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 导航 >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报任安书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报任安书。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要知道高效教学水平可以体现在老师写的教案课件里面。如何才算是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也许以下内容“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报任安书”合你胃口!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点拨。
2、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报任安书》教案(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鞭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bǔ) 囹圄(wǔ)
槛(jiàn)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fwR816.CoM阅读延伸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本文作者是当代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2.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在讲演的开头,作者就指出,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虽然如此,科学家对此仍然满怀信心。
课文第2段,作者却话题一转,考察起预言的历史。提及预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代的巫术。女巫用"毒药或火山溢出的气体"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过是为了增加一点儿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近代宗教预言也是这样,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失败,如"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等。那么,科学家的预言是不是也像古代的预言家一样是一时的"骗术"呢?作者指出,"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比如对天气预报、对"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以及对大脑的工作机制等,都还缺乏准确的判断。但是,"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还是可以预言的。
宇宙中的局部运动也许会出现混沌状态,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宇宙正在高速膨胀,其他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体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因为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和平均密度不均匀,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就不会如此一致。"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从目前的情况看,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大,但是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有可能降低膨胀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大挤压"和"大爆炸"前的状态相似,"具有无限密度","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
这样,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但是,计算宇宙的平均密度并不容易。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恒星质量加起来,还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即使加上"气体云的质量",最多达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但是,我们能不能据此得出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的结论呢?还不能。因为宇宙中还存在许多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我们肉眼看不见,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就是这类暗物质,它是超大恒星死亡的产物。霍金对黑洞的解释是:"空间一时间的一个区域,因为那儿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见《时间简史》一书所附《小辞典》)我们虽然看不见黑洞的存在,但可以通过观察螺旋星系和星系团来判断它们的存在:能使大质量的星系或星系团绕之旋转的东西,其质量一定比这些星系和星系团大得多。
作者指出,根据现在的观测研究,将这些暗物质估算在内,"仍然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于是有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为之说,前者假设有多个宇宙共存,而我们所能理解的只是身处其中的一个;后者认为宇宙可能采取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突变,从一个微小的尺度很快达到临界状态。
归根到底,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命运:继续膨胀,或可能收缩。这取决于宇宙现有的密度,所以,科学家在没有称算出宇宙的重量之前,不得不承认"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

【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2)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

【明确】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待,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

(3)这篇讲演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讲演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单向度的,如果不注意讲演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的表达效果。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兼有讽刺与幽默,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判断采取了审慎态度。

高三下册语文边城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领略湘西边远小城神奇秀美的风光。

2、感悟边城淳朴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3、欣赏小说朴素、饱满、不雕饰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的情节,领会小说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图景,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同学们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各方面。在课前充分预习,反复朗读的前提下,课堂上着重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手法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在同学充分预习的前提下,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湘西风景的光碟、电影“边城”片断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用竹笛和古筝合奏的江南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背景音乐,用多媒体播放几幅湘西风景的画面,同时用画外音朗诵下面这段话:“《边城》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她完美无瑕的融合和游刃有余的真实,通过流自笔端的汩汩文字,载着清雅恬静的风景与这水乡故事一脉相承的完整,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要走进这座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淳厚的世俗人情及作者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美构筑的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古老边城,去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

二、感知情节

1、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边城”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段。

2、由两个学生合作(补充)概括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

3、教师结合“边城”全篇来概括小说的整体情节。

三、分析环境:

(1)风景美:

《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p16豆绿色的水 天气明朗 落日 薄雾 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p19.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 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明确: 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p22: 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语言)

Q: 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怎么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事吗?

明确:p20。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几句对话:“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语言)这都是话中有话啊。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怎么理解?

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项原则 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

C、爷爷与乡邻:(友情)

①爷爷与“老熟人”: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②、爷爷与过渡人:(友情)

p21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四、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或词)呢?

参考答案:例如:“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爱”通过爱情、亲情、友情“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纯”边城民风纯朴,边城人心地纯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师点评: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五、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主题)

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六、通读全文探究:除了以上分析的人情美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了边城的哪些其他人情美?

参考答案::1、p14、15:军民同乐;2、p15:顺顺与儿子之间的父子情; 3、《边城》中显示的天保与傩送的兄弟情。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如果有时间,我希望大家阅读《边城》的全文;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大家到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去欣赏边城的美丽。

七.课外拓展

研讨:1。作者沈从文为什么能把边城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明,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家书)

2.既然本文作者充满“爱”写了人间的爱和真情,为何不以爱或与真情有关的词语作题目,而以“边城”为题?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苗族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21岁时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与向往才来到北京,然而迎接他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每日每时目睹的是一群自私、懦弱、虚伪、卑鄙却又冠冕堂皇、假冒斯文的灵魂。“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使他愈来愈坚信:目前这个黑暗社会旧有的一切实在不能也不应继续存在下去了。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要脱离目前的苦难,惟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沈从文最热切、最坚决的追求。为此,他一面以愤怒、颤栗的感情,选择男女关系为解剖的切入点,对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相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画,另一方面他又把探寻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每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请,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美动听的一支。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他在《长河。题记》中说:“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惟利的人生观。”

由此,不难看出,他创作《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种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惟利的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他主张: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

八、延伸拓展

1、运用课件展示两首古诗:《蒹葭》《上邪》

2、启发同学结合翠翠的爱情,体会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贞。

九、布置作业

1、把课文节选部分改编成剧本,并试着排演。

2、课外阅读《边城》全文,并尽量找来沈从文的其他作品阅读。

十、板书设计

一种优美、自然、健康而又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高三下册语文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4、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 归纳“则”“乃”“而”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教学方法】导读、启发、讨论、总结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及其文和道家思想;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落实相关基础字词。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有没有背过李商隐的《锦瑟》?我们一起来复习背一遍。“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兰亭玉暖日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里有一个典故“庄生晓梦迷蝴蝶”,大家还记得吗?庄子有一天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张开翅膀,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舞歌唱。但当他醒来之后,却陷入了沉思: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如果是我做梦变成蝴蝶,为什么我会体会到蝴蝶独有的飞翔之乐呢?如果是蝴蝶做梦便成了我,为什么这一切会出现在我的梦中呢?于是他就跑过去问老子,老子说:“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

老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走进庄子,通过学习《逍遥游》来感受庄子的心灵世界。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及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他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他希望自己就是蝴蝶,摆脱形体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创作了《逍遥游》。

二、解题:

今天要学的《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

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逍遥游”就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中。

