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恒大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 导航 >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恒大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专门用一章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让广大市民特别是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他们纷纷表示,要切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小康。文化也是民生的一部分,关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关心民生的重要内容。市文化局局长宗培君提出,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富有是人民的共同追求。要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就要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对文化产业给予扶持;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既要发挥城市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给予优先发展,又要兼顾乡村的文化需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文化消费,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始终把握好文化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导向。

老百姓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文化的消费者,还是创造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活来自群众的力量。宜城街道岳堤居委主任蒋梅娟告诉记者,岳堤居委拥有书画、戏曲、体育、民间工艺等多个自发性文化团体,社区活动周周有,重大活动月月有,居民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于这些民间文化的团体和个人,党和政府应当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在扶持的同时加强引导,在规范的同时不断激活,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促使群众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建设先进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把来自民间的群众文化开发好、继承好。

优秀文化要“渗透”生活,这是广大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在交流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要把先进的文化“渗透”于群文活动中,要在群众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加强校外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科学、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起良好的公德意识,从而既满足老百姓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也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关于推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心得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专门用一章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让广大市民特别是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他们纷纷表示,要切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小康。文化也是民生的一部分,关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关心民生的重要内容。市文化局局长宗培君提出,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富有是人民的共同追求。要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就要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对文化产业给予扶持;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既要发挥城市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给予优先发展,又要兼顾乡村的文化需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文化消费,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始终把握好文化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导向。

老百姓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文化的消费者,还是创造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活来自群众的力量。宜城街道岳堤居委主任蒋梅娟告诉记者,岳堤居委拥有书画、戏曲、体育、民间工艺等多个自发性文化团体,社区活动周周有,重大活动月月有,居民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于这些民间文化的团体和个人,党和政府应当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在扶持的同时加强引导,在规范的同时不断激活,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促使群众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建设先进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把来自民间的群众文化开发好、继承好。

优秀文化要渗透生活,这是广大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在交流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要把先进的文化渗透于群文活动中,要在群众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加强校外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科学、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起良好的公德意识,从而既满足老百姓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也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从文化自觉中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从文化自觉中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是费孝通对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文化反思,具体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其核心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今天,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凸现出来,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似乎有点步履沉重,而中西文化激荡了近百年的争辩仍在继续,其形势越来越隐蔽,程度却越来越剧烈。我们将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多元的文化环境,又将倡导一种怎样的文化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命题。

一、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历史原因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觉的优秀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融合与交流的历史。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构成了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内在动力,锻造了它自身包容与开放的品格,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能够进行文化自觉的历史原因之所在。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文化自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典型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次是印度的佛教文化于晋唐之间传人中国后,与儒道相揉顺利完成本土化的过程,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并取得文化正统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是明末的历算,由于中国长时期的封闭与专制统治,导致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当人们接触到西方近代文化时,首先感到的是“器物”和“科学技术”的差距,随之而来的是观念形态的激荡,这是近现代文化批判的先声,使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进入了批判、转化、重构的自觉阶段。

(二)近现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从逻辑上讲,近现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只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是它包容与开放品格的升华。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在文化层次上,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展开了“古今中西”的文化争论。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首先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运动,它从文化层面引起了人们对一种先进文明的关注和学习,最终事实上达到逐渐对整个社会变革的关注。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不仅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而且注重思想启蒙和文化改造,他们猛烈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精神”,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结构和和性质,引领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动承担起觉悟国民的使命,但却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直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西文化进行辨证的综合,才在文化层面上正确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
总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重构价值体系,是近现代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一条主线,也是伸向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根链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以更宽阔更深邃的视野来审视文化现象,越来越对文化的本质结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先进文化有一种更加自觉的追求,并具有自觉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开拓、文化转型和文化建设的能力”。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挑战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现实原因

汤因比曾提出挑战应战理论,即只有成功地应对挑战,适时地采取相应对策,文明才可以避免危机,并进一步找到成长的机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开始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文化自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交织与重合,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一把钥匙,文化转型也不例外”。

