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 > 导航 >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测绘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测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虽然不是真正的工作,但却是迈入社会的一个起点。我们应该对这次实习工作进行一个汇报,写成实习报告,在写实习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实习报告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大专毕业实习报告测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测绘

一、实习 目的与意义

为了使课堂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当中,通过实践的操作来巩固课堂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综合性的生产实践训练,使其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分析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里,提高职业 技能和测绘组织,管理工作水平。同时也为了提高我们的动手能里和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学会独立操作的能力,在实际工作在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参加现场测绘工作,提高操作技能,培养解决实际测绘问题的能力;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全部测绘工作内容,学会测绘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方法;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对测绘工作进行评价;提高分析和解决测绘技术的能力;收集毕业设计所需资料,为毕业实际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实习总结

毕业实习是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一次大演习。它集合了大学4年的专业所学,是对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在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短短的时间里,我收获很多。

首先,通过毕业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施工现场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学校余下的时间里,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拓展了与人交际、合作的能力。我深感一次测量工作的圆满完成,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快速而高效。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在不断加强业务能力的同时,要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包容,学会忍受。

再次,通过实习我也认识到虚心求教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同伴有的只是中专或者中学学历,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理论知识上他们往往有些欠缺,但是他们丰富的经验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在课本上是学习不到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向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测绘工作人员学习,不能摆架子,耍脾气。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自己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人员。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延伸阅读

