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 > 导航 >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八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八。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是好的?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八,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七色光 八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由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构成。第一项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按着一定顺序排列词语。训练时要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按照顺序,把它们有序地重新排列,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项为“日积月累”。内容为积累以“廉洁自律”为主题的成语和名言,教学中除引导学生理解成语及名言的意思,熟记成语外,还要引导学生扩大积累量,交流自己的积累,以进一步发展语言,接受教育;第三项为“知识窗”。内容为介绍徐向前元帅和几出的清官戏。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几个徐向前元帅的小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第四项为“大家一起来”。内容为编辑文章目录和节目单。完成此项内容前,应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再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要总结编辑目录和节目单的一些方法及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完成此内容。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序地排列词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熟记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和名言,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3.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廉洁自律的故事,以及清官的故事。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有正确认识。
4.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发展性评价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及名言等。
2.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整理资料、编排材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廉洁自律和勤俭节约的名言、成语、故事,记在积累本中。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此项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有序排列词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大多涉及一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先后顺序。
(3)学生按先后顺序排列词语,并说明理由。
2.日积月累。
此练习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意,积累词语、名言的同时,了解廉洁自律、清正廉洁的精神。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词语以及名言警句的意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抓重点词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和名言警句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6)扩展积累,朗读或背诵课前搜集的有关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成语名言,初步理解其含义,从中感悟其精神。
(7)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3.知识窗。
(1)介绍徐向前元帅的简历及相关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徐帅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小故事。
(3)学生谈感受,说得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
(4)学生说说每个清官戏的主人公分别是谁,以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5)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清官戏或故事,并谈感受。
5.大家一起来 。
此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关心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1)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了解收集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交流。
(4)教师指导编排方法。
(5)学生合作,编写目录或节目单,小组间传阅交流。
(6)汇报展示,学生评价。
(7)教师总结。

fwR816.cOm同步阅读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五


语文七色光 五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由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构成。第一项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近义词和反义词语的练习。练习本身难度不大,重在扩展延伸,补充一定的练习,如本单元或本单元前学过的一些词语。第二项为“日积月累”,内容是与同情弱小相关的词语、句子积累,第1题是两组感情色彩相反的四字词语。第2题是名言警句,前两个尽量让学生背诵下来,第3个只理解即可以,如果学生能背诵原诗全文应加以鼓励。第三项为“知识窗”,是让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的,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与安徒生有关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找来作品读一读。第四项属于语文实践活动,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调整。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培养学生背诵、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和读书卡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2.近义词、反义词。
〔教学准备〕
安徒生的资料和部分作品,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和作品,以及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⑴先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教师再组织集体订正,“同情”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学生比较难说,要适当引导,如近义词“怜悯”,反义词“冷漠”。
⑵再从本单元的课文选出几组词语进行扩展练习,有些典型词语也可以拿到语言环境中体会,如用“暖和”与“寒冷”各说一句话,类似此种练习可多练一些。
⑶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⑷要让学生多读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能找出诗中对应的部分如“野火”对“春风”,“烧”对“吹”,“不尽”对“又生”等。
2.日积月累。
本项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内容都与“同情弱者”相关,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接受“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教育。
⑴学生自读四字词语,为了便于积累,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读,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不仅会记,还要会用的目的。
⑵名言警句是文言文,教师要给学生讲明意义,在理解基础上背诵。除书上三条,还可以适当增加相同主题的内容,但应考虑学生可接受程度,因人而异。
3.知识窗。
本次“知识窗”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让学生读一读,再根据事前查阅的资料补充一些,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部分作品读一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4.大家一起来。
这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出新颖、别致、有创意的读书卡片,填写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三


语文七色光 三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共安排了四项语文实践活动内容。第一项是查字典练习。第二项是日积月累,积累一些描述有关少年童心与童趣的词语、句子、古诗。第三项是知识窗,通过阅读知识短文,帮助学生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由来。第四项是大家一起来,听老师讲故事后把故事转述给别人听。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巩固运用按音序、按部首查字法,弄懂字义。
2.积累有关描写少年的词语、句子、古诗。
3.阅读知识短文,丰富知识。
4.通过听故事并转述故事,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学生掌握两种查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所在词语选择合适的字义。
2.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用心听、认真记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复述能力。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表现古诗诗意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找到原诗。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这个练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两种查字法,并应用这两种查字法查字。同时引导学生要根据字所在的词语为字选择合适的字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参考答案:

2.日积月累。
这个栏目安排了描写少年儿童童心、童趣的词句和古诗,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感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1)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1中的词句。
(2)简单说一说这些词句的意思。
(3)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荀子和《荀子》。
(4)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读,读通读顺,读出自己的感受。
(5)引导学生看日积月累2中的插图,简单说说图意。然后出示古诗的诗句,引导学生一一相对应。
(6)用自由读、分组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读,读出韵味。
(7)引导学生交流课前寻找的原诗。
(8)练习背诵。
3.知识窗。
(1)自由读、互读,读后交流读懂了什么。
(2)你对“六一国际儿童节”知道多少呢?哪一年的儿童节你记忆最深刻?为什么给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3)如果授课在“六一”前,可询问:今年的儿童节你打算怎么过?
如果授课在“六一”后,可询问:今年的儿童节你是怎么度过的?
4.大家一起来。
(1)教师提出要求:一是听的时候要用心听;二是记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有哪些主要活动。
(2)教师讲述故事。(故事由教师自己选择)
(3)引导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小组内互相讲这个故事,评出的成员参加全班的比赛。
(5)讲评这些参加比赛的成员的优点和不足,评选出优秀者。
(6)布置作业: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听。
资料
[《荀子》]此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思想家。他是先秦时期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学大师。
〔古诗欣赏〕
 清明
 杜牧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儿垂钓
胡令能 (唐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六


