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都昂首地活着吧——廉文读书心得体会。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让我们都昂首地活着吧——廉文读书心得体会,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让我们都昂首地活着吧——廉文读书心得体会
自从深入学习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系统开展“廉文荐读、读书思廉”的读书活动以来,我认真拜读了《史林正气集》、《砚边清言》、《廉政小小说——中国廉政文化丛书》等书,对照当今的教育现象,感受颇深:
是不是反腐倡廉的对象理所当然地只是身居高位的行政官员?是不是反腐倡廉的内容理所当然地只是那些疯狂敛财的亿万数额?
那么,我们教师的腐败在哪里?教师的腐败当然是在教学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老的思想已经把教师的职责诠释得清清楚楚了。反过来,把我们自己放在这个定义上来看看,有多少人合格呢?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和考评机制,连课都不好好教的教师,肯定不在少数。是何原因?应该源于现今的教育制度,也源于教师自身。
古人说“天地君亲师”,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自古教师与“天”“地”“君”“亲”是同一地位的,可享受任何特权的。对学生,教师可以有等同于父母的权利。而如今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后,结果怎样呢?学生是越来越自由了,对教师也越来越不尊敬了!以前,我们在老师面前唯恐做错事的心态,恐怕现在的学生心中再也没有了。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老师,还算什么“灵魂的工程师”?自己都不爱自己的职业了,还能用心教学吗?不用心教学,这不是教师本质的腐败吗?
年轻教师有晋升职称的压力,有了很多除了教学以外的硬性指标,缺一不可;职称晋升后的教师又想名利双收,又想占据优越的学校。于是,不知不觉离开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原点,“心较比干多一窍”,千方百计地“补”习,“考”好成绩,“写”论文,“上”公开课,“指导”学生……
如果为了职称、为了名利真正来比教学水平,比综合素质,应该不算是什么腐败的事情。腐败的是,在学校里混的一小撮人,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孩子的思想动态、道德品质、安全意识漠不关心,对教学、科研更是不屑一顾,职称、名利却样样想通过各种手段与别人“平起平坐”,甚至要“高人一筹”。更有甚者,自誉“与世无争”,视一切为粪土,除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只求度日、退休、安度晚年,同样置学生的学业、人格发展于不顾……回首一生竟想不出到底做了哪些真正有益、有意义的事!
还有,学校领导作为教师的一份子,同样存在着腐败,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教师们腐败。学校领导不能带领学校整体发展,而只照顾几个重点学科,就是一种腐败;一天忙不完的会议,不能引领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样也是腐败;除了帮助教师造假应付检查就是被动地承接上级部署,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更是一种腐败……
于是,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的教育圣地——校园变得越来越污浊了,连小学生在学校就要经受“廉政文化进校园”之类的社会考验。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人们给予教师太多的甚至是最崇高的美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确实是一项崇高的职业。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为社会所尊崇,教师的“两袖清风”亦为民众所称道。
所以,是教师就要做一个甘于清贫、道德高尚的人,不想道德高尚、不甘于清贫就不要做教师。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既然为人,就要做一个活得有意义——有道德底线——活着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更要随时问自己:“你还活着吗?”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古人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患年不长也。”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只怕自己没有一个为人称道的好名声,而不怕自己活不长。可见,古人把名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作为教师,更要随时随地都应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都应该以良好的品行、人格、气质、情趣来塑造自己,完善自己。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注重自己品行的修养,就应该孜孜不倦地向品行好的人学习、交朋友。当然,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总要同周围的人甚至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打交道。在交往过程中,别人总会给你留下某种印象,有被你称道的东西,也有令你厌恶的东西。不管是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总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被你称道的东西,你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模仿它;令你厌恶的东西,你就应该唾弃。以品行好者作样板,把大家的优点都学过来,融入自己的品行中,你就会被众人喜欢。
我们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贪利则毁名,切记重名莫贪利。要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做一个深明义理的人。在中外历史上重名轻利者不乏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秉公无私”的屈原,“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能够留存”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等等,都有很强的名誉意识,并以此加强自己的品行修养,促进自我完善,使得后人钦佩并效仿。
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因此,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不能仅看他表面上是否懂得了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最关键的还在于,他是否把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这点尤为重要。
