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三问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三问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三问教师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25个年头了,在这25年里,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喜怒哀乐。要想做个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也许我们还不知道,好老师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前段时间学校开展了关于三问教师的学习讨论活动,何谓三问教师?就是指:传道授业,我会什么?关爱学生,我做什么?为人师表,我凭什么?短短二十四个字,却让每位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对照着这三问来看,也许真的没有人能完全做好。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

传道授业,我会什么?韩愈在《师说》中的话无疑给教书育人的老师们一个很好的注解。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只有自己学得多了,给予学生的才更多。刚从师范毕业时,我以为自己拿到了毕业文凭就是一位合格教师了,但在实践工作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缺乏。同时,也深深认识到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只有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

01年的11月,县教育局请来英国专家对全县体育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定向运动的培训,并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普及。两天的培训使我大概地了解了这项运动,却深知这项运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一定要把这项运动教给我的学生。于是,我反复阅读培训时的资料,虚心请教别的老师,不断从网上查阅资料,边学边教,使我校在普及定向运动课堂教学走在全县之首。我在两年内收集、积累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训练资料;五年后,完成了《普及小学定向运动课堂教学》的课题;九年后,编写了定向运动课堂教学校本教材。

因此,在回答传道授业,我会什么时,老师们不用心虚,只要肯不断地学习、充电,就能胜任。

但是,作为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因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我,希望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更希望学生能全面均衡的发展。每次给学生训练前,我总要问他们身体状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训练中,不断地给学生测脉搏,了解他们的身体负荷及恢复状况;训练后,再三叮嘱他们穿上衣服、注意休息。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我自己的儿子一样。我觉得好老师一定是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们的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关怀呵护的举止,一声无意的激励的话语,都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条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是范。为此,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期望,一种召唤,一道无声的命令,更是引导和激励学生完善品德、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教师的为人师表直接关系学生人格的塑造,影响学生一生的做人品质,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简单消失。这种影响已经凝结成为学生内在品质中比较稳定的一部分,从而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因此,我自感教师职业光荣的同时,也深感教师责任的重大,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三问自我,处处反省自己,相信一定会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满意教师。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三问三思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要开展党员干部 三问三思学习讨论活动。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我时常扪心自问面对群众期盼,有多少为民服务情怀;面对发展重任,有多少务实干事的担当;面对党的纪律,有多少清廉守正的自觉,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干部为什么、给后人留下什么等问题,通过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的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本职,服务群众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做好本职,服务群众,是我们开展基层工作的核心要求。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多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工作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唯一标准,是求真务实、科学行政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生动实践。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目标对了,标准明了,才能指导各项工作,否则,一旦目标不对、标准不明,则会使我们的工作失去方向、偏离重心。

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在当下正热火朝天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认为我们的工作要以政府引导,依靠群众的工作模式。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当然,在工作的开展中,群众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利益上看问题,导致群众工作难做。而事实上,当我们的主张不能得到群众理解时,首先该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们的位置上,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立场来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找到解决问题、办好事情的方法也就不难了。

三问三查促三保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三问三查促三保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9月份,xx单位开展了“三问三查促三保”活动,在1日至10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现将有关学习心得和体会小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动员,使本人清楚了“三问三查促三保”活动的指导思想
开展“三问三查促三保”活动,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保一弘扬”目标要求和全街道“一根主线,六个重点”工作部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与能力建设,引导全街道干部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思想修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振奋精神,为实现我街道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通过学习,使本人清楚了“三问三查促三保”活动的主要内容
“三问三查促三保”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1、“三问”:一是问自己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做了哪些工作。二是问自己为老百姓致富、改善民生提供了哪些帮助。三是问自己为保南康平安、促进社会和谐尽了什么职责。
2、“三查”:一是查事业心责任感强不强,看是否讲政治、讲大局,自觉从大局利益出发,团结务实谋发展;是否爱岗敬业、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上;是否对上阳奉阴违、对下敷衍推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是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查工作是否漂浮、作风实不实,看是否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是否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积极主动攻坚克难;是否做到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处理;是否有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办事不公、执法不严、为政不廉和“三乱”等现象。三是查能力素质强不强,看是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谋划、决策和安排工作,是否精通本职业务、善于做群众工作,维护一方稳定;是否做到完成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是否有解决实际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是否有遇到复杂的矛盾、棘手的难题绕道走的现象。
3、“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三、通过集中学习,本人明确了差距,增强了改进作风、提高能力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集中学习一批教育读本。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学习了《党章》、毛泽东同志《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整顿党的作风》、《反对自由主义》,胡锦涛同志《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和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省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同志在市纪委三届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对照要求,明确了差距,增强了改进作风、提高能力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四、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本人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
开展了大讨论活动,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在宗旨意识、思想作风及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广泛讨论和思考如何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明确努力方向。讨论中引导干部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确强烈的责任心、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是做好工作的保证,从而自觉强化了责任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和讨论活动,为下一阶段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查摆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上阶段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查摆问题。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日

关于 “三问教师”学习心得感受


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5个年头了,在这5年里,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喜怒哀乐。上师范的时候,每个人脑子里都装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个观点,也想过一定要当一个好老师,当我们真正走进教师队伍之后,很快会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要想做个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可能我们还不知道,好老师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前几天我们学校开展了关于三问教师的讨论活动,何谓三问教师?就是指传道授业,我会什么?关爱学生,我做什么?为人师表,我凭什么?短短二十四个字,却让每位为人师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对照着这三问来看,也许真的没有人能做到。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更要不断的学习。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培养祖国的栋梁,塑造人的灵魂。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韩愈在《师说》中就有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韩愈的话无疑给无数教书育人的老师们一个很好的注解。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教师如果还只有一桶水肯定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只有自己学得多了,给予学生的才更多。我认为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时俱进,为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把好上课关,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把教育思想和科研思想融入到教学之中。

但是,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因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记得给我们进行岗前培训的老师曾说过要做一个让学生又敬又畏的老师,我想这个度恐怕没有谁能掌握好。有人认为严师出高徒,你只有对学生严厉,他们才会听话,才会有好成绩。确实,如果这样做,最起码可以达到一个目的了,那就是让学生怕,同时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产生了,我想如果一个老师让学生一见到就害怕,那么他们对你的尊敬也就荡然无存了。一个好老师会让学生想亲近,想把心里话不由自主地告诉他。我觉得好老师一定是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们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关爱孩子,把爱融入教学。善于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从爱孩子到欣赏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出创造的潜能。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关怀呵护的举止,一声无意的激励的话语,都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关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就会发现他们是那样值得我们赞叹。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要把自己心中的阳光带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光芒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觉得自己在关爱学生上做得不好,从没有试着和学生交朋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试着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把爱带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让学生成为我的骄傲。

也许教师这个职业在别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钱少,还没有前途,所以曾经也有些老师不甘于平凡贫穷而重新选择职业。我为自己是老师而自豪,当别人知道我是老师时,也会流露出羡慕敬佩之情,因为我们所担负的责任可不是其他人能得到的。能在平凡的职业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才是伟大的。当我们抱怨工资少待遇差时,看看四川天梯小学的夫妻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吧,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坚守19年呢?是那些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打动了他们,是那里的一切感动了他们。他们没有想过有什么回报,心里一心想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将来走出那个闭塞的大山,他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那些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师爱的沐浴中快乐的成长。他们感动了中国人,更感动着我们,这样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希望所有的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着自己做一个三问教师,如果我们能处处反省着自己,相信也会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满意教师。

刘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