测绘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测绘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1)前言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测绘13-1班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测量实习。本次实习是我们测绘专业在大学期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实习之一,该实习应用到《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中常用的方法与技术,并将理论用与实践,使我们对于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深刻理解,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实习机会!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掌握全站仪的使用,理解线测量的外业施测过程与方法、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与方法及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与方法。熟悉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外业测量方法及内业成图软件的使用,了解比例尺测图的工作及作业原理,掌握物、地貌的合理表示与取舍原则。进一步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是从20xx年7月15日至26日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任务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已知的坐标点对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亩的田地进行数字测图,然后提交一副1:500的数字地图,主要目的是正确、熟练的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控制测量和控制点的选取、高程测量的实际操作、碎步测量的实际舍取、软件Cass制图等,通过该实习加深对《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强化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为以后寻求工作提供一份经验!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 掌握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以及碎部测量的一般方法;
4. 了解和掌握测绘有关内业处理软件(CASS)的基本使用;
5. 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个方面的能力;
6. 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7. 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8. 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仪器与工具
三脚架、皮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全站仪、水准尺
三、实习任务及安排
任务:测量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一片农田,完成一幅地形图,并完成测量实习报告 书
过程:将参与实习的31人分为4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习期间的任务
7月15日 各组长观察地形、分配任务、检查仪器
7月16日 各小组布点,我们组布置S13-S17
7月17-18日 水准测量,测闭合S13-S17的高程
(2)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在为期三周的时间内,实习小组完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亩的田地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数字化成图工作。
二、测区概述
高楼乡位于武山县西面半干旱山区,距县城3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840米左右,平均气温9.6℃,属温带大陆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80mm。有21个村3743户18805人,全乡总耕地面积46957亩,其中川地2395亩,山地44562亩。漳河由西向东流过,水资源充足,加之土质肥沃,特别适宜种植业发展。实习期间正值炎暑,气温可高达39摄氏度,给野外实习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三、作业方法
1、图根控制测量
任务:
(1)选点,埋设标示: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和侧区环境,选择图根导线点位。
(2)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水平和水平距离,计算点的平面坐标。
(3)水准测量:从已知点出发,按照四等水准要求测量图根控制导线点的高程(采用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
1.1现场踏勘、选点击标志埋设
选点之前应收集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根据测图要求,确定导线的等级、形式、布置方案。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初步布设方案,再到实地踏勘,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导线点点位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方便测角,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良好,视线远离障碍物,保证成像清晰。
2、导线点应埋在地面坚实、不易被破坏处,一般应埋设标志。
3、导线点要有一定的密度,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4、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不能悬殊过大。
1.2四等水准测量
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即s13-s17闭合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沿线标定待定点(转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尺,然后在两立尺点之间设站,安置好水准仪后,按以下顺序进行观测:
①照准后视尺黑面,进行对光、调焦,消除视差;精平(将水准气泡影象符合)后,分别读取上、下丝读数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1)、(2)、(3)顺序栏内。
②照准前视尺黑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上、下丝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4)、(5)、(6)顺序栏内。
③照准前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7)顺序栏内。
④照准后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8)顺序栏内。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目的是减弱仪器下沉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3.测站的检核计算
①计算同一水准尺黑、红面分划读数差(即黑面中丝读数+K-红面中丝读数,其值应3mm),填入记录表(9)、(10)顺序栏内。
(9)=(6)+K-(7)
(10)=(3)+K-(8)
②计算黑、红面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填入记录表(11)、(12)、(13)顺序栏内。
