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 导航 > 云南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云南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一般而言,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实习生活往往最为锻炼人,按照惯例,完成实习后就要写一篇实习总结,实习报告是对我们实习工作进行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在写实习报告时可以从哪些角度着手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云南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云南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以大理人文地理环境为例

一、实习内容

根据人文地理实习内容,本次人文地理实习地区为云南地区,主要为云南路南石林和乃古石林以及大理城。重点考察研究石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自然环境特点;喀斯特溶蚀湖泊;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等问题。感受云南丰富多彩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二、实习意义

通过此次云南人文地理综合实习,获得对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质地貌实体的认识,身临其境真切体会了云南的风土人情及少数民族文化。增加了阅历,开阔了视野。了解我国的地理分布及变化的部分情况,对于地理规律的了解更上一层,通过教材与现实的比对,能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提深了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大理白族自治州简介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滇西中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20xx年末总人口345.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11.2万人,占32.18%,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名胜古迹主要有苍山洱海风景区、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太和城遗址等。

四、大理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

大理市地处于滇东高原和滇西峡谷的交接地带,地形复杂,高原、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大体可以分为高山峡谷地形、高山山麓洪积扇地形、湖滨倾斜坝地形、中山宽谷及复合地形和中山谷地及湖滨复合地形等五个地貌单元。东有玉案山,南有哀牢山,西有点苍山,三山环状相连。东部为洱海断陷盆地,西部是西高东低的狭长缓坡坝区。点苍山马龙峰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122米,地处漾濞江边的坦底摩村为境内最低点海拔1340米。境内高山、湖泊、河流、丘陵、盆地交错相间。全市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22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71%,山区面积978.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27%,洱海水域面积249.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02%。俗称七分山 一分半水?一分半平地。

(2)山脉水文

大理市处于横断山脉和哀牢山脉的交汇区。苍山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由十九座南北走向的山峰组成海拔3074米至4122米不等。境内长度为43.6公里是境内的主要山脉。洱海是全国著名的七大淡水湖泊之一,其主体部分在大理市境内,走向与苍山平行,南北长40.5公里,东西宽3至9公里,当水面高程为1974米时,最大水深为20米,平均水深为11.52米,面积249.34平方公里,蓄水量30亿立方米。西洱河是洱海的主要出水口源于下关向西汇入澜沧江支流的漾濞江,境内长度23公里落差660米,年均出水量10亿立方米。

(3)气候条件

大理市地处低纬高原型北亚热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15.1℃,最冷月平均8.7℃,最热月平均20.1℃。年平均无霜期230天,初霜期为11月中旬,终霜期为3月末。年平均降雨量1078.9毫米,平均降雨日136天。坝区极少降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6.6小时。年平均湿度为66%。大理既有印巴次大陆热带干热气团调节冬令气温,又有洱海对气温和空气湿度的自然调节,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寒暑适中、四季如春。具有很好的旅游观光和度假疗养的良好气候条件。

五、大理人文地理特征

(1)南诏往事

大理这块土地上?白、彝、汉等各民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最辉煌的是距今1000多年前的南诏和大理国。在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展厅依然保存有气势宏大的《南诏疆域图》。图上滇池边的拓东城就是今天的昆明。公元765年南诏王阁逻凤命他的儿子凤伽异修建拓东城并坐镇这里统治滇池地区。南诏王的名字来源是父子连名如皮逻阁阁逻凤凤伽异异牟寻....皮逻阁是开国之王。公元738年他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皮逻阁与唐玄宗关系很好,到了他儿子阁逻凤时期,唐玄宗两次派兵征讨南诏,两次全军覆没,可见南诏国的强盛。战后南诏国收敛安葬了唐朝将士遗骸,还在都城刻立了《南诏德化碑》。说明自己是不得已与唐王朝进行了两次战争,虽然获胜但并不愿脱离中央政权,愿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展厅中陈列有《南诏德化碑》碑阴的拓片,这块碑石经1200年岁月侵蚀,现在还残留下700多字,是国家重点文物。

南诏后继之而起的是白族段氏建立的大理国。由于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大理国早已闻名天下。其实《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之一段誉确有其人,是大理国第16代国王,又名段正严他在位39年后出家为僧。