三、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1-3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先听一下课文录音,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读过文章后,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物?(鲲鹏)那鲲鹏的形象如何?文章哪里写到鲲鹏?那我们就先来看看文章的第一段。先请全班男生来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鲲鹏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北海,冥通“溟”。之:(这里做什么?)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结构作状语。之:的。怒:奋起的样子。垂天:天边,垂通“陲”。海运: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也说大海运行,翻译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译为海起风动。….者….也,这是一句判断句。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3.从这段看,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4.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试着把第一段背过来。(看图一起背诵)

5.我们说第一段作者主要向我们描写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那第二段写到的鲲鹏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还是先请女生一起来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文字主要讲什么。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志:记载。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主谓结构作状语。抟: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一种旋风(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即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以:凭借。息:大风。以六月息者去,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野马:游气。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结构作主语。以:用。息:气息。正色:真正的颜色。邪:通“耶”。其:指鲲鹏。【是:指天之苍苍,其远而无所至极。】

译文:《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山野中的雾气,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凭借气息吹拂它们的。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5.这段话引述所谓《齐谐》的记载,来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作者还描写了高空中的游气奔腾和微尘浮动情形,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那么回到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这个段落中的鲲鹏又是怎么样的呢(还只是神奇巨大吗)?

明确:大鹏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局限。【高空中的大鹏和地上的人一样,都不能真正认识天。从另一角度说明大鹏受到限制,是不自由的。】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说明天地万物各有其不同,也有相同之处。尘埃可以成为雾气,鲲可以成为鹏,积蓄就可以强大。然而,鹏要凭借风,雾气要借助气息,都还有依赖,有所待。】

7.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覆:倾倒。坳: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芥:小草。胶:粘住不动。而:连词,表并列。复:承载。斯:则,就。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而:连词,表承接。培:凭借。而:连词,标承接。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图南:图谋飞往南方。

译文:再说如果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如果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如果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注意:前三句话有三个“则”,解释为“那么”,因此要补出四个“若”,解释为“如果”,从而使语意连贯。)

3.这段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明确:运用了(1)类比论证,以水喻风,以杯水可载大舟喻大风可负大鹏,结论就是成功必须有所待。

(2)对比论证,有两重对比,一是不厚之风与九万里旋风对比,不厚之水载草芥与载杯对比,都是为了鲜明地指出凭借外物的重要性。

[补充:类比和对比都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4.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文章第四段,其他同学来思考这个问题。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决:迅疾的样子。抢:突过,着落。榆枋:两种树名。时则:有时就。不至:意议为“飞不上去”。控:投下,落下来。奚以:介宾倒置,何以,凭什么。为:句末疑问语气词。奚以…为:为何要…呢?之:去到,动词。南: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反:通“返”,返回。犹:还。果然:饱的样子,古今异义。适:去,往。宿:这里指一夜。之:这,代词。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译文: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它们为什么笑?因为它们自以为得到逍遥,进入自由的境地,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那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接着看】

【作者态度如何?(批驳)那又是怎样批驳的呢?明确: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无论是到野外的人还是到远方的人都需要吃饭;无论是鹏还是蜩,都需要依靠风力才能飞翔。“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鹏鸟、蜩蝉、学鸠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不一样。蜩和学鸠嗤笑鹏其实是认识不到自己与鹏的差异和自身的“所待”,所以作者直斥其无知。用原文的话即:小知不及大知。】

7.我们知道,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那此间有没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先请一个同学来阅读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大家思考一下这段主要是讲什么?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知:通“智”,智慧。及:动词,比得上,这里意译为“了解”。其:代词,他们,即“小知”“小年”;朝:清晨。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蟪蛄:即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匹:配,比。

译文: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8.本段第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小知不及大知”承上文,小结第四段内容;“小年不及大年”启本段下文。

那文章又是论证“小年不及大年”?

明确:例证:小年(朝菌、蟪蛄、众人)

大年(冥灵、大椿、彭祖)

9.你们认为朝菌、蟪蛄、冥灵、彭祖、大椿是逍遥的吗?众人希望和彭祖一样长寿,如何理解作者的“不亦悲夫”?

明确:不逍遥,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年的限制。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寿命没有彭祖长,而没有看到其实彭祖的寿命相对于冥灵、大椿还是很短的,而即使大椿、冥灵能活多少万年,它们的寿命仍然是有尽的,而不是“无穷”的。所以,庄子认为人们可悲的地方在于不懂得彭祖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一样受到年的牵制。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泯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

10.小结:本段深入阐述的是蜩与学鸠笑鲲鹏的原因全在于生命之短暂,他们自身生命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必然见识短浅。可见“小知不及大知”与“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深入一层的关系。也就是说这段是对上段文字的再深入。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重点字词句解释:

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是”是这样的意思,“这样”表明下面的例子蕴含的道理和前面的一样,那么这个道理指什么?明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焉:兼词,于此,在这里。修:长。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绝:穿过。斥鴳:一种小鸟。彼且奚适也:倒装句,奚:代词,何,哪里,适:动词,到,往;(彼且奚适也: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仞:古代长度单位。至:极点,飞之至:飞翔的境界。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这里,作者对斥鴳嘲笑鲲鹏的态度如何呢?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明确:反对,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来来概括斥鴳对鲲鹏的笑叫什么?明确: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译文: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3.看到这里,有些同学不免要发问,这里不是对第1—4段内容的重复吗?大家看看是不是?再写鲲鹏有何作用?

明确:

不完全重复。一是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二是内容也不同,汤之问棘是史事,《齐谐》是俳谐之书,记载怪异之事的,所以用贤君贤人作印证;这里明确将凭借云气,上文形象地称“野马”“尘埃”;这里是斥鴳嘲笑,上文是蜩与学鸠嘲笑。这里并非简单重复,而是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

4.我们知道,文章一开始就向我们论述了万物皆有所待。第1-2段描写了鲲鹏变化时神奇莫测及奋飞时气势壮美的景象,但鹏鸟南飞, 必待巨风,它要凭借“海运”“六月息者”“风”才能离开,如此神奇巨大的动物它也是有所待的。紧接着,作者通过“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芥草为舟,杯水负载”的例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论证手法向我们论述了这一道理。还举了蜩与学鸠,无知小虫的例子,论证自然界万物都是有所待的。蜩与学鸠嘲笑鲲鹏,作者还用“行路备粮,所待不同”的比喻进行论述,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紧接着作者又向我们论述了小知不及大知实际上是因为——小年不及大年。小年有:朝菌、蟪蛄、众人;大年有:冥灵、大椿、彭祖。第六段作者运用汤之问棘的史实,大的代表鲲鹏,小的代表斥鴳,进而揭示小大之辩。

5.可见,自然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还有所待都有小大之辩。那在社会中呢?社会中的人是不是也都有所待呢?

思考一下,这里作者提到了哪些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回到刚才的问题:这里作者讲到了哪些人?

