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心得体会 > 导航 > 国家发改委朱之鑫解读总书记报告: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心得体会

国家发改委朱之鑫解读总书记报告: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国家发改委朱之鑫解读总书记报告: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张旭东、林红梅、韩洁)十七大新闻中心18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介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有新改善

朱之鑫介绍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条,一条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又好又快。经济总量有了快速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至2006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10.4%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年均4.9%的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较快、运行较稳、效益较好的时期之一。另一条是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59.5元,扣除价格因素,四年年均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年均增长6.2%。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局面。

长期看整个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当前物价水平、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时,朱之鑫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和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概念。cpi的上涨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这一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受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据统计,前8个月累计价格总水平上涨了3.9%,其中,3.3个百分点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引起的。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价格总水平仍将可能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但从长期看,整个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从国内来看,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工业消费品都是供大于求的,粮食已经是三年丰收,今年的夏粮和早稻又获丰收,秋粮也能获得较好收成,当前粮食库存充裕,预计粮价会趋于稳定,这是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一个基础条件。从国际上来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各主要国家也都面临着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而推动消费价格上涨的情况。随着粮价提高、生产的发展,世界上一些主要玉米、大豆出口国的播种面积都在增加,这样粮食产量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中国有句古话叫“粮价涨,百价涨”,只要稳定住了粮价,整个价格就可以稳定住。目前要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靠发展靠改革靠调节解决居民收入分配问题

在回答关于收入差距的问题时,朱之鑫说,当前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是个事实。但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都在不同程度地提高着。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完善等。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某一个历史阶段,往往会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差距,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第一靠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分好。第二靠改革,深化包括收入分配制度在内的诸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要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第三靠调节,就是要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经济当前是否已出现过热现象的问题时,朱之鑫说,今年以来的形势总体是好的,连续几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一些不稳定、不健康、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还在积累,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在看到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时,我认为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原因如下:第一,经济的过热和过冷描述的实际上是总量关系失衡的状况。当前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关系没有改变。第二,作为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全面的、持续的、大幅度的价格上涨。第三,作为总量关系的一个反映,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也明显改善。煤电油运等物质条件总体上没有出现全面紧张。说还不能得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绝不意味着可以盲目乐观,而是要对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特别是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性、可能性,对通货膨胀的压力,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工作上丝毫不能放松。要针对新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用“发展”代替“增长”可更好体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

有记者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和以前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法不同,从“增长”改成了“发展”,两字之差有什么深意?朱之鑫说,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全面。经济发展不但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要求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所强调的不仅是一个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等。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大家对发展的认识,统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要积极地引导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作为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安排政府投资、进行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要求。就转变增长方式而抓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需求、服务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用发展来代替增长,可以更好地体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

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还要加大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的节能减排形势的问题时,朱之鑫说,节能减排是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应该说实现目标是有难度的,但我们的目标不变,决心不变,责任不变,还要加大工作的力度。今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节能减排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10个方面的45条措施,政策力度很大。这说明我们推动节能减排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也在进一步落实,节能效果会进一步显现。去年,全国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1.33%,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今年上半年,单位gdp的能耗同比又下降了2.78%,这是连续四个季度的下降。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无非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结构调整节能,一个是技术进步节能,一个是管理节能,一个是全民自觉自愿地实行节能。例如“上大压小”,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提出了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分地区、分年度的计划。上半年全国已经淘汰了炼铁能力1140万吨,炼钢能力870万吨,预计全年可以完成下达的指标。截止到9月底,关停了小火电机组900多万千瓦,预计能够顺利完成全年1000万千瓦的目标。

记者招待会由大会新闻发言人李冰主持。现场提问踊跃,230余名中外记者参加了这场记者招待会。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解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经济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总书记有关经济工作的论述,本报记者专访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他从六方面作了深入阐述。

亮点一:从“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倒逼思维

马克思在1843年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就强调“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根本上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出发。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是思考和探究中国经济改革问题的总依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xx经济思想的现实根基。

