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上学期健康总结 > 导航 >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量沙》

大班上学期健康总结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量沙》。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知道写好教案课件,也能避免老师漏掉一些重点内容。那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量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沙

设计思路:
沙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动性常常会使孩子激动不已:他们会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会把沙当成米、糖等做游戏;会在沙里种上一棵小树或小草;会在沙坑里挖个洞做小动物的家他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沙,相互比着各自沙的多与少,常常争执不下。(因为大班幼儿对于长度、高矮有一定的测量经验,但对于沙、米类的量的测量,幼儿缺乏经验。)针对他们在玩沙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量沙》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沙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沙?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统计运沙次数
(2)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
(3)统计数据
(4)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沙,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

fwR816.CoM阅读延伸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规律》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 )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公用边》


活动内容:数学公用边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共用一条边。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活动准备:火柴棒若干,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律动《凑十儿歌》
二、新授课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来看看老师手中都有些什么东西啊?
幼: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
师:你们回答的非常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这些东西都可以用什么平面图形来表示呢?
(出示ppT)
幼: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用火柴柜拼搭图形,引出公用边。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
幼:三角形,2个,它们分别是由三条边组成的。
师:好,那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条边,二条边,三条边。现在请小朋友们从学具中拿出六根小棒来自己拼出两个三角形,老师看看谁拼的又快又好。(巡场指导)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拼出来了没有?现在老师有一个难题要考考大家?请大家拿走其中的一根小棍放回学具盒里,用剩下的5根小棍看看还能不能拼出两个三角形了?
幼:(用实物投影仪)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
小结,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有几条边,是不是由一条我们数了两次,这条共用的边,我们就叫它公用边
3、继续让幼儿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师:现在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请小朋友自己摆出1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数数有几条边,共用了几个小棍?
幼:正方形4条边,三角形3条边,一共用了7根小棍。
师:取走其中的一根小棍,,那你怎么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幼:自己拼,巡场指导。
师:好,我们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拼一拼,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公用边的含义,他们都是共用一条边,就叫做公用边。
4、出示复杂图形,寻找公用边,加深印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列图中的图形,有没有公用边,有的话有几条?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图形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公用边有可能不只是一条,大家要善于发现公用边。
三、巩固练习
请小朋友们拼出5个正方形,看看谁用的火柴棒最少?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森林旅馆》


活动目标: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知觉。
2.活动中能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清楚、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圣诞聚会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储物柜及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参加森林party,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一个快乐party吧。
(二)通过住旅馆情境分房间,巩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线给旅馆分房间、摆家具,复习上下。
师:旅馆只有一个房间,我们有男生和女生怎么办呀?
2.探索另外一种分房间方式,复习左右。
(三)利用两根直线分房间,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导幼儿利用两根直线把旅馆分成四个房间。
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师:你们的房间都分好了吗?这个是哪个小朋友分的?你上来介绍一下。你再说一下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房间?和他一样分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可是刚才这个小朋友介绍小动物住哪个房间的时候,说的是这个、那个的,有点介绍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这四个房间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猫住哪个房间?先看看它住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呢?那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马、大象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呢?
4.根据动物要求进行第二次操作。
(四)举行森林party,巩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据指令找寻神秘圣诞礼物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的舞会要开始啦。让我们把今天的舞伴请出来。我数到123,你们把坐的地垫翻过来,这就是你们的舞伴。看看你的舞伴什么样?
2.party游戏:跳舞毯。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继续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方位,如东南西北等。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数字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

活动名称:数字邻居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前后数字多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16数字卡片各一张。

2、动物胸饰人手一份,积木房6间.

活动过程:

一、坐火车.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票子上的号子坐不同的车厢.

2、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哪个车厢乘客多? 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

3、教师小结

二、按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三、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是6的小邻居

3、鸭子是2的小邻居

4、熊猫是1的大邻居

5、蝴蝶是5的小邻居

6、小猫是5的大邻居。

四、游戏、数字找邻居

1、老师出示数字,分别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2、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去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量沙》”一文,希望“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量沙》”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上学期健康总结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