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 导航 > 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简单来说,成功的背后总要有探索的过程。实习能够加深同学对自己专业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自己在实习生活中的收获进行一个总结,我们撰写实习报告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实习报告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范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这篇关于《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范文》,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 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图。

3.内容:

(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准备(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在17日的测绘中,我们补齐了东边的未知区域并利用I16点居于测区中心的位置优势向四周大量辐射测点,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数据,并测得3条山脊线和2条山谷线。考虑到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给跑尺人员带来的巨大难度,虽然测点个数与前日相近,但我组的测绘实习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三个方向的地形图已具雏形。测绘结束的时间又一次到来,两日的工作已使大家变得比较疲惫。

12月19日,我们继续到龙泉山地区进行测绘。分析之前两天所描绘的测点位置,我们发现在测区的西南方向我组缺乏足够数据。因此决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点I32-1,对测区西南方向展开广阔的测量工作,并对东北、西北、东南三个方向补充适当数量的测点。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测量6组在12点之前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负责绘图的同学开始了最后的绘制等高线的工作。13:20我们完成了在测区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国地质大学,结束了4天的测量学实习。

(二) 持图实地跑点实习:

1.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花山地区测量6组路线

2.任务:到达图上表示的9个指定地点中的至少5个,将实地编号标注到地图上

3.内容:

(1)全组成员集中分析地图,确定初始路线;

(2)按照初始路线寻找指定点;

(3)过程:

2008年12月18日晨,我们接到临时变更通知。由于武汉今日大雾,不便于观测,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更改为识图实习。这样我们就要前往花山地区进行实地的跑点了。今天,我们从测量工程系拿到的不是经纬仪、三角架和视距尺,而是一张花山地区的地图。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1973年绘成的地图,上面采用的最接近成图时间的数据是1969年的。图上画了9个框框,它们标注的就是我们组今天要到的地方。虽然每个小组的地图是一样的,但上面被标注的点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地可能有重合,但不会是每个目的地都一样。因此,各组之间几乎独立的,合作被限定在了组内。老师告诉我们,图上表示的一个池塘已经填掉了,变成了农田,图上表示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已经更改了地址。这加重了我们对这张地图的怀疑,其他的地方就没有变化吗?我们要找的点在实地被标注在电线杆、石板桥、池塘壁等地方,而且这些点上是有编号的,我们只有真正到过这些点才能知道它们的编号。按照要求,我们要把这些编号标注在地图上。9个图上的点,我们要至少找到5个。

今天下车的地方与前两日不同,这里是花山地区。组员们捧着这张地图走向了一片未知区域。地图成了我们不会迷路的保障。跟着大部队,我们翻过了第一座山,山的背后是公墓。很快我们到了第一个路口,我们要找的一个点在向东的方向,其他点在向西的方向,而且那个独立的点要翻过一座高山才会到达。分析了利弊后,我们决定放弃它。放弃它就意味着放弃大部队,我们组成了少数走向西道路的小组。对比了图上池塘的位置,我们终于找到了它,地图告诉我们,这里有地大的点。在一个田边的电线杆上,我们看到了“地大S97”。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成果。沿着池塘边的公路,我们继续前行,过了1个比较大的村子。重新看了一遍地图,对比了实地,我们很快看到了远方我们要找的村子。为了抄近路,我们进了稻田。秋天的稻田已是十分空旷,但湖北多湖的特点注定这里是泥泞的。选择了走农田,那么可能出现的点就只能在电线杆上。直到走出稻田,我们也没有发现要找的点。小组马上调整策略,提出要坚信手中的地图,要找的点不会特别难找。很快这个点被我们在村西边的马路上的电线杆上找到了。

接着我们在石洞村找到了第三个点。使我们陷入困境的是在大杨村附近的点。我们沿着路一直前进去寻找大杨村,而岔路口的方向选择错误让我们到了下刘村,这个村子在大杨村的正北方。又是一次穿越稻田,路上还看到很多水牛。这次穿越是被迫的,因为大杨村就在前方。费尽了周折我们找到了第四个点。眼看着时间要到11:30了,加快步伐到达制定的水库。找到了最后一个点后,我们就很快找到了图上表示的公路,但是图上表示的公路似乎是一条小路,我们认真地做了对比,做了确定后便沿着它走下去。沿路的很多地方图上都没有表示,而且图上表示的在实际中很多也没有看到。不过,我们反复核对后,找到了“老林业科学研究所”,这让我们放心大胆地沿着它走到了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到达了一条大的公路后,我们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当日跑点的成功。走到指定终点--加油站的时候,12:43分,我们是011081班第一个到达的小组。大家的鞋已经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 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衣服也弄脏了,头发上都是灰尘的痕迹。有的同学坐下一会就睡着了。这一天是疲惫而幸福的。