(11)=(3)-(6)
(12)=(8)-(7)
(13)=(10)-(9)
③计算高差中数,填入记录表(14)顺序栏内。
(14)= [(11)+(12)0.100]/2
④计算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100,单位为m),填入记录表(15)、(16)顺序栏内。
(15)=(1)-(2)
(16)=(4)-(5)
⑤计算前后视距差(其值应5m),填入记录表(17)顺序栏内。
(17)=(15)-(16)
⑥计算前后视距累积差(其值应10m),填入记录表(18)顺序栏内。
(18)=上(18)-本(17)
4.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施测其它各站。
5.各站观测和验算完后进行路线总验算,以衡量观测精度。其验算方法如下:
当测站总数为偶数时:(11)+(12)=2(14)
当测站总数为奇数时:(11)+(12)=2(14)0.100m
末站视距累积差: 末站(18)=(15)-(16)
水准路线总长:L=(15)+(16)
高差闭合差:=(14)
2、地形图测绘
2-1碎部测量
施测碎部测量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或方向交会法。碎部测量就是对地物进行数据的采集,根据数字化地形图对地物的选取和成图比例尺的大小来具体对地物的舍取,本次所要求的是1:500的数值化地形图,则边长0.5m 的地物轮廓就可以舍去,但是重要的标志我不去掉,具体方法如下: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其调平、对中,然后设置测站点和后视点,在检核后视点的坐标并设置角度,然后在将棱镜贴在所需测量的地物上,然后输入仪器高、棱镜高,在对测点进行相应的编号,最后点击测量。
2-2碎部测量全站仪的操作
1、建立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
按MENU菜单键按F1键(数据采集)输入碎部测量数据的文件名(例如SBD07) ENT回车;ESC退出;
2、在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中输入控制点坐标
按MENU菜单键按F3键(存储管理)p2(翻页) 按F1键(输入坐标)调用文件(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如SBD07) ENT回车输入控制点点号及坐标(NEZ对应XYZ)依次输完后,ESC退出。
3、设置测站
数据采集F1(测站点输入)F4(测站)调用选择碎部测量数据文件名ENT回车选择测站点对应的控制点点号(调用该控制点坐标)ENT回车输入仪器高记录
4、设置后视点进行定向和定向检查
数据采集 F2(后视点输入) F4(后视) 选择后视点 输入镜高 照准后视点 F3(测量) 选择F1~F3(坐标、测角或测距:与坐标、反算方位角或距离比较,检查测站点和定向点及其坐标输入有无问题)没有问题进行下面工作。
5、碎部点测量、记录数据,存于SBD文件中
数据采集 F3(前视/侧视) 输入点号(第一个碎部点点号输入后,后续的碎部点号在该点号的基础上依次自动累加)、(标示码忽略)、仪器高 F3(测量)(测量后续碎部点时,可以按同前进行测量。
6、全站仪的其他操作
1)在输入模式下,利用Ang键可切换到字母输入模式;
2)在MENU F3(存储管理)下,可以对文件和数据进行管理。
2-3采集数据的导入
1)将数据线两端分别连接计算机和全站仪的数据接口;注意数据线插孔的使用。
2)计算机上:启动数据传输软件,如下图1、2,设置好传输参数(与全站仪一致,其中只需改动第二项pORT(计算机的连接端口)和第三项BAUD(通讯的波特率))
3)计算机上:如下图3,点击Download后,出现对话框,回车确认即可;
4)全站仪上:MENU 数据传输,选择传输坐标文件 ENT回车。
5)计算机上:将传输完毕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如图4;转换完后,在File菜单中点击Save As,将数据保存,命名时应用日期进行区别。
2-4、碎部点数据导入绘图软件
1、将碎部点文件:***.XYZ 改名为:***.dat
2、打开绘图软件,在菜单等高线中点击导入高程点,出现如图5的对话框,选上现时点名或点号和数据分隔符中的逗号,点击原数据文件选择要输入的数据文档,即可导入碎部点数据;
3、通过AutoCAD的图层管理,关闭高程数值,保留点号。
4、开始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安装绘图软件后,文件夹中有Word格式的使用说明
四、技术要求
1、四等水准点各项要求及注意事项:
标尺
视距
前后视距差
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双面水准尺
=100m
=3.0m
=10.0m
三丝能读数
测站观察限差
黑红面读书差
黑红面高度差
间歇点高差之差
3.0
5.0
5.0
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置仪器。
因测站观测超限差时,在本测站时发现,应立即重测;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
野外测量时应采用尺垫,水准尺立在尺垫上。
最后每组两人分别计算,当两套计算完全相符时,之后才使用。
2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1)其中n为测站数。
(2)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325px;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500px时,不应大于1300px。
五、示意图
详见附表
六、实习成果
详见附表
(3)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测量工作的魅力,虽然活苦,活累,但是实习的每一天我都觉得很充实,每一次跑尺,每一次测量,都要严格要求,这是对大学生活的一种升华,无论理论学习的有多好,都要投入实践之中。所以在这一次实习中,我学到了自己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发现了实践的时候有许多现实的问题,这都是理论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自己切实操作,结合地形和仪器本身突破理论上的限制,才能准确测出想要的东西。
从第一天埋点开始,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下不去桩,选择地形不够理想,当时没能想到通过浇水使地形变软后埋桩,定钉子的时候采取的错误的措施给其他组的同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所以第一天我们就意识到了实践的严肃性。之后的水准测量开始比较顺利,但是结合其他组别的数据以后发现差错,检验后发现是仪器坏了,更换仪器重新测量拖了全班的进度,但这也练就了我们操作的熟练性与准确性,同时同组人员也有了更多默契,快速准确的完成了这一工作。
工作的分配也是一个难题,有些活轻松,简单,有些活累,困难,脏。开始大家有点分歧是正常的,有些同学站出来承担了这样一份工作,让大家在岗位的交换中得到了适当的歇息,同时也体验了不同的工作,团队的默契度也在工作交流中得到了提升,大家各司其职也让整体工作越来越顺,进度越来越快。
由于忘记了部分知识,所以每天都要预习每天的实习内容,练习各种仪器的使用,其中全站仪的使用让我学习了很长时间,因为我觉得他的操作比较复杂,需要不少时间去熟悉它的程序。
几天的实习令人充实的同时也免不了疲惫,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生活作息,炎热的天气让人没有食欲,1-2点才有吃饭的欲望,每天换洗一套衣服是必须的,各种生活上的问题不断,所以今后进行测量工作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制定好良好的饮食计划,在劳累的时候让营养跟的上身体的需求。
这些天里同学们的摩擦也是少不了的,毕竟年轻气燥,天气又火上浇油,同学们也有些误会,但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多少都看开了,握手言和,我想这一次实习会是大家终身难忘的回忆。在大学里面的时候,大家很少有机会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很多人都只是点头之交,不过通过这一次实习,每一天一起工作,一起乘车,一起吃饭,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归属感,让同学们找到了学校里的另一个家。所以我认为,只要肯沟通,什么都不是问题。
终于,实习完了,心里有点空,但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我认为这是一份值得我投入心血的工作,它将陪我走过人生中很长的一段路。
感谢同学、学长与老师对我的帮助。

