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坚持与放下演讲稿 > 导航 > 王石励志演讲稿:坚持与放下(开讲啦第10期)

坚持与放下演讲稿

王石励志演讲稿:坚持与放下(开讲啦第10期)。

当你做好准备的那一刻,就是你成功的开始。在我们准备上台发言时,预先为自己写好演讲稿会很有帮助。写好演讲稿,就已经向一个出色的演讲者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您是否在写演讲稿时遇到过瓶颈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王石励志演讲稿:坚持与放下(开讲啦第10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同学们好,像这样和同学们交流还是第一次,因为站在前面什么都没有,从表演上来讲这叫做当众孤独。但是刚才主持人那热情洋溢的介绍和同学们热烈的反应,好像让我也年轻了两岁,我想到了比你们还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光大约是四十五年前了,我那时候才十几岁,和你们一样想着未来该做什么。

我曾受福尔摩斯侦探的影响,特别想当个侦探家,也受《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的影响,想当个探险家,就像《鲁滨逊漂流记》那样。我的数学成绩不错,在小学的时候,是可以跳级的那种,但我的语文不好,所以没能跳级。

我当过兵,当过工人,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这样做到32岁。当时我在广东的外贸部门,在别人来看,这个职业非常非常好,但是我已经看到我人生的最终会走到哪里去,我当时的身份是副科长,我已经看到了,我一步一步的可以当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厅长。既然我已经看到了我这一生会怎么过,我的追悼会怎么开,我能想象,我躺在那里,朋友们是怎么来向我鞠躬、哀乐,我都想得清清楚楚,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当然不甘心。这是我后来到深圳创业的初衷。

我没有严格的人生计划要当一个企业家,甚至当年的我对于做商人这件事是非常讨厌的。

我只是希望改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就这样去了。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以至于现在万科的CEO郁亮私下跟我说:“董事长,你不喜欢就不喜欢,但是你不要公开说,你公开说不喜欢,我们怎么教育团队要喜欢、要热爱这个行业?”我说好,我不说了。

但是今天我站到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我非常喜欢房地产,非常喜欢房地产行业,因为它牵涉到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造福于消费者、造福于人民,我后知后觉地突然发现,我正在从事着一个我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职业,我由衷的喜欢上了我原来根本不喜欢的工作。

同学们,我这里想说的是,你不要急于大学一毕业,就马上要找到一个如何发财、如何终身相伴的职业,不要着急,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就把你所在的工作做好,所在的你不愿意的行业做好。可能工资不随你的心,可能待遇不随你的心,可能所处的环境,那些人员不随你的心,但是你要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人生下来所谓的自由选择,它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过程当中,你仍然要把它做好,当做人生的一个经历、一个积累,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我要说的第一个故事,是2009年,《南方周末》成立25周年,做 “中国寻梦者”评选,评选了8个人,我荣幸的入选,有意思是给了三个标签,让我来选。第一个标签是企业家,第二个标签是登山探险家,第三个是不贿赂者,那同学们,你们猜猜我会选哪一个?我选择了不贿赂者。我记得在我获得这样一个荣誉的时候,我说:“不贿赂是我做商业的底线,但我没想到这个底线,却成了我的一个标签,这很荒唐。”最基本的底线,很多人却认为不可能,一个长久的坚持、最起码的人格要求,反而成了你最具竞争力的东西。我不得不遗憾的说,我们的社会是需要改革的。

我的身体不是很强壮。同学们可能就纳闷了,说怎么可能,你的身体不强壮怎么登上珠峰的?我说正因为我登上了珠峰,我的身体才强壮了起来,我通过尝试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克服,这个过程使得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原来更强,使我的体力也变成越来越强壮,而不是因为我拥有强壮的体魄我才去登山。事实上,我有偏头疼,一疼四五天,五官有中耳炎、视网膜炎、鼻窦言、咽炎。我感到最恐惧的是1995年,我突然感到我的左腿剧疼,医生非常清楚的说,说你腰椎间有一个血管瘤,你必须马上减少行动,最好是坐轮椅,否则你可能随时瘫痪。我当时脑袋一懵,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44岁的时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医生宣布我可能瘫痪。所以我想,无论如何,在瘫痪之前,我要去一趟西藏,要去一趟珠穆朗玛峰。

