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小学新课程培训工作总结 > 导航 > 暑期新课程研修总结

小学新课程培训工作总结

暑期新课程研修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阶段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这一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但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日可待,工作总结对你的工作可以起到帮助,按总结的性质,有工作总结、生产总结、教学总结、科研总结等。所以工作总结还需要什么问题?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暑期新课程研修总结》,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暑期新课程研修总结_新课程研修小结

在这烈日当空、暑气逼人的假期里,我们度过了10天的研修学习,仔细想一想,平日里还真的没有这么长时间坐下来认真学习研究如何教学的问题,通过网上研修使我感觉近距离的接触了许多专家,认真听了专家们的的确分析,还仔细、反复听了许多省级优质课,的确收获了许多。

首先我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这样研究新课程标准,这是我今后教学的依据,课标里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都做了具体要求。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 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的比重。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自己的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课堂。真正完成地理课标的目标要求,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在这期间我觉得使我受益匪浅的是我认真听的许多优质课和专家们对课的评价,如武老师的高新技术产业一节、北京十一学校的老师讲的几课、济南实验中学燕静老师的课、威海市实验中学王晔老师的课、青岛的张老师等等,这些课都是省级优质课,再加上专家们的点评,真的使自己有许多的启发。

通过这次研修培训,是自己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我在实际教学中会不断运用所学内容,争取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延伸阅读:

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总结

为期10天的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悄然落下帷幕。回顾这段学习的历程,有汗水有艰辛,但的是欣慰和收获。一路走来,从开始的激动到现在反思后的豁然开朗;从初看视频时的烦躁困惑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们风采,这一切让我们的收获变得无比灿烂。为了能更好的巩固和落实这次远程研修的战果,现将我们班学员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总体上说,本次培训无论从老师们的学习参与度还是老师们的收获来说都很非常成功。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学员参与度高。这次远程网络培训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好这次培训工作,召开相关人员的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此次培训工作,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为本次学习奠定了基础。我们老师的参训率几乎达到100%、参训热情也很高,老师们参训期间能够遵守学校制定的考勤制度、评价制度,通过观看视频、网上作业、在线研讨、发表文章和评论等形式,积极参与到这次研修培训活动中来。即使在分散研修阶段,广大教师仍自觉观看视频、浏览简报、提交作业、发表评论,毫不松懈。

第二,转变了教育理念、提高了专业素质、深化了课程改革。这次远程网络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学习期间的一幕幕确不时在脑边晃动。眼前也总是浮现着老师们在教室里认真看视频,在家里做作业、发评论的身景。特别是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投入学习,实现自身专业的提高的精神让人感动。虽说七月流火、酷暑炎炎,但老师们收获很大。寿光中学的何兴堂老师说,几天学习下来,确实感到这次学习意义的重大,也受益匪浅。在专家深刻的讲解与讨论中,我对历史课标的理解更深刻了,对教材的把握更有信心了。任方华老师说,这次学习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确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如袁金城老师说的那样,此次研修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地学习机会,为我们搭建成了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通过这次学习与交流,我们从专家哪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也从兄弟学校哪里学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三,学员们积极参与,勤奋学习,培训硕果累累。在我班参训的七个学校的历史教师分别主办了一期班级通讯,展示了各校教师的风采。我班学员中网上学习的时间大多在在40小时以上。甚至不少老师牺牲中午和晚上的部分休息时间,积极在网上在线研讨、发表文章和对其他学员的作业和文章进行学习与评论。在大家的通力努力下圆满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学习期间我班学员上交作业很多被指导老师甚至是省里的专家们推荐。例如寿光中学任方华老师的《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现代中学的杨艳美老师的《表格对比,直观教学,化繁为简》等文章被省里的专家推荐,寿光二中的刘兴旺、现代中学的吴福海、魏超,安丘x中郑国奎、安丘二中孙维东、宿宝谊、周爱军,圣都中学路俊田、寿光中学何兴堂老师的多篇文章被指导老师推荐。同时老师们通过观看视频、网上作业、在线研讨、发表文章和评论等形式,老师们接受了一次素质教育的深度撞击,对于教育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在历史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观等方面有了新的看法和收获,更加明确了今后历史教学的重点和任务,对今后历史的教学充满自信。这些对暑假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对于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总结这次历史培训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广大学员们能在今后将此次培训的收获积极落实到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

首先,要有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课改的决心和实践,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新课改精神和理念。广大教师应该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要准确到位,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和方案,把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在实践中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如在必修课的教学优化、选修课的开设、探究性学习等方面,应当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具有特色的实施细则,操作性强。

第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历史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尤其是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增加了教学容量,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真的是一次成功的教师研修活动,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在其中收获了许多。相信,在这种良好的研修平台之上,在全体教师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的历史课改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素质教育定会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

阅读拓展:

典礼演讲稿:研修生课程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举行隆重的结业典礼,与诸位共享结业的喜悦和自豪。

能有机会代表我们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同学们站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令人激动、难以忘怀的时刻,我谨代表即将结业的全体同学,向为我们搭建学习深造平台的桓台县教体局的领导、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专家、渔洋中学领导同事的关怀支持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感谢!