严于律己,离不开不谅“小恶”。所谓“小恶”就是大家常说的犯小毛病。“小恶”因其小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不是有许多人对自己的小毛病不以为然吗?其实,我们常讲的自我批评,自我解剖就是指要重视解决“小恶”的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坚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应该看到“小”是相对的,“蚁穴”虽小,但久而久之,千里之堤可能毁于一旦;医生做手术,哪怕还有一点点病菌没消灭干净,也会引起溃烂,甚至危及生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小恶”不可小看。“小恶”不是凝固不变的,努力克服它、纠正它,它会愈来愈小,以至消失;放任它,忽视它,与其和平共处,它就会由小变大,成为祸患。平时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以致放松思想改造,慢慢滑向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刘备曾给儿子留下“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遗言,我们后人也应把它铭记在心。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以高尚的道德做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要我们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教师的廉洁自律意识应不断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也应不断增强,这样,教学质量才能真正稳中有升。同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在教学过程的经历中,激发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师生“对话”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反腐教育如春风化雨。
老师们,让我们都活着,昂首地活着吧!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
活着顾名思义就是每天活在世界上,这本书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充满力量的活着,这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索取,而是忍受。下面是相关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出自余华的短篇小说《活着》的自序。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每当读这本书时,我就会觉得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人总是这样,如果他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他会天真的以为他所面临的是天大的困难,所以便忧郁困惑,一筹莫展。读了这本书便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追求我想要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所在,但往往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他们想要的幸福。而我就以读了《活着》这本书后的感悟来浅谈我对幸福的一些看法吧!
活着,是为了什么而活?还是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基本的能力,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却给了我们太多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而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去忍受,去担负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披荆斩棘后才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朵幸福之花。正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才更加渴望和珍惜。
主人公叫福贵,一个在现代人看来略显俗气的名字,可是却代表了那个年代天下父母亲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是福?什么是贵?也许他们并不知晓,他们既单纯得可爱,也愚昧到可悲。于是一个个悲剧就此诞生,出生在富贵家庭的福贵并没有那么像父母所希望的那样富贵,他的人生还是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到最后才知道好好地活着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福贵。想来也是警醒我们每个人:今天你所拥有的如果不努力抓紧,明天也许就不是你的了。要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福贵的一生可谓当时底层社会的一个缩影,劳苦大众对于生活的磨难只有坚忍,而没有力量去改变他。赌光家财,气死老父,他的人生从平坦大道走向了死胡同,但最可贵的是他乘着自己年轻气盛,以狂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他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家珍。他的幸福大门为家珍而开,也从未关过。
福贵的一生是那么的漫长也是那么的短暂,让我强忍悲痛来复述他的一生吧!成亲不久,赌光家财,气死老父,同时失去了最有力的精神之柱和物质之柱;家道中落,岳父强行带走怀孕的媳妇,好在家珍最后回来了;外出买药,不幸被xx抓壮丁,战场上捡了一命,但也许是他的母亲一命换一命的吧;回到家以为全家四口人可以安心过上好日子了,不料儿子有庆十三岁时却因为救人献血过多而死,生活再次陷入悲痛;女儿凤霞人机灵漂亮,但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变成了聋哑人,本来就不舒心的日子更加难过,还好找到了一个能当半个儿子的女婿二喜;在以后的这段时间里恐怕是福贵一辈子中最快乐的时候了,女婿对他们很好,全家其乐融融,但可怕的事又发生了,女儿凤霞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死去了;不久之后他生命中最珍爱的人,终于承受不了打击离他而去;但好歹他还有爷孙三人相依为命,没过几年二喜因为一次建筑事故被水泥板砸死了;原本一个六口之家,还剩两个人,但命运觉得给他的痛苦还不够多,再一次夺走了他只有六岁大的外孙的生命。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经历了如此多的生死离别,却依然坚强得活着。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需要他,被人需要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因为他知道,上天让他活着是去努力追求幸福的,尽管幸福离他很远,尽管只剩他一个人,但只要他自己不放弃,明天也许幸福就来到他身边了。有人说过幸福就像一只翩翩蝴蝶,你永远也追不上它,但它却在不经意间落在你的肩上。
