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研究生个人自我鉴定 > 导航 >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个人自我鉴定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至诚可以前知,预测未来才能做好计划。写一份工作计划是不可或缺的。工作计划能够让你的思路、逻辑更加清晰。怎么样才算把工作计划规划好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篇一: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一、管理规定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的对于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在通过学院审核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

二、个人培养计划的系统录入与维护

1、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研究生教务系统》中指定的为准,学生登录系统后能够看到与本人对应的培养方案),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

2、在开学第7周之前,将个人培养计划录入到《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中。

具体操作如下:

(1)登录《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点击培养计划进入个人培养计划维护页面。

(2)点击编辑,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后点击保存提交。

(3)点击编辑培养计划课程表,进入培养计划课程维护页面。完成上述(2),第一次进入本页面时,呈现的是所有培养方案课程。《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默认将对应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添加到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中。

培养计划维护的任务就是,去掉培养计划课程列表中多余的课程,添加列表没有而导师指定必修或自己想修的课程,将列表中课程的课程属性修改成自己想要的。

页面下方,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允许学生将课程列表中没有的课程加入到列表中。

列表课程的右侧操作栏提供了删除和修改两种选择,允许学生从列表中删除该课程,或修改该课程的属性。

只知道课程名称,不知道课程编号的课程可以利用下方的查询课程进行查询,也可以到课程信息功能栏查询。

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具体管理规定

1)研究生入学后,应在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编制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必须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2)研究生可以在就读期间随时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建议同学们在每学期的开学第1第6周进行培养计划维护。

3)列入培养计划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应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4)学生可以调低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但不能调高。研究生公共课(外国语课、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允许调整、改变。

5)已修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能修改。

6) 每学期第7周开始,该学期所选课程的课程属性不能再行修改。

7) 原则上,列入培养计划的课程必须修完,并取得及格或通过以上成绩。

四、重要提醒

(1)因个人未按时修订培养计划引起的不良后果,由学生自行承担;

(2)试图通过修改课程属性提高学位课平均分,以影响奖助学金评定的请求不予受理;

(3)指导教师要求,需将培养方案以外课程作为学位课列入培养计划的,需按规定程序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更表》,并由学院提交经主管院长签字并盖学院章的学位课程认定报告,研究生院方予受理。

有关个人培养计划编制方面的问题可发邮件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办公邮箱:xxx寻求帮助。


篇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一、总则

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是培养过程各环节的具体安排和要求。个人培养计划是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每个研究生的原有基础、具体情况特点,在其选定的研究方向上拟定的具体培养进程和安排,包括研究生的学习项目,学习重点、时间和方式,学位论文的选择和进行方式等内容。

二、个人培养计划的内容

1.硕士研究生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在《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网页端确定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具体名称和学习时间。

2.硕士研究生课外经典文献阅读计划:拟定阅读经典文献名称及版本,确定具体的阅读时间。

3.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培养计划:拟定参加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拟定具体参加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时间安排、任务要求及考核方式。

4.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拟定学位论文开题计划和学位论文进展计划,确定各阶段的完成日期,安排好学位论文的调研、实验等工作。

5.导师对研究生学习过程和有关培养环节的其它要求。

培养计划一般应在研究生入学后第十周至第十一周内,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签字,导师小组审核,经分院(所)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三、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的注意事项

1.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严格遵照《长春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学位论文选题需要进行。

2.确定选修课程时,各位导师应注意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的关系。避免因不具备先修课程知识而影响所选课程的学习。

3.硕士生课程学习阶段,一般安排在第1、2、3学期。

4.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2-3门课程(目的是掌握本专业的最基本的知识),将所补修课程的名称、学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经考试,通过者才能参加论文答辩。

5.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选题、论文工作安排等均须认真安排,其中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需由导师和专业负责人协商确定,其它活动由导师负责安排,具体事宜另行安排。

6.各专业负责人和分院(所)主管领导在协调、审核和批准计划时要注意:

(1)研究方向必须与培养方案中规定一致。

(2)研究生选定的所有课程应以全校统一的开课时间为准。

(3)要注意保证研究生的学习负担不要过重,并使各学期学时尽量均衡。

四、具体程序

1. 从研究生部网站或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长春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2. 研究生按每年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相应的填表说明要求认真填写《长春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并打印装订,签名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填写。

3. 个人培养计划一式4份,经导师、导师组和所在分院审核后,研究生本人、研究生部、分院(所)研究生教学秘书、导师各存一份。

4. 研究生登录《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填写个人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审核,研究生部复核后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五、个人培养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检查研究生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的依据,应严肃对待,认真遵照执行。一经定稿,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得更改。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在课程开设的前一学期由学生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动申请表》,经导师和分院(所)主管领导同意,报研究生部备案,并由研究生秘书记录到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书中。本学期已经开设的课程一律不得更改。

六、《长春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记录研究生培养环节全过程,当研究生完成相应培养环节,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提交相应的考核材料到分院研究生秘书处存档,由研究生秘书将各项考核结果及学分记录到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书中,作为毕业答辩资格审核的依据。

七、本规定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从20xx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篇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0xx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定于20xx年10月9日10月24日制定,请组织本学院研究生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好。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登陆方式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制定。登陆方式:登陆研究生处网站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名和原始密码均为学号。

二、学院工作

1、组织学生认真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审核。个人基本信息是研究生的电子学籍卡,研究生务必如实完整的填写个人信息,填写准确无误方可办理研究生证。

2、提交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做好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部分提交工作,确保与专业培养方案原件一致。

3、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导师上报工作,经研究生处审核后,才能进行双向选择。

4、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后,请于10月30日前向研究生处提交一份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学院、导师、研究生各保存一份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三、学生制定程序

1、下载专业培养方案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前,请到研究生处网站培养与学籍管理栏下载专业培养方案。

请务必认真阅读专业培养方案,并对照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请注意,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专业培养方案只体现课程设置部分。)

2、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关系到学生本人三年的学习,学生务必谨慎。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前,务必先与导师商量,在导师指导下确定修读课程、研究方向、指导小组老师等,请勿自行制定,否则后果自负。

3、研究生网上录入个人培养计划,制定步骤:

第一步:进入个人信息目录,填写个人信息,选择研究方向;

第二步:进入个人培养计划 目录,将出现入学前工作情况、入学考试成绩、指导小组管理、个人培养计划四个子目录;

第三步:录入入学前工作情况、入学考试成绩、指导小组管理三项。录入方式为:进入子目录后,点击增加按钮,即可开始录入,每增加一项点一次增加按钮。

请务必如实完整的填写信息,今后信息以此为准;入学前考试成绩请到个学院教务老师处查询。

第四步:待以上三项做好后,进入子目录个人培养计划,即进入个人培养计划管理界面。具体操作方法为:

[1]导入专业培养方案。点击 [导入专业培养方案]按钮,提示导入成功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部分将出现在个人培养计划管理界面;

[2]删除不选读的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部分中点击课程右侧删除键删除不选读的课程;

[3]选择跨专业或跨学院课程。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选好修读课程后,如需选读跨专业或跨学院的课程,即增加专业培养方案上没有的课程,请点击增加记录,找到选读的课程后,在您要选读的课程前打 ,确定后,在专业培养方案里出现了你所选择的课程,表示选择成功;

[4]修改选修类型和修读学期。课程选定以后请点击课程右侧修改栏修改选修类型和修读学期,选修类型应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修读学期应与开课时间对应。比如培养方案开课时间为1,修读学期可以根据本人实际,可选择第一学期、 第三学期或第五学期等。

[5]打印装订个人培养计划。最后点击[打印培养计划]按钮,将出现word形式个人培养计划表;点击该表左上方打印按钮或点界面文件下拉框中的打印,进入打印界面后,请选择仅打印选定框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页面设置,调整好上下高度比例,即可打印个人培养计划,打印统一使用A4纸,一式四份。 装订时尽量做到整洁美观。

4、导师和学院审定个人培养计划

打印好个人培养计划表后,交导师审核,审核无误签名确认,如果导师要求修改,请按上述步骤重新登陆修改;导师审定后,交学院签署意见;最后,由本人和导师各保留1份,交学院2份。

四、学分与选课要求

1、学分要求。专业培养方案是研究生选读课程的唯一依据,学分要达到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2、选课要求。研究生课程需达到一定人数方可开课,选修了的课程一般需修读,不得随意更改。

选课如有变动,请在每学期末或开学两周内,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动申请表一式两份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管理人员,一份学院保存,一份送研究生处保存。个人培养计划申请表请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个人课表或研究生处网站下载专区中下载。

3、跨专业或跨学院课程选课。进入管理系统课程信息目录可以查询全校公共课和各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入管理系统开课情况目录可以查询本学期各学院开课情况。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跨专业或跨学院修读课程。

五、研究生英语要求

(一)博士研究生英语要求

1、英语课程要求

博士研究生英语包括:高级英语2学分;英语听说2学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免修免考,获准免修免考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成绩统一按85分计。

(1)20xx年6月及以后参加cet-6考试成绩达500分及以上者;

(2)英语专业硕士毕业攻读其他专业博士学位者;

(3)英语考试成绩gre1300,toefl600,新托福100,雅思6,pets-5合格者, gmat700;

