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 > 导航 > 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

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

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三、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学法,知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成熟的标志,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自觉认真学法用法的人。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现在我们要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提高我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授课:
专题一: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
一、 学法、知法
1、 走近法律:
(1)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要局部适用的准则。
法律则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下面我们就来复习掌握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
(2)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具有两个作用:
一是规范作用,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作用,例如,日常生活中,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再如《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我们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2、法不可违:
所谓违法,就是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凡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性,按其轻重划分,可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类。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3、犯罪:
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犯罪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家庭、对社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任何一类违法必将承担法律责任。按其违法类别分别承担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不管哪一种责任都会影响我们的大好前程。所以我们应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开始时往往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可一旦发现,却为时已晚了,这就需要我们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
二、 守法、用法
1、 加强防范,预防犯罪:
首先要认识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往往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未成年人就应加强防犯,预防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和第三十四条分别规定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了解并掌握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在生活中如何防范呢?
具体做到: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又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党和国家对我们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同时我们青少年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由于我们对法律知识知道得不太多,常常需要帮助。因此,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3、求助有路
(1) 能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很多: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诉讼手段: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无论是哪种手段,我们运用的前提都是非法侵害已经发生了,而假如非法侵害行为正在发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4、善于斗争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要用正确的合法的手段去维护。
临危不乱,是胆略与智慧的表现,在险境中,我们要保持镇定,要迅速调整自己的言行,有效地保护自已。保护自已的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借助各种社会力量保护自已,决不能硬拼和蛮干,一定要力求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具体的好办法有很多,如,呼救、拨打110报警、暂时妥协,记住象貌,事后报警等。

总结:在学法上,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如法律的特征,违法行为的分类等,应该准确地识记,然后将所学知识在小范围内进行综合,再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典型例题解析:(课件中)
板书设计:

专题一: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一、 学法、知法
1、走近法律
生活中的规则: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法不可违: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刑罚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3、犯罪:含义、特征、危害
二、守法、用法
1、加强防犯,预防犯罪
认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
2、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求助有路
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维权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诉讼手段
4、善于斗争
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Fwr816.COm小编精选

七年级政治第四单元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走近法律;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重要性)p;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规章;3.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85;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有什么作用?p87-88;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近法律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重要性)p84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 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p85

3.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p85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有什么作用? p87-88

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5.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p87

6.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p88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二.法不可违

7.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不违法。p89

8.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9.违法行为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p92-93

(1)依据违反的法律类别分为: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依据违反情节的轻重分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也

10.什么是刑法?刑法有什么作用?p93

(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2)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利武器。

11.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p93

(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 然后果。

12.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种类?p94

(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2)我国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A: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B: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三.防患于未然

13.如何认清犯罪的危害?p95

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14.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p98

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或长

一.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1.未成年人的定义是什么?p100

凡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保护?怎样才能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1)原因: 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②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③社会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④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社会的公平正义等。

(2)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①要加强未成年人内在的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②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外在的特殊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有 利的环境。只有把内在的自我保护与外在的特殊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2.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p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哪四道防线?p100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家庭保护有何作用?p101

①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具体要求见【p101相关链接】

②家庭保护的作用: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 和睦的家庭环境。

(2)学校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学校保护涉及哪些内容?

①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 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具体要求见【p102相关链接】

②学校保护的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3)社会保护的要求是什么?社会保护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p103

①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②社会保护的内容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劳动保护以及受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等方面。

(4)司法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司法保护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p103

①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②司法保护涉及的内容包括: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 刑满释放未成年人 的安置工作等。

【注意:司法保护的对象是 违法犯罪 的未成年人】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5.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 法律 .p105

6.我们可以向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和有关主管机关、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居民委员会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求助有路】。

7.我们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两种有效手段维护权益? p107-108

诉讼就是打官司。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8.诉讼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p108

(1)刑事诉讼; (2)民事诉讼; (3)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

9.我们对违法犯罪行为应采取什么态度? p109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我们应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10.面对犯罪分子,我们该怎么办?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能与其硬拼,而要讲究 智斗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做有爱心的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2、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款统计表,背景音乐:《爱的奉献》,捐款箱一只幼儿每人准备一份零钱。

活动流程:引出助人话题说说自身体验交流调查情况讨论帮助方法模拟捐款活动
一、从老师休息说起,引出助人话题
1、提问:还记得老师为何休息了两个星期?
2、引导幼儿小结:老师是献血助人,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是一件好事。
二、说说自身得到帮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体验。
1、说说谁帮助过你?
2、别人帮助你时心里怎么想?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捐款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捐款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每位幼儿一份捐款(零钱1角,5角,1元)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款
3、统计:鼓励幼儿平时存下零钱,将来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我们来统计一下,今天我们一共捐了多少?
4、算出总数。

设计思路:
1、从二期课改的新教材中班的主题活动《幼儿园里朋友多》中,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前期开展的《幼儿园里朋友多》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体验到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并逐步体会朋友的含义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分享快乐!
2、从关心伙伴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老师停课休息两周,引起了幼儿极大关注和不舍。当他们知道老师是因为献血要休息,而献血是为了帮助别人时,他们似乎理解了,并开始关心献血助人这个话题。家长陆续从孩子嘴里知道了老师献血休息的消息,而且他们告诉家长,老师这样做是帮助别人。也因为这,小朋友对老师早日回园充满期待。于是上班后,我便在《幼儿园里朋友多》主题活动基础上开展了延伸活动:需要帮助的人。
3、本活动采取从幼儿调查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入手,知道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弱势人群和困难人群,萌发他们的同情心。了解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使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能感受温暖。从小树立幼儿的公民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
4、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下关爱他人的种子,乐意助人,学会感恩。知道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道理。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变形的人》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形的人

