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大学心得体会 > 导航 > 读《爱莲说》心得体会

读大学心得体会

读《爱莲说》心得体会。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读《爱莲说》心得体会,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读《爱莲说》心得体会

读《爱莲说》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周敦颐任南康知军期间,在星子开凿爱莲池,并写下传世名篇《爱莲说》。《爱莲说》是周敦颐濂溪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深刻的廉政内涵受到广泛传承,学习《爱莲说》对于推进当代反腐倡廉教育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读《爱莲说》,品味文章内涵
《爱莲说》全文119字,文字精练,文词优美,意蕴深刻,读后令人心净神爽,回味无穷。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在浩浩无垠的大千世界里,百花齐放,斗艳争奇,各引人爱。爱什么花?这就要看各人的品性和志趣。周敦颐用衬托的手法,先写“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为正面写莲花作了展垫。接着,别开门路,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予独爱莲”这一独特见解,然后引进正题。
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呢?由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里明写莲,暗喻人。实写莲花的生态品性,暗喻君子不为世俗所染;实写莲花经净水濯洗,洁净如玉,毫无媚态,暗喻君子不邀宠、不媚世,卓然于天地间。这是一种什么花呢?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她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形象。
下文紧扣题旨,承接上文,仍以菊和牡丹陪衬,作出比较。对三种花分别品评,提示其象征意义。“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象征隐逸,在封建社会里,不少有骨气的文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以菊自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牡丹象征富贵,诗人刘禹锡诗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形象地反映了众人喜爱牡丹已发展到如醉如狂的地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尾作者以深沉笔调感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市侩多。特别是末后一句,字里行间,婉而多讽,意味深长。二、析《爱莲说》,把握思想精华
精读《爱莲说》,重在分析其思想内涵,继续其文化精华。《爱莲说》的核心是莲花的“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的特征,这是守廉修身思想的真情流露。其精神内涵可概括为洁净纯朴、正直刚正和坚强自重,这些都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在为人处世、执政为官中鉴戒。
1、《爱莲说》倡导洁净纯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即使在物欲横流、时弊滋生的社会环境里,能保持真善美的高贵品质,不与假恶丑同流合污。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假如思想稍有放松和懈怠,就可能丧失原则,滑向腐败。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严防“红包”笼络、“美色”迷惑、朋友拉拢和支属怂恿,像莲花一样洁净纯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爱莲说》倡导正直刚正。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维护正义不趋炎附势,严于律己不胡作非为,表里一致不口是心非,像莲花一样正直刚正。当前,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应遵守新颁布的《廉政准则》规定,脚踏实地,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不虚报工作业绩,不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
3、《爱莲说》倡导坚强自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比喻君子能保持应有的尊严形象,权势眼前不失节,逆境眼前不动摇,困难眼前不退缩,像莲花一样坚强自重。面对新课题、新要求,需要我们领导干部要有“冒”的胆略、“闯”的气概、“争”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以“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意识,把肩上的责任转化为奋起赶超的强大动力。
三、倡《爱莲说》,推进廉政教育
当前,学习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成为全党上下一项重要性工作。作为《爱莲说》的诞生地,星子县将《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渗透于“爱莲”文化品牌创建之中。先后修复了“爱莲池”等廉政文化景观,编印了《爱莲》等廉政文化读本,举办了“爱莲诗会”等廉政文化活动,开通了《爱莲网》等廉政文化宣传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廉政教育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推进“爱莲”文化品牌工程是一项创新工作,要求我们在探索中开发,积极培植传承载体,创新教育形式,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首先,依托《爱莲说》抓廉政教育需要载体作支撑。一是要通过课堂读莲,传播爱莲文化。《爱莲说》已被纳进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课堂教育成为广至公民接受爱莲文化的第一途径。我们要积极发挥这一上风,运用灵活的教育手段,将其作为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二是要通过文艺赞莲,传播爱莲文化。千百年来赞美歌颂莲花的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数不胜数,轻易被人们所接受。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传统文学艺术,大力开展以爱莲文化为主题的廉政诗词、廉政字画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不仅让人们在写莲画莲过程中接受爱莲