(4)近五年内在英语国家学习、进修一年及以上者。

2、学位英语要求

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外语应达到出国水平考试标准或在达到博士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基本要求基础上,再发表sci(e)、ei、ssci、cssci、istp收录论文一篇。出国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应达到以下考试的其中一项标准:gre1000,toefl570,新托福80,雅思6,pets-5合格者,gmat670。

(二)硕士研究生英语要求

1、英语课程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分基础英语(4学分)和专业英语(1学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根据不同学位类型分别开设,考试合格后计3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免修不免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受理免修申请。

(1)20xx年6月及以后参加cet-6考试成绩达425及以上者;

(2)英语本科毕业攻读其他专业硕士学位者;

(3)英语考试成绩gre1000,toefl570,新托福80,雅思5,pets-5合格者,gmat670。

2、学位英语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42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发表sci(e)、ei、ssci、cssci、istp收录论文1篇,或大学学报、外文学术期刊论文2篇的,可申请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免考。鼓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觉提高外语水平。

六、计算机语言免修申请。

1、免修条件: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中有要求修《计算机语言》(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为必修课)的专业,通过国家或省(外省的也认可)级计算机二级及以上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证书复印件以学生开学时所提交并经学院审核过的计算机证书为准。

2、免修学分认定:申请免修者,本课程学分计为0。申请免修的学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个人培养计划中仍要选该课程,以便认定。

七、补修课程要求

1、硕士生补修

(1)补修对象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专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如专业培养方案无特殊规定,一般应补修至少3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是否跨专业学科由学院认定。

(2)补修课上课安排

请需补修的学生按照学院安排参加学习,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完成补修课程学习。由学院统一开课的硕士生补修课程采取集中开班的方式学习,学院没有统一开课的,根据学院安排,参加当年度相应本科课程的学习,学习考核要求同本科要求。考试结束后,由老师在管理系统上录入成绩,试卷归开课学院管理。

2、博士生补修

(1)补修对象。具有硕士学历跨专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至少3门所录取专业相应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具体补修要求以专业培养方案中指定的为准。未具硕士学历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除外)需补修所录取专业相应硕士专业全部专业学位课程。是否跨专业学科由各学院认定。

(2)补修课上课安排。

博士生补修随硕士生跟班修读。请需补修的学生按照学院安排参加学习,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完成补修课程学习。

3、补修课程免修申请

(1)免修条件:修读过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同一学历层次补修课程者,可以申请免修。

(2)免修证明:申请免修的学生,请到个人档案中复印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复印件上应加盖档案管理单位的公章,并在成绩单上划出免修的课程。如申请免修的课程名称与专业培养方案中指定的补修课程不完全一致但课程内容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应在导师许可下方可申请免修。

(3)导师签署意见。导师应在学生成绩单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写明免修课程名称,否则不予认定。

(4)免修证明提交。申请免修的成绩单与个人培养计划一并交到学院。

(5)免修成绩录入。根据提交的免修证明,各学院在管理系统成绩管理板块前修成绩认定目录处录入免修课程成绩,并妥善保存免修材料。

(6)请注意申请免修的课程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个人培养计划中仍要选,以便认定。

八、咨询方式

研究生处网站、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新闻管理栏、各学院均有本通知。请研究生务必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有疑问或建议,可以咨询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或研究生处培养科。联系方式如下:(表略)


篇四: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为了使硕士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在校期间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计划性、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做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成为合格的高层次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特实行硕士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制度。

一、计划的基本内容

(一)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

(二)确定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的科目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撰写学年论文、阶段性论文的时间安排及其具体规定。

(四)社会考察的方向、课题及其要求。

(五)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提交开题报告及最终完成学位论文的日期和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

二、计划制定的程序及时间

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指导教师提出原则性的意见和要求,并指导硕士生本人最后执笔完成。入学后半年内,硕士生应拟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三、计划的审批

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须经硕士生指导小组和有关教研部批准,并报研究生部备案。

四、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硕士生要自觉实施个人培养计划,导师负责组织、指导;硕士生指导小组和教研部要加强管理,每学期作2次检查,以保证个人培养计划的贯彻实施。

五、本意见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篇五: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为了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山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管理相关规定,现就2012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20xx年3月6日3月20日进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

二、制定程序

(一)3月6日9日:学习培养方案和管理相关规定。可在研究生部网站下载相关规定和个人培养计划书。

(二)3月10日15日:师生共同协商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三)3月16日20日:各培养学科需按各自培养方案要求对培养计划进行审核,通过后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审核。

三、材料报送

(一)个人培养计划用a4纸打印一式4份,3月16日前,研究生将个人培养计划纸质稿(经导师审核签字)报送相关二级学科秘书审核,3月18日前将个人培养计划报送相关一级学科秘书审核。

(二)3月20日前,各一级学科将审核通过的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汇总报送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

四、有关要求

(一)各培养学科、导师和研究生务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科学制定,不得草率,严格按照培养计划书内容要求填写。

(二)个人培养计划一经确定,应严肃对待,认真执行,无特殊原因,一律不予更改。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提出书面修改培养计划申请,经导师和培养学科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审批。

五、联系方式

(一)研究生部教学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郭继龙

联系电话:2272630

电子邮箱:xxxx

(二)各学科秘书(表略)

Fwr816.COM同步阅读

研究生个人培养工作计划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研究生个人培养工作计划范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工作计划资源请搜索工作计划频道与你分享!


一、管理规定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的对于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在通过学院审核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
二、个人培养计划的系统录入与维护
1、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研究生教务系统》中指定的为准,学生登录系统后能够看到与本人对应的培养方案),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
2、在开学第7周之前,将个人培养计划录入到《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中。
具体操作如下:
(1)登录《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点击“培养计划”进入个人培养计划维护页面。
(2)点击“编辑”,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后点击“保存”提交。
(3)点击“编辑培养计划课程表”,进入培养计划课程维护页面。完成上述(2),第一次进入本页面时,呈现的是所有培养方案课程。《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默认将对应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添加到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中。
培养计划维护的任务就是,去掉培养计划课程列表中多余的课程,添加列表没有而导师指定必修或自己想修的课程,将列表中课程的课程属性修改成自己想要的。
页面下方,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允许学生将课程列表中没有的课程加入到列表中。
列表课程的右侧操作栏提供了“删除”和“修改”两种选择,允许学生从列表中删除该课程,或修改该课程的属性。
只知道课程名称,不知道课程编号的课程可以利用下方的“查询课程”进行查询,也可以到“课程信息”功能栏查询。
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具体管理规定
1)研究生入学后,应在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编制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必须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2)研究生可以在就读期间随时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建议同学们在每学期的开学第1—第6周进行培养计划维护。
3)列入培养计划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应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4)学生可以调低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但不能调高。研究生公共课(外国语课、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允许调整、改变。
5)已修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能修改。
6) 每学期第7周开始,该学期所选课程的课程属性不能再行修改。
7) 原则上,列入培养计划的课程必须修完,并取得及格或通过以上成绩。
四、重要提醒
(1)因个人未按时修订培养计划引起的不良后果,由学生自行承担;
(2)试图通过修改课程属性提高学位课平均分,以影响奖助学金评定的请求不予受理;
(3)指导教师要求,需将培养方案以外课程作为学位课列入培养计划的,需按规定程序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更表》,并由学院提交经主管院长签字并盖学院章的“学位课程认定”报告,研究生院方予受理。
有关个人培养计划编制方面的问题可发邮件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办公邮箱:XXX寻求帮助。

研究生个人培养工作计划范文推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研究生个人培养工作计划范文推荐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管理规定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的对于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在通过学院审核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

二、个人培养计划的系统录入与维护

1、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研究生教务系统》中指定的为准,学生登录系统后能够看到与本人对应的培养方案),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

2、在开学第7周之前,将个人培养计划录入到《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中。

具体操作如下:

(1)登录《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点击“培养计划”进入个人培养计划维护页面。

(2)点击“编辑”,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后点击“保存”提交。

(3)点击“编辑培养计划课程表”,进入培养计划课程维护页面。完成上述(2),第一次进入本页面时,呈现的是所有培养方案课程。《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默认将对应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添加到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中。

培养计划维护的任务就是,去掉培养计划课程列表中多余的课程,添加列表没有而导师指定必修或自己想修的课程,将列表中课程的课程属性修改成自己想要的。

页面下方,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允许学生将课程列表中没有的课程加入到列表中。

列表课程的右侧操作栏提供了“删除”和“修改”两种选择,允许学生从列表中删除该课程,或修改该课程的属性。

只知道课程名称,不知道课程编号的课程可以利用下方的“查询课程”进行查询,也可以到“课程信息”功能栏查询。

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具体管理规定

1)研究生入学后,应在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编制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必须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2)研究生可以在就读期间随时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建议同学们在每学期的开学第1—第6周进行培养计划维护。

3)列入培养计划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应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4)学生可以调低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但不能调高。研究生公共课(外国语课、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允许调整、改变。

5)已修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能修改。

6) 每学期第7周开始,该学期所选课程的课程属性不能再行修改。

7) 原则上,列入培养计划的课程必须修完,并取得及格或通过以上成绩。

四、重要提醒

(1)因个人未按时修订培养计划引起的不良后果,由学生自行承担;

(2)试图通过修改课程属性提高学位课平均分,以影响奖助学金评定的请求不予受理;

