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教师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教师幸福的艺术》的体会

学习教师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幸福的艺术》的体会。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学习《教师幸福的艺术》的体会,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听了老师的《的艺术》以后我深有感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作为老师,他的幸福感更多来自专业和事业的成功。的专业成长有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成长发展必要的外部条件、环境因素,二是教师自身的努力、成长的内部要求。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主要来自于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首先领导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知人善任、量才配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下属一条心。这就要求领导要了解教师的气质、个性,了解教师情绪的需要,如自尊、安全感、自信心等,还要了解教师心理的需要,如友情、亲情、同事关系等,要了解教师智力需要,如新的想法、知识、经验等。举简单的例子,每个朝代都有象诸葛亮一样聪明的人,为什么只有一个诸葛亮流芳百世?那是因为刘备太少的缘故。量才配岗,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这样老师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才有成就感,才有创造性的工作欲望。领导还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氛围。一方面应着力建设民主、平等、尊重的精神环境,形成活泼团结、向上温暖的集体,注重集体的荣誉感,突出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树立健康、向上、协调一致的良好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使教师在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让群体氛围带动和融化个体偶尔出现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交流、沟通,增进了解、信任,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营造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比如旅游、节日庆祝活动、谈心活动等,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比如做好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工作及疏通好教师的家庭矛盾等。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和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师才能感受到彼此的尊重、信任、赏识、关心,才能拥有愉悦的心情,才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当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自由起舞,成为最优秀的舞者之时,我们也就享受到了最真实的幸福。

一个幸福的教师,他的人际关系是最简单的,他只认真理,不迷权威,他的理想就是实现孩子们的理想,他的苦与乐和学生们一致。在同事面前,他的心态是:我有最好的方法,与你分享。教师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支撑为了孩子们成功,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只有学生、自我、同事、领导之间有着最纯粹的关系时,我们的工作才是自由、宽松的、和谐幸福的!

幸福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回望成功之路时,那每一个细小、平凡、普通的细节,都是一朵让人心醉的幸福之花。要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你就必须做好属于你的每一件细小的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节课,循循善诱地讲懂每一道题,精心地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伤感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

人生的幸福来自于你对三种关系的认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心,前两者都来自于外部,最后来自于自我,所以幸福更多地是一种感觉,你为你做过的事感到满足、快乐,你感受到这些,你就是幸福的人啦。教育的最高准则是培养幸福的人。所以,我们自己必须是一个幸福的人!

吴雪琪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幸福》心得体会


读了《的职业道德》和《的幸福》两本书后,感触颇深。下面谈谈我对职业道德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实际行动落实到教书育人这一历史使命上去,只有在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为培养更多的有素养的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行,爱一行。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四、更新育人观念,引导学生把做人放在首位。只有学生的文明习惯形成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学生自然会有求知的渴望和内驱力。

五、更新教育方法,让人人获得成功。面对后进的学生,老师要关心和爱护,要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从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入手,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达标,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黄丽明

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

文/赵艳玲

披星戴月上班,辛辛苦苦备课,精心设计一节节课堂教学,细心批阅一份份学生作业,耐心教授知识要点,苦心劝导莘莘学子,心系教学一日日,牵念课堂一年年。有考试成绩的压力,有淘气学生的伤害,有自我效能感的缺失。有顾不上照顾家庭与孩子的遗憾……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真实写照。

教师的职业如此辛苦,教师的工作如此沉重,在辛苦而沉重的压力下,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有句歌词说得好:“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睡梦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晶莹的汗水里。”教师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在自己成长的经历中。

在我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名叫玉琦(化名)的学生,我是高二时才接手教的。上过两节课之后,他找到我说:“老师,高一时数学我没学,现在我想学了,您说还来得及吗?我能学好吗?”我说:“只要你想学就来得及,就能学好。”他又说:“我怎么学才能学好呢?”我说:“上课认真听,细心记,耐心做,反复琢磨。”玉琦真的按我说的做了。我对玉琦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节节课都关注他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玉琦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由三五十分到七八十分,学习成绩也逐步提升。