2003年我去了西藏,记得在登顶下撤的途中,在8800的位置上,天气非常不好,阴天、刮风、下雪,我特别想坐下来,但我受过的登山训练告诉我,我不能坐下来,我要是坐下来,我就起不来了。那一刻,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清楚,但那时就有一个愿望:如果我能活着回去,我绝不再返回喜马拉雅山,如果再返回来,我就是王八蛋!我诅咒自己。可安全回来之后,那个诅咒也忘了。

我到山脚下和医生谈的时候,医生说你遇到的就是濒临死亡的感觉。登到8000米以上的山峰时,只有两种废弃物是没人理的,一种是空氧气瓶,再一个就是遇难者的尸体,你免不了会看到遇难者的表情,没有痛苦,没有狰狞,没有死亡之前的挣扎,都很安详,好像进入天堂一样。当然了,即使进入天堂很美妙,你愿意进入吗,我相信还是不愿意进入的,所以哪怕受折磨,受苦难,你还是愿意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知道我们会死,但在死亡之前,你希望什么呢,你希望做你想做的事情。

我曾说,我一生要三次登顶珠峰,2003年是第一次,2010年是第二次,我想我差不多在我70岁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的时候,我要再登一次顶。但当我到哈佛之后,我才意识到,哈佛是我的第三次珠峰,和这两次珠峰完全不同的是,这座山峰没有物理高度。很多人问我,说登珠峰难不难,我说当然难,比想象的还要难。第一个学期特别累,要记太多单词,失眠,想睡也睡不着,做作业做到2点钟,8点钟起来,我曾经几次想打退堂鼓。

我想跟同学们说什么呢?人生当中一定要保持一种自我的不满足,保持着一种好奇心,保持着你对未来的某种期许,坚持就非常重要,胜利往往是再努力一下的坚持之中。我想我和很多人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比他们聪明,也不在于我比他们更运气,很重要一点,就是我有这样一个认准的目标,坚持下去。

刚才讲“坚持”了,现在我想讲讲“放下”。我想说的放下,第一是放下金钱,第二是放下权力,第三是放下虚荣。

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当时公司形成4100万规模。当时我就声明,我放弃分到我名下的股权。第一,我觉得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不用控制这个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国社会当中,尤其在80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不换寡,换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钱。所以在名和利上,你只能选一个,你要想出名,你就不要得利,你要想得利,你不要出名。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这是我想放弃财富。

F132.cOm更多精选演讲稿阅读

王石:坚持与放下


导读:他当过兵,做过工作,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就这样做到了32岁。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他是王石,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下面是王石先生的一篇励志演讲稿,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怪老头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

演讲正文:

同学们好,像这样和同学们交流还是第一次,因为站在前面什么都没有,从表演上来讲这叫做当众孤独。但是刚才主持人那热情洋溢的介绍和同学们热烈的反应,好像让我也年轻了两岁,我想到了比你们还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光大约是四十五年前了,我那时候才十几岁,和你们一样想着未来该做什么。

我曾受福尔摩斯侦探的影响,特别想当个侦探家,也受《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的影响,想当个探险家,就像《鲁滨逊漂流记》那样。我的数学成绩不错,在小学的时候,是可以跳级的那种,但我的语文不好,所以没能跳级。

我当过兵,当过工人,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这样做到32岁。当时我在广东的外贸部门,在别人来看,这个职业非常非常好,但是我已经看到我人生的最终会走到哪里去,我当时的身份是副科长,我已经看到了,我一步一步的可以当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厅长。既然我已经看到了我这一生会怎么过,我的追悼会怎么开,我能想象,我躺在那里,朋友们是怎么来向我鞠躬、哀乐,我都想得清清楚楚,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当然不甘心。这是我后来到深圳创业的初衷。

我没有严格的人生计划要当一个企业家,甚至当年的我对于做商人这件事是非常讨厌的。我只是希望改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就这样去了。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以至于现在万科的ceo郁亮私下跟我说:董事长,你不喜欢就不喜欢,但是你不要公开说,你公开说不喜欢,我们怎么教育团队要喜欢、要热爱这个行业?我说好,我不说了。

但是今天我站到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我非常喜欢房地产,非常喜欢房地产行业,因为它牵涉到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造福于消费者、造福于人民,我后知后觉地突然发现,我正在从事着一个我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职业,我由衷的喜欢上了我原来根本不喜欢的工作。