(3)指导教师要求,需将培养方案以外课程作为学位课列入培养计划的,需按规定程序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更表》,并由学院提交经主管院长签字并盖学院章的“学位课程认定”报告,研究生院方予受理。

有关个人培养计划编制方面的问题可发邮件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办公邮箱:XXX寻求帮助。

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


篇一: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

作为一名已经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在20XX年6月毅然决定边工作边考研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尽全力准备,如若考上了,要牢牢把握机会好好的去学习更多新的知识。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漫长,这个阶段将会是我人生和事业的关键时期,有很多重要的任务和目标需要去努力,去实现。所以,在研究生阶段我对自己做出了以下的计划,希望刘老师监督并予以批评指正。

一 总体愿景: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大学的时候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图书馆看书,研究生阶段,我会尽量广的涉猎物流管理的专业基本知识,深刻了解它所发展的领域的过去和现在还有未来。我会在博览的基础上,尽可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明确和学习自己要发展的领域的知识,多看一些名著案例,仔细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知识树的主干,然后再慢慢渗透到枝叶。

二 熟练掌握学习工具

首先是加强英语的学习。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研究生阶段把专业英语学好,然后把新概念英语123背熟,达到很能说会写的层次。 其次是熟悉运用论文写作以及常用的软件工具。因为有一些软件还处于皮毛阶段,研究生期间通过不断的加强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

三 研究生阶段总体计划

研一的时候,主要是公共课以及专业课的学习。这一学年,需要完成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因为是跨专业的,还是有很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学习的。课程学习时间之外,计划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文献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能更快的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能更多的了解自己所要选择的研究领域。

研二的时候,主要是参加专业硕士的校外工作实践和撰写毕业论文。在这一学年,应该去深入企业和新的工作岗位,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其与实践结合,遇到问题之后再及时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同学,并且积极向工作岗位的各位前辈请教。同时平时也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多阅读,增加阅读量,提升专业知识的能力。

总而言之,研究生生活是我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转折点。在这段时间,应该是提升能力的最佳时机,一定要有计划的把握好这段时间,才会对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我会好好利用这个舞台,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时刻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研究生的生活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


篇二: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

研究生阶段和大学本科阶段是具有相当大的差别的。告别大学本科时代,走进研究生学习新阶段,我要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迎接新的生活。在本科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尝试着跨领域学习、研究,主动学习各方面知识,积极创新,不断进取,希望研究生三年生涯中所得所获将成为我人生中又一宝贵财富。

通过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掌握专业学科之外的广阔领域的相关知识体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同时,与专业领域带头人及各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以后职业生涯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健康的身体状况是学习者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将三年学习时间做如下规划:

第一学年(20XX.9-20XX.6)

1. 努力学习,打好专业基础知识,争取各科成绩优秀;

2. 学习英语必修课,坚持积累英语知识,争取英语水平有新的突破,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3. 多去图书馆阅览书籍,阅读专业必读书目,并做好笔记;

4. 每周或每月都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按照计划争取实现目标;

5. 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联系,听取导师的建议;

6. 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汲取精华,为选题工作打好基础;

7. 阅览学习论文的正式写作,争取发表一篇论文。

研一学习阶段主要是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完成每一步。

第二学年(20XX.9-20XX.6)

1. 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毕业论文做好知识储备工作;

2. 继续对英语能力的学习,坚持不懈,并研修一门除英语以外的外语语言;

3. 分清近期远期目标,各个阶段分别制定详细计划,并努力实现;

4. 发掘自己的专业潜能及突破点所在,并努力发展自己所擅长的方向,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弥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培养自己的兴趣点,充实自己,积极生活;

5. 尽量找单位实习,提高综合实践水平,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6. 有计划地考一些有用的证书,并一一计划,妥善安排,实现目标;

7.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取得优秀成绩,并按时通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8. 发表一篇符合要求的论文。

研二阶段侧重提高实践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深度研究专业知识,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和未来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第三学年(20XX.9-2014.6)

1. 按时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学习,争取成绩优秀;

2. 按时完成毕业论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获得硕士学位;

3. 各方面都达到要求,争取做优秀毕业生;

4. 在研一研二的学习实践基础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尽量向事业稳定型方向发展;

5. 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为即将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研究生生涯是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十分关键,学习方式也将由被动式接收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自己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人际关系都将发生很大转变。好好利用研究生这个发展舞台,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与生活中,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实现目标。加油!


篇三: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

结束了本科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生活后,我又开始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新的生活,便有新的学习目标。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将明确我的学习目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为之努力学习,争取在此项目中有所研究,有所突破。我想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不仅仅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还要培养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全面的发展自己。

从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想,也在不断的探索,自己究竟对那个方向感兴趣。处于迷茫状态的我,在经过与陈老师的两次交流中,在加上我对此方面的了解,我终于发现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课题,那就是电子书包。随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他们的书包也越来越重。教育部一直提倡要减负减负,可是却越减越负。为了减轻书包的重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为了环保起见,电子书包诞生了。我对电子书包的理解是,它是一款教育网路平台,整个电子书包系统应该包括前台应用和后台的管理维护功能。前台的维护是一个比较容易设计和实现的功能。可是对于后台的管理维护,我觉得有待继续探索和研究。比如:学生有疑问时,如何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及时又准确的答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因生病,不能及时到校,如何能够及时弥补他们所缺课程?;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学生,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我想对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学习。读一些关于此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希望能在这个方面有所研究和突破。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为自己定一个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研一:

第一学期,查阅一些有关我所研究课题的资料,两至三周读一本教育类的书,写好读书笔记,积累知识。完成所选课程。提高英语成绩。

第二学期,在我所研究课题上有所突破,尽量发表一篇文章。完成所选课程。

研二:

完成课题研究;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继续学习英语;找到适合自己的实习单位。

研三:

实习;写毕业论文,完成答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就是我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初步计划。希望老师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予我指导,使我能够进步的更快。


篇四: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

研究生毕业不见得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是给能力强的人,不是给学历高的人,见到nb的本科生,也要虚心学习。(很有道理的,拼的是能力高低,而能力又是靠时间的沉淀得到的,不作出努力怎么能行?)

要懂得自学,自立,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指望别人,记住答谢帮助的人并给予帮助,自己去解决问题,做计划,执行修改计划。

学英语,本专业英语,并会交流。

做一个善良的人,学会改变自己,控制欲望,使用各种搜索方法;定计划,执行计划,要准时,自己给自己紧迫感;

争取每一个让自己强大的机会,实习比赛机会;

除看本专业书籍外,看其他方面的书籍;写BLOG,不要写感情,写点其他方面的;

动手编程序,看程序,看英语论文;

和别人讨论,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聆听,但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观点。

研究生毕业前应该具备的能力:

1. 能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口头+书面

2. 能够顺利的专业英语论文,基本不要翻译软件

3. 对自己的职业有初步的规划和想法。(职业初步的规划,想法,这个要逐渐的完成,结合实际和发展的前景。)

4. 知识面扩大,做好踏入社会的准备。

5. 身体健康,还能打打球。

6. 有一帮不错的朋友,能够互相帮助。(搞好和实验室师门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努力应该有的一种能力)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研究领域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

就个人而言,个人心理管理就是经常自我心态调整。知足长乐、量力而行

1、研究和娱乐要相结合

2、凡事都是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要经常有抱怨

3、不要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

4、正确面对困境,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

二、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 (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操作)

(小故事)有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

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张开你的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你会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那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日子久了,也会出现几条路,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标。学会倾听心音,让心来告诉你如何走,就不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流行的热点牵着跑。

三、如何进入一个研究领域?

进入一个领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的论述专著或教材,比如协作学习,可以看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当你把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再去读这个领域的论文,你就会因为心中有数而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这种工作必须要先做,不可以在网上乱搜论文,否则,你会感到:看了20篇文章,对这个领域的认识还没有形成,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认识还算幸运,有的人恐怕被偏见所引导,还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

四、如何选定一个研究课题

对于现在我们研一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不妨多做一些泛读:

1。浏览各有关协会的网站,看看最近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议题

2。翻翻国内有关的期刊,看看最近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么

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会很自然地有所倾向,再多看看你感兴趣的话题,比较之后,也许就形成了你的论文选题了。


篇五: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

五年前毕业的一幕幕还记忆犹新,那时的我已经做好了自己新的规划:边工作边考研。因为婚姻关系,延误到今年实现我的目标,时间流逝,我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今天又要写今后的规划,前尘往事一幕幕浮现,毕业工作结婚考研辞职上学我越发觉得不能够不慎重对待这份规划。我要始终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立足于自己现有的水平,实事求是的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千万不可只为搪塞应付草草了事。

20XX.1020XX.7 研一期间规划如下:

研一的生活才刚开始,十月份已过去了三分之一,眨眼就是十一月,接着便是元旦、新年,遥遥看见寒假在向我招手。

在过去一月中接触了各科老师,纷纷向我们推荐大量专业书目要求阅读。因此,20XX年秋期的前两个月,我的主要精力放在阅读书籍上。主要是教育法学和教育管理以及幼儿教育管理方面书籍。当然不能泛泛而读,每一本都要写札记和读后感,等有空再整理成文发表在我自己的博客上供博友指正。现在已经开始阅读第一本书,北师大出版社出版《教育管理热点案例研究》的读后感整理阶段,点点滴滴积累思想,厚积而薄发12月底1月初,着手撰写第一篇论文,初步定写教育这个大方向,力争在寒假开始前投递。

