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测量实习报告 > 导航 > 测量公路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公路实习报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习是每位大学生毕业之前都有的经历,做完实习工作后紧接着就是撰写实习报告,写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大家的实习报告要怎么写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测量公路实习报告,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一、实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全站仪的使用;

(2)公路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熟悉全站仪基本操作方法;

(2)获取公路工程测量主要知识,及相关软件使用方法;

(3)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3、德育目标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仪器操作

熟练操作全站仪,能快速的整平仪器,并能准确的读取尺面读数。

2、内业处理

按照内业处理的要求,分别使用软件计算导线坐标,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

三、实习任务

1.全站仪控制网加密;

2. 道路曲线测设;

3. 道路断面图测定;

4. 工程量计算。

四、实习地点

校园

五、实习时间

20xx/4/22至20xx/4/27

六、实习测区概况

学校图书馆前面广场场地平坦。东以实验楼西侧为东边界,西以教学楼东侧为西边界,南以南门为南边界,北以图书馆为北边界。我们组选取的控制点大概在这实习的西北角。

七、实习计划

4月20日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4月22日实地踏勘,布设控制点;

4月23日导线测量外业;

4月24日导线测量内业及计算整桩号点坐标;

4月25日放样;

4月26日根据断面测量数据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

4月27日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八、实习内容

4月20日,星期五。我们为即将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那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老师向我们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性;然后给了我们测量时需要的数据(学校平面图、起点、交点坐标)及我们需要用到的软件——平差易。然后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到学校实验室请出了这次实习的主角“全站仪”。

因为是下周一开始正式实习,所以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先对眼前的这个陌生而又好奇的仪器进行个初步了解。同学们有的上网查,有的找资料,经过两天的摸索终于对全站仪有了个比较精确的定位。并且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决定讲实习提前一天,免得周一实习的小组多会影响进度。

4月22日,星期日。一大早我们就开始着手选控制点,首先我们根据需要测的起点的大体位置在老师给的校园平面图中选择适合的控制点。经讨论选择了C25和C14两点作为控制点。下午我们到综合楼前面的广场上的C25和C14进行实地勘察并建立坐标系。在实地选点时我们选的是依据相邻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便于保存标记的地方;视野开阔,便于施测这三个原则选取的。

4月23日,星期一。我们根据昨天下午选好的控制点开始做导线。因为我们有四个测站点,所以就将全组八个成员分为四小组,两人配合着测,每个小组负责测一个测站点。借此大家也都熟悉了用全站仪测站的操作方法。下午我们开始了繁琐而又有趣的工作。首先是将全站仪对中整平,然后由一位同学拿着活动棱镜寻找测站点。测站说起来简单,其实没有熟练地操作和耐心再花上一段时间是测不出满意的点位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3日星期三,由于下雨我们只有在自习室就之前做的导线做内业了。根据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吧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然后算出两测回的平均角值和平均距离;接着根据平均较和平均距离在平差易软件中又算出三个控制点的X,Y坐标。就这样我们把起点、交点以及每隔十米的正点桩号都算出来了。

4月24日,星期二。有了前一天的内业处理,我们今天的工作就简单多了,我们还是以两人一组讲整桩号点及桩左右5米的点都实地放样出来,并测了个点的高程。就这样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就算完成了。第二天我们根据之前测得的横纵断面数据绘制了横纵断面图并采用平均断面法进行了土石方量计算。

九、实习感想

在这次为期一个星期的实习过程中,收获的就是对仪器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地形测绘的实习,掌握了测绘和绘图的基本方法。可以说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阅,但是我们谁都明白这次测量任务不轻,责任很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周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对整个测量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和体会。

我感觉数据处理的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数据量大,而且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当确定所有的所需数据都计算准确后可以开始进行新的操作。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组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每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测量需要建立在准确的数据收集基础上,所以在测各角值和量距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边测量边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如果测量结果出现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必须进行重新测量,认真科学地对待。同时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很多是很精密也很脆弱的,必须轻拿轻放,严格依照操作要求使用,必须时刻注意爱护仪器。

这次实习我想成功之处就是我们小组的团对合作精神。因为任何一项小的工作一个人都不能完成,必须有大家的同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每一项工作。应该说,没有团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比较完美的实习成绩。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养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和遵守纪律的精神,我想这在以后对给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我们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小编推荐

公路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全站仪的使用;

(2)公路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熟悉全站仪基本操作方法;

(2)获取公路工程测量主要知识,及相关软件使用方法;

(3)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3、德育目标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仪器操作

熟练操作全站仪,能快速的整平仪器,并能准确的读取尺面读数。

2、内业处理

按照内业处理的要求,分别使用软件计算导线坐标,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

三、实习任务

1.全站仪控制网加密;

2. 道路曲线测设;

3. 道路断面图测定;

4. 工程量计算。

四、实习地点

校园

五、实习时间

20xx/4/22至20xx/4/27

六、实习测区概况

学校图书馆前面广场场地平坦。东以实验楼西侧为东边界,西以教学楼东侧为西边界,南以南门为南边界,北以图书馆为北边界。我们组选取的控制点大概在这实习的西北角。

七、实习计划

4月20日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4月22日实地踏勘,布设控制点;

4月23日导线测量外业;

4月24日导线测量内业及计算整桩号点坐标;

4月25日放样;

4月26日根据断面测量数据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

4月27日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八、实习内容

4月20日,星期五。我们为即将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那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老师向我们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性;然后给了我们测量时需要的数据(学校平面图、起点、交点坐标)及我们需要用到的软件平差易。然后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到学校实验室请出了这次实习的主角全站仪。

因为是下周一开始正式实习,所以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先对眼前的这个陌生而又好奇的仪器进行个初步了解。同学们有的上网查,有的找资料,经过两天的摸索终于对全站仪有了个比较精确的定位。并且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决定讲实习提前一天,免得周一实习的小组多会影响进度。

