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发展标兵发言 > 导航 > 听师德标兵报告有感

发展标兵发言

听师德标兵报告有感。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听师德标兵报告有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坚信一个真理-----那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能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它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此,我更敬佩那些真正实现爱的教育的好教师。

新学期伊始,在xx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们xx县的全体教师与2月21日聚集在xx县莲花中学的报告厅,聆听了六位xx县师德标兵代表的报告。听过这些优秀教师的报告,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仅是我,我相信每一位教师在这里都真正地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王翠英、孙丽华、刘冰......这些教师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他们都工作在教育第一线,都是普通的教师,但,他们多年来却用一颗火热的爱心书写了教书育人的华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它们用真情润童心,把挚爱献教育,他们甘当春蚕吐丝尽,愿做红烛照人寰,他们立足本职教书育人,务实奉献写就精彩人生,他们就是我所敬慕的实现爱的教育的人!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给生病的学生喂药,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顶风冒雪地去家访,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扎着吊瓶在为学生辅导,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扔下生病的孩子坚持在教室里上课,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把失去双亲的孩子紧搂在怀里,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一颗颗的爱心在阳光下闪现出的美丽的光泽......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梯”的风采,我更看到了“红烛”的光芒。他们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做小事,付大爱,用行动去感化寒冰,用爱心去温暖心灵,用信心去坚守职责,他们用爱心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上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伟大的乐章。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但是他们却深感幸福。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幸福的意义,那就是:为自己钟爱的事业无怨无悔地付出,懂得享受教学与生活的快乐与内涵的过程。

原来,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但今天,在他们面前,我也曾为自己的辛勤付出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所得而忿忿不平,我也曾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淘气而怒气冲天,我也曾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纠结,我也曾在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前徘徊犹豫......

感谢这次报告会,给我的心灵进行了洗礼,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当个好老师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这次报告会,我也更加明确了师德的重要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它是教师之魂,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发展都起到直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及国家未来的繁荣与富强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崇尚师德,弘扬师德,塑造师德,以师德标兵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到自己两鬓斑白时,可以无怨无悔地说:我没有愧对自己的职业,我没有愧对自己的学生!现在,我们的党和政府给与了我们极大的关怀,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经济地位不断上涨,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创新进取,努力工作,完成党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做那个仰望星空的人,三尺讲台,一颗爱心,升华师德,用爱心铸就教育事业坚实的长城,做一名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听师德师风报告心得


听师德师风报告心得

9月7日,一个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秋色宜人、享受丰收喜悦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在我们沉浸在欢庆自己节日的同时,中心校领导还给全镇教师奉献了一顿精神大餐,那就是全镇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的宣讲报告会,通过九位教师的报告,在我平静的内心激起了阵阵涟漪。

九位老师是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老师们的报告平凡之中见伟大,简朴之中见真情,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师德教育。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赵自川校长,赵校长2008年开始任十完小校长,他把一个连教室都不够、满目疮痍的小学建成了成绩领先、硬件齐全的漂亮学校,他十年如一日用真情换爱戴,用辛勤赢尊重。

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校长将带领六完小走向何处?学校的绿化美化、学生成绩及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系列问题常萦绕在心头。高效课堂创建、特色项目创建、新教育每月一事、完美教室、书香校园将会是今后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我将以民主管理、以情感人为管理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宗旨,来为六完小全体师生服务。

陈颖老师,我做为她的老同学、老同事对她的事迹不用听也有深刻了解,她带病坚守、不离不弃,她靠平躺在床上备课应是把两个班的英语成绩提到了全乡前列,她用爱感化学生,把一个个淘气包、惹人烦的弃子给修成了正果。还有当年我们三个被领导、同事称作拼命三郎,当时也就是仗着年轻,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们三人教同一个年级谁也怕落到别人后面,整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有就是听课,我们三个人互相听、听老教师的。总之除了这些好像就没有干点别的。作为今天的我尽管已过不惑之年,但陈老师的报告又把我带到了年轻的时代,又唤醒了我平静已久的心,又激起了我争强好胜、不甘平庸的欲望。作为一名校长,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行善,其言才有力,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令而行。今后我将会想让老师做到的我先做到,用自己一颗火热的心引领六完小前行。