宽容、善良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福贵的儿子有庆是为了救他战友春生的老婆才不幸死去的,一开始家珍不肯原谅春生,但大家经历了提心吊胆的xx后,命运悲苦的他们还是重归于好,所以遭遇不幸却依然懂得宽容的福贵仍然是幸福的,他用宽容和忘却来清除痛苦,让内心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幸福。
也许我们所看到的,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但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被他这种坚强所打动,从而来坚强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也许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但也许能宽若天地。
幸福只是内心对生命流转的一种感受和领悟,而这种感觉不在于它的长短,但只要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存在,珍惜它的存在就已经获得了幸福。
在贫苦的边缘,幸福仍然可以光顾,在光鲜的背后,幸福也许仍然味同嚼蜡。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所处的环境,而在于你所营造的心境,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而是在于你内心感觉到了什么。做事遵循于本心,幸福就可以很简单,幸福的内心才是成就我们幸福人生的主体。
积极追求幸福是没有错的,但我们在匆忙赶路的时候,却忘记了祝福。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一直在忙,一直在往前赶,以为拼命赶路的我们会在某个终点获得幸福。于是在这种不能停止的追求当中,我们深感疲惫,却一直不曾追到我们希冀中的幸福。生命本就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只是匆匆忙忙、平平庸庸的追求幸福,然而却忘却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是否幸福,都早已没有了感觉。所以当你不停向前奔跑的时候,适当慢下来,欣赏沿途的景和人,也许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知幸福的心灵。就让我们放飞心灵,感悟幸福吧!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我从来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不容易感动的人,但读完《活着》,我还是感觉到一种难言的苦闷和震撼。
有人说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也许正因为此,我格外不喜欢看悲剧。从情节的角度来讲,《活着》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主人公福贵青年时嗜赌成性,终于输光家业,父亲因此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为母前去求医,却在半途上被xx抓了壮丁。两年后几经波折回到家的他,发现母亲早已离世,女儿凤霞也因病成了聋哑人。此后,厄运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这个家庭。县长的老婆难产需要输血,结果儿子有庆被抽血过量而死,后来发现县长竟然是曾经的战友春生,春生在轰轰烈烈的xx中遭受迫害,最终悬梁自尽;凤霞终于找到良人二喜,可不久就死于产后大出血;有庆和凤霞走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没过几年二喜因为一次建筑事故惨死,留下儿子苦根和福贵相依为命;然而几年后,苦根也因吃豆子撑死了,剩下孤苦伶仃的福贵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作伴
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一度对余华十分痛恨,也许作家都是冷血的,就像余华用他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叙述着残酷一样,一次又一次将我对可能存在的美好幻想彻底打破。也许,正是要不断见证离别,见证死亡,见证各种苦难,才能看到生命的厚重和沉痛,才能体会平静背后的苍凉,才能思索活着的意义。
想一想,人的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起伏,才能真正做到往事如烟,去留无意?究竟要看过多少离合,才能真正做到云淡风轻,波澜不惊?究竟要承受多少不幸,才能真正炼就一颗强大的心脏,在若干年后,上扬嘴角,将曾经的伤痛娓娓道来,说一声现世安好?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为名?为利?为情?为义?命运对福贵也许特别眷恋,也许特别残酷,岁月带走了他身边一个又一个亲人,只有他活了下来。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文章最后,福贵和老牛渐渐远去,福贵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那一刻,看着他们的背影,我们一定无话可说,仿佛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切都毫无意义。纵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蓬莱,曾经我们苦苦追求的忽然显得极其可笑。人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恩恩怨怨,终不过雁过无痕,水过无声。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小说中凤霞的死最让我心痛,这是一个善良、勇敢、执着、美丽的姑娘。凤霞因为聋哑,曾经只能羡慕的看着别人婚嫁,直到二喜来到她的世界。余华并没有刻意描写凤霞和二喜的爱情,但每每读到凤霞和二喜,总能感觉到一股温情。我一直在想,凤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究竟在想什么?二喜在失去凤霞的日子里,又究竟在想什么?某一瞬间,我想起阿朱死后,乔峰的哀莫大于心死;想起碧瑶珠沉玉陨,张小凡的自甘沉沦;想起纪晓芙对杨逍的此生不悔;想起白子画和花千骨,一场风花雪月,终究是一场错过。如果这不是一场悲剧,很久以后,如果凤霞和二喜还在人间会怎样?愿再见时他们的路途星光满载,无悲常喜,所流出的泪皆因喜极而泣。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珍惜当下,不忘初心。无论曾经我们穿越过多么汹涌的人潮,感受过怎样甜蜜地幸福,经历过如何难言的艰辛,只要继续活着,它们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会被我们和时间遗忘,化作岁月的过往,只留下平静的结果和当别人问起时,一个淡然的微笑。
读活着读书心得体会
我总以为一个人与一本书的邂逅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缘分,也许拨开书页,看到的是致一的文字,然而这些呆板的墨色下掩藏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灵魂,这个灵魂时常躲闪,但亦毫不羞怯地袒露着。其深浅难以以厚薄而论,因为它们载负的无不是思想的洪流。我时常想着一本书的力量,纯粹的文字却冲击人的视听感受,如海浪般震撼心灵,撞击思想,潜入意识。
