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 导航 >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三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要知道好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不少的。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三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元杂剧中最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小编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窦娥冤教案一

导入新课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走进《窦娥冤》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悲剧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窦娥悲剧的求知欲。

问题(一)课文是《窦娥冤》全剧的三折,是整个戏剧的关键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戏剧的情节。

师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点拨学生找出重要信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戏剧情节。

明确:楔子: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第一折: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怪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第二折: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要做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剧情,也才能更好地体会我国古典艺术的魅力所在。)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表演很认真,虽然没有专业演员的艺术表现力,没有唱腔,但是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再现了剧情的结构、冲突,表达了对剧情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解读,这也是对剧本的一种尊重,相信如果看了原剧的演出,会更令同学们感到震撼。

4.研讨问题。(研讨中要请参演同学发言,因为他们对剧情理解可能会更深刻。)

(备注:此环节也可以以点评同学们的表演对人物把握是否成功的形式展开。教师适当引导,将几个重点问题落实。将“思考与讨论”三个题的探讨融入这个环节。)

(1)选文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惨遭杀害的经过,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2)从选文的内容看,窦娥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学生1:从【滚绣球】一曲来看,窦娥揭露人世间的不公: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指责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分好歹”“错勘贤愚”。元代社会吏治黑暗,统治者昏庸腐朽,这是窦娥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表现。(“思考与讨论”一、三)

学生2:在【倘秀才】【叨叨令】以及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中,写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思考与讨论”二)

学生3:从“孤身只影无亲眷”“吞声忍气”“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可见窦娥是孤苦无依的可怜人。

学生4:从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来看,表现了她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可见窦娥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思考与讨论”三)

小结:窦娥,一个可怜的女子,一个善良的女子,一个用生命抗争的女子,一个在文学的殿堂里不朽的形象,永远会熠熠生辉。

(3)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都有哪些?

学生1:幼年丧母,父亲贫穷并且要上京城赶考,只能把她抵债给蔡婆婆做童养媳,这使她早年离开父母身边,人生比较悲苦。

学生2:间接原因是高利贷剥削,如果没有高利贷父亲不会把她抵债,蔡婆婆也不会因为讨债而险些被杀,更不会遇上张驴儿父子而引发悲剧。

学生3:恶霸横行。张驴儿父子想强霸蔡婆婆和窦娥的行径是流氓行为,是欺负妇女。

学生4:直接原因则是官吏贪污、狱刑黑暗。没有昏官屈打成招,窦娥不会冤沉似海,如果碰上包青天就不会有这千古奇冤了。

(备注:教师在此处可以简略加入对元代社会状况的介绍。可以从张驴儿父子欺压蔡婆、窦娥婆媳,公然入住到人家家里为切入点,交代元代社会的种族歧视,蒙古人欺负汉人。)

(4)从窦娥的人生悲剧看《窦娥冤》的主题。

在窦娥短短的一生中,遭到失母离父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广大的社会底层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他们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生活艰难。说明当时社会黑暗腐朽,吏治昏庸,冤狱繁多。而高利贷、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全剧重点是放在衙门的黑暗和受害者的坚决反抗上的。这就不难窥见作者创作意图之所在了——是对当时统治者血腥罪行的控告,是反映被压迫人民愤怒的呼声!

教师小结:作者借助窦娥这一悲剧人物形象,指斥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反映当时统治者昏庸无道,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怜悯,窦娥的觉醒反抗定会引领更多的觉醒者!

三、拓展延伸——关于“悲剧”。

《窦娥冤》作为古代戏剧中的悲剧,在我国戏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无论何时重读这部作品都会给读者带来一种压抑感,窒息感,带来一种想要奔走呼号发泄愤怒的情绪。这就是悲剧的魅力所在。它能以主人公无法逆转的人生命运唤起读者的理性和良知。王国维曾经评价《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纵观世界文学史,大凡的悲剧无一不具有如此魅力,那么悲剧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学样式呢?请第四组同学介绍。

1.悲剧可以解释为: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或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亚里士多德把它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与宣泄。

2.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悲剧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然后又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这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悲剧能带来一种悲壮的美,美得凄凉,美得震颤心弦。在悲剧的结尾中会加入一点希望的色彩,会带给善良的心些许安慰,这可以说是悲剧的境界。《梁祝》中的双双化蝶,《廊桥遗梦》中有情人生不能相守而死后骨灰相伴,都是证明悲剧魅力的很好的例子。

4.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讲:“悲剧能够惊人地透视所有存在和发生的人情物事。在它沉默的顶点,悲剧暗示出并实现了人类可能性。”

5.可以说在悲剧中,被毁灭的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能引起欣赏者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悲剧不但给了人们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被撕毁”的悲观描述,更触动了人们灵魂深处的尊严感、价值感,激发了人类蓬勃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悲剧照亮了生存事实、生命本身,使人们体验并强大了生命力。悲剧无疑是艺术圣殿的王者。

6.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杂剧),元代关汉卿作;

《赵氏孤儿》(杂剧),元代纪君祥作;《精忠旗》(传奇),明代冯梦龙作;《清忠谱》(传奇),清代李玉作;《桃花扇》(传奇),清初孔尚任作;《汉宫秋》(杂剧),元代马致远作;《琵琶记》(南戏),元末高明作;《娇红记》(杂剧),明代孟称舜作;《长生殿》(传奇),清初洪升作;《雷峰塔》(传奇),清代方成培作。

7.莎士比亚中期创作被称为“四大悲剧”的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备注:如果有时间,可以介绍其中几部悲剧剧情。)

四、课堂小结。

读《窦娥冤》见到了腐败与昏庸,丑恶与无耻,但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如今的时代,仍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若干年后,在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你站在哪一边?如果你犹豫了,请你再读《窦娥冤》,再次感受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悲剧给你心灵带来的震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五、布置作业。