(一)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它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张,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面对全球化对文化的巨大冲击与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个适应全球化的出发点,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还应对人类文化的整合、发展做出贡献,这正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肩负的历史使命。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当代中国文化必须经过文化自觉的艰巨过程,才能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而“‘文化自觉’这四个字正表达了当前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人们希望了解为什么世界各地在多种文化接触中会引起人类心态发生变化的迫切要求”。
由于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会呈现出一元化与多元化共存的发展格局,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就应当是努力维护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一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从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价值和知识,将其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同时,也通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全球价值。

(二)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文化自觉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弘扬和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应该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为大背景,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为基础。首先要把握时代,弄清现时代的性质、特点它的决定性矛盾、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向。其次,必须熟悉和审视传统,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之所在。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加以时代的改造,使之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这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代面对现实做出的文化自觉。

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的根本原因

恩格斯晚年曾就“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做过精辟的论断:“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也认为:“虽然经济条件是文化生活的部分形式,但它不仅是具有决定力的而且是决定的因素”。但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一种正在扩大且不可抗拒的现实存在。作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这正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根本原因。
文化自觉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任何社会都需要通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形成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物质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每一次社会变革的成败都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即与其依托的文化背景所蕴含的文化生产力的支持与推动有关”。许许多多划时代的历史变革,往往以文化发展所带来的自由空气为发端,以文化对社会现象的质疑为线索,引发出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是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支撑,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独立的贸易形态,在国际竞争中走向前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广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就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正是推动当代中国进行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并被赋予崇高使命,这是当代中国一种新的文化自觉,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这一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任重而道远。

优秀范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心得体会)》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同志所作的报告,对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为建设中国特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我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文化力量,增强软实力。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战略。

二、文化建设要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三、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建设文化。要调动新闻媒体、文学艺术等传媒界人士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导向,制作、生产弘扬社会正气的精品力作。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发挥优势,围绕文化建设积极调查研究,为建设和谐文化建言献策。

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赣南文化发展。赣南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理学文化、堪舆文化等优势,打好共和国摇篮、客家摇篮、宋城博物馆、理学渊源之乡品牌。

五、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学习体会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在实践

最近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了一次特殊的民主生活会,集体学习了中共中央第xx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集体学习讨论,我了解到关于xx届六中全会的一些内容,xx届六中全会的亮点之一就是突出了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党的xx届六中全会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包括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产业化改革;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专家的解读分析,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许多感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上学年我们党支部已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讨论。但是,体系只能是理论领域的表述,如果普通大众记不住,如果照着念都容易念乱,怎么可能将理论变成举手投足的自觉行动。理论要想进入实践领域就必须要有实践的形态。我觉得,与其坐而论道,喋喋不休,不如脚踏实地从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做起来,身体力行才是我们对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最好的学习与贯彻。这就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而且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我做起,重在实际行动建设,贵在持之以恒践行。人民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蕴藏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活力,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人民群众熟悉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认同。

社区是人民群众的集合地,社区文化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决定》指出: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北省邯郸市开展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群众性文化建设、以文化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邯郸市复兴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多个兴趣协会,“这些兴趣协会成为当地道德建设进社区的一个有效载体。居民兴趣协会是邯郸市复兴区为建设和谐文明社区而创建的一种居民自愿参与,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切入点、自娱自乐的社区综合活动形式。由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项目。”该社区剪纸协会会长闫飞说,“居民反映很好,在社区,和谐居民文化活动、邻里沟通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正是在政府主导下成立的这种兴趣协会为居民们提供了一种健康向上文化活动的平台,促进了居民的互助和谐,公民道德建设也正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步得到了完善,“我们每周举办两次剪纸活动,使大家身心愉悦,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比如,过去邻里之间有不说话的,通过协会活动促进了和谐,由原来的不说话,变成了现在的好邻居。”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深化人们对理论的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在实际行动中做好表率,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贡献一丝力量。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体会:文学的责任与我们自己