读《爱莲说》心得体会第2页

文化,更要利用手机短信、廉政书屋、廉政广场、文化网站等现代宣传手段发展爱莲文化。三是要通过观景赏莲,传播爱莲文化。就星子而言,我县积极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上风,于往年重修“爱莲池”景观,品种多样的莲叶荷花、古色古香的爱莲亭阁、内涵深刻爱莲石刻,让游人在观景赏莲中感受爱莲文化的蕴意。
其次,依托《爱莲说》抓廉政教育需要机制作保证。创建爱莲文化品牌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组织上风和民间参与的人才上风,使民间气力和政府部分成为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一方面要积极依托社会群众、民间人才做好地方爱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培育面向公众的爱莲文化,让爱莲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部分在创建工作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要通过确定创建工作目标和整体规划、组建专家人才库等形式,形成廉政文化创建工作的整体协力。(中共江西省星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金平)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读论语心得体会


读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地位不言而喻。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一、理解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二、感悟

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习,做有智慧的人。《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而学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诉我们对学习的一种追求,一种态度和一种境界。作为一名公务人员,需要时时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要把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学习。学习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要注重修身,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去把握,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培育清廉、塑造人格、增智立德,这是一种学习的境界。学习要善于思考,不断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为我们的工作生活需要服务,这是学习一种方法和目的。

二是要追求,做有精神的人。毛泽东同志有名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其言简意赅,言约旨远。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的品节。从,感触很深就是一种精神追求、精神气概、精神品格和精神境界。从他们身上,我感悟到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感悟到持之以恒、治学严谨、兼容并包、不拘一格、执着追求、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要有“坚持”的精神追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创新,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坚实基础;要有“包容”的精神境界,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对待工作,团结协作、和谐共处、共谋发展,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坚强保障;要有“律已”的精神品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不谋私利,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价值所在;要有“厚德”的精神气概,以德服人,厚德载物,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是要敬畏,做有修养的人。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有敬畏心的人,把自己放得相对较低,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敬畏不是道德标准,是人的自我修养。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名公务员,我们要敬畏法律,才能依法行政;要敬畏制度,才能约束自己;要敬畏历史,才能经得起检验;要敬畏百姓,才能服务人民;要敬畏腐败,才能廉洁自律。只有懂得敬畏,才能摧生动力、规范言行、懂得取舍、融洽左右、构建和谐、产生活力、取得效益。

四是要敬业,做有责任的人。敬业,体现了一种政治责任和党性要求我国自古就提倡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其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其一,要爱岗。爱岗是敬业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热爱本职,就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岗位工作,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培养兴趣,热爱工作,这是个人工作觉悟的体现,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其二,要担责。子日:“敬其事而后其食。”“敬”就是“负责任”。敬业是一种行为,不能只停留于口头上,应体现于日常、具体的工作当中。对工作是否充满责任感,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劳动任务是衡量敬业与否的标准,也是个人事业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一个人的贵任心越高,他的事业心就越强。对那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不敢抓、不敢管,出了问题却忙着推卸责任的干部,要及时予以调整,让更愿意承担责任的同志来担任职务。其三,要勤勉。勤勉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甘愿付出的努力,是无条件、不讲代价、不计报酬的,更多地体现在日复一日平凡的日常工作中。有的同志没有“五天制”的概念,“5+2”、“白加黑”,也有的同志一听说加班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些反差,最终将体现在工作业绩上,也必将体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

读长征心得体会


读长征心得体会

长征,是一部曲折离奇的神话,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是一部史无前列,雄伟壮丽的英雄史诗……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多少年来,中国和世界上一切富有正义感的人们,无不为红军长征的伟大创举所惊羡,无不为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极度焕发的伟大精神力量所仰慕。这个暑假,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我品读了《长征》这本书,心中充满感怀,思绪万千。 1936年,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胜利到达了陕北,那一刻,中国革命的战斗激情在陕北沸腾。中国革命的光辉征程中,镌刻了火红的两个大字——长征!