1.重读课文,将窦娥人物形象分析和《窦娥冤》主题思想整理到笔记本上。

2.请从课文十首曲词中任选一首,鉴赏戏曲曲词之文学美,写到作业本上。

fwr816.coM编辑分享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范文:窦娥冤


这篇《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范文:窦娥冤》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引入学习本剧第二个场景。
教师:窦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说第一个场景刻画了一个满含悲愤之情,有着强烈反抗意识的窦娥,那么,第二个场景又跟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窦娥呢?
二、赏析第二个场景:
1、学生角色朗读《倘秀才》《叨叨令》和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男:刽子手,女:窦娥)思考: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学生明确:主要写了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主要表现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2、教师:窦娥来到了法场,她婆婆也来到了法场,接下来,让我们来朗读一下窦娥和婆婆的对白,思考:这段对白,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明确:这些话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而且与窦娥的身份、处境相吻合,刻画了她善良的心地。
3、这段对白,除了刻画窦娥善良的心地,还叙说了窦娥的冤屈,这在情节上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这段对白,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的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了铺垫。
4、女生齐读《鲍老儿》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这样理解?
学生明确: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5、思考:作者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性格,在表达主题上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明确: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这样与窦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同时善良的被毁灭,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三、赏析第三个场景:
(教师:窦娥满含冤屈,走上了法场,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惩罚世道,那我们再来看看窦娥走上断头台时说了些什么)
1、学生明确,主要讲了三桩誓愿,是哪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赏析“血溅白练”:角色朗读宾白,齐读《耍孩儿》唱段,思考:窦娥要血溅白练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说明自己的冤屈。②让自己的满腔热血不落红尘,她发这誓是想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赏析“六月飞雪”:学生角色朗读宾白部分,思考:窦娥要“六月飞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让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让白雪裹尸,洁白不染。
4、引导学生分析“血溅白练”和“六月飞雪”所隐含的其他意思。
学生明确:表明了她与要与那污浊的社会最后的决裂,也表现了她品格的高洁。
5、赏析“亢旱三年”:学生自由讨论:窦娥要发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学生讨论明确: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时更突出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学生欣赏视频,感知窦娥的冤屈。
7、学生讨论:前后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
学生明确: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体会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作用?
学生明确:“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说明窦娥冤枉悲凄;“六月飞霜”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东海孝妇”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四、总结窦娥的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和摧残的、善良孝顺、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五、学生讨论:根据结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节,探讨本剧的浪漫主义手法。
六、概括主题:
学生明确: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业: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引入学习本剧第二个场景。
教师:窦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说第一个场景刻画了一个满含悲愤之情,有着强烈反抗意识的窦娥,那么,第二个场景又跟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窦娥呢?
二、赏析第二个场景:
1、学生角色朗读《倘秀才》《叨叨令》和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男:刽子手,女:窦娥)思考: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学生明确:主要写了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主要表现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2、教师:窦娥来到了法场,她婆婆也来到了法场,接下来,让我们来朗读一下窦娥和婆婆的对白,思考:这段对白,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明确:这些话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而且与窦娥的身份、处境相吻合,刻画了她善良的心地。
3、这段对白,除了刻画窦娥善良的心地,还叙说了窦娥的冤屈,这在情节上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这段对白,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的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了铺垫。
4、女生齐读《鲍老儿》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这样理解?
学生明确: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5、思考:作者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性格,在表达主题上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明确: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这样与窦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同时善良的被毁灭,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三、赏析第三个场景:
(教师:窦娥满含冤屈,走上了法场,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惩罚世道,那我们再来看看窦娥走上断头台时说了些什么)
1、学生明确,主要讲了三桩誓愿,是哪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赏析“血溅白练”:角色朗读宾白,齐读《耍孩儿》唱段,思考:窦娥要血溅白练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说明自己的冤屈。②让自己的满腔热血不落红尘,她发这誓是想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赏析“六月飞雪”:学生角色朗读宾白部分,思考:窦娥要“六月飞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让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让白雪裹尸,洁白不染。
4、引导学生分析“血溅白练”和“六月飞雪”所隐含的其他意思。
学生明确:表明了她与要与那污浊的社会最后的决裂,也表现了她品格的高洁。
5、赏析“亢旱三年”:学生自由讨论:窦娥要发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学生讨论明确: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时更突出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学生欣赏视频,感知窦娥的冤屈。
7、学生讨论:前后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
学生明确: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体会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作用?
学生明确:“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说明窦娥冤枉悲凄;“六月飞霜”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东海孝妇”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四、总结窦娥的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和摧残的、善良孝顺、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五、学生讨论:根据结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节,探讨本剧的浪漫主义手法。
六、概括主题:
学生明确: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业: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窦娥冤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二、教学重点
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唱词、科白
四、教学方法
诵读、解析、鉴赏
五、教学过程
[一]点拨——元杂剧知识
1、构成要素: 唱词:①宫调、曲牌。②韵文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①对白;②独白;③旁白;④带白。
2、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3、角色: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
旦(正旦;卜儿─老妇人。扮演剧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
净(大花脸。扮演剧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物异之点的男性人物。)
丑(小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扮演剧中男性次要人物角色。这些人物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有的奸诈可恶,吝啬卑鄙。)
[二]、点拨——作者
关汉卿,号已斋,元代大都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十三世纪末,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世纪。他一生共创作了60多个剧本。比莎士比亚多出将近一倍。关汉卿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悲剧,写得一腔怨气喷如火,感天动地惊鬼神;他的喜剧,写得嘻笑怒骂多辛辣,妙趣横生满屋春;他的历史剧,写得历史人物如再现,豪气逼人真雄健。郭沫若说过,关汉卿能够“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他的杂剧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又关于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赋予他所肯定的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表达出人民的美好愿望。
[三]、概括情节
1、了解全剧剧情
2、概括情节(先读后议)
【明确】
(一)绑赴刑场──指天斥地
┏1、绕过后街怕见婆婆
(二)婆媳告别┃2、婆媳见面补叙原委
┗3、婆媳离别悲声动地
┏血浅白练
┏1、指天发誓┃六月飞雪
(三)刑场受戮┃ ┗亢旱三年
┗2、誓愿应验
【作业 】选出不同类的项
1、A、外;B、正旦;C、净;D、监斩官。
2、A、端正好;B、倘秀才;C、正宫;D、滚绣球。
3、A、对白;B、带白;C、独白;D、宾白;E、旁白。
4、A、窦娥;B、刽子手;C、卜儿;D、蔡婆婆。
(答案:1、D;2、C;3、D;4、C。)
窦娥冤[二]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二、教学重点
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唱词、科白
四、教学方法
诵读、解析、鉴赏
五、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疏通一段文意,分析一段)
重点段落
【滚绣球】一段反映了窦娥怎样的性格?
窦娥被绑赴刑场,无情的事实轰垮了她的幻想,她从自己的奇冤大屈中认清了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她不甘心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去,她要控诉这人间的不平,她要诅咒这封建统治的神圣支柱──天地神祗!在这支曲词中,窦娥断然否定了所谓掌握着人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公正性。天地如果确实是公正的,为什么现实中总是那样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呢?天地不也是期侮善良者而庇护那些有权有势的坏人么?关汉卿在这里让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受害者通过窦娥的嘴巴把满腔怨恨火一般喷射出来。激烈控诉那迫害她和千千万万善良人民的黑暗现实。她对于天地神祗和命运的怀疑和否定,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否定。
【小结】以上这部分是写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怨恨,表现了她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
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开始写窦娥在拥挤中走向法场时的情景。当刽子手问她可有亲眷要见面时,窦娥的一段唱在结构上与刻划人物上有什么作用?
①结构:照应楔子中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的事;伏下第四折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的身份为窦娥伸冤的事。
②刻划人物:更突出了窦娥的满腔愤怒和满心凄苦,一个遭受千古奇冤的青年女子,临死前竟然没有一个贴心的亲人来看望她一下。窦娥估计婆婆今天可能要来看她,可又担心这种情景会把她气坏,因此想走后街刑场,避而不见婆婆的面。她以的牺牲替代婆婆承受了一切,临死之前她当然十分渴望跟这个“相依为命”的亲人会上一面。可是为了不致于“枉将他气杀”,窦娥又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情愿让自己的伤口上流着鲜血,而不愿在这时候让婆婆来见她的面。这是何等善良的心地,又是何等崇高的品德!关汉卿在这里他极细腻的笔触,把他的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袒露给观众看,然后又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关汉卿就是如此成功地运用了他的悲剧艺术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窦娥不想见婆婆而婆婆偏偏来了,情节发生了波折,于是窦娥向婆婆诉原委,表心迹,提请求。这中间的一大段科白,既是戏剧情节发展必要的过渡,又有强调窦娥冤情委实不浅的作用。《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唱出了窦娥的冤情比天大,关心婆婆的感情比海深。她的自我牺牲这么巨大,而临死前的要求却如此微小。关汉卿把女主人公对于不公平世道的怨愤和对于亲人的体贴结合起来写,这样人物的性格丰富饱满了。然而这样美好的人将要被毁灭了,观众的心也被揪住了,这就充分显示出关汉卿艺术手腕的高明。
【小结】以上这部分是写窦娥与婆婆的诀别,表现了也纯朴善良的性格。
[二]作业
熟读课文。
窦娥冤[三]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二、教学重点
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唱词、科白
四、教学方法
诵读、解析、鉴赏
五、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三部分;作文指导。
这一部分写血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这些情节怎样理解?是否是迷信? 讨论,明确:这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这是一种体现作家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从实质上来说,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受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怪异现象,如山
崩地裂,彗星出现,长期干旱等等,还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如果这些怪异现象出现在阶级压迫极其严重的年代,苦痛不堪的人民群众便常常把这种自然现象与反动统治者的罪恶联系起来,或者以为这是上天对当道者不仁的惩罚,或者以为是王朝末日的征兆,因而借机举事,等等。所以,《窦娥冤》这一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一方面非常有力地显示了窦娥的反抗性格,同时也鲜明地反映出人民群众仇恨黑暗的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感情和愿望。
【小结】这一部分写窦娥的三桩誓愿,是完成窦娥反抗性格的最精彩的笔墨。
〖总结课文〗
[二]、主题:见提示。
[三]、写作特色
1、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2、以唱词展开人物内心的冲突(怨愤)以科白为辅助手段表现人物心情。
3、矛盾冲突波澜起伏感情:怨天地,激越奔放──诀别,哀婉缠绵──誓愿,激越奔放。
[四]〖作文练习〗高中第四册戏剧单元作文题
1、戏曲.小品.戏曲小品之比较
2、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读《林冲开店》
3、浅谈继承与创新
──读《林冲开店》
(任选一题)
参考资料:1、戏剧知识;2、《窦娥冤》;3、《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4、《水浒传》有关情节。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三篇】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小编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咬文嚼字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借鉴吸收。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