同学们,我这里想说的是,你不要急于大学一毕业,就马上要找到一个如何发财、如何终身相伴的职业,不要着急,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就把你所在的工作做好,所在的你不愿意的行业做好。可能工资不随你的心,可能待遇不随你的心,可能所处的环境,那些人员不随你的心,但是你要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人生下来所谓的自由选择,它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过程当中,你仍然要把它做好,当做人生的一个经历、一个积累,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我要说的第一个故事,是XX年,《南方周末》成立25周年,做中国寻梦者评选,评选了8个人,我荣幸的入选,有意思是给了三个标签,让我来选。第一个标签是企业家,第二个标签是登山探险家,第三个是不行贿者,那同学们,你们猜猜我会选哪一个?我选择了不行贿者。我记得在我获得这样一个荣誉的时候,我说:不行贿是我做商业的底线,但我没想到这个底线,却成了我的一个标签,这很荒唐。最基本的底线,很多人却认为不可能,一个长久的坚持、最起码的人格要求,反而成了你最具竞争力的东西。我不得不遗憾的说,我们的社会是需要改革的。

杨利伟励志演讲稿:与责任对话(开讲啦第7期)


非常高兴有这么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说心里话,心里还是蛮紧张的。这么大的环境,对于我的返回舱来讲,确实太大了。

我在这里,想讲一讲我儿时的一个梦想。我小时候特别想当一个火车司机。

为什么?我看到了《铁道游击队》,我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去飞车的游击队员。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傻事:我和几个小朋友,我们悄悄地跑到了我们的火车站,悄悄地爬上了火车,等着火车开动那一瞬间,再跳下去,模仿当时我们很多的游击队员。这是我当时,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个梦想。当然,后来没有去实现。

当我到了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个梦想:飞上蓝天。这个梦想我实现了。

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家,附近就是一个军用机场。每天我都会看到我们的战鹰,在蓝天上翱翔,我们的飞行员手提着飞行帽,腰里面还别着枪,这种英姿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那时候我一心想当一个飞行员。

所以那会儿,我会经常跑到我们的军用机场去,飞行员训练的很多悬梯滚轮,我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已经能够在上边玩得很自由了。那么,到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我们去招收我们的飞行员。我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报考了。现在回想起来,走入到飞行员这个队伍,离开家的那一刻,还是充满了坚定。当我来到了部队,成为了一名军人,当我们把军装穿上,那份自豪、那份骄傲!

一开始发我们军装的时候,领章和帽徽是不发给我们的。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才把我们的领章帽徽发给我们。当到这一天的时候,让我初初地体验了一种责任军人的责任。

作为一名飞行员,更是如此!

1992年,我在新疆飞行的时候,我的飞机在超低空飞行的时候,遇到了空中的停车。大家知道,飞机的空中停车跟地面不一样,不能把飞机停在那儿,说我们下来了。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飞行员,不会想到你自己的安危,你想到的肯定是你的任务和飞机。当我经过一番的应急处理,把飞机又安稳地降落到跑道上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更多的是一个职业的责任。因为你是飞行员,飞机是你的武器!

我记得,当时我们的航天员开了52门课,13个门类。从天文地理,到我们的航天专业的很多的课。我当时已经32岁,我记得这个开始坐到教室的时候,很是坐不住。因为我在部队的时候,已经是教员。那么这个时候,你又反过来坐到教室里边进行上课,实际上也是一份很艰苦的过程。最后的五次考试,倒数第五次的时候,我是以99.5分通过的。倒数第四次的时候,我是以99.7分通过的。最后的三次,我是以100分满分通过的。这个,我想它不是来自于偶然。

我举个小的例子,我们那一会儿呢,训练是跟着工程来推进的。工程发展到哪一个阶段,我们就学习到哪个阶段。我记得进行模拟器的训练,所谓模拟器,就是我们的一个地面的一个模拟的返回舱。它要跟天上的飞船是一模一样的,每一次进舱的机会特别少。我当时为了这种训练,花了我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摄像机,我把所有的场景都摄下来。在我的电脑里面,编排了一个小的片子,每天对着它去练。练到最后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一闭上眼睛,飞船里的所有的设备,在哪个位置,什么功能,甚至于我们好多频繁使用的一些开关按钮,因为摩擦之后它的颜色发生变化,都会在你的脑海里面清晰地去展现。讲什么意思呢?理解,真正理解了你所从事的工作,它的意义所在。你就会为此想尽一切的办法,为之而奋斗!