如今,我们再次品读长征,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共产党开始创建新型人民武装,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到夺取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后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亦即人们后来所叫的“长征”。

说到长征,有人喜欢用战略大转移来形容,有人喜欢用大溃逃来形容。但,不管怎样,长征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个个艺术般史诗级的壮举,皆在长征完成。

没有长征,便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选择毛泽东作为领袖,不也在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成熟吗?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人磨砺了意志,砥砺了心态,用宏伟的两万五千里描绘了自己的成长与奋斗。这部辉煌壮烈的长征史,更是人类历史上一座划时代意义的精神丰碑!

人们喜欢给长征带上太多的光环,对于长征,长征精神,已经到了溢美之词无以复加的程度。毫无疑问,这是应该的。但,在这种赞美的环境下 ,很多人体会不到长征的那种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在当时,红军长征纵横14个省,穿越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总行程达6.5万余里,但这些都是时间和距离的考验。更为严峻的是,天上成百上千的侦察轰炸机,地上10倍于红军不择手段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途中高不可攀的雪上和漫漫无边的草地,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长征途中,先后打了600余次重要战役,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战斗发生,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知道了这些,才能真正体会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究竟是什么感觉!

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胜利的刀刃。”众所周知,我们的红军是小米加步枪,而敌人是飞机加大炮,最后,胜利却属于红军,因为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在奋斗,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生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属于先辈,而未来属于我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的画卷已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长征已经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长征精神永不过时,永垂不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向前!向前!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做到四有,我觉得一定不能忘了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永垂不朽,这也必将成为新形势下大力发扬的精神内容。

读《论语》心得体会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在全区深入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大讨论活动同时,我单位积极响应区里的精神,立即开展布置我的梦中国梦读书大讨论活动,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并写一份心得体会,下面我就对读《曾国藩成功真经》一书浅谈一下体会:
曾国藩劝诸弟学习的篇章字字句句令人心生敬意。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之所能从湖南一个农家子弟修炼成一代名臣大儒,功业,道德、文章令后世钦仰不已,他所靠的就是他一生恪守读书学习观。
关于读书求学的目的,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获取专长,以便在社会谋求必要的生存和发展。他把读书的两个目的总结为进德修业。
读书讲德业,但对于德业,曾国藩把德放在业的前面。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们:读书必须体贴到人身上去,也就是说用读书来匡正自己,把读书这一行为当成涵养自身道德的一个过程,在勤奋刻苦读书中修炼中通晓道德、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完美。和我们所说的读书完善自我、读书温暖人生同一个道理。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最初知道曾国藩,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其一: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由他支持修建了最早的军事工业,他是创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人;其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兵败靖港,欲投水自尽。
近来,读《曾国藩》,对曾国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方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存在,他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他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成功的关键在于是自我修炼,自强不息。
他可以启示我们,平民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他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事业。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古代教育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来换得一官半职。现代的教育是为了应付各级考试,以获取文凭学位来谋职谋生。应试教育最大缺陷是忽视了对人的自身的培养。其实,世间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本身素质的强弱,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最主要因素。我们从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可以看到早期人格修炼对他的影响。
中年以后的人格修炼重在修心,修心的要点在一个静字。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修心。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静字。看好一个大目标,心无旁骛。
做事要开张,做人宜收敛。他做事轰轰烈烈、大气磅礴,但在做人上却很收敛,他处处谦退,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们不要逞能逞强,不要招人闲言,要知福惜福。
此外,对于我自己,我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其一:我走路轻浮、身板不正,讲话欲速太快,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欠稳重;其二:虚伪,不愿在人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得意处,又往往过于张扬;其三:做事欠干练,整体性、大局观不强。既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生活中,我会注意克服,培养良好的性格。

读周易心得体会


《周易》是五经之一,读周易之后,你有哪些自己的读书心得呢?不妨写下你的读书心得交流一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周易的读书心得范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周易的读书心得范文篇1

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我们或许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但实际上,《周易》已经帮我们讲述一切。

