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是好的?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教学反思。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本节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结合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导出形如ax±b=c和ax±bx=c形式的方程,并结合原有旧知——等式的性质推导出解法步骤,同时利用这些方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几课时的教学与练习,学生在掌握方程解法上没有问题,说明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掌握的比较扎实。但在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表现出缺少一定的分析习惯和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造成在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例题的变式题)时产生较多错误。

通过前后练习的比较、观察,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练习时偏重模仿和记忆,缺少具体分析的意识。从而造成在碰到一些变式题时就明显缺少解题策略,学生在读题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思考题中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而是在记忆中极力搜索“这个问题以前有没有讲过?或跟哪个问题是一样的?”等旧痕迹。然而这些变式题的解答难就难在它与例题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其中的区别和练习,光靠模仿和记忆,那就很难正确解答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重模仿轻分析的学习方式,在练习中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注重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表述。教师要强调学生读题后先分析并写出等量关系,每个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都要设计等量关系的分析与交流,从潜意识中使学生重视起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一开始学生可能在分析、判断等量关系时还会模仿例题的形式,因此在学生对基本类型有了一定的感悟后,要有针对性的出现变式题让学生来解决,使其在认知冲突中进一步感悟先分析、判断等量关系的重要性。但同时教师也要十分清楚的认识到寻找等量关系对于课改后的六年级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缺少一定的意识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在六年级前很少涉及甚至没有安排过等量关系寻找的内容。正是由于教材中忽视了这方面内容的安排,也就引起了第二个原因——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寻找等量关系能力的培养。等到六年级要大量具体涉及到时,就发现学生很不适应了。如何提高学生寻找题目中等量关系的能力,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等量关系的分析能力,除了如前所述要加强意识培养外,还应在具体方法上加以指导。而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判断等量关系的方法,教材在例题分析中就先借助了线段图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画线段图来表示条件和问题,从而形象的表示出等量关系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中不能因为问题简单或赶进度而忽视画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的环节。一开始学生可能由于以前缺少一定的训练而显得有些不适应,但经过几次的努力后,学生就能很快提高作图能力,从而有助于等量关系的寻找。

综上所述,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从偏重模仿和记忆中逐步纠正过来,逐步建立具体分析的意识。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能力,借助线段图的表示形象的表现出相关的等量关系,提高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fwr816.coM编辑分享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 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在教学前,由于我个人一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通过直观演示,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些困惑。

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23 56÷7=8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

2、 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反而是多了。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系列


教师是课程主要的研究者。撰写教案能帮助老师理清教学思路,教案有利于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知识内容,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我们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1】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节课带给我的感想是颇多的,但综观整堂课,我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思路,最终才能有所悟,有所长。下面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反思和一些初浅的想法。

比如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减去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8的因数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2】

怎样滚得远这一内容是教材安排在本册第二单元直线、射线、角后的一次数学实践活动,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拖到了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结束才进行教学。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拖,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回顾组织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我觉得以下一些做法比较成功:

1、保证活动材料。如果不能提供合适的材料,那么,活动是绝对无法开展的。活动之前,我一直在考虑这次活动需要的材料怎么准备的问题。测量长度用的尺可以从其他班借米尺,三角板学生有,用来垫木板的砖是不需要的,有一名学生扶着就行了,可以滚的东西就多了。可教材要求用30~50厘米长的木板来搭一个斜坡,木板准备起来并不方便,因此一直在考虑,有什么可以替代。因为中秋节过去不久,我无意中看到一些中秋月饼的包装盒材质比较硬,而且长度也差不多,就发动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月饼包装盒,这样就解决了木板这个大问题。

2、分工合作明确。这次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很强。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学生很难完成这次的实验。因此,在通过回忆生活情景的基础上,我马上提出了问题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让学生明确这就是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随后,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28页的最后一段文字、下面的四幅图及第29页的上面一部分内容,明确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依次是:搭建斜坡、滚动物体、测量长度、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其中前四项是要分散在室外完成的。我问学生:这些事情你一个人能完成吗?学生表示不能,需要几个人合作。这时,我让学生根据前四个步骤考虑至少要几个人,学生认为5个。考虑到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必要指导,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全班47名学生按照自然组分成了8组,有的组多出来的1名学生可以协助测量等。具体的分工有学生自己商量决定。在随后的实验中,我明显感觉到了这样分工的好处,各小组的学生忙而不很乱,看他们合作得挺愉快,我也很高兴,因为我一直很担心的纪律秩序等问题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3、提前预设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成为一个思考周密的设计者,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科知识的特点预设教学问题,指导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由于这次活动的地点是有变化的,室内室外室内。第一阶段的室内指导很关键,因为到了室外,学生分散后,再要指导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对于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先进行了预设。例如,物体滚出去时被阻挡而停下了,怎么办?物体滚歪了,怎么量长度?这些都通过学生的交流来解决。对于滚歪了,怎么量的问题,有些学生马上想到了刚学过的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知识,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板平移,还有的学生认为把滚的物体平移比较方便。我心里暗自高兴,看来,活动拖到现在进行也不是一件坏事,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不正是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的之一吗?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这个问题反而不容易解决了。

应该说这次活动的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但我也有一些困惑:

1、我的提前预设是否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滚歪了,怎么量的问题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时自己发现并想办法解决?

2、由于各小组完成实验的时间不同,对于最后数据的汇总和结论的得出已经没有时间了,只能利用另外的时间进行全班交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数学实践活动的高效呢?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3】

背景与导读

对于学习来说,人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地学习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下,我运用案理研究的方法,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40页《角的度量》一课进行教学与研究。在教学中,我运用开放式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当好学习的主角。

片段与反思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纸和直尺,画一个角。(学生迅速作图)。

师:同排同学比较,看谁画的角大一些?并说明方法?(学生比较,并各抒己见)。

师:请同学介绍自己比较的方法。

生:我是通过观察,发现**同学画的角大一些。

生:我们把角剪下来,进行比较。

师:非常好!能上台来演示一下比较过程吗?

生:先把两个角剪下来,再将两个角重合在一起比较,看谁大一些。

师:谁能具体描述重合比较的方法?

生:用大的角去盖住小一些的角。

生:两个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角就大。

师:请同学们思考,重合比较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很好!一下子就能看出角的大小。

生:不方便。用剪刀剪非常麻烦。

生:有的角太大,无法去剪。

[反思: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聪明才智,制造矛盾,激活思维,找准发现问题的切入点,从而产生学习的需求。]

[片段二]

师:大家对重合比较方法的理解和思考很有价值。数学家们也遇到了这些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请看大屏幕!(课件介绍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量角器,四人小组认识量角器,不懂得问题和有价值的发现请提出来。(学生研究量角器,教师参与,共同探讨。)

生:量角器是用来量角的。但我不知道怎样操作?

生:我发现量角器上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组从左往右,一组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

生: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面这个刻度交*在一个小点上。

生:我从最大的刻度数180这个数上猜测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生:我发现下面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个点。

生:量角器上的射线组成了很多角

师:同学太聪明了,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请看大屏幕!(课件介绍量角器: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圈刻度。2、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师:请大家在量角器上读出10角。并说明为什么?(学生读出)。

生:这个角被平均分成了10份。

师:同排在量角器上找出60和120角,并说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读角时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所以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分清楚。

师:在量角器上找35角。并说明想法?

生:35角是没有标明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来。

生:它在30与40之间的中线上。

师: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

[反思:教师下定义,过于生硬和说教,很难将看似简单的道理说透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

师:刚才通过认识和理解量角器,大家对角的度量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大家估算自己桌子上实物角的度数。(让学生先估计,在说明想法,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反思:有了N角的概念,再估算角的大小,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量角器的作用和角的度量方法。]

师:要想知道自己所估算的是否准确,最好还是通过量角器测量。(然后让4名同学在实物投影处演示。再分组量,边度量边介绍。)

师:请大家总结以下量角的方法。(学生总结。)

{再让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师:请同学们帮助改正错误。(播放视频,角的度量的错误操作:1、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2、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3、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师:请大家讨论,怎样避免前面的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反思:错误是难免的。但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则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发掘,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

生: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要重合。

生:量角器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对齐

生:角的开口方向可以通过旋转书来调整。

生:读角的度数时,要注意观察角的张开方向

[片段三]

师:请大家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学生量三角板角并介绍方法。)

师:请大家完成教材第39页第3题。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师:通过大家的度量,你们发现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规律吗?

生:3点是90。

生:有规律。每小时是30

师: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2)120(3)30(4)77

师: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总结。)

师:老师整理了度量角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点对点,边对边,边对线,根据方向读度数。

师: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

[片段四]

师:(视频播放两组角。一组是角的两边长短相差甚大的30角。一组是边较短的120角和边教长的30角)请大家观察第一组角哪个大一些?第二组角又是哪个大一些?

生:第一组边长一些的角大一些。

生:第二组边短一些的角大一些。

师:同意的请举手。(学生都举手了)。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实物,用量角器量一下再比较。

(学生开始叽叽喳喳)。生:太不可思议!居然都是30。

生:真有趣,眼见为虚呀!

