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 > 导航 > 用双脚感动了大凉山——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

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

用双脚感动了大凉山——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用双脚感动了大凉山——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用双脚感动了大凉山——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独行于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中;
二十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
创造这些奇迹的人,就是王顺友——一名默默工作在四川西南部山区的平凡的乡邮员。
学习王顺友的先进事迹,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和敬佩,更让我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当洪水、泥石流的袭击使倮波乡与外界隔绝的时候,王顺友来了,给乡亲们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党和人民的关怀;当突遇匪徒拦路的时候,王顺友拔出柴刀,豁出命来与匪徒搏斗,保住了邮件;当肠子都被骡马踢破的时候,王顺友忍着剧痛,坚持了九天,愣是把邮件都送到乡亲们手上,才被送进医院,而就是在手术台上,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我要是死了,这邮件就一时半会儿没人送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如果是我遇到了这些困难,我又会怎么面对?或许我会想:“不就几封信嘛,晚几天也没关系,何必那么拼命呢?毕竟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啊”可同样是血肉之躯的王顺友,为什么就能做到这些呢?微薄的收入,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甚至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这样一个平凡的乡邮员做出了这么多不平凡的事迹呢?是共产党员的使命感,是邮政职工的责任心,以及乡亲们对他的期盼与信任。在乡亲们的眼中,王顺友不只代表乡邮员,更代表着共产党,而他送去的也不只是亲人的问候,还有党对他们的关怀。王顺友深深地感到自己对乡亲们的重要性,这激励着他在马班邮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年,舍小家顾大家,把对父母、妻子和儿女的爱,深深埋在了心底。
高原的风雪,铸就了王顺友钢铁般的意志;河谷的酷热,锻造了王顺友磐石般的信念;森林的宽远,锤炼了王顺友金子般的心灵。风沙打、霜雪浸、汗水渍、苦难磨,阻挠不了他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改变不了他执着坚持走下去的决心。他的坚韧不拔,他的一丝不苟使他超乎常人,他的理想信念,他的坚强意志,支撑着他不断挑战自我,挑战生命极限。
当我们已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邮件而不再翘首以盼邮递员的到来,亲身体验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人们的心态却似乎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愿意去做默默无闻的事、细枝末节的事、费时费力的事,更何况像王顺友般,几十年如一日去做同一件事情。所以,我更觉得我们应该学习王顺友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不能一心只想出风头。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不重要的岗位,我们要在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激励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王顺友那么艰苦的环境都能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用双脚感动了大凉山——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邮政路上需要“孺子牛”(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