测绘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测绘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1)前言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测绘13-1班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测量实习。本次实习是我们测绘专业在大学期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实习之一,该实习应用到《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中常用的方法与技术,并将理论用与实践,使我们对于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深刻理解,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实习机会!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掌握全站仪的使用,理解线测量的外业施测过程与方法、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与方法及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与方法。熟悉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外业测量方法及内业成图软件的使用,了解比例尺测图的工作及作业原理,掌握物、地貌的合理表示与取舍原则。进一步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是从20xx年7月15日至26日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任务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已知的坐标点对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亩的田地进行数字测图,然后提交一副1:500的数字地图,主要目的是正确、熟练的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控制测量和控制点的选取、高程测量的实际操作、碎步测量的实际舍取、软件Cass制图等,通过该实习加深对《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强化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为以后寻求工作提供一份经验!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 掌握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以及碎部测量的一般方法;
4. 了解和掌握测绘有关内业处理软件(CASS)的基本使用;
5. 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个方面的能力;
6. 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7. 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8. 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仪器与工具
三脚架、皮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全站仪、水准尺
三、实习任务及安排
任务:测量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一片农田,完成一幅地形图,并完成测量实习报告 书
过程:将参与实习的31人分为4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习期间的任务
7月15日 各组长观察地形、分配任务、检查仪器
7月16日 各小组布点,我们组布置S13-S17
7月17-18日 水准测量,测闭合S13-S17的高程
(2)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在为期三周的时间内,实习小组完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亩的田地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数字化成图工作。
二、测区概述
高楼乡位于武山县西面半干旱山区,距县城3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840米左右,平均气温9.6℃,属温带大陆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80mm。有21个村3743户18805人,全乡总耕地面积46957亩,其中川地2395亩,山地44562亩。漳河由西向东流过,水资源充足,加之土质肥沃,特别适宜种植业发展。实习期间正值炎暑,气温可高达39摄氏度,给野外实习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三、作业方法
1、图根控制测量
任务:
(1)选点,埋设标示: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和侧区环境,选择图根导线点位。
(2)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水平和水平距离,计算点的平面坐标。
(3)水准测量:从已知点出发,按照四等水准要求测量图根控制导线点的高程(采用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
1.1现场踏勘、选点击标志埋设
选点之前应收集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根据测图要求,确定导线的等级、形式、布置方案。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初步布设方案,再到实地踏勘,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导线点点位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方便测角,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良好,视线远离障碍物,保证成像清晰。
2、导线点应埋在地面坚实、不易被破坏处,一般应埋设标志。
3、导线点要有一定的密度,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4、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不能悬殊过大。
1.2四等水准测量
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即s13-s17闭合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沿线标定待定点(转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尺,然后在两立尺点之间设站,安置好水准仪后,按以下顺序进行观测:
①照准后视尺黑面,进行对光、调焦,消除视差;精平(将水准气泡影象符合)后,分别读取上、下丝读数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1)、(2)、(3)顺序栏内。
②照准前视尺黑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上、下丝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4)、(5)、(6)顺序栏内。
③照准前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7)顺序栏内。
④照准后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8)顺序栏内。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目的是减弱仪器下沉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3.测站的检核计算
①计算同一水准尺黑、红面分划读数差(即黑面中丝读数+K-红面中丝读数,其值应3mm),填入记录表(9)、(10)顺序栏内。
(9)=(6)+K-(7)
(10)=(3)+K-(8)
②计算黑、红面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填入记录表(11)、(12)、(13)顺序栏内。
(11)=(3)-(6)