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判断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量。

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大

[反思:常言道眼见为实。但不然,这里却眼见为虚,这一矛盾冲突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了不起的发现油然而生。]

点评与拓展

以前教这个内容时,重点放在量角的方法上,教师指导学生怎样对点、对边、看刻度,甚至让学生把量角的方法背熟了,结果学生还是不会量角。反思其教学行为,我认为量角方法的真正道理其实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这个角重合,读出的量角器上角的度数就是要量的这个角的度数了。而怎样进行重合学生是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能很快地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上。依据以上的认识,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上面四个层次来进行。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比较纸角大小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产中确实会碰到这种需要量角的事,从而产生学习需求。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组从左往右,一组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面这个刻度交*在一个小点上;我从最大的刻度数是180这个数上猜测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我发现下面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个点。你看学生研究得多认真,观察得多仔细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四个层次来学习的:(1)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10),并说出为什么?因为这个角被分成了10份。(2)在量角器上读出两个角的度数(60、120)因为读角时学生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学生通过这两个角的认读,深有体会地说: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3)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35)。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来。(4)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课堂上学生不仅会量,而且会说。第四层次是探究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的关系和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程度的关系。边放手,边设置障碍,有观察、有思考、有操作,于无形中顿悟。

课堂是舞台,学生是主角。只有教师甘当配角,学生才能在舞台上出色的发挥和表现,成为真正的主角。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渔场,才是教师的气概,才能让教学方式更民主,更开放、更科学、更和谐。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4】

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们着眼过程与凝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2.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基于此,教学伊始,我们选择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人,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的圆和欣赏人文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不断积累感受、提升认识,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5】

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是本单元的重难点,相比只认识整万数和只认识整亿数来说困难一些.但学生有了认识整万数和整亿数的基础,在写法和读法上道理相通.教学时通过引入生活的中数,让学生应用数位顺序表去读写中认识数的组成,进一步掌握万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同时在想想做做中呈现我国近几年发展的一些数据,通过的对数据的读写与说感受,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我们经济的发展。

1、组织交流,掌握读写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整亿数和整万数的复习,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读写时应注意什么。把学生读写时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进行交流。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生活中的大数,体会到含有亿级和个级的大数的读写方法与前面的读写方法有很大相似之处,最后通过交流得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通过学生多层次的交流体会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读写多位数的方法。

2、联系生活,培养数感

教材提供了生活中很多大数,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写一写掌握进一步掌握读写多位数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大数的意义,感受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其实这几课的教学目标中都出现了培养学生数感,相当于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来说,这是一个隐性的教学目标,如何在完成显性目标(如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同时也能达成隐性的教学目标。我就结合这几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在估计、想象、类推等活动中发展数感。如在认识3万这个数时,让学生根据我校学生在操场上做操时的情景(我校3000人左右)估计3万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在读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时,让学生结合我们教室和学校的面积去想象天安门广场的大小。当学生难以估计和想象时,也可以用类推的方法理解大数的意义,如在练习[已知100张白纸的厚度,让学生说说100000000张的厚度]让学生用类推出1000张、10000张的厚度。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具体感知这些大数的意义。

在交流与表达中发展数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数据后,让学生说说体会,在学生在情境中去体会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让收集相关信息后进行相关交流,在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学习,认识到数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体会数学的价值。如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后来交流有关我国在校学生的人数、我们身体的确一些数据,以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

本单元难点是学生对于数的改写的掌握,错误较多的就是这部分知识,还有个别学生不会进行数的改写和取近似数.往往不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或是把改写成用万或是用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最高位上的数相混,通过加强练习后情况明显有好转.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屏幕呈现计数器)认识吗?

生:认识,这是一个计数器。

简要回顾计数单位、数位。师:我们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出大小不同的数。不过,每一位上最多只能拨几颗珠?(9颗)

师:要是再添1颗,那就得

生: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了。(板书:满十进一)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计数器,还有一些珠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拨数游戏,好吗?(好)

师生共同完成拨数游戏,依次拨出3、30、300和3000。(学生很快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快速地拨数)

师:刚才四个数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可每次用的珠子的个数

生:都一样,都是3颗。

师:那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所在的数位不同。

师:看来,同样的3颗珠,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既然大家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谁了?(三万)

师:(屏幕呈现30000)30000是一个较大的数,看看这个数,再看看你手中的计数器,你能想办法拨出这个数吗?(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意见)

师:瞧,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认为能的同学,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可以在千位上拨30颗珠。因为10个千是一万,30个千就是三万。

生2:不能这样拨,计数器每个数位上最多只有9颗珠,哪来30颗珠?

生3:在计数器上拨珠,满十就得进一,更不要说满三十了。

师:用这个计数器拨不出三万,是算珠不够吗?

生:不对,是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

师:(相机询问同桌的两个学生)你的计数器有几个数位?(四个)你的呢?(四个)如果允许同桌俩合作,你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拨出三万这个数吗?

学生稍作思考,随后兴奋地把两个计数器合在了一起。

师:谁来说说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我们发现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于是把两个计数器合并到一起,并在左边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3颗珠。

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该生的拨法(如图)。

生1:个位上拨3颗珠,表示的是三,不是三万。应该把左边这个计数器上的个改成万。

生2:因为千的左边应该是万。

生3:改成万以后,这一位就成了万位,万位上拨3颗珠,才是三万。

生4:我还有补充,既然这里的个改成了万,那左边的十百千也该改一改。

师:说得真好!那你们会改吗?试试看。

同桌俩合作,边讨论,边将左边的十百千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交流后,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呈现如图。

组织学生交流调整计数器的方法,突出直接在十百千的后面添上万得到十万百万千万的方法。

师:这样看来,新增加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多媒体演示)

师:瞧,普普通通的计数器上,还隐藏着有趣的规律呢!那这些新的计数单位究竟有多大,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拨珠数数,进一步研究大数的计数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一万开始,一万一万地数到十万,揭示10个一万是十万,继而十万十万地数到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到一千万,并依次揭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计数器变了,相应的数位顺序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对照计数器,说一说千位左边是哪四个数位,并全班交流。

师:新增加的四个数位都和什么有关?(万)而且这四个数位和原来的四个数位还一一对应,所以,我国的计数方法中把这四个数位统称为万级,而原先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则统称为个级。(呈现拓展后的数位顺序表)

师:有了合适的计数器和数位顺序表,我们就能认识更大的数了。张老师是个汽车迷,这两天从网上收集了几款汽车图片及它们的价格。先来看这辆大众车。(学生轻声估价:20万、30万不等,教师随即出示价格:二十三万元)那二十三万究竟是多少,你能在新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个学生上台试拨。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在十万位上拨2颗珠,表示二十万;在万位上拨3颗珠,表示三万,合起来就是二十三万。

出示表示23的计数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23个一和23个万所表示的意义。

师:会写二十三万吗?对照计数器,试着写一写。(学生试写,教师请一个学生板演)

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一开始写成23000,看完黑板上的写法后,及时改正过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二十三万的写法)

师:老师还带来了另两款汽车。出示宝马、奔驰汽车图片,其中宝马汽车标价一百零四万,奔驰汽车没有标价。(学生纷纷估价)

师:既然同学们都想估一估这款奔驰车的价格,那好,给你一点提示:它的价格比这款大众贵多了,但要比这款宝马便宜一些。你们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它的价格吗?(三个学生估计的价格分别是:100万、102万、98万)

师:这些价格都有可能。如果老师再给你一点提示:如果要在计数器上拨出这款奔驰车的价格,只需要1颗珠就够了。

生:(欣喜地)一百万!

师:真棒!(出示价格)那一百零四万和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下面,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把这两个数分别写下来。

学生拨数、写数,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拨出并写下一百零四万,随后简要交流拨数、写数时的想法。(教师从学生中收集到三种不同写法:10000、100000、1000000)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明确10000、100000、1000000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认识了一些较大的数。观察这些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是0。

师:像这些个级上都是0、表示多少个万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整万数。(板书课题)这些整万数,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学生试读,教师结合学生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像这样的整万数,万级上是多少,就读多少万。

师:光会写、会读这些数还不够,像二十三万、一百零四万、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真切地感受一下。

课件呈现:1张一百元、100张一百元捆成一捆、23捆、100捆和104捆,帮助学生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并通过交流这些数的组成,理解大数的意义。

师:还想玩拨数游戏吗?(想)不过,有一个特殊的要求:老师报的数如果需要在个级上拨珠,请同桌俩坐右边的同学拨,如果需要在万级上拨珠,请坐左边的同学拨。拨完后,再把这个数写下来。

明确游戏规则后,教师引导学生先后拨出并写下150000、15、2100000、210、30030000、3003六个数,并用课件成组呈现相应的计数器的图片。

师:观察每一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表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再呈现几个整万数,引导学生通过画分级线的方法深入探索它们的读法与写法。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课一开始时的拨数游戏上来。利用3颗珠,我们从3拨到30,再到300、3000、30000。还能继续往下拨吗?下一个会是多少?

