.37亿元。濮院针织产业集群顺利通过省转型升级示范区动态考评,石门皮鞋产业成功创建省产业示范基地,屠甸工业区入围转型升级乙级园区。
六是“两化融合”进展顺利。新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6家,其中巨石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桐昆集团被认定为省总部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培育企业。
七是“退低进高”扎实推进。完成腾退工业低效用地1793.7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4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个、级项目5个,减少COD排放31.4吨/年。13个项目已实现“进高”,总用地489.2亩,总固定投资13.37亿元,亩均投资273.3万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工业强市”为主线,努力营造工业发展氛围。
一是抓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能力。出台《违反效能建设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组织开展干部业务培训、理论学习和普法教育,提升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在全局营造争先创优、创建一流经信部门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规划制定,明确发展方向。结合工业强市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新兴产业和大企业明确发展方向,着力做强化纤产业、做大新材料产业、做特机械装备产业,引导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项目倾斜。
三是抓政策引导,突出导向作用。围绕工业强市建设,出台《年工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大两改两创、有效投入、平台建设、企业培育等工作力度,完善工业政策体系。同时,及时做好政策的兑现工作,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四是抓目标分解,强化责任考核。下发工业强市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对工业强市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综合评价等进行分解。强化部门与镇街道的联系对接制度,各镇街道、开发区建立了规模企业联系制度,实行责任包干。
五是抓运行分析,加强预警监测。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对全局性问题、共性问题的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测性和有效性。制定年度有序用电方案,深化有序用电工作,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六是抓舆论宣传,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利用《**日报》、《日报》、《今日》等主流媒体加强宣传,定期编制《经信动态》、《市工业经济综合运行情况》、《市“退低进高”简报》等,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全市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以“两改两创”为抓手,努力引导企业提档升级。
 一是推进“创新建设”,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召开管理创新推进会,深化管理创新服务活动,42家企业参加了试点,提高管理水平。举办企业高管研修班、“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论坛等,企业反映良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新增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37个项目列入省工业新产品开发计划,7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计划,3项产品列为市装

