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 导航 > 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篇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戊戌变法》

一、内容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问题探究

1.分别从戊戌变法前中国社会、经济、思想领域来分析变法的历史背景?

2.列表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3.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4.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5.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论共享

1.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三、史料阅读与思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近欧论,皆方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为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被*,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源于哪部著作?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阐述你的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2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1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

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史学争鸣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戊戌变法是不是属于改良主义运动。

坚持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的学者认为,19世纪末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清政府进行某些民主改革,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限于少数开明士绅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士大夫圈子里,他们迷信依靠光绪帝推行其改革措施,根本不想*封建统治,甚至有防止农民革命的反动企图,“这种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思想潮流,进一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就其‘变更’的性质来看,却是改良主义”。(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

有学者认为,先判定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然后批判凡是改良主义必然软弱、妥协和失败,已不能向人们提供多少新的思考,而在理论上与逻辑上则是一种误导。有的学者追根溯源说,改良主义是一个西方词语,19世纪末叶出现在欧洲,是指工人运动中一种敌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它以不触犯资产阶级剥削制度基础的枝枝节节的改良来代替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所以说,“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手段”。(陈旭麓:《中国近代的革命与改良》,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用改良主义来限制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不妥当的,因为戊戌变法与欧洲改良主义的历史背景不同,虽然当时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很幼稚,但它毕竟是代表新的生产力,反映新的生产关系追求,是封建保守势力的对立物,是先进者,所以不可照搬欧洲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概念去硬套戊戌年间的维新派和维新运动,可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在十九世纪末发动的一次爱国救亡维新运动。说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尚可,说是一次改良主义运动则是不妥的”。

(二)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戊戌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改良主义在本质上具有反动性,对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恰恰表现在它以自己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许多老一辈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刘大年、汤志钧、王栻等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运动客观上起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作用,但对于封建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不彻底。比如胡绳就认为,维新派要求变法,要求上层建筑发生某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变,而且对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教提出了异议,所有这些议论都是“虎虎有生气”的。但是维新派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是肤浅的,软弱无力的,而且,从主观上来说,维新派是企图用“改良主义的变法,来为这个‘暮色凄惨’的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第634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不是统治阶级修补封建庙堂的枝枝节节的小变,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拆毁封建主义庙堂的社会变革运动,是“民族觉醒的里程碑”。杨立强指出:维新派在变法期间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政策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维新派的评价,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更为重要的是观察这些政策的社会效果。不论维新志士怎样在某种场合表白,不论他们的主观意图如何,事实上戊戌变法集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这不是企图补天的封建文人矫揉造作的空言粉饰,而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

第四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里的启蒙作用。一些作者指出,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意义,主要不在于反封建,也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它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部分”。戴逸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专制独断的皇权思想,昏人神智的八股文章,以及桎梏性情的纲常伦理,这一切曾经是封建阶级麻醉和统治人民的武器,现在这些武器上也长了斑斑锈痕。人民不仅从戊戌政治运动中认清了*的凶恶面目,而且也从戊戌思想运动中吸取了精神解放的力量,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更加推向前进。”(戴逸:《戊戌时期的思想解放》

第五种观点,马洪林认为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戊戌维新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它突破了物质与精神分割的“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开启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闸门,既把封闭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推上大机器生产的轨道,实行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又要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为“君民共主”的立宪制度、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律制度化。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戊戌维新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近代化的纲领和措施,强劲地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理论结构。(马洪林:《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载《上海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张江明等认为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它加速了中国走出东方“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张江明等:《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参考答案:

1.(1)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源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4)不正确。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其实行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2.(1)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2)导致守旧大臣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材料1全面改革变法,材料2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于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维新派的软弱所致。

3.(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百日维新》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据学情,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导入新课;通过历史剧表演对康有为上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通过名片介绍、记者采访、共同讨论,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知识预习、历史短剧、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电视剧《英雄刀少年》主题曲:肝胆相照。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熏陶,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翻开日历;今年是2008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示众,秋风凛冽,吹冷一腔热血,举国震惊,大清帝国的逍遥梦,在这一天被彻底击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把日历往回翻。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公车上书)

(二)学习新课

1、公车上书

[角色扮演,体验历史]:公车上书课本剧

剧情介绍:(学生课前准备)1895年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谭嗣同正在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号外,号外,京师爆发公车上书,康梁上书失败!”“给我拿一份”。谭嗣同看了报纸,心情沉重。轻声读出:亚洲第一海军大国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击碎了洋务派的自强梦,却唤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谭嗣同则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梁启超则心忧“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观看短剧,思考历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公车上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车上书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原因是因为当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定,影响是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并补充介绍历史知识公车,回忆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使学生理解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而唯有变法才能救国图强)

[名片档案,个人风采]:学生模拟变法人物

学生分别出示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的个人名片,登上讲台向大家模拟历史人物进行介绍。

(主要介绍代表人物:1、康有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2、梁启超:少年聪慧,13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3、谭嗣同,号复生,出生官宦人家,却厌恶科举功名,读了万卷之书,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变中国现状。)

[关注国运,发表见解]:创设情境写“上书”

讨论: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爱国读书人,请你也写一份“上书”,陈述怎样救亡图存!

(三)百日维新

[舌战群儒]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

播放《走向共和》视频片段,观看“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内容。

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生分析总结: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京师现场采访报道]

学生模拟《中外纪闻》的记者,在*城楼现场报道:旧历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皇帝登上*城楼颁发诏书,标志变法开始。那么,变法涉及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到变法记者招待会,采访光绪皇帝,学生扮演光绪皇帝向大家介绍了变法的有关内容: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教师补充介绍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师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四)我以我血荐轩辕

[永远的谭嗣同]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视频: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有人极力劝说谭嗣同逃走,他谢绝劝告者说:“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谁鼓士气”?“我国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而流血者,如有,请自嗣同始”。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五)我评谭嗣同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上的插图与照片,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问题: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组织学生逐条讨论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巩固教学重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治维新使日本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是日本继大化改新之后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事件。

同时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教学难点

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讲述日本历有两次十分重要的改革,提问学生古代日本历重要的改革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近代关乎日本命运的重要改革是明治维新,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幕府与幕府统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下文知识的理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在地图上确认的位置。提问:哪些人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幕藩制,指出幕府统治面临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学生认清日本国内形势。

3,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提问:有哪些国家相继侵略日本?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日本有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也是幕府统治面临的又一危机。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日本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4.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兰学到代表人物(绪方洪庵、新井向石等)和核心思想(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改革日本,富国强兵等)指出思想准备对维新运动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武装倒幕

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未做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武装倒幕,*幕府的统治是明治维新的必要前提。

(三)明治维新

1.先向学生说明明治维新是1868年明治天皇领导的至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军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指导学生阅读本部分内容,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学生阅毕,分别由每组的代表回答一个方面的改革的内容,评出的组别和学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各项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日本国内市场的形成。

