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 导航 > 工程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去往社会实习能够获得不少职场经验,做完实习工作后紧接着就是撰写实习报告,好的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以后求职中更具优势。写实习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工程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工程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

⒈ 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⒉ 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

⒊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⒋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

三、仪器设备

⒈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⒉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

⒈水准测量:

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20;前后最大视距100米,视距差3米,每站视距累积差10米;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3?,黑红面高差之差5?;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环线闭合差限差?(公式中K为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⑶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响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立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桅顶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或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里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

⒉导线观测:

⑴导线布设成闭合导线,导线边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6经纬仪(一方向中误差6秒),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别注意,观测方向的顺序。

⑵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要分开进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记录清楚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

⑶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度盘为000若干秒,第二测回为9000若干秒。

⑷J6观测时要求不用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小于25,同一测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归零差小于24。

⒊经纬仪导线:

使用J6仪器观测一测回,连接角,两次较差不超过25〞。附和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40(n是导线折角个数)。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各导线边通过全站仪观测。

⒋图的测绘:比例尺是1:500,基本等高距1米。采用经纬仪测图。将经纬仪导线点作为测站点,展绘在图纸上(注意检核)。

六、实习经过及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6日至20xx年10月16日我们进行了水准测量实习。

第一天分配到我们组的水准路线是从校墙角Ⅲ-3水准点到已知点V3.在刚刚领到仪器的时候,先对仪器进行了i角检验,确定仪器本身无毛病后,长带领我们开始了实习作业,我被分配做记录员的工作。起初以为做记录员只要记记数,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当真正的实习作业开始后我发现,作为一个记录员,他的责任很重大,当观测人员将数据报给我时,我必须认真清晰地记录到水准手簿上,并且快而准地计算出K+黑-红,高差中数,以次来检验每一站的各个数值是否超限,若超限了就要立即重新测量。当遇到了山坡,我们选择了Z字型路线进行测量。因为我是女生,组里的同学非常照顾我,没有让我做立水准尺的工作,但是通过观察他人立尺,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尺子一定要竖直立在尺垫上(间歇点和以知点除外),不能前后左右偏移,这样观测者才能得到精确的数值,才能保证误差最小。做为观测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安置仪器-粗平-瞄准-精平-读数,置时脚架一定要塌实,粗平注意气泡移动方向跟左手拇指移动方向一致的,瞄准要先目后物,在每次读数时一定要先精平再进行读数。通过大家几天的辛苦工作,多次检算,我们的第一条水准路线符合了任务要求,接着老师又给我们布置了新的路线:V1到铜矿岭。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我们一路测地得心应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导师布置的任务,与此同时,水准测量实习也告一段落。

20xx年10月17日至20xx年10月27日我们进行的是经纬仪导线布设及观测、交会测量。首先进行导线测量,然后做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单三角形以及三角高程对象观测。

导线测量时,导师带领我们拿着木桩到山上选点。选点后的第二天开始,我们先进行了各个点的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之后导师用全站仪帮我们测出各段导线距离外业数据采集之后我们回到学校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处理,很骄傲,我们的经纬导线测量一次成功了!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在我们已测定的导线基础上,我们又另外选p1、p2、p3三个点做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单三角形以及三角高程对象观测。在观测时,步骤与导线观测相同。