邮政路上需要“孺子牛”(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邮政路上需要“孺子牛”
蔡丽他是谁?一个人有三个家——邮局、用户、家庭,一年中竟然有三百三十多天的时间跋涉在漫漫长路这个“家”里?他是谁?遭受百年罕见的暴雨、泥石流袭击时,勇敢地拉着骡子尾巴一路蹚泥冲过咆哮的河水给乡亲们送信?
他是谁?20年来牵着心爱的骡子和马,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漫漫高山邮路上孤独跋涉了26万里,相当于21趟2万5千里长征,把党的方针和政策及时传播给各族群众?
他就是今年40岁的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木里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员___王顺友。正当全国广泛深入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时候,全国邮政系统开展学习王顺友这个邮政老兵,我觉得意义非凡。他,一个极其普通的邮政人,却闯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邮政路。他用20年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应有的崇高品质,一个老邮政人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邮政作为百年老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就需要全体邮政人上下同心,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然而,由于邮政是“大众服务”、“普遍服务”,送信、储蓄、话务受理等等,许多内容往往日复一日重来复去,相当单调、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邮政人都要能够“心怀邮政,情系百姓”,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邮政人都能认真。
学习王顺友20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企业忠诚、敬业、奉献的精神。学习王顺友,我没有更多的大口号,也不会讲更多的大道理。在王顺友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相当的普通与平淡。作为一个申请入党的人,我敬佩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作为邮政事业的一分子,我敬仰他就像一杆标尺、一座丰碑,高高地树在我们每一个邮政人面前,衡量着我们每一天要做的每一件事。在他面前,任何华丽的词藻都已经失去了意义。我把对王顺友这位邮政老兵的学习概括为五句话:勤于工作、忠于职守、勇于奉献、甘于清贫、乐于助人。
学习王顺友,就要学习他勤于工作的精神。对于王顺友来说,每个月只有两三天休息时间,其余时间他都在路上,跋涉在山路上为老百姓送报送信,无论狂风暴雨,还是高温寒冷,20年如一日,他从未曾有过中断。即使受伤生病了,他也是想着如何尽快地把邮件送到需要的人手里。这四个普通的字眼,对一个常年奔走在4000米以上高原的人来说,是何等的不容易。对于我们邮政这个大家庭来说,更是难能可贵。试想,如果我们千千万万个邮政职工,都能像王顺友这样勤于工作、忘我工作,我们邮政面貌将会发生怎样巨大的变化?!
学习王顺友,就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的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忠诚是无比的宝贵;对一个现代企业,同样需要忠于职守的人。20年如一日,支撑王顺友在艰苦岗位上不畏艰险、作出不平凡业绩的,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把为群众送好信件当作是为党和人民做事,为党和人民做事当然是无比自豪与光荣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当百年罕见的洪水、泥石流的袭击使倮波乡与外界隔绝的时候,王顺友来了;当匪徒拦路,面临生命威胁时,王顺友一声怒吼,闯了过去;当肠子被踢破,剧痛难当时,王顺友继续坚持送邮……这种精神正是他忠诚执著信念的体现。有了这种精神,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都能够战胜。
学习王顺友,就要学习他勇于奉献的精神。王顺友自从父亲手中接过马鞭,开始为群众送信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全身心交给了他所热爱的这份职业。他立足于本职工作,服务于社会公众,舍小家、为大家。为了这份艰苦的事业、为了山乡群众,王顺友奉献了个人、家庭的幸福,却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大里邮局遇到困难时候,就连送信的马和骡子都难以保证。王顺友毫无怨言,很多时候牵着送邮件的就是自家的马和骡子。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对邮政部门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号召,为“三农”服务提供了榜样。
学习王顺友,就要学习他甘于清贫的精神。邮政由于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很难有更多的创收机会,可以说是一个“清水衙门”。在邮政工作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在落后或者偏僻的地区工作的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不然,很难相像,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20年如一日跋涉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那条漫漫山路里,王顺友守住一份清贫、一个信仰,一心只是想着如何把本职“玛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王顺友用他的实践作出了鲜明的回答。他用他的那份朴实、真诚、乐观,为党和大凉山各族人民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他无愧于信使这个称号。
今天,我们深入学习王顺友,是希望我们邮政的每一个岗位上都能涌现出更多的“王顺友”式的信使,把邮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遍服务”理念传播得更深远、更持久。一切从我做起,一切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心怀邮政,情系百姓”,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够做得更好。邮政路上呼唤“王顺友”式的“孺子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邮政事业尽我们应尽的义务。党员邮政路上需要“孺子牛”(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

邮政路上需要“孺子牛”(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干部在保先路上率先模范、普通员工赶比超,个个争当合格的邮政人。这样,邮政这个百年老店一定能够永葆青春!
来源海南省邮政信息技术局
邮政路上需要“孺子牛”(学习王顺友心得体会)

你的付出我的感动(学习王顺友)


