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 导航 > 长征精神-跟着走

长征精神-跟着走。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长征精神-跟着走,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跟着走”——长征精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重大的军事战略转移。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说过:“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提供了一组数据更为详细:路上一共 368 天,有 235 天用在白天行军上, 18 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总长 5000 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 44 天,平均每走 114 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 71 华里,即近 24 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长征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很多年以后,当记者问及邓小平同志对长征的感受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三个字“跟着走”。我却认为这就是长征精神的最简单而又最深邃的阐释,这里面包含至少三方面要求:一、 “跟着走”是跟着党走,跟着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这是一个方向的问题。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战士坚决拥护毛泽东和部分中央领导的正确主张,自觉抵制 “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终于跳出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合围歼红军的企图。可见,“跟着走”并非漫无目的盲动,而是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 “跟着走”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这是一个作风的问题。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任何投机取巧和偷奸耍滑都是要不得的,也是不可能的。红军没有飞机、没有汽车可以搭载,甚至连战马都少的可怜,只能靠一双腿脚翻越高山、踏过崎岖荆棘。如果时时仰望目标,惊讶于大山的巍峨与路途的坎坷,只会心生畏惧而踯躅不前。三、“跟着走”是团结协作、步伐一致的走,这是一个方法的问题。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各路红军互相支援,密切配合;红军将士同心同德,互相帮助,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刻,总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和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也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每个人都处在一个新的长征路上。继承和发扬“跟着走”精神,不仅是发展各项事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结合秘书工作实际,我认为 “跟着走”必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领导要求,始终在正确方向上开展工作。

秘书工作是以领导工作为轴心的辅助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首先就是要了解领导意图,只有这样,开展工作才具有针对性,才能让领导满意。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才能与领导实现思想上的共鸣与实践上的同步。1.勤于学习。通过学习领导讲话、述职、报告等文件,争取同领导者一样了解和掌握全局性工作,同领导者一样了解和掌握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并加以理解、完善和落实。2.勤于思考。对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要多思考,多问个为什么,只有追根寻底,找到理解领导的根本途径。3.勤于总结。帮助领导办完一件事、协调完一项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认真分析领导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协调,及时对领导的思路进行动态的把握。

二是必需发扬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作风,始终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工作。秘书工作是辛苦的工作,又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可以说是“加班加点市常事,身在幕后人不知”。但事实上,秘书工作的高尚可贵之处,就在于这种献身精神、埋头苦干精神、热爱事业的精神、不计较报酬待遇的精神。这要求秘书人员:1.讲政治。要自觉实践党的宗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该说得不说,不该做得不做,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2.讲奉献。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履行职责作为目标追求,通过取得实绩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上不讨价还价,不斤斤计较,不争夺名利,做到名利往后看,工作向前看。3.讲风格。要勇于迎难而上,敢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真正做到不出事、不误事、不乱事。

三是必须提高协调沟通、多方联动的能力,始终以和谐的氛围促进工作。秘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枢纽,有调度、协调、综合加工的作用。因此,必须相应的能力,切实做好协调工作。一是任务上协调。要深入一线和基层,从群众中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科学地加以分析研究,如实客观地向领导反映,协助领导将其转化为工作思路、计划、方案等等,努力找到领导决策和群众利益的结合点,使领导的意图与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相吻合。二是关系上协调。要认真对待和妥善协调好上下级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自觉维护领导权威,积极维护领导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实现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使全部工作始终在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开展。三是时间上协调。要敢于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为领导把关,真正使领导从文山会海和大量的应酬性活动中解脱出来,保证领导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干实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长征精神感悟


学习长征精神感悟

计财团支部 汤铮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本人有幸参加了厂团委组织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思想教育活动。聆听研究红军长征史的专家——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张国军所作的专题讲座。