4月22日,星期日。一大早我们就开始着手选控制点,首先我们根据需要测的起点的大体位置在老师给的校园平面图中选择适合的控制点。经讨论选择了C25和C14两点作为控制点。下午我们到综合楼前面的广场上的C25和C14进行实地勘察并建立坐标系。在实地选点时我们选的是依据相邻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便于保存标记的地方;视野开阔,便于施测这三个原则选取的。

4月23日,星期一。我们根据昨天下午选好的控制点开始做导线。因为我们有四个测站点,所以就将全组八个成员分为四小组,两人配合着测,每个小组负责测一个测站点。借此大家也都熟悉了用全站仪测站的操作方法。下午我们开始了繁琐而又有趣的工作。首先是将全站仪对中整平,然后由一位同学拿着活动棱镜寻找测站点。测站说起来简单,其实没有熟练地操作和耐心再花上一段时间是测不出满意的点位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3日星期三,由于下雨我们只有在自习室就之前做的导线做内业了。根据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吧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然后算出两测回的平均角值和平均距离;接着根据平均较和平均距离在平差易软件中又算出三个控制点的X,Y坐标。就这样我们把起点、交点以及每隔十米的正点桩号都算出来了。

4月24日,星期二。有了前一天的内业处理,我们今天的工作就简单多了,我们还是以两人一组讲整桩号点及桩左右5米的点都实地放样出来,并测了个点的高程。就这样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就算完成了。第二天我们根据之前测得的横纵断面数据绘制了横纵断面图并采用平均断面法进行了土石方量计算。

九、实习感想

在这次为期一个星期的实习过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对仪器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地形测绘的实习,掌握了测绘和绘图的基本方法。可以说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阅,但是我们谁都明白这次测量任务不轻,责任很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周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对整个测量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和体会。

我感觉数据处理的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数据量大,而且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当确定所有的所需数据都计算准确后可以开始进行新的操作。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组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每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测量需要建立在准确的数据收集基础上,所以在测各角值和量距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边测量边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如果测量结果出现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必须进行重新测量,认真科学地对待。同时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很多是很精密也很脆弱的,必须轻拿轻放,严格依照操作要求使用,必须时刻注意爱护仪器。

这次实习我想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我们小组的团对合作精神。因为任何一项小的工作一个人都不能完成,必须有大家的同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每一项工作。应该说,没有团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比较完美的实习成绩。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养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和遵守纪律的精神,我想这在以后对给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我们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公路测量实习总结范文


一、实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全站仪的使用;

(2)公路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熟悉全站仪基本操作方法;

(2)获取公路工程测量主要知识,及相关软件使用方法;

(3)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3、德育目标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仪器操作

熟练操作全站仪,能快速的整平仪器,并能准确的读取尺面读数。

2、内业处理

按照内业处理的要求,分别使用软件计算导线坐标,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

三、实习任务

1.全站仪控制网加密;

2. 道路曲线测设;

3. 道路断面图测定;

4. 工程量计算。

四、实习地点

校园

五、实习时间

20xx/4/22至20xx/4/27

六、实习测区概况

学校图书馆前面广场场地平坦。东以实验楼西侧为东边界,西以教学楼东侧为西边界,南以南门为南边界,北以图书馆为北边界。我们组选取的控制点大概在这实习的西北角。

七、实习计划

4月20日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4月22日实地踏勘,布设控制点;

4月23日导线测量外业;

4月24日导线测量内业及计算整桩号点坐标;

4月25日放样;

4月26日根据断面测量数据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

4月27日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八、实习内容

4月20日,星期五。我们为即将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那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老师向我们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性;然后给了我们测量时需要的数据(学校平面图、起点、交点坐标)及我们需要用到的软件——平差易。然后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到学校实验室请出了这次实习的主角“全站仪”。

因为是下周一开始正式实习,所以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先对眼前的这个陌生而又好奇的仪器进行个初步了解。同学们有的上网查,有的找资料,经过两天的摸索终于对全站仪有了个比较精确的定位。并且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决定讲实习提前一天,免得周一实习的小组多会影响进度。

4月22日,星期日。一大早我们就开始着手选控制点,首先我们根据需要测的起点的大体位置在老师给的校园平面图中选择适合的控制点。经讨论选择了C25和C14两点作为控制点。下午我们到综合楼前面的广场上的C25和C14进行实地勘察并建立坐标系。在实地选点时我们选的是依据相邻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便于保存标记的地方;视野开阔,便于施测这三个原则选取的。

4月23日,星期一。我们根据昨天下午选好的控制点开始做导线。因为我们有四个测站点,所以就将全组八个成员分为四小组,两人配合着测,每个小组负责测一个测站点。借此大家也都熟悉了用全站仪测站的操作方法。下午我们开始了繁琐而又有趣的工作。首先是将全站仪对中整平,然后由一位同学拿着活动棱镜寻找测站点。测站说起来简单,其实没有熟练地操作和耐心再花上一段时间是测不出满意的点位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3日星期三,由于下雨我们只有在自习室就之前做的导线做内业了。根据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吧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然后算出两测回的平均角值和平均距离;接着根据平均较和平均距离在平差易软件中又算出三个控制点的X,Y坐标。就这样我们把起点、交点以及每隔十米的正点桩号都算出来了。

4月24日,星期二。有了前一天的内业处理,我们今天的工作就简单多了,我们还是以两人一组讲整桩号点及桩左右5米的点都实地放样出来,并测了个点的高程。就这样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就算完成了。第二天我们根据之前测得的横纵断面数据绘制了横纵断面图并采用平均断面法进行了土石方量计算。

九、实习感想

在这次为期一个星期的实习过程中,收获的就是对仪器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地形测绘的实习,掌握了测绘和绘图的基本方法。可以说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阅,但是我们谁都明白这次测量任务不轻,责任很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周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对整个测量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和体会。