(12)=(8)-(7)
(13)=(10)-(9)
③计算高差中数,填入记录表(14)顺序栏内。
(14)= [(11)+(12)0.100]/2
④计算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100,单位为m),填入记录表(15)、(16)顺序栏内。
(15)=(1)-(2)
(16)=(4)-(5)
⑤计算前后视距差(其值应5m),填入记录表(17)顺序栏内。
(17)=(15)-(16)
⑥计算前后视距累积差(其值应10m),填入记录表(18)顺序栏内。
(18)=上(18)-本(17)
4.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施测其它各站。
5.各站观测和验算完后进行路线总验算,以衡量观测精度。其验算方法如下:
当测站总数为偶数时:(11)+(12)=2(14)
当测站总数为奇数时:(11)+(12)=2(14)0.100m
末站视距累积差: 末站(18)=(15)-(16)
水准路线总长:L=(15)+(16)
高差闭合差:=(14)
2、地形图测绘
2-1碎部测量
施测碎部测量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或方向交会法。碎部测量就是对地物进行数据的采集,根据数字化地形图对地物的选取和成图比例尺的大小来具体对地物的舍取,本次所要求的是1:500的数值化地形图,则边长0.5m 的地物轮廓就可以舍去,但是重要的标志我不去掉,具体方法如下: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其调平、对中,然后设置测站点和后视点,在检核后视点的坐标并设置角度,然后在将棱镜贴在所需测量的地物上,然后输入仪器高、棱镜高,在对测点进行相应的编号,最后点击测量。
2-2碎部测量全站仪的操作
1、建立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
按MENU菜单键按F1键(数据采集)输入碎部测量数据的文件名(例如SBD07) ENT回车;ESC退出;
2、在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中输入控制点坐标
按MENU菜单键按F3键(存储管理)p2(翻页) 按F1键(输入坐标)调用文件(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如SBD07) ENT回车输入控制点点号及坐标(NEZ对应XYZ)依次输完后,ESC退出。
3、设置测站
数据采集F1(测站点输入)F4(测站)调用选择碎部测量数据文件名ENT回车选择测站点对应的控制点点号(调用该控制点坐标)ENT回车输入仪器高记录
4、设置后视点进行定向和定向检查
数据采集 F2(后视点输入) F4(后视) 选择后视点 输入镜高 照准后视点 F3(测量) 选择F1~F3(坐标、测角或测距:与坐标、反算方位角或距离比较,检查测站点和定向点及其坐标输入有无问题)没有问题进行下面工作。
5、碎部点测量、记录数据,存于SBD文件中
数据采集 F3(前视/侧视) 输入点号(第一个碎部点点号输入后,后续的碎部点号在该点号的基础上依次自动累加)、(标示码忽略)、仪器高 F3(测量)(测量后续碎部点时,可以按同前进行测量。
6、全站仪的其他操作
1)在输入模式下,利用Ang键可切换到字母输入模式;
2)在MENU F3(存储管理)下,可以对文件和数据进行管理。
2-3采集数据的导入
1)将数据线两端分别连接计算机和全站仪的数据接口;注意数据线插孔的使用。
2)计算机上:启动数据传输软件,如下图1、2,设置好传输参数(与全站仪一致,其中只需改动第二项pORT(计算机的连接端口)和第三项BAUD(通讯的波特率))
3)计算机上:如下图3,点击Download后,出现对话框,回车确认即可;
4)全站仪上:MENU 数据传输,选择传输坐标文件 ENT回车。
5)计算机上:将传输完毕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如图4;转换完后,在File菜单中点击Save As,将数据保存,命名时应用日期进行区别。
2-4、碎部点数据导入绘图软件
1、将碎部点文件:***.XYZ 改名为:***.dat
2、打开绘图软件,在菜单等高线中点击导入高程点,出现如图5的对话框,选上现时点名或点号和数据分隔符中的逗号,点击原数据文件选择要输入的数据文档,即可导入碎部点数据;
3、通过AutoCAD的图层管理,关闭高程数值,保留点号。
4、开始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安装绘图软件后,文件夹中有Word格式的使用说明
四、技术要求
1、四等水准点各项要求及注意事项:
标尺
视距
前后视距差
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双面水准尺
=100m
=3.0m
=10.0m
三丝能读数
测站观察限差
黑红面读书差
黑红面高度差
间歇点高差之差
3.0
5.0
5.0
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置仪器。
因测站观测超限差时,在本测站时发现,应立即重测;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
野外测量时应采用尺垫,水准尺立在尺垫上。
最后每组两人分别计算,当两套计算完全相符时,之后才使用。
2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1)其中n为测站数。
(2)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325px;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500px时,不应大于1300px。
五、示意图
详见附表
六、实习成果
详见附表
(3)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测量工作的魅力,虽然活苦,活累,但是实习的每一天我都觉得很充实,每一次跑尺,每一次测量,都要严格要求,这是对大学生活的一种升华,无论理论学习的有多好,都要投入实践之中。所以在这一次实习中,我学到了自己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发现了实践的时候有许多现实的问题,这都是理论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自己切实操作,结合地形和仪器本身突破理论上的限制,才能准确测出想要的东西。
从第一天埋点开始,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下不去桩,选择地形不够理想,当时没能想到通过浇水使地形变软后埋桩,定钉子的时候采取的错误的措施给其他组的同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所以第一天我们就意识到了实践的严肃性。之后的水准测量开始比较顺利,但是结合其他组别的数据以后发现差错,检验后发现是仪器坏了,更换仪器重新测量拖了全班的进度,但这也练就了我们操作的熟练性与准确性,同时同组人员也有了更多默契,快速准确的完成了这一工作。
工作的分配也是一个难题,有些活轻松,简单,有些活累,困难,脏。开始大家有点分歧是正常的,有些同学站出来承担了这样一份工作,让大家在岗位的交换中得到了适当的歇息,同时也体验了不同的工作,团队的默契度也在工作交流中得到了提升,大家各司其职也让整体工作越来越顺,进度越来越快。
由于忘记了部分知识,所以每天都要预习每天的实习内容,练习各种仪器的使用,其中全站仪的使用让我学习了很长时间,因为我觉得他的操作比较复杂,需要不少时间去熟悉它的程序。
几天的实习令人充实的同时也免不了疲惫,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生活作息,炎热的天气让人没有食欲,1-2点才有吃饭的欲望,每天换洗一套衣服是必须的,各种生活上的问题不断,所以今后进行测量工作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制定好良好的饮食计划,在劳累的时候让营养跟的上身体的需求。
这些天里同学们的摩擦也是少不了的,毕竟年轻气燥,天气又火上浇油,同学们也有些误会,但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多少都看开了,握手言和,我想这一次实习会是大家终身难忘的回忆。在大学里面的时候,大家很少有机会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很多人都只是点头之交,不过通过这一次实习,每一天一起工作,一起乘车,一起吃饭,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归属感,让同学们找到了学校里的另一个家。所以我认为,只要肯沟通,什么都不是问题。
终于,实习完了,心里有点空,但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我认为这是一份值得我投入心血的工作,它将陪我走过人生中很长的一段路。
感谢同学、学长与老师对我的帮助。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


