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 > 导航 >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舞蹈小篱笆》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舞蹈小篱笆》。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以下“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舞蹈小篱笆》”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学习小篱笆舞蹈的基本动作。
2、通过新的学习,能够跟随老师完成基本动作。
3、乐意跟随音乐跳舞。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小篱笆》,热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课吗?舞蹈课。那么在上舞蹈课之前,我们应该做什么?热身!

二、播放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三、钢琴《小篱笆》,让幼儿熟悉音乐。
师: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小朋友一个舞蹈,现在,请小朋友听听这首舞蹈的旋律。钢琴弹奏《小篱笆》。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这音乐很熟悉啊?它叫什么名字?《小篱笆》。我们之前有学习过小篱笆的歌曲,小朋友们还会唱吗?那么,老师表演一遍小篱笆的舞蹈,小朋友们可以跟着钢琴唱小篱笆,为老师伴奏。

四、教师剖析动作,幼儿学习动作。
1、教学重点:
锻炼幼儿手脚的协调性,幼儿能跟随音乐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儿回忆动作。
师:老师表演完了,那现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刚刚跳舞用了哪些动作?
请幼儿回答。师:哦,我刚才做了这个动作,那么,老师刚才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小朋友们在唱小篱笆的哪句歌词?是'青青的草儿发嫩芽'这句歌词对不对。那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像不像小草在发芽啊?那我们都来学习一下小草发芽这个动作好吗?首先,小草还没有发芽之前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两只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体的前面,放低一点。然后,小草开始长大,我们的两只手慢慢的向上,在长大的时候,小草很高兴,于是它就边摇边长,我们的手,也要左右摇,来试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现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发芽了,小草发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是不是,好,那么我们把它连起来做一遍。教师边唱歌词边做动作。
师:那么,你们还记得老师做了其他什么动作吗?
3、教师有顺序的教导幼儿学习动作。
师:我们刚才学了几个动作,现在,老师要把整个舞蹈的动作交给你们。
1x8 前奏: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摇的同时踮起左脚,反之亦然,身体左摇右脚踮起。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手微微张开。同时压腕。
师: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手摇的时候,左脚要踮起来,往左手要的时候,右脚也要踮起来。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手,也要张得稍微开一点。同时,我们的手掌往下压,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师这样。压完,回来。好,我们来试一下。
1x8 双手举上头顶,身体左右摇晃,脚随身体踮起来,向右摇踮左脚。两只手是随身体的摇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摇摆。方向与身体一致。
师:现在我们来学第一句歌词的动作,小朋友们还记得第一句歌词吗?'微风吹进小篱笆',那么,我们是怎样用动作来表示微风的呢?双手左右摇。老师也是用这个动作来表示微风的。不过,老师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摇的时候啊,身体也在左右摇晃,你们还记得刚刚学的前奏的动作吗?身体是怎么摇的?我们这个身体的动作和刚刚的动作时一样的,只有手的动作改变了,身体往左边摇的时候,手也往左边摇。我们来试一下。跟着歌词再来一遍。
1x8 双手高举,一手高一手与身体成九十度角,脚尖踮起来,往高举的手的那一边转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着双手在头顶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并微微下蹲。然后放下。
师:那么,第二句歌词是什么?'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家的?老师是这样表示的,把我们的手伸到头的前面,然后两只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们的手臂不可以张得太开,太开就不像一个家了。稍微的开一点点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还要蹲下一点,不要蹲的太多。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还有一个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们把手伸起来,右手伸的高一点,左手伸的低一点,同时开始转圈,从举得高的那只手那边开始转,但是,要脚尖踮起来转,这样会转的更好看,在转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看着我们举得比较矮的那只手。来我们转一下试试。跟着歌词再跳一遍。
1x8 前四拍双手高举,呈120度角,同时抬头向上看。后四拍,双手交叉放在胳膊上,头向右倒两拍,再向左倒两拍。
师:下一句歌词'太阳出来天气暖',好,我们来表示太阳出来了,让我们把双手高高的举起来,举得开一点,同时头也要向上看,看太阳出来了。接着,我们把手收回来,在身体前交叉,要两只手都能碰到另一只手的手臂,同时,头向右边倒,然后向左边到。我们把这两个动作做一遍,再跟着歌词做一遍。
1x8 双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摇动,身体同时一起左右摇摆,身体与手摇摆的方向一致。最后一拍,合并的双手张开手腕内侧部分贴在一起同时停止身体和手的摇晃。