我感觉数据处理的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数据量大,而且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当确定所有的所需数据都计算准确后可以开始进行新的操作。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组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每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测量需要建立在准确的数据收集基础上,所以在测各角值和量距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边测量边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如果测量结果出现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必须进行重新测量,认真科学地对待。同时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很多是很精密也很脆弱的,必须轻拿轻放,严格依照操作要求使用,必须时刻注意爱护仪器。

这次实习我想成功之处就是我们小组的团对合作精神。因为任何一项小的工作一个人都不能完成,必须有大家的同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每一项工作。应该说,没有团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比较完美的实习成绩。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养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和遵守纪律的精神,我想这在以后对给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我们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公路工程测量实习总结


公路工程测量实习总结

实习两周结束了,从刚开始的欣喜到期间的泄气,到临近尾声的坚持让自己得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

工程地质测量的理论知识在这次实习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把那些在课堂上难以弄懂的理论知识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基本上掌握了。对于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能过用这些仪器进行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测量任务。和两周的时间,自己对这些仪器从刚开始的完全陌生到现在能够熟练操作,全得益于老师的悉心教导。同学们的帮助。让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

两周的实习,也亲自体验了作为土木人的艰辛,虽然只是几天时间,我们连续几天都是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中午不休息。虽然烈日当头但是,大伙都没有一点怨言。都配合组长的工作,这样才得以让我们组的工作顺利的进行。这两周的时间我们六个人对彼此的了解也进一步的加深,我们之间的的感情那就不必说了,用东北话说就是老好了。

这次的实习让我也体会到,作为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应该付出自己努力,即使你在主要环节不能出力,这也没有关系,有句话叫做,能者多劳,是的。作为一个团队,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任务能够完美的完成。但是我觉的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应给去实践,任务完成了,那个总是上手操作的同学会越来越熟练,而其他人,在这期间就会落下一大截。我觉的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因该去伸手去拿,而不是等着别人拿东西给你。不是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给又准备的人吗。我们在平常就应该让自己全面的发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发掘自己的潜力,让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强者。

实习的结束,只是一个时期的结束。自己学到的体会到的会对将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事情。只有去坚持,不懈的努力,你才会收获自己想要的东

最后我用自己的座右铭来结束自己的实习报告:与其让社会折磨自己不如让自己折磨自己

公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实习报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三.小组成员:

四.指导教师:

五.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

六.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七.实习内容

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

八.实习步骤:

1.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


这篇《最新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是由小编整理提供的,请大家参考!
最新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小地区碎布测量布点方式;
4. 掌握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
5. 了解和掌握测绘有关内业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
6. 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个方面的能力;
7. 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8. 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9. 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
1.要学习进行:控制点高程测量;导线测量;水准、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2.每小组将学校南、西校区共20个水准点进行四等水准闭合路线的测量,并根据其中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推算出其它水准点的高程。
3. 每小组完成一个指定区域的导线测量(包括高程)。
4.每小组完成提交一份水准测量的成果表、一份水准测量的原始记录数据的电子表格、一份导线测量的布点图、一份点之记表、一份导线测量的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表格和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报告。
5.每小组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并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在老师的分配下,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由7月1日起,共为时两周,实习具体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1.在滁州学院南、西校区内,对校内的20个控制点采用闭合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每条线路,必须进行往返测加密,及相应的内业处理;时间安排:7月1日~7月9日。
2.在滁州学院南校区中,以图书馆为中心,包括图书馆前的广场和草坪、图书馆后的水上报告厅和图书馆南北两侧的草坪进行碎步点的布设和
将布设的碎步点采用导线测量的方式测量其坐标和高程,及相应的内业处理;时间安排:7月10日~7月12日。

二、测区概况:
水准测量与对碎步点的导线测量都在滁州学院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较大,这给水准测量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利。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设施,又由于人员的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滁州学院主要以晴朗的天气为主,天气较为炎热,致使工作时间受限 ,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技术设计:
1.四等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求未知点的高程。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有若干个控制点(索要测出高程的点)。回路上,每两个控制点之间为一测段,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间距离应适中。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科利达水准仪,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各项限差: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 i角误差≤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

2.导线测量:
(1).导线控制点的选择控制点一般选择视野较开阔的较高地势处;每个控制点要和其前后控制点通视;控制点的选择要易于查找。

(2).测量方法:采用闭合导线测量,即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12个点作为控制点(其中三个为已知的控制点),并在所选点处订钉子作为标记,由这12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已知点左闭合导线测量
(3).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苏一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一个,反射棱镜2套。
(4).施测方法:在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二测回观测,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5).各项限差:半测回差 测回差 闭合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导线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J6 方位角闭合差
≤36” ≤ 24”≤900m ≤80m ≤1/4000 1 ≤±40”√n【水平控制测量:(n为测站数) 】

四、作业方法:
1.四等水准测量:
本小组共有成员4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观测员,记录员 由四人按天依次进行轮换。
具体作业方法如下: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水准路线见附图),
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观测,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做为后视,水准仪放置在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向上取仪器与后尺大致相等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树立前尺。随后观测员对水准仪进行整平,并按“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前尺进行读数。在一测站完毕后,通知后尺移站,此时前一站的前视点变为后一站的后视点,按照与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该站的测量,直到完成该测段为止。

2.导线测量
在导线测量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分配:两人负责棱镜与配套脚架,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具体的作业方法如下:在组织组员对测区进行了勘察情况下选定了控制点,在确定已知点位置后,按照闭合导线观测法进行观测: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棱镜分别安置在后视点i-1和前视点i+1的基座中,进行导线测量,分别读取六种观测值:水平角β,距离S,竖角α,仪器高i,目标高υ;在同一测站处进行两个测回的测量,对两个测绘的结果进行检校,结果合格后转站,如前一站进行观测,直到闭合导线测量完毕。
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遵守导线测量的对于误差的要求进行。