经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2页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
二是推进“机器换人”,提高企业发展效益。出台《市“机器换人”“1+1”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机器换人”为载体,推进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装备和工艺,提高生产率和投资效益。加快推进100个“机器换人”重点项目建设,全员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三是推进“节约集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四节一利用”为重点,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对企业节能、节水、节材及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掌握企业用能动态;36个节能与工业循环经济项目有序推进,300多个清洁生产方案有效实施。
四是推进“两化融合”,提高信息化水平。调整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创建“两化”深度融合试点。
五是强化企业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优化联审联办、模拟审批和服务代办,提高审批效率。结合“四联四强”建立领导联系企业机制,加强企业走访,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470多项,解决率达88%。深入开展“五项治理”和“三查”企业减负专项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是强化企业培育,加快提档升级。建立中小微企业专项信用贷款,出台企业培育规模升级奖励政策,引导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搭建银企合作桥梁,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提供贷款担保10.4亿元。深入实施“双百工程”,在“撤地建市30周年”企业评先中,我市企业一举摘下“功勋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家”三项桂冠,数量居之首。
(三)以“有效投入”为重点,努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一是抓源头控制,提升投资质量。完善项目准入评估管理办法,提升工业投资项目整体质量。组织召开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估会议30次,共有348个项目进入评估程序;通过项目320个,准入通过率92%,总投资229.89亿元。
二是抓项目推进,提升投资效率。围绕项目“开工、竣工、投产”三个节点,加强项目跟踪联系,充分利用市级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制度和重大事项现场办公集中协调机制、职能部门跟踪服务机制、领导督查机制、项目集中开工等五大机制,高效能、针对性地解决项目推进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狠抓项目推进。
三是抓平台建设,提升承载能力。集中要素资源,以五大平台为重点,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启动濮院等一批创业基地规划建设,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加快工业设计基地建设,与**传媒学院签订工业设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高工业设计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水平,濮院320创意广场被命名为“市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四是抓招商选资,提升产业层级。围绕“产业配套”,突出招大引强选优,密切加强与重点商会、招商机构的联系,挖掘信息和资源,抓住上海家纺博览会、萧山投资项目对接会等时机,重点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带动型、基地型大项目、大企业开展招商,大力支持浙商回归,鼓励浙商创业创新,不断提升产业层级。
五是抓“退低进高”,提升倒逼机制。深入开展绩效调查,对全市4156家工业企业数据信息实现动态管理,并结合企业用地、产出、税收、能耗、排放和用工等综合得分情况分成ABCD四类,在用电、用地、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拟采取差别化政策。创新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针对低效企业集中开展“十剑联动”、“百日攻坚”和“千企提升”三大整治行动,实现低效企业的倒逼提升。
**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要求
**年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我市党代会精神,以建设长三角新型工业城市为目标,以工业强市为主线,深入实施“工商强市”行动计划,全面开展“攻坚克难、提质增效年”活动,围绕“经济改革激活力、工业强市领发展、有效投入增潜力、两改两创提素质、退低进高强保障、四换三名增效益、转变作风强服务”七大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倾力打造工业的升级版。
二、主要预期目标
1.工业生产性投入:确保增长15%。
2.引进市外内资:确保80亿元,其中工业市外内资46亿元。
3.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增长15%。
4.规模以上工业十一项经济效益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得分。
5.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企业100家以上,其中亿元企业10家。
6.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增长10%以上。
7.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增长10%以上。
8.单位GDp能耗下降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9.新兴产业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三、重点工作
(一)深化经济改革,激发转型活力。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转型升级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简政要减得干净、放权要下得彻底”的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提升审批效率;深入开展“企业减负”,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税费减免政策,严格规范各类收费行为,助推企业轻装上阵;突出有效投入的引擎效应,完善项目准入评价体系,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优化项目全程服务;突出招商选资的支撑效应,完善招商体系,强化“产业链”招商、“零土地”招商,推动“招大引强选优”;突出主平台的示范效应,以五大平台为重点,集中要素资源,加快平台建设,提高平台承载力、产出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突出二次开发的倒逼效应,完善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推进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分类实施倒逼提升、落后淘汰和转型升级。
 (二)推进工业强市,引领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建设,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为主线,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强化平台建设、有效投资、龙头引领、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方向转变;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为主相结合,坚持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促进,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信息化相融合,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三)突出有效投入,增强发展潜力。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完善项目准入评价体系,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优化项目全程服务。实施“机器换人”重点项目160个,推广一批“机器换人”重点装备,树立一批“机器换人”示范典型,引进一批“机器换人”专业人才,培育一批“机器换人”智造企业,实现换企业、换产业、换增长方式的目标,力争设备投入占生产性投入的60%以上。突出产业招商,进一步加强优质资金的考核考评,引导平台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开展招商选资,引进更多优质项目,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重点面向上海开展对接,力争取得新突破。
 (四)实施“两改两创”,提升产业素质。深入实施“两改两创”“456”专项行动,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推进、指导服务等途径,实现“四提四增”目标。督促各镇街道、开发区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细化量化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推进责任制;深化完善“两改两创”配套政策体系,加大对“两改两创”的扶持力度等。重点加快引导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提高盈利能力;加快推进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加快“两化”融合,推进“机联网”工程建设,着力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引进培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
 (五)加快“退低进高”,强化要素保障。着力加快制定配套政策,落实能源“双控”责任体系,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制定差别化电价、水价等相关政策,增加高能耗企业的生产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运用财税杠杆,取消低效企业财政优惠政策和税收奖励,促使其退出或提升。着力把握“联动、攻坚、提升”三大环节,实施以“十百千”为主要内容的“退低进高”专项行动,为新兴产业腾用地空间、用能空间和环境容量,力争全年腾退低效用地1500亩。开展“十剑联动”,切实加大对列入提升计划但拒不制定和实施整改方案的企业,以及实施工作不到位企业的联动倒逼;开展“百日攻坚”,重点对推进工作中困难较大,难度较高的企业和项目集中攻坚;开展“千企提升”,通过企业综合排序,选出千家企业,分类别开展三年提升行动,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亩均产出率和资源利用水平。
 (六)实施“四换三名”,增加企业效益。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和“电商换市”,着力培养名企、名品、名家。以保企业、稳基础为主基调,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企业培育“双百”工程,着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本土大企业大集团把优质项目投在本地,稳心留根,做大做强;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积极推动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品牌创建和培育,争创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创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工业产品;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水平,培养一批懂管理、敢创新、能创业的优秀企业家。
(七)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各科室及全体干部职工“一盘棋”意识,增强全局观念,注重协调配合,做到目标一致、工作同向,共结一条心;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树立公开、透明的机关形象,打造机关服务品牌;以优化服务为目标,规范和简化服务程序,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项目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对策,解决新问题,推动经信工作再上新台阶。