在拿到仪器时,先检查仪器的对中偏差是不在规定限差要求之内。

在观测作业时,要严格按照经纬仪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一定要反复进行对中整平。对中的目的是通过对中使仪器的水平度盘与测站点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整平时要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地转动脚螺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一定方向一致。为了减少仪器的隙动误差,使用微动螺旋精确照准目标时,一定要用旋进方向。测水平角时,照准部的旋转一顶要按规定的方向旋转,以减少仪器的隙动误差。当仪器整平后,应盘左瞄准目标,将水平度盘配置为0若干分、若干秒,这是为了减弱度盘的刻划误差和方向值计算方便。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而且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零散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有机地串在一起,让我更加全面的掌握了测量工作中的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我了解到,团结的力量,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必定会事倍功半。感谢导师给我这次地形测量实习的机会,感谢导师对我们一个月的耐心指导。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编辑推荐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是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轮廓。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量学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测量和建立国家控制网,提供地形测绘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所需要的基本控制;为空间科技和军事工作提供精确的坐标资料;做为技术手段参与对地球形状、大小、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各个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管理开发土地,建立工程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辅助设备安装,监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为工程竣工服务等。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这一任务是是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过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水运测量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作为装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是普通测量学和工程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是基础,工程测量学是专业分支。我们要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相关知识。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主要仪器(水准仪及经纬仪.平板仪)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了解地形册归的内外业组织工作。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大比例尺地形测图
1.任务:每小组测绘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为0.5m的地形图。
2.内容:
(1)平面控制。敷设独立导线网。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2)高程控制。
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
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实习时间:20XX/12/28_20XX/01/12
实习地点: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校区
实习报告人:李云杰
实习指导老师:徐建梅
组别:第二小组组长:吴纯龙
小组成员:王龙祺王成姚军杨扬吕国伟
我们要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相关知识。达到以下要求,具体要作到:
1.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2.明白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是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这是仪器本身在制造的过程过程中它的精度所决定的,属于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测量者的技术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观测误差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测量是处于外界环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大气折射、地球曲率、地面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很难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3.避免测量结果错误,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要求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测量者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4.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二测区概况省略三、实习过程:
(1)实地探勘,选好控制点,领取仪器工具.
(2)经纬仪的检验
(3)水准仪的检验
(4)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步骤及水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5)测回法及经纬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6)业计算(四等水准的高差闭合差角度闭合差坐标计算)
(7)根据坐标展点
(8)碎步测量及平板仪的正确使用
四、收获体会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由于实习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担任着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
;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使用这样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名小学生故意踢踹脚架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
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五、经验教训
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 有很大的影响;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使用平板仪定向一定要精确,不然严重影响图形的整体方位;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测绘工程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大学 学院


测绘工程05级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06年,7月23日至8月7日
实习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乌努格吐山矿区
实习报告人:
指导老师: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目的... 3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3
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3
1.测区概况... 3
2.外业数据采集... 4
1)坐标系统... 5
2)技术依据... 5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5
4)图根点的确定... 7
5)特殊地物的测量... 7
四、内业电子草图的勾绘... 8
五、内业成图... 9
1 、成图软件介绍... 9
2、内业成图方法:... 10
1)方法简介... 10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0
3、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1
六、实习体会... 12

一、实习目的
掌握数字化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1.全站仪 2.GpS 3.CASS5.1

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1.测区概况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南西22km,从满洲里市至矿区有三条草原路,四季畅通,交通十分方便。矿区范围约27km2,行政区划属新巴尔虎右旗(即西旗)。地理座标:
东经117°14′~117°32′;北纬49°22′~49°30′。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走向北东,一般标高为750m;约889m,最低约为702m。一般相对高差150m左右。山势平缓、地形开阔。北矿段山脊呈半环形,北东高,南西低,南西为半环形开口处,具有明显的构造剥蚀地貌特征,区内水系不发育,没有形成河流。
矿区处于高纬度地带,属干旱型寒温带,冬季严寒;春季有暴风雪。据满洲里气象站1957-1982年26年资料,年降水量平均为298.2mm ,448.4mm ;最小179.2mm ;年蒸发量平均1565.3mm ,1833mm 。气温年平均为-1.2℃,二月份平均气温为-25℃,最低为-42℃;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为37.9℃。绝对平均湿度5.4mm 。冻土深度为3.89m。风向多为西南风,风速达40m/秒。

矿区地震裂度为6度。
区内没有林木,为草原牧区,近处居民点有甘井子、三队、敖尔金牧场三队,达石莫乡等,人口稀少,多为蒙古族。区域北满洲里市、扎贲诺尔区一带有煤矿、水泥厂、热电厂、白灰厂及食品加工厂等重、轻工业。区内粮食及蔬菜多依赖内地供给。
2.外业数据采集
全站仪为日本拓扑康仪器公司生产拓扑康全站仪,以其性能指标如下:
测角精度2秒
测距精度2+2ppM
本测区为主矿区第二测区,野外测量数据编码以B开头。测区接第一组宽从西向东1公里、长从南向北4.8公里。其区域范围坐标值为:
X :5474202—5478922
Y :519104—520xx4
区域内有山峰一座,其点高程860米,山坡沟壑较多。因在主矿区,测区内探槽较多,测区内有居民地一处,以及相关设施,如牲口棚等。整个测区均为草地覆盖。
1)坐标系统
平面采用北京54坐标系3度带坐标,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度。
高程基准:黄海高程系。
2)技术依据
本工程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3-19发布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 18341-2001); 2001-03-05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 18314-2001);地形测量图式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5-09-15发布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国家标准GB/T 7929-1995).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本组有一名老师和四名学生组成,老师主要负责草图勾绘和控制点制作,学生负责具体测量。首次作业时由于已知的两个控制点不通视,无法立后视,不能进行数据的校核,故由GpS-RTK确定一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数据速度快,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所以在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如:山脊线、山谷线、探槽等特殊数据就要在草图上记录下来,以便内业作业。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4)图根点的确定
确定图根时尽量利用已知的国家高级点。也可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定图根点。本测区内利用高级点2个:
V265474579.284519658.205764.47
V185477041.294519822.423758.715