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一读的。

三.解题:

请学生把课前预习查到的“咬文嚼字”意思说出来: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这不是一个好词,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

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请一位同学把你划出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并告诉大家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齐读第三段)。

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从第八段第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例证法说明道理的。请大家先阅读1-5段,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了五个例子,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分别说明了说明道理。

(一)分析第一个例子: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学生自己读如下句子: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学生读后谈谈感受,教师明确: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所以郭沫若后来改的句子不仅不通,意思也不对。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第四个例子,“是”表假定语气,“这”则没有。因此咬文嚼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滥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你这”表示坚决的判断﹑极端的憎恶﹑强烈的情感,“你是”不带情感判断。

“你是个好小子。”——假定语气。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句式不同,不同意味。

(二)分析第二个例子:

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学生回答。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终不能复入石矣”。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古人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突出了雪下的力度、密度和速度,一个字就抵得上千言万语,千军万马。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所以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繁简不同,不同意味。

(三)分析第三个例子:

1.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作者发常人发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独抒新见,分析了“推”的妙处。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用“推”或用“敲”表达各自不同的意境。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启示:

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这才是关于“炼字”的例子。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五.总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调整思想和情感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六.分析第二部分:

以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分别说明句式不同、繁简不同、字眼不同,意味和意境也不同。6-7段也举了两个例子,我们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作者在这一部分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中,“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正是因为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从而使诗句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显得丰富,比直接说更有韵味。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十分之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那还会有这样的想象吗?(用书上的词语)这就是点铁成金。

另一个是滥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就是“套板反应”。

问:

1.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②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套板反应”的示例:

这一天,朱祁镇(明英宗)见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这位特别的客人叫朱瞻缮,是朱祁镇的叔叔,他正是当年传言中要来京城接任皇位的人。

为了打消朱祁镇心中的疑虑,以免有朝一日被不明不白地干掉,他特意来到京城说明情况。宾主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朱瞻缮重申了皇位是朱祁镇不可分割的财产,表示将来会坚定不移地主张这一原则。朱祁镇则高度评价了朱瞻缮所做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这是一个套板的套板,我们为什么觉得可笑?因为这样的文字我们常能看到,是模式化的文章,不生动。

2.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明确: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

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3总结:

善用:意蕴丰富点铁成金(正面)

联想意义

滥用:套板反应毫无新意(反面)

七.分析最后一部分:

刚才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对五个例子各自要表达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其实这五个例子都是围绕“咬文嚼字”。(重复五个例子的道理)

学生齐声朗读“我希望”后的话,说说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B.必须勤奋。

C.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八.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

文章应该是“作”出来的,不能老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那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什么不要太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做应该做的事。阅读鉴赏、写作文也如此,不要期望有什么捷径。

请大家回去后再读《咬文嚼字》,我想应该会有新的启发的。

九.布置作业:

1.思考: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不少于3条)

2.思考: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不少于2条)

3.完成课后练习二和四

咬文嚼字教案二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材料,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并能在品味语言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3.领会作者提出的“咬文嚼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的主张,明确“咬文嚼字”的真实含义。

4.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5.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和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歇后语:口吃报纸|书架上的老鼠--咬文嚼字

灯谜:书虫|啃书|秀才会餐--咬文嚼字

故事导入:

1930年5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阎锡山和冯玉祥的两支部队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河南的蒋军。可是,由于冯玉祥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了“泌阳”,这场战争就没能在原计划的河南省的“沁阳”境地开战,而是弄到了河南省的“泌(bì)阳”。沁阳在河南的西北部,即黄河以北,而泌阳则在河南的西南部,这一北一南相差200多公里。结果,冯玉祥的部队误入泌阳,殆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后人就戏称这场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若不是多了这一撇,或许中国历史的部分章节就要改写了。