三、实习总结及体会: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我负责的是观测与读数。我们在实际测绘中,没有一次采用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而是选择若干视野开阔,位置更加优越的支点。这样就要多次验证、计算支点的数据,确保支点的数据误差较小,进而测得其他位置点,根据支点数据计算未知点数据。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我们的测量更加方便。另外就是在观测人员读完上中下丝读数后,要及时让跑尺人员选取下一个点。因为经纬仪此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已锁定,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的读书固定,所以在读角度之前就可以让跑尺人员离开当时的位置。这样做可以加快测绘进度,让跑尺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在识图实地跑点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尽信图不如无图”,要根据实地情况,通过比例尺计算需要走的大概路程,相信自己的判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时刻知道北方向,这样,地图才是有用处的。否则,它会起负作用。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延伸阅读

大学生测量优秀实习报告范文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测量优秀实习报告范文 ,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实习报告网频道。

水准仪i角的检核

实习时间:11月2日

实习地点:东校区操场

实习目的:在管水准气泡居中时,水准轴和视准轴都应是水平的。当二者不平行时,存在一个很小的夹角i,显然,管水准器整平视,视准轴并未水平,而与水平线有一个很小的夹角i。所以由于i角的存在,所以在水准测量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度。需要我们对水准仪的i角进行检核,掌握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和计算高差的方法。

实习任务:完成水准仪的常规检核项目

实习过程:1.选择场地架仪器。2.粗整平,先用双手按相对(或相反)方向旋转一对螺旋,观察圆水准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运动方向之间运行规律,再用左手旋转第三个脚螺旋,经过反复调整使圆水准气泡居中。3.瞄准,先将望远镜对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用望远镜瞄准器照准竖立于测点的水准尺,旋转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最后旋转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位于水准尺中线位置上或尺边线上,完成对光。4.精平,旋转微倾螺旋,从符合式气泡观察气泡的移动,使两端气泡吻合。5.读数,用十字丝中丝读取米、分米、厘米、估读出毫米位数字,并用铅笔记录。8计算,读取立于两个或更多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并计算不同的高差。

实习课题二:闭合导线的测量

实习时间:11月3日

实习地点:东校区

实习目的:

1.根据测区情况和控制点状况进行合理的选点与导线布设。

2.掌握外业测量的方法资料的检查方法及过程。

3.掌握内业的成果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4.熟悉测量成果的质量分析喝和处理方法。

实习任务:完成外业观测并检查观测成果绘制计算草图,抄录控制点的已知数据,分别计算各导线边往、返测平距、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方位角、坐标增量的闭合差的计算方法及概算。平差计算。

实习过程:找到控制点,任取一点作为起始点按同一方向进行,根据测去的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点位选好之后,应立即做好点的标记,若在水泥等较硬的地面上可用油漆“十字”标记。在点位旁边的固定地物上用油漆标明导线点的位置并编写点好。导线转折角的测量,导线转折角是由相邻边构成的水平角。一般测定导线推算方向的左角,闭合导线大多测内角。对中误差应不超过3毫米,水平角上下半侧回角值之差应不超过30〞,否则,应予以重新测量。导线角度闭合差应不超过±24〞 .。

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测量实习,让我们对过去课堂上的测量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更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一个个地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进行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磨练品格: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锻炼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不曾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在一次次的改进中提高测量水平,磨练自己迎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实习磨砺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选点、搬仪器、对中、整平、照准、读数、记录、计算……每个人都要能熟练掌握,谁也不能只做“指挥”工作,谁都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不怕累,不怕脏,敢吃苦,能出力!