生: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

师: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

生:不能。

生:如果要拨出第九个数,那得用三个小计数器合起来。

生:那得用到亿级。

师:没错。新增加的亿级又会有哪些数位,含有亿级的数又该如何读、如何写,下一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反思

有效的教学方法,源自于学习内容自身的规定性及儿童内在的心理需求。我们一直提倡要解读教材、分析学情,道理就在这里。

鉴于此,备认识整万数一课,在正式确定教学思路之前,我始终努力思考着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在整数这一知识序列中,整万数究竟处于怎样的特殊位置,它具有怎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次,对于一个只具备认识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四年级学生而言,整万数的认识将对其构成怎样的认知难度与思维挑战:仅仅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可实现对新知的同化?还是需要借助知识结构的顺应,在重构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

课前,我们又借助问卷进行了非正式的随访,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整万数的了解、接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知之甚多。事实上,在他们的生活及视野范围内,整万数并不多见。尤其是,不止一个学生将340000读作三十万四万。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已有的读数经验似乎无法同化新知,当一个数出现万级后,那就不再沿袭原有的读数方法,而改之以分级计数的方法。这是一次方法系统的飞跃,也是学生读数方法的一次突破。而这,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无法通过方法迁移顺利实现的。

如此想来,如何引导学生鲜明、深刻地建构起对级这一规定性知识的认识,是这节课的节骨眼,并将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整万数的意义、读法及写法的掌握。而相应的教学思路也就据此展开。

导入从拨数游戏开始。这一过程,是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回顾,是他们相关经验储备的唤醒和复苏。至于比较的过程,意在帮助学生感受位值原理,为后续整万数的学习奠定基石。而由3000到30000,是规律的自然延展,是新知的自然引入,更是认知冲突的引发。教学至此,可谓课伊始,疑已生。

随后的教学过程,恰恰见证了这样一点:学生的智慧潜力是值得尊重与信赖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同桌两位同学通过合作,想出将两个小计数器合并成一个大计数器时,我以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一次拓展。对于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简单的告诉固然可以,但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这种分级计数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4+4的拼合过程,恰恰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级的雏形,为学生随后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当然,仅有拼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拼成的新计数器中,右起第五个计数单位个为什么要改成万?相应的十百千又该作怎样的调整?这当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这一规律与分级计数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追问与慎思,事实上都促发了学生更深层面的数学思考,而关于计数单位、数位、级、分级计数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恰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得以建构与生成的。

例题以汽车及其价格作研究题材,这一选择有其明显的失误:汽车的价格超过千万的实属少见,这就大大限制了例题中数据的选择。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一方面,城市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对汽车极为喜好和关注,对汽车的价格也比较熟悉;另一方面,生活中关于人民币的交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那就是整万元的现金,通常都是以一万元(在银行中表现为一捆)为单位的,如:230000元则表现为23捆。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整万数的组成,进而更好地理解分级计数的方法。

练习量显然偏少,这与学习计数器、计数单位及分级计数方法时的充分展开有必然关系。但有限的练习如何用好,我们仍然围绕分级计数的方法进行。学生每拨一个数之前都需要思考:这个数是万以内的数还是整万数,需要在哪一级拨珠?用的珠子个数相同,为何拨出的数大小、写法、读法不同?每组中的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等等。从而始终将学生的思考聚焦于本课的节骨眼,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结尾处是对课首小游戏的一次呼应。三万不是这个数列的终结,有了新的计数器,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也就顺理成章。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这一问题的抛出,对学生而言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事实上,再加一个数位,或者再加一个四位的小计数器都能解决问题,但区分处也恰在于分级计数的方法与意识了。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7】

《认识容量和升》这堂课是开学到现在我准备时间最长的一节课,而且没有把握。为什么呢?因为像这种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的数学课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几乎没有,而且帮助学生建立升的较为正确的空间观念的难度比较大。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中非常薄弱的,以致于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容积也不知它的实际大小有多少,譬如算出柴油桶的容积是8升,也不知道是错误的。新旧教材的比较,让我感觉到新教材的先进之处。所以,我渴望上出这节课的特点,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深入钻研教参、教材,上网看教学设计,精心编制教案,准备了大量教具和学具。我利用两天的时间向自然蒋老师和初中的物理老师分别借来的水槽、一升的烧杯、250毫升、50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碗、汤勺、饮料瓶、等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水壶(水壶的体积要比热水瓶小很多),先让学生猜测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热水瓶的容量大、水壶的容量大、一样大。我把满满的一热水瓶的水缓缓地倒入水壶,最后正好全部到入水壶学生惊呼,它们的容量一样大。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热水瓶,它的容量竟然会和这个小小的水壶的容量一样大。在学生解释后,我及时小结:容量是指容器内部可容纳液体的大小。我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建立的容量的概念是比较到位的。

我又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升的空间观念的呢?我在课上分成了四个步骤:首先出现1升的标准件:棱长为1分米的塑料正方体盒子,让学生倒满黄色的水,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观察哪些容器可以倒入1升水,然后我先后把1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到入玻璃水壶、倒入脸盆,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1升水,记住它的大小;再次,我让学生把1升水倒入玻璃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倒入饭碗里,看看可以倒几碗;再次,我让学生猜猜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然后用1升的塑料盒把水道入热水瓶,最后学生发现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又猜猜脸盆的容量是多少,再把一升升的水倒入,这时学生发现脸盆的容量大约是4升,等等。在第二个操作环节中,我补充了小孩一天需要3升水。在每一个步骤的结束时分,我都让学生回顾1升的大小,加强对标准件的认识。由于学生对1升的感知较为充分,所以学生在回答P12第四题以及我的补充题时,正确率非常高。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瞬时就能产生的,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需要经过凭借实物到空间想象的两个阶段,而且前一阶段是长久和最具实效的即使成人,在表述体积和容积有时也不得不借用实物。所以,我课前准备一大桌子几十件的瓶瓶罐罐、盆盆壶壶,绝不是自寻麻烦,没事找事。这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和熟悉,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升的表象。

这节课还是留下的一些遗憾:其一,由于学生寄宿在校,不能让每个学生自己带来生活中的容器,每人自己的操作少,没能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操作。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教学反思【篇8】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教师教学生原版知识变成教学生学会探索知识,教师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而设计。具体表现在:

1、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胆猜想。

通过创设猴王分饼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习材料(如:用同样的三块橡皮泥,3人分1块、6人分2块9人分3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巩固深化。

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第1、2题是基本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4题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近似数


第 8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 课
一、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 )米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三、实践应用
第50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6篇


范文资讯网编辑精益求精制作了这份“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请您享用,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教案编写需要注意知识点的合理组织和安排。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1】

数学活动课《怎样滚得远》是我本学期的第一堂活动课,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前,我仔细的阅读了教参,制订了课堂教学目标,尽量考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体验到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同时,自己亲自将整个实验做了一遍,是为了能够想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以便提前预设。课虽然是备好了,说心里话,还是没有底。都说活动课不好上,学生兴奋度高,课堂比较乱,不好控制,教师喊破喉咙,学生依然沉浸在自我活动中;另外就是学生不会合作,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这节活动课能否成功上下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地分工合作,所以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上课了,大家席地而坐,来到体育馆上数学课,他们透着一股新奇劲。我拿出一个圆木棍,问:如果将圆木棍不借助外力,轻轻地放在平地上,它会滚吗?不会。那怎样才能让它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滚动起来?放在斜坡上。对,有时候为了节省体力,我们经常会利用斜坡,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在学生例举了一些例子后,我引入了正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滚得远。然后引导学生猜测,你觉得怎样滚得远?学生大多认为板放得越高(既斜坡的坡度越大,)滚得越远。适当介绍坡度就是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并画出图示。也有个别学生认为不是这样,他们觉得坡度越大,向下的冲击力越大,反而影响它向前,坡度应该适中,才会滚得远。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大家一致认为在0到90度之间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度数来进行实验,最后选定了30、45、60这3个度数进行实验。

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了。

我请了几个学生和我一起做了第一个实验,边做边讲了一些注意点,特别强调了要反复实验几次,求出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由学生分小组完成剩下的两个实验,得出结论。然而,我观察到,请上来的学生对于即将要做的工作毫无头绪,在我的指点下,完成了分工和实验,而其他旁观的学生,则只是好奇的看着,有的干脆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到了分组实验的时候,我观察到一些小组分工不明确,有的学生无事可做,造成其他学生既要做这个又要做那个,费时费力;再有学生坡度搭好后,不经意间慢慢塌了,他们还没有感觉到,继续在实验,操作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对结果的判断。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觉得我先前对学生的预设还是没有到位,对学生的困难分析不够。学生不会合理分工,课堂上除了对实验本身的指导外,对于如何合理分工也需要指导,而且在观摩实验时需要调动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以便对自己的独立操作有个好的参照。在反思之后,我开始第二个班的教学。

我将实验指导分这样几步进行:

首先我请学生思考: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做哪些工作?六个人该如何进行分工?指名学生回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要有人测量斜坡并要给予固定,要有2人;有人测量,要有2人;有1人滚木棍捡木棍;有1人记录。在此基础上让小组先进行分工。由于有了指导,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然后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第一个实验,同时要求其他的小组关注,并思考:你从事什么工作,你认为他们这组在这个环节中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这个小组由于分工明确很快完成了第一组实验,而其他学生由于刚才已经进行了分工,对于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很清楚,观察别人实验时就有目的的观察,而且观察得也很仔细,并不时在窃窃私语。之后,大家针对刚才操作的情况,提出了改进,如:坡度要量准并适当用手固定,测量时皮尺要绷直,并在接头处做好记号,滚木棍时要轻放,不用力,每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要多量几次,算出平均数等。

最后再分组进行独立的操作。在独立实验时,我不断巡视,发现学生的状态比较好,各尽其职,效率也比较高,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比两堂课,我深有感触。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困难的把握一定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即课前的预设一定要准确到位,只有这样才有有效的生成。第一堂课由于学生分工不明确,示范实验时又没有很认真的关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不断,效率不高。第二堂课由于学生对要做什么,有了认识,分工明确,实验效率就提高了,节省了时间。其次,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提出一个合适的、具体的任务,有了具体的任务,他们才会认真地、有目的地去关注,去参与,才能尽最大可能抓住每一个学生。第一堂课中,老师设计了示范实验,选了一些学生,让其他同学看,参与面比较小,看的学生没有明确任务,注意力很快分散,造成一些注意点没有听到,影响后面的操作。而第二堂课上,一组学生在实验,其他学生看,由于有了明确的任务,对照自己的工作,看他们操作时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他们带着问题来看别人的操作就比较仔细。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容量忽然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由此过度到第二个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估计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2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联系实际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3、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4、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看来不能以杯作容量的单位,大家知道容量用什么作单位吗?