明确:(1)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知”通“智”,才智。效:胜任;比:符合;合:投合;征:使动用法,使信任。那连起来是什么意思?(请一生回答)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品行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品行能够符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这样。

第四句话是对前三句的概括,实际写的就是一种人,即“征一国者”。

对这几种人作者是怎么评价的呢?明确:“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他们看自己也像蜩、学鸠、斥鴳看自己一样,可见,作者也是反驳的。

(2)宋荣子。作者说“宋荣子犹然笑之”,犹然:喜笑的样子。宋荣子为什么笑呢?他又是怎样的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举:全。誉:赞誉,夸赞。加:更加。劝:劝勉。非:非难。沮:沮丧。定:认识。分:分别。辩:通“辨”,分别,分辨。境:界限。数数然:这里可解释为急功近利。那这几句话连起来怎么解释呢?(一生回答)明确:全世界的人都夸赞他,而不更加感到劝勉,全世界的人都非难他,而不感到更加沮丧,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分别荣誉和耻辱的界限,就这样罢了。他在世上没有急功近利的样子。

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又如何呢?明确:反驳。“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即使这样。可见,宋荣子也还是不自由的。

(3)紧接着,作者又举了第三类人:列子。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夫:发语词。御风:乘风。泠然:轻妙飘然的样子。旬:十天。有:“有”通“又”。反:“反”通“返”,返回。致福:求福。列子乘风而行,轻妙之极,十五天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人来说,没有急功近利。

那作者又是怎么评价他的呢?“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虽:虽然。在作者看来,他还是跟大鹏一样,要凭借大风。

6.我们刚才讲到了三种人,他们都是不逍遥的,未达逍遥之境。那什么才是逍遥游呢?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顺应。御:驾御,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辩:“辩”通“变”,变化。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他们还凭借什么呢。整句话什么意思呢?(请一生回答)明确:顺应天地万物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什么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正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功立业的偏见,圣人没有名实的偏见。无己:自我的偏见;无功:建功立业的偏见;无名:没有名实的偏见。

无己即: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无功即: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无名即: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

7.你们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人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逍遥游》

2.完成《导与练》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2、能力目标: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三、教学难点: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癌症纪念中心斯隆一凯特林癌症研究所所长,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作者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呢?
明确: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
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

2.第二段作者说到生物学界对“人与动物相似”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3.但是,作者摆了一个怎样的事实与观点?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唯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类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他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部分,找出作者举出了哪些动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说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全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

5.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地看第二部分的内容,第四段为什么作者一开始就来了这样两句“最让我们不安的是”“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明确:作者这样说,是模仿传统生物学家的语气,妆他们的逻辑来说的。传统生物学家们不愿意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这一事实,作者这样的叙述充满了调侃与讽刺。

6.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试结合作者的论述加以说明。
明确: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的社会性,还是谈论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组织的社会性生物,如蚂蚁和蜜蜂,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

7、大家觉得课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明确: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

8、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类其实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是我们人类却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明确:“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虽然比动物更具社会性,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联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与才能。

9、最后,作者对科研提出了什么希望?
明确:“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是、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晨,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作者希望科学研究能够多一点交流,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五)能力提升

整篇课文作者探讨了生物的社会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六)规律总结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欺也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七)学与练: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1、 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明确: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

2、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明确: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

3、 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明确: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

4、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脚的神经节而已。
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

5、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明确: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原来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我们为在既要强调个体的智慧,也要重视群体的智慧,因为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同学们学习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九)板书设计

蚂蚁 能思考科学发展
密蜂 有智慧 人类社会
生物社会黏菌 靠集体探索新解
鲱鱼
生物的社会组织同人类的极为相似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抄检大观园