在导师的选择上,我选择刘冬梅教授做我的导师。拜读刘老师出版的书籍和论文,以及刘老师和蔼的谈话方式,令我钦佩和兴奋,我会按照刘老师的要求和指导,认真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小结:研一结束,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导师的帮助下至少发表二篇论文,等级不限;结合工作经验,认真思考,特别在学前教育方面,认真做好实证研究,调查。为论文多积攒素材,开拓思路。我培养起了写日记和札记的习惯,只要时间允许,读书会活动和学术沙龙我会积极参加并发言,没必要限定次数。至于学术会议,我会努力争取机会。

20XX.920XX.7 研二期间规划如下:

暑假回家考虑在原工作单位幼儿园经行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实践是最好的试炼,唯有经过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一种与饮食一样不可或缺的习惯,本学年主攻教育法学和学前教育管理的著作,写论文的思路从书中找。此外,不论何时我都要保持着读书并写札记的习惯,广泛涉猎社会学、管理学乃至经济学、政治学和逻辑学等各方面的书籍。每两个月一篇论文,写完然后投递。在完成学业、勤奋读书的同时,积极协助导师进行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在做中学,不断磨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寒假中坚持经行调研活动,调研结束后准备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争取开题报告被通过,然后完成毕业论文的草稿,在定稿期间根据导师的建议时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和润色,直到雕琢成器为止。论文上交后,我的首选是考博,现在不知考博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如何,我会进一步咨询和准备。工作目标是大中专院校,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钻研学问、交流和传播教育思想会提供许多便利的条件;或者回到原工作单位继续工作,我很热爱幼儿教育工作,希望在这个朝阳教育产业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结:到本学年结束的时候,希望能至少发一篇核心,最好是每学期一篇;加上其他论文,希望本学年能够至少发3-5篇论文。

以上是我对研究生两年学习生涯所做的整体发展规划。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许会做局部调整,但总的方向是不变的。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回顾过往,时时鞭策提醒自己,愿做一言千金之信人,决不常立志无长志反复无常。难得的重新学习的机会,我倍加珍惜,我会以此作为自己前进的总体方向,将每个阶段都落实好,踏踏实实的前进。而在前进的过程中,真诚的希望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篇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根据《关于公布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西交研[20XX]59号)文件精神,即日起开始启动我校20XX年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旨在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高年级优秀博士生继续安心于科学研究,力争在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读博士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读博士期间学位课成绩优良,学位论文开题并已经做出了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质,愿意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已有成果。

(3)身心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博士入学时间满3年且攻博身份为国家统招统分。

(4)已公开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理工医类申请人应已在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经管人文类申请人应已在SCI/SSCI/AHCI源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所属学科权威期刊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

3.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全校选拔名额20名左右,本次不具体分配各学院推荐名额。请在读博士生积极申报,于20XX年10月26日(周一)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研究生院学位办。

需报送的电子版材料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需报送的书面材料为:

(1)《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2)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代表性成果清单及其证明材料

代表性成果为申请人攻博期间获得的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并能反映学位论文水平的成果,如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

证明材料只提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专著封面和版权页复印件;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复印件。与之无关的其余材料一律不要提供。

(3)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绩单(学院研究生教务出具即可)


篇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环节的进度

1 、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 、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

相关事宜请按照《关于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

三、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求

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既是导师指导 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

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2 、外语课

( 1 )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

( 2 )外语课必修语种 应与 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

( 3 )从 1999 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 70 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

( 4 )外 籍 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

具体事宜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

3 、数量分析方法课

为了提 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 A 、优化方法, B 、数学模型, C 、科学与逻辑方法。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

4 、学科前沿课

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 A 、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 B 、哲学前沿, C 、美学前沿, D 、语言学前沿。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按照《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

5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为了提 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养单位或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

6 、选修和补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同时,导师根据 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

(二)管理要求

1 、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按照研究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研究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的课表选修相应课程。

2 、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教学和考核

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分数在 60 分以上者,可参加由外语系组织的英语水平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

3 、全校博士生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安排。

4 、第二外国语是否列入必修课,由各二级学院和导师根据博士生学习需要自行决定,确定后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5 、导师应指导博士生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以提高外文阅读能力。

其他要求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6 、博士生公共课均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五、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1 、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入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计划应对研究的课题、科研进展的步骤、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应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其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 、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建立了对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制度。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该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核心刊物上(具体要求请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否则,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处将以学年为时限,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

1 、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考察其是否能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参考依据。学科综合考试须根据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命题,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核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考试安排在 博士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试采取口笔兼试形式(但笔试必须以 博士点为单位统一组织)。有关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规定》执行。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例如: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上述间隔顺延。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如论文写作中题目和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造性。由专家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和原始记录本交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事宜请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七、提前毕业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三年期内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求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 + 以上并其他课程考试通过者;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学位论文已完成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1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具备以下科研条件之一:

( 1 )申请提前 毕业的 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 3 篇,要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 2 篇;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 4 篇。

( 2 )在可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上了表 2 篇以上学术论文。

( 3 )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性科学成果奖。

2 、申请时间:每年 3 月 25 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一年、 10 月 25 日 以前办理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的手续,过期不再办理。

3 、经审批同意办理提前毕业手续的博士生(已列入该年度毕业分配计划),但因故不能提前毕业者,不得撤消提前毕业的申请,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或答辩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

详细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 、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具有创新性。


篇三: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

1、深入学习并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科学素养良好,事业心强。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较显著的创造性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专门技术的能力,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至4年;硕士生、博士生连续培养(简称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在博士阶段的学制为3年,从硕士生入学到完成博士生学业,学习年限为5年。

三、培养基本要求

1、根据《兰州大学关于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暂行规定》制定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使之有利于博士研究生科学素养、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三年制博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之前必须完成所有课程(含必修环节,下同)的学习,用于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三个学期;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在第五学期前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用于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学期。

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辅以必要的课程学习。其课程学习应更多地采用自学、讨论、切磋交流的方式。

4、发挥学术群体的优势,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5、提前攻博的研究生,转为博士生后,按三年制博士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培养。

6、各类博士研究生均应根据《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办法》参加学科综合考试。

四、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

㈠ 三年制博士研究生

三年制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生至少应修5门学位课程并完成20学分。

1、必修课程:

公共课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 3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科) 3学分

② 第一外国语 5学分

基础理论课(不少于2门) 6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门) 3学分

2、补修课程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者需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补修该学科、专业硕士生阶段的某些主要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3、必修环节

专题报告 1学分

4、选修课程(2学分/门)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注: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第二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本学科或跨学科课程)

㈡ 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

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博连读研究生至少应修9门学位课并完成46学分。

1、必修课程:

公共课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 3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科) 3学分

② 第一外国语(硕士生) 4学分

第一外国语(博士生) 5学分

基础理论课 12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学习不少于4门的基础理论课,其中博士生基础理论课不少于2门。

专业课 9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学习不少于3门的专业课,其中博士生专业课不少于1门。

专业外语 1学分

2、必修环节

文献检索 1学分

前沿讲座 1学分

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 2学分

专题报告 1学分

3、选修课程(2学分/门)

公共选修课

包括学校为硕士生和博士生设置的所有公共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第二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本学科或跨学科硕士生或博士生课程。

五、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① 对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应有深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很好地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具有熟练的科研技能。

② 论文的理论、实验、计算、资料要求准确、科学、可靠,能体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③ 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创造性的见解,并取得较显著的创造性成果。

④ 论文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应用价值。

⑤ 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的必要环节:

① 论文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由博士研究生与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商定,也可由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指定。三年制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最迟应在第三学期完成;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最迟应在第五学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力求结合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选题,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② 开题报告 在确定论文选题的同一个学期,博士研究生必须在本学科一定范围内,就自己学位论文的背景、意义、研究计划、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等做开题报告,广泛听取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的意见。

③ 阶段检查 博士生应主动接受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对论文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并分阶段(每学期至少一次)报告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针对博士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3、博士研究生要根据兰州大学《关于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完成相应的研究成果。


篇四: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 学科概况

法学是法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辖十个二级学科。中南大学法学专业始于1993年中南工业大学创建的法律系,2000年获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XX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置身于市场化与全球化背景,站在学科前沿,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法治发展的需要,已形成了法学理论、经济法基础理论、竞争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有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合作科研项目,项目数量多,经费充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经济法基础理论和法律政策学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国家调节说成为经济法学主流理论,法律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法社会学的法观念、解释性法史学、服务型政府法制化理论、模糊法学理论形成广泛影响。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团队提出的宪法是治政法、政府领导人对宪法的服从是建成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宪法权利学理类型等理论主张,信托与金融教学科研团队提出的信托权是一种双重所有权但实质上是一种物权性权利的观点,公益诉讼与司法制度教学科研团队对公益诉讼内涵的界定、对公益诉讼理论与制度的构建等理论主张,均开拓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新领域,对相关学科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得到了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等学界的认同。中南大学法学教育注重实践应用,积极参与地方法治建设,为法治湖南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2000年开始挂靠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经济法方向博士研究生,积累了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博士生培养质量高。 2011年起,法学专业开始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法学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及学术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XX01XX04 知识产权法学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 XX010101 法学理论 Jurisprudence

