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学前班数学下册教案 > 导航 > 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设计:1到5的认识

学前班数学下册教案

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设计:1到5的认识。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那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设计:1到5的认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篇《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设计:1到5的认识》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Fwr816.COm小编精选

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认识数字8、9和10


这篇《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认识数字8、9和10》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8、9和10;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8、9和10;4、会写8、9和10。
教学重、难点:写8、9和10。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8、9和10、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8、9和10 20分钟,写8、9、10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课件)数喜羊羊,青蛙,鸽子。
2、看尺子填数字。
3、数珠子。
4、看点点写数字。
二、新授1、(出示课件)数一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吊环?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 分别引出8、9、10。
2、指名生上来写数字。
3、指名根据数字画点点。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数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抢答某数的前后是几?
三、作业写8、9、10各写了5排。
教学反思:8很多孩子写不好,有的能连写,有的不能连写。9的孩子写得真的像个球。有部分孩子把10写反。

学前班数学教案设计:学习6的加减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学习知识,充沛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笼统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6的第三、四组加减,掌握算式:1+5=6 2+4=6 3+3=6 4+2=65+1=6活动准备;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写有6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小奖品若干。
学具:每人一个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礼物,增进感情,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真高兴,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是专门用来奖励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奖品。小朋友不要担心,只要你们大胆动脑筋考虑问题,就一定能够拿到大奖,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复习6的第一、二组加减。
师:"你们听,老师朗诵儿歌了"新年到,放鞭炮,你一炮,我一炮,快快乐乐放鞭炮。"哎!鞭炮在哪里呢?快找找呀?找到了打开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原来是加减算式,怎么放鞭炮呢?假如小朋友能够洪亮完整的念出算式和得数,就会听到"嘭啪!响炮"的声音,假如念错了,就会听到"嘶 哑炮"。谁第一个来?请幼儿拿着自身的算式到前面来读,读完后站在幼儿面前。依次请其他幼儿前来参与游戏。
引导观察问:"这些都是与几有关的算式?"小结:对,刚才游戏中的算式是6的一局部加减算式,今天老师来教小朋友用一种新方法学习8的另一局部加减算式,你们赞成吗?好,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你知道8的加减算式是怎样得来的吗?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二:探索发现组成式与加减算式的关系,明确加减算式中的交换率和逆运算。
师: 请看这里,6 1+5=6、 5+1=61 5 6-1=5、 6-5=1这是小朋友学过的6的一组成式,我们一起来读一下:6能分成1和5,1和5和起来是6。引导幼儿说出:"1和5是局部数,6是总数",两个局部数合起来是总数,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因为1和5合起来是6,所以,我们得出了算式:1+5=6;再根据加号两遍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我们又推出了5+1=6,这就是加法算式的由来;那么,那么减法算式是怎么得来呢?在组成式中,6是一个比较大总数,1和5是小的局部数,总数去掉一个局部属等于另一个局部数,去掉就是"减"的意思,所以,我们得出减法算式6-1=5,这就是减法算式的由来。在减法算式中有这样一个规律:等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算式仍然成立。用数的组成式来学习加减算式,这就是王老师今天要交给你们的巧方法。问:"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算式呢?"几个加法?几个减法?
小结: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你们明白了吗?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
3.播放课件三,幼儿进行自我操作探索,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师:你们看,6 2 4  引导观察组成式,使幼儿明确总数和局部数。根据这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加减算式呢?请小朋友快快用你的笔写出来吧,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预备开始:
幼儿利用新的组成式推理算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注意个别辅导,照顾个体差别。提醒速度快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小声读出自身的所摆得算式。
4.集中幼儿,归纳总结。
问:"谁来念自身的算式?""为什么2+4=6呢?"小结:因为2和45合起来是6所以,2+4=6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得出4+2=6 。6是总数,总数6去掉局部数2,就等于另一个局部数4,所以6-2=4,6-4=2。以同样的方法学习3+3=66-3=3。在归纳时,注意引导观察,"这次,你推出了几个算式?为什么只有两个算式呢?"因为在这个组成式中,两个局部数是一样的,交换位置后结果还是相同的。注意随时为幼儿的胜利颁奖。
5.概括6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
1+5=6、5+1=6、6-1=5、6-5=1、3+3=6、6-3=3,引导幼儿集体读出算式。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示的很棒,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寻找规律,书写算式,人人都是"智慧之星",为自身鼓掌祝贺!
6.游戏"小商店"复习加减。
刘老师为了向小朋友表示祝贺,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喜欢玩的玩具和用具,介绍:在3号区有小汽车玩具,4号区有毛毛玩具、2号区有铅笔盒、6号区有书包,请小朋友凭卡领取,在小筐里有若干写有6的三、四组加减算式卡片,每人用一张卡片领取物品,要求是:得数是几,就到几号区领取,领取后可以去告诉身后听课的老师,你从几号区领取的玩具,为什么?
三、结束:引导幼儿,到户外去观察,自然结束:
师:"小朋友!咱们抱着自身的收获,到楼下和其他班小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收获好吗?自然结束!

学前班数学教案设计:几何图形综合


这篇《学前班数学教案设计:几何图形综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复习几何图形活动名称:复习几何图形活动设计:
活动时间:活动形式:分组预定目标:1、复习几何图形的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能简单拼搭2、让幼儿感知集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教育资源:各种几何图形,胶水 纸预定程序:
一:复习认识图形,感知集合1: 幼儿坐成圆圈,教师出示纸袋(内有各种几何图形)请幼儿来摸,幼儿从纸袋内任意拿出一张卡片,并告诉大家是什么图形,说对的表扬,说错的纠正2:出示教具,学习分类,感知集合教师出示教具(示先准备好的几何拼图),请幼儿观察,请个别幼儿把图形归类,选把圆形找出来,在找三角形,。。。。。。。。。等边3:幼儿和图形作游戏 ,教师说:今天我们要来比一下,看哪个一小朋友站的快,拿正方形卡片的小朋友站在正方形里,那圆形卡片的站在圆形里二:组操作活动。:育 & 婴 …… 会1:同种图形拼搭如取出的三角形,拼后说像鱼。。。。。。。。。。等2:不同图形拼搭让幼儿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不同图形中取出任意拼(幼儿拼搭时教师多鼓力幼儿要动脑筋,拼的和别人不一样,并巡回指导)教师主要多启发幼儿拼搭活动反思:

学前班上册数学教案:认识1和2


认识1和2

学习目标: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义;认读和书写1和2 学习重点:区别2和1;2>1 1<2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引导看图(图自备),认识数量1

1、图中有什么,每种东西有多少只桶、2个球拍。)

2、说说图中的名称是什么

3、 认识找一找,教室内的物体是2的有哪些)

4、 引导看书上的图画,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有多少,并把它

们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

5、 书写数字:1和2

6、 巩固练习:读给同伴听

活动二:引导交流,加深对1的认识

1、图上的东西每种有几个,幼儿交流回答(苹果1个,梨2个)

2、谁多谁少,是1多还是2多(幼儿回答1少2多)

3、教师说2比1多几,1比2少几(幼儿回答多1少1)

4、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2>1 1<2,读作2大于1,1小于2.

学前班上册数学教案:认识5的组成


活动目标 :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小金鱼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条,好吗?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鱼缸里有四只小鱼游来游去的玩耍,换一幅场景后,一个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鱼。出示问题:现在有几条鱼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2、教学认识"5"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3、认识5的组成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教学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设计:1到5的认识”一文,希望“学前班数学上册教案设计:1到5的认识”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学前班数学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