XX年4月9日——4月29日,我经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经贸法律系李艳芳老师介绍来到商务部国际商务馆研修学院(aibo)进行毕业实习。

此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由中国商务部举办的“亚洲经济管理研修班”的中方陪同人员打理日常琐事,我所实习的部门是研修学院“援助1处”,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对于中国周边的兄弟国家进行资金援外与交流的协调部门。实习的任务主要是机场接机、生活翻译、导游助理以及送机任务。可以说,这些工作之前在学校的学习中是没有接触到过的,当然也有一些技能是在课本上有体现的,比如在最开始的机场接机就是口译课中所涉及到过的重要内容。在刚到岗位的最初三天里,我的任务就是到机场接机,然后协助随行的司机一起把外宾接到宾馆,首都机场总共有三座航站楼,分别为t1、t2和t3,其中t1和t2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找到,国际航班出口的位置只有一个,t3最为复杂,纵横交错,光出口就有若干个。幸运的是这些来自我国友好邻邦的官员们都是从t2下飞机的,无形中给我这个从未来过机场的菜鸟减轻了工作难度。

分配给我接机的国家共有五个,分别是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柬埔寨。在接机的最后一天里,四点钟应是最后一趟班机,来自柬埔寨的伊昂·拉塔先生(eangratha)由于与他另外两位同事做的不是一个级别的机舱,结果三人并没有同时从出口出来,导致就接到了他一人,我便与司机打好招呼后带他去机场大厅找另外两位来宾,柬埔寨人的发音比较奇怪,有别于韩国日本等这样我们熟悉的亚洲国家,不是很好听懂。我带着他与机场服务人员和郑老师(实习指导老师郑明远)三方人员共同“研习”了好一阵子才得知出站口的具体地点,没想到行李却又少了一件,苦苦折腾一番后回到宾馆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在接机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工作才算是正式步入正轨,我将按照不同的类型篇章来逐一介绍:

1.宾馆篇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共住过五个宾馆,我在宾馆里的任务则是负责外宾与宾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这其中包括餐厅就餐和客房整理,此次访华的外宾就来自东南亚国家,所以大多数客人都不饮酒,连红酒也是不沾的,在开欢迎会的时候全部是以茶代酒,由于穆斯林的缘故也不吃猪肉和大油。这也成了我在与外宾出行购物时需要提醒卖家的一个重点。在客房入住方面,所住过的宾馆都是四,其中在上海的那次还改成了五的,在生活设施和房屋条件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不过这也难挡住来自远方客人“思家”,在北京时,有一天我睡的正香,忽然听到电话响,是来自前台的值班人员打来的,说有一个房间的客人“情绪激动”。我与郑老师便立即赶往该客人住处,看到一个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客人正在抱头痛哭,泪如涌泉。过去一打听才知道是由于刚到达这里颇有些不习惯,有点想家了。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留在宾馆倍思亲”。

2.出行篇

千里迢迢来到中国,自然要带外宾们参观一番,我们共参观了故宫,长城,天坛,锦绣中华(深圳)以及苏州园林。当然,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中国主要地区的经济建设情况,所以也参加了一些工厂和公司,像中关村科技园区,金龙汽车制造厂,贝尔公司和苏州蚕丝厂等等。中国在南方的工厂与企业与日俱增,对我国外贸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娱乐篇