二、感受容量单位升

1、出示挂图,说说这些商品的标签上发现了什么?(升、L)

2、介绍升:是一种常用的容量单位,也可以用字母L来表示。

3、联系生活: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容量单位。并相机说明,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三、感知1升有多少

1、谈话:实际上,里面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

出示正方体的容器,用直尺示范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2、引导验证:如果我们把水倒入量杯,可以看出这些水正好1升。

3、体验1升

(1)如果我们把这一升水倒入一次性纸杯,估计一下大约可以倒几杯?(操作验证)指出:一个正常人大约每天要喝1-1.5升水。

(2)如果把1升水这个可乐瓶中,(操作)估计一下这个可乐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

(3)出示水桶,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升上水?(引导学生参照纯净水桶的容量,来估计水桶的容量。)

四、应用拓展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和第4题。

五、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六、布置实践作业:

找一个容量是1升上的物体,用倒水的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教学反思】:

今天是教学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也为高年学习体积和容积打下基础。

1、在观察、操作、比较中认识容量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大小明显的两个杯子,让学生发现杯子的容量是有大小的。然后组织学生应用操作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杯子,掌握比较杯子容量大小的方法,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1、2练习,进一步感受这种比较方法,体会容量是有大小的。

2、在认知冲突中引出容量单位升

创设一个比一比,谁家的水壶的容量大?这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在争论中产生统一和认识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这时及时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容量单位?关于升你知道些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对学生容量单位的欲望。

3、在估计与验证中认识1升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来感受1升有多少,使学生形成1升的清晰表象。在估计与验证中积累对1升的直观经验,在交流中去强化对1升大小的体验。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

[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15-17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

2.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揭示课题:毫升(板书)

二.感知、操作、体验

(一)请看图片,细心观察:

500毫升橙汁750ML洗发水

250毫升豆奶100ML酸奶

从这些图片里,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吗?

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它还可以用符号ML表示。

(二)看一看,玩一玩,体验1毫升

1.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生答)

你们看,这是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

看了这1毫升水,有什么想法?

(很少,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2.小组活动: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

看看,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

把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多吗?(很少,很轻)

(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多媒体出示图片: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

(2)估计勺子的容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用比较的方法,估计约10毫升)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1)拿出碗、杯子分别倒入50毫升的水,仔细观察水面,估计一下它们的容量。

(2)动手验证,得出结论:杯子容量约200毫升,碗的容量是350毫升。

(3)说明: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600毫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话,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

(4)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们对家里,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能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吧。

(四)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毫升的进率

1、猜测:通过测量我们知道刚才的杯子的容量约200毫升,5杯大约是1升,猜一猜,1升等于多少毫升呢?

2、验证:我这里是1升水,用这个量杯来测量一下看一看是不是刚好1000毫升,在实验中先依次倒入100、250、500毫升的水,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读出数据。

3、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对的,1升=1000毫升

4、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三、生活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猜数游戏

(1)拿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350毫升的果汁、150毫升的旺仔、50毫升的墨水)

(2)学生进行估计,教师用太大了和太小了进行引导。

3、阅读你知道吗?

说说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四、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拿出100毫升饮料,喝一喝,大约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

【教学反思】:

今天是在学生学习容量和升的基础上来学习毫升,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容量都是用毫升作单位的。通过今天的学习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知道升与毫升的进率,并通过观察估计验证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估计的能力。

1、生活引入,唤醒生活经验

通过观察常见物体的容量,发现这些物体的容量都用毫升作单位,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升作单位,从而初步认识在计量较少的液体时,常用毫升作单位。

2、观察实验,体验1毫升的概念

在学生初步知道毫升是一个较小的容量单位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毫升有多少,并及时出示1毫升水,让学生在观察中修正自己在头脑中1毫升的表象。为了在头脑中形成对1毫升的清晰的表象。组织学生数一数1毫升约有多少滴水,放在手中,看一看1毫升水有多少,掂一掂1毫升水有多重,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

3、猜测验证,掌握升与毫升的进率

对于1升等于多少毫升,没有直接让学生进行猜测,而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1升可以倒5杯)应用简单的推理去估测升与毫升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量杯去验证1升=1000毫升。从直观的操作中实现1升=1000毫升的意义建构。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5】

教学目标:

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尝试运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

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5、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三、实践应用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五、作业本。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6】

认识容量与升(1)

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容器,有的学生带的茶杯,有的学生带的饮料瓶。

课上,我拿出两个明显可以看出大小的两个容器问学生,哪个装得多一些,哪个装得少一些?学生通过肉眼可以看出。再拿出两个形装不同,容量差不多的瓶子问学生,那个装得多一些?学生经过思考说出正确的比较方法而引出容量一句,引导学生说出,甲瓶的容量比乙瓶大,乙瓶的容量比甲瓶小。同时引也容量单位升。

把自制一个棱长一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倒入量杯中。让学生感觉1升是多少?然后要求学生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自制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无上面,要黑板上画好画剪裁方法)。观察一下,里面如果可以装水的话,那就是一升。再通过几个常见容器的比较,并结合练习,巩固1升有多少的观念。

认识毫升

课初,出示几种容量较小的容器,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这些都是用毫升做单位的。提醒学生回忆用毫升与升做单位有什么不同?出示大容器,打比方,就如泰州到南京大约是160千米,因而我们不会说成160000米或16000000厘米一样,再举一反例。

通过学生观察一毫升红水在量桶中的位置,让学生有一初步印象,再演示一毫升大约有20滴水。让学生对一毫升的认识更具体。

通过牛奶瓶200ml、果汁500ml,让学生猜测一个1升奶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再通过检验加以验证。

练习二

本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估计容量的方法与能力。

方法:1、看法图片上的容量是什么?

2、寻找熟悉参照物,估计容量。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1500字精选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1500字精选”,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1

在这节的《认识毫升》一课中,我结合教材,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中实物容器,学生也准备了好多诸如雪碧瓶之类的容器,用实验来代替空洞的说教,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意料之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课堂反馈也不错。个人感觉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有点因教案不熟悉而导致的教学环节有前后颠倒的情况,显然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样子。下面就就课堂上动手操作环节的处理上反思几点:实验多但层次性不强,是不是可以是(1)猜测1毫升,(2)感性的认知1毫升,这里可以用细量筒和粗量杯进行对比起来让学生看,加上本就是挺好的倒入手心让学生体会,(3)判断几毫升判断几十毫升一百毫升二百毫升五百毫升一千毫升。这样可以有一个累积,单位有小到大的一个过程。学生这样在理解上更直观,认识肯定比较深刻点。并且在教学中一定要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学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教学反思2:

学生已经学习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本节课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和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在课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收集一些有容量单位毫升的容器,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教学时可以和前面一节课的1升水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这些容器的容量都比1升小,引出容量单位毫升,学生在感性上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认识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时,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发现,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练习中,有许多的容器都是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教材的编排意图很好,我们老师也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准备,收集这些容器,在课堂上用这些容器来装上液体,让学生观察,以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不过,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存在着分歧,例如想想做做的第5题倒出100毫升饮料,数数你要几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这样的的问题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应该说在教学时是比较有难度的。

《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结合教材,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中实物容器,学生也准备了好多诸如雪碧瓶之类的容器,用实验来代替空洞的说教,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意料之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课堂反馈也不错。判断几毫升判断几十毫升一百毫升二百毫升五百毫升一千毫升,这样可以有一个累积,单位有小到大的一个过程。学生这样在理解上更直观,认识肯定比较深刻点。并且在教学中一定要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学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在《升与毫升的认识》中,学生提出的1毫升等于多少克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挑战性。面对提问,教师可以先问问孩子提出这样问题的原因,然后肯定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对于毫升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可以现场处理。我们知道1毫升水的质量就是1克,虽然毫升与克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正因为1毫升水的重量正好是1克,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两个单位混用的情况,有的饮料包装注明的是千克或克,有的饮料包装写的就是多少升或多少毫升。这是日常生活现象的反映。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说明他能联系实际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正是我们所提倡和培养的。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1毫升的()=()克。如1毫升的水等于多少克?1毫升的水银等于多少克?1毫升的油等于多少克?将问题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区分毫升与克的不同属性以及内在联系。不仅达到了辨析两个单位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研究问题的意识。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毫升以及升与毫升的进率的。事实上,在前两节课的教学中,关于毫升也说了一些,学生对于毫升也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这节课感觉一点也不像新课。只是在认识1毫升的水有多少时,稍稍化了一些时间。学生虽然也知道1毫升的水很少,但究竟有多少却并不清楚。为了让学生有个正确的认识,我实际的用量筒做了实验,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1毫升到底有多少。这对学生在后面的练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估计有一定的依据。

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容器制作一个量器集体交流归纳分小组操作展示评价作品利用量器测量其他容器的容量。这个流程进行了两个循环,第一次是制作1升量器,第二次是制作小容量量器。可以说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烈,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使操作活动的意义更加深刻一些。这样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更有益。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屏幕呈现计数器)认识吗?

生:认识,这是一个计数器。

简要回顾计数单位、数位。师:我们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出大小不同的数。不过,每一位上最多只能拨几颗珠?(9颗)

师:要是再添1颗,那就得

生: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了。(板书:满十进一)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计数器,还有一些珠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拨数游戏,好吗?(好)

师生共同完成拨数游戏,依次拨出3、30、300和3000。(学生很快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快速地拨数)

师:刚才四个数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可每次用的珠子的个数

生:都一样,都是3颗。

师:那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所在的数位不同。

师:看来,同样的3颗珠,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既然大家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谁了?(三万)

师:(屏幕呈现30000)30000是一个较大的数,看看这个数,再看看你手中的计数器,你能想办法拨出这个数吗?(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意见)

师:瞧,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认为能的同学,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可以在千位上拨30颗珠。因为10个千是一万,30个千就是三万。

生2:不能这样拨,计数器每个数位上最多只有9颗珠,哪来30颗珠?