(2)白族文明

作为地方政权,南诏和大理国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地文化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巨大影响。在展厅中陈列的大理古城遗址中出土的莲花瓣纹饰瓦当,就与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中出土的瓦当相同,说明中原文化在大理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大理自古就有文献名邦之称,据史书记载,白族先民从汉代开始就通中原、习汉学。到了近现代,大理百姓无论家境贫富,都要送子女读儒书。大理、凤仪、宾川、鹤庆、巍山都有文庙或书院,大理州博物馆中就有这些文庙和书院的照片和文字介绍。

虽然与中原文明保持着亲密关系,但白族文化仍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文化展厅是博物馆里的另一个重要展厅,在这里白族的农业生产、建筑、渔猎、造纸和煮盐工艺、交通运输、服饰、刺绣、染织、文学艺术、民间工艺、婚姻家庭、民族节日等各方面情况都有实物或图片文字介绍?堪称白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3)妙香佛国

大理被称为妙香佛国。在大理州博物馆中,最丰富也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南诏和大理国佛教艺术的文物,这部分内容有3个展厅。以阿嵯耶观音为代表的大理佛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阿嵯耶观音是密宗传入大理的最早的佛教造像,也是白族信奉的阿咤力教中特有的观音和最高神祗。中原的观音造像是女性,阿嵯耶观音却是男性形象,呈站立姿势、戴莲花宝冠、体态纤细修长。上身裸露、赤足,和印度、泰国、尼泊尔、爪哇等国的佛教造像相似,反映了南诏大理国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除了阿嵯耶观音,大理州博物馆收藏的各式各样的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塔模、万字大日如来坐式佛像、崇圣寺鎏金铜佛像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六、大理发展情况

(1)大理旅游业

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就大力实施以旅活市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做好旅游发展规划,依据规划重点开发,创名优旅游产品,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开展旅游创优活动,强化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持依法依规治旅,不断整治旅游环境。通过努力,大理旅游业从一般接待型到支柱产业型转变升级。20xx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90万人次,同比增长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30.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46.21亿元,旅游外汇总收入9522.05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9.33亿元,同比增长10%。20xx年2月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95.16万人次,同比增加8.95%。其中海外旅游者29581人次,同比增加18.49%。旅游社会总收入7.52亿元,同比增加19.18%。旅游者接待量和旅游社会总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为大理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旅游交通建成并开通国内多条航线的机场和大理至昆明铁路专线,修通了大理至昆明、大理至保山的高等级公路、大理至丽江的旅游公路,环洱海旅游公路,修建了苍山索道、洱海航运码头,辟了旅游专线。目前,全市有750辆旅游客车,800余辆出租车及游船41艘,其中5艘豪华旅游船,小船36艘。形成了集航空、铁路、公路、洱海航运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旅游接待有旅游餐馆260多家,旅游星级饭店69家,星级饭店房间数5877间。其中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22家,二星级40家,旅馆、客栈、招待所600多家,总接待床位34896张。餐饮、住宿设施总体能满足游客需求。旅行社23家,从业人员345人,同时为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培植骨干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规模经营。在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营销、统一结算的原则,20xx年9月26日正式组建成立了大理旅游集团公司,全市旅游团队的接待能力不断增强。从1980年接待国内旅游团队22个,199人次。发展至20xx年接待国内外旅游团队9万多个,200多万人次。旅游从业人员发展到10多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3.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8万多人。

旅游景区全市列为接待的旅游景区有100多处。南诏风情岛、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蝴蝶泉公园、天龙八部影视城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洱海公园、罗荃半岛旅游区、上关花景区和南国城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目前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正在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花园待评3A,玉玑岛待评2A。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喜洲白族古建筑群等5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保中故居、杜文秀帅府等1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大理古城洋人街和大理风光一日游被国家旅游局列入精品旅游线。

旅游商品随着大理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日益增多。天然大理石画、大理石系列工艺品、白族三道茶系列产品,周城扎染系列产品、民族民间刺绣、下关沱茶等旅游商品。有旅游定点购物单位6家,大理古城旅游商品一条街,旅游景区购物市场等。极大地方便了中外游客的购物需求。