你的付出我的感动(学习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一头骡,20个春秋,从26万公里的起点走到尽头……这就是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事迹,看似平凡的人生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众多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他的事迹时,全国上下沸腾了,又一位时代先锋出现了,知道的人们纷纷为之震惊,为之感动,把最真的祝福和最高的荣誉送给他:“好人,人民的公仆,优秀共产党员……”而他,一个淳朴的微笑,一句简单的“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征服了所有的人。作为中国邮政的一员,我们为他而骄傲。因为这份荣耀不仅属于他,更是属于我们中国邮政的,他为我们中国邮政树立了一个永不磨灭光辉的形象,这个形象将永留史册!“送信的工作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邮政的工作是在为老百姓做事情。”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夸张,道出的只是他的心声,却蕴涵着太浓厚的情感。如果不是因为对邮政事业的热爱与执著,不是因为时刻挂念着大山里的人民,不是因为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时刻存在,又怎能讲出这番深刻的话呢?虽然王顺友只是一位普通的马班邮路乡邮员,但他有着忠诚、敬业、勤奋、奉献、乐观的品质,学习王顺友,就是要学习他的品质。学习他永远对党对邮政事业的忠诚,学习他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不畏劳苦、任劳任怨的勤奋,学习他无怨无悔、甘心情愿为大山人民奉献一生的精神,学习他面临孤独、伤痛、苦难、危险仍能保持一颗乐观平常心的品质。身为一名客服代表,我们的工作环境与条件相比之下是如此的优越,不用爬山涉水,不受日晒风吹,没有严冬酷暑之苦,更没有面临生命的威胁,和王顺友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的付出与他相比更显得微不足道。他处在一个逆境中需要战胜的不仅是恶劣的环境,还有自己的心态。而我们,没有与环境作战之忧,面临的只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却经常被自己打败。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困难就怨天尤人,埋怨机会的不公,埋怨工作的不顺心,埋怨生活的不如意。学习王顺友,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工作态度,这是一种勇于向上的人生观。学习这种态度,先要树立好我们的人生观,时刻紧记我们的工作使命,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事事以客户为重,时时为客户着想。每天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和自己的心态,时时刻刻以微笑来面对客户!或许我们不能做得像王顺友同志那样好,但我们要以他为榜样,竭尽我们所能地做好我们的工作。当我们再次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自问:同样是中国邮政的一员,他能那样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王顺友的“长征”还在继续,当太阳再次升起时,他又将背起他的包裹,牵着他的马和骡子,唱起那首自编的歌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完成他的使命,他的事业,他的理想!当大山里再次响起这高亢的歌声时,我相信,我们将更加的珍惜现在的工作,将更加用心、更加努力地去完成我们的工作,因为我们心里有了这样一个信念: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你的付出我的感动(学习王顺友)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邮政员工学习王顺友先进事迹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心得体会范文:邮政员工学习王顺友先进事迹体会》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王顺友先进事迹后,为王顺友一生为服务,忠于邮政事业感到敬佩。从中有几点以下体会:

一、吃苦耐劳,兢兢业业

王顺友在木里县这样一个艰苦的条件下,二十年如一日,一年365天,其中330天都在外为人送邮件。那里地势险要,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但他从来没有妥协过,没有耽误过一封邮件。他一天还要经过让难以想像的天气变化。我们应该王顺友同志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鞭策着我在中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爱邮包如命,对工作认真细心。

王顺友不管天冷天热,都是一身标致的邮政服装,可以看得出他对邮政事业是多么的热爱,在心中留下了多么好的印象,让人们对邮政有了更深的感情。有一次,王顺友的邮包掉下了10米高的山下,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滚下去捡邮包,致使他的脸、手都肿得很高,脸也被划破了。从中可以看出他对邮政的忠诚和对工作的热爱。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忘我的精神,一心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还有一次,王顺友为学校送去打铃器时,当时天下着雨,他为了不让东西被打湿,自己亲手给它编织了一个竹篓,并准时不误的把东西送到学校。我们应该学习王顺友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心想到人民,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同时,也提醒了我,在工作中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们热情,做到最好。

三、为民办实事。

王顺友一年在外,很少回家。为了人们的邮件能准时到达,他吃住在外,晚上在山上过夜,他尝尽了辛、酸、苦、辣,但为人们带去的却是欢乐和幸福。他却从不计较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总是为人们着想,在外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就用自己编的山歌来打发寂寞。他每走到一处,都会给人们带来欢笑,带去远方亲人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我们应该学习他对工作的积极和对事业的热爱,脚踏实地的为人民群众办好事。

总之,我们要学习他一身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时时刻刻记在我们的脑海中,以他为榜样把工作做得更好,让人们更满意。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工作、我们、人们、邮政、学习、自己、应该、为人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学习严以用权心得体会


「篇一」

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

知道权从何来,才懂得权如何用。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必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所在。

严以用权首先必须严格端正权力观。中央纪委近期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最为突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在滥用权力。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权力不是来自组织信任和人民重托,而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言行上唯我独尊,作风上专断浮夸,生活上奢靡享乐。这些现象,无不折射出权力观的偏差、扭曲甚至倒置。