张国军副主任是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获得者,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专业技术7级。讲座中,他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军史特别是红军长征史的丰硕成果,以《从瑞金到延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为题,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一是如何在中国革命、世界历史及人类生理极限与意志追求的大背景下审视红军长征;二是以一到十的表达形式,精彩解读了长征的伟大历程;三是从五个方面概括了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张国军副主任的讲座,语言朴实,史料详实,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本人通过聆听,感悟颇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通过聆听讲座,让我们从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清晰的感受到在长征征途中孕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人类历史上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最佳范例。对于今天全面落实、构建社会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人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人们物质极大丰富,精神却极度空虚,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基于此,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国格外重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既是历史所托,也是时代所需。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何解决国家发展新长征路上的现实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纵观整个长征过程,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面对敌人,面对恶劣环境,红军之所以舍生忘死,不屈不挠,就是因为有革命的信仰在支撑着,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信仰迷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等曾经在我们党内最为普遍的精神已经丧失,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这种情况有所转变,然而并没有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心中正是因为有着"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高于一切"的坚定信仰,才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胜利。在他们为信仰而出生入死中,依靠的不是"福大命大"、不是"上天庇护",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靠的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能胜利、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成功。目前,我厂正处于开启宏伟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纷繁艰辛的工作,作为青年党员、团干部的我们,就要自觉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要当好全厂团员青年的带头人,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要锻炼一支新的"青年红军队伍".我厂的团干部虽然基本上都是兼职,但依然一定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要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腐败思想浸蚀。结合当前党内、团内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红军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仰望红军精神,重温入党誓言,感悟信仰的巨大力量,要以党章党规为镜、以"四讲四有"为镜,把讲政治、有信念放在首位,要爱岗敬业,艰苦朴素,主动作为,用自己的人格去带动、引导、影响周围的团员青年,要立志为把锡柴建设成为发动机行业的"奔驰、宝马"做出积极的新的贡献。回顾张国军副教授向大家讲述的长征之路,红军战士们明知路途遥远,却万死不辞,前仆后继,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饥饿、严寒、伤痛等生存极限的考验,靠简陋装备战胜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如今,锡柴的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压力巨大,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坚定信念,我们更要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也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革命主义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长征虽然过去了80年,但是它的精神永远不会也不应该成为过去。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长征精神。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学习长征历史,记取长征经验,弘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激励全体锡柴党员干部职工在攻坚克难中奋发前进。只要我们永远保持红军长征时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一定能铸就锡柴百年之基业;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经受考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青春筑梦,我们在路上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生产团支部 陈潘吉

12月份,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团委组织我厂的部分团干部和青年员工,参加由无锡市图书馆主办、江南晚报社协办的《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活动,活动在无锡市图书馆一楼开讲。

讲座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张国军副教授带领大家反思长征那段如诗如歌的征程,并把它放到中国革命、世界历史以及人类生理极限与意志追求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阐述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让大家深切感受长征伟大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张教授的讲座又让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0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永不言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召唤,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蹉跎和诠释,那更是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只有向梦前行,青春才更有意义。青年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每一个青年人都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提高德行品质,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

作为一名年锡柴的青年员工,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牢记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幸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团队中发光发热,为锡柴的事业添砖加瓦。我相信有一天,一个个小小的梦,会成就我们的锡柴梦,更会筑成大大的中国梦!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学习长征精神心得


学习长征精神心得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红军的作战,是在敌强我弱,兵力、装备居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托的战况下进行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长江天险,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跨越雪山草地,挖野菜,吃树皮草根,克服重重困难,红军终于战胜了敌兵的围追堵截,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长征精神的深刻启示


长征精神的深刻启示


要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的思想路线。
 要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崭新道路。 党要领导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就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要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必须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人民军队。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人类历史上竖起的一座代代传颂的无畏丰碑。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一)
 长征,是党和红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下被迫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党领导红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长征的胜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可是,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对日实行妥协政策的同时,调集重兵“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被迫率领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的丧失,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格局。在国民党军重兵逼迫下,战斗在大江南北的红25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红6军团分别先后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就由局部发展成全局性的战略转移。
 在不断加剧的民族危机下,红军的战略转移,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而是同时负有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发展,以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的伟大历史使命。
 党和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可谓步步险关,处处绝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然而,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一路闯关夺隘,勇敢前进。从1934年10月10日长征开始,到1936年10月22日长征结束,各路红军在长征中总行程达6.5万余里;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有120余次,牺牲营以上干部432人;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俘敌2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红军还战胜了自然界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其中包括赣江、湘江、乌江、大渡河、金沙江等激流汹涌的著名大川;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上百平方公里茫茫草地。在此期间,我们党还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尽管付出了兵力损失达3/4的重大代价,但红军最终实现了会师西北的战略目标,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使党和红军克服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也为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长征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罪恶企图,向世人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使党中央实现了对全国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整体合力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精华”。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军治国的宝贵人才;更重要的是,在浴火重生的伟大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脱颖而出,并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这一切,标志着党开始走向成熟。
 长征的胜利,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红军以英勇无畏的斗争,将被迫进行的求生存转移,转变为开赴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在华北的抗日前哨地区建立起前进的阵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促进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的胜利,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国内外的影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赢得了国际上正义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广大人民由此而懂得: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获得解放;只有参加和支持红军,才能翻身当家作主人。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集