休闲娱乐购物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在北京,秀水街和红桥市场自然是外宾的首选,这里不仅可以解决语言障碍,同时还有许多中国传统商品,他们自然要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去,比较有意思的是,*的头像成为了这些外宾主要购买的纪念品,无论是塑像还是油印画,都成了外宾的主要购买对象,远远超过了对*以及长城模型的喜爱,这也许与毛主席与当年的印度支那国的深厚友谊是分不开的。在最后一天,聚在一个ktv包厢里面开了个欢送会,由于语言问题,准备全部选择英文歌,但是来自尼泊尔的三位官员自告奋勇,一同高声齐唱中国歌曲“我爱北京*”,一下赢来了其他来宾的热烈掌声,其他国家的人也毫不示弱,柬埔寨的代表演唱了“东方红”,尽管五音不全吐字不清,但是当时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已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了,连声叫好。听说他们为唱中国歌私下练了两周的时间。这种对中华民族的高度热爱值得我们学习!
4.语言篇

语言问题可以说是从工作开始的那一天就有的,在上面已经提到过,这次访华的客人全部来自东南亚地区,母语都不是英语,所以发音都比较有个性,在听报告演讲的时候,经常是需要被翻译重复询问几遍才能够明白。在这批客人中有两位是会讲汉语的,分别来自老挝和马来西亚。老挝的那位汉语讲得比较流利,与我们相差不大。马来西亚的那位中文听起来就有些难懂了,总是带一些当地语的味道。比如,“你吃吧了吗”(你吃饭了吗?),“你瓜星拧都回吗”(你关心运动会吗)等等,他还笑称自己是“香蕉华人”(bananachinaman),意思是只能讲但是不会写汉语的人。

整体说来,此次的实习情况良好,收获颇多,学到了很多异乡的风俗和人情世故,与来自他国的来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语言上面还需要有更大的提高。

测绘毕业生实习报告


(1)前言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测绘13-1班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测量实习。本次实习是我们测绘专业在大学期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实习之一,该实习应用到《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中常用的方法与技术,并将理论用与实践,使我们对于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深刻理解,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实习机会!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掌握全站仪的使用,理解线测量的外业施测过程与方法、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与方法及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与方法。熟悉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外业测量方法及内业成图软件的使用,了解比例尺测图的工作及作业原理,掌握物、地貌的合理表示与取舍原则。进一步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是从20xx年7月15日至26日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任务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已知的坐标点对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亩的田地进行数字测图,然后提交一副1:500的数字地图,主要目的是正确、熟练的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控制测量和控制点的选取、高程测量的实际操作、碎步测量的实际舍取、软件Cass制图等,通过该实习加深对《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强化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为以后寻求工作提供一份经验!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 掌握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以及碎部测量的一般方法;

4. 了解和掌握测绘有关内业处理软件(CASS)的基本使用;

5. 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个方面的能力;

6. 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7. 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8. 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仪器与工具

三脚架、皮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全站仪、水准尺

三、实习任务及安排

任务:测量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一片农田,完成一幅地形图,并完成测量实习报告书

过程:将参与实习的31人分为4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习期间的任务

7月15日 各组长观察地形、分配任务、检查仪器

7月16日 各小组布点,我们组布置S13-S17

7月17-18日 水准测量,测闭合S13-S17的高程

(2)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在为期三周的时间内,实习小组完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亩的田地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数字化成图工作。

二、测区概述

高楼乡位于武山县西面半干旱山区,距县城3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840米左右,平均气温9.6℃,属温带大陆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80mm。有21个村3743户18805人,全乡总耕地面积46957亩,其中川地2395亩,山地44562亩。漳河由西向东流过,水资源充足,加之土质肥沃,特别适宜种植业发展。实习期间正值炎暑,气温可高达39摄氏度,给野外实习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三、作业方法

1、图根控制测量

任务:

(1)选点,埋设标示: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和侧区环境,选择图根导线点位。

(2)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水平和水平距离,计算点的平面坐标。

(3)水准测量:从已知点出发,按照四等水准要求测量图根控制导线点的高程(采用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

1.1现场踏勘、选点击标志埋设

选点之前应收集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根据测图要求,确定导线的等级、形式、布置方案。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初步布设方案,再到实地踏勘,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导线点点位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方便测角,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良好,视线远离障碍物,保证成像清晰。

2、导线点应埋在地面坚实、不易被破坏处,一般应埋设标志。

3、导线点要有一定的密度,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4、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不能悬殊过大。

1.2四等水准测量

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即s13-s17闭合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沿线标定待定点(转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尺,然后在两立尺点之间设站,安置好水准仪后,按以下顺序进行观测:

①照准后视尺黑面,进行对光、调焦,消除视差;精平(将水准气泡影象符合)后,分别读取上、下丝读数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1)、(2)、(3)顺序栏内。

