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大全 > 导航 >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表情娃娃》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大全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表情娃娃》。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尤其是老师想要浓郁课堂氛围,高质量的教案课件是必要的。那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表情娃娃》,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游戏目标:

1. 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游戏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师: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 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 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教案网出处)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 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 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Fwr816.COm精选推荐

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家》


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活动反思:

最近我在关注孩子们区角活动的情况,发现去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少。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娃娃家游戏时总是重复类似的活动内容比如:烧饭,吃饭,喂娃娃吃饭和给娃娃过生日等。作为老师的我,我敏感的意识到这样的游戏活动状况处于停滞状态,于是我在游戏分享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关于娃娃家孩子们能作什么事情的讨论!

幼儿们听了纷纷举手,样子十分激动,很想说给大家听。

通过讨论,孩子似乎对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戏欲望,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到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多.(.来源教案网)而且还会换着角色玩,这次指引让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当它不再前进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像是一缕海风轻轻的吹动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们只有默默在内心祝福每个孩子走好人生!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幼儿期是疑问期,它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鲜的。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游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表情娃娃》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表情娃娃》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小班社会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表情游戏》


活动设计背景

一直以来,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合幼儿的,什么样的课程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通过本次培训和学习,我们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必须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必须建立在对幼儿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这正是我设计此次教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首先,在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我观察到刚上小班的幼儿面临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环境,他们的情绪是复杂的,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这样的选题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在教学策略上,百宝箱的形式让幼儿感到神秘而又好奇,而活动最后哭泣泣变为笑眯眯时,又让幼儿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喜悦。小班幼儿主动性不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以及图片中熟悉的场景,启发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因难,这也是来源于对幼儿的一日生活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因此,这节小班的社会活动的教学内容是从幼儿生活中来的、教学策略是满足幼儿的需要、萌发幼儿情感的。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人物表情,主要是哭和笑的原因。

2、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并尝试大胆的表述。

3、通过表情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同伴间互相帮助带来的乐趣。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理解哭泣泣和笑咪咪的表情。

2、通过表情游戏活动,让幼儿喜欢来幼儿园。

活动准备

准备:表情脸谱:哭脸娃娃、笑脸娃娃各一张,小图卡(图片内容附后)人手一张,小红花,百宝箱(内有:茶杯、图书、碟片、糖果、水彩笔、毛巾、小手帕)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哭泣泣和笑眯眯两个娃娃的表情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位小客人他是谁?(.来源教案网)(出示笑眯眯)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猜测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让他笑得这么开心?

2、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位小客人他是谁?(出示哭泣泣)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在幼儿园里会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情,让他哭得那么伤心?

二、请幼儿看图片讲述内容

1、你们想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到底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笑?

2、请小朋友看看放在桌上的小图片,这上面画的就是笑眯眯高兴的原因和哭泣泣伤心的原因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三、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图片上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四、集体活动:请幼儿根据自己图片的内容,分别站到哭泣泣和笑咪咪两边。

五、想办法帮助哭泣泣

1、出事百宝箱,介绍:老师这儿有个百宝箱,里面有很多的宝贝,这里面的宝贝都可以用来帮助这个哭泣泣,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摸一摸,看看你能摸到什么宝贝?你怎样用这个宝贝来帮助哭泣泣呢?

2、个别幼儿在百宝箱里摸一摸,摸到什么就说说怎样用这个东西帮助哭泣泣(例如:用手绢给哭泣泣擦眼泪,和哭泣泣一块玩玩具,用茶杯倒杯水给哭泣泣喝等)

3、这么多小朋友想了好办法帮助了哭脸宝宝,让我们看看他有没有高兴起来呢?(将哭泣泣的表情变为笑眯眯)哭泣泣告诉大家现在我们都是笑眯眯了

六、给小朋友送花

在我们幼儿园还有很多小朋友,他们也是刚来幼儿园,还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 让我们给他们送去小红花鼓励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笑眯眯地上幼儿园!

教学反思

《表情游戏》这个活动是根据《哭泣泣和笑咪咪》这个主题活动改编而成的。这是一个社会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1、让幼儿学会简单地描述自己的面部表情,感知哭泣泣和笑咪咪。

2、培养幼儿对笑咪咪的理解。

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了各种面部表情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抓住幼儿的思绪。让幼儿通过欣赏图片感知哭泣泣和笑咪咪的表情。然后请幼儿说说喜欢什么样的表情。通过欣赏的图片联想到自己, 教师通过一些提问引导帮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表情。最后从自己的表情延伸到上幼儿园时的表情,让幼儿知道幼儿园就像家一样温暖,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大声地说出:我爱我的幼儿园。萌发内心的自豪感和上幼儿园的恐惧感。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几张造型不一样的面部表情,让幼儿说说每个表情的特征。这个提问太笼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考虑,对于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比较难,他们不知道怎样回答,老师应该先抓住笑咪咪的一个特点让幼儿去发现,适当的引导提示幼儿。而我没有及时给幼儿引导与帮助。另外,我对于幼儿回答后的评价太单一,没有体现出给幼儿的充分鼓励。在课堂细节安排上还应准备的更充分。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表情娃娃》”一文,希望“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表情娃娃》”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大全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