生3:在计数器上拨珠,满十就得进一,更不要说满三十了。

师:用这个计数器拨不出三万,是算珠不够吗?

生:不对,是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

师:(相机询问同桌的两个学生)你的计数器有几个数位?(四个)你的呢?(四个)如果允许同桌俩合作,你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拨出三万这个数吗?

学生稍作思考,随后兴奋地把两个计数器合在了一起。

师:谁来说说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我们发现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于是把两个计数器合并到一起,并在左边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3颗珠。

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该生的拨法(如图)。

生1:个位上拨3颗珠,表示的是三,不是三万。应该把左边这个计数器上的个改成万。

生2:因为千的左边应该是万。

生3:改成万以后,这一位就成了万位,万位上拨3颗珠,才是三万。

生4:我还有补充,既然这里的个改成了万,那左边的十百千也该改一改。

师:说得真好!那你们会改吗?试试看。

同桌俩合作,边讨论,边将左边的十百千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交流后,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呈现如图。

组织学生交流调整计数器的方法,突出直接在十百千的后面添上万得到十万百万千万的方法。

师:这样看来,新增加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多媒体演示)

师:瞧,普普通通的计数器上,还隐藏着有趣的规律呢!那这些新的计数单位究竟有多大,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拨珠数数,进一步研究大数的计数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一万开始,一万一万地数到十万,揭示10个一万是十万,继而十万十万地数到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到一千万,并依次揭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计数器变了,相应的数位顺序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对照计数器,说一说千位左边是哪四个数位,并全班交流。

师:新增加的四个数位都和什么有关?(万)而且这四个数位和原来的四个数位还一一对应,所以,我国的计数方法中把这四个数位统称为万级,而原先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则统称为个级。(呈现拓展后的数位顺序表)

师:有了合适的计数器和数位顺序表,我们就能认识更大的数了。张老师是个汽车迷,这两天从网上收集了几款汽车图片及它们的价格。先来看这辆大众车。(学生轻声估价:20万、30万不等,教师随即出示价格:二十三万元)那二十三万究竟是多少,你能在新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个学生上台试拨。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在十万位上拨2颗珠,表示二十万;在万位上拨3颗珠,表示三万,合起来就是二十三万。

出示表示23的计数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23个一和23个万所表示的意义。

师:会写二十三万吗?对照计数器,试着写一写。(学生试写,教师请一个学生板演)

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一开始写成23000,看完黑板上的写法后,及时改正过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二十三万的写法)

师:老师还带来了另两款汽车。出示宝马、奔驰汽车图片,其中宝马汽车标价一百零四万,奔驰汽车没有标价。(学生纷纷估价)

师:既然同学们都想估一估这款奔驰车的价格,那好,给你一点提示:它的价格比这款大众贵多了,但要比这款宝马便宜一些。你们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它的价格吗?(三个学生估计的价格分别是:100万、102万、98万)

师:这些价格都有可能。如果老师再给你一点提示:如果要在计数器上拨出这款奔驰车的价格,只需要1颗珠就够了。

生:(欣喜地)一百万!

师:真棒!(出示价格)那一百零四万和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下面,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把这两个数分别写下来。

学生拨数、写数,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拨出并写下一百零四万,随后简要交流拨数、写数时的想法。(教师从学生中收集到三种不同写法:10000、100000、1000000)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明确10000、100000、1000000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认识了一些较大的数。观察这些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是0。

师:像这些个级上都是0、表示多少个万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整万数。(板书课题)这些整万数,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学生试读,教师结合学生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像这样的整万数,万级上是多少,就读多少万。

师:光会写、会读这些数还不够,像二十三万、一百零四万、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真切地感受一下。

课件呈现:1张一百元、100张一百元捆成一捆、23捆、100捆和104捆,帮助学生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并通过交流这些数的组成,理解大数的意义。

师:还想玩拨数游戏吗?(想)不过,有一个特殊的要求:老师报的数如果需要在个级上拨珠,请同桌俩坐右边的同学拨,如果需要在万级上拨珠,请坐左边的同学拨。拨完后,再把这个数写下来。

明确游戏规则后,教师引导学生先后拨出并写下150000、15、2100000、210、30030000、3003六个数,并用课件成组呈现相应的计数器的图片。

师:观察每一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表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再呈现几个整万数,引导学生通过画分级线的方法深入探索它们的读法与写法。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课一开始时的拨数游戏上来。利用3颗珠,我们从3拨到30,再到300、3000、30000。还能继续往下拨吗?下一个会是多少?

生: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

师: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

生:不能。

生:如果要拨出第九个数,那得用三个小计数器合起来。

生:那得用到亿级。

师:没错。新增加的亿级又会有哪些数位,含有亿级的数又该如何读、如何写,下一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反思

有效的教学方法,源自于学习内容自身的规定性及儿童内在的心理需求。我们一直提倡要解读教材、分析学情,道理就在这里。

鉴于此,备认识整万数一课,在正式确定教学思路之前,我始终努力思考着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在整数这一知识序列中,整万数究竟处于怎样的特殊位置,它具有怎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次,对于一个只具备认识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四年级学生而言,整万数的认识将对其构成怎样的认知难度与思维挑战:仅仅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可实现对新知的同化?还是需要借助知识结构的顺应,在重构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

课前,我们又借助问卷进行了非正式的随访,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整万数的了解、接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知之甚多。事实上,在他们的生活及视野范围内,整万数并不多见。尤其是,不止一个学生将340000读作三十万四万。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已有的读数经验似乎无法同化新知,当一个数出现万级后,那就不再沿袭原有的读数方法,而改之以分级计数的方法。这是一次方法系统的飞跃,也是学生读数方法的一次突破。而这,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无法通过方法迁移顺利实现的。

如此想来,如何引导学生鲜明、深刻地建构起对级这一规定性知识的认识,是这节课的节骨眼,并将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整万数的意义、读法及写法的掌握。而相应的教学思路也就据此展开。

导入从拨数游戏开始。这一过程,是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回顾,是他们相关经验储备的唤醒和复苏。至于比较的过程,意在帮助学生感受位值原理,为后续整万数的学习奠定基石。而由3000到30000,是规律的自然延展,是新知的自然引入,更是认知冲突的引发。教学至此,可谓课伊始,疑已生。

随后的教学过程,恰恰见证了这样一点:学生的智慧潜力是值得尊重与信赖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同桌两位同学通过合作,想出将两个小计数器合并成一个大计数器时,我以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一次拓展。对于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简单的告诉固然可以,但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这种分级计数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4+4的拼合过程,恰恰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级的雏形,为学生随后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当然,仅有拼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拼成的新计数器中,右起第五个计数单位个为什么要改成万?相应的十百千又该作怎样的调整?这当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这一规律与分级计数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追问与慎思,事实上都促发了学生更深层面的数学思考,而关于计数单位、数位、级、分级计数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恰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得以建构与生成的。

例题以汽车及其价格作研究题材,这一选择有其明显的失误:汽车的价格超过千万的实属少见,这就大大限制了例题中数据的选择。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一方面,城市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对汽车极为喜好和关注,对汽车的价格也比较熟悉;另一方面,生活中关于人民币的交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那就是整万元的现金,通常都是以一万元(在银行中表现为一捆)为单位的,如:230000元则表现为23捆。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整万数的组成,进而更好地理解分级计数的方法。

练习量显然偏少,这与学习计数器、计数单位及分级计数方法时的充分展开有必然关系。但有限的练习如何用好,我们仍然围绕分级计数的方法进行。学生每拨一个数之前都需要思考:这个数是万以内的数还是整万数,需要在哪一级拨珠?用的珠子个数相同,为何拨出的数大小、写法、读法不同?每组中的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等等。从而始终将学生的思考聚焦于本课的节骨眼,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结尾处是对课首小游戏的一次呼应。三万不是这个数列的终结,有了新的计数器,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也就顺理成章。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这一问题的抛出,对学生而言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事实上,再加一个数位,或者再加一个四位的小计数器都能解决问题,但区分处也恰在于分级计数的方法与意识了。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3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种树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到应用规律时一个个都像被打败公鸡,毫无斗志与反应。勉强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何来思维的培养,主题的建构呢?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间隔数+1=棵数却无法运用呢?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怎样的链接?

在反思中,我找到了症结所在。

1.充分体验──夯实学习基础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体验和建构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失去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不仅需要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而且还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

在第一次的设计中,学生做操也好,晓宏走楼梯也好,看似全部来自生活世界,但学生对这些信息没有感情色彩的,这样的生活经验只是我自以为是的虚构。

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让学生才会真正感兴趣,才能够产生共鸣,才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我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混为一谈了,误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但学生们还不能将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与自己的认知起点相互结合。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合作是一个良方。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3.数形结合──促进方法渗透

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

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我只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文字信息,学生们仅仅感受这些抽象的文字信息,没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就无法将文字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结合,无法达到思维发展的生长点。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耦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通过充分体验,让学生有夯实的学习基础;利用小组合作,促进生生交流;借助数形结合,渗透数学学习方法;这样才使得学习主题建构可以落实。

基于以上认识,我开始重新思考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目标二度分析

知识性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使学生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八册P46-4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

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很棒,那么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平面图形,看看你们还认识吗?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到大家,那么下面这个平面图形大家认识吗?

