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思想汇报 > 导航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长征,永恒的话题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思想汇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长征,永恒的话题。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也许以下内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长征,永恒的话题”合你胃口!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长征,永恒的话题
“长征”——一个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名词。那么,何为长征?长征又有什么意义呢?相信能答上来的同学就少了吧!今天,我听老师讲了长征的故事,又回家上网查了有关长征的资料,使我了解了什么是长征,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红军——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一个不怕牺牲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
在看资料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为何落泪,为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落泪。资料上见到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这个故事让我流泪,长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如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长征胜利了,是由千千万万个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是由千千万万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堆积而成的胜利。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最后英勇牺牲了;雪山上,军需处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成了一座永远的“丰碑”;沼泽地里,一个士兵为了救陷在沼泽里的战士,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在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我才知道我们生命的宝贵。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新中国!
或许有人会说,在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纪念长征已经失去了意义。错,这是大大的错!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七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因为,等待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很长。红军长征精神永存!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


----踏寻长征足迹,缅怀先烈精神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长江委团委组织下,我们一行45人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了条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漫漫长道。从湘西到贵州,鲜红的党旗一路飘扬,共产党人的入党誓词萦绕耳边。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重走长征路,与治江事业同发展”,在重走长征路上,我们一边缅怀革命先烈的长征精神,一边了解新时期治江思路下的人水和谐的真正内涵。短短的6天转眼就过去了,但在我的脑海里娄山关、老红军回忆长征历程、遵义会议旧址、湘西晓坪溪水土保持示范基地、贵州龙坝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工作讲座……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个大家熟悉的名句中指的雄关就是娄山关。而《忆秦娥娄山关》中描写的就是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长征途中的第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也就是在这里打响。娄山关志中记载: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在娄山关前一座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上,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刻的《忆秦娥娄山关》更增添了雄关声色。大家伫立在这雄险的关口,对着石碑细细品读这首词,遥想71年前的那场战斗,都为红军战士的勇猛所感叹,都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感动,都为红军战士大无畏气概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所折服。

在革命圣地遵义,我终于第一次亲眼见到了一位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更让人兴奋的是能坐在第一排听这位92岁高龄的耄耋老人讲述当年长征的战斗史。老红军姓王名道金,他的报告从长征时期红军政策和白区时政的比较开始,回顾了他长征途中的生活和战斗经历。在整个报告会过程中只有两种声音,一个是王老很重的乡音,另一个就是我们的不断的掌声。有三点让我映象深刻:1、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王老在近2个小时的脱稿报告中,他思维缜密、条理清晰,所讲的事情就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王老的语言是那么质朴,但讲述的又是那么震撼人心; 2、按照现如今的价值观来衡量是很难想象那么多象王老一样朴实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里,以“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支撑着自己走漫漫二万五千里长路;3、报告会结束的时候,王老起身答谢,到会的长江委全体团员青年起立,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久久回荡在会议室,久久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里。

这次活动另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我们参观了湘西晓坪溪水土保持示范基地、贵州龙坝小流域治理、听专家作水土保持工作讲座。通过实地参观和当地水利部门专家介绍,使我们对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原来长江流域的生态是如此的脆弱,当地人民群众对水土保持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通过水土保持治理以后的小流域经济效益如此明显。此外,我们还听取了长江委水土保持局专家关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情况的讲座。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介绍和提供的大量图片、文字资料,使大家对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特别是“长治”工程在理性上有了一个比较系统、清晰的认知。通过现场参观和专家讲座两种形式融会贯通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新治江思路下的人水和谐事业还任重道远,我们新时期治江人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只要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指导,以丰富的长征精神内涵为动力,在治江事业中践行长征精神,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长江代言人。

这一次的重走长征路,我感觉在心灵上、精神上又经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曾经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英勇奋斗,付出了巨大牺牲,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和深刻体现。一个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不能轻视物质保证,也不能没有、更需重视精神支撑。细数我们伟大的党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再到新时期的和,这种精神在不断继承和发扬,并且这种精神也迸发出勃勃生机。

党的优良传统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中形成,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铸就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发扬优良传统的核心,是保持先进性的关键。长征精神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克难制胜的法宝,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也成为永远激励我们长江委人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期的治江新思路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长江流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践行新时期治江思路的工作中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心和自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在红军长征的胜利70周年之际,我团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团委,出色的完成了这次长征纪念学习活动。活动大致分成两个环节:1.回顾历史,总结长征的历史意义;2.结合现在,学习长征的精神信念。3.组织观看了多米诺骨牌摆放活动的录象。
开始由团支书为同学们重温历史,宣读了长征中的重大会议和主要战役。我们从小就接触学习了红军长征,对于长征的历史意义,教科书上总结归纳了很清楚,大家都能清楚的回答这个问题。议论完了历史,我们又结合我们当今的情况,探讨了我们应该继承长征精神。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我们相信坚持信念,战士们顽强奋斗是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关键,而且在和平时代,我们也很需要这种精神。大家也很同意这个观点,都表示要在将长征般努力坚持的信念灌注到学习中。最后,团支部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多米诺骨牌摆放活动的录象。多米诺骨牌摆放活动本着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宗旨,用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展示东大学子的爱国情怀。观看活动录象,告知大家我们应该发扬创新的精神。回顾历史也要有创新,结合现今的需要,汲取历史的精华。
过去的精神,不能遗忘,应将其变换形式,渗透到新的时代中,解决新时代的问题。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了解到的不只是长征历史本身,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历史,掌握了可贵的精神,更能发扬光大。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就在不远处。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
1933年秋天,红军北上后,永安安砂热水一带成了白匪的杀人场,安砂苏维埃和赤卫队35人遭杀害。
热水河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
在三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也找不着
热水渡口是一个很平常的渡口
山民们早晨和傍晚都在这里经过
许多次我从这里过渡
看到竹篙划出的水波弧线
极象摆渡老人微躬的背影
心中总是油然而生敬意
伫立在热水河边
可见一片翠绿的果园
青桔累累使人想到成熟季节
一些板栗树散布在果园中
枯爪般的树枝分割着天空
绿叶早已凋落无遗
躯干依(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然倔强如初
每次从这里经过
见到这些岁月的遗民
我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杆
据说这些树很不平凡
它们也曾枝繁叶茂,郁郁蓊蓊
也曾轰轰烈烈地结过果子
一场卷土重来的劫难
焚尽了它们的青春乃至生命
只留下一副副不屈的骸骨
展示着历史的惨酷
数十条渴望光明的生命
被热水河卷走了
半个世纪后,这里
又翻卷着一片无尽的翠绿
站在热水河的渡船上
悠悠地渡往彼岸
倾听着河面风动的声音
仿佛听见红军北上后
零星枪声在岸上,越来越近
那些坚持斗争的汉子
正在穿透黑暗
努力接近黎明
渡过热水河
就是一望无尽的稻田
稻子青青,正在扬花抽穗
一些山民背着竹篓出没在田间
流云在他们头上流
飞鸟在他们身边飞
也许他们竹篓中的
是盐巴,是红薯,而不是农药化肥
他们正在绕开白匪的关卡
送给养给山上的兄弟
每从这里经过一次
我便困惑一次
历史和现实,总是纠缠不清
果园青青,稻花飘香
一切都显得和平而且宁静
或许我本不该如此感慨
或许每一条奔向海洋的河流
不拘大小,都曾百折千回
壮烈就在这里
平凡也在这里
无论是热水河,是渡口
还是这里生生不灭的山民
都曾经历尽艰难
因此更加光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