《周易》是2千年前周朝人的杰作,是我国古到劳动任命的智慧结晶。它是由太极衍生出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这六十四卦卦卦都富含着自己的意思。在古代,它成了算命人的必备读物,甚至能改变他人的命运。而且它对现代科学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可是有的人说它是迷信和科学的结合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周易》中卦卦都有它的意义及象征性,但乾卦和未济卦,在我的眼中最有意义。乾代表元亨利贞,表示事事都好,但终究有所悔恨。未济卦则代表未完成,碌碌无为。其实,人生又怎么不像《周易》说的呢?人在社会上,如果创造了财富,或是取得了什么成就,就有可能造成巨大地麻烦,最终后悔。而如果一个人一声都没有什么事情完成,就是碌碌无为,应了未济卦。可见,《周易》中也有一些与事实相符的。但《周易》,是古代人的著作,并不包含现代科学。所以,《周易》并不可靠。《周易》虽然有些怀疑,可它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还是我们值得去欣赏。

周易的读书心得范文篇2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定义具有深厚的文化气息。它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百科里面对《周易》的简介是这样的: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易的解释: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4.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巽为风,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伏羲八卦图、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读周易给我的感受是:能收心养性。是一本让人平静下来的古著。

其实,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读这本著作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周易》对现代的建筑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中国人具有很浓厚的乡土情怀,看现在的房价那么高,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建筑地方的选址、屋子的朝向、屋内物品的摆设等等都会与《周易》的后天八卦图有联系,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将中国人们对房屋的情怀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另外《周易》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安分守己,必要时须随机应变。

古人的智慧是令人赞叹的,很多今天我们能想到的,他们已经想到了。

周易的读书心得范文篇3

《六韬三略》曰: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万物寻。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天时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四季更轮往复,正如世间一治一乱;昼夜晨昏交替,又似政权一起一伏。人的一生,像潮水般有起有落;人世的悲欢与离合,恰似月亮的阴晴与圆缺,草枯草长,国合国分;一盈一虚,一阴一阳。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世就是自然的化身,这一思想在《周易》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你读几页《周易》后,就会被这其中阐述的道理深深吸引,为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周易》曰:乾道变化,各在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阳之气的作用变化无穷,能使万物各自端正属性和寿命,保持住太和之气,以利于体现正道。乾阳之气凌驾在万物之上,使天下显得安宁。当正午阳光强烈的时候,花草林木伸展着枝条,绿叶正努力进行这光合作用,处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样子。到了晚上,星月当空时,枝叶又都收敛了。此时,昼属阳,夜属阴。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当政治清明,君臣勤政时,贤能得志,人民富裕,万向咸宁,四海升平。当政治昏暗,奸佞当道时,焚书坑儒,盗贼蜂拥,生灵涂炭,军阀割据。此时,治属阳,乱属阴。

《周易》向我们传递的,正是这一思想。《周易》的精髓,也正在于这些思想。治时,不要过于得意,因为夏天来了,秋天就不会远了;乱时,也不要过于悲观,因为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远了。甚至,人们不必畏惧死亡,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就像果子熟了会落,晴空久了会雨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一切都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在正常地运行。

《周易》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为人立世,凡是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自然的,就是值得提倡的;违背自然的,就是不可取的。而如今,人类却想方设法地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自以为科技已经很先进了,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一较高下。但人类殊不知道,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幼稚的孩童,一旦大自然报复人类,那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读《周易》,就是为了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积极地学习《周易》,推广《周易》的博大精神,不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 古人的智慧,更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和平幸福。所以,我认为,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研究《周易》,是十分有意义的!

周易的读书心得范文篇4

《周易》这本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说过了,不过它比《论语》这些书要神秘得多,我还记得是从外公那里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正是过年,淘气的表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一本发黄而且还没有封面的书,结果外公很宝贝地拿过这本书,不让表弟玩。外公就说这是《易经》,然后叔伯们,姑丈们都说这本书很好因为年纪太小,记不太清楚,不过,《易经》是一本好书,我从小就知道。

渐渐长大,还是没有拜读这本书,我心中有小小的疑问:这本书不是很有名吗?怎么都没有怎么看到同学看呢?