五完小郭瑞卿老师的报告更接地气,认识她是在暑假培训的时候,当时我们恰被分在了同一大组,郭老师睿智、活泼、幽默的微型课使我对她就高看了几分,而今天的报告更让我对这个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刮目相看。郭老师是一个工作上有方法、教育教学上绩优异、爱心满怀的好老师,她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自主管理被郭老师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她的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不就大大解放了我们这个天下最小、但责任最大的班主任了吗?郭老师的爱也在她的班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她无偿为学生补课、无偿为孩子们买奖品,同时也赢得了家长的尊重与认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郭瑞卿老师在付出辛勤汗水的同时也得到了回报:优质课多次获奖,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郭老师是五完小的骄傲,同时也是我心目中的楷模,今后我也会像郭老师一样尽心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带领团结六完小这个和谐团队走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听优秀支教标兵讲座心得


XX年5月24日,五指山支教培训第二期工作正式地拉开了帷幕。这一次是怀着激动兴奋而又期待的心情来的。非常开心能从五十来位老乡中脱颖而出,获得这次回海南五指山支教的机会。这是一次非常激烈的竞争,能够回家乡支教是每一位海南籍学子的梦想,能够回到家乡支教的同学是非常开心的,而对于失去回家支教机会的学生也应该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看待支教工作,虽然有着地域的区别,但是无论在哪里,身为“园丁”的我们对于学生都应该奉献我们的知识,向祖国的花朵洒出我们甘甜的露珠,让学校的支教工作顺利落实。

这一次的主题是:听第一届赴五指山支教优秀标兵讲示范课,以及为我们讲述如何与当地领导和老师处理好人际关系,还有如何管理当地学生。首先是由陈思思学姐和郑招瑞学长分别为我们讲了语文与数学的示范课。对于他们所讲的课我们都认为是非常不错非常精彩的,有着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地方。通过他们的讲课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解说我们了解到那边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当地的教育水平都是非常低的,对于那边孩子的教学,我们要以适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热心,但是这使我充满了好奇心与期待。因为热爱教师职业的我且喜欢小朋友的我认为我能够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孩子。听了他们的优秀教学成果,心中充满幸福的同时又充满的压力,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

五指山支教点是一个黎苗族聚集地,所以学生也都是以黎苗族的为主。那里的孩子都比较野,我个人认为这与当地的文化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所以这里的教育水平与文化水平需要得到很大的改善,他们说:在这里当一名老师,最重要的还是管理好学生,使他们都能够遵守纪律。因为当地学生上课有一些不良现象,如:上课吃东西,随处走动,打架等等很多的不良现象。这都是使教学活动难以正常进行的的状况。所以身为一名当地老师,首先就是要很好地管理好当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我们这些经验不足的教师下非常大的功夫。学长学姐给我们讲了一些他们管理学生的好方法。总的来说就是要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洗脑。因为这里教育步伐离一般的学校都比较遥远,其实听了他们所说的心里还是有点担心自己招架不住这学生的考验。但是我相信如果别人能做的好,我一定也能做得好的。

学长学姐还告诫我们,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当地的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喝酒,这是对他们的尊重。非常担心自己过不了这一关。到了各自的支教点,要特别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对于每一个人,大到校长领导老师,小到做饭阿姨电工等等,一定要热心,要吃苦耐劳,善于帮助别人,这样才能在当地更好的发展下去,顺利地进行各方面的工作。

与学长学姐的谈话,使我受益匪浅,了解了许多五指山支教点的事情,以及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前给我们打了预防针,让我们做好准备,随时给自己充电,更好地胜任这份伟大的支教工作。

冯向文

XX.5.25

学习师德标兵体会



聆听学校十佳师德标兵的事迹,我深深被感动着。

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热血澎湃的豪言,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勉,有的只是对教师职业的执著。走近他们,十位老师舒展的是一幅幅淡墨浓彩总相宜的水墨画卷:

被低年级孩子称作“像妈妈一样的老师”的胡荣华,纤瘦娇小,不引人注意,可一次,我看见她带着全班同学在花园里实地观察,孩子们簇拥着老师,聆听着老师的讲解,崇敬、敬佩之情溢满小脸,孩子们爱胡老师,胡老师更爱孩子,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亲切的微笑,对不同的孩子总能想到因人而宜的教育方法“孩子犯错是正常的,简单粗暴地训斥只会让他们害怕甚至自卑”没有什么艰深的道理,朴素、直白的语言就是胡老师的教育准则。说着容易,然而能够三十载一以贯之,就是不简单,就是师德的最好诠释。

与胡老师的性格相反,王正英老师说话嗓门大,办事麻利,从教三十多年,以出色的业绩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师。我接触过王老师带的多个徒弟,他们中很多都已经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提到王老师,众人总会满怀感激说到老师给他们的影响、帮助:每两周一次公开课,王老师从课前备课、听课、课后评议跟踪下来,自己不认真不行,就这么被“逼”着过了一个个关,师徒结对、骨干结对……跟着王老师,最大收获明白了“何为师、师之责”,知道了备课关键要弄清楚“教什么,怎样教”。“教学有法、带班有方”王正英老师向我们诠释着师德的智慧。

涂北芳老师,同一年级时,听她教学文言文,印象深刻:教学层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尤其是教师融入学生中,范读、范背。这情景对本班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他们其乐融融地跟老师比赛,于我却是感动,感动涂老师十几年如一日的勤学,早些年,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自学考试,她还不间断地练习书法,坚持晨练,校运动会上,和刚分来的教师同场竞技,毫不逊色。涂老师谈定,不张扬,总是用自己的行为教育着学生,早上,她到校早,总是坐在班级讲桌前批改作业,学生来得也很整齐,早读读很投入,没有谁负责,没有谁发号施令。涂老师向我们诠释着一种和谐、谈定、奋发的师德之美。

唐毅、万敏娟、吴勤耘老师除了和老师一样的一份工作外,同时都是年级组长,于是他们的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唐老师带领年级的法宝是以身作则,在校门口值班,我总以为唐老师是年级值周老师,次数多了,我知道了,早来那是唐老师的习惯。事事带头,也是唐老师凝聚年级的一贯做法。去年,学校组织的迎新小品比赛,唐老师饰演一位退休教师,大段大段的台词硬是背下来,在他的带动下,老师们没有怠慢的,在舞台上演绎着教师的丰富情感。万老师被年级组称道、敬佩的是她始终能心里想着老师,办事公平、公正。她无私,凭她的业绩、凭她的工作量,在学年教学目标考核中,完全应该得一等奖,何况学校有这个政策。可万老师没有,她将机会让给了老师。身为年级组长,万老师操心的事多着,到校后,首先年级巡视一遍,有问题及时解决。遇到班主任不在的情况,她就是临时主任。因为无私,万老师也就率直,快言快语,被说的老师往往心悦诚服。吴老师是语文教研组长,同组老师最快乐的是可以随时向吴老师要求随堂听课,她总是来者不拒,总能给听课的老师带来实实在在的启发,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引导,深入、简洁。她也是一个追求时尚、追求快乐,追求高效率的老师。唐老师、万老师、吴老师向我们诠释着一种自律、宽容、持之以恒又与时俱进的师德之魂。

一个人干成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干好这件事。李作荣老师就是这样的人物,学校足球队,他带了一届又一届,老生毕业了,他组织新队,又从传接球练起,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校荣誉室的奖杯、证书记载着他们的付出。岁月流逝,李老师的热情未减,留给全校老师最精彩的画面是四百米教师接力赛中拔得头筹的英姿。胡梅芳老师教体育时,曾经获得南昌市体育课一等奖,还有她组织四、五百人的武术队,学生整齐的动作,飒爽的英姿,让人啧啧称赞。现在,因年龄大了,她改行教社会,上广告课,她特意到超市收集各式各样的广告单;学习钱币时,她带来自己收藏的各色钱币,认真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年轻教师。熊静老师,恬静、素美中透着一种气质,如她的舞蹈,使人难以忘怀。在学校舞蹈教师怀孕而学校又接到重要任务的情况下,她毫不犹豫地接下棘手任务,六天时间,作息时间完全打乱,晚上构思,白天编排,以扎实的专业素质为学校,为青云谱区赢得了荣誉。在成绩面前,她低调,回到自己的班,在语文学科、班主任岗位上继续认真履行着一位教师的责任。

