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不错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课堂纪律”;基本要求认知部分“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守纪律”;行为部分“遵守课堂纪律”而设置的。属于入学常规中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

一年级学生刚上学不久,虽然教师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向他们进行了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但是,由于学生年纪小,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差,时常管不住自己,所以,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还会发生。这些缺点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改正起来是很费力的。因此,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十分重要。

教法建议:

1.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学校都要进行常规教育,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听到多次的有关的教育,学生可能对本课学习内容不感觉新奇。为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要注意采用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加强直观性,如将课文内容制成课件进行演示等。

2.本课重点是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但不要仅是行为训练,要让学生明白行为的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遵守课堂纪律和大家学习的关系,要为集体约束自己的行为。

3.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前已有一些体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验,创造更多的讨论机会。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谈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4.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心理年龄的特点,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管不住自己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不要批评指责学生,应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道理,鼓励学生克服弱点,努力做一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 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学难点:

上课守纪律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 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

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板书设计:上课守纪律

二、 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

(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2.小结:

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当自己想玩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过渡语:课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图三。

1.讨论:

(1)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

(2)如果自己举手老师没让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

2.小结:

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认真听。随便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讨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过渡语:现在咱们知道应该怎样上课了,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怎样帮助他们?

三、 看一看(使学生知道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危害。)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个男同学做得对吗?为什么?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2.小结:听到上课的铃声,应该马上停止一切活动,有秩序地进教室,课间没玩儿够,还继续玩儿,会耽误准备上课用具,上课时心情不能平静下来,也上不好课。如果迟到了,还会影响老师讲课,同学听课。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这位男同学做得对吗?想想应该怎样帮助他?

2.小结:上课是学习时间,不好好学习,在下面玩东西,做小动作,会耽误自己学习,甚至影响别人学习,所以要想办法,克服困难,管住自己,专心听讲。

过渡语: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猜猜看,这些同学会改吗?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3)
1.全班交流:说说他们的进步表现在哪儿?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2.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些同学都改正了缺点,做到了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起立发言。不在课堂上随便说话,玩东西,搞小动作。由于他们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受到了老师、同学的表扬、喜欢,他们的学习也有了进步,这多好啊!

四、 做一做(使学生巩固课堂常规的基本要求并进行具体训练和指导。)
1. 学生四人一组,在组里做。

(1) 听到上课的铃声……

(2) 听老师讲课……

(3) 想发言……

2. 请同学们到前边做。
现场采访: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做不到的同学你会怎样帮他?

(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五、 儿歌总结

1.学儿歌。

听到铃声响,

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

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

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

回答不乱抢。

板书儿歌
2.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

3.小结:同学们,遵守课堂纪律很重要,只有上课守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希望你们都按照课堂要求去做,人人争做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
五、上课守纪律
听到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探究活动
1.开展主题活动“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
活动过程:

(1)同学小组交流。
上课都应该遵守哪些纪律?

为什么要遵守这些纪律?

(2)全班交流。

(3)夸夸班中上课守纪律的好同学。

(4)请他们说说是怎么做到上课守纪律的。

(5)全班展开讨论。

(6)写一写:如何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

(7)制定评比要求(每周一评)

2.在纸上写出上课守纪律的要求,在自己做得好或不够的要求下面配上画,鼓励或提醒自己。

Fwr816.COm精选推荐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上课守纪律》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课堂纪律”;基本要求认知部分“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守纪律”;行为部分“遵守课堂纪律”而设置的。属于入学常规中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
一年级学生刚上学不久,虽然教师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向他们进行了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但是,由于学生年纪小,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差,时常管不住自己,所以,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还会发生。这些缺点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改正起来是很费力的。因此,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十分重要。

教法建议:

1.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学校都要进行常规教育,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听到多次的有关的教育,学生可能对本课学习内容不感觉新奇。为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要注意采用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加强直观性,如将课文内容制成课件进行演示等。
2.本课重点是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但不要仅是行为训练,要让学生明白行为的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遵守课堂纪律和大家学习的关系,要为集体约束自己的行为。
3.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前已有一些体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验,创造更多的讨论机会。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谈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4.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心理年龄的特点,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管不住自己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不要批评指责学生,应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道理,鼓励学生克服弱点,努力做一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 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学难点:
上课守纪律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 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
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板书设计:上课守纪律

二、 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
(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2.小结:
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当自己想玩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过渡语:课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图三。
1.讨论:
(1)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
(2)如果自己举手老师没让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
2.小结:
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认真听。随便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讨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过渡语:现在咱们知道应该怎样上课了,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怎样帮助他们?