五、计算成果及评价
我们在进行内业实习过程中,内业处理主要学习的就是”南方平差易2005”的使用,该次实习的成果也是使用的”南方平差易2005”处理的
1.四等水准测量:
本小组对水准路线进行了往返观测,主要计算及其成果如下:
已知高程点个数:1
未知高程点个数:20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 2.66 (mm)
高程中误差[G4] = 1.81 (mm)
最小高程中误差[K10] = 0.68(mm)
平均高程中误差 = 1.28(mm)
规范允许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 10(mm)
[边长统计]总边长:4196.100(m),平均边长:155.411(m),最小边长:69.400(m),边长:372.400(m)
观测测段数:27
以上各项数据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2.导线测量:
在进行了内业计算后,本小组地形图测绘的指标数据如下:
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0(s)
已知坐标点个数:4
未知坐标点个数:10
未知边数:12
点位误差[D10_3] = 0.0059 (m)
最小点位误差[D10_7] = 0.0036 (m)
平均点位误差 = 0.0050 (m)
点间误差 = 0.0051(m)
边长比例误差 = 7248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 1.44 (s)
[边长统计]总边长:543.385(m),平均边长:45.282(m),最小边长:19.869(m),边长:118.319(m)
以上各项数据也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第三部分,实习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
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
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
在进行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之前,作为组长,我都组织大家对闭合水准路线和测区进行了勘察,做了预先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特别以水准测量为例,在施测前的下午,全组成员沿着老师所规定的水准路线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路段,选取了作为测段终点的固定点,并对每个测段中的测站数进行了估计,回去后我们在对测区环境的具体分析之后设计了测量路线和中途设站图,在测量的开展后节省了很多时间。
2.测量员所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
3.跑尺人员要注意的问题:
在跑尺工程中,每次跑尺时的前后距都要根据上一次的数据累计差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其不可以超限;在地面坡度较高的时候,应适当的多设转站点,避免因为多次调整或重新设站造成的时间浪费,可以提高效率。
4.有关数字的的技巧:
在具体操作前,很多时候都觉得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中的数据计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经过老师的指导,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有关数字方面的技巧:在水准测量的时候,对于前后视距累计差这一项限差,记录员在每一站读数完毕后应该立即计算得出,这样在下一站的时候就可以有意对其进行调节;
5.在对导线测量的碎步点的高程进行测量时,我们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两种仪器均进行了观测,发现水准仪采集的数据精确度较高,而全站仪采集的数据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在进行控制点的高程进行测量时应尽量选取精度较高的水准仪进行测量。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1).团队中要对人员做合理的安排:
例如,在水准测量的过程中,水准仪上读数的速度远远快于本组记录和计算的速度,我们可以先让跑尺员不要移动尺垫,对下一站的前后视距差进行步测;在架设仪器是,记录员可以辅助观察员快速架设仪器。这些的做法使得我们小组的作业效率有了相当的提高。
(2).团队精神: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困难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成员的情绪,从而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在这里,就需要团队精神发挥作用,大家共同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战胜困难;由于完成水准测量规定的时间有限,工作量有非常的大,再加上天气较热,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就开始工作,下午又要到七点办才能收工,但终于我们还是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
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
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对于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


小编的编辑为您准备了关于控制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 序言

一 实习目的

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控制测量理论知识进行控制网的布设、精密角度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的能力。

二 实习任务与内容

1、一级导线测量 每组完成一条一级导线的测量工作。

2、二等水准测量

三 实习地点与时间

1、本次实习地点选在沧州市南起新华西路,北至北环路,东起永安大道,西至开元大道。控制内面积约3平方公里。

2、时间分配:

动员、借领仪器 半天

踏勘选点 1天

仪器检验校正 2天

距离测量、角度测量、水准测量 18天

内业计算 2天

整理材料、交还仪器 2天

机动 2天

四 实习用仪器工具

DJ2经纬仪 一套 DS1水准仪 一套 全站仪 一套

双面尺 一付 尺垫 2个 花杆 2根 测旗 2面

望远镜 1个 对讲机 3个 背包 1个 记录夹 1个

铅笔盒 1个 测伞 1把 测绳(100米) 1根

五 实习队组织领导

实习队长1人,负责测量队全面工作;

指导老师2人,负责测量队技术指导工作;

学生按8----9人为一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工作。

六 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成绩考核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考核依据为操作熟料程度、工作表现、出勤情况、实习报告、小组意见等。

七 应上交的成果资料

1、导线点展点图;

2、点之记;

3、水平角观测手册;

4、测距手册,气象观测手册;

5、仪器检验资料;

6、水准测量手册;

7、导线坐标计算及精度评定资料;

8、高程计算及精度评定资料;

9、导线点成果表;

10、技术总结。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控制测量的实习内容基本包括设计选点、导线与角度控制测量、内业资料计算整理等。

一 选点

根据实习地点路况我们共踏勘了9个控制点,永安大道上是1--4号点,北环路上是4--5点,开元大道上是5--8号点,新华西路上是8--9--1号点。

选定控制点位置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相邻点必须通视,并要求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例如,能在适当的仪器高条件下通视,能使视线离开地面或其他热辐射体一定距离,以减少大气折光的影响等;

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

测距边的测线倾角不宜太大;

测距也宜选在地面覆盖物相同的地段,不宜选在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的上空。

选好点后在地上钉上钢钉,并用红油漆喷上标记,以便于平常查找,并注明点的编号,编号由班级组号等构成,如10-2-1(10班2组1号控制点),最后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特征。这些资料,称为“点之记”。

二 精密水准仪和精密经纬仪的检验与观测使用

按国家测量规范规定,在进行测量以前,对所用仪器要进行检验。

(一)精密水准仪的检验

A

i角检验i角:

检验方法:在较平坦的地方选定适当的距离的两个点A、B,并用木桩钉入地面,或用尺垫代替。置水准仪于A、B两点之间,使两端距离严格相等,此时测得是正确的高差Hab,然后将水准仪放于两点中的任一点附近(如B点附近),这时因距离不等,在测得的高差Hab’将有i角的影响。即δhab=Hab’-Hab ,同时利用公式:x=δab/(Sa-Sb)*Sa计算出调整值。