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在比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检”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大观园、贾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及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向。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抄检”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阅读评点式”教学。因课文较长,所以必须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又由于《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前后关联,交错贯通,严密有机,没有哪一章节可以完全从书中独立出来而不牵连四周筋络(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是难以节选的),所以学习本文(即第74回)应适当联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与课文前后有关联的情节内容,辅以精要的评点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课文在全书中的作用。
媒体设计
课前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音乐,把学生带入《红楼梦》那特有的惆怅感人的氛围之中。结课时再播放电视剧《抄检大观园》的情节、画面,与课文比较学习,以加深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空前的,到目前为止也是绝后的文学奇迹,*把它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人们对它阅读、探究的热情经久不衰。今天我们学习在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章节,也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事件、大波澜——《抄检大观园》。
(解说:此导语旨在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重视,以及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二、解题
课文选自《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
“大观园”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在书中设计创造出的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形象,是《红楼梦》里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较少封建礼教束缚浸染的净土,是女孩子们(包括宝玉)栖息、成长的一方绿洲和乐园,是人间的桃园仙境。
(解说:对“大观园”的内涵及在全书中的作用、意义作必要的说明,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深意。)
大观园遭抄检的起因要从第73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说起:贾母房中的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石背后拾得一个五彩“绣春囊”,华丽精致地绣着“两个人赤条条地盘踞相抱”,傻大姐误认为是“两个妖精打架”。邢夫人恰巧遇上,“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揣摩此物从何而至”。贾府内部,矛盾重重,错综复杂,正像探春所说“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贾赦、邢夫人为代表的不当家的“在野派”,对王夫人、王熙凤为代表的“当权派”,久怀不满。邢夫人认为“绣春囊极有可能是贾链、王熙风之物,正好借此机会杀一杀王氏一派的威风。很快“绣春囊”转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时“气色变更”,心急火燎地来责问凤姐。课文即从这里开始。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越性(干脆、更加);作耗(捣乱);封诰(被皇帝封“诰命夫人”,是封建社会中妇女一种很高的荣誉和地位);没成算(没头脑,少思谋);庶出(非正妻所生,与“嫡出”相对);现世现报(马上遭报应)。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评析
1当王夫人认为“绣春囊”是王熙凤之物时,王熙凤是如何辩白的?继而她又提出了什么处理措施?由此反映出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在王夫人盛怒之际,她并不立即否认反驳,而是先说“太太说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辩我并无这样的东西”,先让一步以顺其气,继而话语一转“求太太细详其理”,不慌不乱,侃侃而谈,一口气说出“五条”理由,证明不是自己的东西,冠冕堂皇,“大近情理”(凤姐是何等人物,无理尚能争三分),不但洗清了自己,而且变被动为主动,提出了不扩大影响,不伤及无辜,不有损贾府和她这管家奶奶脸面的暗中查访举措(约五六条),稳妥可行(只可惜王夫人并未采纳)。反映出王熙凤,能言善辩,讲究策略,杀伐决断,精明干练的性格特点。
2抄检大军由哪些人组成?遭殃的是哪些人?抄检的真正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明确:由邢夫人幕后鼓动,王夫人坐镇指挥,王熙凤挂帅出征,狗腿子王善保家的推波助澜地献策并任急先锋的抄检大军,气势汹汹兵发大观园,展开了空前的大扫荡,大清剿。原本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争斗,演变为一场对丫环下人的残酷镇压和清洗,特别是那些平时不驯服、不献媚讨好者,更是首当其冲,在劫难逃。
“绣春囊事件”仅是“抄检”的导火索,看似与“男女私情”有关,其真正原因和实质,是封建反动势力与叛逆进步力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封建宗法势力不能容忍大观园中的青年们不合礼法的个性自由,更不允许有这样一片花好月圆的乐土长期存在。他们感到封建大家族积弊太多,中兴无望,日暮途穷之后,以最后的疯狂清除异己,摧毁青春生命之灵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争。
3在抄检中,随着事件的进展、地点的转换,人物形象逐一显明地展现出来,其中晴雯、探春有何表现?反映出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试作赏析评点。
明确:怡红院中的晴雯,是大观园中第一美丽的丫环,王夫人据此妄断:“好好的宝玉,叫这蹄子勾引坏了。”又因晴雯全无媚骨,最反奴性,从不献媚讨好谁,遂成为恶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谗言,诋毁中伤,正像晴雯判词中所言“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因此,她成为抄检的首要目标。尽管在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骂、警告,明知自己已身处危境,但面对无理抄检,凭空诬陷,依然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反抗和蔑视:“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没趣”。一个凌然傲骨、敢怒敢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现眼前。
抄检的结果表明晴雯清白无辜,正像她在生离死别之际对宝玉所说:“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样。”以晴雯的高洁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当的。在第77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中,王夫人又亲临大观园,将连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的晴雯,残忍地命人“从炕上拖下来”,“架出去”,片刻不许停留,逐出大观园。孤苦无依的晴雯,不久即抱屈病死在外。宝玉忿恨不解地说:“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检一役的主要牺牲者之一。“晴雯之死”是我们有幸看到的曹雪芹亲笔写下的一个悲剧高潮(仅次于“黛玉之死”,但惜乎“黛玉之死”非曹雪芹亲笔),预示着宝、黛爱情失败的必然性——岂有如此憎恶晴雯而能容忍黛玉之理?晴雯是寄寓了作家丰富情感的一个人物,“晴雯者,情文也。”可能在把“晴雯之死”写完不久,心力憔悴、悲愤欲绝的作者,感到悲剧的艺术表现再难往更高处写了,就丢下笔来,“泪尽而亡”了。
在抄检中,写得最热闹最精彩的当数三姑娘探春处。探春是一位严正清醒,目光深远,心怀忧患,颇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词说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进贾府时写其肖像:“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当抄检大军来临时,惟有探春毫无畏惧惊慌,“秉烛开门而待”。对抄检冷言讥讽,针锋相对,只许抄检自己,不许抄检下人:“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我原比众人歹毒……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下人。
她对贾府的黑暗腐朽,危机四伏之趋于败亡,洞见先机,怀有特别的敏感和深重的忧患,发出了严正警告和预言:“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声泪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虫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极度悲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内没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样”——这恰是探春内心深处一个敏感痛点,这“先天不足”使她时时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难,承受一种无名的压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
当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戏弄地掀了探春衣襟,这下可惹恼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击——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接着又是一顿痛快淋漓的大骂,义正辞严,鞭辟入里。这是申张正义、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别人欲为而不敢为的一掌,不但打在为虎作伥的王善保家的脸上,也间接打在那些摧残少女的上层统治者脸上,替惨遭蹂躏、万马齐喑的大观园出了口恶气。尽管探春没能阻止继续抄检,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惨遭厄运,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溃之际,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探春者,叹春一去不再返也!——但这足以使那些助纣为虐、猖狂行恶者杀了威风。探春确是一朵红香带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4抄检的“收获”是什么?如何评析奴隶的恋爱追求?
明确:抄检的“收获”是从二小姐迎春的丫环司棋箱子里搜出了爱情证据——小厮潘又安写给她的情书。男女间相爱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联系第71回《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中,贾母的丫环鸳鸯夜里在山石背后无意间遇到司棋和潘又安约会的情节,“绣春囊”极有可能是他们遗失的。奴婢层青年男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文化教养,不会像“才子佳人”那样“吟风弄月,托咏传情”,只能私赠低级象征物“绣春囊”,但他们也有恋爱的要求和权利,他们决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恋爱自由。当秘密被发现后,司棋显得异常冷静,“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光明磊落,早已做好用生命捍卫爱情和“人”之尊严的思想准备,最后与潘又安双双殉情。司棋是“抄检”的另一个主要牺牲者。
汉乐府中有《上邪》一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曹雪芹把这爱情的海誓山盟,化为一对感人的形象,在《红楼梦》中再现出来,令古今多少读者为之动容。原来贞烈的恋爱并不仅限于“才子佳人”,奴婢群中并不少真挚可贵的情操,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也并未写在“节烈牌坊”上,倒是存在于不被人重视的低层社会中。
贾府的主子们可以三妻四妾,爬灰养小叔,偷鸡摸狗,淫乱无度,“只剩下两个石头狮子还算干净”,却被视为合法,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而奴隶们正当纯洁的爱情,却被视为“有伤风化”,大逆不道,严加阻禁,公理何在!
(解说:晴雯、探春、司棋是“抄检”一节中写得最详的主角,是重头戏,应作重点评析、品味。特别是晴雯、司棋,都是抄检的主要牺牲品,评析不能仅局限于课文所选内容,应联系她们的结局,以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深刻地认识封建制度的罪恶。)
5对于“抄检”同是反抗或顺从,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又有微妙差异,简要评析。
明确:晴雯身为奴婢不可能像探春那样义正辞严,敢打敢骂,更不可能具备探春那样非凡的洞察力;司棋是外柔内刚,矢志不渝。她们都是反抗者。
袭人,奴性十足,俯首贴耳;迎春,懦弱麻木,听之任之;惜春,怕受牵累,孤介无情;李纨,“古井无波”,恬淡不惊;黛玉,对与宝玉的特殊关系毫不掩饰,孤傲泰然,冷眼旁观。她们都表现为“顺从”。
(解说:此题旨在让学生学习同中有异的表现手法。)
6在抄检中王熙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明确:王熙凤虽名为挂帅,但在整个过程中却始终是消极被动的,让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隐在侧面唱配角,看笑话,不时居间调停,做好好先生。因为凤姐不主张明火执仗地抄检,明知这是一种轻举妄动,但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也只好低头应着”。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之后,她才打起了精神,神气活现地将之尽情嘲笑拿捏了一番。虽然她每天都在为维持贾府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实际上她也像其他统治者一样,并不真正关心贾府这座露出裂痕的百年老屋能支撑多久,她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权力中心维持多久。
7抄检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在全书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抄检的直接后果:逼死了晴雯、司棋,赶走了四儿、入画和所有唱戏的女孩子,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选择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宝钗也避嫌搬出了大观园……大观园欢乐美好的生活从此结束了。
遭此浩劫,人间仙境大观园由盛转衰,情节急转直下,悲剧气氛越来越浓,贾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渐衰败,灾难一个个接踵而至:异兆悲音,迎春误嫁,宝玉疯颠,元妃薨逝,黛玉魂归,直至贾府被抄……风雨飘摇,群芳凋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一个人人都不配有好命运的没落社会,更何况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连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们的悲惨命运几乎是与生注定的。但凡在意识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点非奴性的“人性”,必将遭受戕害。所以“抄检大观园”是牵动全书的一个大转折、大波澜,预示着封建家族及封建社会无可挽回的崩溃结局。
(解说: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抄检大观园》的有关情节、画面。)
三、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评析了几个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理解“抄检”一节在全书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罪恶及必然死亡的趋势;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红楼梦》第73回、75回、77回、92回,能阅读全书。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单元说明里指出:阅读这些作品,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在学习中,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品味这类文章的语言特点。

