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人教四年级美术教案 > 导航 > 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小圆点的魅力

人教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小圆点的魅力。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小圆点的魅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新 课 标 第 一网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札记: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欢乐,老师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教学伊始,学生首先就被老师设计的课件动画小圆点吸引住了,通过认识新朋友---小圆点的自我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起来。老师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教学当中,再对小圆点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小圆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运用,让孩子们对小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本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由少到多、由看到做、由简到杂,学生容易接受,可操作性很强,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很投入,可以很好的完成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在教学中学生的求知识欲和表现欲很强,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整堂课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最后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部分孩子虽然还在努力,但也只有在课后继续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设计当初,并没有讲到小圆点的聚散、规则以及作品欣赏做到归类等问题,给这堂美术课留下了少许遗憾。 课虽结束了,但思考仍在继续着。

fwr816.coM编辑分享

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画嗅觉


画嗅觉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行嗅觉的表现性绘画。
2、 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
2、 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不同的、嗅觉。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一些气味大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
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
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
二、 新授: 
1、 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不过放在袋子里。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闻(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嗅觉)
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
 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管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
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
(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
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
4、闻一闻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交换闻一闻自己带来的东西,看看你还闻到了什么味道?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
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
5、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朵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说一说。
三、 作业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
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
四、 评讲
五、 小结:
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执教时间:3月16日——3月17日
札记: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冰川与晚霞


冰 川 与 晚 霞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
1. 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 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
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
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学法指导: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2、 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3、 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 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1、 板书课题:《冰 川 与 晚 霞》
2、 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 展出示学习目标。 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1、 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 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 1、 提问:如何绘制《冰 川 与 晚 霞》?
2、 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 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 展示教师作品
2、 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 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 1、 组织学生讨论
2、 归纳小结
3、 欣赏电视中的作品 评析作品 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执教时间:3月9日——3月10日
第二节
一、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变化?(放映录像)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 (明度推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 粘贴课题
2、 出示学习目标: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3、 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
(出示电视问题)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电视出示文字)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电视演示“心”分解图。)色彩逐渐变深变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
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请看作业要求(出示电视画面)
七、学生绘画开始
展示作业,讲评
作业小结
执教时间:3月13日——3月15日
札记:

在设计作业时,为了让孩子们从枯燥的涂色练习中得到乐趣,我设计了“宝葫芦在闪光”、(逐渐加白的过渡练习)“七彩的宝石”(色彩的过渡练习)等几个参考作业。由于形式有趣,孩子们做得也认真。而且通过作业,他们发现了:“原来逐渐加白能出现闪光的效果”“逐渐加黑能出现深远的效果”。

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聚聚散散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执教时间:2月20日——2月22日
札记: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执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
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


主体与背景
课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2、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
: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
: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执教时间:3月6日——3月7日
札记:
在制作本节课的范作时,我把一张画着维尼熊的旧贺年卡的背景镂空掉,背面又贴上了一个封套,然后画了好几张风景画的背景插进去。这样就变成了“维尼熊去雪山”,“维尼熊去林海”等等有趣的画面。上课演示时引起了学生们很大的兴趣,也很容易明白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卡通画


