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 > 导航 >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洗澡》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洗澡》。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要知道写一份完整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识点。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也许以下内容“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洗澡》”合你胃口!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洗澡

活动目标:
1、在亲子间的身体接触与情感交流中,共同分享参与亲子音乐活动的乐趣。
2、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展示自己,能初步伴随音乐,自主地用动作与歌声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尝试听音乐合拍地动作。

活动准备:
1、激发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愿望,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现
2、本次活动前,家长和孩子已玩过《过山洞》的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一、亲子随音乐做各种动作自由入场

二、亲子互动,共玩音乐游戏《过山洞》
1、引导 幼儿和家长自由表现山洞并随音乐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过山洞。
2、指导幼儿和家长认真倾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保持动作不变。

三、以亲子互动形式,引导亲子感受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洗澡的过程
1、引导亲子讨论洗澡的过程:我们来玩一个洗澡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有音乐的,想想我们平时是怎么洗澡的?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吧。
2、根据讨论情况,引导亲子伴随音乐自主地相互用动作表现洗澡的过程。
3、根据亲子表现,引导个别亲子将有节奏地洗澡的动作展示给大家,由大家一起来学习
4、伴随音乐,引导亲子共同体验有节奏地相互洗澡的乐趣。
5、教师配上歌词,和一幼儿共同体验边唱边随音乐有节奏地来洗澡。
6、亲子共同体验边唱边随音乐有节奏地来洗澡的乐趣
7、引导亲子随音乐有节奏地相互欢乐地抚触和按摩

四、活动延伸:引导亲子去户外玩游戏《过山洞》;请妈妈做山洞,宝宝和爸爸来过山洞;请爸爸做山洞,妈妈和宝宝来过山洞。

fwr816.coM编辑分享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走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能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活动,愿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大胆的想象,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几种不同动物的特征,模仿这些动物走路。

活动准备:
ppT、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
1、律动《小鸭小鸡》
二、导入
1、今天小鸡要过生日了,它请了几位动物朋友来它家玩,看看有几位小动物?(出示四个小椅子)
2、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呢?
三、感知理解
1、第一位动物朋友是谁?(直接出示)小兔是怎么走路的?感知歌词:小兔子走路,跳跳跳跳跳。
2、听听第二位动物朋友是谁?(播放小鸭的叫声)小鸭怎么走路的?请宝宝来学学小鸭走路。感知歌词。
3、来的第三位动物朋友是谁呢?(出示乌龟贝壳图片)小乌龟怎么走路啊?
4、猜猜最后一位朋友是谁呢?有个小动物,长着小胡子,说起话来喵喵叫,老鼠见了就逃跑。(出示小猫图片。)小猫怎么走路?一起来学学。
5、今天这几位动物朋友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听听。完整欣赏歌曲。
6、提问:宝宝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四、学唱、表演
1、再次完整歌曲。
提问:宝宝听到什么小动物在走路?
小兔是怎么走路的?依次提问其他动物。
(出示相应的图谱)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做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感受和好朋友一起参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肢体点名游戏宝贝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好听的音乐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做好准备了吗?手到了吗?肩膀到了吗?让我们的身体先来唱唱歌。
二、肢体意识游戏,故事引出课题,熟悉感受好朋友音乐旋律及节奏。
1、师:有一个小朋友菲菲,第一次来幼儿园,很害怕,因为一个人都不认识,没关系,我们小朋友和他一起做朋友,好吗?
(第一次听音乐)教师边引导幼儿听音乐,边轻轻叙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刚才小宝找到了很多朋友吗?让我们再来找一遍朋友,看看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听音乐第二遍)让幼儿倾听并分辨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听听音乐里每次长音部分找朋友找了几个呢?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在长音部分做和好朋友打招呼的动作。
3、刚才小朋友见到好朋友了,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啊?
还有哪里会打招呼?肩膀会吗?手会吗?
鼓励幼儿大胆随音乐表现并在长音部分做各种打招呼的动作。( )
(第三次听音乐)原来可以找那么多的好朋友啊,做那么多的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一次比一次多呢。
三、集体互动游戏我的好朋友。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拉手跳舞随音乐游戏两遍,在音乐中长音部分引导幼儿互相用各种身体动作问好打招呼。(听音乐游戏两遍)
四、结束:听音乐开着火车和好朋友去外面玩游戏。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袋鼠乖乖》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

2、会听音乐做游戏,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袋鼠图片(大、小各一个)、钢琴、

幼儿已会听大灰狼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

A: 1 3 1 3 ∣ 5 ∣ 5 3 5 3 ∣ 1 ‖

小 猫 怎 样 叫? 喵 呜 喵 呜 喵!