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通过实习,我们渐渐养成了凡事都细心、谨慎的态度。

⑵.团队协作:

测量实习的过程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习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十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才能干得起劲。同时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大学生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一、概述

本次测量实习为期十天,通过实习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从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工程人员必备的科学严谨的精神。本专业共分十四个组,实习区域为郑州大学新校区,东起河园东路,西至天健大道,南起春华路,北至毓秀路。主要地物有工科园、理科园、图书馆、文科园等。施测方法采用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及测绘地形图。测区共有主导点二十四个(E-22—N23—N24—E-1—E-2-E-3—E-4—E-5—E-6—E-7—E-8—E-9—E-10—E-11—E-12—E-13—E-14—E-15—E-16—E-17—E-18— E-19—E-20—E-21—E-22),支导点十四个(N-23-1 N-24-1 E-1-1 E-2-1 E-4-1E-5-1 E-10-1 E-12-1 E-13-1 E-14-1 E-17-1 E-18-1 E-21-1 E-22-1),以N23为起始点,采用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地形测图图式为1995年版式。实习的大致流程:踏勘、选点——测量导线角度——水准测量,图根控制计算——地形测图,碎部测量——接图,整饰地形图—

撰写实习报告。

二、主要工作介绍

(1)本组图根控制测量部分的角度测量包括测站E-22、N-23,

及支导点E-22-1、N-23-1,采用方向观测法,统一规定测定内角,共测三个测回,测回法观测要求上下测回角度之差小于36”,各测回互差平均小于24”。方向观测要求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小于24”,半测回归零差小于18”。

(2)水准测量部分水准路线主导线为BM—E-9—E-10—E-11—E-12—E-13,支导线为E-10—E-10-1,E-11—E-11-1,E-12—E-12-1,E-12—E-12-2.水准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路线长度应小于15km,高差闭合差为 mm,每站视线长度不得大于80m,前后视距差不大于5m,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大于10m,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3mm,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不大于5mm。经过计算,有两站高程测量与原始数据相差较大,经过再次补测达到要求,其他高程及角度测量的观测数据均达到精度要求。

(3)地形图测图部分整个测区共分十块(2.60-2.60,2.60-2.80,2.40-2.60,2.40-2.80,2.20-2.60,2.20-2.80,2.00-2.60,2.00-2.80,1.80-2.60,1.80-2.80)每块区域面积为200X200,本组分得区域2.40-2.60,主要建筑物为图书馆、生物馆,以及道路、草坪、路灯、行道树、停车场、水池等地物。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 简要操作方法 :

(1)在图根控制点A上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2)选择另一邻近的图根点B作为起始方向,经纬仪盘左照准该点并将水平度盘配置为0°00′00″;

(3)在测站旁安置*板,在图纸上画出ab方向线小段,用小针将量角器圆孔中心钉在a点;

(4)按一定路线选择特征点并竖立视距尺,瞄准标尺,通过垂直微动螺旋将垂直度盘读调整至90°00′00″,然后读取上、中、下丝的读数;

(5)算出水平距离、高程

(6)转动量角器,使零方向线对准量角器上一刻划线,使在量角器上读数等于水平度盘读数,再按水平距离定出碎部点位置。碎部点位置用点表示,在点的右侧标注其高程;

(7)同法测出其余碎部点,及时绘出地物,并对照实地进行检查;

(8)按地形图图式的要求,描绘地物、整理注记,进行图面整饰

注:地形图整饰过程中地物符号严格按照国标要求,铅笔字号及宽度严格控制,并每隔5-6cm注记一高程。

三、实习感受与总结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成功的把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了解了所学知识如何很好的应用于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与理论出入的地方,这就需要找出其中的缘由,绝不能模棱两可。经过反复的测量选碎部点,逐渐的能合理的分布碎部点,这样在不影响测图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测图过程中遇到所在站难以观测到的死角找到了科学的解决方法。经过近四天的外业测点,不断的在工作中总结,积累了经验,逐渐找到合理的测量顺序和方法,同时锻炼了同学们不怕吃苦的精神。不足之处在于测点过程中会落下一些关键的碎部点,以致绘图员难以在图纸上绘出。总之,本次实习不仅仅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升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大学生建筑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范例一】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地形测量内外业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施测方法。

2、培养学生苦练基本功的良好风气,在测、记、算、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3、培养学生在地形测量工作的设计、组织、安排、总结等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4、使每个学生具有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5、认识地形测量的科学性、艰苦性、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和测绘工作所必须的团结协作精神。

6、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地形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及要求:

1、仪器的检验与校正

(1)经纬仪

①照准部水准管气泡不能偏离1格。 ②视准误差不能超过30’’。 ③竖盘指标差不能超过1’。

(2)水准仪

①圆水准气泡校正到圆周之内。 ②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校正到5mm。

2、地形图测绘

图幅:20cm×20cm;比例尺1:500。

3、地形图的识读

由教师选择地形图,并安排识读内容。

4、数字测图

图幅:20cm×20cm;比例尺1:500。

(三)实习仪器和工具: 1、仪器

DJ6经纬仪一套,DS3水准仪一套,卷尺一个,花杆一根,测钎3根,全站仪

一套,棱镜一套。 2、工具

记录夹一个,三角板一副及比例尺一根。 3、耗材

50cm×60cm聚酯薄膜和白纸各一张,胶带纸一卷,水平距离测量记录簿,水

平角度记录簿,水准测量记录簿和导线测量计算簿,红油漆一桶,毛笔一支,水泥钉一盒,2H和4H铅笔各一支,橡皮一块。 4、资料

(1)《测量学实验实习指导》 (2)《城市测量规范》

(3)《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4)测区已有控制点资料 (5)测区已有地形图资料

(四)具体任务及过程

任务:测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新篮球场,包括外围人行走道及土操场在

内的所有地形。

过程:7月6日:完成对测量区内地形的初步勘测,定控制点及草图绘制。

7月7日:用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完成对控制点的控制测量。

7月8日:用全站仪对已测控制点进行校核测量,并用GpS定出控制点

坐标及高程,最后完成对篮球场外围人行走道的碎步测量。

7月9日: 完成篮球场内部篮球架,风雨操场,厕所等地物的碎步测量。 7月10日:完成内业操作部分,包括数据处理,数字成图以及整个测量

工作的校核。

7月11日~7月12日: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及资料整理。

(五)实习内容:

我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负责控制测量部分,实习内容如下:

1、根据实际地形勘测,定出如图所示10个控制点。

2、利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及测回法测出各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①每个控制点上用DJ6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两个测回,半测回差不超过±36″与测回差不超过24″,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60√10=3°9′。 ②用DS3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各站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的高差。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为视线长度小于100米,同测站两次高差不大于6mm,路线允许高差闭合差为±40√L(mm)或±12√10=37.9(mm),式中L为以公里为单位的单程路线长度,n为测站数。

3、平面坐标及高程计算。

①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并完成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厘米。

②高程计算中对路线闭合差进行配赋后,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六)实习体会:

在几天的实习中,我们小组六人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烈日的考验。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小组六人就达成了一致共识,要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仅要有才华横溢的,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我们小组就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思想,从始至终大家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尽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最终我们还是一一克服。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就遇上了大雨,原本用粉笔画好的10个控制点都被雨水冲刷不见,用油漆涂上的坐标点都被雨水冲走,刚开始实习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但大家并没有泄气,都顶着大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我们用了防水胶布标上了控制点,并用相机拍摄记录控制点的位置,克服了雨中无法定控制点的问题。由于任务要求时间比较紧,在定完控制点后我们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控制测量,我们六人分为了两组,三人负责三四等水准测量,三人负责测回法测量,另外每三人还做出了具体分工,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控制点的测量。但由于受到大雨的影响,经大家计算校核后发现测量误差都比较大,三四等基本能达到精度要求,但测回法的误差达到了2′30〞,超过了精度要求范围。

考虑到天气等问题,老师让我们用全站仪完成接下来的实习工作,拿到全站仪后我们首先对控制点进行了重测,得到了比较精确的结果。在GpS定位得出控制点精确坐标后我们开始了碎步测量。由于我们测量的地区地物较多,如篮球架,路灯,树木,风雨操场,健身器材等,在草图上我们定出了400多个碎步点,相比其他组,我们的碎步点比较多,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负担,但越是逆境,就越能激发大家测量的热情,最后我们于7月9日下午5点30分提前完成了400多个碎步点的测量!

完成了外业的工作,大家都黑了很多,深刻体会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但革命尚未完成,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内业的计算及数字成图的工作,大家聚在宿舍一同讨论,研究,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测绘软件的安装,用法,以及一些地物的标注。

在整个实习中,外业工作上我主要负责碎步点和控制点的测量工作,400多个点测下来,眼睛都有些酸痛,时不时感觉到十字丝在眼前摇晃,再加上天气的炎热,每天都感到精疲力竭。内业工作中我负责控制测量计算工作,面对计算的繁杂,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丝不苟。测量实习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测量人员的伟大。每个数据,每步工作的校核都需要测量人员不厌其烦的耐心。另外,无论是外业工作,还是内业计算成图,我对测量工作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熟悉了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的操作,掌握了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回法以及数字成图的方法等。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我们一组六人,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不仅加深了友谊,更是加深了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也感受到了扛在肩上沉甸甸的担子。今后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我们又多了一份信心,多了一份责任。

【范例二】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板仪测绘地形图;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