师:这是一个梯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导入课题:认识梯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这些是什么图片,红色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

2、小组合作,想办法自己做也个梯形,在小组里交流。

3、师:各小组做的非常好,拿出你们手中的梯形与以前学过的平行

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区别?板书(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师:再拿出刚才做好的梯形,能不能量出这个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想一想,怎样画出线段再测量梯形的各条边都有自己的名称。

5、请先阅读课本第47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并观察右边图,说一说梯形各边的名称及梯形的高。

上底

下底

6、师:出示一个等腰梯形跟我们做的梯形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两腰相等)

7、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同学量一量书上47页中间的那个梯形。我们把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检验)

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想想做做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想想做做4,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再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记录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5、想想做做5,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和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再出示一个梯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梯形的兴趣。接着出示四幅生活中的梯形,让学生对梯形有个初步的感知,到导入课题;其次,让学生通过想办法做一个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基本特征。第二道例题,先通过量出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初步认识梯形的高,并揭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的含义;在让学生量出书上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通过比较,认识等腰梯形。最后通过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巩固新知。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5

今天执教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练习课,从学生练习反馈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作业全对的学生仅占全班人数的50%,这令我很费解,因为我觉得这两天教学还是挺不错的。作业改完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发给学生订正,我打开了存在错误的21本作业本,仔细寻找着错误的原因。最终我发现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为两类:一是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类是积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又打开了书本重新审视起教材来,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对教材的钻研仍然不够深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估计不足。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执教四年级新教材了,我自认为对教材的例题编排十分清楚,其实不然。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课时新授课的教学存在问题。教材中只安排了一道例题:14415。我的教学是从口算训练(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引入的。在教学中通过1415与14415的计算方法比较,使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理解了其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还明确了四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因为其方法也与今天学习的方法是一致的,仅仅数值更大一些。到此为止,我认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就按照书本训练逐个完成。可问题就出在了训练上。教材的训练中想想做做的第1题有3道训练,有两题是积末尾有0的乘法,一题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第2题改错题中也安排了一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课堂中训练的效果也不好,当时我想可能是第一节新课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吧,也可能是因为刚学了一道例题就训练学生还没完全理解方法吧。

其实不然,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在这之前学生只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怎么可能中间有0呢?所以像想想做做中的30926这样的题目教师应该用教学例题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应该在学生尝试笔算的基础上,充分呈现学生的笔算过程,尤其是呈现一些错误的笔算过程,通过对错误资源的辨析、占有,真正掌握笔算的方法。

而乘积末尾有0的乘法学生的错误主要还是因为三位数的引入,如《补充习题》中的48225的笔算,学生的在进行258的计算时没有任何问题,到再用百位上的2乘以8并加上进位的2时学生错误较多,许多学生都是加的1。面对这样的错误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一位数乘加类两步口算习题的训练,如:28+2,帮助学生将笔算的过程直观化分解。并要提醒学生注意进位数字,改变进位数字通常是1的惯性思维方式。

以上反思是否有用尚不得而知,仍需在教学中加以试验。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6

选材设想

《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第八册的数学广角的内容之一是简单的植树问题。

之前的某日,我在区研发中心四年级资优班上课,内容恰巧也是《植树问题》。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面对来自全区各校优秀的学生上植树问题,学生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的是班级的所有学生,我又该怎样去运用教材让全体学生学得最为有效呢?

这是一个挑战,于是决心尝试。

教学分析、目标制定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目标制定为:

知识性目标: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设教案

课题

植树问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P117-P11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性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使用

课件、小树图片若干、直尺

教学过程

预计学生学习活动程

序或形式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出示公告:

南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方案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

(3)集体交流。

师:请同学上来种一种。

(把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根据学习建议进行操作。

预设学生行为:

可能1:5棵。两头都种。这样可以让学校有更多的绿色。

可能2:3棵。头尾都不种。因为节约成本。

可能3:4棵。种头不种尾;或者相反。成本既不太高,绿色又不会太少。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初步感受植树问题的特征。

二、发现规律

1.师提问:第一种方案为什么是5棵?

2.请学生举例验证间隔数+1=棵数。

3.揭题: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学生:棵数比间隔数多1。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间隔数+1=棵数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

1.基础练习:

如果在我校操场的一侧种树,如果每隔8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

2.联系生活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像植树问题的现象有很多,你能举例吗?

师:金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试一试。

?四(3)班28人做早操,排成2列纵队,每2位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一位同学的距离有多少米?

?晓宏回家每走一层楼就有12个台阶,共要走72个台阶,晓宏住在几楼?

3.分层练习

A组:一根10米长的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B组: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6只红灯笼,再在每两只红灯笼中间挂了2只黄灯笼,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

(1)选择一题,独立解题。

(2)找好朋友或者选择同样题目的小伙伴交流。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举例:锯木头、走楼梯、排队。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层练习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7

新课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数学概念。小数的意义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本案例中,教者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从把1米的尺子看成一条线段,到学生感悟这条线段可以表示很多事物,步步清晰,层层深入。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很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并逐步形成小数的意义这一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出发点,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得是否准确、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性质、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着各种数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实际测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捷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由此学生对小数的意义产生神秘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该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获得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与两位小数等等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并概括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小数的意义就水道渠成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案例中,如1分米=1/10米=0.1米,渗透等量代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鼓励学生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在概括出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比,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并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大胆猜测,仔细验证。归纳小数的意义时,先将1米抽象成一条线段,去掉单位名称,由这条线段联想到可以表示很多的事物,最后抽象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是既重概念形成结果,又重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这样的概念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8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由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引入,先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说一说算法,然后通过现实问题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提问学生:这样的算式与刚才我们做的有什么不同呢?你会计算吗?学生找出了他们的不同,并且异口同声地回答会做,这时我趁热打铁说那你就试一试吧。学生开始了计算,我巡视了一圈,发现有的学生能做对,但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错误各不相同。我找了出现错误的学生去板演,然后探讨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应该如何来避免这种错误,接着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练习,这节课上完了。

下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这节课,我认为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是我注意到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出笔算的一般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作为一名参与者,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真正做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不足之处课堂中没有让学生充分进行估算的练习。在课堂开始时,出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就应该让学生充分进行估算,但我只是一带而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中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在动手操作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1毫升的含义,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升于毫升之间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让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课堂上的阅读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能进行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学生:(个人)收集毫升做单位的不同容器、1瓶100毫升的饮料、1只纸杯

(分组)自制1升容器、50毫升水、瓷碗、茶杯、微波盒各1只

教师:教学光盘、1个1000毫升量筒、1个10毫升量筒、滴管1支、500毫

升量杯2只、水一盆

教学过程:

一、交流比较初建观念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每组有一张工作单,请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操作观察,将自己最真实的收获填写下来。

1、组内交流收集容器的容量,注意使用的单位。

2、将容器内所装液体的多少与自制容器中的1升水进行比较,填写结论:

我们认识到:计量比较____的液体常用________作单位。

3、交流导入:

(1)指名汇报结论。

(2)展示以毫升作单位的容器,读一读容量。

(3)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些容器比通、锅要小得多,用升做单位显然不合适,因此我们就要用到另一个容量单位毫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4、光盘出示例题,你能说说它们的容量吗?

介绍并板书:容量还可以用ml表示。

5、小结:学到这,你对毫升这个容量单位有了哪些初步印象?

[以生活中的毫升切入学习内容,符合以学生的事实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再通过观察和实验,比较直观地帮学生建立起毫升表象]

二、观察实验体验概念

大家都认为毫升时比较小的计量单位,到底1毫升是多少呢?

1、观察滴管中的1毫升水有多少。

2、用滴管向量筒中滴1毫升水,数数1毫升水有几滴,填写结论并组织交流:

我们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习:(想想做做1)

出示题中四幅图,猜一猜药水的容量,学生猜完出示答案,齐读。

4、分组操作,估测容量

将50毫升水分别倒入瓷碗、茶杯、微波碗,观察水面在哪里,讨论估算三种容器的容量,并填写结论:

我们看见:水面大约在瓷碗()处,容量大约是()

茶杯()处,容量大约是()

微波盒()处,容量大约是()

你能实验验证吗(量筒测量)

小结: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由直观的观察提升到抽象的估测,学生对毫升的认识递进式提升。自主实验探究的空间使得学生兴趣浓厚,收获颇丰]

三、自主探究提升认识

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它们有不同的使用范围,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介绍量杯的用法

2、指名将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思考升与毫升的关系,填写结论:

可以倒()杯,因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交流。

3、再做实验验证。

小结板书:1升=1000毫升

4、小练习

(想想做做3):

①估测:三种饮料分别是多少毫升?

②计算:每种饮料分别要多少瓶正好是1升?

(想想做做4)

①独立填写。

②指名交流答案与思考过程。

5、小结:学到这里,你对毫升这个容量单位一定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了吧!能谈谈你现在的认识吗?

[给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的空间,很好地实现1升=1000毫升的意义建构。估测计算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升与毫升的进率,也可感知一些常用饮料瓶的容量]

四、生活应用体验价值

1、实践活动

倒出100毫升饮料,按正常饮用习惯喝完,填写结论:

数一数:()口能喝完

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是()毫升

2、阅读拓展:

(1)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2)师小结:阅读部分结合毫升知识向我们介绍了人体血液与义务献血的常识。

指名交流读后感想。

[实践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容量观念;你知道吗自主阅读让学生了解毫升与我们息息相关,了解科学知识并接受关爱他人的教育]

五、小结延伸拓展升华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与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什么联系?你认为学习这一知识有什么用途?