田 林

如果认真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中国文学走过的历程,我们会发现,当下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已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为繁荣的时期。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话语权的自由与活跃,艺术形式探索的多样化,对于个人文学理想的宽容,均令我们切实看见了“百花齐放”的蔚为大观。

我省第八次党代会和中国作协第八次作代会,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的召开,不仅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立国”的根本宗旨,同时也意味着作家所应担当的责任与义务。文学发展与社会的同步性也告诉我们,作家在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创作实践中,个人世界观的认知与提升,以及对生活观察的敏锐程度、超前性和引领性,都将使我们面临新时代的再次检验。

文化体制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的进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新的时期。当一个国家的社会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文化的意义的精神需要,势必将从边缘走向中心位置,而一个国家或民族,也只有充分尊重社会文明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时,那个强国的梦才是真正的开始。

当前世界正处在发展、变革、调整、融合的关键时期,国家的综合实力愈发显出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社会的综合反映,文化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已成为亟待解决和今后发展的长期任务,而这种提升,也是作家需要走在前列的必然。我们必须承认,中国虽然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国行列,但我们还不够强,国际话语权远远不够,我们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依然不可否认地存在诸多的不甚完善与脆弱。因此如何成为强国,如何以文化立国,不仅关系到今后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了民族的生死存亡。

文化是异常宽泛的概念,既是社会现象,也是历史现象的积淀,同时包括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学艺术、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首先是在中国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并带有极大可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模式,从这个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理解,我们就该知道文化不是虚的,而是实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我省第八次党代会和中国作协第八次作代会的召开,不仅使我们看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看见了一个民族自身反思能力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既不会固步自封地敝帚自珍,也不会盲目地崇洋媚外,而是冷静客观地,对自身东方传统文化的再次认知。我相信真正意义的文化发展概念,也正是从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开始的,在走过三十年艰辛的改革历程之后,它必将以崭新的重建与扬弃,载入中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文化立国是根本。综合国力的竞争,首先包括文化的竞争。文化立国至少要包括,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能够发挥文化价值的影响力,只有把文化建设融入强国的战略,并且实现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多种政策并用,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当下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时期,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不仅为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诸如道德滑坡、价值观人生观扭曲等等一系列社会深层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成为立国的重要支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作家们既需兼收并蓄,以发展的眼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亦需率先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也只有以这样开放包容的心态,更为广阔的人文视野,面对眼前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才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体现作家个人的价值存在。

任何一个民族与自己的文化都是共生的,忽视了文化的意义,就等于忽视了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在政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愈发显出了它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提出了2020年将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目标,它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文化的质量。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个精神质量,我们才能在巩固改革开放各项成果的同时,有资格有能力,在全面参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与竞争中,发挥大国强国的作用。而作家们对先进文化的引领,不仅需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中做出艰苦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摈除垃圾,以先进的思想引导人,以先进的理念启发人,以优秀的作品塑造人,从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分体现人的真、善、美的价值意义。也只有以这样的艺术情怀,我们的汉语言文学,才能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占有自己庄严的位置。

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先进文化与科技,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蕴含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文化产业的提升,绝不仅是单纯的科技提升,也并非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来完成,而是如何使先进文化更好地为建设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独具的优势,因此在这个进程中,作家只有创作出符合人民大众需求的精品文化,才能为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证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扩大。也只有依靠这个精品“质量”的基础,文化才会成为经济与社会良性运行的最终价值保障,作家,才会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思考中,得到新的认知与提升。

现代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代人的追求,可贵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始终存在于我们传统的血脉。历史发展的现实也早已告知我们,谁占据了先进文化的制高点,谁便能够走在前列,谁便能够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待我们以全新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整体格局时,那个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便再也不是梦。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面是fwsir小编整理好的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一