(2)经济上,教师可补充这方面的材料和图片来反映经济方面的内容:一是引进先进技术,二是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三是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日本农、工、商业的发展,成为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3)社会生活上,“文明开化”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穿西式军装的明治天皇》和《西式服装》等图片,指出明治天皇带头改穿西式服装反映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迫切愿望。同时说明明治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4)军事上,“富国强兵”指导学生阅读

fwR816.cOm同步阅读

高中历史教案【五篇】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小编小编整理了高中历史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宗教改革的背景,西欧国家宗教改革中的主要教派;德意志、法国、英国宗教改革;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和各种社会矛盾;尼德兰的地理概念;尼德兰人民争取独立的历史过程;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获取知识的途径
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通过对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革命是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对封建专制和西班牙统治者的暴行的认识,引导学生发展痛恨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情感。
(2)通过了解尼德兰人民独立斗争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珍爱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感情和不畏强暴,敢于对恶势力抗争的精神。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并列,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一场反封建斗争,而且,它更加广泛、深刻,因为它触及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还同他们的经济、政治利害息息相关。而尼德兰革命既是世界历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革命的成功同时宣告了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领域中的胜利。北方独立后,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尼德兰革命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和追踪历史演变进程的能力。
(2)通过对尼德兰革命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对与尼德兰革命相关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地、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重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1)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场反封建斗争,其影响比文艺复兴更为广泛、深远。(2)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成果——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重点的突破方案
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①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教会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②为什么早期资产阶级会反对天主教神学?反对天主教会的实质是什么?③西欧哪些阶层要求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⑤宗教改革的意义⑥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⑦尼德兰革命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和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难点分析
本节的难点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高中学生追踪历史演变进程、理解历史中的因果关系的能力还较差,还不能较好地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这一原理认识历史。因此,在理解上述问题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难点的突破方案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①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派、代表人物、宗旨及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②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③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④尼德兰革命中南北分道扬镳的原因何在等问题,使学生理解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以及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有目的的自学本课内容。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采取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讲解的方式解决。 教学设计示例第四节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重点: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
难点: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教学手段:使用投影仪出示学习标准,引导学生自学的阅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文艺复兴的性质、作用二、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⑴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教会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⑵为什么早期资产阶级会反对天主教神学?反对天主教会的实质是什么?
⑶西欧哪些阶层要求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
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⑸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派、代表人物及其宗旨。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
⑹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为什么当时进行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改革的形式?
⑺英、法宗教改革的特点以及意义
⑻英国国王为什么进行宗教改革,英国的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是什么?
⑼宗教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⑽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⑾编写尼德兰革命大事年表、
⑿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
⒀尼德兰革命中南北分道扬镳的原因何在?
⒁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学生在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文主义者的观点,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
在解决“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这一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路德教与加尔文教教义的不同入手。
关于“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 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尼德兰地区的主要矛盾: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与西班牙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教派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既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矛盾的反映。西班牙在尼德兰残酷地迫害新教徒的行为,不仅激化了宗教矛盾,也使民族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关于“尼德兰的分裂的原因”。应引导学生从尼德兰地区居民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南北方的宗教信仰、南北方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三、小結
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学习本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制定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点拨和适当的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四节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一、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2.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3.加尔文教派
4.法国的宗教战争
5.英国的宗教改革
6.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尼德兰革命
1.主要社会矛盾
2.资产阶级革命
3. 革命的影响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掌握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相关问题的了解和探究,掌握历史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材料,认识到历史材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经历,深入分析和理解,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明确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难点】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展示实业群英榜:棉纱大王-荣宗敬,面粉大王-荣德生,火柴大王-刘鸿生等,请学生说一说关于他们的故事,并总结:有人说我国近代的这些民族实业家特别令人敬佩,他们是在寒风冷雨交加中守着那份坚持和执着,努力创业,那么这些民族实业家到底经受了哪些寒风冷雨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
教师提问:说到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请同学们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前两课所学,猜想近代中国民资的发展有哪些寒风冷雨?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形成,又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
接着教师展示三则史料,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外国资本主义通过哪些手段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利用特权,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民族资本主义在市场和原料供应方面受到巨大压力。(3)发动侵华战争,直接摧毁民族工业。
(二)本国势力的压迫
过渡:除了外国势力的剥削之外,本国势力不断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找出他们用哪些手段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回答,最后教师总结:(1)清政府不承认民族工业,认为是异端,驱逐和收取苛捐杂税。(2)国民政府大举内债、滥发纸币,严重影响民族工业发展。(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收买、敲诈、没收等方式吞噬民族企业。
学生初步理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后,教师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民族资本家,面对外国势力的剥削和本国势力的压迫,你怎么办?
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做补充,最后教师总结: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哪怕前路艰辛,仍然不懈斗争,他们是中国近代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搜集在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时期创办工厂的故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四、板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1) 分析和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和条件
师:工业革命的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社会政治前提、市场的需要、技术的准备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为广大的世界市场呼唤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了物质的技术的准备。
2.主要成就
师: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具体成果请同学们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年代 内容 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德国
70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内燃机 德国
80年代 本茨制成汽车 德国
90年代 狄塞尔制成柴油机 德国
1903年 飞机试飞成功 美国
通讯
手段 40年代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美国
70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美国
90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
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80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
(教师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插图)
3.特点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进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投影: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代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79 骡机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
1807 轮船 美国 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其它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从其各项发明的时间也可以看出,从 1765年到 1814年,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正像恩格斯所说,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科学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我们教材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各项发明的产生、发生的地域范围及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它的特点。下面我们就逐项进行分析。请一个同学读教材总结的第一个特点。
生:(读书)
师:就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各项发明产生的特点,教材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命性的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革命性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就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英国人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同学们读一读。(放投影)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摘自[英]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生:(读材料)
师:他所说“科学时代”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不对?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科学时代就是指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此后社会生产的每一次飞跃式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第二个特点。
生:(读书)
师:这一点教材说得已经很清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发明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学生读教材,总结特点之三)
师: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除日本外,还有德国、俄国、美国的西南部地区等。由于这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较晚,所以,这些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就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这样,对这些国家来讲,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又可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回答)
师:(小结)说明了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赶上或超过者。但要注意,这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条件具备了后来者才可以居上。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产生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垄断组织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主要形式
师:垄断组织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因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以及环境等的不同,垄断组织形式也就随之多样化,主要有哪些呢?
生:(找出几种不同的垄断组织)
师:(归纳、简化)
流通领域:卡特尔——分割市场(初级)
辛迪加——设总办事处协调(中级)
生产领域:托拉斯——合股经营(高级)
3.影响
师:从垄断组织产生的途径,同学们可以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总结)首先,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是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发展成为垄断组织,显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垄断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都需要巨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发展的程度较高。这些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步伐。总之,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在这些垄断组织内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国内市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第四,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媒体】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板书第一标题)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下列问题自主学习)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何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学生学习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形成如下要点)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一系列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理解纺纱与织布是如何相互促进的)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师强调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是动力之源;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3.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火车、轮船的发明者和第一辆火车(汽船)的名称,认识火车、轮船的发明重大意义)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完成
(引导学生知道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理解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主要从三方面总结认识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2.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工业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拓展思考: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设计】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
珍妮纺纱机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3.轮船和火车的发明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2.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工业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罗斯福当选总统的原因,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的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方法学习探究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品质。
[教材分析]
一、新政的背景
1、罗斯福的当选
(1)原因:在面对大危机时,胡佛的“自由放任”没能解决危机,在困难中,美国人希望能出现一位强有力的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危机;罗斯福在竞选中,向美国人民保证会实行新政,并鼓励人民恢复自信心。
(2)当选:1932年,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
2、新政的准备
(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政纲,并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2)赢得了国会的支持。
(3)发表“炉边谈话”争取了人民的支持。
二、罗斯福的新政
1、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1935~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
2、主要措施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法令:《紧急银行法》、机构:联邦储备银行
*从金融业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大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因此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一是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防止黄金外流。二是恢复银行信用。
(2)恢复工农业生产:
A、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要求农业缩减规模,由政府提供补贴。
B、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原则,将企业的行为置于政府监管之下,并且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法令:1933年,《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且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又扩大了经济发展的空间。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并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规定工时和最低工资,还禁止止雇佣童工,这些法案的出台,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一项改革成果。罗斯福代表的仍然是资产阶级利益,此举只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以更好的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到1939年,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
3、特点:国家对经济实行直接干预,改变原有的自由放任,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
4、实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1)积极:
A、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B、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三、美国渡过难关
1、新政对美国渡过危机起到重大作用。罗斯福就任后不久就结束了金融恐慌,到1935年,国民经济已经大为好转,1935-1937年,由于证券市场再度出现上涨高潮。罗斯福进行了财政紧缩政策,并大刀阔斧的削减公共工程和农业补助,开始征社会保险税,结果导致经济衰退,罗斯福果断恢复赤字开支,增加公共工程拨款,扩大公共工程规模,推出新的农业调整法,到1939年,完全扭转经济形势。
2、二战使美国真正摆脱了危机: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战后,全世界的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教学设计]
一、导入:回顾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破坏,以及胡佛政策的结果导入,曾经繁荣一时的美国现在变成了人间地狱,悲观、失望、饥饿笼罩在每一个美国人头上,此时的美国人民盼着一个强有力的人能将他们拯救出困境,而此时,一个人物应运而生。
二、新授:
1、是谁将美国人民带出了炼狱,对于他,你了解多少?
2、罗斯福的新政措施分为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这样做,看看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哪些是第一阶段,哪些是第二阶段?
3、你认为罗斯福的新政能不能奏效,为什么?你怎么看待罗斯福的新政,他能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吗?
4、是什么让美国真正度过危机的,从新政中经济的反复可以说明什么道理?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三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秦朝统治
教学建议