校正:计算完后调整值,即可对其进行校正,并且应当是紧接着进行校正。 不要搬运仪器,先计算出远处水准尺的正确读数α2,α2=α2’-x,用微倾螺旋使读数对准α2,这时水准管将不居中,调节上下两个校正螺钉使水准气泡居中。实际操作时,需先将左(或右)面的螺钉略为松开一些,使水准管能够活动,然后再校正上、下两个螺钉,校正结束后仍应将左(或右)面的螺钉上紧。检验校正要反复多次进行,直到条例要求为止。校正方法的实质是先将视线水平,即读数对准α2,然后再校正水准轴至水平位置。
第一部分 序言

一 实习目的

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控制测量理论知识进行控制网的布设、精密角度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的能力。

二 实习任务与内容

1、一级导线测量 每组完成一条一级导线的测量工作。

2、二等水准测量

三 实习地点与时间

1、本次实习地点选在沧州市南起新华西路,北至北环路,东起永安大道,西至开元大道。控制内面积约3平方公里。

2、时间分配:

动员、借领仪器 半天

踏勘选点 1天

仪器检验校正 2天

距离测量、角度测量、水准测量 18天

内业计算 2天

整理材料、交还仪器 2天

机动 2天

四 实习用仪器工具

DJ2经纬仪 一套 DS1水准仪 一套 全站仪 一套

双面尺 一付 尺垫 2个 花杆 2根 测旗 2面

望远镜 1个 对讲机 3个 背包 1个 记录夹 1个

铅笔盒 1个 测伞 1把 测绳(100米) 1根

五 实习队组织领导

实习队长1人,负责测量队全面工作;

指导老师2人,负责测量队技术指导工作;

学生按8----9人为一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工作。

六 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成绩考核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考核依据为操作熟料程度、工作表现、出勤情况、实习报告、小组意见等。

七 应上交的成果资料

1、导线点展点图;

2、点之记;

3、水平角观测手册;

4、测距手册,气象观测手册;

5、仪器检验资料;

6、水准测量手册;

7、导线坐标计算及精度评定资料;

8、高程计算及精度评定资料;

9、导线点成果表;

10、技术总结。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控制测量的实习内容基本包括设计选点、导线与角度控制测量、内业资料计算整理等。

一 选点

根据实习地点路况我们共踏勘了9个控制点,永安大道上是1--4号点,北环路上是4--5点,开元大道上是5--8号点,新华西路上是8--9--1号点。

选定控制点位置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相邻点必须通视,并要求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例如,能在适当的仪器高条件下通视,能使视线离开地面或其他热辐射体一定距离,以减少大气折光的影响等;

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

测距边的测线倾角不宜太大;

测距也宜选在地面覆盖物相同的地段,不宜选在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的上空。

选好点后在地上钉上钢钉,并用红油漆喷上标记,以便于平常查找,并注明点的编号,编号由班级组号等构成,如10-2-1(10班2组1号控制点),最后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特征。这些资料,称为“点之记”。

二 精密水准仪和精密经纬仪的检验与观测使用

按国家测量规范规定,在进行测量以前,对所用仪器要进行检验。

(一)精密水准仪的检验

A

i角检验i角:

检验方法:在较平坦的地方选定适当的距离的两个点A、B,并用木桩钉入地面,或用尺垫代替。置水准仪于A、B两点之间,使两端距离严格相等,此时测得是正确的高差Hab,然后将水准仪放于两点中的任一点附近(如B点附近),这时因距离不等,在测得的高差Hab’将有i角的影响。即δhab=Hab’-Hab ,同时利用公式:x=δab/(Sa-Sb)*Sa计算出调整值。

校正:计算完后调整值,即可对其进行校正,并且应当是紧接着进行校正。 不要搬运仪器,先计算出远处水准尺的正确读数α2,α2=α2’-x,用微倾螺旋使读数对准α2,这时水准管将不居中,调节上下两个校正螺钉使水准气泡居中。实际操作时,需先将左(或右)面的螺钉略为松开一些,使水准管能够活动,然后再校正上、下两个螺钉,校正结束后仍应将左(或右)面的螺钉上紧。检验校正要反复多次进行,直到条例要求为止。校正方法的实质是先将视线水平,即读数对准α2,然后再校正水准轴至水平位置。
 二、视准轴误差(2c)改正

仪器整也好后,用望远镜正倒镜(盘左、盘右)各观测同一目标 ,则其中之一次读数减去180°应等于另一读数,若两者有差,此差值即是视准轴误差的2倍(2C)。取两值之中数表示无误差时之值。改正方法:转动测微手轮,使测微窗的读数为上述中数值之秒数,再旋转望远镜水平微动手轮,使度盘刻线恢复符合状态。然后改正左右两个调正螺钉使垂直十字丝正确的照目标为止。欲向左移动,则稍放松位于目镜左手边的调正螺钉。轻微地旋紧位于右手的调正螺钉,反之亦然。按三角测微细则,J2-2型经纬仪2C值在12″之内可不必进行改正,特殊要求除外。

三、竖盘指标差改正

仪器整平后,当望远镜照准水平方向的目标时,垂直度盘数应为90°00′00″如果不是这个读数,其差值为指标差。

指标差的测定:按中丝观测法,瞄准一清晰目标,盘左读数为L盘右读数为R,指标差为

i=(R+L-360°)/2

L=86°14′35″

R=273°43′57″

i=-44″

正确读数应为:L=86°15′19″ R=273°44′41″

根据三角测量细则J2-1经纬仪之值小于15″可不必改正,特殊要求例外,大于15″则需调整.