大学后,专业的原因我正式有机会阅读了这本书,而且知道《易经》也叫《周易》。

看了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的书。简单一点说,就是类似于看风水,算命的书。难怪外公会读它我外公的业余兴趣是帮人家楼房看风水。

不过,虽然是关于算卦的书,不过我还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因为我得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名言居然是出自于《周易》,我想,这本书不会那么简单,应该是一本充满哲学的书。

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周易》在古代是专门用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也讲述了怎么处理自然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不科学的理论,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有在讲述人与自然,人应该怎么才能成功的方面,我觉得有它精妙之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这是出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大概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龙飞到天上,是预示着天下万民都会因此得到福泽;君子应该自强自立,终日努力不懈。当积极选择之意,当退则退,当跃则跃,可上可下,跃就跃进九五之位,退则退往群众之渊,才能够没有错。

这里面,包含着高深的哲学意味。多少年来,这些话一直支持和鼓励许多人为成功而努力。这些话教会我们,要有所作为,就要自强不息,有博大的胸怀,然后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时机成熟,最后勇敢,坚毅地走向成功;而且要果断,做错了立刻改正。

《周易》中的哲学道理还有很多,例如阴极必反,阳极必至说的是凡事不要太过,必须有分寸;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告诉我们,既要注意天时,把握自然变化,更要注意人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周易》是我国古代寓意极深的巨作,即使到今天,它依然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我看《周易》,也只能看懂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知识,哲学道理潜在书中。不过,仅仅是这么一部分,我都受益匪浅,它教我很多人生或者是处事的道理。在休闲的时候,拿起《周易》,细细品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读好书心得体会


篇一:读好书心得体会

选择与放弃,是一种心态、一门学问、一套智慧,是生活与人生处处需要面对的关口。昨天的放弃决定今天的选择,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今天的选择。人生如演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赢得精彩的生活,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观念、想法、物质、甚至生命。选择与放弃往往是同步的,选择的反面既是放弃。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片清凉;放下一种偏见,收获一种幸福。当你放下足够的时候,生命也将收获一片蓝天。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降临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是我的。当离开世界时手是张开的,仿佛在说:瞧那,我什么都没有带走。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选择与放弃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该放弃的就要放弃,不是没有恒心和勇气,而是选择进取的一种方式。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21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

篇二:读好书心得体会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而可喜,面对死亡来临而可怕。那情形,该像路边的野花,庄子对妻子的去世就鼓盆而歌。真人不易,学者说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导人出世,曾经,至亲的人离世,-

让我感到生命无奈,生活疲惫,很多时连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顾此失彼,随波逐流,以为明了的事多了,却是越发失了方寸和方向。我翻开书,参照已心。

有时,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人多经历了几场葬礼。生死是庄子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的,生死纠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质、精神、爱憎,是人就逃不了。朋友学佛,说人世是苦难的集合体,要历无数生离死别,得失祸患,来日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下世不要为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庄子也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乎。所以庄子说,我们要懂得顺应,去面对,当你已无能力握着的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时候,去放开。世上没什么是理所当然,或是横加于人的。多经历了葬礼,我懂得无论对人对物,如果只去忧患失去的悲哀,而不感恩曾经相遇相守的幸运,那去到哪个世界,也并不能真正快乐。有人问佛祖,什么是佛?佛说,无忧是佛。原来,现在脚下的土地,也可以是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生命力量。生命在思潮里庞杂,回归自然便直观,生命是八个数目字和一条小桥,像德兰修女19101997,周总理18981976,在看这篇文章的人,生命尚缺四个数字。我是人类社会的瑰宝,也是大自然的一棵草,我笑笑自勉,能踏上小桥赏过风光,活好当下活出真我就不悲乎。