《活着》就是这样一本有生命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后。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浓重的叹息,又仿佛一阵热烈的律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娓娓道来他的一生。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终于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战争、内战、饥荒、大跃进、文革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终于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悲剧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在书里作者与读者一样是一个聆听者,他没有评论,甚至没有一声短短的叹息,他只是呈现着,但他想说的都悠悠地说了。
回味的时候,我常常惊讶,这仿佛是看见一绺极纤细的发丝被逼迫着承受千万斤的重量,然而它却没有断。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
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赖,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后,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著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至于幸福或不幸福,我们无法断言,也许在旁人的眼里,福贵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许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贺拉斯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福贵的一生恍若一面镜子,窄若一手掌,小若一水滴,却透出一个时代的背影,折射出一个人与命运的交集。也许渺小的终于只是渺小,就如遭遇风浪的舟船,我们可以挽救与搏击,却无法挽回沉没的结局;然而渺小也可以渺小得很大,因为人性的共同,因为只要活着,除却无奈,生命尚有空白等待绚烂。
所以,不怨恨命运,却不仅是因为它不可改变。我们无法奢望幸与不幸在天平上相提并论,哭与笑并非泾渭分明,就如幸福与痛苦骨肉相连。我们无法想象生命的无限自由,对人生的无尽的纵容。命运从来不抛弃任何人,它羁绊、剥夺、撕毁,却沉淀着人生,充实着人生。我们所怀的应是一种感激。
活着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活着并非那么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身穿浸透血渍的衣衫,脚踏磨平三寸的鞋。他们的肩头,压着千万斤的责任,载负着异乎寻常的重担,可他们走着,异常坚实、踏实而毫无疑义地走着。哪怕痛楚、哪怕窝心,他们不肯流露半点。只是灿烂地笑着,笑着,对每一个家人,也对每一个关心他们的人。不似那些因为承受不起而纵身将生命付之东流的人们,也不似那些因为绝望而让自己成为长空枯叶的人们。他们固然平庸,看他们有勇气承受所有。他们咬牙抗过生命的煎熬与颠簸,哪怕他们目不识丁、他们墨守成规,然而他们始终是生命的强者。
活着,不是一个那么简简单单的词,不是一个可以让我们一笔带过的词。不是苟且、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无比的勇气。漫漫人生充斥着无奈与艰险乃至绝望,而不论命运如何,死死地抓住生命不放手永存一种人的尊严,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活着》浓似墨,淡如水,它是心底歇斯底里的嘶吼也是热泪涟涟饱含深情的喃喃;是一曲悲哀的挽歌,也是一阕生命昂然的颂赞。我想:生当有一种勇气,活要持一种精神。虽无铮铮铁骨,却也当傲然。这一段邂逅,让我蓦然明白,我能拥有的很少,如手中一撮贫瘠的土;然而正是这种贫乏让我富有。而《活着》的灵魂将埋葬我心中的怨恨,拭干我涟涟的泪水,铭刻一生,让我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
“读书思廉”心得体会
“读书思廉”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础要求。依据党支部的要求,最近选读了一些“读书思廉”活动推举的文章,其中的业绩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书中的人和事无时不刻地鼓励着自己、鞭策着自己。下面谈多少点领会:
一、正确使用手中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正确使用权力,会让你更好地为民众服务,为社会做出奉献;不准确应用权利会使你走向人民的对峙面,成为千古功臣。权力是国民赋予的,只有铁面无私,勤政为民,才干无愧于党跟人民。领导干部不管职位高下,手中都握有必定的权力,这是为人民办事的“权”,脱离了这个尺度,“权”就没有意思了,就是说权力是一种义务,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为大众谋取好处,坚持廉明的心才是当好引导干部的基本保障。国家就象一座大厦,我们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就是叠起大厦的一块砖,假如砖块不能承受甚至不可能蒙受(不能切实实行职责)压力,那么大厦早晚会倒塌。所以,每一个公职职员首先在思维上要树立一个大家庭的观点,没有大家是不会有小家的,没有国泰是不民安的,要保护这个大家才可安居乐业。那么咱们在平凡的工作就要当真负责、勤政廉政、忘我贡献,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为干部办好事、办实事,这才是对国度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本人负责。
二、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榜样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力,尽心努力把工作做好。所有以人民利益为起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战胜朴实无华,沉没虚荣的工作风格,做老实人,办诚实事,对工作勤勤奋恳,求真求实。
三、增强学习,进步意识
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需依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素养,发挥党员干部发奋有为,高昂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溶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读本内良多事例就产生在我们身边,必须引认为鉴,自觉做到破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常常保持一颗进取心,加强理论学习,吸纳各种常识,一直更新思想观念,克意翻新,适应时期与社会的发展。工作中处处想着群众,处处从群众利益动身,只有奋发进取,能力争做时代的先锋,才能成为群众爱戴的干部。