调整方法:打开调校指标堵孔钉,这时可以看出指标差的一个调整螺钉。经纬仪置左位置,以水平丝照准目标,转动测微手轮使测微器置于正确读数的位置。例子中是86°15′19″,然后等量相反转动两调整螺钉(先松后紧),直到读数窗中刻线精确吻合为止,关上盖板。请反复检查并作必要的调整。

四、脚螺旋及微动螺旋的调整

脚螺旋及微动螺旋松动的调节,先用表扦子松开调节螺母处的止动小螺丝,用拨杆插入调节螺母的校正孔,内外稍为转动,即可调节微动时的松紧。

五、光学对中偏离的改正

仪器整平后,如按光学对点器对中的方法进行对中,照准部旋转180°,若测站点偏离分划板上的小圆圈,可进行调整。调整方法:用表扦子松开位于光学对点器上方小圆盖中心的螺钉。取下盖板,可见两个园柱头螺钉头和一个小的平端紧定螺钉。稍为松开两个圆柱头螺钉。用表扦子轻轻敲击。可使位于螺钉下面棱镜座前后、左右转动。平端紧定螺钉可使棱镜座稍微转动,到转动照准部至任意位置见测站点均位于分划板小圆圈中心为止,(允许有0.5毫米的偏差),固定两柱头螺钉,调整须在1.5米和0.8米两个目标距离上,同时达到上述要求为止

六、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

(1)检验 在平坦地面上,选择相距约100m的A、B两点,在AB连线中点O处安置经纬仪,如图所示,并在A点设置一瞄准标志,在B点横放一根刻有毫米分划的直尺,使直尺垂直于视线OB,A点的标志、B点横放的直尺应与仪器大致同高。用盘左位置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然后纵转望远镜,在B点尺上读得B1;用盘右位置再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然后纵转望远镜,再在B点尺上读得B2。如果B1与B2 两读数相同,说明条件满足。否则,按下式计算c:

如果c>60″,则需要校正。

(2)校正 校正时,在直尺上定出一点B3,使B2B3=B1B2/4,OB3便与横轴垂直。打开望远镜目镜端护盖,用校正针先松十字丝上、下的十字丝校正螺钉,再拨动左右两个十字丝校正螺钉,一松一紧,左右移动十字丝分划板,直至十字丝交点对准B

当竖盘指标差x>1′时,则需校正。

(2)校正 仍以盘右瞄准原目标p,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直度盘读数为(R-x),此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必然偏离,用校正针拨动竖盘指标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反复检查,直至指标差x不超过1′为止。对于有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的经纬仪,仍会有指标差存在。检验计算方法同上,算得盘左或盘右经指标差改正的读数后,校正的方法如下:打开校正小窗口的盖板,有两个校正螺丝,等量相反转动(先松后紧)该两螺丝,可以使竖盘读数调整至经指标差改正后的读数。

用刚卷尺量精确得仪器点A到棱镜点B之间3米的距离,然后再用整平后的仪器对准棱镜度数,这样出现一个与3米有所差异的值。

(四)精密经纬仪的观测使用

我们进行精密角度测量分两个测回,仪器架到1号点,第一测回先用测微器调到2分30秒,再归零到0度,盘左照准9号点,再顺时针转动照准2号点,然后换盘右照准2号点,再照准9好点,每次照准读书读两次,最终得到∠912,;然后将仪器调到90度17分30秒进行第二个测回。

具体使用方法:

一、置中

光学对点器对中

精确的对则使用光学对点器,操作如下:先旋转对点器目镜,使分划板清晰,再拉伸对点器镜管,使对中标志清晰。

滑动仪器,使测站点居于分划板的小圆圈中央。

将仪器照准部转动180°后检查仪器对中情况,然后拧紧中心固定螺旋。

仪器整平后再精细对中一次。

二、整平

1、用水准器整平

转动仪器照准部,使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结线平行,以相反的方向等量转动,此两脚螺旋,使气泡正确居中。再将仪器转动90°,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到仪器旋转到任意位置,水准气泡偏离值都不超过四分之一格值。按三角测量细则规定,观测过程中允许偏离1~1.5格。

水准器必须避免阳光之直晒,不然当旋转仪器后气泡位置会发生变动。

2、用自动归零补偿器整平

本仪器可用自动归零补偿器协助整平。用这种方法把仪器整平到±1″~±2″是可能的,它对于精密机械的安装,以及用陡峭的视线进行水平角观测和垂直准测量尤其有用。

先用长水准器整平仪器,然后按下法继续进行:

a.照准部在任意位置,拧紧横轴制动轮,然后对竖盘读数(此时不得再动横轴制动手轮和望远镜垂直微动手轮)。

b、转动照准部180°再对竖盘读数,计算a和b两次竖盘读数(此时不得再动横轴制动手轮和望远镜垂直微动手轮)。

C、转动照准部到望远镜与任意二个脚螺旋A和B,直到读数显微镜窗口中上、下刻线吻合为止。也就是说,到此为至,在步聚b中计算出的平均值已经安置好。

b、转动照准部90°,旋转脚螺旋c,直到度盘刻线吻合为止。

e、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照准部在任意位置,度盘刻线都有重合,也即竖盘读数保持恒定时为止。

三、照准

1、焦距的调节

将望远镜向着光亮均匀的背景(天空),转动目镜。使分划板十字丝清晰明确,记下此位置的屈光度,以后同一观测者对准此屈光度即可。

将望远镜照准目标点,旋转望远镜调焦手轮,使目标的影象清晰,眼睛在目镜作上下和左右移动,检查有无视差存在,若有,则继续调节到没有为止,在观测过程中,一般不允许再进行调焦。