四.实习项目与程序: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4.施工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测量。

五.实习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的使用。

1.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2.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4.平板仪的使用:

(1)立上三脚架,将平板固定,把图纸也固定在平板上。

(2)将平板仪的一边靠在两个控制点上,瞄准地面上的点,然后进行对中整平。

(3)整平后进行测绘。量出控制点到某地物的距离并且紧靠建筑物立标杆,通过平板仪瞄准标杆则确定了这个方向。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图上距离,将地物地貌画在图上。

(4)将所有坐标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全都画在图上,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六.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七.计算成果和示意图见测设数据计算表。

八.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的,我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那都是抽象的理论,只有我们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运用充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这次的工程测量课程实习,让我们很好地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我们的实际运用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此次实习中,我担任了我们第一小组的组长,我深深知道组长的工作是艰巨的。团体的团结合作是工作快速高效完成的重要保证,实习过程中大家难免会意见不一,也会遇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不愉快,作为组长,我必须能够及时做好大家的交流和沟通工作。 最重要的是,各小组成员的分工问题,我们这次的实习的目标之一是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达到锻炼效果,所以,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求测量的进度跟上预期计划,还要让每位同学都能够都有独立操作的机会,才能达到实习的预期目标. 总的来说,此次的测绘实践让我收获了很多,相信这对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范例三】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板仪测绘地形图;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

四.实习项目与程序: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4.施工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测量。

五.实习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的使用。

1.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2.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4.平板仪的使用:

(1)立上三脚架,将平板固定,把图纸也固定在平板上。

(2)将平板仪的一边靠在两个控制点上,瞄准地面上的点,然后进行对中整平。

(3)整平后进行测绘。量出控制点到某地物的距离并且紧靠建筑物立标杆,通过平板仪瞄准标杆则确定了这个方向。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图上距离,将地物地貌画在图上。

(4)将所有坐标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全都画在图上,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六.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七.计算成果和示意图见测设数据计算表。

八.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怎样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怎样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范例四】

一.实习时间

20xx年7月19日——20xx年7月24日

二.实习地点

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

三.小组成员 组号 :第一组 组长 :75杨著松

组员 :70黄习稳 71潘明伟 77陈倩伶 84王大华 89李玉强

四.指导教师

翟禄新博士、邓华老师

五.实习目的

1.理解控制测量导线布设方式;掌握选点、测角、量边、连测方法及高程控制测量外业实施的方法;掌握高程及平面坐标内业计算方法。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设,掌握控制点展绘、碎部测量的方法,理解地形图整饰方法。

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准确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独立钻研的学习精神。

3.通过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所需的测量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实习设备

经纬仪一台(配三角架);水准仪一台(配三角架);水准尺一把;丁字尺一把;绘图板一块;三角尺一套;钢尺一把;小卷尺一把。聚酯薄膜图纸2张(50厘米×50厘米);H—3H各种铅笔一套及相关文具用品;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任务书;计算器。

七.实习内容

1.踏勘测区,布置控制测量导线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测量; 3.碎部测量; 4.绘图。

八.实习步骤:

1.踏勘测区,统一布置控制测量导线点及建立标志。本次实习布设的是两根闭合水准路线。控制点为01~23。导线点的布置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① 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③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

④ 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形外,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 ⑤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导线测量,包括导线高程测量、导线边长测量和导线角度测量。

(1)导线高程测量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导线点高程,具体为高差法,步骤为:①架设仪器;②粗略整平;③瞄准水准尺;④精确整平;⑤读数;⑥内业计算。高差容许闭合差 毫米(L以公里为单位)。

(2)导线边长测量

用钢尺量距法测量导线边长往返各一次取平均值。要求:边长丈量较差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导线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

(3)导线角度测量

使用经纬仪用测回法测量导线右角,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应小于40〞;导线角度容许闭合差 ,n为导线点数。 3.碎部测量

用钢尺量距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等方法测量,现场绘图。

测量道路、房屋等地物点时,同时丈量路宽及房屋四周尺寸,以资校核,并按图例标明各种地物、地貌类型。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均进行测绘,房屋外廓以墙角为准。当建筑物构筑物轮廓凸凹部分在图上小于1mm(即实物小于1m)时,用直线连接。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即任务区外5m),以便于最终分幅图的对接和整饰。

4.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

十.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1、误差原因

①.仪器误差

因测量仪器或工具制造和校正不够完善,测量人员得不到绝对精密的仪器和工具,给测量带来误差。如经纬仪、水准仪各种轴线间的几何关系不完全满足、水准尺刻划不均匀、钢尺尺长误差等。