通过“读书思廉”运动,使我苏醒地看到,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保持畸形心态,保持人生清廉,只有勤恳学习,加强党性涵养,自觉接收人民监视,招架不良风尚的侵蚀;要自发实际“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用迷信的实践武装脑筋,保持社会主义幻想信心,实事求是做好本职工作;要遵守为民之责,扎扎实实为老庶民办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时时严厉请求,事事严于律己,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粹性。
读书心得体会-思廉
读书心得体会-思廉
"读书思廉"活动是开展从政道德教育的好形式,近来我读了几篇廉政教育文章和从辉煌到未路读本后,深深感到这些正反重大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十分必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大公无私,勤洁廉政,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权力,这是一把双刃剑。要能使你更好为人民服务,成就一番事业,也能使你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千古罪人而失去权力。因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心地无私一心为民,手中的权力才能有牢固的根基。
二、无私就能无畏。如果一个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大公无私,行得直,端得正,那就无所惧怕。因为当前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少,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我们有少部分党员干部利欲熏心。为了满足一已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乱用手中的权力,成为损公肥私的"开路先锋",助长了社会上黑暗势力的气焰。
所以,作为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按照"三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切实推进"从政十德"建设,始终发扬年轻干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但必须正确树立几种心态:即平常心、责任心、进取心、廉洁心。
_、保持平常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基础。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红尘滚滚,诱惑纷纷,年轻干部保持一颗平常心显得尤为重要。要彻底清除"官本位"意识,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对人民群众的诚挚情况始终如一。不因岗位的调换,职位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自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不骄,败不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泄气",始终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_、保持责任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关键。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论职位的高低,手中大大小小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毫无疑问,树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责任重于泰山。领导干部应深感责任之大,化压力为动力,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为群众谋取利益上。
_、保持进取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年轻干部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要适应朝代的潮流,社会的发展,必须多一份主动,多一份努力。始终保持如饥似渴,只争朝夕的学习态度。滴水穿石,磨杆成针的学习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奋发进取。永不自满,才能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才能成为群众爱戴的干部,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_、保持廉洁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根本保证。当前,年轻领导干部面临着很多诱惑和考验,要抵挡住各种物欲的诱惑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主各种风险的考验健康地成长,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永远做人民的公仆;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辉煌到未路读本和有关案例为警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辩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严于自察,永葆党员干部的清白色。
当然,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清醒地看到,我们年轻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心态,永葆人生本色,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要勤奋学习、自觉实践、修身立德、勤政为民才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径。要心存高远之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把树立远大目标与立足当今现实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路,为民利民之事,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事。加深正确"德"的力量,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要坚持立身原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处处严于自察,时时自觉追求,事事严于律己,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读书心得体会-思廉》
读书思廉心得体会
读书思廉,以德律己
院 李 明