本课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文体划分,本单元又提出“自然科学小论文”这一新概念,所以应当指导学生认识此类文章与一般的说明文的区别。本文讲的是建筑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是个新领域,所以,本课的教学就要让学生对作品介绍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这种应用文体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对文章的写法做一些有益的探讨,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学情教法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说明文了,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这些术语已经了然于心,以他们的思维水平,对理清思路,归纳观点,品味语言等常规阅读要求也能通过自读解决。

事实上,学生对科普文章是不感兴趣的,何况是讲他们接触不多的传统建筑,所以教师势必要提供一些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文章太长,术语较多也是学生不喜欢文本,难以读懂文本的重要原因。所以课前应该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而以文体特征为纲要,以标题为切入点,探讨文章各部分与中国建筑的特征的关系,能够轻松地理清文章脉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正如古人所言的“文以载道”, “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而本文是体现二者结合的再好不过的范例。所以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明确本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以及写作的目的何在。通过探讨“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学习写作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基本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通过探讨“写作目的”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文体特点,尝试小论文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层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科学意识;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对文中部分术语和主要观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梁思成先生的生平。

2、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幻灯片显示垂花门图片)这仅仅是一扇门,可它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浓郁的中国味。今天就让我们推开这扇门,去看看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我们要从这篇文章中学习什么呢?(这堂课要达成的目标)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中国建筑”这个概念的外延太大了,文中作者有没有从时间上限制它的范围?

(2)本文用分条陈述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里有四幅图片,想用它们作本文的插图,你觉得它们分别用来说明中国建筑的什么特征好呢?

(3)这九点特征应该是并列关系,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打乱它们的顺序?

(4)在第14段里,作者有一个很新鲜的说法:中国建筑的“文法”,“文法”就是“语法”,我们知道汉语有语法,英语也有语法,中国建筑的“语法”是什么呢?

(5)文章写到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中国建筑的范畴做了界定,特征作了介绍,成因作了阐释,结构非常完整了,作为说明文,对于写作对象已经解说的非常清楚了,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又谈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这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呢?首先弄清楚什么叫“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呢?

(6)作者谈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个问题,最终要表达什么意思?

(7)作者用了“若想”这个词,可见他是在呼吁,我们先来看一看当时的情况。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小结:梁实秋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梁启超先生,说他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梁思成先生同他的父亲一样,也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爱国爱民,忧国忧民就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点。

(8)最后一部分是不是画蛇添足?

(9)结合本文谈谈自然科学小论文有什么特点?(小结)

四、布置练习,学以致用

练习题(任选一题):

1、家乡的老房子

2、探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气息

要求:课外查阅资料,长短不限,重要的是记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同学:北京清华大学附中高三年级的朱若辰,一位写出硕士论文的高中生。(幻灯片显示相关材料)只要同学们能做有心人,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认真钻研,也能学有所成。

【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范畴 自然科学小论文

特征 “小”

成因 文法 科学性

意义 可译性 独创性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信陵君窃符救赵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属于自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介绍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2、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习1—4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习5—12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难句解析
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为”的意思。全句译作:(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
②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具”通“俱”,“告”后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军”前省略“于(跟,同)”。全句译作: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者”是“用来……的”意思。全句译作: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不满意”。“恨之”就是“对我很不满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为“欲求极其父仇(之人)。”⑥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行日”,行程日期。“以”后省“公子”。全句译作: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
三、分析课文内容: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
四、分析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1、对材料的处理上,精心安排详略。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与朱亥的交往写得略,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清”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在“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献策是详写,因为这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领兵进击秦军的军事行动则一笔带过,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2、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时,除了直接写他的言行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作侧面烘托。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市人对侯生的傲慢态度难以忍受,就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五、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zǐ姐姐)
冠盖相属(zhǔ连续)
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劝说)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约车骑百余乘(shèng量词)
今有难(nàn危难)
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椎杀晋鄙(chuí动词,用铁椎打)
矫杀晋鄙(jiǎo动词,假托……命令)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jiàng统帅。lē文中作“检阅”讲)嚄唶宿将(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北乡自刭(jǐng用刀割脖子)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B、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④一词多义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
引:
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为公子先引(引路)
就: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
下: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
辞:
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近日奉辞伐罪(命令《赤壁之战》)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存:
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却秦存赵(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
⑤古今异义
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B、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
C、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D、被动句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二)
1.进一步了解人物传记(史传文学)的特点与写法。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清文章的主题思想。
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分析信陵君的人物形象。
4.学习本文记事写人、布局谋篇的方法。
5.掌握文章中“就”“过”“独”“下”“辞”“无”“存”等文言实词,“之”“以”“者”“所”“安”“何”“故”“且”“莫”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
(解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篇司马迁的文章,因此,本课不必再对作者及《史记》进行介绍,也不宜搞文本串讲,但课文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以及重要的文言词语仍然必须掌握。另外,作为相同体裁的最后一篇文章,教学时必须带有一定的总结性质,以使学生融会贯通,第一条要求旨在于此。)
1.有条件的学校可先让学生观看话剧《虎符》录像片断或通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信陵君的故事图片。如果没有现代教育设备,则可自制“战国形势挂图”,并通过挂图讲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一步骤要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士”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及其特点;春秋“五霸”、战国“四君”(亦称“四公子”);秦赵长平之战;信陵君的悲剧人生等。
2.学生对照注解,通览全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三”以及教师补充的词、句练习。(此步骤安排在课外进行。)
教师可补充如下词(多义词)、句(特殊句式)进行训练。
多义词辨析: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访问)
行过夷门,见侯生。(经过)
如姬资之三年(他,代词)