自行定点16个:
BK15474431.133519934.508766.545
BK25475050.627520056.886795.278
BK35474902.681519523.61782.271
BK45475639.852519876.123859.753
BK55475711.29519899.502860.319
BK65475106.569520xx3.574797.176
BK75475207.041519672.71795.007
BK85475307.254519708.475804.522
BK95475798.629519761.325858.603
BK105475741.046519594.331835.538
BK115476019.869519809.579829.267
BK125476197.752519628.102816.566
BK135476565.462519699.346776.352
BK145476625.622519652.957769.102
BK155476245.824519449.814792.862
BK165476197.447519093.774735.102

5)特殊地物的测量
第二测区内的主要特殊地物有:居民地、牲口棚、探槽、大车道、铁丝网。
居民地:居民地内主要地物为四点民房,可采用测三点法,草图记录点号。
牲口棚、探槽的测法与四点民房相同。
大车道:大车道的方法为测道路中线,量宽度,记录点号。大车道测量时,在直道是可较长距离测一点,拐点处必测。

四、内业电子草图的勾绘
地貌方面:根据测区实地状况应属丘陵地貌,因此地貌应用2米等高线表示。DTM的建立符合地貌的现实性。绘出的等高线平滑自然,等高线拟合步长为2米,等高线注记均匀。在地势平坦地区,应用散点表示地形的变化,散点分布均匀合理。特殊地貌采用正确的地貌符号进行表示。
本测区内面状地物主要包括:各种房屋。
本测区内线状地物主要包括:大车道、铁丝网。
本测区内独立地物主要包括:探槽、牲畜棚。
测区内除以上地物外无其他地物,地貌也较为简单,因此地形图没加图例说明。
每天外业作业完成后,晚上回来后要进行电子草图的勾绘,以防止手绘草图丢失后给成图造成不便。电子草图的勾绘根据手绘草图将特殊地物地貌点相连,并进行一定的修补。
本测区内主要的地物为探槽。探槽的勾绘方法为:根据草图的记录,将每个探槽的三个点相连,再插入探槽的图例。
探槽图例
测区内其他地物还有四点民房、大车道、铁丝网。
四点民房勾绘方法与探槽相似,连三点再插入四点民房图例。
四点民房图例
大车道与铁丝网勾绘方法:先用pline线将所有点相连,再将pline线换成大车道和铁丝网图例表示。

铁丝网图例 大车道图例

五、内业成图
1 、成图软件介绍
内业成图利用南方CASS 5.1软件。其具有如下特点:
CASS 5.1在数字化成图方面的技术特色:
1)更加便捷的简码用户方案。
2)更加完善、使用的电子平板。
3)更加底层的骨架线技术。
4)更加直观、便捷的图上比例尺更改。
5)更加直观高效的地物遍及。
6)更加丰富的DTM建模与等高线绘图技术。
7)提供了更多的用户化途径。
8)全面采用ObjectARX开发技术。
9)更加集中的参数设置模式。
2、内业成图方法:
1)方法简介
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5.1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2000和1:10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DAT文件的建立:在Excel文件中首先输入该点的点号,再空一格,在第三格中输入X坐标的值,在第四格中输入Y的值,选择CSV格式进行保存,并将文件的扩展名改为DAT。
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3.DTM的建立: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由数据文件建立DTM,输入绘图比例1:2000,选择不考虑坎高,回车以后在选择直接显示建立三角网的结果;
4.三角形的修改: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形”,“增加三角形”,“过滤三角形”,“三角形内插点”,“重组三角形”的命令,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可以对三角网进行修改。
5.勾绘等高线: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勾绘等高线”,输入等高距2米,选择“张力样条拟合”。
6.等高线的修饰(包括修饰与高程注记):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网”,修改不正确的等高线,并沿直线注记等高线或单独注记。
7.加图廓的方法:首先利用工程应用查询图框的长,宽;在绘图处理的目录下选择“加任意图幅”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测图员的姓名、长宽、接图表等与图相关的内容,拾取图的左下角坐标。完成内业地图勾绘。
3、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根据甲方要求主测区共分9幅图,编号从1至9,图幅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地形图(编号),图幅长为1米宽为0.8米。南排土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南排土场地形图。西排土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西排土场地形图。炸药库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炸药库地形图。尾矿库两幅,编号为1至2,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尾矿库地形图(编号)。一场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一场区地形图。二厂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二厂区地形图。生活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生活区地形图。尾矿库母坝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母坝地形图。