包括我来到了太空当中,因为我是一个人去执行任务,带了一个DV机上去。但是,我想把我很多的工作场景摄录下来,没有办法,我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后来我在我的工具包里面,找到了一段胶带。我用胶带,把我的摄像机给它固定到了我的仪表板上,这才有大家看到我在里面很多的工作场景。干什么呢?把这种经验带回来,和我们的其他同行们进行分享,而为更好地完成下一次的任务。

大家知道,来到外太空的时候,它是需要一个微重力的环境,这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在发射过程当中,又需要我们航天员去承受加速度,给人带来的这种过载的考验。那么航天员,在地面进行很多这样的训练。每一次实验,我们航天员的左手里面,都会拿着一个报警器。当你承受不了的时候,可以随时把这个报警器按响。但是现在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航天员已经在这里训练了十四年了,没有一个航天员把这个报警器按响。

我曾经在我的一本书里,这样来描述航天员,说:有一种生活,当你没有经历的时候,就不知道它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尝试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当你没有拥有的时候,就不会理解它的真谛。所以我在这里,我想跟我们的青年朋友们说:要热爱,甚至于去仰视我们自己的职业。

我记得很多人,都很关心说:你一个人在上边,有没有感觉到孤独?我曾经讲过,我说:我并没有感觉到孤独。为什么?因为我执行任务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人在支持和关注着我们。我想那时候,也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应用系统的一个副总指挥,曾经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你不知道当你被发射到太空之后,在大屏幕上定格住了。因为在发射过程当中,我在飞船里面没有更多的动作去做。你要监视你的屏幕,你要报告你的状态,整个人就像定格在大屏幕上一样。他说:这个时候我们的现场指挥大厅里面,寂静极了!大家都非常紧张地看着大屏幕。

三分二十秒当我们的整流罩打开。我们的飞船有个整流罩,在经过大气层的时候,来保护我们的飞船。当整流罩打开,一缕阳光进来之后,特别地耀眼。我眼睛眨了一下,这个时候他说:不知道大厅谁喊了一声你看他还活着,他的眼睛在动!然后大家就开始鼓掌。我们这个副总指挥跟我讲这件事情的时候,让我非常地感动。那个时候,你自己都有一种要落泪的感觉。为什么?你的执行任务,真的不是你一个人去做!是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和支持着你!这件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是这么多人几十年,几代人共同的一份责任!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每一次执行任务回来之后,没有哪一个人会把他看成是你自己的荣誉,他是所有航天人的荣誉。更大地说: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荣誉!正是因为有了,民族和国家这种强盛,才会体现你这种责任的价值。所以,我记得我在返回舱接地的时候,当舱门打开那一瞬间,很多人都讲说:看到你从舱里出来的时候,整个都愣在那个地方了。为什么?我说:我当时没有想到外面是这样一份场景:下面很多人在喊,说你说句话,你说话!。

企业家王石演讲稿:坚持与放下


导读:他当过兵,做过工作,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就这样做到了32岁。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他是王石,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下面是王石先生的一篇励志演讲稿,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怪老头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

演讲正文:

同学们好,像这样和同学们交流还是第一次,因为站在前面什么都没有,从表演上来讲这叫做当众孤独。但是刚才主持人那热情洋溢的介绍和同学们热烈的反应,好像让我也年轻了两岁,我想到了比你们还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光大约是四十五年前了,我那时候才十几岁,和你们一样想着未来该做什么。

我曾受福尔摩斯侦探的影响,特别想当个侦探家,也受《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的影响,想当个探险家,就像《鲁滨逊漂流记》那样。我的数学成绩不错,在小学的时候,是可以跳级的那种,但我的语文不好,所以没能跳级。