“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就是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之“事”求其所“是”,就是从实际的和现实中发现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所在,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直面现实,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以问题倒逼,能进一步增强经济改革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切实推进经济改革进程。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从“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到“问题意识”、再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既是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也是xx经济思想特色的彰显。

亮点二:“历史、现实与未来相通”的理论和实践探究视域

总书记多次提到,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总书记就十分重视对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历史经验的探索。他指出,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xx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xx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xx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由此得出的重要结论就是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定位,这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对历史经验的探索,不仅明示了前人探索的印迹,而且还留下了前人探索中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揭示了理解现实的基础,而且还留下了继续探索的台阶;不仅显现了未来发展的路径,而且还留下了接续前行的经验。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结合是经济学方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总书记有关经济工作的论述给我们的重要方法论和立场、观点上的深刻启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

亮点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作用的总体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有着重要的牵引和带头作用。总书记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根本上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问题;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又要在经济机制的具体作用过程中实现和完善。

总书记指出,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总书记拓展理论视野,在对基本经济制度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问题作了新的探索:一是在功能定位上,要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三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总书记从制度、体制和机制结合上的这一新的探索,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意义和实现路径。

亮点四: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本目的。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布局中,总书记就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等理念,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向。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的思想,拓展了生产理论的认识视域。总书记还从“三个进一步解放”的结合上,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要从“三个进一步解放”的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深刻地理解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总书记对“三个进一步解放”的阐释,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展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思想解放、社会活力增强之间的合力作用和综合功能。

亮点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具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四大就提出了计划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确立以来的20多年,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和加强,宏观调控体系也不断完善,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总书记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主客观条件具备,我们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这就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社会关系的背景。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来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总书记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新的阐释。

亮点六:谋划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探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一直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认识,要正确处理好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稳妥审慎、稳中求进的辩证关系。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既有过去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也有现在和未来面对的“硬骨头”和“险滩”,需要一种既坚守已有成就和经验的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不断开拓进取的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前提。中国经济运行轨道,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段。这就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的科学判断;要破除“唯gdp论”、走出高速增长的“纠结”,但又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让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要坚守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目标,要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根本手段,缜密谋划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经济发展态势,真正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是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方式和方法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

解读胡总书记报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聆听报告,热议发展,代表们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继续深化,是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对发展路径的坚定抉择。

忆往昔,中国经济波澜壮阔创奇迹;看今朝,又好又快更上层楼续辉煌。

时代的选择,科学的选择

29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始终是主旋律。经历风风雨雨,走过沟沟坎坎,坚持发展不动摇,成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跃至世界第四,29年经济增速平均9.7%;我们告别了短缺经济,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樊篱,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资源环境也亮起了红灯:耕地正在逼近18亿亩红线;缺水威胁着400多个城市,水污染问题也在步步紧逼。

在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背后,是我国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继续不计代价发展,就会使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实践呼唤发展理论的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处于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耽误不得,也失误不起。”“从‘加速发展’,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党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经济全局的驾驭更加成熟。”“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关键要在‘好’上狠下功夫。”代表们说。

又好又快发展,是时代的选择,是科学的选择。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正走上一条全新的科学发展道路。

实现新转变,迈上新台阶

新思路带来新转变,新实践迈上新台阶。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不是简单的字序调整,而是发展观的转变、政绩观的转变,就是要让‘快’服从‘好’,坚持‘好’中求‘快’。”山西省发改委主任令政策代表说,山西决不能再要污染的gdp、黑色的gdp!山西正在淘汰近1000亿元gdp的落后产能,相当于XX年全省gdp总量的1/5。在山西许多地方,gdp已经不再是考核工作的重要指标,大家关心的是“发展的后劲”。

“好”字当头,带来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山西沁源县沁新集团董事长孙宏原代表说,光依靠吃资源,能吃几年?我们公司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原煤变精煤,煤矸石发电;精煤炼焦炭,余热发电,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把煤“吃干榨尽”,资源回收率达到80%以上,矿井水利用率达95%。