三、 看一看(使学生知道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危害。)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个男同学做得对吗?为什么?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2.小结:听到上课的铃声,应该马上停止一切活动,有秩序地进教室,课间没玩儿够,还继续玩儿,会耽误准备上课用具,上课时心情不能平静下来,也上不好课。如果迟到了,还会影响老师讲课,同学听课。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这位男同学做得对吗?想想应该怎样帮助他?
2.小结:上课是学习时间,不好好学习,在下面玩东西,做小动作,会耽误自己学习,甚至影响别人学习,所以要想办法,克服困难,管住自己,专心听讲。
过渡语: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猜猜看,这些同学会改吗?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3)
1.全班交流:说说他们的进步表现在哪儿?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2.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些同学都改正了缺点,做到了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起立发言。不在课堂上随便说话,玩东西,搞小动作。由于他们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受到了老师、同学的表扬、喜欢,他们的学习也有了进步,这多好啊!


四、 做一做(使学生巩固课堂常规的基本要求并进行具体训练和指导。)
1. 学生四人一组,在组里做。
(1) 听到上课的铃声……
(2) 听老师讲课……
(3) 想发言……


2. 请同学们到前边做。
现场采访: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做不到的同学你会怎样帮他?
(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五、 儿歌总结
1.学儿歌。
 听到铃声响,
 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
 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
 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
 回答不乱抢。


板书儿歌
2.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
3.小结:同学们,遵守课堂纪律很重要,只有上课守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希望你们都按照课堂要求去做,人人争做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


五、上课守纪律


听到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探究活动


1.开展主题活动“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
活动过程:


(1)同学小组交流。
上课都应该遵守哪些纪律?
为什么要遵守这些纪律?
(2)全班交流。
(3)夸夸班中上课守纪律的好同学。
(4)请他们说说是怎么做到上课守纪律的。
(5)全班展开讨论。
(6)写一写:如何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

(7)制定评比要求(每周一评)


2.在纸上写出上课守纪律的要求,在自己做得好或不够的要求下面配上画,鼓励或提醒自己。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按时上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按时上学”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按时上学。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按时上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按时上学”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按时上学。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按时上学,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按时上学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要按时上学。
2. 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 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 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按时上学。

教育过程:
一、 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按时上学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按时上学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按时上学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按时上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按时上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 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 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按时上学,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按时上学"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按时上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按时上学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 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按时上学》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按时上学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 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按时上学。
过渡语:按时上学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 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 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按时上学。)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按时上学,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 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按时上学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按时上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 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按时上学的”。


(1) 请同学夸夸班中能按时上学的好同学。
(2) 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 演小品“按时上学”(事前准备好的)
(4) 同学谈感受。
(5) 自己定“按时上学”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按时上学的。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老师您好》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爱学生,为教育学生成长而辛勤工作。
2.知道学生应当爱老师,尊敬老师。

情感:
1. 对老师的关心、爱护产生感激之情。
2. 产生敬爱老师的情感。

行为:
1. 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
2. 对老师有礼貌,做到进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意,放学向老师说再见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第二德目是“孝亲敬长”。这一德目中的教学内容有一项是“尊敬老师”,与此内容相对应的基本要求的认知部分有“知道老师爱学生,学生也应该爱老师,尊敬老师”。行为部分有:“对老师有礼貌,上下课起立,进校时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离校时说再见。”
一年级小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对学校生活有陌生感,畏惧感,也有新鲜感,此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热爱学校生活的教育。首先要教育他们热爱老师,对老师有亲近感,有敬爱之情。因为学生在老师教育下一天天成长,及时地进行爱老师的教育。,师他们愿意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教导,有利于他们成长。学生爱老师,也就更容易喜欢学校生活。