3 XX01XXXX 民商法学 Civil Law and Commercial law

4 XX0106XX 诉讼法学 procedural Law

5 XX010706 经济法学 Economic Law

6 XX01XX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Constitution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1.实行弹性学制

本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为3至6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一个学年内完成。在读期间,主要精力应放在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上,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2.培养要求

(1)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小组成员应协助导师把好各个培养环节的质量关;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

(2)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博士生入学以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一式三份,经导师签字、主管院长批准后,分别存学院、研究生院、导师、研究生本人。执行过程中确需更改,应在有关项目执行前一个月按原批准手续办理更改手续,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3)导师应全面关心和培养研究生的思想、业务和健康素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课分组 学分要求 分组说明

公共学位课 6 必修一组 2 科研方法课

专业学位课 4 必修二组 2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 2 必修三组 专业核心课

培养环节 8 必修四组 专业方向课

补修课 4 必修五组

总学分 20

学分说明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人员需补修硕士研究生2门课程,共四个学分。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号与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说明

01 公共学位课 XXXX01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2 2 秋季

01 公共学位课 XX0201101 博士生综合英语 64 2 秋季

01 公共学位课 0101011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 XX0101200 法哲学与部门法哲学 32 2 秋季 所有方向全选

12 必选二组 XX0101302 公法一 32 2 秋季

12 必选二组 XX01013XX 私法一 32 2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101401 公法二 32 2 春季

21 限选一组 XX0101402 私法二 32 2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2 日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XX 德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4 俄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6 法语(二外) 108 3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2 形势与政策 32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XX 博士生资格考试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XX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0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6 社会实践 30 1 秋季

课程说明

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博士生应完成50学时的社会实践工作。博士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可以是讲授课程、协助指导硕士生、参加三下乡活动(0.5个月以上)等。博士生的实践教学工作由学院安排和考核。

本学科应届毕业生考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必修环节。

本专业的社会实践应在第2学年第4学期前完成。

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

在每学年放假前,学院组织对博士研究生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研究生中期筛选是对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进入学位论文之初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与评定。本学科研究生在第四学期的3月中旬进行中期筛选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综合能力、身心状况四部分。

考核结果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的研究生,可按培养计划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继续攻读学位。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研究生,三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核。补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学位;补考核仍不合格者,按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给予退学处理。考核结果作为研究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中期筛选考核表将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

八、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

博士研究生在作选题报告考评之前必须进行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以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资格考试在第三学期进行。确有困难者,经主管院长批准,可推迟一个学期进行。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月和11月中旬。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的内容包括:(1)政治思想品德、行为道德和科研态度;(2)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课程学习成绩;(3)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法学研究方法和技能;(4)对本学科和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前沿课题等方面的了解情况;(5)所具备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6)基础和专业外语水平。

资格考试由学院组织成立考试小组,指导教师不担任负责人。采用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部分由学院统一组织命题,含专业基础类试题和研究方向类试题。外语是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资格考试未通过者,可补考一次;补考须随同下次由学院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进行,不另行安排。补考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其学籍。

九、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应在第一学期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公开的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立足于学科前沿,在理论或技术上能做出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或潜在价值。 博士生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

选题报告考评在第三学期进行。确有困难者,经主管院长批准,可推迟一个学期进行。选题报告考评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月和11月下旬进行。 选题报告由学科点组织专门考评小组进行考评,考评小组一般由五名以上有高级职称或在课题相关领域具有相当水平的专家、教师组成,其中除博士生导师本人外,必须有已指导过博士生的教授参加,并且尽可能占较高比例。博士生应向考评小组作全面选题报告,考评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认真评审后,填写具体评审意见。

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可补作开题报告一次,并须随同下次由学院统一组织的选题报告评估进行,不另行安排。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应终止其学籍。

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网络版《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交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存档,由研究生助理记载成绩。

十、学位论文工作检查与考核

每年的4月中旬,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由学院布置,由各二级学科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切实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一、发表学术论文

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CSSCI期刊上发表法学专业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发表在法律类CSSCI期刊,申请3年毕业的博士生必须发表1篇以上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论文)。发表在非CSSCI期刊的法学专业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等同1篇CSSCI期刊论文。同一篇论文被多次转载只计入1篇。以上发表的论文应以中南大学法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十二、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博士生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应在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或应用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门工作的能力。

1.博士生在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课程及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核认可后,提交学位论文3份进行院内评审,并在博士生导师所在学科或跨学科作学术汇报(预答辩)。学位分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博士学位课程考试成绩、院内论文的评审情况、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结果、导师推荐和导师所在学科点审查意见,进行学位论文校外送审资格审查。

2.博士学位论文校外专家评议,由校学位办统一办理。寄送份数为3份,如有一位专家认为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则不能答辩,博士生需在一年内修改或补充论文,半年后再送审。未能如期做出修改或第二次仍未通过的,取消博士生的答辩及学位申请资格。如确属学术争议,由博士生本人针对不同意见写出书面报告,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学位办将组织专家会审,论证通过后由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答辩事宜。

3.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为57人,均应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应超过半数,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且至少1名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导师和校外专家均不得担任主席。

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会议记录、整理论文答辩材料等工作。研究生本人不得参与组织接待工作,更不得探询与答辩有关的问题。

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就是否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用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通过答辩。

4. 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可由导师与学科负责人协商提出,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向各受聘者正式发出聘书,组织论文答辩。

5. 博士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可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并作出决议,可在两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十三、主要参加专家

蒋建湘、马跃如、陈云良、刘益灯、胡平仁、敖双红、余卫明、何炼红、张善燚、李国海、颜运秋、王飞跃


篇五: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内科学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实验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内科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或具有独立担负与内科学相关的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研究生毕业时,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还要掌握一定的内科的基本临床技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独立完成内科的基本操作.与内科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此外,毕业研究生还要掌握1-2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能够用英文撰写研究论文、能够用英语进行学术和生活交流。

二.研究方向

1。糖尿病肾病及代谢综合症肾脏损伤的部分 13,肺部感染

2.狼疮性肾炎及自身免疫病肾脏损伤的防治 14,.急性肺损伤

3.肾小球肾炎分子发病机制 15,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分子机制

4.移植 免疫及免疫抑制剂疗效机制研究 16。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方向

5.体外循环干预技术(CRRT)临床应用 17。心血管病的内皮功能调控

及其机制研究 18,心肌衰竭发病机理

6.肿瘤治疗新技术 19.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7.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20,临床药理学

8.脑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与再生 21,药物代谢

9.脑血管内膜损伤的机制 22。药物分析

10,恶性肿瘤转移机制及其疹治 23,疾病蛋白组学

11,急性肺损伤 24,药理学

12,肺癌, 25,疾病易感性的遗传

三、招生对象

主要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内招收学生,也从数、理、化和工程学科中适量招收有志从事内科学科学研究的学生。报考博士生者需具有硕士学位,不具备硕士学位的考生,按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报考(见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制3年

博士生阶段: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准备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结束学位课程的学习之后进行中期考核,通过中期考核者进入博士论文阶段。在职博士生的学位课程学习阶段为一年半,毕业论文阶段为二年。

五、课程设置

小脑神经生物学 (4学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4学分)

分子药理学 (4学分)

肾脏病学 (4学分)

肾脏免疫学基础 (2学分)

临床肾脏病理学 (2学分)

血液净化技术 (2学分)

心脏病学的理论和实践 (2学分)

临床心血管病学的研究进展 (2学分)

临床心血管药理学研究进展 (2学分)

必修课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两种方式进行,某些课程将采用英文授课或进行课堂讨论。考试方式为笔试或口试。

六. 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设立导师指导小组,以学位论文为主,课程为辅。培养过程中实行培养计划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对研究生及导师的要求,使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临床基础训练,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在此阶段还应进行专业文献的查阅和综述。

第三阶段:专科定向培养与毕业论文写作,包括进一步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专科临床技能训练,课题研究和实验方法训练等,并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研究生在学期间,还需积极参加科室和院、校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及各种学术讲座,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 考核方式

采取笔试、面试、论文、答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各相关教研室负责。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还要求撰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中期考核,在第二学期未进行。由导师组成的中期考核小组须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学术动态把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态度做出客观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创造性的见解,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应当有较大的意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已经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并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论文组成的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博士生学习阶段的科研工作,如果是硕士生学习阶段科研工作的继续和深入,其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以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引用,但是在博士生阶段应有新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五人组成,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三人,外单位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博士论文需经所有论文评审人一致通过,并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审核同意后方可组织答辩系学位评定委员会首先对通过博士学位答辩者进行审核,表决通过后上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学位。

十. 质量监测

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对在校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实行认真、全面的中期考核。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调查,以正确判断其能否满足现代医学临床和科研发展的需要。

十一、博士生课程介绍

1.小脑神经生物学

主要介绍小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理论,并适当地介绍小脑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最新的进展。

2.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主要介绍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同时介绍一些免疫学的当前进展等