“真爱是执着”这个演讲题目是对叶韦华老师最好的概括。叶老师年轻,三年前接手一个班,面对近半的落后面,她没有气馁,分析原因。对学业屡受打击的孩子重在鼓励,关注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同时提高课堂效率,精讲多练,三年后,在毕业考试中,这个班平均分提高十多分,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名。

师德是什么?这些平凡普通的教师向我们诠释得清清楚楚,师德就是一份责任,师德就是一颗爱心。责任、爱心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拥有爱心,才能理解、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拥有责任,才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拥有责任、爱心,才会领悟教育的本质,才能把这种领悟转化成一种精神、一种素质、一种热情,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奚蔚燕

听魏书生报告有感


听魏书生报告有感
在中国,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关注人际关系,要敏于研究“人学”,要善于采用一系列办法让大众从较远的地方欣赏自己,久而久之,使大众在不经意中把自己搬到他们的心坎上扎根。应该说,这是一条制胜之道。当代初为人师者是否应从这里得到启示,我想该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对于语文教学本身,魏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语文或研究语文教学往往从“同处”着眼,从如何趋同方面着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总习惯于先定下一个方针、一个框来,然后按力索骥,依样画葫芦。这样的教学与研究,一般不会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魏书生不同。他和常人一下子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他常常让别人对他产生一种扑朔迷离、时隐时显之感。他的教学总是从“异”处着眼,从“立异”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课一课地教,而魏书生是“一学期的教材”“只有30多节课就讲完了”。
(2)一般人都是对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至多只不过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还是多作少改等,从来就没有想到“不改”。而魏书生则是“1979年以来,我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考评与测试的。依常理,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不单是应试,即使是抓素质,也无法离开或摒弃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已成共同认识。而魏书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说:“除统考外,我没有搞过测验、考试。”
(4)一般人都是遵循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课时的,教师不上课堂,怎么说都不对,这是普遍认识。而魏书生居然不管这一套,他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了。他说过:“十年来,每年还是要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外出开会。”除节假日不算,这四个月多少还要占去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对于一般教师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5)一般人教课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魏书生也是一反常理,让学生“自学整册教材”。效果是怎样的呢?居然是新学期一开学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期末考试”。照常规来看,这实在让人感到太越轨了。
还有很多奇特现象,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现在要研究的是,这种奇特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之所以如此的根源又在哪里?
从影响说,目前人们对魏书生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以之为“怪”,魏书生是“鬼才”,他的语文教学是“怪味豆”,有很多破绽和漏洞,不值得普遍学习。一是以之为“神”,魏书生有“神功”,语文教学有“神效”,想学而难以学到。不管是贬也好,褒也罢,有一条是值得肯定的,即魏书生这个人和他的语文教学都离我们比较远。他是纵向地走到了21世纪了呢?还是横向地误入歧途走进了“异国他乡”?我想,我们目前还不便于下结论。魏书生毕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者,他的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目前似乎对于我们的意义还不算大,大的则是在我们的常规天地中,他刮起了一股“反常规之风”,至少使我们看到了“别样的人们”在走“异路”到“陌生的地方去”。这是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在目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魏书生的探索至少要比那些没有什么探索就匆忙自诩为教育家的“跨世纪的人儿”来说要高明得多。因此我主张,今天提出学习魏书生,就要学习他的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善于标新立异的精神,而不要去学习他的一招一式,更不能因了他的招式的神鬼而全盘否定这样一个少见的奇才。在中国,奇才,鬼才,实在是太少了。
再从根源上探究。魏书生语文教学之“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的“人”“奇”。没有这样的“奇人”,就没有这样的“奇教”。我一直以为,魏书生所以能像上述那样施展奇术,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学,根本原因在于,魏书生把他的学生看作是一代“小魏书生”。魏书生不同常人之处是同时有两个魏书生在。一个是凡身肉体魏书生,一个是意念魏书生。意念魏书生始终依附在凡身魏书生身上并时刻指挥着活生生的魏书生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魏书生初三时就停学了,他的语文能力是如何提高的呢?他从未说过有什么名师从旁指路,事实是有一个意念魏书生在指使凡身魏书生行动。凡身魏书生的成功就得力于意念魏书生的指导。现在,魏书生是教师了,他要把自己彻底变成意念魏书生,用自己成才的经验来指导新一代“小魏书生们”的学习。他的学习语文的多种“系统”和规则活动实际上就是他个人从前学习语文的切实经验,他把自己的自学之路变成了眼下的教学之道。所以我坚持认为,“奇教”完全由“奇人”而来。从研究魏书生上说,我们实在有必要研究他的这种变“自学”为“教人”的巧谋的。《听魏书生报告有感》听魏书生报告有感