(2)大理问题

通过在大理的人文地理实习,大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规划都跟好,但是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通太差,从新城区火车站直达大理老城区去的车辆太少。尤其对于外地旅游的人,坐车太不方便。另外大理古城人流量很多,但是用于与现代的结合,基本已经没有多少特色而言。随着现代文明的刺激,少数民族其独特性、本土性、原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在逐渐淡化, 少数民族不断汉化, 西化。而且,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关系及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的关系也存在问题。另外,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往洱海里面排放生活垃圾,是的洱海有一定的富营养化。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新老城区的交通建设、古城的特色开发和洱海的环境保护工作。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小编推荐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1


实习线路:内江-----成都-----攀枝花-----昆明-----内江

主要路线: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内昆铁路

实习目的:运用经济地理的科学理论,实地考察攀枝花市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布规律;学会经济调查的基本方法,增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经济地理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一、 攀枝花地理概况

攀枝花是全国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始建于1965年,是共和过历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位于东经101°08′至102°05′,北纬26°05′至27°21′。幅员面积7434.4平方公里。源自青藏高原的金沙江蜿蜒穿过百里钢城,同雅砻江汇合后奔腾东去。东、北两面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里、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两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为界。全市辖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米易县、盐边县,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3万人。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13万人。城市人口中98%以上来自全国各地,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移民城市。

成昆铁路和川云西线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攀枝花市以资源开发的累累硕果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能源、钒钛基地,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 、中国西部工业明珠。

攀枝花市气候独特,光热充足,雨量集中,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呈垂直差异明显的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干燥、炎热,四季不分明,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6——10月为雨季,11——第二年5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20.3度,无霜期达350天,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300——2700小时,因此,攀枝花市又有“太阳城”的美称。

二、攀枝花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中段,这里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堪与非洲大裂谷媲美,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储量近80亿吨,其中钒储量占全国的百分之64,钛占国内储量的百分之93,还有铬、钪、钴、镍等多种稀有金属。煤炭储量在全省占首位,木材蓄积量大,非金属矿以及玛瑙、水晶石、宝玉石、花岗石、砚台石丰富多彩。除此,水能电力资源开发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水电的优越条件,已发电的二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是我国本世纪末建成的的水电站,坝高达240米,库容量达58亿立方米,形成的湖区面积达101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的人工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由于地处横断山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变化多样,森林覆盖面积大,喀斯特地貌分布广,裂谷、温泉、溶洞、瀑布和河流比比皆是,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其中,生长在巴关河的攀枝花苏铁(又称铁树)林自然生长成片,达23万多株,是目前世界上面积的苏铁林,由于年年开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生长在2.7亿年前的远古年代,所以与恐龙、熊猫并称为巴蜀三宝。在红格温泉可享受氡气矿泉沐浴,在黑山省级森林公园可领略原始森林的清新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色,在龙潭溶洞可观看千姿百态的洞中奇观,在二滩高坝平湖区,既可参观的水电站的雄姿,又可在水上游览。此外,还有丰富的具有亚热带特色的自然景观、地域特色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情。

三、攀枝花钢铁工业建设----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1、攀枝花钢铁集体公司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是攀枝花市的主体企业,是我国西部、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的钛原料生产基地和中国的氯化法钛白生产基地及世界三大产钒企业之一。攀钢以其世界的钒钛磁铁矿冶炼工艺技术,在我国钢铁工业中享有独特地位,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骄傲”。 攀钢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年产铁560万吨、钢560万吨、钢材530万吨、钒制品(以V2O5计)1.5万吨、钛精矿25万吨、钛白粉6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2003年,攀钢实现销售收入168.3亿元,利税22.8亿元,利润7亿元,出口创汇1.38亿美元。截止2003年底,攀钢的资产规模已达343亿元,成为了我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大型企业集团。

攀钢依托资源优势和工艺技术优势,形成了以重轨、310乙字钢等为代表的大型材,以汽车大梁板、冷轧镀锌板、IF钢等为代表的板材,以无缝钢管为代表的管材,以高钒铁、钒氮合金、高品质钛白粉为代表的钒钛制品以及优质棒线材五大系列标志性产品。攀钢是国内能生产在线全长淬火钢轨和最早大批量生产高速铁路用轨的企业,重轨在国内市场处于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具备与国际先进企业竞争的实力;汽车大梁板、热轧酸洗板、冷轧镀锌板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出口到欧美等市场;攀钢钒制品目前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占国际市场的15%左右,钒产业已成为攀钢新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范文


学 院:环境科技学院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学生姓名:xx

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 号:XX18010227

指导教师:xx

二零一零 年六月二十八日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学 分:

实习周数:一天

实习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

实习时间:XX-6-24

目 录

实习目的……………………………………… 2

实习要求……………………………………… 2

实习主要内容………………………………… 3

建筑特色……………………………………… 4

村落的选址布局…………………………… 4

理水观念……………………………………6

马头墙………………………………………9

人地关系…………………………………………

村落文化、民俗……………………………………

实习总结………………………………………

实习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掌握小区域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可以学生印证在课堂上和教材所学的人文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地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从而结合实际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为从事专业工作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习的要求:

(1) 掌握实习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条件与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了解实习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及其形成因素。

(3) 了解实习区域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文化因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4) 探讨不同自然环境特征下,民居建筑的形成原因。

(5) 提交一份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调查报告。

建筑特色
村落的选址布局
皖南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宏村的形态多为聚居形态,沿山势、水势、布局灵活多样,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从宏村的平面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宏村正好处于西溪的内河湾处.其实在这样的地点建宅是有道理的.由于河曲外侧长年受到水流的冲蚀,而造成土地的流失,进而面积会缩小,甚至造成地基的坍塌;反之河曲内侧由于泥沙的沉积,不但土地面积会不断地增加,而且还减少了洪涝灾的隐患因此从选址开始,"理水"就成为了宏村建筑布局的核心.宏村的人工水系既是生活系统,又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围绕风水理论而精心规划的一套精神系统.水在宏村同时具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

宏村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环境,即可背靠山石遮挡冷风又可面水,使房屋迎风纳气,调节局部环境的舒适度,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理水观念
走进村落,便为其丰富的水资源所吸引。该村座北朝南,东西两面均有山溪河流突起村庄。

山环水绕古村庄,南湖自古津玻璃,天杰地灵之月沼,碧波荡漾映古墙……宏村水系景观最美的属月沼和南湖,因其民居建筑以及周边合理的水系规划所形成的独特的水脉景观而著称。把自然与人文天然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

月沼

月沼是宏村牛形村落的“牛胃”,是由一泓天然泉水扩建而成的月沼常年活水长流。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融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融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年年不竭。

南湖

湖位于宏村南首,南湖的开挖是继月沼之后宏村又一浩大的人工水系,是村中水的总汇之所。

人文地理毕业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毕业实习报告

广 州 大 学

实 习 报 告

项目名称:人文地理学实习报告

学 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地理

学 号:10

姓 名:

指导老师:刘毅华

实习单位: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市

实习时间:20xx年5月

一、前言

人文地理野外教学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通过区域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培养地理教育专业高质量毕业生的强有力措施,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形成地理学科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其它地理教学培养方法无法替代的手段。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华南地区的人文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特点,提高地理课外调查考察的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成为具有较强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 实习时间与安排

5月7日:广州连南,沿途观察,下午前往位于连南县城南部11公里三排山脉半山腰上的三排瑶寨。了解瑶家生活及风土人情。途中经过著名的高山景观万山朝王。

5月8日:连南南岗镇千年瑶寨南岗老排三排镇油岭老排。 5月9日:早餐后前往英德九龙镇,考察英西峰林石灰岩景观、古村落彭家寨。 5月10日:英德特色产业考察,英红镇茶叶生产、望埠镇英石厂、产业转移园等。 5月11日:实习总结及实习报告撰写。

三、实习任务

在本次人文地理野外教学实习中,学生应掌握人文地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且与区域地理的知识相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综合的角度来探讨某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第一,宏观上认识城市发展中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并积极探求区域协调发展的依据和途径。

第二,通过对三排瑶寨的参观考察,了解瑶家生活及风土人情、深入认识瑶族文化的形成、扩散、分布的基本特征,充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第三,通过对南岗老排、油岭老排古村落和彭家祠古村落等的考察,了解其建筑文化的特征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四,实地考察万山朝王、英西峰林走廊等地,了解实习地的地貌类型特征,提高对实习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第五,通过对英红镇茶叶生产基地和望埠镇英石产地的考察,结合英德市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了解英德市的产业结构及其文化特征,加深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东北与连州市交界,东南与阳山相连,南接怀集县,西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与湖南省接壤;总面积1306.7平方公里;管辖11个镇1个乡,84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共有37661户,150480人,其中瑶族77367人,壮族1347人,县政府驻三江镇。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1座,最高峰为金坑镇的大雾山,海拔1659米。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连南有森林,水力、矿产、风景等四大自然资源优势,全县山林面积15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4%,为广东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境内有大小河流42条,山溪250多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万千瓦。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钢、铅、锰、锌、金、银、钼、钨、铝、砷以及云母、水晶、石灰石、大理石、汉白玉、石棉等20多种,这些矿藏大都品位高、质量优,开采利用前景广阔。连南境内峰峦迭嶂,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民族风情浓郁,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景点。