长征精神的深刻启示第2页

中体现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政治觉悟;与广大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求实创新的胆识。这一精神,不仅是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高度凝结,也是后来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发展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
 红军长征胜利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红军将士在万里征途中,用生命和热血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仍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要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的思想路线。
 红军长征能够夺取胜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集体。正是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彻底扭转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说,就是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下,党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从根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党全军力量,从而引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指导理论,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又快又好发展”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此统一全党的思想,凝聚全党的意志,集中全党的智慧,激发全党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要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崭新道路。
 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就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搬书本上的条条和外国经验,无视中国革命实际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惨痛教训使党和红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道路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开创。只有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革命道路,才能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遵义会议迈出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从此,我们党把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主推举出值得依赖的领袖,自主决定仗怎么打,路怎么走,特别是在历史转折关头,敏锐把握机遇,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打开了中国革命的广阔空间。
 今天,我们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充满未知和困难。要取得这场新长征的胜利,关键在于创新。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自己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依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努力开创出一条造福全体中国人民和促进世界繁荣发展的崭新道路。
 党要领导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就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红军长征,是在无后方依托、流动作战和非常险恶的环境下进行的,但党和红军也从来没有忘记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红军战略转移方向的多次调整和党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的确定,充分表明我们党始终是把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党和红军赢得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根本原因。红军长征,共经过14个省和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所到之处,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深入说明党和红军的宗旨,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他们的救星和希望,从而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正是有了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党和红军才能夺取长征的胜利。
 长征途中,党和红军的各级领导和指挥员,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很多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战死沙场。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喋血遵义城;红25军政委吴焕先血洒四坡村;红34师师长陈树湘伤重被俘,掏腹断肠,壮烈牺牲。聂荣臻曾说:红军打仗打的是干部,打的是党团员。每打一仗下来,党团员负伤之数,常常占到伤亡数的25,甚至50。正是党员干部这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的作风,激发了广大战士们的极大斗志和勇气。红军军心之团结和士气之旺盛,为当时国内任何军队所不及。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的稳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中央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体现出来的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新风范,更是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目前党群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也不容忽视。一些人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生活,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严重侵害了党的肌体,败坏了党的作风,危及了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使党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坚强的战斗力,领导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
 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党和红军在长征中迭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在面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面对严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时,红军指战员之所以能够以顽强的意志、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情绪坦然面对,靠的就是对党的忠贞,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们也毫无怨言,坚定地跟着党革命到底。
 党和红军中,有一大批甘为理想信念而献身的坚定分子,老一代革命家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如朱德、贺龙、刘伯承、叶剑英等人,投身革命前都曾在旧军队中有着高官厚禄,但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他们不惜放弃这一切毅然加入共产党。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为了跟党干革命,告别家人、离开故乡,踏上了迢迢征途,很多人付出了生命和热血。这种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他们心甘情愿地舍弃个人一切,投入伟大的革命斗争洪流。历史一再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党我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是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支柱。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更加需要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来凝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要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必须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人民军队。
 长征胜利最重要的启示之一就是,为了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胜利发展,党必须牢牢掌握一支忠实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革命武装。长征中,红军之所以能经受住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党内斗争等多重考验,创造出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固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政治工作的强有力保证作用;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规律的建军、作战思想、原则和制度。红军遵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原则,充分发挥运动战的优长,用“走”创造战机,以“打”开辟道路,“打”时敌人闻风丧胆,“走”时敌人望尘莫及,真正实现了毛泽东所说的“完全主动作战”。所有这些,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仍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深化“军魂”教育,确保打得赢、不变质,更好地履行所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伟大的长征,铸造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让我们在长征精神鼓舞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中华民族的新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长征精神体会--信念永存