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和秦朝的历史地位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3)历史地位

②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秦朝因*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④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论是历,还是现在,一直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四种观点。第一,功大于过说。这派观点认为,秦始皇对当时的人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一方面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分不开,另一方面他开创的*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把其称为暴君是不当的。第二,前功后过说。秦始皇一生活动应分三个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时期,统一后的几年为中期,后来的焚书坑儒、修造阿房宫、骊山墓为后期。其前期是丰功,后期是显过,中期是功过相兼。可以说,他是一位“前功后过,功过并重的一代君主”。第三,功过参半说。在秦始是身上就同时存在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光明和黑暗,伟大和*。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第四,功大过亦大说。秦始皇在中国历是一个功大过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综合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一般都肯定其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严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一面。

秦朝的封建*主义制度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性,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非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把“秦的*”和“秦朝封建*主义制度”区别,封建*主义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封建*主义制度下,容易产生“*”,这是因为*主义制度具有其*性。但是,封建*主义制度不等于“*”。“*”是超越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过度的剥削和压迫威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存的统治。所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封建*主义制度,而是“秦的*”。

例: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它表明秦期不仅要取缔与*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说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

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

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战国时期,而不是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开始。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开发西南,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这是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与中央政权设置郡县地方行政机构是两个不同的历史现象。

例: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 C.蜀汉建立以后 D.南朝时

答案 A

教学目标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有关秦朝修长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长城起到了少受少数民族侵扰的作用。

B.修长城的耗费,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C.中国历最早的人工城防

D.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智慧

分析:这是一道否定选择题,主要是选出对长城不正确的描述,如果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长城的修建,作用和评价的把握正确,答案就迎刃而解了,秦长城之前,秦赵燕以有长城,答案C

例2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分析:此题属于材料选择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还要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大意是天下长期受战争之苦因为有诸侯,天下刚稳定,再建立侯国是再生战争,想求安定不就太难了.基于此秦始皇反对分封,于是推行郡县制.答案B

例3 阅读下列材料: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新书·过秦论》 请回答:

①上文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②上文中的“焚百家之言”是指什么事件?应如何全面评价其作用?

③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做材料题有一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1.读懂材料(包括选自书本和问题)2.联系课本的相关知识3.分辨问题做答.

答.①不是。 ②指“焚书坑儒”。它一方面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另一方面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

一。 ③是秦的*激起的农民大起义*了秦的统治。

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

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3)历史地位 ①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秦朝因*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④秦修筑的万里长

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论是历,还是现在,一直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四种观点。

第一,功大于过说。这派观点认为,秦始皇对当时的人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一方面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分不开,另一方面他开创的*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把其称为暴君是不当的。

第二,前功后过说。秦始皇一生活动应分三个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时期,统一后的几年为中期,后来的焚书坑儒、修造阿房宫、骊山墓为后期。其前期是丰功,后期是显过,中期是功过相兼。可以说,他是一位“前功后过,功过并重的一代君主”。

第三,功过参半说。在秦始是身上就同时存在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光明和黑暗,伟大和*。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

第四,功大过亦大说。秦始皇在中国历是一个功大过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综合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一般都肯定其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严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一面。 秦朝的封建*主义制度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性,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非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里应把“秦的*”和“秦朝封建*主义制度”区别,封建*主义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封建*主义制度下,容易产生“*”,这是因为*主义制度具有其*性。但是,封建*主义制度不等于“*”。“*”是超越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过度的剥削和压迫威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存的统治。所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封建*主义制度,而是“秦的*”。
篇二:《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国民党的“制宪”;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民主党派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国民主同盟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国民政府的垮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理解:通过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运用:通过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和各事件横向联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重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难点:第二条战线形成及人民民主运动

【教学过程】

导课:早在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就曾说:“从前有人说过一句话,说是‘有饭大家吃’。我想这可以比喻新民主主义。既然有饭大家吃,就不能由一党一派一阶级来专政。……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宪政是民所共有?还是少数人所得而私?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与民主两种道路的选择。由此导入新课。

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以 为首的 阵营日益强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二战”后,德、日、意法西斯战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 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开始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3由于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特别是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强烈,而且最关键的是此时国民党尚未完成 的准备,因此蒋介石采取了“ ”的*策略,三次电邀*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蒋介石"电邀"的意图是:如果*不去,就借此宣传*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身上;如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

2、重庆谈判

为了尽力争取 ,揭露美蒋* 的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中央提出“ 、 、 ”三大口号,同意到重庆举行谈判。

1945年8月底,*挟"弥天大勇",毅然赴邀,抵渝谈判。*此行,震动国内外。他在重庆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士的热烈欢迎。《华西晚报》说:"*的到来,是民主中国的曙光。"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诚意和极大的努力。

经过几十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教材列举了它的四项内容。谈判斗争的焦点是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对此,*方面作了重大让步,例如主动让出一些解放区、缩编人民军队等,尽管这样,国民党始终不肯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这两个问题终未能达成协议。

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了。""*不要和平"的谣言不攻自破,*在国统区以及民主党派、社会贤达中的影响扩大了,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历史紧要关头,中国*在谈判桌上赢得了重大的胜利。*同志赴重庆谈判,可以说顺应了民心,得到人民群众最热烈而真诚的拥护,这是*蒋介石*统治,建立新中国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3、 政协会议

按照"双十协定"的规定,政治协商会议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列出教材五项内容),又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统治。但不久,国民党*制造了“校场口血案”,又很快撕毁政协决议,挑起内战,和平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努力化为泡影。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1。 国民党的“制宪”

1946年夏……同年秋蒋军占领了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蒋介石,下令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宪法,即《中华民国宪法》。所以这次大会又称为"制宪国大"。