英德市地处广东中部,北江中游,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北地区的结合部,南距广州市138公里,距广州新国际机场108公里,北距韶关市90公里,面积5671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辖30个镇1个旅游文化区,总人口约100万人。 英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英德境内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1949年建国后沿袭县制,隶属韶关市;1988年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撤县建市。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英德,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英德,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英德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水能蕴藏量达39.6万千瓦,目前已建成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1万千瓦。其中白石窑水电厂装机容量7.2万千瓦,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县级电站。英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品种有39种,其中硫、铁、金、银、铜、锌、煤、石灰石、花岗石、英石储量较大,尤其是石灰石的储量最大(在600亿吨以上),且含碳酸钙高、质量好。而英石是我国四大观赏石之一,早在宋代就已名扬四海。英德土地资源充足,现有农业用地529万亩,其中耕地80万亩、林地436万亩、宜牧草地13万亩。英德市山奇水秀,是广东省拥有自然旅游资源最多的县级市,有久负盛名的南山、碧落洞、观音岩、通天岩及其摩岩石刻等名胜古迹;有号称岭南第一洞天的宝晶宫、幽雅别致的英西峰林走廊、天然奇险的仙桥地下河、翠绿欲滴的茶趣园。2000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英德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0.7万公顷,园内突出青山、绿水、奇峰、奇石,以及悠久的客家文化风情,包括长湖风景区、滑水山景区、英西峰林走廊景区、宝晶宫碧落洞景区等11个景区。英德是著名的茶之乡,建立了国家级大叶红碎茶生产基地,茶叶种植面积达8万亩,品种有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6大类100多种,其中英德红茶是我国三大著名红茶之一,连同英德绿茶、高香型茶饮誉海内外。英德笋竹种植面积达30万亩,竹笋产量居全省首位。

瑶族或徭族是亚洲的一个民族,其历史比较悠久。中国的瑶族人口为2,637,421(2000年),62.1%在广西(147万),21.5%在湖南(70万),8%在广东(20万),8%在云南(19万),1.5%在贵州 。此外,江西、湘西等地亦有分布。

瑶族跨境而居,在越南、老挝、泰国北部也分布一些。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越南瑶族人口超过62万,是越南第9大民族。东南亚国家排华年代里,部分还飘洋过海移民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法国等地。 瑶族民风比较淳朴而强悍。由于常受历代统治者的驱除和歧视,一般在山区居住,因此有无山不成瑶之说。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等多种。80年代创制了瑶文,用拉丁字母拼写勉语优勉土语。通用汉语。很多人能同时操壮语、苗语等语言。

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瑶族又细分为:

蓝靛瑶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国,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

红瑶主要居住在广西龙胜县,穿着红色衣物。

盘瑶主要居住在广西桂平。尊崇盘王。盘王节是该分支的重要节日。

山子瑶 顶板瑶 花篮瑶

过山瑶因受统治者的驱除和歧视,垦荒种植两至三年即离开,重觅垦荒地的瑶民。因总是翻山越岭寻觅垦荒地,无法定居,故称过山瑶。居住在湖南新宁县的八峒瑶即属此。

白裤瑶主要居住在广西河池南丹。喜穿白裤,故得名。

八排瑶主要居住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平地瑶 坳瑶 茶山瑶

背篓瑶主要居住在广西百色凌云。

四、 实习研究

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分析与建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包含的内容来看,瑶族自己的节日: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都可以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体是瑶族同胞。以盘王节为例,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盘王节,又称还盘王愿,有单家独户举行的,也有全村人举行的。盘王节的限期包括三天三夜和七天七夜两种,其仪式主要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请圣、排位、上光、招禾、还愿、谢圣,整个仪式中唢呐乐队全程伴奏,师公跳盘王舞,包括铜铃舞、出兵收兵舞、约标舞、祭兵舞、捉龟舞等;第二部分是请瑶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来流乐,流乐的瑶语意思是玩乐。这是盘王节的主要部分,恭请瑶族各路祖先神参加盘王节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吟唱表现瑶族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内容的历史长诗《盘王大歌》。这是传统瑶族盘王节所承载和构建的历史,是一种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共享传统文化的身体实践,在仪式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这种参与,强化了自己情感和认同,明确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责任,对他们的家庭生活、村落生活和情感生活都是很有利的。