可见这一字之差就可以使你所想要表达的内容相差万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就一定要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态度,在写作的时候细细锤炼,朱光潜先生就把这种锤炼称为“咬文嚼字”。

解题:

那“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呢?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推敲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

形容过分斟酌、推敲字句,现在多用来讽刺死抠字句、不领会文章精神实质的人,有时候也用于讽刺当众讲话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作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

走进课文:

(一)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行浏览文章,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的呢?用文中语句回答(第三段)。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这就是说,作者在这里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意义,认为“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谨言精神。

2、文章的观点性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什么?(第八段)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言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注:本文的基本观点在第三段也有(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彼此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一5),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强调咬文嚼字的实质是思想和感情的调整。

郭沫若改台词(句式改变)

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

韩昌黎改诗(字眼不同)

第二部分(6一7),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善用字义联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误用字义联想(“套板反应”)

第三部分(8),是文章的小结部分,点名了文章的主旨。(点明咬文嚼字的目的,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

关系:可以看出第一部分讲的是什么是咬文嚼字,第二部分写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第三部分写咬文嚼字的目的,三者之间有严密的逻辑顺序。

(第二种分法分四个部分: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二)分析第一部分(1一5):

(1)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并思考这些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郭沫若改台词: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你是”与“你这”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句式已经发生变化。前为判断,后为感叹。从后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特定的语境中“你这……”会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大半表示深恶痛绝,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一般用在骂人的时候,不适合用在赞美的情景中。和“有”性质完全不同,“有”在这里表示陈述,没有情感的变化。

启示:由此例看来,我们一定要慎用字词,不同的情感要用不同的句式(八字:句式不同,情感不同)。这个例子说明连郭沫若这样的大家用好一个字也要颇费周折,甚至有些地方用得不妥,可见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一定要咬文嚼字,仔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神。

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翻译: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要注意重点词语“以为”:把……当做;“因”:于是;“终”:终究。)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王若虚把“三石”去掉,简洁多了,但却比原文少了韵味。“见草中石,以为虎”并不是“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了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了。

由此例可见,文章并不是字数越少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文章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文字的好坏,主要是意味、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所以用简用繁,需要我们斟酌。(八字: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韩愈、贾岛“推敲”: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用“敲”字(来替换“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一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都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韩愈代替贾岛定“敲”字,历来传为美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抓住了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不露痕迹的切中了题目中的“幽居”二字。而“推”字“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宿”显得无理,意蕴也浅的多。

作者不盲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推”字写的是独自步月归寺的冷寂场合,而“敲”写的是月夜访友的热闹场合。“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而“敲”就显得他拘礼些。所以选“推”还是“敲”重要的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和全诗调和的”。

由此可见,文章中字眼不同,意境也就不同,我们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敲”: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推”: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无声。)(八字: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2)作者举以上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找出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以上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这就是我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时都要“咬文嚼字”的原因,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三)拓展训练:炼字

(1)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学生先说出答案及原因,老师再来讲解。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轼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明确:“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2)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数、一),说明原因。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明确:“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

第二课时

故事导入: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

体会这三个人所说的话的不同意味。(学生讨论)

明确:“吃在中国”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意思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可见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我们要“咬文嚼字”的原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该怎样“咬文嚼字”。

进入课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6、7)

(1)请同学们看看6、7两段写了什么内容?用其中的关键句来回答。(2)请同学们找出6、7两段里面所举的例子,

第6段:

“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直指意义--燃烧体冒烟

联想意义--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A: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B: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

品茶,赏月

C: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

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

D: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

明确:说明善于运用联想意义,会使文章更加丰富、有蕴藉。

(联想的意义比直指的意义更意蕴丰富,更适合文学的语言。“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连起来。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诗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就显得很平庸,不会有这样的想象。)

第7段:

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套板反应?有什么弊端?

明确:套板反应是运用词的联想意义时,看到一事物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毫不斟酌的使用它们,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文中有)

前面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引用了一系列的例子:

王嫱、西施--“柳腰桃面”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很多,学问渊博。)、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采)

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

叙别离--柳岸灞桥(灞桥:桥名,本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做买卖都有--端木(即子贡,孔子的弟子。他“能言善辩,善经商,家累千金”。)遗风

用铅字排印书籍──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活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联想意义如果进入习惯,就会让你只想起一些套语滥调,而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最后就会形成“套板反应”,与艺术无缘。套板反应的弊病在于它束缚了语言的判断,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是文学创新的仇敌,是一切文学向前发展的障碍,就读者来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所以我们不能进入套板反应,要养成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谨言精神,要“唯陈言之务去”:让语言跟着思想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二)分析第三部分(8)

1、什么是“咬文嚼字”?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怎样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目的是

什么?

明确:(1)咬文嚼字就是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态度。

(2)因为文字和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所以要咬文嚼字。

(3)咬文嚼字要有严谨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4)目的是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原文: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主旨句。)

(三)主题: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四)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词语并说明为什么。

牙买加百米飞人博尔特以9秒58这一令人__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百米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成为了历第一位三次打破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的巨星。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骄傲;自豪;令人叹服;快的让你不敢相信,以致头晕眼花。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明确:“眩晕”

总结:眩晕,简单的两个字,你们想到了么?想到的东西要向有创意,前提是要脑子里要有东西,有东西可想,如果脑子里空空如也,连陈词滥调都想不起来,还提什么创新呢?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读书的时候遇到好的句子,又价值的东西,都记在本子里,有空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背下来,要用的时候也可以信手拈来啊。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多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要刻苦自励。也希望大家再以后的写作中能有这样一种勤奋的态度。

(五)拓展探究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找出《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谈谈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中心论点: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是否矛盾:不矛盾。

《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咬文嚼字教案三

教学目的:1、学习领会本文所说的咬文嚼字的方法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精神

3、学习评价本文观点,培养勇于质疑,不盲从的精神

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揣摩、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研讨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咬文嚼字。

教学程序

一、引入课文

1、由苏小妹填字的故事,引入“咬文嚼字”。

苏东坡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妹妹,叫苏小妹。一次,她出了一个填字游戏,让

苏东坡在“轻风”和“细柳”、“淡月”和“疏梅”之间加入最恰当的动词。苏东

坡不假思索就答:“不妨加‘摇’、‘映’二字,写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听罢摇头。苏东坡略加思索,又说:“那么,家‘舞’、‘隐’二字呢?改

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如何?”苏小妹仍然摇头。坐在一旁的黄庭坚

不禁问道:“那你说用什么字?”苏小妹脱口而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请大家将这三组动词作个比较,到底哪组好,为什么?引导揣摩:

“摇”、“映”二字太平直,缺少诗意。

“舞”字较“摇”字形象,有情趣,有美感;用“隐”字更准确,因为当时

是“淡月”,映照的又是“疏梅”,梅枝上疏朗的白梅,在淡月下看不真切,故而

“隐“。

第三组用“扶”字,比用“舞”字准确,因为是“轻风”,用“舞”字,摆

动的力度似乎太大,而“扶”字,仿佛轻风扶着细柳在轻轻地荡秋千,既准确

又富有情趣。一个“失”字更是用得奇崛,“淡月隐疏梅”,似乎是月亮有意地要

藏起梅花,“淡月失疏梅”,则是月亮觉得丢失了梅花,惊奇地在寻找呢﹗

苏氏兄妹讨论的问题,在古诗创作中叫“炼字”,又叫“推敲词语”。推敲一

词由何而来?