※根据政治协商会议已达成的协议,国民大会应当在全面停止内战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现在国民党违反这些协议而一手包办召开国民大会是非法的,故这次国民大会也被称为伪"国大",它所制定的"宪法"是伪"宪法"。伪"宪法"以根本*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统治的国家制度,是一部封建买办法西斯宪法。中国*和一些民主党派坚决反对,拒绝参加会议,不承认伪"宪法"。全国人民也一致谴责和抵制。蒋介石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国共和谈的大门业已关闭。

2。 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内战爆发前后,人民群众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美反蒋斗争,蒋介石对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采取了血腥*的政策,在昆明、重庆、上海等地,制造了一系列血案,其中主要有:“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 “五·二○”血案等。面对国民党的*统治,在中国*的领导下……形成了中国人民反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具体情况略

※注意四点:一是“第二条战线”是指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战场上军事反蒋而言,是另一种斗争手段;二是国民党坚持内战和*,*民主运动,制造一系列血案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三是爱国学生为中坚力量;四是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由于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民主运动、制造一系列血案,使大多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逐渐放弃了“中间路线”,日益支持人民革命,积极进行反对*统治和内战的斗争。但他们的斗争却遭到蒋介石集团的*和*。

1947年5月,中央社发表文章,诬蔑民主同盟、民建、民进等党派,"均系*意志而行",已成为"*工具"。这是打击民主党派的信号。随后便拿"第三大党"民盟开刀。11月,国民政府以所谓"勾结*,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其他民主党派也*转入地下。国民党**统治更加暴露无遗。

在中国*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胜利鼓舞下,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逐步认识了美蒋的反动面目,又重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反对美蒋*的活动。1948年1月,沈钧儒等人在香港召开民盟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重建民盟总部,恢复活动。总部宣布要"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政府,为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表示要同中国*携手合作,并肩战斗。民盟走上了新的光明大道。从此民主党派同国民党*(即蒋介石集团)决裂了。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1。国民政府的垮台

1949年4月21日在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后,*、朱德向全军发布渡江命令。从4月20日晚20时起,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中南和西北、西南进军,扫荡残敌。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8年上半年,在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辉煌胜利时,*曾致电李济琛、沈钧儒,认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并提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决定。在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进行准备的基础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大会,是一次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它是在中国*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订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历一个及其重要的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并确定了国家的首都、国旗及国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100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本课小结】

蒋介石为实现其*统治发动了全面内战,又违背政协决议召开“制宪国大”,确认了以蒋介石*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为维护*,蒋介石集团*民主运动,*民主党派。蒋介石集团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强烈义愤,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赞成中国*的主张;民主运动的发展,支持了解放战争。蒋介石集团的腐朽*,说明了蒋介石集团已丧失民心,揭示了它的统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之必然规律。这些都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篇三:《英国宪章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1832年改革;《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的影响;对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理解:理解英国宪章运动工人要求普选权目标的基本实现,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运用:通过对英国宪章运动的过程、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 阅读理解 概括阐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英国宪章运动的过程、影响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难点】

重点:1832年改革、英国的宪章运动

难点:英国宪章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问题研讨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把英国宪章运动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讲述,借此注意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教学过程】

导课:大家都知道: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那么英国广大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是如何提出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

一、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1832年的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实际上确立了议会高于国王的原则,并对议会和国王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杜绝了回复到君主*时代的可能。但是,这些法令并没有造成政治制度的任何重大变动,在此后的100年间,英国政权基本上仍为土地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所把持,而真正能够享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可举教材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

19世纪20~30年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英国的商业和运输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起来,他们要求取得相应政治的统治地位。1832年他们利用全国工人、农*动高涨的形势,迫使英国议会通过了1832年改革法案,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增加了新兴大城市的代表名额,这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会。他们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登上了统治地位。工人阶级在议会改革运动中支持了资产阶级,但是结果一无所得,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展开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2。《人民宪章》的提出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规定如果要救济,必须进入济贫院,这实际上剥夺了失业者和贫民得到社会救济的权利。因为,在济贫院里,必须接受监狱般的纪律,从事繁重的非生产性的劳动,家庭必须拆散,生活极为艰苦。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迫使失业工人贱价就业。工人们感到这是工人在议会没有发言权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不取得选举权,就不能改善自己的境遇。为此他们展开了要求新的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要求按照民主原则改革议会的下院。当时,工人的要求写在《人民宪章》上,这一运动遂以“宪章运动”的名称载入史册。1836年7月,伦敦工人组织“伦敦工人协会”草拟了一份“人民宪章”,以议会法案的形式提出来。它要求:(1)成年男子享有普遍选举权;(2)议会每年改选一次;(3)议会议员取得薪金;(4)选举采取秘密投票方式;(5)设立平等选区,保证平等的代表权;(6)废除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宪章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1)内容: 体现了工人扩大民主权利的要求,包括选举权,取消财产资格限制,议会参与权等。

2)性质: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

3)意义:1838年5月,这个*书以法案的形式正式公布,它的公布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

4)实质:是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旗帜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而斗争。

3、宪章运动

《人民宪章》颁布以后,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各地纷纷举行盛大的群众大会,到会的人常常数以万计。1839年,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一次*。7月间,一份有125万人签名的要求实施《人民宪章》的*书提交议会,遭到拒绝。许多地区爆发了罢工和起义,但遭到了*。

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协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几百个分会。在宪章派……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二次*。宪章派向议会送交了第二次*书,在上面签名的有三百万人。这一次,除了要求实行《人民宪章》以外,还要求实行十小时工作日制,保障工人不受资本家*,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合理的工资等。并抨击了社会的贫富不均现象。这份*书表明,工人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政治运动。新*书再次遭到否决,激起了工人阶级的强烈*,罢工浪潮席卷全国。在政府的*下这一阶段的运动再次失败。

1847年……又出现了一次*。许多城市……19世纪50年代末,宪章运动结束。

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历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它是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国及欧洲近代政治民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的影响

①资产阶级激进派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向议会提出要求议会扩大选举的改革法案,其内容明显受到宪章运动的形响。

②促进了英国国内选举改革运动的兴起。到20世纪初,英国基本上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完善了选举制度,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政治逐步得到完善。具体内容见教材略

2。对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宪章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它在英国历史及国际工人运动历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英国的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争取普选权的英勇斗争,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各国的工人阶级。他们采用和平或武装斗争的方式,为争取民主权利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推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具体内容见教材略

【本课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英国宪章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经过以及其对欧洲近代民主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英国是世界历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宪章运动在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国及欧洲近代政治民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三篇


以往的教师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么教什么,不能够灵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数学教学要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要求在简单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课堂变得有血有肉。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椭圆》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继直线和圆的方程之后,用坐标法研究曲线和方程的又一次实际演练。椭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辨析、类比、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攻的原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求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抽象出椭圆定义,并用坐标法探究椭圆的标准方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认识椭圆: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椭圆,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画椭圆:通过画图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再加上数据的变化,使学生更能理性地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

4.椭圆定义:注意定义中的三个条件,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定义。

5.推导方程:教师引导学生化简,突破难点,得到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利用学生手中的图形得到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并且对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行了再认识。

6.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

7.巩固练习:以多种题型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8.归纳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9.课后作业: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必做题与选做题。

10.板书设计:目的是为了勾勒出全教材的主线,呈现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突出重点,用彩色增加信息的强度,便于掌握。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思维训练出发,通过学习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并为知识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常用逻辑用语”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错误。

(2)“常用逻辑用语”应通过实例理解,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不应当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应该通过数学和生活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体会常用逻辑用语的作用。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使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

(3)“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重在使用.对于“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不仅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而且需要把常用逻辑用语用于后继的数学学习中。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教学难点】:

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p且q”.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

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改写一些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原先命题的真假。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 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四、学生探究 问题2: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27是9的倍数;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或”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归纳总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2.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3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p∨q”,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或”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课堂练习 课本p17 练习1,2 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或”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p且q”.