[简要回顾新知的学习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认知建构]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9篇


请看下面范文资讯网编辑为您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相关信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 完善的教案和课件能促进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四组小棒,课上组织学生摆一摆,让学生边操作边把有关的数据记录在表内。当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并在填出“>”“

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

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

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三角形形路线,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3、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画一画,算一算。把计算结果填写在第33页的表上。

4、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开课前我先观摩网上优秀视频,学习优秀案例,用两天的时间准备教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如何引导“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围绕“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虽然本节课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实验活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对这节课做了如下的反思: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出示一组实物图片,使学生初步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动手操作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个实验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让学生到展示台展示准备得不够充分,只是简单的叫几位学生去展示,没有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实验结果,感觉只是停留在表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实验后,我只是出示一个例子就下结论,评课后, 通过 老师的点评,让我明白了,一个实验活动要有两到三个例子,才能下结论。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练习题我设计层层深入,由浅入深。1.判断三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2.用同样长的3根、4根、5根、6根小棒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第1小题我要求学生除了判断能不能摆成三角形?还要求学生们写出为什么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理由。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正确率很高,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理由说的很棒,只要比较两根较短的小棒是否大于那根长的小棒就能知道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用算式表示(如:3+4>6 )等,学生们能懂得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第2个小题,我让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实验、验证及同桌互相讨论等活动,来解答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若能摆成,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学生都摆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出来。接下来再分别动手操作4根、5根、6根同样长的小棒是否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若能摆成,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通过这个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发现问题,从而在动手能力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的好品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

1、师:同学们,最近几天咱们一直在围绕哪种图形进行学习?

今天咱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奥秘。

1、用4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三角形,初步感受能否摆成三角形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①师:刚才咱们说了“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那么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得用几根小棒?

师:是不是只要给你3根小棒你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那好,课前咱们都准备了几组长度不同的小棒,接下来咱们就来摆一摆。在动手之前咱们先来一起看一看“活动要求”。

②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③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完成活动记录表。

④汇报活动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是不是只要是3根小棒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生:不一定。)

师:在刚才的4组小棒中,那几组能摆成三角形?哪几组摆不成三角形?你觉得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生:小棒的长度。)

2、进一步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①课件分别演示4组小棒摆三角形的过程。

②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出示第3组小棒(2,3,6)。

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重合并且没能首尾相接。)

师:为什么太短了?(生:2厘米加3厘米都不到6厘米,有缺口,接不上。)

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几组小棒之间的关系,什么情况下的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③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师:既然你们觉得小棒太短了围不成三角形,那我现在把2厘米的小棒延长1厘米,这时就成了第4组小棒(3,3,6)的长度,你们刚才摆成三角形了吗?

课件演示。

师:出现了什么情况?(3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刚好重合。)

师:那么3,5,8这3根小棒能摆成吗?5,6,11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也摆不成三角形。

师:咱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摆不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⑤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师:现在咱们知道了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那大家能不能大胆猜测一下,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师:是这样吗?咱们再来看看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两组小棒的长度,算一算是否验证了咱们的猜想。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①师:这是咱们摆成三角形的那2组小棒。当我们用小棒摆成三角形后,小棒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生:三角形的边。)

学生同桌两人交流。

师:这就是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刚才咱们是从这两个三角形发现的这个结论。现在咱们利用课前画的任意三角形来算一算,看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具备这样的规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下面陈老师准备了一些习题,敢不敢试一试?

1、淘气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从下图中你能看出那条路近吗?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

[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4)

数学活动课《怎样滚得远》是我本学期的第一堂活动课,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前,我仔细的阅读了教参,制订了课堂教学目标,尽量考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体验到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同时,自己亲自将整个实验做了一遍,是为了能够想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以便提前预设。课虽然是备好了,说心里话,还是没有底。都说活动课不好上,学生兴奋度高,课堂比较乱,不好控制,教师喊破喉咙,学生依然沉浸在自我活动中;另外就是学生不会合作,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这节活动课能否成功上下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地分工合作,所以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上课了,大家席地而坐,来到体育馆上数学课,他们透着一股新奇劲。我拿出一个圆木棍,问:如果将圆木棍不借助外力,轻轻地放在平地上,它会滚吗?不会。那怎样才能让它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滚动起来?放在斜坡上。对,有时候为了节省体力,我们经常会利用斜坡,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在学生例举了一些例子后,我引入了正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滚得远。然后引导学生猜测,你觉得怎样滚得远?学生大多认为板放得越高(既斜坡的坡度越大,)滚得越远。适当介绍坡度就是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并画出图示。也有个别学生认为不是这样,他们觉得坡度越大,向下的冲击力越大,反而影响它向前,坡度应该适中,才会滚得远。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大家一致认为在0到90度之间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度数来进行实验,最后选定了30、45、60这3个度数进行实验。

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了。

我请了几个学生和我一起做了第一个实验,边做边讲了一些注意点,特别强调了要反复实验几次,求出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由学生分小组完成剩下的两个实验,得出结论。然而,我观察到,请上来的学生对于即将要做的工作毫无头绪,在我的指点下,完成了分工和实验,而其他旁观的学生,则只是好奇的看着,有的干脆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到了分组实验的时候,我观察到一些小组分工不明确,有的学生无事可做,造成其他学生既要做这个又要做那个,费时费力;再有学生坡度搭好后,不经意间慢慢塌了,他们还没有感觉到,继续在实验,操作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对结果的判断。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觉得我先前对学生的预设还是没有到位,对学生的困难分析不够。学生不会合理分工,课堂上除了对实验本身的指导外,对于如何合理分工也需要指导,而且在观摩实验时需要调动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以便对自己的独立操作有个好的参照。在反思之后,我开始第二个班的教学。

我将实验指导分这样几步进行:

首先我请学生思考: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做哪些工作?六个人该如何进行分工?指名学生回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要有人测量斜坡并要给予固定,要有2人;有人测量,要有2人;有1人滚木棍捡木棍;有1人记录。在此基础上让小组先进行分工。由于有了指导,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然后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第一个实验,同时要求其他的小组关注,并思考:你从事什么工作,你认为他们这组在这个环节中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这个小组由于分工明确很快完成了第一组实验,而其他学生由于刚才已经进行了分工,对于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很清楚,观察别人实验时就有目的的观察,而且观察得也很仔细,并不时在窃窃私语。之后,大家针对刚才操作的情况,提出了改进,如:坡度要量准并适当用手固定,测量时皮尺要绷直,并在接头处做好记号,滚木棍时要轻放,不用力,每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要多量几次,算出平均数等。

最后再分组进行独立的操作。在独立实验时,我不断巡视,发现学生的状态比较好,各尽其职,效率也比较高,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比两堂课,我深有感触。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困难的把握一定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即课前的预设一定要准确到位,只有这样才有有效的生成。第一堂课由于学生分工不明确,示范实验时又没有很认真的关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不断,效率不高。第二堂课由于学生对要做什么,有了认识,分工明确,实验效率就提高了,节省了时间。其次,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提出一个合适的、具体的任务,有了具体的任务,他们才会认真地、有目的地去关注,去参与,才能尽最大可能抓住每一个学生。第一堂课中,老师设计了示范实验,选了一些学生,让其他同学看,参与面比较小,看的学生没有明确任务,注意力很快分散,造成一些注意点没有听到,影响后面的操作。而第二堂课上,一组学生在实验,其他学生看,由于有了明确的任务,对照自己的工作,看他们操作时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他们带着问题来看别人的操作就比较仔细。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5)

今天执教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练习课,从学生练习反馈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作业全对的学生仅占全班人数的50%,这令我很费解,因为我觉得这两天教学还是挺不错的。作业改完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发给学生订正,我打开了存在错误的21本作业本,仔细寻找着错误的原因。最终我发现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为两类:一是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类是积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又打开了书本重新审视起教材来,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对教材的钻研仍然不够深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估计不足。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执教四年级新教材了,我自认为对教材的例题编排十分清楚,其实不然。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课时新授课的教学存在问题。教材中只安排了一道例题:14415。我的教学是从口算训练(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引入的。在教学中通过1415与14415的计算方法比较,使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理解了其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还明确了四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因为其方法也与今天学习的方法是一致的,仅仅数值更大一些。到此为止,我认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就按照书本训练逐个完成。可问题就出在了训练上。教材的训练中想想做做的第1题有3道训练,有两题是积末尾有0的乘法,一题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第2题改错题中也安排了一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课堂中训练的效果也不好,当时我想可能是第一节新课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吧,也可能是因为刚学了一道例题就训练学生还没完全理解方法吧。

其实不然,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在这之前学生只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怎么可能中间有0呢?所以像想想做做中的30926这样的题目教师应该用教学例题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应该在学生尝试笔算的基础上,充分呈现学生的笔算过程,尤其是呈现一些错误的笔算过程,通过对错误资源的辨析、占有,真正掌握笔算的方法。

而乘积末尾有0的乘法学生的错误主要还是因为三位数的引入,如《补充习题》中的48225的笔算,学生的在进行258的计算时没有任何问题,到再用百位上的2乘以8并加上进位的2时学生错误较多,许多学生都是加的1。面对这样的错误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一位数乘加类两步口算习题的训练,如:28+2,帮助学生将笔算的过程直观化分解。并要提醒学生注意进位数字,改变进位数字通常是1的惯性思维方式。

以上反思是否有用尚不得而知,仍需在教学中加以试验。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6)