由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一个举动,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上进心,增强自信心,使学生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学生的进步,他本人是高兴的,同时,教师更是幸福的。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尊重与理解,关注与赏识,帮助与支持。在我教的2009届毕业生中,有个叫崇铭(化名)的女孩子。她性格比较倔强,她的父母根本管不了她,她想怎样就怎样。但这个女孩的本质不坏,而且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只是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有一次,正上课(那节我没课),她来找我,要请假出去。原因是坐不住板凳,学不进去,想到街上逛逛,我是不可能答应的,跟她讲了很多,她也听不进去。最后,我干脆让她坐在我的位置上,随便翻随便看,这样磨了两节课,她的心情好啦,回去上课了。还有一次,她和一位教师发生冲突,而且很激烈,背起书包就走。当时她父母劝她,同学劝她,都不行。事后,等她心平气和时,我找她谈了许多,最后她又重新回到课堂,高考时以512分考入了长春院。

我们教师对待问题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心,它昭示着教育者的大度与力量。在宽容的气氛中,师生之间少了一些排斥,多了一些包容和尊重。在这份尊重中蕴含着一种信任,这份信任又会带来自尊,而自尊又会产生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看到学生的成功,教师是幸福的。正所谓:只要心中有大爱,幸福相伴神更怡。

教师的幸福不仅来自教学上,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我从教已有9年,9年中从数学组这个集体中学到了很多。

现在已离开一线的刘文范老师、刘春洁老师和正在任教的董艳华老师,他们在数学组被称为常青树,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对教育的热爱,教书的执着,治学的严谨,育人的不倦;赵宪君老师和张洪亮老师,是我们数学组的智囊,我们有什么疑难杂症的问题就请教他们,他俩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周正君老师和姜淑玲老师这两位大姐级的人物是我们数学组的核心,不仅业务上挑重担,挑大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更是思虑周全,关心备至;史万军老师和陈卫坤是我们数学组制作课件的专家,特别是有公共课时,他俩会毫无条件、毫无报酬地为我们精心制作课件,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还有一群充满活力,积极上进的年轻力量。你们说,我生活在这样生机盎然的团体中,能不幸福,能不快乐吗?

教育的事业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土地,我们每天迎着晨曦,踏着露珠,乘着铃声,去栽培绿叶,浇灌蓓蕾。我们年复一年地在这块土地上播种未来,耕耘开拓。使贫瘠变成肥沃,使荒芜变成茂盛……我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收获着成功,正是因为有了成功,我们才能分享到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多年的任教生活使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工作很平常,幸福快乐在课堂。

起早贪黑虽辛苦,汗水化作桃李香。

(作者单位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高级中学)

教师批评的艺术


表扬与批评是对立统一的,有表扬就有批评。

批评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与人不怕表扬正相反,批评不讨人喜欢。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听人批评是难堪的事。班主任批评学生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的确,批评含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其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激励人、鞭策人、教导人。然而,我们说出来的话,说话的方式往往与我们预期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更应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一、批语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教师不致于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二、批评要平等和气,委婉含蓄。

教师批评学生时,理智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示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着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

三、批评要用词得当,言语由衷。

批评时,不要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语言要简洁明了,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批评时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学生也许会针对那些刺耳的字眼辩驳起来或耿耿于怀,而忽视老师本来要批评修正的那件事,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明,用词得当,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

明智的教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对自己所说出的评语当一回事,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肺腑之言。让学生感到教师是期待他受评语的影响而有所改进。教师批评学生表达了教师关切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有责且乐意帮助学生去解决。积极有益的批评就是促使师生双方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合作。

四、批评要侧重引导,灵活转化。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是如何。如果学生听了你的批评而没有任何行动,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批评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真正懂得批评的人侧重引导,侧重的正而不是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学生犯了错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这时教师不须批评,而应给予关心和体贴,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学生犯了错误,通过教育有了正确的反应,接受教师的指点并积极付诸于行动,改掉了错误的行为习惯,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赞许,恰当地给予表扬,批评转化为表扬,达到了批评的最佳效果。