把握好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要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一起用力贯彻落实,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领会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这样五个方面需要深刻把握。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要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看待问题,注重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深刻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作为行为标尺,自觉对照检验我们的实际工作,符合的就鼓励和支持,不符合的就反对和摒弃,更好地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在转变观念中赢得新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在哪里,重要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也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上。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要增强规律意识,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要注重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注重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整齐划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层层加码、不作难以兑现的承诺,做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以问题为牵引,直指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也要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发展的新进步。抓问题还要注意抓薄弱环节,解决问题应当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无论是制定具体规划,还是出台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都要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

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什么人、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百姓导向、民生导向,反映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越是发展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越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越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全面把握和推动落实共享发展的政策措施,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做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要着眼于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体现着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这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要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一起用力贯彻落实,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二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将带领中国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奔向共和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具体说来,"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协调发展"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开放发展"要求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一句话,这些着眼于未来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发展理念,在我们憧憬的幸福之路上,必不可少。

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才能不断发展;违背规律、逆势而动,不仅难以发展,还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曾经有过大跃进之类的历史教训,也有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那么,如何让经济发展不偏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么一个发展轨迹?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规律不饶人,规律教训人,规律惩罚人,规律也奖励人,无论是创新发展、还是协调发展,无论是绿色发展、还是开放发展,要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遵循规律,做到顺势而为。

当前,在遵循经济规律、实现创新发展上,许多同志对规律的研究不深、认识不足,经济工作中存在大量不尊重、不顺应规律的现象。比如,近年来,有的地方 "饥不择食",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商来者不拒。对项目不作环保评价和论证,明知是污染和落后项目也照常引进;或绕开环保审批关,等"生米煮成了熟饭"才去走过场;或降低环保门槛并以此作为优惠政策等。如此招商引资,不仅损害了环境,伤了群众的心,更给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此种现象之所以频繁发生,就是决策程序缺乏科学设计、决策偏离地方发展规律、决策后果没有责任追溯密切相关。君不见,有的领导上任伊始,便要拼政绩、树形象,抓招商引资常走"捷径".尤其是一些"三拍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领导干部,将个人的主观意愿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懂规划,不懂经济,不遵循发展规律,盲目仓促上项目,导致不少引进的企业"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甚至是"幼年夭折""中年退休".为了片面追求GDp,而把经济发展与对立起来;为了追求所谓招商引资的"政绩",而不惜违背规律、逆势而动,甚至冲破政策红线;为了短期利益,而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等弊政着实令人心疼。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果一些地方还在"速度情结"驱动下,"搞强刺激、踩大油门、换挡不调速",就难免出"事故",它所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刺激出来的"高速度"也会昙花一现。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尊重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既理性面对增速换挡,坚持区间调控,保持"平常心",又顺应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坚持定向调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进取心",才能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民生改善、就业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发展。一句话,我们要的发展,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速度+质量=效益"的发展结果。

十八届五中全会落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发展的最大亮点,接下来就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做好"落实"这篇大文章了。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三

"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报告始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教授表示。

每年两会,最重头的莫过于政府工作报告。因为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又是新的一年施政的总纲。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处在两个五年计划的节点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正如周文彰委员所说,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今年整个

政府工作报告,也贯穿整个"十三五".

——对2015年工作的评价:困难很多,稳中有好。

说成绩:对于过去的一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三句话作总结: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15年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 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要知道,这些成绩是在去年全球经济形势脆弱,低迷,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债务水平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风险提升等多种风险挑战的情况下取得的,金融领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摆问题: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对于存在的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投资增长乏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金融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等困难和问题,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严重雾霾天气等问题,"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和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问题,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都摆到了桌面上,摆出来是为了"下更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十三五"怎么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硬指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

创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协调: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绿色: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共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

——今年怎么做: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货币政策: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

金融政策: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去产能: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投资: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

新型城镇化:因城施策化解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扶贫: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