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这篇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范文是由小编整理提供的,请大家参考!
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测区概况--------------------------------------3
二、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3
三、图根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含限差)----------------4
四、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含限差)------------------6
五、地形测图的方法--------------------------------8
六、质量分析--------------------------------------10
七、组织安排--------------------------------------10
八、经验教训----------------------------------------------------------11
九、附表----------------------------------------------------------------13前言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一、使用测量仪器规则:
测量仪器是精密光学仪器,对仪器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在使用测量仪器时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一)、仪器的携带
携带仪器前,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拉手和背带是否牢固。
(二)、仪器的安装安放仪器的三脚架必须稳固可靠,特别注意伸缩腿稳固。
1、安放仪器的三脚架必须稳固可靠,特别注意伸缩腿稳固。
2、从仪器箱提取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用双手握住仪器架或基座,放到三脚架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连接螺旋,直至拧紧。
3、仪器取出后,应关好箱盖,不准在箱上坐人。
(三)、仪器的使用
1、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之后,无论是否观测,观测者必须守护仪器。
2、应撑伞,给仪器遮阳。雨天禁止使用仪器。
3、仪器镜头上的灰尘、污痕,只能用软毛刷和镜头纸轻轻擦去不能用手指或其他物品擦,以免磨坏镜面。
4、旋转仪器各部分螺旋要有手感。制动螺旋不要拧得太紧,微动螺旋不要旋转至尽头。
(四)、仪器的搬迁
1、贵重仪器或搬站距离较远时,必须把仪器装箱后再搬。
2、水准仪近距离搬站,先检查连接螺旋是否旋紧,松开各制动螺旋,收拢三脚架,一手握住仪器基座或照准部﹐一手抱住脚架,稳步前进。
(五)、仪器的装箱
1、从三脚架取下仪器时,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一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一手拧松连接螺旋,双手从架头上取下装箱。
2、在箱内将仪器正确就位后,关箱扣紧。
二、外业记录规则
(一)、观测数据按规定的表格现场记录。记录应采用2H或3H硬度的铅笔。记录者听到观测数据后应复诵一遍记录的数字,避免记错。
(二)、记录者记录完一个测站的数据后,当场应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检核,确认无误后,观测者才能搬站。
(三)、对错误的原始记录数据,不得涂改,也不得用橡皮擦掉,应用横线划去错误数字,把正确的数字写在原数字的上方,并在备注栏说明原因。
三、实习结束要求达到:
较熟练地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及检验方法;掌握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实习中,要注意组内每个人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注:借用经纬仪、水准仪各一台,钢尺一把,水准标尺一套,图板、比例尺及分规一套。)
20xx年5月一、测区概况本次实习在院本部,从整体上看测区比较复杂。在测区范围内,包括图书馆、道路、广场及雕塑、花园、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第一、三、七教学楼、实验楼、阶梯教室、办公楼、校医院的一部分。二、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起算数据表
点名坐标
x(m)y(m)坐标方位角
°′″点之高程
N12101212
N24832.43413580.672296.778
(一)、平面控制:敷设图根导线。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容。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埋桩、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定向。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二)、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三)、碎部测量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内容。2、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3、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五)、施工放样1、准备工作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假想先设计一个边长为15×5的建筑物,再根据所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和其轮廓尺寸、计算放样点的坐标值,然后根据坐标值计算放样数据(边长及角度值),并加以校核。仪器检校,工具用品准备。2、实地放样根据所计算好的放样数据、用仪器将假想设计的建筑物的定位点(主轴线或轮廓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并进行校核测量。3、内业工作检查手簿、认真填好控制点成果表。
(注:仪器(DS3,DJ6)的检校见后文,内业的具体数据和施工放样的具体内容见附表)。三、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含限差)
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x,y),本次实习根据实际地理情况采用了导线测量方法。
DJ6经纬仪的检验
照准部管水准轴垂直仪器竖轴的检验:检验过程: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整平照准部管水准器气泡后,将照准部水平旋转,气泡仍然居中.结果说明管水准轴垂直仪器竖轴.(一)、外业:
1、踏勘测区
2、选点布网原则:(1)、导线的总长级平均边长必须符合规范、规定。(2)、点位应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4)、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5)、导线的边与边之间宜沿着平缓的路径延伸,尽量避免突然大倾角延伸。(6)、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
3、测角、量边。
水平角观测误差
仪器测回数不同测回上下测回误差
J6224"〝〞40"〝〞〞〞水平角方向法观测限差
测回数仪器相同方向不同测回的归零后方向值之差2J624"用测回法施测导线左角(内角),本次实习采用图根级。4、外业观测的注意事项:
(1)、对于背景模糊的点位,应设置一些明显的辅助照准标志,以便寻找目标.(2)、观测者应在作业开始前,先找到各测方向,尽量记注目标背景的地形特征.(3)、照准目标,应先用粗瞄器瞄准目标,然后再用望远镜精确瞄准.水平角观测时,尽量瞄准目标的根部.(4)、经纬仪对中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对于边长较短的观测方向,其照准目标与测站仪器更应严格进行对中.(二)、内业:1、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注于图上相应位置。