3.分子药理学

主要介绍分子药理学的基础理论、技术及其最新进展,并联系疾病的病理机制,阐述药物治疗的分子基础。

4. 肾脏病学

主要介绍肾脏生理学研究进展、肾脏病分子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因诊断在肾脏病中的应用、肾脏病治疗学的发展以及高血压研究的进展。

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篇一: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有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献身精神;

2、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主要指三级学科,以下同)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初年资主治医师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5.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健康体魄。

二、培养年限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或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提前或延长半年至一年的学习时间。

三、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临床、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第一学期集中5个月的时间学习公共必修课程;其余时间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专业进行系统、严格的临床能力训练。采取自学与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和教学活动,并完成学位论文。由科室领导和研究生导师组成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培养工作。采取导师指导、集体培养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独立临床工作能力和科学创造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实行以三级学科为重点的临床能力培训,轮转本学科专业病房、门急诊,进行较专门的临床训练及临床教学工作,通过专科培训,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四、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

1.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两门外国语、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等学位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试。

2.博士生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

(1)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有关规定安排教学;

(2)第一外国语要求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

(3)第二外国语要求有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4)医学分子生物学,本课程将使学员系统地了解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发展概况,熟悉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掌握基本实验技术;

(5)现代科研方法,本课程以讲座形式,着重介绍医学科研中计算机应用、情报检索、常用医学统计方法,以拓宽研究生视野和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理论课程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并以百分制记分。

(6)专业基础及理论课。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博士生原有的基础以及临床工作的需要,由所在科室开设专业基础及理论和专业外语。通过自学、辅导、导师答疑、阅读文献、英语读书报告等形式完成课程学习。培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临床工作所需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本学科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广度,以及从事临床工作及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专业基础及理论课和专业外语的考试,安排在中期阶段考核中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百分制计分。

凡上述学位课程考试1门不及格者,不能补考,予以退学。

3、参加20次以上由院和科组织的病例会诊讨论会。

五、临床能力培养方法和要求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结束后,进入临床以三级学科为重点进行不少于2年的临床能力训练,以临床培训为主,科研训练为辅,按照我院主治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进行培训考核,轮转本学科专业病房、门急诊,同时参加值夜班和会诊,带教实习医师及下级医师,除按主治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训练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必须在病房分管床位,书写一定量的病历(具体要求参照各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面掌握专科基础理论,独立处理专科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人;熟练掌握本专科常用诊疗技术;能正确应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解决较为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

六、临床能力考核方法和要求 

临床能力考核采取平时和阶段考核相结合方式。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内容应及时填入《岗位培训考核手册》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手册》中,科室签字。研究生处不定期检查,毕业前交到研究生处存档。

1、平时考核: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与主治医师一起参加主治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

(1)专科培训期间实行学分制管理,培训中应按《岗位培训考核手册》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认真、及时填写,每季度由导师和科主任审核,每年4月参加主治医师考评,由科主任、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共同组成考评小组,根据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专科培训中的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时间、专业技能、基础理论、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情况给予实事求是的评定,并记入《岗位培训考核手册》中。临床部、医技部、门诊部根据培训考核记录、科室评语及平时考查情况对研究生进行综合审定、评分,评出本年度学分,年度学分不低于120分(合格线)。与主治医师一起参加2次年度考评,总分不得少于240分。

(2)平时成绩考核以完成的临床工作量为主要依据,即门诊、急诊接诊人数、经管病床和收治病人数、参加诊疗技术次数,危重病人抢救数,参加病例讨论次数、阅读文献篇数、以及医疗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2、中期阶段考核: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第一阶段的临床技能训练后要进行中期阶段考核,考核包括笔试和阶段总结。

(1)笔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及理论、专业外语。由院统一组织闭卷考试,评分为百分制。

(2)阶段总结:各学科专业的考核小组主要考核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临床技能、学习态度与科学作风、团结协作与人际关系、劳动纪律、患者反映等。写出评语并与个人小结一起记录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手册》中。

七、临床科研课题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在最后一年的6月中旬前完成,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安排脱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包括实验室研究工作时间),毕业答辩包括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要求:(1)学位论文课题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2)学位论文可以是总结临床经验,或改进临床技术方法,也可以是临床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创新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科研能力,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2.文献综述:在选题调研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导确定研究课题,针对课题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要求全文阅读至少50篇英文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文献综述,达到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水平。

3.开题报告:对拟进行的研究课题经查阅文献和文献综述,按《课题研究设计论证报告》的要求对选题的科学依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目标、总体设计、研究方法、研究条件和实施方案等项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述,经导师组审定后,组织论证会,在科室进行公开答辩,根据论证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通过后方可填报《课题研究设计论证报告》。

4、课题研究:在进行临床训练的同时,按学位论文课题研究计划进行课题研究。并按要求及时、客观、正确地收集记录,整理全部研究的原始资料,包括:总体研究计划、每个实验计划、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小结、阶段小结、统计分析等。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及时发现问题,修订调整研究计划。

5、论文撰写:论文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条理性,应充分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详细说明研究方法,准确表达研究结果,合理深入地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客观正确的研究结论,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应能反映出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经导师审阅修改后,提交科室安排预答辩。对研究工作、论文撰写、幻灯制作、语言表达、问题解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经修改通过后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八、毕业答辩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由临床能力考核与论文答辩两部分组成。

1、临床能力考核:由答辩委员会组织临床能力考核。(1)病历评估:申请人应提交10份本人经治的完整病历资料(包括病历及各项检查结果),供答辩委员会评估。评估项目包括病历是否规范、完整,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治疗是否准确、及时、有效;是否掌握了处理疑难病症的能力等。(2)临床技能考核:由科室选择2-3位病人供答辩委员会选定,由申请人对该病进行询问病史及查体,并对病人进行一次性实地处理,外科系统的申请人做1例手术,写出手术记录;内科系统的申请人做辅助诊疗技术操作或对辅助检查结果出诊断报告,写出病历摘要;诊疗科室写出诊断报告,并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诊疗操作着重考查申请人诊疗技术或手术的规范操作、关键问题的处理以及技术的熟练程度。(3)病例答辩:申请人结合病例,报告其基本情况,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以及治疗原则。答辩委员会就其病例和申请人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广泛地提问,申请人回答。着重考核申请人对基础及专业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对临床病例的处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学科发展动向的了解,是否具有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2、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

毕业典礼

九、学位授予

1、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中期阶段考核、参加主治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评合格取到规定学分,经导师和科室审查通过,方可办理学位申请手续。

2、经导师推荐,由学院聘请院内、外教授或相当职称的有关专家5或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申请人导师应回避),对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经无记名投票,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同意,报院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授予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并颁发医学专业博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十、组织管理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集中理论课程学习阶段,由学员队负责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进入临床、科研训练阶段,主要由科室负责管理,学员队定期检查。

1.各学科应成立研究生导师及其他具有临床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2.应设置一名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兼任秘书,协助研究生指导小组实施各项培训计划。

3.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进入临床后,各单位和有关学科专业的导师应安排组织相关科室的见习和组织有关临床技能的培训工作。

十一、几点要求

1.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临床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博士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学科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2.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应在博士生入学报到后3个月内制订出博士生培养计划。博士生培养计划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计划要对该博士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及安排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培养计划应填写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手册》。

3.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集中课程学习结束后的3-6个月内完成,最迟不得超过10个月。开题论证通过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要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并填写《课题研究设计论证报告》,经审查批准后填写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手册》中。

4.各科室要认真组织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中期阶段考核工作,并按院研究生中期阶段考核要求进行。

5.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毕业临床能力考核及论文答辩前,必须公开发表与课题研究工作有关的文献综述1篇,还必须以第一作者署名在统计源期刊发表至少2篇以上相应的学术论文,才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6.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属下述情况之一者,将不授予博士学位。

(1)未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

(2)未完成临床能力培训考评;

(3)未参加满20次由院和科组织的病例会诊讨论会。

(4)未按时填写《岗位培训考核手册》、《专业学位研究生手册》;

(5)未按要求公开发表论文和综述


篇二: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为适应我院攻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需要,确保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参照同类院校的具体做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总则)。

一、 培养目标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为主,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具体要求是: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作风、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较强的读、写能力。

(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为3年,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一般为2~4年。总体安排如下:

第1学年:集中上课,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可开始进行科研的前期工作。

第2学年:开始专业课和专业外语学习。查阅文献,完成综述,开始选题,进行预实验,并于第4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后,提交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和教研室主任审核同意后实施。基础研究生完成累计不少于半年的教学实践,临床研究生完成8~12个月的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教研室可根据研究生完成课题情况自行掌握)。

第3学年:继续课题研究,完成学位论文(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通过预答辩和答辩。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程(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和专业外语)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硕士研究生除完成规定量的课程学习外,还必须参加规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含学术讲座、读书报告及临床病例讨论等),取得规定的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学分数计算见《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分制管理试行办法》。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要求总学分(含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学分、教学实践、临床实践、参加学术活动及发表文献综述或学术论文学分)不少于38学分(一般不超过42学分),其中应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

1、 公共必修课 12 学分(必修学分)

自然辩证法 2.5 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5 学分

基础英语或日语 4 学分

医学统计学 2.5 学分

医学科研方法导论 1.5 学分

2、专业基础必修课 8~10学分(必修学分,至少3门)

3、专业课 4 学分(必修学分)

4、专业外语 2 学分(必修学分)