卡通画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画图”软件;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画;
3、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画图”软件,学会卡通画的绘画方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他会领着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课:(媒体出现一卡通人物)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小精灵,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今天我会带着大家去一个奇妙的卡通世界,我先到带你们到“卡通影院”看看吧!”
1、播放一动画片段。
师: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个卡通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
师: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卡通画面有什么特点吗?
生;各种形象生动有趣、可爱,声音动听,画面色彩鲜艳……
师:大家喜欢这样的画面吗?想不想学?那我们再跟着小精灵走一走吧!
2、出现小精灵,背景是一座漂亮的宫殿建筑,门口有“知识宫”字样。“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画画,现在我们来到了知识宫,一起来学学怎样画卡通画,好吗?”
(动画打开门,出现画图板)教师简单介绍画图板中的菜单栏、工具栏和调色板。并简单演示在画图软件中画画。在演示过程中阐述卡通画的特点:卡通画就是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图。
3、“走出知识宫,大家一定都会画卡通画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画展吧!”(欣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卡通图片)切换成许多画幅的界面,点击某一幅进行讲解、评析。
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的参赛和得奖作品,我们学习了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悉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向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画面了。
4、老师发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们让小精灵带我们去一个好地方,那里什么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大家想去吗?
小精灵:我发现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跟着我去“绘画小天地”吧!(找个漂亮的背景,配上动听的轻音乐)
三、布置作业:学生在画图板中画卡通画,题材不限。
四、展示学生作品(将学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进行评析)
五、小精灵与同学们告别: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相处这么长时间,我发现你们都很聪明可爱,我好喜欢你们的绘画作品,希望大家能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执教时间:3月20日——3月22日
札记:在本课中我利用了电脑课件来创造情境,又利用画图软件来进行作业,等于降低了作业要求,学生也更乐于接受。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双胞胎


双胞胎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教学难点
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学准备
师:范作、彩色纸、剪刀、水粉颜料、排笔等工具材料。
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及绘画工具。
教学意图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
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
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
(1)对折剪(如“游戏”)
(2)对折印(如“长颈鹿”)
(3)对折画(如“x疆舞”)
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
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
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3、创作步骤:(师示范)
(1)选定主题与方法
(2)设计主体造型(注意构图与色彩)
(3)可适当添加背景
4、生制作,师辅导
(1)构图、造型、色彩
(2)颜料水份的掌握等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展评:评出你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执教时间:3月27日——3月28日
札记:在研讨这一课时,老师们之间产生了分歧:究竟是上成“对称”,还是不同形式“相似”的双胞胎?我个人认为,还是相似的为好,比如将对折剪出的小人的四肢折一下变成不同的动作,就成了双胞胎在做不同的运动了。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特别喜欢。

四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设计思想
课文记叙了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事。赞扬他同情帮助穷困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同时说明了语言艺术的巨大作用。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添上几个字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设计cai课件卡1和卡2。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内容,为什么说后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呢?设计卡3,提出问题,"春天到了"自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正如文中所说,出示卡4,练习填空。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这叫人陶醉的春天美景,画面出现后,让学生充分体验"看见"与"看不见"的心理反差,创设情境,从而感悟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自然令人心酸、让人同情,乐于解囊相助。诗人添上几个字后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四、媒体准备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段
1、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找出这一段,读一读,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
(三)学习第二段
1、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变了他的命运。(课件1诗人出现)
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出示"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诗人消失)
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
3、盲老人前后神态的变化,对比着读。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听!(课件2 录音及诗人再次出现)
诗人看了以后也满意的笑了。
4、指名读,一人读添字前的内容,一人读添字后的内容。其他同学想想前后语气有什么不同?
5、同桌互相练一练。
6、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读有关段落,找出答案,画下来。
出示第三段第一句话,(课件)齐读一遍,你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春天到了"我们会想到什么?(春天美丽的景象)
找出书中这一句读一读,谁来填这个空。(课件)
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一下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吗?
这么美的春天,你们想看吗?请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许抬头看。
3、(出示春景图及背景音乐)春天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尽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赏着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们在绿树红花间追逐嬉戏;那红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怒放,真是如诗如画的春天。
刚才,我播放的画面,你看见了吗?(没有,什么也没看见。)你想不想看这如诗如画的春天呀?(重放春景图)这景象美不美呀?
(美!)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非常难受)
你这么一会儿看不见就这么难受,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会更难受,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4、指名读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读下面的内容。其他同学看画面再次感受。
我们也被这句话感染了,自由练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5、你能试着填下面这个填空吗?(课件)
6、讨论前面的质疑。
让学生体会“春天到了"让人想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盲老人却看不见,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7、齐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短短几个字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有魅力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课件,体会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
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好语文,让你们的语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七)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良辰美景
对比同情
一片漆黑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美术的节奏》教案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

1、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

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教具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五、小结: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小圆点的魅力”一文,希望“人教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小圆点的魅力”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人教四年级美术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