统计局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工作思路


xxxx年,县统计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服务民生,立足求真,精心谋划统计工作新理念、新思路,创新统计,科学统计,狠抓统计基础工作落实,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亮点鲜明,成效显著。

一、强化理念,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了对金融危机冲击下全县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意见。共编写调研课题12个,统计分析23篇,统计信息35篇。其中《xxxx年上半年我县公众满意度调查各项指标全面增长位居全市第一》获得原县委书记徐鸣华的重要批示。二是加强经常性统计服务工作。认真做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月度卡片、简明要本信息平台等经常性统计服务工作。三是服务“两会”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及时编辑出版《xxxx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专辑》、《xx县XX年统计简明资料》,发布《XX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供两会代表参阅。四是积极参与《xx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精心组织,顺利推进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县政府xxxx年重点工作之一,在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前期工作准备充分。人、财、物得到落实和保障;人普宣传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划区绘图、户口整顿试点、综合试点、清查摸底、户口整顿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成效明显。入户登记工作圆满完成,已经成功通过了省、市人普办的质量验收,受到上一级人普办的一致好评。

三、全力以赴,做好“市定发展目标”考核的数据监测。 市定发展目标考核工作涉及我局监测的指标有33项。我们积极主动、措施有力地做好该项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各相关专业同志紧密配合的工作小组;每月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向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主动到市局以及其他考核先进县市学习取经;邀请市局相关领导对局专业同志进行上课培训;对gdp等考核重要指标主动进行沟通衔接。

四、紧扣热点,圆满完成各项重点统计工作。 一是节能降耗工作亮点突出。统计局专送《如何做好下阶段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工作的几点建议》一文分别获得原县委书记徐鸣华同志以及常务副县长许世斌同志的批示。规上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率达到100%。认真落实了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能源消费上报白皮书、重点能耗企业统计监测等制度;二是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取得重大进展,年内完成了..个调查小区、..户样本户的入户登记、田块核实、示意图绘制、现场勘察登记农作物种植面积和调查数据的录入审核等阶段工作;三是对全县100户城镇调查户和200户农村调查户样本顺利进行轮换,确保城乡住户调查数据质量;四是认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积极配合省、市统计局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万人评组工”、5‰人口变动和“平安xx”等调查工作;五是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统计监测调查稳步推进。完成了XX-xxxx年200户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统计调查的抽样和入户登记工作,启动xxxx年200户调查农户收入台帐的记帐工作;六是开展了重点岗位动态监管满意率调查统计、电力供应和服务满意度调查。

五、固本强基,大力开展统计中心规范化建设。 今年来,县统计局按照“六有”标准,对全县的15个乡镇(街道)统计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所有乡镇(街道)均通过县级达标验收,并有9个乡镇(街道)申报市级达标,提前完成两年规划目标。

六、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统计法制保驾护航作用。 一是会同县监察局、司法局、法制办等部门开展了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二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贯彻《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省条例》、《普查条例》和《处分规定》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三是继续做好统计诚信单位创建和评选活动。全县有4家工业企业荣获台州市统计诚信单位,6家工业企业被授予县级统计诚信单位。四是开展统计基础教育工作,全县村级524名辅助调查员参加了全国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七、完善制度,努力提高统计队伍工作能力。 一是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被县委评为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二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和“双服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攻坚克难,破解县乡统计联网难题,实现了全县县乡统计联网,并进入正式运行。加强联村联户连心工作;帮助联系企业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外部条件。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各项制度,与每个机关干部都签订承诺书,邀请县纪委教育室傅裕安主任上党风廉政教育课,全年没有发生一例违反规定的事情。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统计文化活动,增强干部凝聚力。开展了“唱红歌、扬正气、迎国庆”大合唱活动获全市第三名;开展了“颂统计、展风采、庆华诞”演讲比赛,获全市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组织开展局机关干部的体能训练测试并参加全市统计系统首届干部体能测试和比赛活动,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四,个人两个全能第一和三个单项冠军的可喜的成绩。

xxxx年工作思路:

xxxx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谋好新五年,做好第一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根据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围绕我县四大战略部署,着重把握以下工作重点。