六、实习体会
这次暑期实习,没有像往年那样选择康平县,而是不远千里的前往内蒙古区满洲里市,参与到乌努格吐山矿区控制及地形测量的工程当中。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属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动植物种类较少,地势较为平坦,地貌相对简单,但在这实习的十多天里还是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现在细细想来,那十多天的经历,虽然艰苦,但却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在去满洲里之前,所有人的热情都相当高,不仅仅是对测绘的外业感兴趣,更多的是对草原的向往。但在经历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我自己的热情已被疲劳所掩盖,虽然第二天不是必须去草原,但我依然坚持上了山,就是想先看看测区是什么样子。坦率地说,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甚至连“测区”这样基本的专业词汇都缺乏感性认识。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后,每个组(全站仪)都有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老师不但要做好小组的管理工作,还要对我们及时指导。在最初几天的新鲜感过后,每天重复而乏味的翻山越岭的体力劳动让很多人怨声载道,说实话,我也是如此。但工程本身的性质又不允许工期的延后,所以不得不继续早出晚归。其实现在想来,也许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如此,这更多的只是从未有过的疲劳所带来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组很少能够全员的上山,所以工作进度难免有了些影响,但最终也能够正确地完成了任务,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草原上,我们经历了阳光的暴晒,带走了黝黑的皮肤,挺过了狂风和冰雹,全部物品和人员均安然无恙。在工程的最后一天(8月7号),我病倒了。发烧和腹泻让我无法坚持到山上,所以只能休息。没有善始善终,让我很是遗憾。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从这件事上我了解到,身体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对数字化成图软件的使用感受。我们所用的是南方测绘公司的CASS5.1软件。这是一款以AutoCAD 2000为基础开发的专业测绘成图软件,使用方法简单,成图速度快,功能方面也足以满足实际需要。但软件稳定性稍有不足,成图错误较多,可能在成图时为追求速度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整理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 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沈阳农业大学的 老师对我们组十多天的耐心指导。

地形测量认识实习报告


前言

“峨眉”地形测量认识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在完成《测量学》课程教学后,学校安排的一次集中的野外实习。

目的主要熟悉并掌握布设等级控制网的全过程,包括编写技术设计(课程设计)、选点埋石、外业观测、数据检核与平差计算、编写技术总结(实习报告)等部分。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训练,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

本次任务要求完成250m x 250m范围的一副1:500的地形图。平面采用独立坐标系,以高斯投影的方式利用半自动测图即全站仪加*板完成。具体数值是:

1.高程控制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

2.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

3.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第一章任务概况

1.1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完成了,四等水准、二级导线、碎部测量等工作。其中四等水准测量一共完成两组组,且两组合格,二级导线完成5组其中3组合格,碎部测量除部分区域无法测量外,其他都完成。

个人成果计算:《三角高程路线高程计算表》 《四等水准高程误差配赋表》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表》

小组成果:《“峨眉“地形测量实习设计书》 《仪器检验报告》 《四等水准原始记录数据》《三角高程原始记录》 《二级导线原始记录》 《1:500峨秀湖地形图》

1.2人员和仪器配置

本小组一共有5人,4男1女。

水准仪:水准仪(DS3)、水准仪脚架、水准尺、尺垫

全站仪:全站仪主机、脚架、简易三脚架、单对中杆、棱镜、觇板、钢卷尺、仪器使用说明书
平板仪:平板、脚架

其它:量角器、三角板、可编程计算器、记录板、皮尺、铁钉、木桩、实习指导书、记录表格、展点器(直角坐标)、实习相关规范

1.3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本次实习依据的坐标系统为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独立高程系统。在实习基地的门外设置有起始标志点。