②.观测误差

由于测量人员的感官能力有限,在安置水准仪时气泡未严格居中,视差未消除,等会影响测量结果。安置经纬仪时对中不够严格以及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竖轴误差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在测量时,受望远镜放大倍率、物镜孔径等仪器参数,人眼的判别能力,照准目标的形状、目标影像的亮度和清晰度以及通视情况等的影响会产生瞄准误差和读数误差,水准尺的放置不够垂直时会产生目标偏心误差。用钢尺测量时,主要是使用平量法,目估水平有限,拉力没达到标准,也会产生误差。在本次测量中,由于操作不熟练,这些误差都挺大,导致了我们导线测量时的误差超过了允许误差值。
③.外界影响误差

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有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温度、湿度、能见度、太阳光和风力等的影响。在本次测量中,某些测点的光线不好,在测量角度时看不清楚上中下丝的具体位置,这也是我们的测量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①选用较精密的仪器;

②安置水准仪时调整气泡严格居中;仔细进行物镜对光,消除视差;对圆水准器进行检验与校正,以使圆水准轴平行于水准仪的竖轴;对十字丝横丝进行检验与校正,以使横抽垂直于仪器的竖轴;进行水准测量时尽可能保持前、后视距离相等以减少和削弱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残余误差。安置经纬仪时,要严格对中;使用经纬仪侧角度时可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竖轴误差。水准尺要垂直,以消除目标偏心误差。在用钢尺量距时,可用弹簧秤拉钢尺以达到标准力。

③选择在晴朗的早上和午后进行测量,减少外界条件对测量的影响。注意对仪器的保护,有太阳照射时要用伞替仪器遮阳,以确保仪器的精度。

十一.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的测量实习,我亲身体验了明确测量的目的、原理、方法很重要。不管是进行导线测量还是碎部测量,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于测量的原理、方法都不甚了解。虽说最后在黑暗中摸索出了道路,但还是浪费了时间,走了弯路。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成功只会等待有准备的人”,,明确目标,做好准备,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本次实习中,团队合作很重要。在整个测量工作中,不管是经纬仪测角,水准仪测高程,还是钢尺量距,工作量大且细,都不可能个人能完成。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有机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在本次测量实习中,另外一点让我感触较深的是测量工作的细致严谨。距离、角度,即使只是差一点点,到最后计算校核的时候就会差好多,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们在进行导线的水平角测量时,有12个控制点,我们的角度闭合差是6分16秒,按感觉来说,这已经是挺小的一个误差,但还是超出允许值2分9秒很多。这就是感性与理性的差距。进行科学的工作,我们就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严谨精神。

Ctrl+D收藏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20x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

点击查看:实习报告网

大学生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1、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20xx年2月28日~20xx年3月18日
实习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实习单位:深圳xxxxxxx有限公司
2、实习过程概述
第一阶段:2月28日~3月1日,了解公司的各项基本制度、各部门的职能、本职位的职责等。
第二阶段:3月2日~3月12日,了解掌握公司产品的基本原理,公司对新实习员工进行cad方面的技术培训及对车间生产情况进行了解。
第三阶段:3月14日~3月18日,对一些简单工作和部分零部件进行测绘,对实际生产有了直观认识。
3、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主要实习岗位:生产部主管助理
实习内容:我的实习工作从20xx年2月28日进行到20xx年3月18日,在开始的两天,公司对我进行了相关的职业培训。通过两天的培训,使我初步掌握了一些工作时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加深了我对宏超精密塑胶模具厂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面,我来到了生产组装一线进行培训,同时对cad进行了相关技术培训。培训完之后,我开始到公司的技术部进行工作,开始逐步接受一些简单的测绘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工作中的实际体会和对cad的基本操作有了很多的提高。
4、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收获以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像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像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像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5、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重温课堂的知识,将自己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有了一个很好的配合提高。通过这次实习,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素养不足,今后要培养自己的长远眼光,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自己不明白的没学会的知识好好向同事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这一次实习对我来说,只是一次预演,一次为将来工作的预演,我会继续不断努力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更好地胜任岗位。
此时此刻,即将面临毕业,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无论从何处起步,无论具体从事哪种工作,认真细致和踏实的工作态度才是成功的基础。

大学生工地测量实习报告


大学生实习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工地测量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工地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5)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二、实习心得

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范文》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