此五霸之伐也(的,助词)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助词,无义)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他,代词)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在,介词)
实持两端以观望(而,连词)
欲以客往赴秦军(用,介词)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因,连词)
特殊句式:
①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
②请救于魏(介词结构后置)
③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兼语套用)
④为寿侯生前(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⑤而诸侯敢救者(定语后置)
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置、宾语前置、疑问句)
⑦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主谓结构作宾语、被动结构)
3.在通读的基础上,讨论每一段落的段意,然后搞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段意与层次结构提示如下。
段意:
①信陵君身份;
②人物性格特点——仁而下士;
③结交侯嬴兼及朱亥;
④侯嬴为上客;
⑤秦围邯郸,魏惧不救,公子数请,魏王不听;
⑥侯生献计,如姬窃符;
⑦朱亥与公子俱行;
⑧朱亥椎杀晋鄙;
⑨公子夺军,却秦存赵;
⑩侯生自刭;
{11}公子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层次结构:
(1)①—②按照史传体例作概括介绍;
(2)③—④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为举动。
(3)⑤—{11}信陵君窃符救赵全过程。
4.学生诵读第3段和第6段,然后给文中的两个人物信陵君、侯嬴写评语。可分A、B、C三个层次作要求,A层要求各用一幅对联来概括,B层要求用四字短语来表达,C层则可用一般的说明性语言来表述。现将人物形象(性格)提示如下:
信陵君:求贤若渴,尊贤重士,知人善任,虚心谦恭,善纳人言,大勇大义,急人所难,抑强扶弱,具有一定的爱国精神,但有时也显得优柔寡断,束手无策。
侯嬴:冷静沉着,料事如神,多谋善断,知恩图报,一诺千金,忠心耿耿,是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
5.分小组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有关本文的主题思想历来有多种解释,现将主要的看法提示如下:
(1)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突出魏公子待客以诚,和宾客们的以死相报。
(2)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政治远见。
(3)认为作者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4)认为课文主要描述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5)将上述说法予以综合,认为本文的中心可以概括为:通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经过,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贵品格,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反映了他的政治远见和爱国精神。
6.以本文为主,兼及司马迁的其他作品,概括史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史传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提示如下:
(1)善于选择典型材料。
(2)通过对比互衬,明暗交错的手法刻画人物。
(3)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富有个性。
(4)情节曲折生动,细节细腻逼真。
(5)结构上前后照应,详略得当。
7.综合素质训练(任选一项)。
(1)请以信陵君的身份给魏王写一封信,劝说魏王派兵救赵,并准备在班里朗读此信。
(2)选择“自迎侯生”“侯生献计”“如姬窃符”“杀将夺军”“高歌凯旋”等片断,改编成课本剧,并作3分钟表演准备。
(解说:这几个步骤基本上是根据自读导言中的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愉快学习的原则。通过这些步骤,既可以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其语文的综合素质,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思有所获。此外,这些步骤中,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精神的培养。特别是步骤4和步骤7,更是通过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于诵读。
文言文学习须从诵读入手,通过反复的诵读,增强文言语感,体悟人物情感,把握文章的脉络,汲取文章的精髓。诵读不是一般的朗读,须带有一定的情感,运用正确的语调,读出人物的语气和作者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以课文第7段为例:此段共有五处对话,其中三处是侯生说的,信陵君和朱亥各说了一处。侯生的第一处说话是分析晋鄙可能的态度,提供处理的办法,读的时候要沉稳从容、铿锵有力,显示出人物此时庄重果决的情态和料事如神的特点。侯生的第二处说话连用两个反问句,这是对“公子泣”的强烈不满,在侯生看来,生死关头,需要的是刚毅果断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婆婆妈妈,作儿女之态,只会坏事,因此读此句时应当用显著的上升语调,语气严肃而带有谴责的意味。侯生最后一处是向信陵君表示自己的必死决心,以坚定信陵君完成大业的信念,语气平缓中带有壮烈,悲怆中透着自豪,但不宜过分的慷慨激昂。
信陵君的一处说话是针对侯嬴责备的说明,语气中既有自我的辩解,又有对侯嬴的敬重,同时还有不想杀晋鄙而又不得不杀的感叹,因此,诵读时当用稍为低沉舒缓的语调。
而朱亥的一处说话是对“公子请”的回应,话语中透着“屠夫”的豪爽耿直,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因此,诵读时当用流畅快速的语调,并使用较高的音量。
2.关于词义。
课文中有些词义至今仍有争议,需要进行点拨。
例如:“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一句,课文翻译为:“今天我侯嬴为公子尽力也够了。”这说明,课文编者把“为”解作“替”,后省略了动词。我认为释为“今天我侯嬴帮助公子也够了”更妥当些。
再如“弃之降秦”中的“降”课文未注,一般学生都会理解成“投降”,但这显然有损平原君自己的形象,其实“降”还有另外一个含义“下”或“使落下”(读作jiàng),引申为“(被)攻下”,“降秦”就是“被秦攻下”的意思。
此外,如“从车骑”的“从”(一作后面跟着、随从,使动用法;一作驾、赶、带着),“摄敝衣冠”的“摄”(一作整理、整顿;一作撩起,后“衣冠”为偏义复音词,“冠”无义),(“如姬资之三年”中的“资”(一作出钱;一同咨,谋求意;现课文作蓄积),“欲以客往赴秦军”的“以”(一作“带着”;一作“用”;一作“与”)等都需要教师予以点拨。
3.关于结构。
本文大的情节结构容易掌握,但作者在大的情节结构中套着许多小的情节结构,这是作者匠心所在,学生在自读中可能会忽略其妙处。例如,作者在安排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设计了信陵君四见侯嬴的小结构,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摇曳生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其间又运用穿插的方式安排了如姬窃符和请朱亥两个虽小但十分重要的情节,使文章既结构完整,又详略得当,既考虑全面,又重点突出。
4.关于座次。
本文出现了许多的文化常识,其中最使学生感兴趣也最困惑的当数其中的座次问题。为此,我们不妨绘制一幅信陵君礼待侯生,亲自给他驾车的场面图,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主题。绘图可参考王力的《古代汉语·车马》(即原教材第六册第九课《我国古代的车马》)。此文提到,战国时供贵族出行的人坐的马车叫小车,有一根或直或曲的“辕”(当时称为“车舟”),这根独辕上有挂马具的“衡”。战国时,驾小车的马,可以是两匹、三匹或四匹,分别称为骈、骖、驷。“公子从车骑,虚左”,这意味着“左”是尊位。
那么中国古代是不是都以“左”为尊位呢?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在古代一般是尊右卑左的,如古人称大姓为“右姓”,称望族为“右族”,称高官为“右职”,称贵戚为“右戚”,成语有“无出其右”的说法;而“左物”是下物,“左迁”为贬官,“左道”为邪道,成语“旁门左道”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此外像“左计”“左袒”等“左”字都含有贬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右手右足力大而且使用方便,左手相对要逊色,故崇右而贬左。但在乘车时,则正好相反。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居于右位的叫“车右”,亦名“骖乘”,职责在于防止车子倾斜或受阻,保护居左尊者的安全,一般由有能力的人担任。因此文中的“虚左”就是“空出尊位”的意思。这个句子后来演变为成语“信陵虚左”或“虚左待贤”。
5.关于考验。
古代隐士贤人欲助有为之人,都要对对方进行一番考验(一般为三次),留下了许多佳话。例如黄石考验张良,孔明考验刘备等等。本文侯嬴拒绝了信陵君的厚遗后,信陵君大会宾客,引荐侯嬴,此时侯嬴也对信陵君作了三次考验。
三次考验说明侯嬴对信陵君并不了解,对他的诚心还有所怀疑,这为他最终献身相助作了成功的铺垫;同时“三试”也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格,印证了“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的说法。“三试”的描写还充分体现了史传文学写人叙事的特点。