2、读课后资料《“推敲”的来历》、《王安石推敲诗句》

让学生品味“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的妙处。明确:“到”、“过”、

“入”三字都平庸,“满”字虽然强调了春意之浓,却毫无美感。而一个“绿”

字,不仅有鲜明的色彩,而且似乎能让人感觉到春天到来,满山遍野的树木花草

逐渐边绿的过程,有动态感,十分生动形象。

这种推敲词语,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把它叫做什么?

二、理解课题

1、“咬文嚼字”一词的词典义:《新华成语大词典》:“过分地斟酌字句。”

《汉语成语词典》:(1)过分地斟酌词语;(2)喜欢掉书袋,即卖弄文采(3)

可见,“咬文嚼字”一词,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在本文中是不是把它做贬义词

用呢?显然不是,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斟字酌句”、“推敲词语”这样的词做

标题,而用“咬文嚼字”一词?揣摩一下,这个词用做本文标题,有什么意味?

2、揣摩标题意味。

明确:此处作者不是用该词的字典义,而是突出这一成语的四个语素义。一

“咬”一“嚼”,突出了反复品位反复揣摩语言的意味。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运用语言要反对陈词滥调,力求创新的观点,这个词语做

标题,就是创新的一个范例。

三、理解课文中的咬文嚼字的实例。

1、比较婵娟骂宋玉的话: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2、比较《史记》李广射虎同金若虚在《史记辩惑》里的删改。

补充比较:杜牧七绝〈清明〉和改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遥指杏花村

通过两个例子明白简洁同生动形象关系的把握,推敲词语要适合表情达意

的需要。

3、理解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句运用词语联想意义的妙处。

4、比较下列两例描写女子美貌的句子:

此女子柳腰桃面,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着朱则太赤

你觉得哪句描写的女子更美,为什么?

联系学生作文中的人物描写,使之明白使用语言力求创新的道理。

四、小结推敲词语常用方法

学生谈体会,然后归纳。

板书:由此及彼——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敲

由表及里——符合文章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并评价本文论述的道理

教学程序

一、理解课文主要观点

1、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学生看书体会,本文作为一篇“美学文学论文”的写作特色。明确:在列举大量的实例的基础上来论证自己要说明的道理。

2、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段,理解本段所阐明的道理,以及着段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全班学生集体朗读这一段,再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归纳其中论述的观点。

明确:此处可分两层,1、2、3、句论述一层意思,4、5、6、句论述一层意思。

从一层的三句话中,可归纳出观点:对文学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层观点归纳: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感情。

再看这一段在文章中结构上起的作用:承上启下。第一层就前两段所举例子,说明阅读写作要咬文嚼字的道理;后一层启下,统领后文要论述的观点。

3、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已经完成了其中的一小题,学生继续完成2、3、4题。

学生默读后文,在每一段中划记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根据本段内容,

归纳出这一段的主要观点。

讨论每段内容,的出结论。

5段,表达观点的句子有:“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理解5段内容,看哪一句最符合本段观点,作出概括。明确:就本段列举的例子,和作者所做的分析评论来看,主要说用语要能符合诗文意境,因此第二句才是本段观点,而其余两句是强调三段二层的观点,因此,本段观点归纳为:推敲词语,要从符合诗文的意境需要出发。

6段,主要阐述了阅读写作中的用词,有直指意义,有联想意义,论述了二者的区别;接着论述了联想意义的不易控制,联想意义在诗文创作中的妙用。

分析以上论述,与推敲词语有关的论述,当是最后的观点,所以,归纳为:正确运用词语联想意义,可使诗文较丰富,较蕴藉。

7段.找出论述句子:“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语言跟着思想感情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感情”

分析本段内容,其主要观点是反对运用联想意义滑向套版反应,而应力求创新,故本段主要观点归纳为:运用联想意义切忌套版反应,而应力求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8段,分析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找出能总结全文观点的句子。明确:即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二、整理、明确全文的论证结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1、2段,列举实例,引出论题。

二、3、4、5段,论述推敲词句要符合文章思想感情,论述“为什么”。

三、6、7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运用字的联想意义要点,论述“怎么样”。

三、讨论对本文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1、学生自由谈读后感。

2、完成课后第四大题,学生再举读过的诗文的例子,深化理解。

教师准备:(1)鲁迅改诗:“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改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2)揣摩“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沙漠,雁排长空”一句中四个动词,特别是其中的“走”字,似乎太平常,到底用得好不好?

(3)《登泰山》一文中,“大风扬积雪击面”一句的理解。……

四、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自主学习》上的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评价作者本文的主要观点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盲从的精神

教学程序:

一、要求学生对上课时学习的朱光潜的观点谈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二、引导重点理解评价课文第五段作者对贾岛“推敲”二字的评议。

(1)一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理解作者此处的观点和分析。

再次确认朱先生本段观点:选用文字要符合诗问意境。

引导学生了解朱光潜先生对贾岛诗和韩愈的下“敲”字的评议:怀疑韩愈

的修改认为“推”比“敲”好,因为是“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

今他推。”

(2)教师出示贾岛全诗:《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让学生自己分析贾岛诗的意境。然后讨论:

A、究竟用“敲”好,还是用“推”好。

明确:用“敲”好,韩愈意见正确。因为,从诗中文句看:“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说明文中应有两个人,一个是“僧”,他到朋友李凝的幽居去,第三联写他回家路上情景,第四联抒情,所以才有同李凝的“幽期”。如果按照朱先生的理解,是僧自掩自推,那么回家以后,怎么又出来了呢?又是同谁“幽期”,“不负言”呢?

教师介绍,贾岛曾有一段时期隐居寺内,作过和尚,是这次遇上韩愈,韩愈劝他还俗,他才又还俗的,所以一般认为,诗中的“僧”,就是贾岛自己,这首诗抒发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朱光潜先生这样一个大学问家,为什么会对这首诗理解错了呢?

明确:可能是朱先生写文章时只凭记忆,没有翻看全诗,只是就这两句诗而

评价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那么是不是朱先生本段的观点也错了呢?

明确:这并不影响本段观点,例子也举对了,只是评析有误。

D、从朱先生的举例,我们可得到一个什么教训?