1.4依据规范和资料

(1)《测量学》(第三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北京:测绘出版社;

(2)《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xx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x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第二章平面控制测量

2.1实施方案

本次测量采取先控制后碎步的整体思路。利用二级导线对测区进行控制。

首先进行踏勘选点:

(1)相邻点间通视良好(2)点位要土质坚实的地方(3)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

然后进行仪器检校。所使用的仪器是“中纬 ZTRpro20”电子全站仪及其脚架棱镜。

接下来组员全力协作共同完成导线测量,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每项工作。

重要环节数据处理:二级导线测量经过5天测量,布设5个导线点采取昼测夜算得到6组数据,其中3组符合规范。

2.2外业测量

采用分工合作,每圈固定人员操作,减少误差。其中一人操作仪器,一人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计算和限差分析,一人负责查看前后棱镜的距离及位置,其余两人负责整平棱镜。

全站仪具体操作是:首先对中整平已经检校合格的全站仪,输入镜高仪高以及EDM选项。然后置零,分别用盘左盘右对前后棱镜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水平距离、竖直距离的观测。记录员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个点的测量。测量工作从D19 开始利用D19与测量的Dt01点进行定向,采用内角左角大大减轻工作量。

2.3数据处理

完成测量工作后,首先对角度进行计算是否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对符合的数据进行内业计算。完成《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表。

2.4小结

导线测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每个成员能力都有所提升。对自己而言,导线测量提高了对全站仪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缩短了对中整平所需要的时间。

第三章高程控制测量

3.1实施方案

首先利用实习基地已知高程点,采用水准测量的方式向测区标准点传递高程。利用导线对测区形成控制,利用三角高程传递高程。其中四等水准测量用时3天完成,共布设5个水准点,采用昼测夜算的时间利用形式。得到2组合格的测量成果。

其中测区接受高程的点为D19,在测区内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3.2外业测量

采用分工合作,每圈固定人员操作,减少误差。其中一人操作仪器,一人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计算和限差分析,一人负责查看前后尺的距离及位置,其余两人负责立水准标尺。

在水准路线上布设了5个水准点,在起始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安置仪器,且水准点不放尺垫。在测量过程中按照“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且两个水准点之间的观测站数为偶数站。观测队员在观测过程中保持水准气泡一直居中,记录员记录并每站算完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限差(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后才让队友搬动仪器。对外业进行全面的检查过后填入表的前三项(点号、距离、高差中数),具体参照个人成果四等水准高程误差配赋表。

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同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竖角、水平距离。量取仪器高、目标高输入全站仪内。需要符合三角高程技术要求(闭合差容许误差40√D,D为各边的长度总和)。

3.3数据处理

测量结束后,首先计算高差闭合差,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计算完成《四等水准高程误差配赋表》以及《三角高程路线计算表》。

3.4小结

水准测量工作程序简单但整体工作量较大,大家积极配合,整体速度以及准确率都不错。不过在操作中也偶尔存在立水准标尺不准,读数错误重新测量的情况。

第四章碎步控制测量

4.1实施方案

分工合作:一人画图,一人数据计算,一人*板展绘,一人立棱镜,一人总览全局负责指挥。利用二级支导线,进行加密碎部测量。立棱镜的同学主要负责沿着测区的道路、湖岸线,假山轮廓线、花坛等地物进行跑尺。地物的测绘,在地性线明显的地区沿地性线跑尺。跑尺的队员应按照观测者的指示,每隔15米打一个高程点。绘图人员把数据展绘在聚脂薄膜上。

4.2外业测量

对中整平全站仪,架设好*板,跑尺人员在地性线明显的地区沿地性线跑尺。展绘人员用数据展绘。结合测区的实际情况,在跑尺的过程中,应沿着山脊线,山谷线等
特殊的地性线跑尺,以便绘制等高线和更准确清晰的描绘地貌。

4.3成图与清绘

采用半数字化模式,绘制一幅1:500的地形图。绘图人员用展点器将地貌特征点展现在地图上。测区用等高线表示,测区周围参照国标展现地形地貌。

4.4小结

碎步测量进行了两天一天半测量数据并绘制,另外半天对展绘图进行修改。聚脂薄膜成图大致轮廓由一位同学绘制,细节部分分工合作完成,由于工作经验的积累,碎步测量整体来看比较顺利。