正本才能清源。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真正认识到即使身居高位头上仍有戒尺,越是位高权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也就越重。不能甘做糊涂官、只当太平官,要主动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严以用权,单靠觉悟不保险,要有制度才管用。用法律明确权力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带动权力规范运行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国务院正在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的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的任性空间越来越小直至完全被驯服。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有效的防火墙。确保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最广大群众的监督。要尽快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公开,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旦滥用权力,不管任上任下都将被严厉追责。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追责制度,管住权力触角,倒逼领导干部勤于干事、勇于担责。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领导干部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领头羊,是团结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主心骨,珍视并善用手中的权力,切实做到严以用权,心中有戒,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让权力造福人民。

「篇二」

依法治国,必先从严治党;从严治党,首在从严治吏;从严治吏,重在从严用权。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必须念好畏、慎、敬三字诀。

畏权如用火。权如火,可伤人,也可助人,关键看我们如何认识权,如何使用权。一些领导干部,一朝大权在握,便忘了党纪国法和为官初衷,自以为权大于法,把权力异化为换取私利的筹码。为此,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吃拿卡要,大搞权钱交易。如此,无异于惹火烧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领导干部要畏权如用火,充分认识公权私用的危害,时时自警、处处自省、事事自律,管住自己的欲望,管好手中的权力。

慎权如履冰。权力有大小,亦有边界。一些领导干部害怕枪打出头鸟,用权便不敢太用劲,干事创业能做十分做八分,可做可不做的坚决不做,最后错失了发展良机。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为了引起上级关注,用起权来又太任性,凡事能做八分做十分,大工程大项目行要上,不行也要上,搞一大堆形象工程,劳民伤财无数。以上两种情况,都是用权无度造成的。所谓慎权,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手中权力,把握好权力的使用范畴,既不胆小怕事,又不任性妄为,力争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作出最好的决策,让权力发挥最大功效,为人民带去更多福祉。

敬权如布雨。权力来自人民,故而也必须用之于民,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其带来的好处。畏权,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不出事;慎权,是让权力在允许范围内充分运作,确保做对事;而敬权,则是要求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手中权力的神圣性,把权力当做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而非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让权力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去运行,并最终做成事。领导干部应敬权如布雨,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以最直接、最实用、最科学的方式,解决人民群众最急切、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充分体现出我们党用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伟大情怀。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渺小,就如同天空中的一粒粒浮尘。

从出生到死亡,我来过,我走了,悄无声息,就如同我不曾来过,这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可是,总有些人轻轻悄悄地来了,又走了,却又像是从未走远。

事实上,感动中国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们生命所承载的重量。

放眼浩渺天地间这芸芸众生,我们总感叹自己太过于微不足道,但可曾知道,当生命有了重量,它就不再轻如尘埃?

12岁的小女孩何玥,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在这人世间哪怕多留一分钟,而是首先考虑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来给自己这稚嫩的生命画上一个无悔的句号。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毁,但关键的问题是,有太多的人为了活下来而不得不损毁自己的身体,而还有那么多已经逝去的生命要带着完好的身体一并离去!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一切皆化为乌有,身体对她来说已经毫无用处,那么,为什么不让它们在别人的身上让它们的作用得以延续呢?在此之前,何玥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生命也和我们一样轻微,但她生命的重量体现在在生命的最后她所作出的选择,让自己的生命延续在别人的身上,仿佛她不曾离开!那么,我们自己呢?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也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它们的人,让它们融入别人的身体,让另一个生命更加健全呢?

周月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让我们一直深受折服的身残志坚、为梦执着的形象了,她平凡甚至残缺的生命在二十年由艾起背着翻山越岭中已经走向了崇高与伟大!身体的缺陷,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活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两个人的爱情,只有相濡以沫,而没有波澜壮阔,却以彼此为支撑相互携手走过了二十年,为彼此增加着生命的分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周月华并不完美的生命划过的那完美的弧线以及它沉沉的分量。什么是爱情?看看艾起我们是否有些羞愧?什么是生命的重量?凝视周月华,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生命是一段过程,而生命的重量就在于这段过程我们怎样走过。个体的生命本身可以很脆弱,可以很渺小,可以很轻微,但在生命行进的过程中,它所依附的形体可以决定它的重量。

轻与重,大与小,崇高与卑微,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我们生命的重量将由我们自己去填充。只希望,到了不得不对这人世间的一切撒手的时候,我们能灿然地回望,会心地一笑,我来过,我走了,我无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