听师德模范报告体会:问道 践行


李 云 英

“沙尘暴频发”,“沙尘暴太凶了”,易中天教授在他的博客中如此评价当下中国的道德状况,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由此可见一斑,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同样不能等闲视之。师德,顾名思义,乃教师之德。师若无德,教育就只是一句空谈,“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啊。

今年是我县师德建设年,12月19日,在充满浓郁书香氛围的大礼堂里,我们全镇中小学教师聆听了我县师德巡回报告团的演讲。他们用不悔的付出和不懈的追求,演绎着人生不朽的篇章。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他们或慷慨或低沉的演说,他们或深情或平白的讲述,他们教师生涯的精彩和无奈,他们人生多重角色的喜乐和哀愁,让我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庄严的洗礼,也让我深深懂得了“师德”二字的份量,更让我坚定了“师者,人不堪其贫,吾也不改其乐”的执著。如潮的掌声早已退去,但感动依然充盈心间。留存于心的除了感动,还有震撼,敬佩,更多的是反省,是领悟,是鞭策……

“爱虽然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教育。”是的,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能给人力量,爱能催人奋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句叮咛……都能成为爱的载体。给孩子们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关爱,定能使他们更加聪明起来。抽点时间,与孩子聊点课外话;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心声。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真正关注他们的成长。这才是教育,有爱的教育,能促使孩子成长并成才的教育。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们总爱用它来称颂“教师”的神圣。教师本很普通,可教育确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能忘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小而言之,教师的工作影响到一个个孩子的成长,关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大而言之,教师担负的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面对责任,我们无法躲避,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担负起了责任,也就背负起了太阳,我们的人生也会深沉而厚重。扎根农村,奉献在基础教育的三尺讲台,这是一份责任,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情操,一种忠于理想的信念。

“讲台上书桌边 寒来暑去洒下心血点点 浇花朵育桃李春华秋实奉献赤诚一片”,这是今年教师节一位曾经的学生发给我的短信。是的,教师,尤其是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其工作是平凡而又艰辛的。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成就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只要能坚守住心中的信念,始终不渝的投入于这一事业,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总能拾起太多太多的感动,于平淡点滴中也能收获无数细微的幸福。这样,你在奉献了青春年华,付出了心血汗水的同时,也能收获桃李芬芳,珍藏起令你倍感欣慰的幸福。

爱,责任和幸福,我仅选用这几个词语来诠释“教师”这一职业,来解读“教师”的内涵。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明了师德之道,便只顾践行此道。且思且行,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一张张花朵般灿烂的脸庞,无愧于一双双深情期盼的眼眸,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平凡而又无限荣光的称号。

听党课有感


老师首先谈到为什么要入党,其中有两问题要明确:一是对党的认识问题,二是对入党动机的问题。
听课后我感觉到入党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啊!许多人都曾有这样的感慨。可是,为什么觉得入党是神圣的?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七月成立至今,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第二件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件是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大事现在继续在做。在这88年中有艰辛坎坷,有血雨腥风,有挫折困惑,有胜利喜悦,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共产主义理想,发扬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逐步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思想。从建党初期的10多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7000多万名党员,成为世界第一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坚定不移的向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所以从根本上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所以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和正确的政党党,不愧为一个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政党,不愧为一个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信服的政党,不愧为一个能够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政党,更不愧为一个能使当代青年追随的政党。
那么我们入党是为了什么呢?
工资比别人多吗?升职比别人快吗?工作比别人少干吗?或者说是可以拿来炫耀?当然都不是。
在我们中间存在着这样的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为了光荣入党。共产党员的称号的确是光荣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共产党员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也就是说,共产党员的光荣与责任、与奉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要求入党,只是为了荣耀,为了脸面好看,而不准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艰苦的工作,那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是不相称的。二是为了捞取好处而入党。这样的动机与党的根本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入党以后还可能担任党和政府的领导职务,得到提拔、重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这种提拔、重用,只意味着党员要担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决不意味着党员一旦拥有了权力就可以捞取私利。任何以权谋私的行为,都是党和人民所不允许的。三是为了随大溜而入党。这些人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为什么要入党。这是一种带有盲目性的入党动机。应当肯定,提出入党申请,是一种要求进步的表现。但是,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要求入党,应该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懂得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贡献自己的一切。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只是为了入党而入党,那是不具备入党条件的。
对于要求入党的青年来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即共产主义的理想,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这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
青年朋友要提高对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着重强化四种意识:

一、强化政治意识。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以这些理论指导自己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自觉地批判、抵制其他错误理论认识,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周恩来同志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思想改造到老”,正是共产党员不断追求进步的写照。
二、强化先进意识。积极参加当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主动同周围的党员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工作和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锤炼自己的才干和情操,使心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净化,在思想上日趋接近党员标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强化责任意识。要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时刻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加强党性修养,做好本职工作。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为入党后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基础。
四、强化奉献意识。入党不是为享乐而来,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乐于奉献的勇气。以为单位、为集体、为人民群众奉献青春和热情为已任,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课后,沈老师与我们交谈说青年学生,真诚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早上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听净化心灵报告会有感


昨天在女儿学校里听了一场净化心灵的报告会,一串串动人的故事让我震惊,悲痛的泪水夺眶而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动吧!

女儿哭成了一个泪人似的,我被女儿这种举止所感动、所喜悦!女儿是一个很善良、很有同情心、很有爱心的人,这种难人可贵的品质是一种美德,更是良知的觉醒。

可有些同学没有好好的听报告会,却在那里打闹,甚至偷笑女儿哭的行为,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太缺少家庭教育,良知行为太差,不懂得什么叫做感动,更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

一场净化心灵的报告会也洗刷不掉心灵污垢的一面,我觉得只要是一个有良知、懂得一点点爱的人,都会感动,有心痛的感觉。可我却看到很多冷漠、呆滞的表情,难道他们真的是别人所说的石头心肠吗?我不懂、不明白为什么在物质生活越来越越丰富的国都里,却感觉精神文明越来越缺少。

很多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都有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对事对物都很冷漠,其实黑夜里的一根蜡烛能带来无限光明,沙漠里的一口水就是一片绿洲,雪中送炭给予他人的是生命的温暖。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莫过于多给予点温暖,如果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心灵的纯净是高尚的,可有很多东西却改变了他们,他们变得自私、冷漠、孤立无援、甚至贪婪……这就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吗?

净化心灵,懂得感恩,才是最主要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知道真善美的真谛。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特别是我们当父母的,以身作则给孩子作表率,尽“孝道”,行“孝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到那时悔恨已晚也。

我们每天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感谢他们的付出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收获。我们每天应该在上帝神灵面前忏悔自己的过失,祈求老天的原谅和宽恕,感谢老天赐我们一个苹果而知足,而不是奢望一箱苹果。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微笑着面对生活的挑战,乐观的活下去。

有人嘲笑我花了100元钱买了两本净化心灵的的书,他们觉得书很贵,而且觉得网上什么样的书都有,当然也包括这两本书,他们自有他们的道理,但我觉得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表率,让孩子觉得感恩是需要付出行动的,而这种行为的付出就是鉴证自己的承诺。

感恩并不仅仅只是听一场报告会就终止了,而是从听报告会才刚刚开始的,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不仅仅只是语言的表达,更是行动的迈出。

我毫不犹豫花100元钱买了两本净化心灵的书籍,而且觉得书的价值并不是它的表面,而是它的内涵,它就是生命里的里程碑,指引着我和孩子导航的方向。

良知告诉我,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希望孩子是善良的、有爱心的小天使,我决不能让魔鬼的一面浸入天使的心灵,只要每个人带着坦诚,满天的星星都会闪烁,星空才会如此的迷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