我当过兵,当过工人,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这样做到32岁。当时我在广东的外贸部门,在别人来看,这个职业非常非常好,但是我已经看到我人生的最终会走到哪里去,我当时的身份是副科长,我已经看到了,我一步一步的可以当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厅长。既然我已经看到了我这一生会怎么过,我的追悼会怎么开,我能想象,我躺在那里,朋友们是怎么来向我鞠躬、哀乐,我都想得清清楚楚,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当然不甘心。这是我后来到深圳创业的初衷。

我没有严格的人生计划要当一个企业家,甚至当年的我对于做商人这件事是非常讨厌的。我只是希望改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就这样去了。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以至于现在万科的CEO郁亮私下跟我说:董事长,你不喜欢就不喜欢,但是你不要公开说,你公开说不喜欢,我们怎么教育团队要喜欢、要热爱这个行业?我说好,我不说了。

但是今天我站到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我非常喜欢房地产,非常喜欢房地产行业,因为它牵涉到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造福于消费者、造福于人民,我后知后觉地突然发现,我正在从事着一个我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职业,我由衷的喜欢上了我原来根本不喜欢的工作。

同学们,我这里想说的是,你不要急于大学一毕业,就马上要找到一个如何发财、如何终身相伴的职业,不要着急,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就把你所在的工作做好,所在的你不愿意的行业做好。可能工资不随你的心,可能待遇不随你的心,可能所处的环境,那些人员不随你的心,但是你要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人生下来所谓的自由选择,它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过程当中,你仍然要把它做好,当做人生的一个经历、一个积累,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我要说的第一个故事,是2009年,《南方周末》成立25周年,做中国寻梦者评选,评选了8个人,我荣幸的入选,有意思是给了三个标签,让我来选。第一个标签是企业家,第二个标签是登山探险家,第三个是不行贿者,那同学们,你们猜猜我会选哪一个?我选择了不行贿者。我记得在我获得这样一个荣誉的时候,我说:不行贿是我做商业的底线,但我没想到这个底线,却成了我的一个标签,这很荒唐。最基本的底线,很多人却认为不可能,一个长久的坚持、最起码的人格要求,反而成了你最具竞争力的东西。我不得不遗憾的说,我们的社会是需要改革的。

我的身体不是很强壮。同学们可能就纳闷了,说怎么可能,你的身体不强壮怎么登上珠峰的?我说正因为我登上了珠峰,我的身体才强壮了起来,我通过尝试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克服,这个过程使得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原来更强,使我的体力也变成越来越强壮,而不是因为我拥有强壮的体魄我才去登山。事实上,我有偏头疼,一疼四五天,五官有中耳炎、视网膜炎、鼻窦言、咽炎。我感到最恐惧的是1995年,我突然感到我的左腿剧疼,医生非常清楚的说,说你腰椎间有一个血管瘤,你必须马上减少行动,最好是坐轮椅,否则你可能随时瘫痪。我当时脑袋一懵,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44岁的时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医生宣布我可能瘫痪。所以我想,无论如何,在瘫痪之前,我要去一趟西藏,要去一趟珠穆朗玛峰。

2003年我去了西藏,记得在登顶下撤的途中,在8800的位置上,天气非常不好,阴天、刮风、下雪,我特别想坐下来,但我受过的登山训练告诉我,我不能坐下来,我要是坐下来,我就起不来了。那一刻,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清楚,但那时就有一个愿望:如果我能活着回去,我绝不再返回喜马拉雅山,如果再返回来,我就是王八蛋!我诅咒自己。可安全回来之后,那个诅咒也忘了。

我到山脚下和医生谈的时候,医生说你遇到的就是濒临死亡的感觉。登到8000米以上的山峰时,只有两种废弃物是没人理的,一种是空氧气瓶,再一个就是遇难者的尸体,你免不了会看到遇难者的表情,没有痛苦,没有狰狞,没有死亡之前的挣扎,都很安详,好像进入天堂一样。当然了,即使进入天堂很美妙,你愿意进入吗,我相信还是不愿意进入的,所以哪怕受折磨,受苦难,你还是愿意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知道我们会死,但在死亡之前,你希望什么呢,你希望做你想做的事情。

我曾说,我一生要三次登顶珠峰,2003年是第一次,20xx年是第二次,我想我差不多在我70岁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的时候,我要再登一次顶。但当我到哈佛之后,我才意识到,哈佛是我的第三次珠峰,和这两次珠峰完全不同的是,这座山峰没有物理高度。很多人问我,说登珠峰难不难,我说当然难,比想象的还要难。第一个学期特别累,要记太多单词,失眠,想睡也睡不着,做作业做到2点钟,8点钟起来,我曾经几次想打退堂鼓。