5、选修课 6~ 8 学分(选修学分)

6、教学实践/临床实践 2 学分(必修学分)

7、发表学术论文或文献综述 2 学分(必获学分)

8、参加学术活动 2 学分(必获学分)

9、补修本科课程:对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须补修本科主干课程。补修办法见《泸州医学院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补修本科主干课程的管理办法》。

(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选修课由学校统一组织授课与考试,学位课程须达到75分(百分制)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达到60分(百分制)以上为合格;硕士研究生课程必须制订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分、预修课程和参考书目。课程教学大纲必须达到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水平。

(四)专业课学时数为120学时,必须按二级学科设置,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开课。授课小组一般应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主要采取教(导)师讲授、辅以研讨、阅读文献、自学等方式组织学习。授课内容应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前沿性和前瞻性。考试由各二级院系所于第4学期结束前统一组织各二级学科教研室命题、考试和阅卷。

(五)专业外语学时数为54学时,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导师授课或辅导。可结合查阅文献资料和撰写文献综述等方式组织学习。由各二级院系所于第4学期结束前统一组织各二级学科教研室命题、考试和阅卷。命题范围应涵盖二级学科。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和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和指导小组学术群体的作用,发挥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作用。要结合硕士研究生个人的才能和特点,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及指导小组应当做到教书育人,经常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指导,负责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全面负责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等工作。

(二)指导小组由本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临床和基础各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提倡相互吸收有关专家参加,以利于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促进其全面发展。硕士研究生应定期(至少每月)向导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参加教研室或院内外有关学术活动,阅读本专业的经典理论专著并写出读书报告(每年向教研室作读书报告2~3次),最后1年作科研(学位论文)工作报告1~2次。

(三)在培养方法上注重过程培养,注意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学科研实践或临床实践活动,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计划。导师应按照本学科、专业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安排,充分考虑硕士研究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计划、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计划、论文工作计划三个部分,导师应经常检查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

(一) 制订课程学习计划的原则

1、课程学习计划应反映本学科、专业课程的特色,反映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专业外语、补修课的学时、学分、时间安排及考试方式,其中学位课程必须是该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分则中规定的学位课程。

2、课程学习计划的总学分应控制在32~36学分内,取得规定总学分(38~42学分)者,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课程学习计划参照各学科、专业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分则制订。

(二) 制订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计划的原则

1、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计划应规定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科研、临床实践的内容、方式、时间安排及考核办法。

2、基础医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根据导师和教研室安排,完成不少于半年(40~80学时)的教学实践。

3、临床医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或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指导下,担任住院医师或总住院医师工作,完成8~12个月的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教研室可根据研究生完成课题情况自行掌握)。

(三)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的原则

1、学位论文选题必须结合科研任务,应与导师和所在学科研究方向承担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要有较高的起点,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要有利于引导硕士研究生进入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性研究,能体现学术水平。鼓励选择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课题。

2、硕士研究生应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动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课题,写出文献综述、进行预实验。在预实验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须于第4学期内完成,开题的具体要求见《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有关规定》。

3、开题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与手段、经费与设备、学位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作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

(三) 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的期限及审批程序

课程学习计划应于硕士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完毕;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计划应于硕士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制订完毕;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应于第4学期末前制订完毕并上报。课程学习计划、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计划、学位论文工作计划须经导师、教研室、二级院系所、研究生处审批后执行,均应一式五份分别报送研究生处、二级院系所、教研室、导师,另一份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留存。

个人培养计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如有特殊情况,应陈述理由,提出书面修改计划的报告,经导师签字、教研室、二级院系所审核同意后,送分管院长审批,报研究生处备案。

六、教学实践与临床实践

1、基础医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根据导师和教研室安排,完成不少于半年(40~80学时)的教学实践。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小班的实验教学,参加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听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实践结束后,硕士研究生应认真总结,写出教学小结。导师和教研室应对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量完成情况、教学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取得2学分。对原本校或其他高校青年教师,如已经具有相当教学能力者,可安排讲授部分章节理论课。

2、临床医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或上级医师指导下,担任住院医师或总住院医师工作,完成8~12个月的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教研室可根据研究生完成课题情况自行掌握)。教学实践要求参加本学科的集体备课、听课,承担本科生一个小班的带习,指导本科实习生,批改实习生病历等。临床实践应在导师或上级医师指导下分管一定数量的病床(5~8张),参加病房值班、专科门诊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不影响学位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前提下,由教研室安排,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不少于1学年的临床实践工作,在毕业当年可报名参加卫生部组织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结束后,硕士研究生应写出小结,导师和教研室应分别对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临床工作量完成情况、教学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临床工作态度、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效果等进行全面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取得2学分。

七、学位论文与答辩

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目的是使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应突出科学性,有一定新见解,能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原则上学位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字,综述不少于5千字。

学位论文完成后,应在正式答辩前2~3个月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方能正式申请答辩。正式答辩前须提交论文答辩申请,经教研室、二级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审核通过后方能进行正式答辩。正式答辩必须在毕业当年的6月10日前完成。如不能按期答辩者,应在4月中旬前提交论文延迟答辩的申请。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的具体要求见《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

八、学术活动与论文发表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还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学会申报科研课题,撰写课题任务书;完成1篇学术论文或文献综述,并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文献综述在省部级以上正式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具体要求见《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

九、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

实行学校、二级院系所、教研室三级管理,应特别强调导师及指导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导师及指导小组负责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研室应负责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临床实践的安排和管理。硕士研究生应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医药院校学生行为规范》和我院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有关文件制度,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政治合格、专业过硬、敬业精神强、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须进行一次政治思想总结,毕业前须进行毕业鉴定。鉴定工作由各二级院系所组织进行。政治思想审查不合格者,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十、学位与学籍

硕士研究生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准予毕业;达到《泸州医学院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授予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及要求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经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以在1年内对论文进行修改,重新答辩一次。

对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或有其它严重问题的硕士研究生,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篇三: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共济

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应做到:

1.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医疗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书写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督察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门对面

二、学制及时间安排

学制三年,课程学习一学年,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专业实践(包括教学、临床实践)两年。研

三、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同济课是所有专业的研究生必须修读的,包括英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辅导义理论与实践、医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必修课由研究生部统一彰武安排开设。专业必修课是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必修的,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课业课,一般为4-6门,专业基础课一般由研究生部统一安排开设,专业课彰武一般由教研室安排开设。选修课包括医学基础、实验技术、人文学科的课同济程以及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开设的课程,选修课中的部分课程由研究生部统一安排开设。选修课选修人数必需达30人以上才能开课。同济大学四平路

(二)学习要求:

1.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在内容与水平上应与大学本科课程有明显的区别,研究生的课程应能反映出本学科专业国内外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

2.按照拓宽知识面的要求,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要按一级或二级学科开设。同一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应学习相同的专业必修课。其专业课的任课教师,由教研室指定一名导师负责,组织研究生统一学习、统一考试。

3.除研究生部统一安排开设的课程外,其余课程只下达教学任务,不排入课表。这类课程的开课时间、上课方式及所用教材均由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安排。不论上课研究生人数的多少,任课教师均应按规定填写教学进度表。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组织讲座与辅导。要在下达教学任务的学期内组织考试,并及时将考试成绩与试卷送交研究生部。

4.研究生各门课程均实行学分制。考试采用百分制,学位课程(必修课)考试满70分计算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考试满60分以上、考查及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13学分,

专业必修课9-10学分,选修课9-10学分。

5.研究生要求免修培养计划中的某门课程,如在入学前已学过并且成绩合格,可由本人提出免修申请,经导师同意和研究生部审批后,参加免修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取得学分。

四、教学和临床实践

研究生参加教学或临床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

基础医学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答疑、指导实验等,有一定教学能力的研究生,可担任理论课教学。担任讲课和指导实验的研究生必须参加集体备课和教学的准备工作。教研室应安排高年资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按时检查其教学质量,使研究生对大学本科的教学工作有初步体会,锻炼其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时间不应少于一个学期。教学实践结束后,教研室主任、导师和带教老师应对其教学效果和教学中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认真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并交研究生部审核归档。

临床医学研究生以临床实践为主,但也需参加本科专业的实习带教工作。临床医学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的时间不少于8个月,应侧重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具有独立处理本学科专业常见疾病的能力。教研室及科主任、导师应对其在临床实践及实习带教过程中掌握二级学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考核,认真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表》,并送交研究生部存档。

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或临床实践一般在第二学年内安排。对于申请免去教学或临床实践者,必须在高等院校或市级以上医院从事本专业教学或临

床工作5年以上,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教研室及系、部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部审批。

五、学位论文工作

1.选题:选题应对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选题应有一定的创新或发展,有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也可以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题。所选课题的工作量应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课题所需的实验条件和经费应基本具备。

2.开题报告: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进行开题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选题的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概况;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的估计和时间的大致安排。

开题报告前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研究生要写出正式的开题报告,提交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在预实验中取得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提前印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二是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应先行审阅研究生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作好准备。开题报告后,研究生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归纳,对原报告进行修改,请导师审阅之后,填写《课题设计书》,经教研室和系部审批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课题设计书》正式批准后,不得任意变动。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时,必须由研究生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动理由,经导师和教研室主任审定、系部主任批准后才能变动。如改变课题,应重新开题和办理上报手续。