教法建议:
1.在本课教学中要抓住爱的情感线索,使这一线索贯穿全课。本课的课题就是富于情感的,尤其是看图讲讲这个环节,更要挖掘教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行为指导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爱,要从始至终抓住情感的线索。
2.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还不识字,主要通过看图体会,所以本课插图较多,要防止逐一看图,就图说图,要以图为依据,让学生体会图中的内涵,用图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时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把学生带入图中、融入图中。
3.这一课设在学生入学第二周,学生还不大熟悉学校生活,不懂学校规矩,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正面引导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知道行为要求,明确行为方式,并鼓励学生课后坚持做下去。要多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如一年级学生对老师真诚热情。对学生由于不懂得规矩,做得不够的地方,不要简单的批评指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老师爱学生,为学生成长辛勤工作着,激发学生热爱老师之情。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爱老师。
教育过程:
一、 认一认。(启发学生认识老师。)
1.师: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大家争着看花,在花坛前照相,你们一定也很喜欢这些花。

(1)想想: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是谁培育出来的吗?
(2)小结:
培育花的叔叔、阿姨们天天要给这些花浇水、施肥、除虫,经过他们的培育,花儿才这样美丽。大家把这些辛勤培育花的人成为园丁。
想想:同学们好比是祖国的花朵,培育你们的人就好比是辛勤的园丁,他们是谁呢?(对,是老师。)
板书:老师是园丁,我是花
 过渡语:让我们来认一认这些亲爱的老师吧!
2.出示投影片。("认一认"中的4幅图)
(1)提问:
你知道这些老师在上什么课吗?
给我们班上这些课的是哪位老师呀?你还认识哪位老师?
(2)小结:学校里有很多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教同学们知识,同学们可高兴了。
过渡语: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辛勤地工作着。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辛勤培育我们的呀?
二、 讲一讲。(引导学生了解老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老师在上什么课?上课时同学们坐着,老师是什么姿势?
(2)老师一天要站着上好几节课,工作辛苦不辛苦呀?
(3)从开学到现在,你们还上过什么课?在这些课上你们学会了什么?
2.出示写有汉语拼音,数学题,图形卡片,并引导学生说老师怎样教自己学汉语拼音、学数学。
3.小结:
老师教你们学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教你们学习很多知识。虽然他们每天要站着上课,十分辛苦,但是看到你们进步了,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心里十分高兴,因为老师爱你们啊!

过渡语:下课了,同学们该休息了,老师休息了吗?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课间活动时,老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老师在照顾你时,你心里怎么想?
(3)老师上完课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学生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2.小结:老师对学生关心、照顾得很周到,说明他们爱学生不怕辛苦。
过渡语:老师白天辛苦了一天,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晚上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全班交流:
(1)这是什么时候?你怎么知道的?
(2)每天这时你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
(3)老师在灯下批改了一本又一本作业,都已经批改了这么一大摞了,老师辛苦不辛苦呀?
(4)老师脸上是什么表情?老师工作这么辛苦,为什么还笑呀?
2.小结:老师爱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再辛苦也高兴。
三、 说一说。(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1.想一想:
(1)不仅图上这几位老师爱学生,所有的老师都爱学生。开学以来,你们的老师是怎么爱你们的?
(2)你们的老师真爱你们呀!在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小结:"我们爱老师"是同学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向老师问一声好。
引导学生齐说:"老师,您好!"
板书:老师您好
3.同桌说说:
我们在什么时候问"老师您好"呢?
4.小结:早上进校要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上课要起立向老老市问好;在校外遇到老师要停下游戏,向老师问好。我们要用问好表示出真心爱老师、尊敬老师。
5.想一想: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吗?
6.出示投影片。("说一说"中的图3)
师:9月10日是教师节,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操场为老师庆祝节日。看!他们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这几位同学还给老师献上了鲜花。
(1)全班交流:

你猜他们会对老师说什么?如果是你,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老师辛勤地培育学生,学生给老师献花,这说明了什么呢?
板书:老师爱我,我爱他
(2)说说咱们学校是怎么庆祝教师节的。
(3)放视频:九月十日教师节庆祝场面
(4)小结:老师特别爱自己的学生,学生也非常爱他们的老师,在老师的节日表示真诚的祝贺,热情地问一声:"老师,您好!"
过渡语:爱老师就要尊敬老师,做到对老师有礼貌。
四、做一做。
1.指导学生尊敬老师。
分组交流:
(1)下课了,老师和同学们要走出教室,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2)在校园里,你看到老师拿着很多东西应该怎样做?
(3)办公室里,老师和你说话时你应该怎么做?
(4)放学离校时,你应该和老师说什么?
2.师生共同即兴表演。
(1) 下课了,老师和同学同出教室……
(2) 在校园里,看到老师拿着很多东西……
(3) 办公室里,老师和同学说话……
(4) 放学了,老师把同学送到校门口……
3.现场采访。
请同学说说为什么这么做。(给表现好的同学一朵"爱老师"的小红花,希望大家都来像这些同学一样爱老师。)
4.小结:爱老师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五、全课总结 激发情感
师:老师爱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不怕苦、不怕累,辛勤地工作着,我们每个学生也爱老师,要对老师有礼貌,尊敬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对老师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为老师唱一首赞歌吧!
1. 师生同唱《老师老师您真好》。
2. 现在下课铃就要响了,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做?
(1)学生起立、站直,大声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2)学生请老师先走。

板书设计:
 二、老师 您好


老师是园丁,我是花。


老师爱我,我爱他。

探究活动

1.采访爸爸妈妈、大同学,说说他们对老师的认识。
2.查找资料,办一期“老师爱我,我爱老师”的小报。

3.到办公室,看看老师办公的情景。
4.访问老师,请老师说说“老师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5.分小组制定计划“如何庆祝教师节”(可以为老师制作贺卡;可以为老师点歌;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可以给老师发电子邮件等)
6.举办一次班会,题目是“歌颂老师”(会上可以让同学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夸一夸)
7.在教师节这一天,把教自己班的老师请到班*同欢度教师节。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爱学生,为教育学生成长而辛勤工作。
2.知道学生应当爱老师,尊敬老师。

情感:
1. 对老师的关心、爱护产生感激之情。
2. 产生敬爱老师的情感。

行为:
1. 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
2. 对老师有礼貌,做到进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意,放学向老师说再见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第二德目是“孝亲敬长”。这一德目中的教学内容有一项是“尊敬老师”,与此内容相对应的基本要求的认知部分有“知道老师爱学生,学生也应该爱老师,尊敬老师”。行为部分有:“对老师有礼貌,上下课起立,进校时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离校时说再见。”
一年级小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对学校生活有陌生感,畏惧感,也有新鲜感,此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热爱学校生活的教育。首先要教育他们热爱老师,对老师有亲近感,有敬爱之情。因为学生在老师教育下一天天成长,及时地进行爱老师的教育。,师他们愿意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教导,有利于他们成长。学生爱老师,也就更容易喜欢学校生活。

教法建议:
1.在本课教学中要抓住爱的情感线索,使这一线索贯穿全课。本课的课题就是富于情感的,尤其是看图讲讲这个环节,更要挖掘教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行为指导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爱,要从始至终抓住情感的线索。
2.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还不识字,主要通过看图体会,所以本课插图较多,要防止逐一看图,就图说图,要以图为依据,让学生体会图中的内涵,用图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时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把学生带入图中、融入图中。
3.这一课设在学生入学第二周,学生还不大熟悉学校生活,不懂学校规矩,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正面引导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知道行为要求,明确行为方式,并鼓励学生课后坚持做下去。要多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如一年级学生对老师真诚热情。对学生由于不懂得规矩,做得不够的地方,不要简单的批评指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老师爱学生,为学生成长辛勤工作着,激发学生热爱老师之情。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爱老师。
教育过程:
一、 认一认。(启发学生认识老师。)
1.师: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大家争着看花,在花坛前照相,你们一定也很喜欢这些花。