何为真我?生活的本原,生命的本初,愿望的本真,书里娓娓而出。外面实在太吵了,在信息、物质、欲望膨胀的今天,滋长出原始森林里蔓藤一样的人际网,已天天疲于奔命,却发觉满足更难,快乐变小。心为形役原来心被外物奴役着,心当然是高兴不起来。是时候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声音。见过有种培训课程,学员要每日停下来和自己的手手脚脚,耳朵肚子身体各部说说话,关心它们过得怎么样。这近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公于庄子的观心入门。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庄子说的耳聪目明,不在于听得、看得有多高远,而是能听见自己的声音,看见自己的心。心要见,必先静。水静尤明,况精神乎,圣人之心静乎。水能映本文来源:照天地万物,是水清静的时候,风浪大作之下水映不出东西,人心亦然,心湖急流暗涌,世界万物也照不进人的心。

庄子把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叫善养生者。以心为镜,才可看清现状,联系过去,看到未来。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闭上目,静静的,我问我自己的心,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梦,怎样努力过?你心里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幅画卷?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懂得生命真谛的人,不会花时间在不该当的事情上,不会因为执拗、较劲追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于丹老师说,为了娶绝色女子,为了虚荣嫁给富商,离开了爱情,于是此生与他(她)错过了;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结果猴子给逮着了。丧己于物,失性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于俗,谓倒置之民。将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心分开,以心为镜照见自己,再去思索问题,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他的生活状态。且好的心态,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艺重要,像运动员往往场上显不出场下的好成绩;搭在板凳上的板条我可以轻易走过,但横到悬崖上就我就却步了。静心达而见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颗清明的心,以规律迎合规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都会游刃有余,做得更好。

书禅明了一种道法自然的生命状态,以真求真,以真发现真,大道合乎自然是庄子所有理论的核心。大道合乎自然,不是人们平常断章取义的无为、懈怠、隐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们才能最后获到大自然里和缓的凝聚力。天地运行,万物更迭,四时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间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大圣大哲,能聚贤纳士传授至理,是他们不可或缺地拥有和缓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五千年泱泱大国,骨子里就是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团结共济和谐发展,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里不息不灭。和缓的凝聚力,让我们的心恒久澄静清明,精神有了足够的强大,便能找到自己心的大道。

静而观己心,洞明规律,勉力,顺应。

读雷锋心得体会


读雷锋心得体会

为落实中共龙岩市委《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开展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即市委2015年二号文件精神,市直机关党工委在开展“读名著、诵经典”活动中推荐了一批好书,其中我对黄亚洲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于2012年3月出版的《雷锋》十分兴趣,认真翻看了后直击心灵深处、久久不能平静。雷锋同志1940年出生,1962年牺牲,他的一辈子虽然短暂,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与福建精神、**老区精神等一样,是在解放和建设进程中形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中必须大力坚持和弘扬的。无论从区域发展还是提高个人幸福指数,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无论从传统文化还是从现代社会理念,笔者从弘扬雷锋精神出发,提出以下体会和思考。

思考之一:弘扬雷锋精神与加快**崛起

实现**加快崛起和跨越发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需要发挥“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弘扬新古田会议精神,更离不开雷锋精神。

加快**老区崛起绝不是少数人的事,需要走群众路线,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雷锋同志的宝贵品质,如果人人都像雷锋同志一样爱岗敬业,采取“五加二”和“白加黑”方式拼搏奋斗,在“三比一看”活动中努力奉献,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大大迸发后,不仅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而且主动融入海西的**老区的发展会得到最大和最优的实现。

加快**老区崛起需要好的环境,环境有硬环境、软环境,我市的硬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软环境提升正在进行中。乐于助人是雷锋同志的好品德,乐善好施还是福建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人人都像雷锋同志一样互相关心,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大家伸出援助的双手,当弱者在社会时,人们都主动给予关心和温暖,如此长期以来,必然从邻里到社区、从单位到社会形成和谐、平安、幸福的环境,如此软环境有利并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老区崛起是利在子孙后代的大事,需要长期的努力。雷锋同志努力工作和乐于助人贵在长期,如果人人都与雷锋同志一样,把“学雷锋,见行动”的活动常态化,积少成多、滴水石穿,胜利必然属于我们。雷锋永远在我们心中,相信有着“革命时代走前头,建设时代打先锋”光荣传统的**老区,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会得到圆满实现,从优秀追求卓越,在“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龙岩将以更辉煌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思考之二:项目审批服务彰显雷锋精神