3.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考查研究生自学能力、外语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导师应尽早给研究生明确选题范围,以便研究生外语学习中的专业外文资料阅读与准备文献综述结合进行。文献综述尽可能投寄有关学术刊物发表。

4.课题工作:研究生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课题工作必须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杜绝浮澡之风和弄虚作假,要及时做好并妥善保存实验原始记录(申请论文答辩时上交研究生部),注意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发扬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5.论文撰写:论文必须做到简洁明了、结构严谨、概念清楚、计算无误,图表正确。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透彻严谨、理论推导有据,体现良好的学风。论文中不应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论文必须按学校统一格式书写,A4纸打印装订成册。

6.论文答辩:研究生按培养计划修满学分,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教学或临床实践和论文工作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详见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六、培养与管理

研究生的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专业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侧重素质和能的培养。集中授课期间,由研究生部制定教学计划,各有关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进入教研室或临床科室后,在教研室主任的组织领导下,按各专业培养计划,由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培养。各学科专业要指定中、外文专业参考书,以自学与专题讲座形式进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研究生部、系(部)、教研室及研究生导师要密切配合,加强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关心他们的思想、业务和身体,使之健康全面地发展。管理人员及教师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对研究生既要热心培养,又要严格要求,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合格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


篇四: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根据教育部教研办[XX]1号文《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关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的要求。参照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多所重点医学院校的做法,总结我校培养硕士研究生(以下称硕士生)的经验,对硕士生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总体要求。

一、 培养目标

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心身健康;献身科学事业,积极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临床专业硕士生在临床技能上要求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水平);要求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论文书刊。

二、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一般按二级学科范围的三级学科设置。应依据本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及发展趋势,选择对社会进步和医学科技发展有一定意义或应用价值的领域作为研究方向。使硕士生的培养立足于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三、 学制与时间安排

硕士生学制三年(在职硕士生可延长半年或一年),成绩优秀,提前完成学业者,允许提前毕业。以同等学力录取者,不能提前毕业。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延长半年或一年学习时间。

基础医学硕士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含实践教学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大约各占1/2。

临床医学硕士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学位论文、临床实践和技能训练,时间安排大约各占1/3。

在职硕士生不脱离工作岗位,要认真兼顾学习和工作。除课程学习一般应脱产外,其他培养环节应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学习。

四、 课程学习

硕士生课程设置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不少于30学分。

学位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临床专业硕士生包括临床技能训练4学分)。包括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公共外语、医学统计)、专业及专业基础课。

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主要指选修课。

选课要求:

公共课各专业硕士生均需学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由导师及硕士生从本专业硕士生教学计划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必须选满规定的学分。

考试办法:

学位课程考试,70分以上合格;非学位课考查,60分以上及格。考试办法按照《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

开课要求:

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及选修课开课。专业和专业外语由导师或培养学科指导,学生自学。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一般有10人以上选修才开课;少于10人选修,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五、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保证硕士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工作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因此,应严格论文工作环节的管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论文选题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范围,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认真进行预备实验;对照查新结果,做好论文选题工作。应结合本学科的优势,选择对学科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或应用价值的课题。

开题报告

硕士生确定课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按照《汕大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填写《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题计划书》。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末完成。最迟于第四学期初必须完成。

课题研究

硕士生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课题计划书的要求,认真开展科研实验工作,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工作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教研室汇报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按照《汕大医学院研究生培养与学位论文工作暂行办法》有关条款的要求进行。在撰写论文中,对本人的研究成果应作详细阐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申请答辩前,硕士生必须以第一作者在统计源杂志发表(或已录用待发表)一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研究论文,否则,不接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硕士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通过教学实践,使硕士生初步了解大学教学的基本要求,锻炼表达及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一般要求参加一轮本科班教学过程。其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组织课程讨论、临床实习带教等。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

七、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硕士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通过社会实践,使硕士生接触群众,了解社会,体会改革开放成就,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形式可以是利用假期或结合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或结合科研课题、医疗服务,开展社会调查、卫生调查。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调查报告。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

八、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硕士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其形式是举行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和参加学院(含附院)学术报告会。通过学术活动,开阔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术研究。要求硕士生学习期间,在研究生学术报告会或专业学会学术会上作学术报告不少于3次;听校内外学术报告会不少于40次(临床研究生不少于30次),达到要求者,计1学分。

九、 临床技能训练:

临床技能训练是临床医学硕士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硕士生在二级学科范围的2个以上专科或病区轮转,进行临床实践和技能训练。轮转训练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通过临床实践和技能训练,使临床硕士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要求。每个专科或病区轮转完毕,要认真进行考核。所有学科考核合格者,计4学分。

十、 培养、方法与管理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硕士生的培养全面负责,教书育人,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硕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

成立以导师为主导的硕士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由2-3名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担任。根据课题的需要,指导小组分工负责,发挥学术群体的指导作用。

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均应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发挥硕士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硕士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行硕士生中期考核筛选,考查硕士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位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等情况。对不宜继续培养者终止学业,以保证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中期考核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必须完成。

研究生自第二学年(临床研究生第二学期中期)开始进入教研室或科室,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和有关培养环节的工作。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教研室或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教研室和导师的安排和管理。


篇五: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一条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体要求是: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身体健康。

第二条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期不能超过一年。

硕士生第一学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第二、三学年主要用于教学(临床)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

第三条课程学习要求

硕士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前者为必修课,后者为指定选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有开设课程的总学分为57学分,攻读科学学位研究生要求所修课程的总学分不得低于33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至少要修满9学分;攻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所修课程的总学分不得低于2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须修满16学分,专业基础课至少要修满3学分。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周内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所修课程,要求在一年时间内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及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的设置及学分分配详见《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实施办法》。

非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攻读医学硕士学位者应补修3门医学本科基础课程:①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任选一门;②生理学、生物化学任选一门;③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任选一门。

第四条教学实践和临床工作

前期硕士生(非临床硕士生)至少应参与一年教学工作,授课学时不少于30学时(含实验课);临床硕士生至少应有一年的临床实习经历。前期硕士生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理论课、带本科生实习或实验课等。通过教学实践,使硕士生得到初步的教学训练。临床硕士生的临床实习最好能结合本人的科研课题参加门诊和病房工作。通过临床实习,使硕士生掌握临床基本技术和技能。

第五条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研究生从第二学年开始进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为一年,最多不超过一年半。研究生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学位论文工作,导师也应注意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学作风。

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对学位论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报告、学位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

在学位论文工作前期,各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及导师应注意从以下两个环节严格把关:

(一)选题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预调查及预实验等,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工作。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⒈ 选题应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或是对本学科、专业的系列研究工作能够做出一定的贡献。

⒉ 选题要做好查新工作,学位论文最好能够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而不是重复前人的工作。

⒊ 选题要考虑实验条件和研究时间跨度,所选课题要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实验经费应基本具备,并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⒋ 选题一般应尽量与本专业或导师现有的研究方向或科研项目有关。

(二)开题报告

选题工作结束后,研究生应进一步查阅文献,写好文献综述,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研究计划,填写《广东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审核同意后,最迟在第三学期末由各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组织做好开题报告工作。研究生应重点报告其选题依据、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导师及同行专家应就研究生选题的先进性,科研设计的严密性,方法和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等方面提出意见。开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最后填写《广东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题研究计划书》(一式三份),分别报送所在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一式一份)和研究生处(一式二份),所在硕士点签署意见,研究生处审核同意后,正式开展学位论文的科研工作。

(三)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报告

研究生应定期向所在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报告其课题工作的进展情况。

⒈ 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报告:学位论文工作正式开始半年后,研究生应向所在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或课题组汇报前一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重点说明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下一步的计划。中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⒉ 学位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在第五学期前完成。准备撰写论文前,应将研究结果向所在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或课题组汇报,导师及同行专家应就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等提出意见。结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四)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按《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及体例规范》撰写学位论文,并在学位论文中详细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六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学习任务,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在校期间在省级以上期刊(含省级)上发表论文1篇(第一作者,综述或论著),达到硕士学位教学或临床实习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在申请答辩时,须填写《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一式二份),交送研究生处审批。未交研究生处审批者不得参加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五、六月份。各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确定答辩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名单,报研究生处审批后,由研究生处和各院(系)组织答辩。硕士生在正式答辩前,应由各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进行预答辩。

学位授予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广东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第七条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⒈ 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由导师根据我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长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工作的预期目标及进度、教学(临床实习)等作出安排。培养计划需经所在各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签署意见,研究生处审核,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⒉ 研究生的指导工作采取导师小组负责制。导师小组原则上由3人组成(包括导师),导师小组成员除一名可以是讲师外,其他都必须是副高职称及以上的人员。导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另外指定一名第二导师,协助指导研究生,但第二导师必须具备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指导小组成员和第二导师均由导师提名,经所在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⒊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所在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的政治活动、学术活动以及其他各项集体活动。各硕士点(教研室、研究所、研究室)的负责人和导师应紧密配合,注意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素质教育,使研究生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八条研究生培养经费

⒈ 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和定向、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培养费(管理费)。

⒉ 经费用途及使用:按《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管理条例》执行。

本条例从发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研究生处。若与以往有关管理条例冲突,以本条例为准。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研究生个人自我鉴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