“好”统领“快”,许多地方的“眼光”开始变得挑剔了。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因为有了绿色“门槛”,先后拒绝了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的项目。

“现在经济指标少了,社会、环境指标多了。”“现在计划性指标少了,约束性指标多了。”代表们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宏观调控,分类指导,统筹兼顾,政策措施带来的积极变化正在显现:

[1][2]下一页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第一次提出约束性指标、第一次实行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节能成为许多地方、企业的自觉行动。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首次由升转降,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

反哺“三农”不断加力。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今年上半年,农民增收高达13.3%,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自主创新稳步推进。高技术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去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生产和投资快于东部地区,呈现出东部投资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今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免税100多亿元,国有企业轻装上阵。

……

如今,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西北到东北,又好又快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去年广东服务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工业,工业的动力更加强劲、更为“绿色”;北京变制造业为“创造业”,不仅提高了服务业的比重,而且增强了工业的竞争力;上海经济显示了“结构优化,效益趋高”的特点,去年全年投资增幅回落而社会消费却增长了13%,现代服务业“顶起了半边天”。

5年不平凡。我国经济不仅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开始迈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形势稍好,尤需审慎。发展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越多。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依然面临新的课题、新的矛盾。

胡锦涛同志指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是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的判断。”青海省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代表说。

“这表明我们党更加清醒、更加稳健、更加成熟。认清了形势,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山西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代表说。

代表们说,慢步走,差距会越拉越大;快步走,才有希望赶上去。但是,这个“快”应当是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速度,是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得到保护的速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了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XX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代表们说,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国民经济必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续写新的辉煌!

作者:赵永平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页[1][2]

优秀范文:解读胡总书记报告——从十七大报告看经济发展新趋势


《优秀范文:解读胡总书记报告——从十七大报告看经济发展新趋势》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从十七大报告看新趋势――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

十七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十七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在讨论中指出,今后经济发展必须转变方式、突出发展成果共享、正视发展中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四个协调

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新的转变。卢中原代表说,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词之差,含义深刻。”卢中原代表说,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更强调了经济本身;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

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中,已经看出了这种转变。卢中原代表说,有四个方面的协调需要在实际中重点落实: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突出消费;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

“这四个协调,最终是要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相互统一。”卢中原代表说。

改善民生的五个重点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更要强调发展必须为了人民的利益,同时由人民来享受发展的成果。卢中原代表说,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改善民生,有五个重点方面。

优先发展教育,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之策。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这不但影响了发展,而且也影响了个人择业的能力。保证公平的教育,可以做到每个人起点的基本公平。

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一个新的提法。这个新的思路确定了在就业工作中政府和个人的定位,政府侧重于培养环境,而个人地要发挥创造性、主动性。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尤其是强调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关注低收入者和工薪阶层的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凸显了政府的保障功能,凸显了农村保障体系的建立,让所有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保障,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要求。低收入者群体,常常有家庭因病而陷入贫困。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生活水平的稳定和提高,更需要基本的医疗保障。

不容忽视的四个挑战

改革开放29年已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建造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具备许多有利的条件。卢中原代表说,也应该注意到有四个挑战,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这对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二是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比如在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经济社会考评体系等方面,还有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地方,需要尽快解决。

三是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协调性。尤其是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要求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目标、模式。另外,不同地区尽管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但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均等化。

四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主动加入全球化进程,向世界贸易体系开放。中国与全球经济的互动越来越明显,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确定国内经济工作的各项政策。(赵承、顾立林、董峻)

《优秀范文:解读胡总书记报告——从十七大报告看经济发展新趋势》是篇好,涉及到发展、代表、中原、经济、要求、提高、协调、转变等范文相关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解读胡总书记报告:在共建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地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引起与会代表乃至全社会的共鸣。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社会和谐体现党的执政理念

2000多年前,《礼记·礼运》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00多年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明确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千百年来,大同世界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人民安居乐业,老幼各得其所……