明确:使用材料一定要确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E、既然朱先生的这一分析有误,那么课本编者为什么还将它选入中学教材,而且特意编了一个练习,即第三题:“关于推敲的故事,你同意作者的分析吗?为什么?”

明确:这说明编者有意让我们懂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全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且我们一方面要向朱先生学习,学习他博学广识,学习他在写文章时能信手拈来大量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吸取教训,做学问一定要严谨

三、学生总结本文的论证方法。(略)

高中语文《边城》教案【三篇】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小编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边城》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边城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人生形式
3、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美读课文,咀嚼品味小说诗一般的意蕴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多种方法结合,完成文本中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 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操。
2、了解古老的民俗及其丰富的内涵,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民俗活动和情节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心理,把握小说中至真、至美、至善人性。
【解决办法】
1、加强课前预习,充分熟悉小说内容。
2、 补充相关小说情节,让学生对《边城》有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方法】 要本着以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为主,重视学生的思考重视学生的感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点拨法以及探究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能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预习课文 品读重点段落
要求:1、勾画出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语句。
2、标出自然段
3、找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品味小说中的淳朴的人性
4、勾画出小说中的民俗描写,体会这些民俗的特点以及内涵
5、理顺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6、明确小说的人物、情节,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充相关的其他情节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教学:《边城》这部小说问世不久,湘西的凤凰镇就成为旅游胜地。它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名镇一样,崛起在世界文化大师的光环之中。因为莎士比亚,英国的斯拉特福小镇才会蜚声世界;有了莫扎特,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才成为世界音乐中心,有了塞万提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才成为旅游圣地。同样,因为有了沈从文以及他的系列湘西小说,凤凰镇也成为了风景名胜之地,凤凰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小镇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边城》去欣赏那里的山水之秀,去感受那里的民俗、人情之美。
二、文本解读
1、读第一段,这里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况? 明确 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2、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通过文本的描述,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明确:码头、碉堡、河滩、军营、河流、山、水、船。
这里的风光秀丽、美好。是一个干净的自然所在,就象是这里的人一样。
3、文本写了哪些民俗?这些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学生讨论完成。
端午节: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
中秋节:赏月、男女青年对歌。
新年:舞龙灯、耍狮子、放鞭炮。
婚嫁:小轿子、羊、男孩、糍粑。
这些民俗具有古老而淳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包含着美好的祝愿、表达着欢快的情感,充满了吉祥如
意的氛围。更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
4、小说情节的归纳
小说节选部分中写的次数最多的哪一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赛龙舟:由赛龙舟引出小说的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一些事情。
小说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主角是谁?
人物:
主角:翠翠 围绕主角相关的人物有:祖父、傩送、天保、顺顺。
情节:
第一年赛龙舟——翠翠傩送邂逅 埋下爱情的种子
第二年赛龙舟——翠翠与天保相识 引来天宝的爱意
第三年赛龙舟——祖孙二人在家 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总结: 端午节赛龙舟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边城中那些闪亮的珍珠,即那些故事和人,在故事中,边城的人性光辉也闪耀起来。下面我们就分析小说的人
物性格特点
5、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在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展现出来的?请同学分组讨论解决
明确:
翠翠:单纯、多情、腼腆 -------语言心理描写 细节刻画
祖父:善良、忠诚、慈爱、热情、朴素-----行为语言描写
天保:坦荡 ------行为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傩送:热心、正派、幽默 ------正面侧面结合 细节刻画
顺顺:富有、热心、正直 ------- 侧面描写
这里的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生活在边城的人们淳朴、善良、平和而又与世无争,甚至连那条大黄狗都善解人意,这样的至善的人性,必然使这里的生活和谐美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生活在边城中的人们之间 的关系是怎样的?
爱情---走山路走马路方式的表达爱情,不因为磨房也不会因为地位而放弃自己的爱情。不受物质名利的干扰影响 是纯洁的爱情
亲情---爷爷疼爱翠翠,翠翠依赖爷爷;彼此相依为命。哥哥让弟弟,哥哥为弟弟而出走闯滩。弟弟又因哥哥的出险而内疚离开。不管是祖孙间的情还是手足间的情都是那么的深挚感人,令人唏嘘不已。
乡情---人与人之间和善友爱互助 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军民情----端午节捉鸭子;春节放鞭炮;爷爷可以去军营中喝酒。军民和谐亲密相处,有着鱼水一样的情意。
三、探究交流
1、《边城》这么美,人也这么善良,关系这么和谐,那作者为什么一边在赞美歌颂、却又一面要把它写成悲剧呢?
有人认为翠翠的爱情悲剧,是由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的孤寂导致的,可以从相关人物和情节中印证这样的观点。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2、在边城中,我们看到的是这里人的善,这里情的真,这里景的美,正如沈从文先生自己在谈《边城》写作时交代的“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通过上文的分析,这里的民情、民俗以及人性、人情的美就是沈先生要表现的边城的人生形式。
3、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的名字起为《边城》呢?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来分析,(第一段文字)
“湘西的儿子”走出湘西,经历了北京城的战乱动荡,尔虞我诈,也看到了上海的灯红酒绿,低迷庸俗的生活,中国的这些中心城市正是一片污浊和混乱,正在承受战乱的苦难,因而作者更怀念自己的故乡湘西。起名《边城》表明没有受到污染的小城,与中心相对而言的,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小结:湘西之于沈从文,正仿佛桃花源之于五柳先生,是一种精神意志的象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移情外化。理想中的湘西是沈从文先生永久的依恋。
四、作业阅读边城全文 写一篇读书报告:围绕以下问题研读:
1、作者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有怎样的思想背景?他想寻求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模式。
2、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以景物、风俗描写为主,具有散文化倾向。探讨本文的写作风格。
边城的人生形式――与中心城市相对
五、板书设计
边 城
民 情: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民 俗:古老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人 性:至善
爱情:至纯
人 情: 亲情:至深
乡情:至真
军民情:和谐