1 2 3 4 ∣ 5 ∣ 5 4 3 2 ∣ 1 ‖

小 猫 怎 样 叫? 喵 呜 喵 呜 喵!

B: 1 3 1 3 ∣ 5 5 . ∣ 5 3 5 3 ∣ 1 1 . ‖

小 猫 怎 样 叫 呀? 喵 呜 喵 呜 喵 呜!

1 2 3 4 ∣ 5 5 . ∣ 5 4 3 2 ∣ 1 1 . ‖

小 猫 怎 样 叫 呀? 喵 呜 喵 呜 喵 呜!

2、听音乐游戏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快乐的自由游戏。

B低沉缓慢的旋律:

幼儿扮演的各种小动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动。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恢复快乐的自由游戏状态。

3、出示袋鼠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小朋友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袋鼠)

还有谁来啦?(袋鼠乖乖)

4、引导孩子热情有礼貌地向袋鼠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录音磁带的背景音乐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问好,说明自己的来意。

我知道今天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教案出自:)我和我的乖乖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欢迎我们吗?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幼儿向袋鼠问好)

(2)老师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妈妈和她的乖乖还准备了见面礼呢?这个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听吗?

(3)提问歌曲内容,幼儿泛说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说的那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5)教师提问,教师用歌句总结回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A:袋鼠妈妈有个什么?

B:袋袋里面装着什么?

C:妈妈和乖乖怎样?

(6)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唱歌,教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歌词。

2、歌表演

(1)激发起幼儿扮演小袋鼠的兴趣

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哟,何老师也想来做一次袋鼠妈妈,可是谁来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扮演袋鼠乖乖。(双手抱住老师的脖子,双腿环绕于老师的腰部)

(3)引导幼儿在歌词相亲相爱处做一亲密动作表示乖乖对妈妈的爱。(如亲吻等动作)

3、亲子游戏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教案出自:)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邀请你们一起游戏,请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游戏的时候,何老师听见了一个声音,你们听见了吗?(教师弹出低沉缓慢的旋律即听音乐游戏的旋律B)

大灰狼来了怎么办?(蹲下不能动,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动)

5、完整游戏辨别不同的音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仔细听音乐旋律,大灰狼来了,千万不能动,否则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动

A:歌曲《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B:低沉缓慢的旋律家长保护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动。

A:回复《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带幼儿去室外游戏活动结束

太阳公公也想和我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去太阳公公那吧。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小手爬》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手爬

小班音乐活动:小手爬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较合拍地做律动《小手爬》。
2、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习仿编歌词和动作。
3、能较积极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合拍做动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拍手点头》
1、集体复习,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2、仿编,拍拍小手点点头很快乐,我们拍拍小手还可以干什么呢?(教师可请仿编出新内容的幼儿当小老师,带大家做新动作。)
二、教师示范。
1、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示范。
2、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
三、幼儿学做律动。
1、和着教师的歌声,一拍一下地拍手。
2、跟着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4、教师与幼儿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做动作。
四、幼儿仿编律动。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
1、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幼儿仿编的新动作。
2、幼儿做小老师带大家做仿编的新动作。
五、复习活动。
喵!小花猫发现小老鼠了,我们都来做可爱的小花猫吧!边唱歌边表演《咪咪小花猫》然后走出教室。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小花铃游戏》


上课思路: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以它们为游戏角色设计音乐游戏是幼儿乐于接受的,更易于引领孩子们进入音乐游戏情境之中,在愉悦的氛围之中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对基本形象符号实值的认识(四分、八分、空拍),认识新符号。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按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喜羊羊和灰太狼》片头音乐、羊羊头饰、小花铃、小花伞;活动场景--地板块拼成的小路、4个小拱门(山洞)、青青草原;协作教师扮演的花铃姐姐与灰太狼。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自然地在《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乐中走入活动场地,进入游戏的情景。
在《喜羊羊与灰太狼》歌曲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扮演的村长与幼儿扮演的羊羊愉快地走过小路,钻过山洞,来到青青草原。