语文七色光 六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围绕本单元主题设计了四部分内容:一是练,是有关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训练。教学时不必向学生讲术语,只要求学生能说清楚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并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即可。二是日积月累,包括趣味填空,目的是积累一些和自然景物、自然现象有关的四字词语。要求学生能背诵下来,并能再列举出几个这样的词。此外还包括名言警句,这两句都是关于立志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勇于探索的名人名言。课前可布置学生广泛收集这方面的名言,在课上交流。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名言,加深对名言的理解。三是知识窗,是有关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一些类似的小故事,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四是大家一起来,内容是向同学展示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杰出人物发明创造,刻苦钻研的故事,引导学生在交流和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大胆创新,积极动脑,敢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和名言名句,培养学生理解和搜集词语、佳句的能力。
2.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3.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搜集和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词语、名言、小故事。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造,勇于奇思妙想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和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词语、名言、故事。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练习前让学生明确题目的要求,并复习一些常用的比喻词,并让学生举一个比喻句的例子。
练习时可让学生自由读句子,体会句子中是否运用了比喻或其他修辞手法,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练习后可让学生仿照练习自己说两句这种形式的句子。巩固理解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日积月累。
名言警句可让学生先读一读,然后理解,最后指导背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立志,促人积极向上的名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调动学生敢想、敢做的创造精神。
3.知识窗。
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个小故事,然后指名请学生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最后交流课前搜集的民间传说小故事。使学生感受前人的大胆想象,创编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生动传说,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精神。
4.大家一起来。
⑴课前先让学生读懂书上的提示,明确本次的活动内容。
⑵布置学生按要求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准备开会交流。可先组织学生成立小组,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自己小组的特点。如可引导学生为图片编写解说词,编辑手抄报,练习背诵,表演搜集的小故事等。汇报的形式由学生自己确定,教师不多参与,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成果展示会。
①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成果。
②其他小组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③评选出成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肯定,达到本单元主题学习的目的。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四


语文七色光 四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共安排了四项语文实践活动。第一项共有两个练习:1.照样子把反问句换一种说法;2.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第二项是“日积月累”:积累有关人生价值的名言警句。第三项是“知识窗”,通过阅读一些中外的神话,引导学生课外扩大阅读。第四项是“大家一起来”,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训练进行社会活动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的能力。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训练组织句子叙述顺序的能力。
3.积累名言警句。
4.阅读几篇体现为人类造福的中外神话,渗透为人类造福的思想。
5.通过举办为班级生活有困难的同学的捐赠活动,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如何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3.进行捐赠时,不要使受捐赠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此项练习包含两项内容。
(1)照样子,换个说法再写个句子。
①出示例句中的问句,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这个句子是问号,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②读后,请学生说说这个问句是什么意思。指出反问句无须回答的特点。
③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意思就是例句中这个句子,把问句换了一种说法并加强了语气。
④自由读第一句,试着自己换一种说法,然后汇报,评价。
⑤小组内部独立完成第二、三句后,班级交流。
⑥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几个句子。
参考答案:
秋风秋水,他根本受不了!
不能就这么死去!
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意,说说它能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为什么?
首先让学生弄清楚加点词和括号中的词的含义和词性,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再仔细品味教材中所给出的句子,结合语意、语境来谈。
参考答案:
从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含义上来说,加点的词语是不能被替换的。
2.日积月累。
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个名言,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名言警句的兴趣和习惯,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诲。
⑴让学生自由读这两个句子。
⑵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每个句子都体现了什么意思。
⑶教师简单介绍诸葛亮和爱因斯坦,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⑷反复诵读这两句话。
⑸拓展延伸: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人要为他人、为社会造福的名言警句。
3.知识窗。
教材向我们推荐了几篇我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这类神话,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些受人尊敬的神话中的人物是怎样为人类造福的。
⑴先让学生读读这些神话的名字,区分出哪些是中国的,哪些是古希腊的。
⑵让知道这些神话的学生分别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故事。讲故事之后,请学生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⑶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个神话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⑷总结:这些神话,无论是古中国还是古希腊的,都反映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主人公都是为人类造福,这样才能流传千古,以至后人歌颂他们。
⑸请学生把自己所喜欢的神话讲给家人或好朋友听。
4.大家一起来。
⑴课前向学生发起倡议:为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或在社会上遇到困难的人,我们在班级的范围内举办一次捐赠活动。
⑵召开讨论会,拟订计划,形成书面材料。
①举办这次捐赠活动的意义:为了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或社会上遇到困难的人,使他们能度过难关。
②确定捐赠对象,弄清楚这个捐赠对象的生活方面的情况。
③捐赠的钱物的分配。
④这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分工(钱物的接收人员、登记人员、保管人员及与捐赠人联系的人员等)。
⑶开展捐赠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活动要有秩序。
②态度要热情、平等。
③说话有分寸,不要使受捐助的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⑷教师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
资料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到隆中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帮助其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取荆州,攻取益州,夺得汉中。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刘禅继位,诸葛亮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他曾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后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13年返回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还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对宇宙学说也有贡献。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其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1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八”一文,希望“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七色光八”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