边城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领略湘西边远小城神奇秀美的风光。
2、感悟边城淳朴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3、欣赏小说朴素、饱满、不雕饰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的情节,领会小说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图景,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同学们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各方面。在课前充分预习,反复朗读的前提下,课堂上着重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手法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在同学充分预习的前提下,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湘西风景的光碟、电影“边城”片断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用竹笛和古筝合奏的江南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背景音乐,用多媒体播放几幅湘西风景的画面,同时用画外音朗诵下面这段话:“《边城》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她完美无瑕的融合和游刃有余的真实,通过流自笔端的汩汩文字,载着清雅恬静的风景与这水乡故事一脉相承的完整,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要走进这座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淳厚的世俗人情及作者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美构筑的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古老边城,去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
二、感知情节
1、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边城”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段。
2、由两个学生合作(补充)概括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
3、教师结合“边城”全篇来概括小说的整体情节。
三、分析环境:
(1)风景美:
《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p16豆绿色的水 天气明朗 落日 薄雾 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p19.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 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明确: 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
p22: 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语言)
Q: 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怎么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事吗?
明确:p20。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几句对话:“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语言)这都是话中有话啊。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怎么理解?
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项原则 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
C、爷爷与乡邻:(友情)
①爷爷与“老熟人”: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②、爷爷与过渡人:(友情)
p21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四、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或词)呢?
参考答案:例如:“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爱”通过爱情、亲情、友情“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纯”边城民风纯朴,边城人心地纯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师点评: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五、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主题)
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六、通读全文探究:除了以上分析的人情美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了边城的哪些其他人情美?
参考答案::1、p14、15:军民同乐;2、p15:顺顺与儿子之间的父子情; 3、《边城》中显示的天保与傩送的兄弟情。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如果有时间,我希望大家阅读《边城》的全文;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大家到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去欣赏边城的美丽。
七.课外拓展
研讨:1。作者沈从文为什么能把边城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明,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家书)
2.既然本文作者充满“爱”写了人间的爱和真情,为何不以爱或与真情有关的词语作题目,而以“边城”为题?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苗族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21岁时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与向往才来到北京,然而迎接他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每日每时目睹的是一群自私、懦弱、虚伪、卑鄙却又冠冕堂皇、假冒斯文的灵魂。“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使他愈来愈坚信:目前这个黑暗社会旧有的一切实在不能也不应继续存在下去了。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要脱离目前的苦难,惟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沈从文最热切、最坚决的追求。为此,他一面以愤怒、颤栗的感情,选择男女关系为解剖的切入点,对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相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画,另一方面他又把探寻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每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请,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美动听的一支。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他在《长河。题记》中说:“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惟利的人生观。”
由此,不难看出,他创作《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种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惟利的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他主张: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
八、延伸拓展
1、运用课件展示两首古诗:《蒹葭》《上邪》
2、启发同学结合翠翠的爱情,体会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贞。
九、布置作业
1、把课文节选部分改编成剧本,并试着排演。
2、课外阅读《边城》全文,并尽量找来沈从文的其他作品阅读。

十、板书设计
一种优美、自然、健康而又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傩送
翠翠
爷爷
顺顺
朦胧的爱情
祖孙之情
天保