2.小花铃的游戏。
(1)羊羊们自然地坐在草地上。出现美丽的花铃姐姐,以给羊羊送礼物--小花铃、请羊羊和小花铃玩游戏的情节吸引幼儿的兴趣。
(2)花铃姐姐出示小花伞,自然地介绍小花伞的使用方法。
(3)引导幼儿学会看形象符号,拍奏出相应的节奏
(4)引导鼓励羊羊随音乐合节奏地拍奏小花铃,与花铃姐姐的小花伞一起玩游戏--让小花铃跳好看的舞,唱好听的歌。
(5)花铃姐姐表扬聪明的羊羊;羊羊与花铃姐姐告别。

3.喜羊羊和灰太狼。
(1)插入灰太狼的声音(协作教师扮演的灰太郎出现在活动室一角):我是灰太狼,今天我要来抓羊,还要抢走所有的小花铃。我一定要抓住你们!哈哈哈
(2)村长提出问题:灰太狼来了,我们怎么办?--引导羊羊们知道遵守规则:灰太狼来时原地不动,不出声音,把小花铃藏好;灰太狼走了再站起来玩。
(3)在音乐伴奏下原地游戏一次,提醒羊羊们遵守游戏规则,不被灰太狼抓走。
(4)在音乐伴奏下离开草地,做四散走游戏。以灰太狼抓走了一只羊羊为新情节,鼓励羊羊们勇敢地在灰太狼睡觉时轻轻救回小伙伴。
(5)以灰太狼垂头丧气地离开自然地结束。村长:今天我们羊羊真棒,和花铃姐姐玩游戏,还勇敢地救回了小伙伴。现在天快黑了,我们带着小花铃回村吧!在音乐的伴奏下村长带领羊羊们钻过山洞,走过小路,自然愉快地离开活动场地。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老鼠画猫》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学会演唱歌曲《老鼠画猫》。
2.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尝试用说唱形式演唱歌曲,体验用滑音唱法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画有轮廓的纸、粗水彩笔。
(2)音乐《老鼠画猫》。

活动过程:
一.师以小老鼠的角色导入,谈话引题。
1.师扮演小老鼠,模仿老鼠的形象动作,发出吱吱吱惊慌失措的叫声。
师:吱吱吱,啊,谁来了?快躲起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害怕吗?
2.引导讨论,了解特征。
提问:
(1)你们知道我最怕谁吗?(猫)
(2)可是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最怕猫吗?我最怕猫身上的哪些地方呢?
(爪子、牙齿、眼睛等)
3.启发想象,理解歌词。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动作把猫的样子给比画出来。
师:有一天,我梦见自己有一只神奇的画笔,我要用这只神奇的画笔把猫画成不会抓老鼠的猫!小朋友们,快帮我想想,要把猫画成什么样呢?
(2)师边范唱歌曲《老鼠画猫》,边在画纸上画出歌词中唱到的猫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引导语:多谢小朋友们帮我出主意,我小老鼠现在就开始画猫了!
二.学唱歌曲。
1.(现在,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边唱歌曲边画猫吧!)教师指着画面,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学唱歌曲,着重练习小老鼠和胡子翘的滑音唱法。
2.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哎呀一句的含义。启发幼儿唱好歌里几句能表现小老鼠很得意的样子的歌词。
3.引导幼儿尝试用说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4.动作表达。
师:现在我用这只神奇的笔把你们都变成小老鼠,我们一起一边唱一边跳吧!
(重点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演来表现歌曲诙谐、有趣的风格,要把小老鼠得意、滑稽的样子唱出来、做出来。)
5.尝试加称词哈哈、嘻嘻、呵呵等来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1)提问:我们画了一只这样的猫,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你们得意的时候会怎么笑呢?
(哈哈、嘻嘻、呵呵)
(2)尝试将衬词带到歌曲中完整演唱。
A、幼儿唱歌词,老师唱衬词。
B、幼儿分两组,一组唱歌词,一组唱衬词。
三、以音乐游戏的形式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到外面去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吧!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小花猫,我们一起扮演小老鼠,我们边走边唱歌曲,唱完后就赶紧站在原地保持一个姿势不要动,如果乱动被小花猫发现了就要被小花猫抓住了!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玩吧!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洗澡》”一文,希望“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洗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