第五章实习总结

5.1成果总结

本次实习完成了,四等水准、二级导线、碎部测量等工作。其中四等水准测量一共完成两组组,且两组合格,二级导线完成5组其中3组合格,碎部测量除部分区域无法测量外,其他都完成。

个人成果计算:《三角高程路线高程计算表》 《四等水准高程误差配赋表》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表》

小组成果:《“峨眉“地形测量实习设计书》 《仪器检验报告》 《四等水准原始记录数据》《三角高程原始记录》 《二级导线原始记录》 《1:500峨秀湖地形图》

5.2本人工作

作为实习队的一员各种工作都有参与,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其中包括:仪器架设,跑尺,数据计算与成图。

5.3个人收获与体会

实习过后,最明显的改变是技术更加熟练了。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促使自己不再畏惧未知的挑战,对自己以后进入并奉献测绘行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5.4意见与建议

对测量实习影响很大的因素是雨季、节假日和等级考试,个人认为等级考试的科目应早于测量实习,大一上学期就尽量考过。其次,测量中发现,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前看书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测量学》(第三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北京:测绘出版社;

(2)《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xx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x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峨眉”地形测量认识实习指导书》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2篇)


实习的具体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1)方法是采用s 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2)每测段进行往返测。限差如下:1.仪器i角<20。2.前后最大距离<100m。3.前后视距差3m。4.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5.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6.黑红面高差只差6mm。7.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8.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mm。9.环线闭喝差限差<25 mm。*表中公式的k是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3)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员、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相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稳定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并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

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教师及时验收。(4)工作过程:①验收仪器②室外测段施测。③手簿管理(路线长,各页测站高差累积注在页面下方)往返测高差验收。④按照水准网图,组成环线。构成平差图形,绘出图形标出高差及方向。⑤内业解算⑥完成过5秒点的高程成果成表。

二.导线的观测:①导线布设车逼和导线,导线变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 (一方向中误差6秒)经纬仪,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别注意,观测方向顺序。②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分开进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记录清楚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③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读盘为00若干秒。第二测回9000若干秒。④j 观测时要求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小于25,同一测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归零差小于24。

其主要工作过程:外业选点外业观测内业计算(观测整理、平差解算、求坐标形成成果表)。

3.经纬仪导线:使用j 仪器观测一测回,①连接角,两次较差不超过正负25秒。②符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40 (n是导线折角个数)。③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xx。各导线边通过全站仪观测。其基本工程过程:外业选点(78个点,边长近似相等)外业观测(左右角度,边长,高差)内业计算求出坐标和高程。

三、实习目标:

较熟练地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及检验方法;掌握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实习中,要注意组内每个人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四.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还有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3、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复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4、内业计算必须要非常仔细,因为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体的错误,误差的检验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数据都必须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四等水准测量和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均需检查限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通过大家的团结努力,我们还是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测量。多天的合作下来,每个同学的脸都亲切了许多。当所有工作做完的时候,大家一起回顾最初的苦,才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坚持走过来了,成果拿出来了,大家的心里比什么都甜,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为时三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水准测量。我们第一次做的是从学校到平顶山的水准路线,这个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做导线测量做一个奠基的作用。在完成这第一次的任务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出学校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过往的车辆和人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完成精细的工程测量。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超线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第三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只到合格为止。最后在我们上山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只要是上山的时候高程在短距离就相差的很大,有时在前视读数直接在3以下了,或者是后视读数在27以上了,这样我们在上山的时候就打z字型上山,同时在上去的同时选点,测量都要格外注意。只到在2天后我们符合到山上的那个点上时,才结束了这次的符合水准路线。

2. 角度测量。在角度测量对于我们专业科的学生来说要求非常高,用的是j-2的仪器。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个间歇点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所以有时候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3. 做导线的最后一步是测距。在完成了角度测量之后,邓老师和高老师又让我们见识了一种新仪器:全站仪。教了一些关于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对于全站仪的快速对中整平,在仪器上的一些测距等一些操作,对于这种仪器我们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2位导师兢兢业业的带领下,我们迅速熟悉了全站仪的 基本操作。

《工程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工程测量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