6.关于烘托。
烘托是史传文学的最常用的手法,本文就成功地运用了烘托的手法。烘手手法一般有三种,以人物烘托人物,以事件烘托事件,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的故作傲慢来烘托信陵君谦恭;以魏王的持两端以观望来烘托信陵君的急人之困。次者的例子有: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的紧张气氛来烘托信陵君不能说服魏王的焦虑;以赵王与平原君亲迎公子的隆重场面来烘托信陵君的盖世之功。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对侯嬴的态度和宾客的反应来烘托侯嬴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的急切、魏王的惧秦观望、信陵君欲赴秦军死来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解说:此处点拨基本上集中了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这种点拨目的在于“引”,而不是“牵”,更不是“灌”,而且这种点拨应当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应当离开全文的教学作孤立的分析。)
1.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而一定要让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是否当时侯嬴并未想好计策?
明确: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此时耳目众多,不便说出;此计关乎多人性命,干系重大,故不可轻易说出;若轻易说出恐不能引起信陵君的重视;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返。
侯嬴早已想好此计,这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说明:早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考虑到晋鄙的态度;计划好用朱亥去对付晋鄙等。
2.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信陵君能够完成退秦存赵历史使命的原因。
明确:
可归结为三方面原因:一是信陵君善于用兵,这从他接管晋鄙军后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二是凭借侯嬴的妙计和朱亥的神勇,而二人之所以肯替信陵君出力,又源于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品格;三是得到如姬的帮助。偷得虎符,而这又是信陵君急人之困、有义有勇带来的结果。
3.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信陵君又为何不加劝阻?
侯嬴是一个头脑冷静却又热血满腔的人,他在信陵君辞行赴军时提出将以自刭送公子,不是毫无意义的一时“侠义”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这主要是激励朱亥,同时也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以抗秦救赵的决心——且告信陵君他是不会泄秘的。
显然,他的这一决定,是基于对晋鄙、魏公子、朱亥的为人有所认识,对夺晋鄙军的危险性也作了深刻的分析而作出的。此外,在侯嬴看来,他已为信陵君建立“五霸之伐”奠定了基础,可以死而无憾。(附:陈懿《读史漫笔》认为魏王怨恨,“势必收而诛之,故宁自杀以为名”;徐中行《史记评林》认为“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李贽《藏书·直节名臣》认为“田光以死激荆轲而匕首发,侯生以死激朱亥而晋鄙椎。何者?荆轲与太子本无相知之素,朱亥于公子亦无深交之分也。故侯生死而朱亥决矣”;朱东润认为,侯嬴预料信陵君处于必死的境地,而“侯为宾客,有从死的义务”;还有人认为,他以“北乡自刭”来报答信陵君,以减轻或转移信陵君负魏的过错,更表现了他一诺千金的品格和以死相报的义气。)
侯嬴以死相报,信陵君为何不加劝阻呢?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来分析。在当时,尽管社会处在大变动中,但守信用,践诺言还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士为知己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以死相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就会被认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仁而下士”,有三千余宾客的信陵君,对“士”的这些特点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不能劝阻侯嬴轻生死,重信诺的行动。相反,他认为侯嬴的以死相报将会激励自己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侯嬴。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4.信陵君为了怜“姊”而牺牲魏国的利益,这是否算得上“义勇”?(此题也可问:该如何评价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事?)
明确:关于信陵君的为人(主要从“窃符救赵”一事中来分析)可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信陵君“急”的是“姊之困”,而不是“魏之困”,这称不上“义”,他置魏国面临被秦军“移兵而击之”的危难于不顾,先“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后又私盗兵符,矫杀晋鄙,这算不上“勇”。但如果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分析,我们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过秦论》中明确指出,六国对付秦国的基本策略是“约从离衡”,赵国“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都是“约从离衡”,维护了六国的根本利益。六国唇齿相依,一荣皆荣,一损俱损,虽然信陵君窃符救赵,从主观动机上说,为的是怜“姊”,但是,在客观效果上却“却秦存赵”,遏制了秦并吞六国的野心,信陵君窃符救赵而存魏乃至六国,这应当是“义勇”的表现。相反地,如果六国的国君都像魏王那样,在强秦面前“恐”而“持两端以观望”甚至于“赂秦”,那么“从散约离”,丧权辱国,那才叫不仁不义。
5.在这篇课文里突出表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明确:对“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的评价,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①这是司马迁的一种理想道德。他歌颂那些忠于知己、能为知己者奋勇牺牲的人,而憎恨那些朝秦暮楚,不念旧交,甚至落井下石,卖友求荣的败类。在此,他所正面歌颂的人物大都具有忠于知己,为知己尽心效力,甚至在紧要关头能为知己奋勇献身的特点。
②同是“士为知己者死”,但在性质上也有差别,象程婴、专诸等人,仅为了某一个主子的私人利益去拼命,所反映的只是个人恩怨,是一种收买与被收卖、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而侯嬴、朱亥与信陵君虽然也有报知遇之恩的思想,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不是主奴关系,并且是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共同为保卫国家而效力的。因此,较战国时期其他人物高出一筹。
③在封建社会里,士能如此,不失为一种美德,是值得称颂的。但是,这一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信条,是一种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处世哲学,尽管侯嬴、朱亥与信陵君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但本质上他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种主子与奴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所以统治者与士的关系只能是“知”与“被知”、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某些士人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之后便踌躇满志,把统治者视为知己,表示要为知己者用,甚至为知己者死,无非是要报知遇之恩,尽力效忠而已。这与我们所提倡的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献身,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解说:这里设计的五道思考题,都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它们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答案(我们提供的只是参考解答),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或者能说出某中某些道理,都要予以肯定,以此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尽管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趣味和科学性、具有较强的训练价值,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中,不宜面面俱到,而应选择其中的一两个问题,供学生辩论之用。只要能够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就算达到教学目标了。)