西班牙著名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了许多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幼儿园的孩子该怎么去欣赏、思考、体会作品的内涵从而发掘自身艺术天赋呢?幼儿教师在丰富自己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年龄和欣赏层次的特点创设以下活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艺术美感,尊重每个孩子对艺术的感受,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并捕捉艺术作品中的光点,对于作品中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并提供实践的机会。本活动在孩子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欣赏《三个音乐家》这幅作品,让幼儿了解并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体会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大胆想象,创造变形人,用艺术的形式反映孩子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一、准备(材料的场地安排)
1、材料准备:
第一组:作品《三个音乐家》一幅,电视机一台,视频展示台一台,儿童刊物一份;
第二组:25cm 25cm钉板及彩色皮筋4套,磁性可变脸谱4套,各形状彩色积木4筐,不同形状的百色纸板(三角形、方形、梯形、不规则形)6张,大小、色彩不同的纸片6小筐,胶棒6支,地毯2块;
第三组:纤化纸18张,油画棒6盒,水粉颜料(红、黄、蓝、绿、黑)6个调色盘,大小号不同的水粉笔6套(每套3支),水盆6个,抹布6块,各色日本彩纸若干,剪刀6把,胶棒6支,小筐6个。
2、场地安排:
材料及代号:钉板①;彩色皮筋②;可变脸谱③;彩色积木④;不同形状的白纸板⑤;大小不同的彩纸片⑥(筐内加胶棒)以下代号代表材料。

二、欣赏:
1、操作活动《有趣的变形人》:
请幼儿进入地毯①,每人选择一种游戏形式,创作《变形人》。幼儿可趴,可坐,可跪于地毯上,寻找自己最舒适的姿态予以创作,教师陪伴幼儿创作,不予评价,创作好的幼儿便集中坐在地毯①上(时间约五分钟)。
2、欣赏作品《三个音乐家》: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西班牙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的名字叫毕加索。(教师打开视频展示台,作品便放大于电视屏幕上,师生共同欣赏)
(1)你看到了什么?
毕加索画的人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人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出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请幼儿在画面上自由寻找哪些地方用到了变形。
(2)了解变形的方法,感受变形后的视觉效果;
这幅作品中用到了哪些线条?
作品中用得最多是什么形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大量的方形,让人感觉硬、重、素、痛苦)
(3)体会变形产生的艺术效果。
毕加索用了大量的方形来表现人物,你感觉这三个人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穷苦,悲惨)
你觉得他们会在哪儿演奏乐曲呢?
(4)总体体会作品的内涵:
这幅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
你觉得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黄色)
黄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安静、象金子,)
毕加索用变形的方法,用大量的方形来画人,又用了很多的黄颜色,你觉得这幅作品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5)教师小结:其实毕加索的每幅作品都需要我们细心地,耐心地去欣赏,去思考,而且每一次欣赏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不同的感觉。
(6)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给作品取名字。

三、创作
1、介绍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请幼儿欣赏幼儿刊物上的一幅作品(以弧线为主,用圆形表现人物,让幼儿知道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变形的方法,并感受此种风格的变形。
2、大胆想象,创作变形人
幼儿用不同的材料予以创作
(1)用油画棒在纤化纸上画变形人;
(2)用水粉颜料在纤化纸上画变形人;
(3)用彩纸在纤化纸上剪贴变形人。
孩子们对线条、形状、色彩的感受,加深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让幼儿体会到画面人物生活的痛苦、悲惨以及假装的幽默;强烈的色彩让幼儿体会到作者心中对光明、幸福地渴望。孩子在给作品取名字时说出了《毕加索的乐队》、《三个悲惨的音乐家》等较有水准的名字,对作品中变形的艺术手法,兴趣强烈,并体会到了变形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创作欲望强,作品有特色,反映个性,体现了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1、孩子给自己的作品添加背景色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冷色或暖色,运用谐调或对比的方法使自己的作品完整。
2、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描述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环境,心理状态等,体现幼儿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大班主题教案《了不起的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交流、分享相关的资料,激发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欲望。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了不起地方,产生敬佩的情感。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围绕主题活动了不起的人,收集相关资料。

2、拍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

奥运会上我们中国有许多了不起的运动员获得了金牌,为祖国获得了荣誉,你知道有些谁吗?

二、介绍身边了不起的人

1、运动员们很了不起的,他们为我们祖国获得了许多荣誉。今天,老师拍了一段录像,这里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你们来看看他是谁?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

2、幼儿回答,并请该幼儿介绍家长的其他本领。

3、有许多小朋友身边也有许多很了不起的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4、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想要介绍的身边了不起的人物,并且有实物的介绍,让幼儿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产生敬佩。

5、(看保育员录像)原来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他们不像有名的人那样大家都知道他们,!来自教案.!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很努力,是了不起的人啊。

6、我们幼儿园还有许多了不起的人,你们来说一说。

三、我也很了不起

我认为我自己也有很了不起的地方,你们知道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吗?我把我自己了不起的事情拍下来了,我会,我还有许多了不起的本领呢。

四、延伸活动

1、你们有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吗?你的好朋友中有了不起的吗?

2、把自己的了不起画下来。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一文,希望“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