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一个目标——建设和谐社会;XX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诞生80多年、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艰辛的探索之后,最终确立了这一重大执政理念。它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并以丰富的实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伴随着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的出台,和谐之风劲吹神州,和谐之音响彻全国。和谐,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

“这么多的惠民政策,老百姓十分欢迎!他们希望好政策延续不变,希望党的十七大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实惠!”来自基层的代表、天津市东丽农村合作银行大毕庄支行党支部书记武秀芬的这番话,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许多十七大代表谈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远大目标。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和实现这一美好社会理想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思路渐渐清晰,行动步步深入,促进社会和谐变成明确的目标。

经济实力飞速壮大,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着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十七大代表、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韩先聪认为,我国社会虽然在总体上和谐,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还需要完善和健全;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

“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自重庆律师行业的十七大代表孙发荣如是说。

和谐建设化为百姓幸福体验

XX年1月1日,废止农业税,长达26XX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河北省农民王三妮自费铸“告别田赋鼎”,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最近几年,中央各种支农惠农政策频频出台,反哺农业的力度前所未有。

这是党中央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伴随着这一进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民生”、“民意”等词汇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家层面重要会议乃至各项重要政策的关键词,并一步步化为百姓的幸福体验。

[1][2]下一页

一项项新举措出台,一个个“老大难”化解,一张张笑脸绽放,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有力注解。

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旨在实现“居者有其屋”;免除农村地区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学杂费,意在让所有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为了逐步让“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历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是要努力让每个人都公平发展……

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第一次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第一次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第一次实行环保问责制、第一次出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一次实行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昭示着在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上,秉承“天人合一”传统的中国人决心甚大,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为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努力探索、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是许多代表的共同体会。

十七大代表、黑龙江漠河县委书记王秀国由衷地说,胡锦涛同志讲得好,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做基层工作的,一定要理清两者的关系,既保护好当地的绿水青山,又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解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总书记有关经济工作的论述,本报记者专访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他从六方面作了深入阐述。

亮点一:从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倒逼思维

马克思在1843年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就强调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根本上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出发。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是思考和探究中国经济改革问题的总依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xx经济思想的现实根基。

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就是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之事求其所是,就是从实际的和现实中发现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所在,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直面现实,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以问题倒逼,能进一步增强经济改革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切实推进经济改革进程。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从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到问题意识、再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既是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也是xx经济思想特色的彰显。

亮点二:历史、现实与未来相通的理论和实践探究视域

总书记多次提到,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总书记就十分重视对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历史经验的探索。他指出,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xx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xx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xx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由此得出的重要结论就是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定位,这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对历史经验的探索,不仅明示了前人探索的印迹,而且还留下了前人探索中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揭示了理解现实的基础,而且还留下了继续探索的台阶;不仅显现了未来发展的路径,而且还留下了接续前行的经验。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结合是经济学方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总书记有关经济工作的论述给我们的重要方法论和立场、观点上的深刻启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

亮点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作用的总体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有着重要的牵引和带头作用。总书记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根本上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问题;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又要在经济机制的具体作用过程中实现和完善。

总书记指出,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总书记拓展理论视野,在对基本经济制度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问题作了新的探索:一是在功能定位上,要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三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总书记从制度、体制和机制结合上的这一新的探索,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意义和实现路径。

亮点四: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本目的。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布局中,总书记就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等理念,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向。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的思想,拓展了生产理论的认识视域。总书记还从三个进一步解放的结合上,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要从三个进一步解放的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深刻地理解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总书记对三个进一步解放的阐释,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展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思想解放、社会活力增强之间的合力作用和综合功能。

亮点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具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四大就提出了计划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确立以来的20多年,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和加强,宏观调控体系也不断完善,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总书记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主客观条件具备,我们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这就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社会关系的背景。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来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总书记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新的阐释。