2、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3.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4.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1. 思考题: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2. 课本p18 A组1,2.B组.

3. 预习新课,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根据学生实情,选择安排)

课后练习

1.命题“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 )

A.简单命题 B.非p形式的命题

C.p或q形式的命题 D.p且q的命题

2.命题“方程x2=2的解是x=± 是( )

A.简单命题 B.含“或”的复合命题

C.含“且”的复合命题 D.含“非”的复合命题

3.若命题 ,则┐p(  )

A. B.

C. D.

4.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形式为( )

A.p或q B.p且q C.非p D.简单命题

5.x≤0是指 ( )

A.x<0且x=0 B.x>0或x=0

C.x>0且x=0 D.x<0或x=0

6. 对命题p:A∩ = ,命题q:A∪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且q为假 B.p或q为假

C.非p为真 D.非p为假

参考答案:

1. D 2.B 3.D 4.C 5.D 6.D

§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和简单运用,本节课继续学习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和简单运用;

(2)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读作“非p”或“p的否定”;了解和掌握“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

正面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任意的 所有的

否定

不是 不都是 至少有两个 一个也没有 某个 某些

(3)注意 “且”、“或” “非” 的含义和简单运用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能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1)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难点】:

(1)简洁、准确地表述“非”命题以及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问题2: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4中每组命题p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一个新命题,根据“非”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

2: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

(1)p:对任意实数x,均有x2-2x+1≥0;

(2)q: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CD”且“AB=CD”;

(4)“△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解:(1)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2x+1<0;

(2)不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不平行于CD或AB≠CD;

(4)原命题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它的否定形式是:△ABC既不是直角三角形又不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探究 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真假:并指出“或”、“且”、“非”的区别与联系.

(1) 不等式 没有实数解;

(2) -1是偶数或奇数;

(3) 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

(4)

解:(1)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2)此命题是“p∨q”形式,此命题是真命题。

(3)此命题是 “p∧q”形式,此命题是假命题。

(4)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判断“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归纳总结:

1.“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2.“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3.“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提高练习 1.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1)p:2+2=5; q:3>2

(2)p:9是质数; q:8是12的约数;

(3)p:1∈{1,2}; q:{1} {1,2}

(4)p: {0}; q: {0}

解:①p或q:2+2=5或3>2 ;p且q:2+2=5且3>2 ;非p:2+2 5.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②p或q:9是质数或8是12的约数;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非p:9不是质数.

∵p假q假,∴“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③p或q:1∈{1,2}或{1} {1,2};p且q:1∈{1,2}且{1} {1,2};

非p:1 {1,2}.

∵p真q真,∴“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④p或q:φ {0}或φ={0};p且q:φ {0}且φ={0} ;非p:φ {0}.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的形式特点以及判断真假的规律,区别“非”命题与否命题。

课堂小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3)1.“ 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2.“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

3.“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且”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布置作业 1. 课本p18 A组3.

2. 见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如果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则下列错误的是( )

A.“p且q”是假命题 B.“p或q”是真命题

C.“非p”是真命题 D.“非q”是真命题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A.5>2且7<3 B.3>4或3<4

C.7≥8 D.方程x2-3x+4=0的判别式Δ≥0

3.若命题p:2n-1是奇数,q:2n+1是偶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或q为真 B.p且q为真 C. 非p为真 D. 非p为假

4.如果命题“非p”与命题“p或q”都是真命题,那么( )

A.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 B.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C.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D.命题p不一定是真命题

5.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p且q”为假,

“非p”为真的一组为( )

A.p:3为偶数,q:4为奇数 B.p:π<3,q:5>3

C.p:a∈{a,b},q:{a} {a,b} D.p:Q R,q:N=Z

6.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 为真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 为假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1. D 2.A 3.B 4.B 5.B 6.B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教学重难点

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则条件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这时B是A的必然结果,则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如果A既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B也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

(二)充要条件的判断

1若成立则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2.若且BA,则A是B成立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是A成立必要且非充分条件。

3.若成立则A、B互为充要条件。

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

(1)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B;

(2)必要性:把B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A。

二、范例选讲

例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在△ABC中,p:A>B q:BC>AC;

(2)对于实数x、y,p:x+y≠8 q:x≠2或y≠6;

(3)在△ABC中,p:SinA>SinB q:tanA>tanB;

(4)已知x、y∈R,p:(x-1)2+(y-2)2=0 q:(x-1)(y-2)=0

解:(1)p是q的充要条件 (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练习1(变式1)设f(x)=x2-4x(x∈R),则f(x)>0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 C )

A、x<0 B、x<0或x>4 C、│x-1│>1 D、│x-2│>3

例2.填空题

(3)若A是B的充分条件,B是C的充要条件,D是C的必要条件,则A是D的 条件.

答案:(1)充分条件 (2)充要、必要不充分 (3)A=> B <=> C=> D故填充分。

练习2(变式2)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丙是命题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命题丁是命题丙的充要条件,则命题丁是命题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4.(证明充要条件)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

证明:先证必要性:即|x+y|=|x|+∣y∣成立则xy≥0,

由|x+y|=|x|+∣y∣及x、y∈R得(x+y)2=(|x|+∣y∣)2即|xy|=xy,∴ xy≥0;

再证充分性即:xy≥0则|x+y|=|x|+∣y∣

若xy≥0即xy>0或xy=0

下面分类证明

(Ⅰ)若x>0,y>0则|x+y|=x+y=|x|+∣y∣

(Ⅱ)若x<0,y<0则|x+y|=(-x)+(-y)=|x|+∣y∣

(Ⅲ)若xy=0,不妨设x=0则|x+y|=∣y∣=|x|+∣y∣

综上所述: |x+y|=|x|+∣y∣

∴|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

例5.已知抛物线y=-x2+mx-1 点A(3,0) B(0,3),求抛物线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

解:线段AB:y=-x+3(0≤x≤3)-----------(1)

抛物线: y=-x2+mx-1---------------(2)

(1)代入(2)得:x2-(1+m)x+4=0--------(3)

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等价于方程(3)在[0,3]上有两个不同的解.