除了瑶族自己的节日,当地政府也有组织与节日相关的一类活动,如盘王节举行时与其同时举行的摄影年展,从其名称中国连江第八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暨第二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从节日的名称不难发现,这是一次捆-绑式的展演,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政府行为,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名,以发展本地的经济、旅游为实的大型的文艺演出。从此,盘王节叙事的主题从民间、底层向官方、上层转移,仪式不再仅仅是个人的、村落的、分散的、自由的,而上升为民族的、政府的、集中的、组织的。这是一个重新认识、建构、重现的过程。政府、学者、开发商、民间组织、媒体在共同建构一个新的神话,现代版的神话中国瑶族盘王节,而真正的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持有者瑶族同胞,成为仪式表演的观摩者、局外人,政府和媒体掌握了话语权和操控权,他们在对文化遗产重新进行梳理、包装、整合和推销。这就是今天瑶族同胞所经历的盘王节,似乎已经悄悄变了味道:由亲近自然而变得遥远陌生。原来,节日就是自己生产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亲近而自然,如今,生活变成了表演,成了远方城里众人观瞻的节目,虽然还是熟悉的那套仪式和表演。却是显得那么的陌生。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实:当遗产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进程中,当遗产进入到社会再生产的操作程序,当遗产变成国际组织和政府立法、行政的一种商议和实践对象时,现代权力便要发言,遗产便很难真正成为发声的主体,而要通过政治权力和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它的认识和保护价值。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毕竟商业化连接着一个巨大的文化再生产系统和消费观念,其中有许多是中介性机构和组织在起作用,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职能、利益和目标,它们会将遗产的价值引导到符合自己利益和目标的方向上去,当今的盘王节就像历史一样不能例外,它既是一种传统的仪式,也是一种传统的制造,而在制造传统的过程中,政治权力和商业利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的仪式的发生地已经转移,在远离他们生活村落的城镇,仪式的内容和风格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符合舞台和媒体转播的要求,戏剧化、虚拟化、夸张化、舞台化。在这种市场化、旅游化、消费化的盘王节仪式表演或者庆典中,瑶族完全是缺场的,这种替代和错位的正好给政府从过去的利用、发展到今天的保护、守护敲响警钟,热闹的表象背后是对遗产的漠视。

笔者通过对瑶族盘王节事例的分析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弊端:

简单资本化。当前国家软实力即文化实力在国力竞争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是一种资源,一种资本,一种可以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这就使得人们简单地对文化资本产生出了商业化的错误判断。文化遗产的商业化使得其被关注和保护,但在商业化的背景下,原有文化遗产无法自由发展并面临被扭曲的处境,模式化和扭曲化使得文化变得不再生动,这种急于眼前利益的开发破坏了原始的遗产文化,文化将逐渐变得消沉,最终没落。

过度脱域化。现今的文化仪式发生地转移,远离文化起源兴盛的村落和城镇,仪式的内容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过度的脱域化使得原有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变了味,更像是被政府、传媒、资本等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式,虽冠以原始文化遗产之名,但已经无其实。新的文化只是商业化哗众取宠的卖点,它盗用了原始文化遗产,也改变了原始文化遗产。

文化快餐化。随着全球化和快节奏生活的变化,以及急于出成效的商人和政府的多方面促使下,文化变得快餐化。

结合所提出的弊端,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重新树立全民的文化保护观念。在当今的文化保护的意识中,出于多方面的原因,现今的文化保护观念过于急功近利。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进一步的矫正文化保护的观念,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

树立正确的政府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但主导并不意味着全部的承担,而是要把握方向,确定规则,监督运行,不能急功近利地求发展又主张完善地保护。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科研学术界应主动自觉承担这一重任。一是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相关建设,提高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学术水平。

《云南人文地理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人文地理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