一、做好统计监测评价工作。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认真梳理“xxx”期间建立的各项统计监测评价制度,突出重点,有效地加强统计监测与评价工作。重点是社会发展、节能减排、收入分配、民生指数、全面小康、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基本公共服务、市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监测、党政领导班子实绩分析评价指标等领域的统计监测与评价。力求客观、科学地评价各项工作,及时反映民情、民意,努力搭建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二、认真做好人口普查工作。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期限,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发布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编印普查主要数据和详细汇总数据资料,深入开展数据分析研究等后续工作,确保普查任务圆满完成,高度重视人口普查资料的研发应用,早出成果。

三、着力提高服务业统计水平。 探索建立重点行业特别是商贸、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行业的统计监测评价制度,完善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争取增加服务业

统计人员的编制数,发挥统计中介和事务所的作用。

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是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信息平台;二是进一步推进联网直报工作,全面推行电子台帐;三是加强统计数据库建设,建立存储备份。

五、加强统计调查管理和数据质量评估工作。 一是加强对乡镇(街道)和部门的统计调查管理的业务指导;二是加强数据审核,规范统计信息发布等工作;三是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六、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一是进一步深化统计普法工作,早准备,早规划,早部署,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二是进一步推进统计执法基础建设,逐步探索“统计执法110”。

七、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制订统计干部培训教育规划,研究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的激励机制,鼓励在职干部深造,参加各类职称考试,参加有关的业务培训;二是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统计行风建设;四是继续开展弘扬统计文化,建设和谐机关活动。

市粮食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市粮食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市粮食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年全市粮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粮食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政策,完善调控措施,抓好粮食收购,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坚持依法管好全社会粮食,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就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1、贯彻落实政策,完善调控措施。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国家连续五年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今年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比去年分别提高了18元。各地粮食部门发挥点多面广优势,及时将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户,积极引导农民选种市场看好的优质粮食品种,与农户签订粮食订单面积480万亩,并承诺不低于最低收购价兑现粮食订单,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储备粮管理。市、县(市、区)粮食局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尽快落实市、县储备粮规模到位。市本级储备粮在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以*府办抄字*号下达*年每年安排市本级储备粮1000万斤,并以*府办抄字*号对*年建立的市本级储备粮费用进行了清算。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发行制订了《关于市级储备粮实施方案》和《*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全市市县储备粮已落实6200万斤。**县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储备规模。各地粮食部门精心组织储备粮轮换,指导企业准确把握轮换节奏,尽力规避风险,截止11月10日,全市储备粮轮换补库任务1亿多斤(不含中央直属库轮换补库)全部轮换完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规范储备粮管理,在大力推广“三低”保粮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低碳、绿色、环保”保粮技术,储备粮管理的“一符四无”率达100%,确保了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同时,积极争取3000个农户储粮仓申报工作,农户储粮仓具有防鼠、防潮、防火等功能,有效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三是提升粮食应急能力。积极组织开展申报省级粮食应急加工、供应企业,通过各县(市、区)粮食局申报,市局审核,全市已申报省级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企业31家。根据《*市粮食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井*市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市粮食应急预案》,提升了粮食应急加工、运输和供应等保障能力。四是加强了粮食安全和预警机制建设。全市确定了5个粮食价格监测点,及时掌握粮油库存、市场购销、价格运行态势,为市场调控提供数据支撑。五是做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军粮供应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军营”活动,军供网点布局合理,军粮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2、突出粮食购销,力保市场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对粮食购销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搞活粮食流通,确保市场供应和稳定。一是粮食收购取得新突破。全市全年收购量突破37亿斤(不含中储公司收购量),比去年增加收购量4亿斤,其中:早稻收购20亿斤,其中新早稻*亿斤,晚稻收购17亿斤,收购总量列全省设区市前茅。受国家粮食政策影响,这两年粮食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今年上半年粮食市场形势较低迷,加之从越南、巴基斯坦大量进口粮食,国内粮价受冲击较大,面对这种形势,粮食部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作为,深入分析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既保护农民利益又满足各方需求,在新产早稻上市前,积极抓好落市粮收购,全市累计收购落市粮11亿斤。**年新产早稻收购取得新突破,截止**年9月30日,全市收购新早稻12.1亿斤,同比增加3亿斤。今年粮食收购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①收购工作准备早。积极开展“政策、信息、订单”三下乡活动,政策宣传落实早;全市粮食企业想方设法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对仓储设施进行改造维修,同时,添置了平运机、输送机、烘干机、地磅等机械设施,通过扩销、腾仓并容和维修改造空出仓容15亿斤,仓容器材配备早;积极主动与农发行、商业银行沟通协调,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加强与市内外、省内外储备企业、加工企业合作,销区为产区提供收购资金,落实收购资金早。②收购进度快。各收购企业创新收购方式,实行订单收购、“一次收购,二次结算”,预约收购、上门收购、流动收购、到农民收割现场进行收购,开展委托收购、代储代购,较快掌握了充足粮源。收购时间比往年提前7—10天,收购进度、收购数量是近几年以来最快、最多的一年。③收购价格高。今年早稻开秤价为122—126元/百斤,最高涨至128—132元/百斤,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常规品种收购价格创了历史新高。据调查测算,剔除农资、劳动力等价格上涨增加的成本后,为全市农民增收60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6—18元。④收购粮