医疗: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

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

据统计,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中,现场共响起44次掌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总理在谈到民生问题时,这样向大会表态:"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这是民生为本的为政之道,是"念之再三、铭之肺腑"的民生情怀。正是因为时刻想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政府工作报告才会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正是因为"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才叫全面小康,十八届五中全会才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是对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承诺,44次掌声是对这一承诺的肯定与回应。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四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将带领中国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奔向共和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具体说来,"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协调发展"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开放发展"要求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一句话,这些着眼于未来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发展理念,在我们憧憬的幸福之路上,必不可少。

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才能不断发展;违背规律、逆势而动,不仅难以发展,还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曾经有过大跃进之类的历史教训,也有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那么,如何让经济发展不偏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么一个发展轨迹?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规律不饶人,规律教训人,规律惩罚人,规律也奖励人,无论是创新发展、还是协调发展,无论是绿色发展、还是开放发展,要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遵循规律,做到顺势而为。

当前,在遵循经济规律、实现创新发展上,许多同志对规律的研究不深、认识不足,经济工作中存在大量不尊重、不顺应规律的现象。比如,近年来,有的地方 "饥不择食",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投资商来者不拒。对项目不作环保评价和论证,明知是污染和落后项目也照常引进;或绕开环保审批关,等"生米煮成了熟饭"才去走过场;或降低环保门槛并以此作为优惠政策等。如此招商引资,不仅损害了环境,伤了群众的心,更给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此种现象之所以频繁发生,就是决策程序缺乏科学设计、决策偏离地方发展规律、决策后果没有责任追溯密切相关。君不见,有的领导上任伊始,便要拼政绩、树形象,抓招商引资常走"捷径".尤其是一些"三拍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领导干部,将个人的主观意愿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懂规划,不懂经济,不遵循发展规律,盲目仓促上项目,导致不少引进的企业"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甚至是"幼年夭折""中年退休".为了片面追求GDp,而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为了追求所谓招商引资的"政绩",而不惜违背规律、逆势而动,甚至冲破政策红线;为了短期利益,而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等弊政着实令人心疼。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果一些地方还在"速度情结"驱动下,"搞强刺激、踩大油门、换挡不调速",就难免出"事故",它所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刺激出来的"高速度"也会昙花一现。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尊重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既理性面对增速换挡,坚持区间调控,保持"平常心",又顺应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坚持定向调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进取心",才能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民生改善、就业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发展。一句话,我们要的发展,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速度+质量=效益"的发展结果。

十八届五中全会落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发展的最大亮点,接下来就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做好"落实"这篇大文章了。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优秀】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优秀】

首先是创新发展。全会提出,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 、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笔者以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应该包括理论、制度、产品、监管、者保护等方面的创新。下面是关于五大发展理念学习 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

范文一

虽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并未直接提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但全会提出的"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非常契合当前的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成立了二十多年,广泛的借鉴了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市场框架、投融资体制、监管体系等,稍加改变即嫁接在本土市场上。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快速发展,但在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近年来股市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足以证明),这就需要探索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路径。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从量变(规模世界第二)到质变(自主定价权)的新阶段,必须要结合我国经济现状依靠创新发展才能实现。

其次是协调发展。资本市场要做到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融资规模与市场发展、投资者回报的协调,通过兼并重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资本平台与市场承受能力的协调,产品创新与投资者结构的协调,双向开放与国内市场、投资者接受能力的协调。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其实就是要构建一个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三是绿色发展。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绿色发展上,资本市场做得比较好,一方面把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挡在市场之外,另一方面则接纳了众多的绿色环保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绿色债券也是方兴未艾。此外,绿色金融体系也在构建酝酿之中,资本市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是开放发展。全会提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资本市场上,开放发展更多体现在长期资金的双向开放,比如QFII、QDII、RQFII、沪港通、境外央行等长期资金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市等,还有未来的深港通、沪伦通、沪巴通等。资本市场的开放发展也包含机构的合作,境内有合资券商、基金,国内投行在境外设立分公司。交易所层面的合作也已破冰,如中、德三个交易所合资成立的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已经成立,未来这样的合作会越来越多。