(1)想想: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是谁培育出来的吗?
(2)小结:
培育花的叔叔、阿姨们天天要给这些花浇水、施肥、除虫,经过他们的培育,花儿才这样美丽。大家把这些辛勤培育花的人成为园丁。
想想:同学们好比是祖国的花朵,培育你们的人就好比是辛勤的园丁,他们是谁呢?(对,是老师。)
板书:老师是园丁,我是花
 过渡语:让我们来认一认这些亲爱的老师吧!
2.出示投影片。("认一认"中的4幅图)
(1)提问:
你知道这些老师在上什么课吗?
给我们班上这些课的是哪位老师呀?你还认识哪位老师?
(2)小结:学校里有很多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教同学们知识,同学们可高兴了。
过渡语: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辛勤地工作着。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辛勤培育我们的呀?
二、 讲一讲。(引导学生了解老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老师在上什么课?上课时同学们坐着,老师是什么姿势?
(2)老师一天要站着上好几节课,工作辛苦不辛苦呀?
(3)从开学到现在,你们还上过什么课?在这些课上你们学会了什么?
2.出示写有汉语拼音,数学题,图形卡片,并引导学生说老师怎样教自己学汉语拼音、学数学。
3.小结:
老师教你们学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教你们学习很多知识。虽然他们每天要站着上课,十分辛苦,但是看到你们进步了,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心里十分高兴,因为老师爱你们啊!
 过渡语:下课了,同学们该休息了,老师休息了吗?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课间活动时,老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老师在照顾你时,你心里怎么想?
(3)老师上完课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学生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2.小结:老师对学生关心、照顾得很周到,说明他们爱学生不怕辛苦。
过渡语:老师白天辛苦了一天,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晚上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全班交流:
(1)这是什么时候?你怎么知道的?
(2)每天这时你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
(3)老师在灯下批改了一本又一本作业,都已经批改了这么一大摞了,老师辛苦不辛苦呀?
(4)老师脸上是什么表情?老师工作这么辛苦,为什么还笑呀?
2.小结:老师爱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再辛苦也高兴。
三、 说一说。(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1.想一想:
(1)不仅图上这几位老师爱学生,所有的老师都爱学生。开学以来,你们的老师是怎么爱你们的?
(2)你们的老师真爱你们呀!在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小结:"我们爱老师"是同学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向老师问一声好。
引导学生齐说:"老师,您好!"
板书:老师您好
3.同桌说说:
我们在什么时候问"老师您好"呢?
4.小结:早上进校要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上课要起立向老老市问好;在校外遇到老师要停下游戏,向老师问好。我们要用问好表示出真心爱老师、尊敬老师。
5.想一想: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吗?
6.出示投影片。("说一说"中的图3)
师:9月10日是教师节,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操场为老师庆祝节日。看!他们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这几位同学还给老师献上了鲜花。
(1)全班交流:
你猜他们会对老师说什么?如果是你,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老师辛勤地培育学生,学生给老师献花,这说明了什么呢?
板书:老师爱我,我爱他
(2)说说咱们学校是怎么庆祝教师节的。
(3)放视频:九月十日教师节庆祝场面
(4)小结:老师特别爱自己的学生,学生也非常爱他们的老师,在老师的节日表示真诚的祝贺,热情地问一声:"老师,您好!"
过渡语:爱老师就要尊敬老师,做到对老师有礼貌。
四、做一做。
1.指导学生尊敬老师。
分组交流:
(1)下课了,老师和同学们要走出教室,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2)在校园里,你看到老师拿着很多东西应该怎样做?
(3)办公室里,老师和你说话时你应该怎么做?
(4)放学离校时,你应该和老师说什么?
2.师生共同即兴表演。
(1) 下课了,老师和同学同出教室……
(2) 在校园里,看到老师拿着很多东西……
(3) 办公室里,老师和同学说话……
(4) 放学了,老师把同学送到校门口……
3.现场采访。
请同学说说为什么这么做。(给表现好的同学一朵"爱老师"的小红花,希望大家都来像这些同学一样爱老师。)
4.小结:爱老师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五、全课总结 激发情感
师:老师爱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不怕苦、不怕累,辛勤地工作着,我们每个学生也爱老师,要对老师有礼貌,尊敬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对老师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为老师唱一首赞歌吧!
1. 师生同唱《老师老师您真好》。
2. 现在下课铃就要响了,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做?
(1)学生起立、站直,大声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2)学生请老师先走。

板书设计:
 二、老师 您好
老师是园丁,我是花。

 老师爱我,我爱他。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一文,希望“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