市粮食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2页质好。坚持以质论价,以优论价,未出现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所有入库的粮食均符合国家标准。⑤收购市场活。全市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企业有705家,粮食购销市场呈现多元化的经营格局。9个中储粮直属库收购新产早稻1.5亿斤,占收购新产早稻总量的12.4%;江粮集团在吉所属5个公司收购3.2亿斤,占收购总量的26.4%;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4亿斤,占收购总量的19.8%;民营个体企业收购5亿斤,占收购总量的41.3%。⑥收购服务优。7月份市局召开了早稻收购形势分析会,组织四个工作组对早稻收购市场进行调研指导;各地优化服务,确保全天侯收购,日结日清,不打“白条”;设置了休息室、茶水供应处,配备了防暑药品,有的库点收购期间还免费提供午、晚餐;市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年早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年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先后三次派工作组深入粮食收购现场进行检查和督导,从检查督导情况看,全市今年早稻收购市场井然有序,货畅其流,切实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社会反映良好。二是努力抓好粮食销售。各级粮食部门积极指导、督促、服务企业做好粮食销售工作,全市政策性粮食销售全部通过吉安赣中粮食交易市场网上竞价交易销售,各地粮食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强化营销策略,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利润”的原则,实行快购快销、即购即销、代购代销、未购先销,加强与市内外、省内外储备企业、加工企业合作,实现联购联销,大宗粮食通过批发市场实行竞价交易等方式,规避经营风险,增加经济效益。三是加强粮食产销协作。组织县(市、区)参加七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市粮食局带队组团参加10月份在山东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5月份市粮食局与厦门市粮食局签订了20xx年地方储备订单粮食产销合同400万斤,各地与省外主销区签订了代购代销、代收代储等合作协议,全市与广东、福建、贵州等销区签订落实购销量达5亿多斤,实现以销促购,全市累计销售粮食达37亿斤,比去年多销售1亿斤,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抓好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一是搞好粮食产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拟定粮食产业发展规划上报省局,努力争取我市多些项目列入全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之中。二是做好粮食流通产业项目工作。积极跟进江西金佳谷物有限公司落户井开区总投资4.5亿元、年处理稻谷30万吨的粮食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经营利用项目尽快开工,金佳谷物新干公司全谷物营养米生产线项目3月份完工,已开发出了紫薯硒米、养心米、黄金米等产品,金佳谷物安福火车站加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0万元。
根据《*省粮食质量安全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制定了**市粮食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60万元,拟通过中央投资、地方财政配套和主管部门支持予以解决,目前已上报发改委。根据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关于申报**年省粮食流通产业财政补贴项目的通知》要求,我市积极申报粮油加工、新产品研发等粮油加工建设财政贴息项目、新建(改扩建)粮油仓储及配套设施建设财政补助项目、粮油应急保障配送建设财政补助项目,三大财政补助项目共13个已上报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审核。**县良豪米业有限公司粮食现代物流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年中央预算内粮食现代物流项目投资,争取中央资金400万元,银行贴息贷款2800万元。
同时,**县粮油食品产业生态工业园调区扩园3000亩规划建设已向上申报,新干皇城粮油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承康”系列一、二、三级食用稻米油已批量生产。良豪米业等5家粮食加工企业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散装、散运和稻谷烘干项目以及购置机械运送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升了发展水平。吉州区粮食储备库退城进郊100亩、投资6500万元项目已列入区政府重点调度项目,永丰国家粮食储备库扩建项目已完成80%,万安县粮食局通过招商引资,将原粮食大楼改造为四星级酒店,投资规模达1.14亿元,这既盘活了资产,又提升了粮食部门的形象。三是抓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仓库维修资金、简易建筑补助款、军粮供应网点改造资金和科学储粮仓补助资金近600万元,用于改扩建、维修仓储和供应网点,进一步提升了粮油仓储设备设施水平。四是努力提升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今年我市已推荐并通过省审核**县绿珠实业有限公司等10家粮油企业为第三批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市军粮供应站为第三批**省放心粮油示范销售店。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8家,**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22家,**省放心粮油示范销售店1家。
  4、继续推进改革,促进粮企发展。一是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为规范和加强市粮食局改制企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出台了《**市粮食局国有改制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进有关县加强与金佳谷物公司合作,探索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合作双赢。**县国有粮食企业与江西省金佳谷物有限公司合作后,尚有400多人未进行身份置换,县粮食局努力争取市里下拨吉安县神岗山粮油公司改制资金及土地出让金1546.38万元,并争取县财政支持预借235.62万元,合计**万元,6月底前,已全部支付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并结算了社保费用老欠债务。**县粮食局与该县左安镇政府联合处置、公开拍卖左安粮油公司土地,筹措改制资金130万元,保证了企业改制前退职等人员的工资及补偿金等按时发放,解决改制遗留问题。二是着力推进经营方式转变。为规范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交易,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防止和克服粮食购销活动中违规操作等行为,市粮食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交易的实施意见》,市赣中粮食交易市场组织的竞价交易量不断增加,全年共组织70场粮食竞价交易,竞价交易量达2亿多斤,青原区全年销售1000多万斤粮食均通过**赣中粮食交易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实行竞价交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认真落实和争取国家财税信贷优惠政策。积极做好有关税收减免工作,搞好服务,帮助企业与商业银行建立信贷关系,获得信贷支持。**县与省、市粮食局联系沟通,为其粮油工业城企业与南昌民生银行建立信贷关系,争取1亿元的信贷额度,**县粮食局帮助宏兴米业等四家加工企业在县工商银行及**银行贷款1200万元扩大生产。