总之,人生活在团体中,批评人,听人批评都是难免的。教师在工作中过多地使用批评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为了避免无谓消极的批评,发挥批评的积极教育作用,少运用且善于运用批评才是上策。

听名师的课体会:做幸福的教师


听名师的课体会:做幸福的教师

2011年11月我有幸观摩了全国读讲精炼大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们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赛课,这次学习,对我来说受益匪浅。面对全国各地的名师,让我深切领悟到了他们的渊博的知识、横溢的才华、不慌不张的大气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一切都深深感染了我与在会的每一位代表,同时也看清了自己与专家、名师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致使我每天都处在一个亢奋的求知状态,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建红教授的围棋中的数学,从他那里我似乎体会到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首先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今天学校和课堂的幸福是未来幸福的基础,理想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快乐的课堂生活——就如宋校说的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玩”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越有成效。因此,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比如我们50班的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开学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群毫无纪律观念的孩子们我也非常头疼,但在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发现他们对动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点,在网上下载了许多关于数学知识的动画,利用第一节晚自习或课余时间放给他们看,一点一点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想到还真有点成效,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少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同时也认真了许多。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就是我们班的朱子豪同学了,要是在往常,他那灵活的小手早就到处乱动了,可在动画的诱惑下,他也不由得认真了起来。现在你看他那目不转睛的眼神、笔直的坐姿,还时不时的积极举手发言,真是让课堂活跃了不少。

其次,好的教育需要教师更广的学习。

在我们的词典里有“教学相长”这么一个词,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么一句话,我想我们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素质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因此,为了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必须学习。

作为新老师的我,对于教材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还记得在11月份的同课异构中,我们一年级数学组在杨继辉老师的带领下对“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在研课之前,我认真的阅读了教参,试写了教案,但仍感觉自己还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的重点。但是通过师父的细心讲解之后,顿时让我豁然开朗。师父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到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材中各个环节设计的目的都把握的非常到位,我想如果我要做到像师父这样还需要更多、更广的学习。然而真正把握好课堂只有在试教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在我的每次试课过程中,师父都提前调好课,认真听我试课,并且在试教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同时师父对于这些问题给予我很多中肯的意见,对此我对教案不断地修改。经过两轮试教后,我们迎来了公开课。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课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在此,我要非常感谢我的师父——杨继辉老师。

最后,扎扎实实教学,做有激情的老师

激情是人生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没有了激情,干什么都没有好的收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有激情。著名教师窦桂梅说过:“激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高精神气质。”人一撇一捺,一撇就是激情,一捺就是思想,激情不老,这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精神境界的重要追求。只要有生命在,激情就在,有力的激情,教育工作就是享受。长期的教育教学很苦很累,但是投入激情后,你定会惊讶的发现,原来教学是如此的美妙和享受。

还记得上次校工会组织教师观看的电影—杨善洲,身为农村书记的他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杨善洲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后,60年间始终保持全心为民、勤奋工作的精神状态。甚至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会城市安享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扎根保山市施甸县大亮山办林场,一干就是20多个春秋,植树造林7万多亩,把昔日的荒山改造成生机勃勃、价值近3亿元的林场,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改善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做出巨大贡献,用生命履行了对家乡人民的庄严承诺、用生命书写了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的光荣一生。

其实,我们大多数老师都是怀着教育理想、教育憧憬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个理想就是我们心中的目标,这一生要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享受怎样的教育生活。昨天我在给学生上课时,学生练习做的不好,我借机给学生做起了思想工作,“同学们,还记得在开学时我讲过的龟兔赛跑的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明亮的地方,我们就应该朝着这个最美丽、最明亮的地方前进。”

我想我们老师也应该这样,我们选择了教育行业,就应该有一个教育的理想,教育的憧憬。教师是一个枯燥的行业,你每天面对的是上课、备课、改作业,每天接触的不是加减法就是长方体与正方体,不是我们没有智慧,不是我们没有能力,也不是我们没有野心,我们只是每天听到有上百人喊你一声老师好,每年有亿万人在庆祝我们教师节快乐。所以我们觉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自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