fwr816.cOM展读推荐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小篱笆》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了解三拍子歌曲旋律特点。
2、通过图片,记忆歌词,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幼儿能积极参与表演唱,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随音乐边舞动边进场。
2、发声练习。
1 2 3 4 5 | 1 2 3 4 5 |
(师) 春天 多么美,(幼)啦啦啦啦啦
5 4 3 2 1 | 5 4 3 2 1 |
(师)吹起小喇叭,(幼)滴滴滴滴答
二、基本部分
1、讲述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初春,一阵微风吹过,告诉大家,春姑娘来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小草弟弟偷偷的露出了小脑袋
2、幼儿复习这首歌曲。
3、进入拓展活动。
(1)教师向幼儿讲解3|4拍,( )它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这个|就是小节线,这每个音符则表示一拍)
(2)练习三拍子的节奏类型。
(3)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4)用乐器来表现三拍子。
(5)合奏。
三、结束部分。
邀请客人老师上来一起完整演唱,结束活动。
师:请把我们的乐器给客人老师,带客人老师一起来唱歌吧!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小篱笆》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体验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2、初步尝试用连贯、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图谱提示理解记忆歌词,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
2、图谱一幅,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练声:向风儿问好]
美丽的春天来了,风儿轻轻地吹着,小朋友,让我们来向风儿问个好吧。
2、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完整欣赏音乐。
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猜一猜,风儿在唱些什么?
它会唱些春天的哪些变化?
风儿唱的这首歌曲《小篱笆》真好听,让老师也来为你们唱一唱。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听到了什么?
(3)教师随音乐范唱歌曲。
歌里还唱了些什么?[请幼儿用歌词来回答。]
3、看图谱学说歌词。
(1)出示不完整图谱一张。
图谱上有什么?
每一张小图片代表歌曲里的哪一句歌词?[幼儿学说]
这张图谱完整吗?
(2)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请幼儿填补图谱。
出示小图片四张,将幼儿分成四组,每一组负责一张图片,将它填在图谱上相应的地方,并说出相应的歌词。
(3)有节奏的集体朗诵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
(2)好听的声音学唱。
(3)学习不同风格的演唱。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微风吹进小篱笆给人的感觉很连贯、很优美,当小篱笆上的积雪融化成小水滴往下滴时,应该怎么唱呢?
[个别幼儿学唱,集体学唱一遍。]
(4)个别幼儿做小指挥带领大家演唱。
(5)集体表演唱。
5、延伸活动。
春风除了给小篱笆的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还会给我们的周围带来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把它们也编到这首歌曲里来,一定也很好听的。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篱笆(歌唱)》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表达的艺术美,体验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

2.初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2.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小篱笆》。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启发幼儿从春天的气候、动植物、人们的服饰以及河流的变化方面进行讨论。

2.欣赏教育挂图,了解歌词内容。

3.欣赏歌曲,探索歌曲演唱风格。

4.欣赏歌曲,幼儿可以小声地跟着哼唱,教师用动作、表情提示歌词,暗示歌曲的演唱风格。

5.教师用填空式演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6.幼儿尝试用探索的方法演唱歌曲:歌词部分唱得连贯、优美,象声词部分用轻快、跳跃的方法演唱。

7.集体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用动作、表情暗示。

8.欣赏同伴演唱,教师在需要时助唱。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演,体验倾听、等待以及自己表演所带来的愉快情感。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两小无猜》


游戏目的: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增进幼儿间亲密的情感。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不同。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匹配动作,遵守游戏玩法与规则。

3、引导幼儿探索在双圈上如何交换玩伴的方法,增强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准备游戏:

音乐《伙伴舞》、地面设好双圈图案。

游戏过程:

一、体验游戏:

1、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开火车进入活动场地,根据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熟悉音乐的旋律。

(1)请幼儿说说听《伙伴舞》这个音乐旋律的特点。(时快时慢、

(2)回忆开始入场时做的动作。

2、增加难度进行游戏《两小无猜》:教师向幼儿解释两小无猜的意思一男一女从小在一起玩耍,两人十分要好,非常亲密。

3、教师讲述游戏玩法及规则。

(1)第一小节游戏规则:让我们开成小火车,(.教案出自:教.案网.)让我们开成小火车,让我们开成小火车,开开开开停。(音乐停时,两个小朋友抱起来)

(2)第二小节游戏规则:让我们找个好朋友,让我们找个好朋友,让我们找个好朋友,大家一起来跳舞。扭扭拍拍拍跳跳拍拍拍朋友再见上火车啦!

(A段音乐第2乐句停一定要找到朋友。B段音乐一男一女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做动作,音乐结束游戏停止。)

二、师生一起探讨如何在圈上找朋友。

1、到双圈上两个小朋友合作游戏。

2、探索不同玩法。教师:刚才我们是固定的小朋友,下面我们交换伙伴玩一玩好不好?

圈上找朋友可以探索出由易到难很多种方法:

(1)男孩不动,女孩顺时针依次移动一个小朋友;(第一段音乐)

(2)女孩不动,男孩绕着走;(第二段音乐)

(3)两个圆圈顺逆时针同时转动。(第三段音乐)

(4)用第四段音乐连续交换伙伴。

3、跟着音乐运用三种方案完整交换一遍。

此环节可视幼儿现场所想到的进行改动。

游戏结束。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反思《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乐曲,感受其中的诙谐趣味。

2、通过联系故事线索、角色表演、动作模仿等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体验与同伴相互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教师指图,(教案.出自:.教案网)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表演。

(1)、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3)、我们玩得真开心!请客人老师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舞蹈小篱笆》”一文,希望“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舞蹈小篱笆》”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