②照准前视尺黑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上、下丝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4)、(5)、(6)顺序栏内。

③照准前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7)顺序栏内。

④照准后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8)顺序栏内。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目的是减弱仪器下沉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3.测站的检核计算

①计算同一水准尺黑、红面分划读数差(即黑面中丝读数+K-红面中丝读数,其值应3mm),填入记录表(9)、(10)顺序栏内。

(9)=(6)+K-(7)

(10)=(3)+K-(8)

②计算黑、红面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填入记录表(11)、(12)、(13)顺序栏内。

(11)=(3)-(6)

(12)=(8)-(7)

(13)=(10)-(9)

③计算高差中数,填入记录表(14)顺序栏内。

(14)= [(11)+(12)0.100]/2

④计算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100,单位为m),填入记录表(15)、(16)顺序栏内。

(15)=(1)-(2)

(16)=(4)-(5)

⑤计算前后视距差(其值应5m),填入记录表(17)顺序栏内。

(17)=(15)-(16)

⑥计算前后视距累积差(其值应10m),填入记录表(18)顺序栏内。

(18)=上(18)-本(17)

4.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施测其它各站。

5.各站观测和验算完后进行路线总验算,以衡量观测精度。其验算方法如下:

当测站总数为偶数时:(11)+(12)=2(14)

当测站总数为奇数时:(11)+(12)=2(14)0.100m

末站视距累积差: 末站(18)=(15)-(16)

水准路线总长:L=(15)+(16)

高差闭合差:=(14)

2、地形图测绘

测绘学院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实习性质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

2.实习目的和任务

(1) 综合、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 毕业实习要为毕业设计(论文)做准备、打基础。因此,根据现场情况,充分收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全部资料和信息(包括文字、图纸、图表、数据等),为毕业设计(论文)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了解本专业的工作环境,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虚心学习,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方式

为完成上述实习任务,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迅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战场的需求,毕业实习的方式包括:现场生产实习、承担生产任务实习、参与老师科研项目所进行的综合实习等形式。此外,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现场资料。

1.到签约单位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鼓励学生到签约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这们既有利于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业务,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

2.参加现场生产实习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参加现场的生产实习,或实际参加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或其中一子项,由现场实际条件确定)。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工程任务、完成工程的方法及过程,本专业的发展概况、科学管理的方法、目前现状以及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完整的工作流程。

了解所在项目组的内容、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设备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方法等。

3.承担生产任务实习

为了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可对毕业实习进行了大胆革新,通过承担生产任务和横向技术服务完成毕业实习工作。

让学生直接从事生产任务实习,真刀真枪的干,充分掌握生产项目的全部流程与管理方法,以及本项目组的具体任务、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仪器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

4.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等形式所进行的综合实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资料收集、项目研究等工作,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关科研的科研信息和基本研究方向,锻炼学生科研的综合能力。

三:实习报告编写

毕业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交一份毕业实习报告,作为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实习报告的编写,应根据自己的毕业实习内容确定,一般要求报告字数不低于3000字,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毕业实习的单位、任务简介,其中包括实习地点、单位、实习项目、时间安排等内容;

2.毕业实习的主要工作总结,其中包括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设计成果及技术总结等内容;

3.存在问题和建议,其中包括毕业实习中的经验与教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4. 完成实习报告后,要求填写好一份《毕业实习自我鉴定表》。在外单位实习的同学,鉴定表须经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四、毕业实习成绩考核

(一)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由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按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评分依据是:

1.平时成绩

包括实习态度;实习遵守纪律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

2.实习考核成绩

包括对实习任务的理解、实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资料收集情况等。

3.实习报告成绩

包括报告的正确性,相关知识的广度、深度、概括性,文字表达能力等。

(二)实习成绩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习报告文字潦草,发现错别字而不予纠正者,评定成绩时不得给“优”、“良”成绩。

2.发现照抄同学的同类报告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3.实习不认真,违反各项规定,无组织无纪律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4.无论何种原因,未经允许而擅自离开实习地点达半天时间以上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5.不论何种原因,凡超过一周时间未进行实习者,一律不给评定实习成绩,按“缺毕业实习”对待。

6.对于“实习不及格”和“缺毕业实习者”,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五、实习报告提交及成绩上报

1. 毕业生必须在3月26日之前将实习报告上交实习指导教师

2. 各实习指导教师应在4月4日之前完成实习成绩的提交并将实习报告上交资料室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测绘》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大专毕业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