2、平差计算:(1)角度平差:①角度闭合差:Wβ=[β]-(n-2)*180。。②角度闭合差允许值:Wβ允=±40(")。要求:。③角度改正数:Vβi=(Vβi以秒为单位,读至1"),检核[Vβi]=-Wβ。④当因为取舍而使得上述检核式不成立时,必须对Vβi进行人为调整,使其检核式成立。调整的原则是:在短边两端的βi上调整,每个βi上只能调整1"。改正后的角度:βi’=βi+Vβi,检核:[βi]=(n-2)*180。
(2)、推算导线各边方位角
①先坐标反算,求αAB=arctg
②再求αN2-A21...........αA26-N2,并检核αN2-A21。
要求:αN2-A21=αA21-N2±180。
(3)、计算坐标增量△X、△Y
①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X]-0;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Y]-0。
②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WS:WS=±;。
要求:(图根级),其中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长。
③计算坐标改正后增量:
A、先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VXi=-;VYi=-。要求以mm为单位取至1毫米,由于有取舍,可能产生取舍误差。检核:[VX]=-Wx;[VY]=-WY。当上式因取舍误差不成立时,应人为的对VXi、VYi进行调整,使其成立。调整的原则是:在较长边的Di所对的VXi或VYi上调整一个VXi或VYi,只能调整1mm.
B、再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必须检核[△X’]=0;[△Y’]=0
④坐标计算四、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含限差)(一)、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校正
1、圆水准轴平行仪器竖轴的检验
检验方法:
在某一位置,将仪器的圆水准器气泡整置居中;水平转动望远镜(带动圆水准器一起动)180。,结果圆水准器气泡仍然居中,说明圆水准轴平行仪器竖轴.
2、十字丝水平中丝的检验检验方法(点横移法):
在仪器20mm处,在与仪器基本同高的墙壁上贴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黑点,在黑点出现的范围内,先旋转竖直微动螺旋,将黑点调在十字丝的水平中丝上,再转动水平微动螺旋,发现黑点沿着水平中丝移动.
检验结果:水平中丝水平.
将仪器安置在AB两点连线的正中间(如下图),hAB=a1-b1=正确高差
将仪器安置在A点或B点的一侧(如下图).hAB’=a2-b2=(a正+XA)-(b正+X正)=hAB+(XA-XB)由上面的式子可得i"=arctg(若,符合要求)3、水准仪的i角的检验过程:
{1}、将仪器安置在AB两点连线的正中间,测出后前尺黑面读数,a1=1113mm,b1=1405,调整仪器高度,再读出:a2=0993mm,b2=1285mm,h(AB)1=a1-b1=1113-1405=-0292mm,h(AB)2=a2-b2=0993-1285=-0292mm,=-0292mm=-0.292m,(2)、仪器在B处一侧时,a=1339mm,b=1628mm,hAB=1339mm-1628mm=-0.289m
检验结果:i角在误差范围内.
(二)、测量的工作程序:
1、先测后尺黑面:(1)、先测视距(直读视距法,使上丝或下丝对准一个整厘米刻划);(2)、再测水平中丝读数(读数时,必须旋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符合)
2、再测后尺红面:只测水平中丝读数(一般情况下只须确定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符合即可,但,该气泡影像未符合时,应旋动微倾螺旋使其符合)。3、再测后尺黑面、红面(方法同前尺)总之,简述为;后——后——前——前,黑——红——黑——红。
(三)、限差及要求:
1、视线长(视距)≤100m(一般情况:30m~50m)2、视距差:d=后视距—前视距,其绝对值3、视距累积差:∑d≤10m4、视线高:三丝能读数(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符合)5、同一根标尺黑红面中丝读数之差:(k为一对水准尺的尺常数,本组的为4487和4587)6、同一测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7、水准路线闭合差:W允=±20;L为一条水准路线的单程长度,以Km为单位,当L不足1Km时,取L=1Km。(要求:)。8、相邻两个固定点之间必须偶数站观测(目的是为了消除一对水准尺的零点差)。9、测量中,必须注意步步有检核,处处有检核。五、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一)、踏勘测区,选点布网。
(二)、观测控制网。
(三)、控制测量(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
(四)、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⑴裱糊图板(60cm×60cm)
⑵绘制坐标格网(50cm×50cm)
⑶展绘控制点(先对坐标格网标注尺寸,再展绘控制点。)
(五)、测绘地形图
地形测图的具体操作:
AB1
1、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安置定向用的照准目标.盘左对度盘,在1点立标尺(黑尺),观测水平度盘读数B,垂直度盘读数L,据此计算垂直角.(每天都要计算,且必须选者与仪器大致高的目标).直读视距kl,计算水平距离,DB1精确0.001m,读中丝读数V,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01m;量取仪器高i,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01m.计算高差hB1=D*tgα左+i-v。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01m,计算1点高程:H1=HB+hB1(H1精确至0.001m).
2、碎部点标注原则:(1)、图上3cm左右间距标注一个碎部点高程;(2)、重要的地物点高程应标注;(3)、所标注的高程数字1:500测图精确至0.01cm;所标注的碎部点高程字大11K,字向绝对正立,字位:右-下-左-上.
3、碎部点记载手薄要求:(1)、所有项目现场填写,不允许离开作业现场补写,更不允转抄,乱补,檫拭;(2)、任何一个数字或文字均允许在作业现场更改(正确数字只能写在错误数字正上方).
六、质量分析这次实习采用的是城市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项目限差实际误差
路线闭合差±20mm2mm
前后视距差3m<3m
累积差10m3.7m
同一标尺黑红面读数之差3mm0、-2、±1、-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20001/12500
角度闭合差106"42"
同一测站不同测回角差24"24"、21"、18"、15"、12"
上下半测回角差40"0"、18"、12"、6"、24"、15"
以上均符合限差要求。
七、组织安排内容天数(天)
动员、领取并检校仪器,选点布网1
水平角、垂直角观测1.5
定线1
地形图测绘(控制2天,地形3天,整饰1天)6
施工放样测量1
检核1
内业成果整理及写实习报告1.5
机动、小结1
合计14
八、经验教训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怎样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啊,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施工放样(一)、放样方法:
1、先在图上算出放样图形的个点坐标和高程,要求高程和临近点的图根点高程相同.2、放样平面位置的确定,使用极坐标放样方法.3、实测各放样点高程与其实际值相比较,计算布设点挖填.4、检查:(1)、角度:在各放样点安置经纬仪,测角限差≤10"(注:本次实习由于仪器不好,限差≤1")(2)、距离:(3)、高程:实测误差≤5mm
本次放样详情:1、已量的边A26A=5m,AB,CD长度均为15m,BC,AD长度均为5m,,ABCD是长方形.
2、计算坐标方位角:
,3、根据坐标正算计算各放样点的坐标:
,,,.
4、极坐标法放样有关数据计算(坐标反算):
A26A=5m,A26B=19.491m,A26C=20.734m,A26D=8.660m.
,,.
同理:,。
5、按照4的结果在A26点放置仪器,用极坐标法放样.
6、检查:本次放样地点地势较为平坦,斜距可作为平距计算.
(1)、用钢尺量放样各边的长:
,其限差:,
其限差:,
,其限差:,
,其限差:。
角度:在A,B,C,D安置经纬仪,测得其内角分别为:
,。
A点限差:,
B点限差:,
C点限差:,
D点限差:。

《测量公路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测量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