  5、坚持依法管粮,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全面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全市粮食部门对所有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库存和对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的商品粮库存进行了全面调查,检查时点实际库存为10.45亿斤,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安全卫生,让政府清楚,让群众放心,让管理改善。二是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市、县(市、区)粮食局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市组织工作组对13个县(市、区)进行交叉检查。特别是对“危仓险库”进行了专项调查,涉及企业*家,仓库点座数*座,并形成了专项报告,确保了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粮食行业不出问题。三是开展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问题专项治理。各级粮食部门对**年以来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189批次,总数量4.9亿斤,总金额*亿斤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治理,通过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了政策性粮食的销售出库管理,为确保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营造规范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公开的竞争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四是加强原粮卫生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组织开展了新收稻谷质量监测和质量调查、原粮卫生普查监测分析,市粮油质检站选取了10个县(市、区)70个乡镇*多农户抽取早、中晚稻112个样品进行了质量指标、专用品质指标检测,各县(市、区)都进行了粮食质量监测、调查和原粮卫生普查监测分析;完成了全国会检的130个样品扦取工作;组织开展了放心粮油检查评审等工作;加强了政策性粮食出库质量监管和军粮供应的质量监管,确保百姓和部队用粮安全。五是开展**年早晚稻收购专项检查。为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市粮食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年度早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年度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粮食局按要求加强了对辖区内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市局先后三次派出工作组深入粮食收购市场进行检查督导。全市共检查从事粮食经营活动的粮食经营者674户,检查67批次,出动检查人员400人次,查处纠正无粮食收购资格擅自从事收购活动88家,有收购资格但已不再具备资格条件11户,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及未严格执行统计制度38户,未严格执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2户,未按规定公示政策信息9户,责令改正44例,警告10例。同时,认真做好粮油市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主要粮油商品生产加工和供应情况,密切关注粮油价格变化,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促进了粮食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目标的实现。六是积极开展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县粮食局通过了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年度考核,*县粮食局通过了全省第二批粮食流通监督示范单位审核考评。
  6、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中央、省、市部署,结合本部门实际,作出专题部署,提出了“五个学,十个一”的具体要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用党的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二是扎实开展作风集中整治活动。制定印发了《**市粮食局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函165份,上门走访服务对象、扶贫挂点农户及有关部门40个,邀请部分县粮食局领导、部分基层单位负责人、民营企业及种粮大户代表围绕全市粮食流通科学发展及市粮食局班子建设、干部职工作风、办事效率、服务意识、群众观念、廉洁自律等方面开展面对面座谈征求意见,局机关干部职工及下属单位班子成员对照干部作风存在的“庸、懒、散”、“假、浮、蛮”、“私、奢、贪”等方面的问题,以“庸、懒、散”为重点,深刻查摆剖析,每人写出自查自纠剖析材料张贴在局机关学习园地,接受群众监督,并进行认真整改。认真执行“六个不准”和“六个一律”等相关效能建设各项规定,主题教育暨整治活动取得了实效,促进了政风行风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下发了《**年市粮食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观看腐败案件警示电教片,开展廉政教育“四个一”活动。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源头治理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到局重大事项中,加强对粮食经营性活动和资产监管,切实做到大事上会研究,采取阳光操作,重大事项向党委政府报告,做到风清气正。四是加强本系统机构建设。积极与有关县(市、区)协商,督促落实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配备领导班子,解决有关遗留问题。在市局的督促协调和县(市、区)粮食局努力争取下,全市有9个县(市、区)经编办批准设立了监督检查内设机构,4个县(市、区)自行设立了监督检查内设机构,5个县(市、区)经编办批准设立粮食行政执法大队,争取财政预算专业执法经费50多万元。