高中历史教案:华盛顿会议


课标要求
掌握华盛顿会议的基本史实,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各种原因;《四国条约》及其影响;《五国条约》对各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不同安排;该协定在国际裁军的地位、主要作用与影响;山东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其评价;《九国公约》的名义内容和实质内容及其影响。
2、理解:《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分别对美、英、日等国的影响以及背后所隐含的各自用心和说明的问题。
3、了解: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实质与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概念与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归纳: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评价《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对美、英、日三国的不同影响及《五国条约》中各国在条约规定比例背后的得与失。
2、问题探究:透过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地位的个性表现,归纳它们的共性,揭示它们的实质与局限。
3、本质揭示:从客观结果与主观目的辩证关系,揭示《五国条约》的历史局限性;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系方法,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认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的原因,重点认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矛盾的激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2、认识到《五国条约》仅仅限制了海军方面的竞争,但随着其他领域争夺的加剧,它已毫无意义。
3、中国人民的抗争对山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能缓和帝国主义矛盾,但不能长期维持世界和平。
4、通过对华盛顿会议条约的讲解,认识弱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关于海军军备的安排;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难点:《四国条约》;《九国公约》。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主要介绍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以及会议的发起者、东亚问题的关键问题等基础知识。还介绍了帝国主义大国在会议上的第一轮较量,废除英日同盟,签订《四国条约》;
(2)介绍了帝国主义海军大国之间在裁减海军军备问题上的争斗与妥协及其结果《五国条约》;
(3)介绍了中国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与结果;介绍了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介绍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概念并作了简要评价。
本课引文部分首先介绍了巴黎和会留下的遗缺,然后介绍了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以及这种新格局带来的新的矛盾。引文在总体上说明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直接原因。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1919年的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关系,并就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作出了一些决定,但还有许多重大问题尚未解决。一战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前,这里曾是英、俄、法、德、美、日等国争夺的焦点;战后,德国战败,退出了这一地区的角逐;法国暂时对亚太地区无力顾及。于是,美、英、日三国成为这一地区的竞争主角,再加上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捞到便益,便想在亚太地区争得应有的地位。
那么怎样协调好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呢?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
(1)一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激化了美日矛盾,这是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最主要原因;
日本借一战之机独占了中国若干年,势力扩张不少,这极大地损害了英美的利益。在战争已经结束,对战败国处置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英美必然要改变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因此,帝国主义国家战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尖锐,成为这次会议召开的根本原因。
通过日俄战争,日本取代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一次大战期间,日本趁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欧战,进一步侵略中国,夺占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权益。1915年日本政府诱迫袁世凯接受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袁世凯死后,日本先后扶持皖系军阀段祺瑞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作为它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日本的势力迅速扩大。1920~1923年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占日本出口总数的47%。1920年下半年,日本海 外投资的90%都在中国;中国的外国投资总额当中,日本约占一半,其中东北地区的外国投资总额,日本即占了70%以上。日本不仅竭力想把英、美资本从东北地区排挤出去,还想扩大在华北、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投资,有独霸中国之势。一次大战后,日美、日英之间争夺中国的斗争日益尖锐。
(2)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碰壁使它把外交注意力转到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亚太地区,而阻止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发起者美国的主观目的上看:由于英法的阻挠,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野心未能实现,实际上近乎一无所获。美国开始变得实际起来,决定在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亚太地区,谋求点实实在在的利益。那就是要全力阻止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扩大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但美国又不想通过战争对抗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目标,设想了勾结英国通过国际会议来加以实现的计划。
(3)缓解英、美、日三国战争结束后展开的海军军备竞赛;
大力扩建海军,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持殖民统治、争夺海上霸权的重要手段。英国历来十分重视加强自己的海军力量。它一贯坚持所谓“两强标准”,一次大战结束时,英国仍然保持了海军的优势。1919年,英国有各类舰只737艘,总吨数2 309 000吨;美国有各类舰只595艘,总吨数1 468 000吨;日本有各类舰只192艘,总吨数820 000吨。
美国首先向英国提出了挑战。美国政府提出了几个造舰计划。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三年造舰计划,规定要建造137艘军舰,其中包括10艘主力舰、6艘巡洋舰、50艘驱逐舰;计划完成后,美国海军就可以达到和英国同样的水平。后来,由于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上述计划未能全部完成。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部于1918年又向国会提出第二个三年造舰计划,目的是要超过英国海军。英国对这个计划十分不满。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英美两国为此在会外举行了所谓“巴黎的海战”的谈判,英国方面要求美国放弃新的造舰计划,承认英国的“特殊地位”,否则英国就不支持美国在德国问题和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美国为了换取英国的支持,联合英国共同对付日本,表示承认英国的“特殊地位”,并放弃新的海军计划。但这种利用的关系结束后,于1921年,美国又制定了一个新的三年造舰计划,打算增造3艘主力舰;海军军费也从1914年的13 600万美元增至1921年的43 300万美元。
日本也不甘落后。1920年,日本国会审核 批准了一项造舰计划:到1927年,帝国将拥有一支包括25艘主力舰的海军舰队。1921年,日本正在建造和计划建造的军舰共145艘,海军军费也从1917年的8 500万美元增加到24 500万美元,占到整个国家预算的1/3。
而无限制的军备竞赛使它们精疲力竭。财政状况十分困乏的英国,首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劳合乔治认为,使海军力量与其他国家达成形式上的均等,比长期进行军备竞赛要好一些;1920年3月,海军大臣隆格 在下院声明,英国将放弃两强标准的政策。1921年,日本的众议员尾崎行雄也有过限制军备的动议。财力雄厚的美国,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也有缓和军备竞赛的要求。虽然美国军舰的吨位将接近英日两国军舰吨位的总和,但是,美国还来不及训练足够数量的海军指挥人员,也缺少完善的海军基地,此外,吨位过大的舰只通不过巴拿马运河,这对美国的海军建设也是一个限制。
(4)平息巴黎和会后形成的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华的侵略利益 。
巴黎和会极大地激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反帝怒潮始终激荡,这使帝国主义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以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来维护他们在华的侵略利益。这既需要帝国主义一起来协商新的侵略策略、制定新的规则,也需要把中国拉进来对中国进行安抚和欺骗。所以召开一次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会议是完全必要的。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21年11月;
(2)参会国: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
3、《四国条约》的签订:
(1)目的:拆散英日同盟
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20世纪初,英国为了加强在远东的地位,力图假日本之手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日本为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急于寻求反俄的同盟者。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 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 5年。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 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续约为10年。美国要想在亚太地区与日本争霸,就必要拆散英日同盟。1921年12月13日宣告失效。
(2)签订:1921年11月,美、英、日、法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3)内容:
①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②上述权利受到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③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
(4)影响:
①对美国:成功地拆散英日同盟,消除了亚太地区争霸的障碍;
②对英国:保证了它的既得利益,也平衡了英国与日、美的关系,但是同盟解散后,使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将会受到日、美的双重压力。
③对日本:今后的侵略行动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但通使日本第一次处在了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它所获得的绝大多数既得利益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承认。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签订《五国条约》
1、时间:1922年2月
2、名称:《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条约》;
3、内容: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以及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但没有对其他舰种进行限制。
《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
美 英 日 法 意
主力舰 52.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所占比例 5:5:3:1.75:1.75
【名词解释】
主力舰:旧时指海上作战的主力战舰,包括战列舰和巡洋舰。战列舰(Battleship,或又称为战斗舰、战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过去曾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由于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舰队中的主力,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过去又曾经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由于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舰队中的主力,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巡洋舰(Cruisers)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 力。现代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0.8万吨~3万吨,装备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大部分巡洋舰可携带直升机。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舰的地位日渐衰落。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它们的作用完全被驱逐舰代替。世界最的现代巡洋舰有三级: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前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以及苏联光荣级导弹巡洋舰。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航 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一般航母舰队会配备1~2艘潜艇,护卫舰,驱逐舰以及补给舰。驱逐舰或航母上搭载反潜直升机、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等。依靠航空母舰舰队,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按其所担负的任务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按其舰载机性能又分为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和直升机航空 母舰,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传统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在内的各种飞机,而后者则只能起降直升机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定翼飞机。某些国家的海军还有一种外观类似的舰船,称作“两栖攻击舰”,也能搭乘和起降军用直升机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机。按吨位分,有超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9万吨以上,只有梅友军有此类航母,美军核动力航母均为超级航母)、大型航空母舰(6—9万吨)、中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万吨以下);按动力分,有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和核动力航空母舰。21世纪初,世界上一共有11个国家拥有航空母舰:阿根廷、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英国和美国以及日本、韩国。世界各国海军一共有数十艘在使用。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和的航空母舰,其它国家的航空母舰比美国的都小得多。
