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 导航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蚂蚁做操》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蚂蚁做操》教案。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要知道学生课堂反应也会在老师教案课件里体现出来。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蚂蚁做操》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1 课时

蚂蚁做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乘法。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竖式乘法运算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多媒体电脑,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2、谁愿意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乘法问题?谁能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3、谁愿意解答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板:12 × 4 = 48(只)

指名说算法。

4、用点子图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2)汇报不同的思考过程。

要求学生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乘法竖式的学习。

(1)让学生尝试用竖式

(2)学生方法交流。

(3)师讲解乘法竖式的简写写法及每步的含义。

三、拓展应用

1、圈一圈,算一算。

14×2= 12×3=

让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圈法

2、填表。

大车限乘客30人,小车限乘客10人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后,再填写表格。

集体订正。

四、总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

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同桌互相提问题。

指名根据题意,提问题。

指名列式。

学生尝试口算。

指名说算法。

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指名汇报。

1 2

× 4

4 8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生交流不同的方法。

指名说每步的含义。

五、作业设计

53页第2题

板书设计:

蚂蚁做操

12 × 4 =48

1 2

× 4

4 8

fwR816.cOM品读分享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


第六单元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3 课时

乘火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时要耐心仔细,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火车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火车车厢:卧铺车厢和硬卧车厢,最后出示主题图。

(1)请学生独立看图,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2、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1)指名列式: 72 × 5 = (元)

(2)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第二种算法

7 2

× 5

3 6 0

引导学生讨论:假如竖式上的“0”漏写,得36,对吗?

答:5节卧铺车厢可乘360人。

3、练习:7节硬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在书上填写。

4、小结: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得出:(1)书写格式

(2)计算顺序: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数。

三、拓展应用

1、采蘑菇。

2、摘香蕉。让学生先估算,再计算。

3、森林医生。

让学生观察,交流每道题出错的原因,

四、总结: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倾听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议一议。

先自己说说图意,再讲给同桌讲一讲;

说给你的同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指名说

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第一种算法

70 × 5 = 350

2 × 5 = 10

350+10=360

学生练一练

学生讨论

指名板演,其余生练习。

集体订正。

学生讨论

让学生寻找信息,合理地提出问题,并解答

二生板,其余生练习,集体订正。

五、作业设计

57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乘火车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 × 5 =360 (元)

第一种算法

70 × 5 = 350 2 × 5 = 10 350+10=360

第二种算法

7 2

× 5

3 6 0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去游乐场》教案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2 课时

去游乐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探究过程,体验出发计算过程和方法。运用迁移,类比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类比迁移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指名列式,12 × 5 = (元)

4、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利用学生的资源,出示三种不同的方法。
(1) 口算

10× 5=502× 5=1050+10=60

(2)竖式

1 2

× 5

6 0

5、13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

指名列式,指名2生板书。集体订正。

6、追问: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分别需要多少元?

学生体会: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7、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注意点, 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三、拓展应用

1、做一做,算一算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指名汇报。

2、竖式计算

2 3 1 6

× 2   × 5

四、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倾听

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学生根据问题,列式,其实生列竖式计算。

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汇报算法。

学生体会: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一。

学生想一想,指名列式,指名板书。其余生用口算,竖式算一算。

指名板书。其余生用竖式算一算。

生尝试解答。

集体订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

指名汇报。

指名板,其余生练习

集体订正。

五、作业设计

55页第3题第1竖行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去游乐场

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 12 × 5 = 60 (元)

1 2

× 5

6 0

答:5人坐太空船需要60元。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范文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3 课时

乘火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时要耐心仔细,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火车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火车车厢:卧铺车厢和硬卧车厢,最后出示主题图。

(1)请学生独立看图,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2、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1)指名列式: 72 × 5 = (元)

(2)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第二种算法

7 2

× 5

3 6 0

引导学生讨论:假如竖式上的“0”漏写,得36,对吗?

答:5节卧铺车厢可乘360人。

3、练习:7节硬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在书上填写。

4、小结: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得出:(1)书写格式

(2)计算顺序: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数。

三、拓展应用

1、采蘑菇。

2、摘香蕉。让学生先估算,再计算。

3、森林医生。

让学生观察,交流每道题出错的原因,

四、总结: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倾听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议一议。

先自己说说图意,再讲给同桌讲一讲;

说给你的同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指名说

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第一种算法

70 × 5 = 350

2 × 5 = 10

350+10=360

学生练一练

学生讨论

指名板演,其余生练习。

集体订正。

学生讨论

让学生寻找信息,合理地提出问题,并解答

二生板,其余生练习,集体订正。

五、作业设计

57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乘火车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 × 5 =360 (元)

第一种算法

70 × 5 = 350 2 × 5 = 10 350+10=360

第二种算法

7 2

× 5

3 6 0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去游乐场》教案


第六单元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2 课时

去游乐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探究过程,体验出发计算过程和方法。运用迁移,类比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类比迁移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指名列式,12 × 5 = (元)

4、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利用学生的资源,出示三种不同的方法。 (1) 口算

10× 5=502× 5=1050+10=60

(2)竖式

1 2

× 5

6 0

5、13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

指名列式,指名2生板书。集体订正。

6、追问: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分别需要多少元?

学生体会: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7、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注意点, 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三、拓展应用

1、做一做,算一算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指名汇报。

2、竖式计算

2 3 1 6

× 2   × 5

四、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倾听

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学生根据问题,列式,其实生列竖式计算。

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汇报算法。

学生体会: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一。

学生想一想,指名列式,指名板书。其余生用口算,竖式算一算。

指名板书。其余生用竖式算一算。

生尝试解答。

集体订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

指名汇报。

指名板,其余生练习

集体订正。

五、作业设计

55页第3题第1竖行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去游乐场

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 12 × 5 = 60 (元)

1 2

× 5

6 0

答:5人坐太空船需要60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交通与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我们日常的交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

二、步行中的数学问题

1、边谈话边出示小东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两幅图片,理解图意。

①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

②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小东从家到校用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65米。

2、先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①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65×10=650(米)

②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

650+650=1300(米) 或 650×2=1300(米)

③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走多少米路?

1300+1300=2600(米)或1300×2=2600(米)或650×4=2600(米)

3、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学生可能会出现12×6=72(秒)的错误。]

②帮助解决问题:小东共上了几层楼?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从1楼到6楼共走了几层?(5层)

③订正:小东从一层到家的时间是12×5=60(秒)=1分

三、买火车票的数学问题

1、出示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

2、出示问题,先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

①北京到郑州有689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4张需多少元?

先明确689千米是在671~700千米之间,找到相应的票价为每张156元;买4张就是156×4=624(元)

②郑州到长沙有898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3张票,500元够吗?

191×3=573(元) 500元不够

③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每张票多少元?(310元)

④张叔叔预定2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要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票价+手续费=310×2+5×2=630(元)

四、线路图中的数学问题

1、 出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独立观察并思考: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估计走哪条路最近。

2、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 算一算:最近的路大约有多少米?(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察路的长短两方面结合起来。)

280+150+190=620(米)

五、课后实践活动

1、 找一找交通中的数学问题,与同伴说一说。

2、 交通标志知多少:通过向父母长辈、交通警察请教,上网、看书查询,认识一些交通标志,比一比谁认识的交通标志多。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蚂蚁做操》教案”一文,希望“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蚂蚁做操》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