各行各业都需要学雷锋,在加快**崛起和积极服务“三比一看”活动中离不开项目实施,以项目服务为抓手,项目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服务中彰显雷锋精神,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雷锋同志爱岗敬业,学一行、专一行。“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是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节能减排,随之而来的是产业、土地、环保、金融等政策的变化,如果按照老的做法完成项目审批服务,极可能违法违规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因无法聚集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影响项目实施可是大事。因此,审批服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正确辅导业主科学生成项目,尽快尽好地准备申请材料。

雷锋同志常常在做好本职工作后有所延伸地做些好事,在审批工作中也有一些机会,可让审批服务人员顺带做好事。如2020年底《**日报》曾报道我市“O”型血告急,刚好项目审批人员正在龙岩中心血站开展服务,此时行政方获悉后在送批文的同时顺便来个爱心献血,当场来个学雷锋,此后义务献血从个人扩大到该审批窗口人员,而且到了次年爱心献血还得到持续。

项目审批必须依法依规,学雷锋有其特殊性。有些事行政方以学雷锋名义抢来做就违规了,如审批人员既写申请报告,又完成审批;或既是评审与鉴定人,也是审批人,上述行为皆是运动员与裁判员合一的不当行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层是行政单位与业主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已开展“重点代办”和专家评审论证等活动,如此既合法合规,又是提高效率的学雷锋、见实效的好举措。

学雷锋需要提升,从审批实践中得出好规律才是好。审批人员就事论事,得到项目可与否审批,这属审批工匠,也是较好地履职。由匠到师,项目审批人员从项目审批的现象进行挖掘,主动与海西政策和中央苏区参照享受中西部资金扶持政策相对接,提出项目生成的建议或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聚集生产要素,促进项目生成落地,这就是在项目服务中学雷锋的升华。

项目服务工作中的学雷锋举措多多,如“每月一联审”、“一次性书面告知”等等。在行政服务领域,项目审批者与申请人只争朝夕,必将强力推进项目工作的开展。

思考之三:学雷锋需要法律保障

雷锋一辈子短暂,他在当好人、做好事,由此滋生的雷锋精神有着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等诸多内涵。在当时法制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雷锋精神更多地体现在道德层面。法律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雷锋精神的许多内容已被固定到了法律的内容中。

雷锋同志对敌人像秋天扫落叶一样无情,在新时代里,我们遇到坏人坏事时要勇于和善于斗争。比如遇团伙在公共场所偷窃作案,按照法律需要大胆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如果是实力偏弱,那也不要做出无谓牺牲,可采取巧妙作为——提醒受害者小心,向司法部门报案,用手机拍录作案过程等。反之,如果是武林高手,与坏人搏斗有胜算,那就请大胆站出来拼搏,直至把他们绳之以法,这都是法律规定的见义勇为。

雷锋同志对人民就像春天般的温暖,在新时代里,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党委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拿的工资来源于纳税人,大家应该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时刻想到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在实践中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走群众路线,确实做到关心民生和贴近百姓,努力为人民多做好事,从而才能做到凝聚民心,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共同建设为百姓谋更多的福祉小康社会。

全社会需要为学雷锋创造更好的法律保障。在扶起跌倒者的善行发生后,受益者不能糊涂甚至冷漠,连谢谢都不说就走人,极个别过分者耍赖说是被好人推倒,反让施善者赔偿损失,让人们不敢甚至怕做好事。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机制,坚决杜绝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鼓励更多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通过法律和道德的双管齐下形成保障,在全社会中积极培育和营造人们争先恐后地遇到坏人坏事时敢于善于作斗争,在需要做好事时敢做肯做爱做会做的氛围。

和谐社会既离不开法律,更离不开道德的约束。学习雷锋不是空话,需要在法律和道德支持下开展更多的行动。在推进龙岩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崛起的新时期里,我们要在法律保障的轨道上多动善念、多发善言、多施善行、多做善事,全面推进学雷锋活动的纵深推进。