为进一步履行好依法管粮职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积极做好美丽乡村和扶贫帮扶工作。市局尽力做好遂川左安镇*村、雩田镇中州村、*县沙坪镇外龙村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帮扶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驻点和扶贫驻点争取资金78万元,积极筹措资金65000元帮助挂点社区、挂点村、扶贫帮扶村、*区长岗路菜市场整顿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干部职工踊跃为*市生态公园捐款16200元、*大冲乡特大飓风灾区捐款6200元,支持园区、灾区建设。六是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确保了全年安全稳定无事故的和谐局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根据粮食省长负责制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省下达我市1.36亿斤市县地方储备,规模和实物还难以落实到位。二是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困难大。全市只有50家企业获得了农发行收购贷款资格,其中: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只有6家,多数粮食购销企业没有获得农发行收购资金贷款,严重影响了粮食收购工作和企业经营。三是粮食市场监管难。粮食收购队伍庞大,收购主体多元,收购人员复杂,市场竞争极为激烈。没有统一的执法标识,少数地方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搞好粮食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好粮食流通秩序难度大。四是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粮食部门职能的发挥。
  三、*年工作思路
  **年全市粮食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决策部署,突出粮食产业发展、粮食购销和粮食依法行政等重点工作,进一步促进粮食行业科学发展。主要目标是:
  ——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全社会粮食收购总量35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7亿斤。
  ——加强储备粮管理。“四无”粮仓、“四无”储粮率达95%以上,进一步落实*亿斤市县储备粮规模,确保部队军粮供应,提升保障水平。
  ——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完成粮食订单面积480万亩,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
  ——完善执法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粮食流通秩序稳定。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整体盈利。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粮食购销储备,提升粮食调控能力。
  一是要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各级粮食部门要向农民广泛宣传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让农民种上“放心粮”;要引导和推动农民种植效益好、市场畅销的优质粮食品种,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订单粮食,完善与种粮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订单履约率,全市粮食订单面积达480万亩。要围绕最低收购价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分析把握市场变化的形势,拓宽市场化经营路子,研究破解市场收购资金难题。创新收购方式,加强与龙头企业、销区储备企业和用粮大户合作,走合作共赢之路。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协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销区企业到我市开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委托收购、建立生产基地等产销合作模式,进一步落实我市与周边销区省市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努力完成全市粮食收购总量35亿斤,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二是要抓好储备粮管理。建立健全储备粮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进一步落实市县粮食储备规模,确保储备粮轮换补库任务完成,确保储备粮储得下、调得动、用得上。
  三是要加强军粮供应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根据新时期军粮供应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好货源,完善管理办法,保障部队日常供应。按照《*市粮食应急预案》的要求,细化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等网络建设方案,确保应急配套措施落实,创造条件,在市中心城区建立应急保障中心。积极构建高效、便捷的统计信息化支撑体系和统计服务体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开展经常性的粮食生产、价格、供求等监测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调查,对收储、加工、供应应急企业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四是要切实做好安全储粮工作。要积极争取仓库维修改造资金,改善粮食储存条件,提高储存功能,指导企业按“一符、三专、四落实”的标准落实好仓储管理,确保“四无”粮仓、“四无”储粮率达95%以上,确保储粮数量真实,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2、突出产业项目建设,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要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和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各地要努力争取粮食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建设项目中央补助资金和省配套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用于粮油仓储设施、粮食现代物流、粮油应急保障项目、仓房维修改造建设。对“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申报的项目或正在建设的项目,要积极按**省粮食局、江西省财政厅《关于申报**省粮食流通产业财政补贴项目的通知》要求,努力争取立项和资金补助,加快粮食物流节点和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提高仓储科技水平,提升粮油应急保障配送功能。