第五是共享发展。这一点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能够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投资是能够带来真实回报的。投资者在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上市公司融资的同时,能够与上市公司"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此外,上市公司还要落实社会责任。2012年以来,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家数越来越多。

与正在进行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一样,资本市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换代,方法就是遵循上述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一个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范文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这个建议是在两个时期的背景下确定的,有两个定位。一是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小康目标到现在已经是最后五年了,所以"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或者纲领性文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这是一个时期,一个定位。二是"十三五"规划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为新常态不是一个很短期的、几年就过去了。如果说前37年是一个常态的话,可能后面还会经历很长时间的新常态。"十三五"规划建议,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这五年规划也就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规划。这是关于基本的定位。

"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日前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三反行动",向浪费等行为坚决说"不".

规划建议中表示,要以此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这一力戒奢侈消费、制止奢靡之风的建议引人注目,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共鸣。

第一反":过度包装的"面子"该"消肿"了

绢丝锦带、复古仿皮、红木雕镂、双层礼盒……包装奢华贵气,售价动辄过千上万的烟酒、茶叶、保健品、化妆品,一度十分盛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此前曾表示,过度包装是中国经济中的巨大浪费。城市垃圾当中三分之一的垃圾是包装,包装当中一半以上是过度包装,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预计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社会资源。

除了产生浪费、污染环境,过度包装广受诟病的原因还在于,在奢华礼品背后,暗藏公款消费、公款送礼的身影。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借节庆行腐败之风大为收敛。但今年中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信息和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广东、福建等地的部分高档酒店、商场,奢华高价月饼又换了"私人定制"等"花样"重新出现。上海市质监部门7月通报也称,泸州老窖、汤臣倍健、康富来、善存等多个品牌产品均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专家们表示,过度包装与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更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人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他表示,对过度包装问题,一方面需要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环保节约的消费意识,同时还需要尽快制定颁布我国关于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限制过度包装泛滥。

"第二反":抵制食品浪费,珍惜有限资源

"奢华高档,才算阔气;饭后有剩,方有诚意。"一直以来,我国食物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大力反"四风",有效堵住了因公款吃喝产生的餐桌浪费,浪费现象明显好转。然而,近段时间,浪费粮食现象又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人们视野。前不久,江苏扬州炒制4吨重的"最大份炒饭"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后部分炒饭被当做厨余垃圾送去喂猪。

荒唐的"创纪录"造成的巨大浪费与全社会倡导的"厉行勤俭节约"背道而驰。这说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可能一蹴而就,让节约粮食蔚然成风依然任重道远。

有人说,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丰",吃饭已经不成问题,节约粮食还重要吗?

饥饿是无声的危机。"当前我国还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2000多万城市低保人员和困难群众,这一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禄胜说。

国家粮食局2014年发布的资料表明,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每年餐桌外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

"粮食浪费问题,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一大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未来我国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设计,建立减少浪费和损失的粮食管理体系、定价体系、浪费惩罚体系,让全社会把粮食作为一种"紧缺的资源"来珍惜。

"第三反":让奢侈消费持续降温

中国正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消费大国……有研究指出,过度消费行为在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费去年达到106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46%,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人群。

由毕马威公司和某奢侈品零售商网站等机构今年10月份发布的一份 显示,面向中国90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产品门类的奢侈品平均消费较去年都有所上涨。例如手表上涨126%,包袋上涨109%,珠宝上涨65%.

专家认为,除了商品的奢侈消费行为外,一些地方仍在修建超标准的楼堂馆所,搞过度装修,这也属于挥霍浪费。

李禄胜说,过度消费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应以各种形式增强公众绿色消费意识,节约资源,自觉抵制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等畸形消费行为和高消耗、高开支的生活方式。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遏制过度消费。"落实这个‘三反行动’,有利于巩固前期成果,可谓正当其时。"

"民以吏为师。"竹立家说,遏制过度消费更要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做起。从严治党狠刹奢靡之风必须持之以恒,对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相关部门仍需拓展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坚决制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