在这节的《认识毫升》一课中,我结合教材,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中实物容器,学生也准备了好多诸如雪碧瓶之类的容器,用实验来代替空洞的说教,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意料之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课堂反馈也不错。个人感觉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有点因教案不熟悉而导致的教学环节有前后颠倒的情况,显然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样子。下面就就课堂上动手操作环节的处理上反思几点:实验多但层次性不强,是不是可以是(1)猜测1毫升,(2)感性的认知1毫升,这里可以用细量筒和粗量杯进行对比起来让学生看,加上本就是挺好的倒入手心让学生体会,(3)判断几毫升判断几十毫升一百毫升二百毫升五百毫升一千毫升。这样可以有一个累积,单位有小到大的一个过程。学生这样在理解上更直观,认识肯定比较深刻点。并且在教学中一定要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学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教学反思2:

学生已经学习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本节课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和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在课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收集一些有容量单位毫升的容器,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教学时可以和前面一节课的1升水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这些容器的容量都比1升小,引出容量单位毫升,学生在感性上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认识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时,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发现,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练习中,有许多的容器都是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教材的编排意图很好,我们老师也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准备,收集这些容器,在课堂上用这些容器来装上液体,让学生观察,以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不过,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存在着分歧,例如想想做做的第5题倒出100毫升饮料,数数你要几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这样的的问题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应该说在教学时是比较有难度的。

《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结合教材,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中实物容器,学生也准备了好多诸如雪碧瓶之类的容器,用实验来代替空洞的说教,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意料之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课堂反馈也不错。判断几毫升判断几十毫升一百毫升二百毫升五百毫升一千毫升,这样可以有一个累积,单位有小到大的一个过程。学生这样在理解上更直观,认识肯定比较深刻点。并且在教学中一定要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学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在《升与毫升的认识》中,学生提出的1毫升等于多少克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挑战性。面对提问,教师可以先问问孩子提出这样问题的原因,然后肯定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对于毫升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可以现场处理。我们知道1毫升水的质量就是1克,虽然毫升与克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正因为1毫升水的重量正好是1克,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两个单位混用的情况,有的饮料包装注明的是千克或克,有的饮料包装写的就是多少升或多少毫升。这是日常生活现象的反映。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说明他能联系实际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正是我们所提倡和培养的。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1毫升的()=()克。如1毫升的水等于多少克?1毫升的水银等于多少克?1毫升的油等于多少克?将问题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区分毫升与克的不同属性以及内在联系。不仅达到了辨析两个单位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研究问题的意识。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毫升以及升与毫升的进率的。事实上,在前两节课的教学中,关于毫升也说了一些,学生对于毫升也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这节课感觉一点也不像新课。只是在认识1毫升的水有多少时,稍稍化了一些时间。学生虽然也知道1毫升的水很少,但究竟有多少却并不清楚。为了让学生有个正确的认识,我实际的用量筒做了实验,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1毫升到底有多少。这对学生在后面的练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估计有一定的依据。

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容器制作一个量器集体交流归纳分小组操作展示评价作品利用量器测量其他容器的容量。这个流程进行了两个循环,第一次是制作1升量器,第二次是制作小容量量器。可以说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烈,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使操作活动的意义更加深刻一些。这样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更有益。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15-17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

2.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揭示课题:毫升(板书)

二.感知、操作、体验

(一)请看图片,细心观察:

500毫升橙汁750ML洗发水

250毫升豆奶100ML酸奶

从这些图片里,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吗?

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它还可以用符号ML表示。

(二)看一看,玩一玩,体验1毫升

1.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生答)

你们看,这是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

看了这1毫升水,有什么想法?

(很少,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2.小组活动: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

看看,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

把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多吗?(很少,很轻)

(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多媒体出示图片: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

(2)估计勺子的容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用比较的方法,估计约10毫升)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1)拿出碗、杯子分别倒入50毫升的水,仔细观察水面,估计一下它们的容量。

(2)动手验证,得出结论:杯子容量约200毫升,碗的容量是350毫升。

(3)说明: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600毫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话,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

(4)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们对家里,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能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吧。

(四)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毫升的进率

1、猜测:通过测量我们知道刚才的杯子的容量约200毫升,5杯大约是1升,猜一猜,1升等于多少毫升呢?

2、验证:我这里是1升水,用这个量杯来测量一下看一看是不是刚好1000毫升,在实验中先依次倒入100、250、500毫升的水,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读出数据。

3、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对的,1升=1000毫升

4、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三、生活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猜数游戏

(1)拿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350毫升的果汁、150毫升的旺仔、50毫升的墨水)

(2)学生进行估计,教师用太大了和太小了进行引导。

3、阅读你知道吗?

说说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四、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拿出100毫升饮料,喝一喝,大约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

【教学反思】:

今天是在学生学习容量和升的基础上来学习毫升,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容量都是用毫升作单位的。通过今天的学习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知道升与毫升的进率,并通过观察估计验证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估计的能力。

1、生活引入,唤醒生活经验

通过观察常见物体的容量,发现这些物体的容量都用毫升作单位,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升作单位,从而初步认识在计量较少的液体时,常用毫升作单位。

2、观察实验,体验1毫升的概念

在学生初步知道毫升是一个较小的容量单位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毫升有多少,并及时出示1毫升水,让学生在观察中修正自己在头脑中1毫升的表象。为了在头脑中形成对1毫升的清晰的表象。组织学生数一数1毫升约有多少滴水,放在手中,看一看1毫升水有多少,掂一掂1毫升水有多重,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

3、猜测验证,掌握升与毫升的进率

对于1升等于多少毫升,没有直接让学生进行猜测,而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1升可以倒5杯)应用简单的推理去估测升与毫升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量杯去验证1升=1000毫升。从直观的操作中实现1升=1000毫升的意义建构。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8)

选材设想

《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第八册的数学广角的内容之一是简单的植树问题。

之前的某日,我在区研发中心四年级资优班上课,内容恰巧也是《植树问题》。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面对来自全区各校优秀的学生上植树问题,学生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的是班级的所有学生,我又该怎样去运用教材让全体学生学得最为有效呢?

这是一个挑战,于是决心尝试。

教学分析、目标制定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目标制定为:

知识性目标: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篇9)

新课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数学概念。小数的意义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本案例中,教者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从把1米的尺子看成一条线段,到学生感悟这条线段可以表示很多事物,步步清晰,层层深入。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很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并逐步形成小数的意义这一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出发点,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得是否准确、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性质、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着各种数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实际测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捷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由此学生对小数的意义产生神秘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该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获得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与两位小数等等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并概括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小数的意义就水道渠成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案例中,如1分米=1/10米=0.1米,渗透等量代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鼓励学生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在概括出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比,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并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大胆猜测,仔细验证。归纳小数的意义时,先将1米抽象成一条线段,去掉单位名称,由这条线段联想到可以表示很多的事物,最后抽象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是既重概念形成结果,又重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这样的概念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书p108~10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数(万人) 3 4 6 8 8 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作业本p48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p110~1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陈东的妈妈记录了陈东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陈东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陈东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陈东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陈东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陈东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作业本p49-50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p112-p113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根据已有折线图发现信息。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2的第1小题
学生先观察气温变化,交流气温变化规律
估计我们现在气温应该在几度左右?
回答书中三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纵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 完成书中p112的第2小题:根据已有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并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3. 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的问题解答;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作业:课堂作业本p51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书p114~116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
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 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 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
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
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 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2.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3、看图: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示图: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
4、那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
5、汇报: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
6、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
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
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7、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1、出示例1,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把题目读一读。
1). 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2). 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3). 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4).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2. 交流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3)听了他们说的,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线段图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很善于动脑筋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 基本练习:
1)学校新校区即将建成,在一条林荫道上要植树,已知这条路长120米,每隔4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需要几棵树苗?2)在另一条路旁种了50棵树,树的种法不变,请问这条路长多少米?
2小结:咱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解答,而且还能比较它们的不同,的确这两道题都运用 了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这两道题虽然问题不同,但它们的关键都是要先找到间隔数,正因为它们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要注意审题哟!
3. 变式练习:课本练习二十中的1、2、3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数学广角(二)
教学内容:教材p118_p11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继续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
1.出示公告:
南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方案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
(3)个别汇报植树棵数,尤其说明两端不种和只种一端的情况。
2、板书以上两种情况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二、新授
1、 出示图及例题: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思考:1) 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2). 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3). 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旁都植)
2、 尝试练习:
3、 交流强调当两端不植树时,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1,还要注意两旁都植。
三.巩固练习
1、 做一做:
1) 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 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 练习二十4、5两题
3、排名次
四、课堂总结:
学了今天的知识,又有什么收获?植树问题具体到生活中有许多变化,大家要仔细审题,看清要求应用规律认真解答。
数学广角(三)
教学内容:教材p120_121例3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教学过程:
一、摆一摆
1、 用棋子做学具摆一摆:1)每边放3个,四个角都放,围成一个正方形, 一共要放几个棋子2)每边放4个,5个、6个各要多少枚棋子?
2、将摆放每边的棋子数与总数记录下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及围棋教具,
围棋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想一想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2、 交流方法
3、 小结,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他与植树问题又有什么联系?围棋子与间隔数相等,是在封闭线上的植树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做一做:
1) 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大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定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2) 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花,可以怎样摆?最少需要摆多少盆?
3) 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下面的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 变式练习:练习二十6、7两题。
四、课堂总结
数学广角(四)
教学内容:小管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试着理财,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请学生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并把每一笔开支记录下来,算一算每天花了多少钱,然后算一算一周一共花了多少钱(记录在课本p124的表格中)
二、 新授:
1、当了一星期的家庭小管家,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一下
2、根据统计表绘制出这一周开支的折线统计图
3、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各家一周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
4、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5、根据这一周的开支估算本月的总支出,然后告诉爸爸妈妈。
6、对于本月的开支你有什么好建议,向爸爸妈妈说一说
三、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感受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四、 巩固练习
完成作业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教学反思”一文,希望“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教学反思”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