在盐师院纪委开展的这次"读廉政书籍、撰读书心得"活动中,本人认真阅读了《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该书从政治、组织、经济、公务、生活、社交等六个方面对党员干部不能涉及的事情进行从政提醒,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们都亮起了警示灯,郑重地提醒、教育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从政规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为更好地加强党政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阅读完这本书后,本人不仅丰富了自己有关党纪国法知识,而且提高了遵纪守法自觉性,另外,还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观念。看到这些鲜活的事例,本人深感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所承担的责任,这些长鸣的警钟更进一步督促本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以德律己,更好地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一、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的信仰。党员干部首先要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这是使自己保持较好清廉状态、做到廉洁奉公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举措。世界观就是如何看待世界,人生观就是怎么样来理解和实现人生的目的,价值观就是明白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端正了,那么思想境界就提升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全面了,眼光也就放长远了,因而就会从根源上阻止和扼杀腐败行为的产生。当然,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要用,""重要思想以及等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并以此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本人在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上要着重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教育,力求所有干部职工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坚定的信念,把握正确的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应该明确责任,严格自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要以"教人者先教己"的宗旨不断鞭策自己。我们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是榜样,是楷模,只有自己的行为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有能力或者说是有资格去教育别人。党员教师的人格品行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因而,我们要随时以党章对照自己,严格要求,牢记党员的宗旨和义务,提高自身的党性意识、作风意识、勤俭意识、廉政意识,不断提高和深化自我的思想水平。只有明确了责任和压力,强化了意识,正确认识自我,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与同事的合作中形成合力,使得各项工作细致到位,顺利可行。
三、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严守党的纪律,按照党章规定,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要从我做起,积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加强自身党政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将其有机结合并付诸于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实处;要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的同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工作本领,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带动并激发周围干部职工自觉工作的热情。同时,在工作中更要做到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职业荣誉感,少说空话套话,多做好事实事,要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阵地,作为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的舞台。此外,还要真诚的对待他人,不断增强亲和力,诚心诚意为大家办实事,尽心竭力帮助干部职工解难事,时刻发挥楷模和榜样作用,以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来激励影响广大干部职工,达成共识,形成融洽的组织关系,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变化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手段,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最终做到促进组织的和谐、进步与发展。在2010年迎新生活动中,我院党组织就开展了",模范迎新"活动,鼓励我院党员师生以身作则,努力为新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落到实处。
读书思廉
"读书思廉"活动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此为契机,自觉养成读书思廉的良好习惯,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确保思廉进而践廉。我们既要对照正面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看看自己是否常修为政之德,也要总结腐败典型的教训,时刻检查自己、提醒自己,这才是读书思廉根本收益之所在,才能真正收到读书汲取营养,思廉增强党性之实效。
提醒如洗脸,使你清除污垢,干干净净;提醒若警钟,劝你规范从政,本分生活。提醒即照镜,让你知足知不足;提醒像老师,叫你有为有不为。越是进步之时,越在风光之处,越有必要提醒。通过这次学习,本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要有正确的理想目标、坚定的人生信仰、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本人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要求,勇于接受监督和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以德律己,永葆清廉!