边城教案三

教学目的:
1、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
2、 把握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重点分析翠翠的形象。
3、 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及小说的主旨。
4、 走进作者构建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美。
教学重点:
1、 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把握翠翠的形象。
3、 初步了解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难点;
1、 通过小说中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 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节
一、 导入:
二、 作家作品简介:
1、 作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27年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参加新月社。1949年后转向文物研究工作,其巨著《中国服饰史》为学界所重。1988年病逝于北京。
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他的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沈从文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无限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边城》梗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朗;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纯朴善良,辛苦摆渡,热情助人。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清纯的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美丽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
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 解题:
“边城”泛指地处边远的小镇,一般较为安静、闭塞。而沈从文是这样解释“边城”这个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因为从湘西农村走出去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以表达自己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四、 预习检测:
安辑(jí) 秩(zhì)序 绊(bàn)倒
蘸(zhàn)酒 茶峒(dòng) 翘(qiào)起
擂(léi)鼓 鹳(guàn)河 颈(jǐng)脖
泅(qiú)水 傩(nuó)送 氽(tǔn)着
牛犊(dú) 蚱(zhà)蜢(měng)鞶(pán)鼓
踹(chuài)水 碧溪(xī)岨(jū) 悖(bèi)时
埋(mán)怨 喧阗(tián) 镇筸(gān)
棕榈(lǘ) 俨(yǎn)然 角隅(yú)
喽(lóu)啰(luó)拮据(jū) 强横(hèng)
歇憩(qì) 睨(nì)着 糍(cí)粑(bā)
宋家堡(pù)
五、文章结构:
1、节选部分主要内容:
课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节。
第三节:边城龙舟赛。
为了庆祝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场面热闹非凡。
第四节:翠傩初相会。
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
第五节:端午看龙舟,大老夸翠翠。
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祖父拿天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系傩送,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思,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着。这种情感上的执着,以及对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的拒绝态度,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
第六节:喜轿渡河,翠翠心动。
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2、 情节结构特点:
节选部分写了三个端午节,按照“眼前的端午--两年前的端午--上一年端午”的顺序展开情节。
时间上忽而眼前忽而追忆,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作用: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文章整体布局上的跌宕美;在内容交代了翠翠爱情的产生、发展过程,充实了人性美善的内容。
第二节
一、《边城》中的人们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明。
开篇写道“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生活环境的太平。
“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环境的僻远使得边城的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生活得太平、和乐”。
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也是民风淳朴的原因。
写端午节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写每到端午,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写中秋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等等--民风淳朴。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极具地域风俗特色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如桃源深处的优美而又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
二、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必也是与这环境相匹配的,这其间有翠翠和她外祖父,有天保和傩送兄弟,有船总顺顺,还有许许多多。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1、翠翠:
十分依恋爷爷,两人相依为命,等不到爷爷时内心着急。 “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描写捉鸭人的少去、看龙船人的散去以及落日、银色薄雾、上灯等环境描写表现翠翠内心的焦急;两次想到“假如爷爷死了”“爷爷死了呢”,对爷爷无比的依赖。
情窦初开,感情纯洁真挚。她始终惦记着二老,当祖父几乎提遍顺顺一家人而唯独不提二老时,这种情感溢于言表:“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表现她爱的执着。
纯真、可爱。比如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那种内心极其着急、急于有人认定、希望有人能认识她的心理,到后来回家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
聪慧、矜持。顺顺和老船夫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时的神态;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前两年端午的事情,翠翠本正想着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2、老船夫:
对翠翠亲情无限,疼爱有加。不论在生活上,还是感情上,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翠翠。翠翠觉得一个人进城看划船不好,老祖父便连夜赶到城里请熟人替自己看一天渡船,自己陪翠翠进城。还为翠翠唱歌、讲故事,这一些都是为了让翠翠开心。
为孙女的亲事操心担忧。当顺顺夸翠翠长得很美时,“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他虽“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其实自己内心十分操心;“不加检点笑着”问翠翠假如大老要娶她,她是否愿意,以及翠翠回绝后他虽不再说了,“心中却仍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看到别人家的闺女出嫁,马上向翠翠身上引导。
待人热情,为人豪爽,工作尽职。祖父虽然陪翠翠进城了,到路上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去替那位帮他看船的朋友,让他去看看城里的热闹。老朋友醉倒后,祖父心理虽着急着翠翠,为了责任便没有离开渡船。卖皮纸的过渡人送他一把铜钱,他既赔了船钱,又搭上一大束草烟叶,又不失情意地留下一枚“单铜子”。这又见他的热情与豪爽。
3、傩送:
淳朴、英俊、幽默。翠翠在码头苦等爷爷时,他好意邀她进屋去等;翠翠误会他并骂了他,他不予计较,还让人送她回家;通过二老家伙计的介绍,傩送在当地有“岳云”之称。
这样优美、淳朴的人体现的是整个湘西民风的淳厚,不仅仅是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傩送等,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他们的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他们表现的是如沈从文先生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三、体会本文所体现的风俗美、人情美、人性美。
明净清丽的自然美,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风俗美:
本文所展现的风俗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端午节,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其乐融融。
新年,也是军民、官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另外,还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送给船夫“一个小红纸包”的钱,而从不要过路人钱的老船夫还必须收下。而且这些习俗又是许多年来,“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边城的风俗淳朴、原始、和乐,丝毫没有被现实社会所污染。
2、人情美和人性美:
小说节选部分集中体现了翠翠和外祖父的祖孙情;军民情;邻里之间的友爱情;朋友之间的关爱情;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人与外物和谐情。--构筑了一个人性美的理想王国
A、祖孙情:
a、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
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p19) --“即刻”,反映了老船夫动作的灵敏、迅速。“一面……一面……”的连词运用以及“翠翠,翠翠”的连声呼唤,都说明了爷爷的焦急。“哑”字,表现出爷爷的苍老以及急促地神态。这些都表明了老船夫对孙女真诚的爱护。“轻轻”地说,是翠翠故意不让爷爷听见,“不是……不是……”“早被”这些心理描写,鲜明地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的嗔怪,但这种嗔怪又不大声张扬,只说给自己听,不惹爷爷生气。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爱戴。
b、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很好!”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p20)--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要提醒翠翠,又怕触动了少女敏感害羞的心,说话很小心。先说顺顺好,再说大老好,最后又似乎多余地说“这一家人都好”。可见爷爷对翠翠的爱是多么细致入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你就是没有说二老,你认识二老吗?你光心动,你有行动吗?为什么不去提亲?可见翠翠说话也很委婉,也是用暗示性的话,表现出少女的害羞与修养,表现出对爷爷的信任与依赖。
C、(祖父)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p20)--懂得孙女的害羞与懂事,不主动袒露心迹。“不加检点笑着说”表现出爷爷心情的迫切,但为了考虑孙女的心理承受力,他故意带着玩笑的口吻来明确试探,可见爷爷用心良苦。“你疯了!”一则表现出翠翠对婚事的重视与掩饰心态,还表现出对爷爷乱点鸳鸯谱的嗔怪。这些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祖孙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B、军民情:
a、“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p14)
b、“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p14)
c、“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船只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p15)
d、“你爷爷一定到军营里喝里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p18)
e、“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好勇取乐的军士……”(p19)
这些都鲜明地表现出官民同乐、军民一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构筑
了其乐融融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
C、邻里情:
a、“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p20)--“肥鸭”说明鸭子的肥大健硕,是代表荣誉的战利品。将它不假思索地送于祖孙俩,说明顺顺的慷慨大方、尊老爱幼。“且知道”、“又送了许多”说明顺顺并不是为富不仁之徒,而是心里装有贫困人家,一有机会就真心相助,慷慨解囊。也照应了前文的“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b、“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的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p20)--称赞翠翠长得很美,表明了顺顺对翠翠的喜爱,“问”了“又问”,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那份关爱之情。这些都表现出顺顺的仁义慈善的美德。
c、“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p21) --“赶即”,表明翠翠不假思索,行动迅速,主动为他人着想。“望着”、“上山了”写出了翠翠同祖父视邻里如家人,目送时间之长,情意之真。
D、朋友情:
a、“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赶得及”,“看得好就不必再回来” (p16)--“也”、“换换”、“不必”表现出老船夫的推己及人的美好品质。对朋友十分关心、体贴,真够朋友!
b、“老船夫听说十分高兴,于是把酒葫芦取出, 推给城中来的那个人。两人一面 ……一面……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p16)老船夫非但不埋怨老朋友不理解自己急赶回来的好意,反而“十分高兴”,表现出老船夫的乐朋友所乐!“推给”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两位老朋友间的互相谦让,更表现出老船夫的豪爽与热情。“一面……一面……”,所谓“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我们似乎可以看见老哥俩促膝交谈的无间场面,可听到觥酬交错、开怀畅饮的笑语喧哗。“醉倒了”,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须“一醉方休”!老人正是被老船夫的真情、盛情、关爱之情所深深陶醉了。
c、“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p22)--这里通过翠翠的口,侧面表现出老船夫对朋友的无比真诚,对友情的万分珍重以及倾其所有的慷慨盛情。
E、爱情:
a、“但男子听去却是另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p18)--境由心生,“好意”表明二老的善良质朴,不朝坏里想,对翠翠是一片好意。“放肆的笑”表现出二老对翠翠误解人意的宽容以及豁达、开朗的性格。
b、“那人说这是二老告诉他的,他是二老家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p18)--说明了二老“不见了”的去向。是特地派人专程护送翠翠回家,表现出二老对翠翠的爱护。
c、“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p19)--这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流露。
d、“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p19)--“沉默”的是表象,激荡的是内心,说明爱情已经在翠翠心头萌生,对二老人品的爱慕,使她展转反侧,寤寐思服,彻夜不眠。
e、“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p20)--“但”表示语意转折,说明语意的重点在后面。“总不如”,是用比较来烘托爱情的份量最重,那个端午最珍贵,爱情的滋味因真而甜,爱情的价值因善而美,爱情的长度因甜美而难以忘怀。
f、“‘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p20)--翠翠不说话却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情感涟漪。
g、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很好!”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p20)--祖父夸顺顺一家,但是漏说了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对祖父进行反问,言外之意:祖父你还没说完。
h、(祖父)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p20)--祖父替大老来做媒,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说下去。这里边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又有翠翠情有所属的情思。
i、“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p21)--鸭子是大老给的,翠翠自然不稀罕,她心里想的是傩送。
j、“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p22) --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少女的心已经心有所属,默默相思。
F、人物情:
a、狗随人行,尽保卫之职责。翠翠到哪里,狗也随到哪里。“祖父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于是便回家看船去了。”(p16)
b、狗通人意,尽探视之能事。“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可是一会儿那远处的声音被她发现了。”表现出狗的敏锐的感觉。(p15)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叫起来” (p18)
c、人安狗闲,平等相处。“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p23)
这是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宁静而神圣。
四、探究人性美的本质
沈从文对边地小人物的赞美,常常是从对大城市的的上层人物的憎恶出发的。沈从文20岁之前生活在湘西,20岁之后是生活在对湘西的回忆之中。他抱着对新的人生追求与向往离开湘西的。但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来到北京后,看到的是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相,于是他开始眺望他早年生活过的故乡,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情,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人情唱出了一曲心灵的赞歌。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三篇】”一文,希望“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三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中语文优秀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