我想跟同学们说什么呢?人生当中一定要保持一种自我的不满足,保持着一种好奇心,保持着你对未来的某种期许,坚持就非常重要,胜利往往是再努力一下的坚持之中。我想我和很多人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比他们聪明,也不在于我比他们更运气,很重要一点,就是我有这样一个认准的目标,坚持下去。

刚才讲坚持了,现在我想讲讲放下.我想说的放下,第一是放下金钱,第二是放下权力,第三是放下虚荣。

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当时公司形成4100万规模。当时我就声明,我放弃分到我名下的股权。第一,我觉得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不用控制这个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国社会当中,尤其在80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不换寡,换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钱。所以在名和利上,你只能选一个,你要想出名,你就不要得利,你要想得利,你不要出名。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这是我想放弃财富。

1999年,48岁的时候,我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开始只当董事长,真正的不管公司的事儿。这是我想放弃权力。

第三个放弃,就是放弃虚荣。实际上这回去哈佛,很多人都很好奇,说你王石到哈佛去干什么,首先就问,你到那儿带翻译吗?第二,你上的是老年大学吧,更多的朋友之间一见面,那就是猛夸,铆劲的夸,太佩服你了,就是太这个字拉好长时间,我说你表扬我还是骂我,这样表扬,无非就是说你王石要过语言关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过了,所以太佩服你了。确实,一个中国的着名企业家,上市公司老总,年纪又过了60多岁,你开始学英文,你能不能拉下脸,能不能放下面子,是个问题。

同学们今天在听我演讲,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听过我敬仰的人演讲。他们是两位美国人,一位是肯尼迪总统,一位是巴顿将军,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里说:不要问社会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为社会做了什么,我非常欣赏他这段话;第二是巴顿将军,他说:评价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他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他从顶峰跌到低谷时候的反弹力。我同样非常欣赏。我的人生经历当中,我怎么也没有想到2008年对我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打击,一个拐点论,一个捐款门,弄得我狼狈不堪,祖宗八辈子都骂到了,一天谩骂的帖子3、40万,删都删不过来。但之后我给了几个感谢,第一感谢股民对我的这种唾骂,让我归零,让我认识我是老几,我重新认识自己。而且我现在回忆,确实我当时比较嚣张,我感到我在做正确的事情,说话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不在乎在什么场合下;第二,这是我了解社会和年轻人非常好的一个平台,不要说是善意的,就算是恶意的又怎么样呢?我既然是公众人物,我享受到公众人物带来的好处,我就应该接受我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接受的监督。公共人物就是公汽,公汽就是公共汽车,坐上去感到很舒服,它就表扬你两句,它坐得不舒服,吐口痰,你就得承受。

同学们,我想用下边的一段感悟来结束我的谈话。很多同学非常羡慕我们80年代的一代人,我现在想起来,我也很羡慕,因为80年代当时不觉得,事后越想越觉得那是一个黄金时代。可能你们会感叹现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全球的不确定,中国未来的不确定,你们很感叹,没有机会了。现在讲拼爹,我相信在座能这样交流的,拼爹的不多,都是拼自己。但如何拼自己,怎么拼呢?我想说的是,如果什么都确定了,你要想出人头地,想有所作为,那是非常非常难的,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才给了你们机会。我们认识的中国,我们大家都意识到它需要改,但往哪儿改,不大清楚,但是我们都清楚的是,我们希望改好,上下想法是一样的。

四年前,我在金沙江漂流,金沙江上水流湍急,到堰塞湖的时候,江水平静,流得非常非常缓慢,这时我就有时间看两边的景色。金沙江两边景色都是悬崖峭壁,这时你才发现,悬崖峭壁上是一股一股潺潺的流水,我突然醒悟到,这滔滔的江河就是一股一股无数地潺潺地细细地流水形成的,这一股股的流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如果我们每一股细小的力量,都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汇成的江河,就将汇成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希望《王石励志演讲稿:坚持与放下(开讲啦第10期)》一文能帮助您解决关于2024“坚持与放下演讲稿”相关的问题,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