  二是要培育和推动粮油加工业发展。要根据中央、省适度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政策和组织实施一批粮油加工技术改造投资补助项目的要求,认真做好立项争资报批等工作,争取我市更多的新产品研发等粮油加工建设项目财政贴息。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等方式,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引导企业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经营路子,提高我市粮油品牌知名度,力争全市粮油加工产值突破110亿元。
  三是要主动服务粮食园区建设。各地要按照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配套、集约发展、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总体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支持国有粮食企业退市进园,退城进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指导服务粮食园区建设。继续积极主动跟进江西省**粮油加工及综合利用投资落户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四是要抓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和“放心粮油”工程。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年申报的农户科学储粮仓在20xx年早稻收购前投入使用,抓紧落实**年农户科学储粮仓的申报工作。要结合推广“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推进放心粮油示范创建工作,加强放心粮油宣传推广,增强质量意识,真正把“放心粮油”工程办实办细办好。
  3、突出粮企改革举措,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一是要理顺政企关系。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指导、服务、监管和企业经营的关系,完善粮食政策性业务由政府委托和企业代理的运行机制。
  二是要因地制宜有效推进改革。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形式,以优势国有粮食企业为主体,通过资产重组,做大总量,做强实力,作为承担政策性业务和市场调控的主要载体,完善以骨干粮库为主体的粮食购销网络。力争用2-3年时间,每个县至少打造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实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三是要继续解决国有粮食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要进一步理清粮食企业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历史遗留包袱,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的民生问题和其他历史包袱。四是要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扭亏增盈考核制度,协调落实信贷、财税等各项政策,支持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创新经营方式,摆脱经营困境。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开展增收节支,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激励约束、收入分配机制,增强企业内在活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整体盈利。
  4、突出依法依规管粮,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一是要强化全社会粮食法制意识。努力争取党委政府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粮的重视,增强人民群众对依法管粮的认可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完善粮食流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组织好以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出库、粮食库存、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夏秋粮收购秩序及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社会粮油流通统计执行情况、军粮供应情况等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省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管理办法等4件省人民政府规章的决定》,依法打击无证经营、掺杂使假、哄抬价格、坑害农民和消费者等扰乱粮食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
  三是要加强对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中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与监 管。按照食品安全有关要求,制定和完善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追溯制度,进一步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加强粮食检验人员操作培训,提升检验能力。
  5、突出行业自身建设,提升粮食行业形象。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规范权力运行,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强化服务观念,提高行政效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继续完善政务公开,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粮食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粮食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粮食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粮食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提升粮食行业文明建设水平;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综治维稳工作,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工作,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化解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维护全系统的和谐稳定。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市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统计局年度工作总结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