长征精神体会--信念永存
长征精神体会--信念永存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来的,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留下了《忆秦娥》: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信念永存



长征精神与文艺发展


长征精神与文艺发展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今天的环境下,回顾这一世界瞩目的伟大历史事件,愈发感到长征胜利和长征精神的宝贵与巨大历史意义,更加感到今天的发展与长征精神的历史连接。长征表现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党内外艰难险恶环境下坚定不移的理想精神,我们今天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和协调发展任务,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尤为可贵。长征表现了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党的宗旨精神,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根本原则。长征也表现了英勇不屈,百折不挠,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今天面对发展中的诸多复杂矛盾,特别需要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好作风。长征胜利留下了很多宝贵精神,其中让我们最刻骨铭心的精神,是坚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精神。今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长征胜利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最初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初的胜利曙光。因为长征胜利以实事求是精神确立了党和红军的思想路线,确定了坚决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中国革命道路,确立了以实事求是精神为指导的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最为深刻的内涵。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人在牺牲了几十万战士生命和丧失众多革命根据地,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之后,最终清醒认识到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此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成为中国革命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路线。此后,延安整风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中,从思想理论上强化了这条生命线。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两个务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六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鲜明表现了实事求是精神的高扬。长征精神促使我们在曲折经历中,在思想上实践上对实事求是精神有刻骨铭心的自觉与回归,也才有今天持续发展的好局面。
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需要长征精神的支持鼓舞,在文化受到社会普遍重视,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时期,文艺也需要从长征精神中获取文化资源和创造动力。最重要的,仍然是长征胜利所昭示的实事求是精神、群众路线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这是文艺发展创新始终需要的思想氛围。文艺在今天有了很大繁荣,文艺的社会位置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程,文艺需要很清醒地认识如何发展创新。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上,文艺在广泛提高了自身社会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在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上,还存在不尽协调的现象,应该更加重视创作自由与社会和人民的结合,重视创作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从内容、形式、效益上贴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文艺的社会作用上,文艺对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需要更高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建设需要有更多更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含量,来提高现代化的质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通过更丰富更高尚的文艺活动来实现。文艺的效益也需要开拓更大的空间,形成更多的规模化效益。面对世界范围的文化竞争,文艺需要有更大竞争力、更大吸引力的发展。在创作繁荣中,文艺还迫切需要按照其自身规律的发展,策划项目、生产数量,都需要遵循规律,尊重科学。在文艺创作的精神作风上,现在更十分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文艺的生存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文艺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提高。但艺术的规律也表明,过分的对艺术经济条件的追求,未必能产生优秀作品,甚至会导致与人民心声的脱离。诚如马克思早就说过的:“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杜甫也说过:“诗穷而后工。”对于艺术领域违背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追求物欲,艺术家和文化官员都应该保持清醒的距离。艺术离不开物质条件,离不开市场环境,但艺术更不能脱离它所特有的精神和社会价值。物质条件可以变化,精神追求要求始终如一。艰苦奋斗精神正是与文艺的本质精神相通的。
长征精神对文艺更直接的意义还有它在文艺创作中巨大的资源价值。重视对长征精神的艺术表现,有助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开拓创新。50多年来,全景式和典型化地表现长征和其他重要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有过很多,如《长征组歌》、《万水千山》、《长征》、《七根火柴》等。很多创作注重历史真实的再现、领袖人物的塑造、历史人物的刻画,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同时,一些创作还停留在历史叙事和情节叙事方面,而关于历史的精神叙事和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特别是重大历史进程中的精神选择,精神选择中的历史人物的性格光辉,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表现。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有多少共产党人为之付出巨大牺牲,艺术而且深入地表现这种实践和精神探索,表现探索中人的精神历程,从历史叙事深入到精神叙事,是艺术魅力、艺术创新的广阔空间所在。
长征精神是党的财富,是党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我们发展的优秀传统,也是促进文艺开拓创新的宝贵精神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