"读书思廉"活动是开展从政道德教育的好形式,近来我读了几篇廉政教育文章和从辉煌到未路读本后,深深感到这些正反重大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十分必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大公无私,勤洁廉政,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权力,这是一把双刃剑。要能使你更好为人民服务,成就一番事业,也能使你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千古罪人而失去权力。因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心地无私一心为民,手中的权力才能有牢固的根基。
二、无私就能无畏。如果一个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大公无私,行得直,端得正,那就无所惧怕。因为当前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少,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我们有少部分党员干部利欲熏心。为了满足一已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乱用手中的权力,成为损公肥私的"开路先锋",助长了社会上黑暗势力的气焰。
所以,作为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按照"三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切实推进"从政十德"建设,始终发扬年轻干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但必须正确树立几种心态:即平常心、责任心、进取心、廉洁心。
_、保持平常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基础。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红尘滚滚,诱惑纷纷,年轻干部保持一颗平常心显得尤为重要。要彻底清除"官本位"意识,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对人民群众的诚挚情况始终如一。不因岗位的调换,职位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自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不骄,败不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泄气",始终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_、保持责任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关键。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论职位的高低,手中大大小小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毫无疑问,树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责任重于泰山。领导干部应深感责任之大,化压力为动力,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为群众谋取利益上。
_、保持进取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年轻干部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要适应朝代的潮流,社会的发展,必须多一份主动,多一份努力。始终保持如饥似渴,只争朝夕的学习态度。滴水穿石,磨杆成针的学习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奋发进取。永不自满,才能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才能成为群众爱戴的干部,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_、保持廉洁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根本保证。当前,年轻领导干部面临着很多诱惑和考验,要抵挡住各种物欲的诱惑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主各种风险的考验健康地成长,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永远做人民的公仆;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辉煌到未路读本和有关案例为警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辩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严于自察,永葆党员干部的清白色。
当然,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清醒地看到,我们年轻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心态,永葆人生本色,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要勤奋学习、自觉实践、修身立德、勤政为民才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径。要心存高远之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把树立远大目标与立足当今现实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路,为民利民之事,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事。加深正确"德"的力量,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要坚持立身原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处处严于自察,时时自觉追求,事事严于律己,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暑期读书心得体会: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炎炎酷暑,令人慵懒,索然无味。在凉爽的室内,沏上一杯绿茶,捧一部名着,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既富有情趣,又增长见识,一举两得。
一部作品,一个时代背景,一段风土人情,一些人生哲理。每一部经典都有它值得回味和学习的地方。融入角色,用心体会,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品味他们的人生,也是一种成长与收获。
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依然愿读书,工作后读书是个人的事,喜欢也好,憎恶也罢,与他人无关。或许有人提醒,但绝无他人强迫。
漫长的假期终于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充电,自从学校倡导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以来,我读了一些象韩忠玉的《信心教育法赢就赢到底》、《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集》、《卡尔维特的教育》等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帮助的书籍,同时也阅读了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些作品集,在荡气回肠的云荒大陆里体会文字带给我的强大艺术感染力。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奋战在教育战线上如我一样的教师群体也确实存在一些寻找借口的可能。在工作上缺少勇于负责的态度,一抓到底的决心,追求完美的精神。搬出一些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上级,开脱自己。因此,没有任何借口是踏实工作的原则,是完善人生的态度,是奉献社会的精神。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多种深刻的涵义。
首先是责任感,对自我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学校的责任等,责任无处不在,就比如说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这一件事来说,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也许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学生行为修养上的一个小过失会不以为然。但教师是园丁,是培育下一代责无旁贷的任务。在祖国的明天和希望面前,你能有什么借口吗。
其次,忠诚也是必不可少的,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诚于集体、忠诚于国家的高素质人群,都是努力工作、不找任何借口的群体。这也是组成一个优秀集体的基本元素。忠诚如何体现?我认为只要在有生一天,那么我就要做到无愧于这份工作,无愧于社会,经常反问自己一下,我努力了吗?我真的对得起这份工作吗?当然,这不需要自欺欺人的答案。如果答案经常是肯定的话,那么没有人会怀疑我的忠诚度。同时忠诚不仅是对国家对组织的忠诚,更是对自我的一份忠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工作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去感悟,去呵护,与之同悲同喜,并通过完成一件件工作任务,去享受独有的乐趣。
教师,历来被人称为知识分子。读书,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数量的增加,更是文化内涵、素养品质的提升。教师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神起来。
当前,学生学不好,我们教师也就常常埋怨学生不喜欢读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读书?根本原因应该从教师自身多找找。试想:现在许多教师不读书或者只读教学参考书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学生多读书呢?学生要通过读书来获取精神食粮,积累知识,教师作为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就更需要通过广博、独立的阅读来获得专业的发展、自己的提升、精神家园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