亮点六:谋划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探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一直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认识,要正确处理好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稳妥审慎、稳中求进的辩证关系。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既有过去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也有现在和未来面对的硬骨头和险滩,需要一种既坚守已有成就和经验的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不断开拓进取的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前提。中国经济运行轨道,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段。这就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的科学判断;要破除唯gdp论、走出高速增长的纠结,但又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让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要坚守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目标,要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根本手段,缜密谋划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经济发展态势,真正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是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方式和方法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

优秀范文: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理想照耀征程


《优秀范文: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理想照耀征程》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是一个国家奋勇前进的灯塔,是一个百折不挠的支撑。

一个民族的理想深深植根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在封建社会,最大的理想是“等贫富,均田地,无贵贱”;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是一部中国的屈辱史、人民的血泪史,****“三座大山”,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

在长期的奋斗和探索中,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理想。

伟大的事业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责无旁贷。应动员一切力量,加强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埋头苦干,开拓奋进。(鲁平)

《优秀范文: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理想照耀征程》是篇好,涉及到社会主义、理想、人民、民族、共同、中国特、思想、深刻等方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解读胡总书记报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解读胡总书记报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又快的任务。聆听报告,热议发展,代表们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继续深化,是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对发展路径的坚定抉择。

忆往昔,中国经济波澜壮阔创奇迹;看今朝,又好又快更上层楼续辉煌。

时代的选择,科学的选择

29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始终是主旋律。经历风风雨雨,走过沟沟坎坎,坚持发展不动摇,成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跃至世界第四,29年经济增速平均9.7%;我们告别了短缺经济,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樊篱,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资源环境也亮起了红灯:耕地正在逼近18亿亩红线;缺水威胁着400多个城市,水污染问题也在步步紧逼。

在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背后,是我国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继续不计代价发展,就会使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实践呼唤发展理论的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处于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耽误不得,也失误不起。”“从‘加速发展’,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党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经济全局的驾驭更加成熟。”“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关键要在‘好’上狠下功夫。”代表们说。

又好又快发展,是时代的选择,是科学的选择。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正走上一条全新的科学发展道路。

实现新转变,迈上新台阶

新思路带来新转变,新实践迈上新台阶。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不是简单的字序调整,而是发展观的转变、政绩观的转变,就是要让‘快’服从‘好’,坚持‘好’中求‘快’。”山西省发改委主任令政策代表说,山西决不能再要污染的gdp、黑色的gdp!山西正在淘汰近1000亿元gdp的落后产能,相当于XX年全省gdp总量的1/5。在山西许多地方,gdp已经不再是考核工作的重要指标,大家关心的是“发展的后劲”。

“好”字当头,带来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山西沁源县沁新集团董事长孙宏原代表说,光依靠吃资源,能吃几年?我们公司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原煤变精煤,煤矸石发电;精煤炼焦炭,余热发电,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把煤“吃干榨尽”,资源回收率达到80%以上,矿井水利用率达95%。

“好”统领“快”,许多地方的“眼光”开始变得挑剔了。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因为有了绿色“门槛”,先后拒绝了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的项目。

“现在经济指标少了,社会、环境指标多了。”“现在计划性指标少了,约束性指标多了。”代表们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宏观调控,分类指导,统筹兼顾,政策措施带来的积极变化正在显现:

[1]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第一次提出约束性指标、第一次实行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节能成为许多地方、企业的自觉行动。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首次由升转降,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

反哺“三农”不断加力。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今年上半年,农民增收高达13.3%,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自主创新稳步推进。高技术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去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生产和投资快于东部地区,呈现出东部投资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今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免税100多亿元,国有企业轻装上阵。

……

如今,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西北到东北,又好又快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去年广东服务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工业,工业的动力更加强劲、更为“绿色”;北京变制造业为“创造业”,不仅提高了服务业的比重,而且增强了工业的竞争力;上海经济显示了“结构优化,效益趋高”的特点,去年全年投资增幅回落而社会消费却增长了13%,现代服务业“顶起了半边天”。

5年不平凡。我国经济不仅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开始迈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