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本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讲解物体带电的本质。

3.通过对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从而打破了物体的电中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了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上了负电荷。过渡到电荷守恒定律,水到渠成,对高中学生而言很容易接受,进一步巩固守恒思想。

4.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电荷守恒定律以及元电荷的概念。同时教学中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5.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远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初中学过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复习一下。

三、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

1.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先运用教材上给出的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后的塑料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猜想作用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实验定性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并在这个基础上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2.讲解点电荷时,可以对照质点的概念进行讲解,要讲清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物理发展的重要概念及重大规律的建立都是经科学家艰辛的探索而完成的,都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突破的结果,体现出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如何充分利用这宝贵的素材,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诱思”、“导思”,在本节课中,对库仑定律得出过程进行了尝试。

4.利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比较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异同。

5.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进一步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了解元电荷的大小,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3.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知道静电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4.渗透理想化思想,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思维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理解抽象的电荷知识。

2.通过认识科学家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善用类比方法、理想化方法、实验方法等物理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材料,展示物理学发展中充满睿智和灵气的科学思维,弘扬前辈物理学家探寻真理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2.通过对比天电和地电、以及定性和定量、神学和科学对电现象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电荷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通过对库仑定律探究过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五、本节要点

1.什么是静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什么叫电荷量?

2.什么是感应起电现象?什么叫中和现象?

3.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叫元电荷?

4.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条件是什么?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

1.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二)难点

1.对电荷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2.对库仑定律发现过程的探讨。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符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

2.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

3.说清K的单位由公式中各量单位确定,其数值则由实验确定。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电磁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已经发现了有关静电现象,主要是梳头或者是羊毛、丝、棉类的衣物摩擦有闪光及声音;古希腊人发现琥珀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英国的吉尔伯特(1544—1603)是最早系统地研究电磁现象的科学家。他发现琥珀和磁铁都能够吸引物体,不过性质不同,经过研究,他发现许多其他物体经过摩擦后也都能够吸引其他小物体。引入(electric)(琥珀体)还发明了可供实验用的验电器。

德国的奥托·格里克(1602—1686),马德堡市市长,1654年曾用自己发明的抽气机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1660年发明了第一台可产生大量电荷的摩擦起电机。有了这样的机器,因而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电火花实验;还有让人身体带电的实验;这使得18世纪40年代的德国整个社会都对电现象感兴趣,许多人购买了摩擦起电机做实验作为娱乐,同时也大大普及了电学知识。电学知识在整个欧洲各国都普及起来。

法国电学家诺莱特在巴黎圣母院前进行,他请700个修道士手拉手地排起来,让排头的手拿莱顿瓶放电时,发现700个修道士同时跳了起来,显示了电的强大威力。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避雷针。

(二)进行新课

1.接引雷电下九天──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这天下午,天色阴暗,乌云滚滚。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眼看一场可怕的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这是最合适的天气!”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里的一间草棚。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避免实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连忙乘着风势,将风筝放上了天。风筝,像一只矫健的鸟儿,渐渐地飞到云海中。

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富兰克林发现,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这说明,雷电已经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富兰克林高兴极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触碰一下引绳上的钥匙。“哧”的一声,一个小小的蓝火花跳了出来。

“这果然是电!”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这说明莱顿瓶充了。

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

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流行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的本质。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绝不是一时冲动所做的。早在数年前,他就致力于电的研究,并在当时人们不知“电为何物”的时代,指出了电的性质。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启迪。有一次,他把几只莱顿瓶连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不料,实验的时候,守在一旁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莱顿瓶,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电火花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她因此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才得到康复。

“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放出的电火花,不是和雷电一样吗?”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经过反复思考,他推测雷电就是普通的电,并找出它们两者间的12条相同之处:都发亮光;光的颜色相同;闪电和电火花的路线都是曲折的;运动都极其迅速;都能被金属传导;都能发出爆炸声或噪声;都能在水或冰块中存在;通过物体时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杀死动物;都能熔化金属;都能使易燃物燃烧;都放出硫磺气味。

1747年,富兰克林把他的这些想法,写成论文《论雷电与电气的一致性》。他将论文寄给他的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林逊。可当科林逊将论文送交皇家学会讨论时,得到的是一阵嘲笑。许多科学家认为富兰克林的观点荒唐无比,“把科学当作儿童的幻想”。

对于人士的嘲笑、奚落,富兰克林不予理睬,终于在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做了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从风筝实验中,不但了解了雷电的性质,而且证实:雷电是可以从天空“走”下来的。“高大建筑物常常遭到雷击,能不能给雷电搭一个梯子,让它乖乖地‘走’下来呢?”富兰克林想。

正当富兰克林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幸从俄国彼得堡传来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在操作时,不幸被一道电火花击中身亡。这更坚定了富兰克林研制避免雷击装置的决心。

他先在自己家做实验:在屋顶高耸的烟囱上,安装一根3米长的尖顶细铁棒;在细铁棒的下端绑上金属线;沿着楼梯,把金属线引到底楼的一个水泵上(水泵与大地有接触);将经过房间的那段金属线分成两段,且将两股线相隔一段距离,各挂一个小铃。这样,如果雷电从细铁棒进入,经过金属线进入大地,那么,两股线受力,小铃就会晃荡,发出响声。

一天,电闪雷鸣,暴风雨就要来了。在雷声、雨声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间小铃旁的富兰克林,听到了小铃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他高兴地笑了。

富兰克林把那根细铁棒称为“避雷针”。

避雷针的问世,引起了教会的反对。他们认为:“装在屋顶的尖杆指向天空是对上帝的不敬。”“干涉上帝的事,对上帝指手划脚,是要受上帝惩罚的。”

然而,有一次在一场雷雨之后,神圣的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房屋却平安无事。于是,避雷针的作用被人们认识,避雷针也很快地传开了。至1784年,全欧洲的高楼顶上都用上了避雷针。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报任安书”一文,希望“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报任安书”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