思考之四:坚守平常与学雷锋

雷锋是普通人,他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他的一辈子虽然短暂,但他那坚守平常、爱岗敬业的精神荡然长存。

雷锋一辈子的角色都很平常:学生、农民、工人和战士,“永做革命的一颗螺丝钉”就是他坚守平常的写照。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怀有一颗平常心,乐当平常人,扎实做好平常事,在又红又专的革命道路上奋勇前进。

当今,个别人在职场上物欲飞扬、心比天高却不愿坚守平常,不遵守“从奴隶到将军”的成功规律。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一小段时间后,没学会什么本领但高估自己,以贡献大却没受提拔、享受待遇少等原因,主动炒老板鱿鱼,跳槽到其他单位从事新工作。如此几个轮回,就像狗熊掰玉米棒子一样,前抓后扔、收获不大,不知不觉地青春已过,上了年纪后还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国内外有一些大老板培养孩子的成功实例。他们把孩子推出,独立到与自己不相关的企业去求职,从最基层做起,通过数年的坚守平常,在怀有一颗平常心,乐当平常人,扎实做好平常事。积少成多、滴水石穿,不经意间这些平常小事成就了大事,一不小心他们通过做事长了本领、交了朋友、提高修行,此时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回上辈的企业发展,都会有一番大成就的。

坚守平常是雷锋的闪光点。雷锋牺牲五十年了,但他那坚守平常的精神不过时。职场中我们要坚守平常、努力工作,多做少说甚至不说。个别情况下可能有委的作用,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尊老爱幼,方显幸福本色”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培养起感父母恩和尊重长辈、爱护亲人的行为习惯。在学校,要加强孩子尊敬老师、爱护校园的教育,积极营造祖国下一代尊师重教、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全社会必须形成感恩环境。一方面,人类要意识到自然界带来的好处,从感恩出发善待大自然,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特别是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遵守规律的基础上,让大自然更好地回报人类。另一方面,人类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着感恩情怀,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多行善举,通过慈善事业等主动帮助人们脱贫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曾有错误观点,如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还出现尴尬,即大街上老人跌倒,部分人怕做好事后被冤枉而带来更大麻烦。歌曲《常回家看看》是在节奏快了、时间宝贵后,要求大家勿忘父母抚育之恩的呼唤。时代要求感恩情怀的培养和感恩教育的加强,新罗区就有如此内容的政协委员提案,新罗区委党校的干部培训新设《感恩情怀》课程,中国龙工在新入职员工培训引入《责任与感恩情怀》就是很好的做法。

偶尔做好事容易,但长期甚至一辈子做好事难,雷锋就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的人,他的心理动机就是感党恩,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歌曲《感恩的心》就是强调要有良心,让我们大家一起常怀感恩心,好好地过日子,努力实施感恩行动,让世界充满爱。

思考之六:学雷锋要从生活入手

雷锋同志已离开五十年了,但他的精神留下了。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在生活中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激励人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学雷锋从一出家门口就可做起,如主动帮助邻里解决困难,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离开社区到单位的路途上也可做到,如在公交车上文明礼让等。“当代雷锋”郭明义就是的榜样,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援助,在成为有心人后就能发现自己能做什么和怎么做,让周围的困难消除,和谐幸福倍增。

在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激励人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创业者。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经济条件有极大提升,财政收入大大增加,有些人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为名在生活上一掷千金,导致过度奢侈、铺张浪费,富裕起来的人们不能忘根忘本,通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唤发起工作上的奋斗拼搏,为更多百姓在生活上的提升做贡献。

在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要注重实效。主要体现在:一是覆盖范围要广。强化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管理监督,通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让更多人有爱心、做善事。二是要保持常态。学雷锋活动并非一时冲动之举,更不是短暂作秀摆谱的形象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得到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目前正值经济社会的转型,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千姿百态。在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要在还原真实雷锋的基础上,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去除功利性和形式主义,通过知与行的统一,把雷锋境界与时代情怀结合起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像雷锋那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谱写出与大步迈向小康社会和加快**崛起进程相呼应的新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