4、对主要国家的影响:
(1)对美国:这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取得了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也限制了日本的海军扩张;
(2)对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标志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结束。
受一战的影响,英国这个拥有全球性海军霸权的国家,其经济遭到惨重打击,根本无力继续维持其特有的“两强战略”(即其海军实力要达到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的实力的总和),面对美、日等新兴的海军强国,甚至连世界第一都难以维持。为此,英国不得不希望进行全球性的海军军备谈判,妄图通过谈判来达到其继续维持世界第一海军的目的。毕竟,战后的英国不可能去试图寻求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因为这是无法取胜的。而美国也希望能够限制英国的海洋霸权,这从前一段时间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上就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干脆地拒绝了其中的第二条: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海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使美国认为英国是一个比德国军国主义更可恶的海洋霸权,是“全球专政”的国家。结果签订《五国条约》,损失最重的就是英国,而美国则名正言顺地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实力和权利。
(3)对日本:有得有失。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因为这使它比较强的海军扩张能力受到抑制,难以自由地发挥,甚至于还要被迫进行适当的约束。但它在海军基地建设方面基本没有受到束缚,使它在新加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占有优势、限制了美英向西太平洋扩张,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日本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取得主动。
在海军军备谈判期间,日本代表则坚持要求英美日之间的比例应为10∶10∶7。日本认为,进攻舰队对迎击舰队必须保持50%以上的优势兵力,而防守舰队则必须对敌国的舰队保持相当于该舰队70%以上的兵力。美国坚决反对日本的要求,并对它施加压力,宣称要是日本继续坚持下去,那末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造四艘。日本只好就范,表示同意接受美国提出的比例,但又提出了两个交换条件:一是承认日本原来在中国的利益,二是美国不得在太平洋上建筑海军基地。美国基本上满足了日本所提出的条件。其实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就没有真正执行过,一直在海 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
总之,有人戏称,《五国条约》签订后,各主要大国的心态是欢欣鼓舞的美国、郁闷失落的英国、态度勉强的日本、不太在乎的法国和意大利。
5、整体评价:
(1)《五国条约》是世界现代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具有暂时缓和主要大国之间海军军备竞赛的作用。
(2)条约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能发挥阻止战争的作用。
除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对其他舰种没有任何限制。而其中的巡洋舰和潜水艇都是具有强大攻击性的海军武器。再加上在海军基地方面又给了日本极大的让步;特别是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以至于日本根本就没有遵守条约的限制,一直在埋头扩大航空母舰的规模,也没有受到有效的制裁。因此,不能遏制侵略行为的发生。
三、中国山东问题:
1、中国山东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1)由来:
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③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谈判——华盛顿会议:
中国代表提出在会议上讨论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日本反对,要求中日双方在会外“直接谈判”。
巴黎和会没有解决山东问题,而这次会议上,为什么中国还要把解决山东问题当作主要争取实现的目标。这是由于中国意识到,这次会议的国际背景与巴黎和会有很大不同,出于遏制日本的长远考虑,英美有可能在不损害它们利益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支持中国的要求,至少能阻止日本的过分要求。所以,仍把解决山东问题作为会议争取实现的目标。
日本要求在会外进行“直接谈判”,主要是害怕英美在会上干涉和压制日本,而英美对日本的主张加以妥协,这仅是一个形式上的让步。英美坚持要有它们的观察员列席会议,这实际上保证了它们有机会对会议进行干预,确保了会议的走向基本上可以按照它们的意图发展。
(3)解决: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1922年2月)
根据条约,日本将山东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4)评价 :
①对《凡尔赛和约》中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修正;
②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取得的少有的重大外交成果。
【合作探究】为什么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的山东问题得以解决?
提示: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
②美英与日本矛盾。
教师也要指出:这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产生尖锐矛盾的特定条件下才得以实现的,并不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发生根本改变情况下的产物。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仍然处于“弱国无外交”的地位。
2、《九国公约》的签订:
(1)时间:1922年2月
(2)名称:《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3)内容: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才是列强奉行的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4)实质: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虚伪的,实际上是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这一阴险的侵华政策,以九国公约的方式得到确认。
(5)影响:
对美国:又一个外交胜利,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还由此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对日本:又一个外交失败,它在中国的扩张不得不受到这个公约的极大限制。
对中国:又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中的材料,回答: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这些条款是否能够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其中的哪些条款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侵略中国而安排的?
参考答案:这些条款不能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也不能维护中国的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侵害中国主权的行为比比皆是。严重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国之中国──租界依然存在,外国在中国领土上的驻军一个也没有减少,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等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特权一项也没有废除。所以,“尊重”也好,“给予中国机会”也好,都是虚伪的说教。而真正的目的在于第3、4两款。帝国主义想在前两款对中国欺骗的基础上,诱使中国接受帝国主义共同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华盛顿体系的构成: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条约》、《解决山东问 题悬案条约》和《九国公约》所构成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称之为华盛顿体系。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评价:
(1)凡——华体系的构成: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华盛顿体系则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一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评价:它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的基础上,只能暂时地缓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不能长期维持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虽然日本被迫归还了中国的山东,但并不等于日本放弃了灭亡中国的计划,相反,由于中国在这次会议上极大地利用了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获取了不少外交 成果,更激起了日本对中国的仇视和报复之心。此后日本抓住种种机会,不断制造事端,寻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矛盾越来越激化。
加之,日本在这次会议上受尽了美国的气,从此怀恨在心。此后埋头扩军,到30年代,利用欧洲注意力集中在德国身上、美国集中精力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的机会,一再突破华盛顿体系,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将华盛顿体系彻底打破。而这一行动突破了美国妥协的底线,招致美国的全面制裁,这种制裁逼得日本无路可退,被迫贸然发动对美国的袭击,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资料回放】名人对凡——华体系的评价
列宁曾评论道:“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
日本出席会议的代表抱怨道:“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教学小结:
华盛顿会议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学习中,要把握三个主题,即英日同盟、海军军备和中国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是的赢家:①拆散英日同盟;②美国海军力 量与英国并驾齐驱;③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④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日本、英国和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日本:①英日同盟被拆散;②海军力量受遏制;③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
英国:丧失了海军强国地位;
中国:虽争回了部分权利如山东主权,但是的受害国,《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使帝国主义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案提示:巴黎和会仅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等地区的矛盾,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随着欧洲等地区矛盾的缓和显得日益尖锐起来。此外,帝国主义战胜国在一战后开始的海军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这些都使帝国主义国家觉得有必要再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加以协调和解决。而美国由于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决心在亚太地区寻求外交突破,所以,倡导召开了这次会议。
由于美国主导了这次会议,所以美国收获颇多。比如在《四国条约》方面,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重大障碍。又如在《五国条约》方面,美国一方面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制约了自己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日本海军,可谓是一箭双雕。再如在中国问题方面,成功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而使自己多年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以实现,从这一政策中,使它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大经济优势,争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可以说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在亚太地区的全面胜利。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
提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实现了暂时的平衡。而它未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在新的情况下重新开始。随着新的斗争逐渐激烈,原有的平衡逐渐被打破,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国际秩序将会被*,和平将不复存在。
⊙学习延伸:
1、(材料略)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对我国山东的意图如何?
参考答案: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图将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据为己有,为了达到此目的,日本正在寻求英国的外交支持。
2、后来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理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前后结局如何?
参考答案:在巴黎和会上,由于英法等国为了避免日本在解决欧洲问题上制造麻烦,决定用当时与自己利害关系还不大的亚太地区的利益暂时来安抚一下日本,所以当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对山东的要求之后,英法给予明确的支持,而当时美国的注意力,放在了谋求对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权,不愿因一个具体的外交问题引起与英法日等国的纠纷,基本上默认了日本的要求。它们共同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结果,使日本占有山东的目标得以实现。
3、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国与日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多久?
参考答案: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日两国属于同盟关系,即英日同盟。
但是,随着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主宰的美国,极力反对这个同盟,英国也不愿意再让日本借这个同盟谋取私利,而自己却获利不多,甚至于有牺牲自己利益的危险。所以在华盛顿会议上,这个维持了近20年之久的同盟,被迫解散。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三篇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老师会怎样说课呢?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伟大的抗日战争》
说教材:

此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是高一历史(人民版)上册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部分内容。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百年时间内,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中国主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转折点,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抗战开始时间的问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二、抗战阶段: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中日*逐渐上升,中国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伟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显示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三、抗战特点:中国抗战的特点是"全".全体现在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种作战方式各种正义力量的支持。中国*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如何体现。其次是一场持久战;最后是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抗战的伟大体现:从抗战的历史意义分析出,国内意义:中国的抗战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扞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意义有: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五大国,并担任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情境模式,围绕重点、难点及亮点精心设计问题群,促进学生互动讨论、辩论纠误,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将本课内容设计为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师本人将担任抗战纪念馆馆长,并在课前布置好预习课题。

说学法:

学生以参观抗日战争纪年馆的形式来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节内容,四位同学将担任抗战纪念馆分馆馆长并做好为其他同学讲解的课前准备。其余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在体念中自主、互动学习,进行知识的辨析和迁移。

说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以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方式完成对本课的教学。

说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教中有评,评中有教,体现一种过程引导、及时反馈和激励鞭策的教学理念。

3、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屏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一纲一本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我的课堂教学观可以概括为"六点论",即凸显重点、破袭难点、呈现亮点、追踪热点、教的有效点、学的轻松点。

说教学目标:

在"六点论"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三维教学目标。主要是体现"合理"性,可能性,避免"假、大、空".

知识与能力:一方面,落实"双基";另一方面,一堂课不可能解决学生各种能力问题,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意识;

过程与方法:角色扮演法、材料法、图片法、图示法、研究性学习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客观评价事物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体会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含义。

说教学重点:

分析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原因、表现及结果,探究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确立依据:因为她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和后方),全国各阶级、各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从中日两国实力对比来看,中国是个弱国,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说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确立依据:从中日两国实力对比来看,中国是个弱国,日本是一个强国,因而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说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布置预习作业,做好扮演纪念馆馆长的准备工作。

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做好扮演专题馆分馆馆长的准备工作。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受侵华军细菌战毒害的中国民众和王选女士为细菌战受害者索赔而奔走街头这两张照片引出本课的内容--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作为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57年前的那场战争。

二教材处理

抗日战争这一章节内容在老教材中需要6个课时才能讲授完而新课程只安排一个课时。因此我将本课内容设计为一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模式,教师客串纪念馆馆长,个别同学担任分馆馆长身份的形式带领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来完成对本课的教学。

三参观纪念馆

馆长:同学们此次参观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本纪念馆分为一个综合馆和五个专题馆(日军罪行、中国抗战、铁血忠魂、、影音经典、献花留言)。同学们可按展厅依次参观。

综合馆

内容简介: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了局部侵华战争。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侵占了整个东北中日*逐步上升。到了1935年,为分离和蚕食华北,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中日*开始成为最主要矛盾。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民义愤填膺,吁请抗战,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国*、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国民党爱国官兵及关外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华北事变后,中国*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积极筹划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日本相继发动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随即改变中国*领导的军队并公布由中国*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开始了。

全民族抗战分为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1937.7,7-1938,10月)国民政府积极组织了四次会战,分别是凇沪、太原、徐州、武汉会战,在正面战场上抗击了大量的侵华日军。

战略相持:(1938.10-1945.8)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迫于战线太长,兵力、物力、财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进攻。而中国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战略*:(1945.8-1945.9)1944年敌后战场开始了局部*,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下,中*民展开全面*。日本政府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了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篇二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加强》
我们称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语中民主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中的亮点之一,它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辉煌及衰退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于中国古代*政体的另一幅灿烂的政治画卷,让我们去亲自感受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历程中地位和重要影响。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课在整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这一课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概念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等

2)结合历史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懂得每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其国情、经济发展等因素相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理解希腊奴隶制度是把双刃剑的含义;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作用。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时已经对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阶段不重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对

高中历史教案:美国的建立


第六节 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1787年宪法
难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美国国旗导入本节的教学,“请同学介绍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美国国旗记载着美国由13个州扩张演变为50个州的历史,也纪念着最初英国殖民统治下的13个州参加独立战争并最终为赢得独立做出的贡献。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2.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按教材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内容请学生归纳,也可换一种方法,例如给出几段原始材料,通过学生分析理解,归纳出独立战争爆发的深刻根源。
材料一 北部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中部殖民地,以农业为主,土地肥沃,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南部殖民地,盛行资本主义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主要作物是烟草、蓝靛,有一批“蓝靛百万富翁”
材料二 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物品只能运往英国。1765年的《印花税法》规定,所有的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同学们能否从中分析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原因?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归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激化致使战争一触即发。
3.独立战争的经过。建议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阅读教材关于战争进程的有关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总结独立战争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制作一张大事年表。其中包括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和第二届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约克镇大捷,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等几个要点。
4.1787年宪法。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建议教师通过原始材料的分析加深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理解。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摘录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设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证国内安宁,规划共同国防,增进一般福利,使我们自己和我们后代得到自由和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第1条
第1节 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第2节第1款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第3款 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应按照本联邦内各州的人口分配。这种人口
的决定,除全部自由人外,应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这种自由人中
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级的人口,不包括未纳税的印第安人……
第3节 第1款 联邦参议院应由每州两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由州议会选出,其任期为六年……
第2条
第1节 第1款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四年……
第2节 第1款 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服阶段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第3条
第1节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法院和低级法院两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职守,即应继续在职……
教师可就以上这些材料,提问学生,该宪法中规定的建国目的是什么?政府的组成形式是什么?有哪些权力?国家职权由哪三个部门分掌?如何评价这部宪法?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完成教学。
5.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对美国本身的发展和对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重大影响两方面分析。
教学设计思想
利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国的影响入手,结合大量的图片、文字、网上资料,创设历史学习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完成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流露。

高中历史试讲教案:开辟新航路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高中历史试讲教案:开辟新航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和影响(包括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和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用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开辟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不仅要认识开辟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认识开辟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发展的能力,树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教学方法
(一)教师通过提问、举例、图片和实物的展示、纪录片或书籍的介绍等方式来多角度进行知识讲授。
(二)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材料的阅读,课堂趣味测试、小组讨论等多方式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纪念新航路的开辟,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具体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和过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②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①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③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向东航行
①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②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①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②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②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2)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②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③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三)巩固提高
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1)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1)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2)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3)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课后作业
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
五、板书设计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篇”一文,希望“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中历史优秀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