两年前,我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渔洋中学参加首批研究生进修班。在两年的学习中,最难以忘记的是课堂上的一幕幕情景:当仰面老师们或儒雅、或激昂、或达观、或奔放的睿智时,我们敬佩着;当聆听老师们一次次精彩的课程演讲时,我们激动着;当老师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时,我们感动着;当老师以智慧的灵光牵引我们心中的泉思时,我们兴奋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寒来暑往,我们在默化潜移中吸取着知识,汲取着力量

两年来,我们学习了十二门现代、高层、前沿的理论课程,为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创建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长了理论知识,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年的时间,我们不仅学习了各方面理理论知识,教授专家渊博的学识,儒雅的谈吐,治学的严谨,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一生受益无穷,也必将成为我们终生的追求。我们虽然没有到庄严古朴、碧草如茵、环境优雅的师大校园学习,但从勤奋敬业的师资队伍中,已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大学的风采和魅力,我们从中获得了刚毅坚卓,奋发图强的意志,获得了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的品质,获得了学无止境,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

两年来,我们这批非同一般的学生,面对繁忙的工作,面对繁琐的家庭,我们克服了工作的压力,摆脱了家务的纠缠,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在按规定积极参加面授的基础上,发扬刻苦自学精神,挤时间学习,完成作业,书写体会,撰写论文。虽然我们工作忙,时间紧,但是,我们的学习精神和学习热情,一丝未减,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与日俱增。

两年来,我们参加学习的同学,在渔洋中学培训处的关怀和指导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发扬团队精神,使大家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同学们,互相沟通,互相交流,通过两年多的共同学习,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团结,实现了知识和友谊的双丰收

进修是学习,工作更是学习。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信访局《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_《将改革进行到底》有感)的进步时时提醒着我们,知识需要更新,需要与时俱进。今天,我们虽然结业了,但我们决不会停滞不前。我们将会把结业作为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继续奋斗在各自岗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领导和老师们相信,我们一定会继续保持求知的热情,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执着追求的精神,开拓我们的未来!

FWR816.cOm扩展阅读

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小结


为期10天的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悄然落下帷幕。回顾这段学习的历程,有汗水有艰辛,但更多的是欣慰和收获。一路走来,从开始的激动到现在反思后的豁然开朗;从初看视频时的烦躁困惑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们风采……,这一切让我们的收获变得无比灿烂。为了能更好的巩固和落实这次远程研修的战果,现将我们班学员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总体上说,本次培训无论从老师们的学习参与度还是老师们的收获来说都很非常成功。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学员参与度高。这次远程网络培训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好这次培训工作,召开相关人员的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此次培训工作,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为本次学习奠定了基础。我们老师的参训率几乎达到100%、参训热情也很高,老师们参训期间能够遵守学校制定的考勤制度、评价制度,通过观看视频、网上作业、在线研讨、发表文章和评论等形式,积极参与到这次研修培训活动中来。即使在分散研修阶段,广大教师仍自觉观看视频、浏览简报、提交作业、发表评论,毫不松懈。

第二,转变了教育理念、提高了专业素质、深化了课程改革。这次远程网络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学习期间的一幕幕确不时在脑边晃动。眼前也总是浮现着老师们在教室里认真看视频,在家里做作业、发评论的身景。特别是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投入学习,实现自身专业的提高的精神让人感动。虽说七月流火、酷暑炎炎,但老师们收获很大。寿光中学的何兴堂老师说,“几天学习下来,确实感到这次学习意义的重大,也受益匪浅。在专家深刻的讲解与讨论中,我对历史课标的理解更深刻了,对教材的把握更有信心了。”任方华老师说,这次学习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确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如袁金城老师说的那样,“此次研修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地学习机会,为我们搭建成了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通过这次学习与交流,我们从专家哪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也从兄弟学校哪里学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三,学员们积极参与,勤奋学习,培训硕果累累。在我班参训的七个学校的历史教师分别主办了一期班级通讯,展示了各校教师的风采。我班学员中网上学习的时间大多在在40小时以上。甚至不少老师牺牲中午和晚上的部分休息时间,积极在网上在线研讨、发表文章和对其他学员的作业和文章进行学习与评论。在大家的通力努力下圆满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学习期间我班学员上交作业很多被指导老师甚至是省里的专家们推荐。例如寿光中学任方华老师的《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现代中学的杨艳美老师的《表格对比,直观教学,化繁为简》等文章被省里的专家推荐,寿光二中的刘兴旺、现代中学的吴福海、魏超,安丘四中郑国奎、安丘二中孙维东、宿宝谊、周爱军,圣都中学路俊田、寿光中学何兴堂老师的多篇文章被指导老师推荐。同时老师们通过观看视频、网上作业、在线研讨、发表文章和评论等形式,老师们接受了一次素质教育的深度“撞击”,对于教育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在历史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观等方面有了新的看法和收获,更加明确了今后历史教学的重点和任务,对今后历史的教学充满自信。这些对暑假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对于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总结这次历史培训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广大学员们能在今后将此次培训的收获积极落实到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

首先,要有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课改的决心和实践,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新课改精神和理念。广大教师应该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要准确到位,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和方案,把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在实践中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如在必修课的教学优化、选修课的开设、探究性学习等方面,应当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具有特色的实施细则,操作性强。

第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历史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尤其是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增加了教学容量,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真的是一次成功的教师研修活动,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在其中收获了许多。相信,在这种良好的研修平台之上,在全体教师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的历史课改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素质教育定会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

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一:新课程培训总结范文

7月10日-13日,我们新高一的语文教师参加了四川省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我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谈谈个人心得。
几所大学语文方面的教授进行了新课程的多方面知识的远程讲座,如华东师范大学关于语文课程总目标的解读,浙江师范大学文言文教学与备课,上海师范大学阅读教学法,北京教育学院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目标定位与课堂表现,三个市新课程的经验介绍,绵阳中学示范课,以及我市的几位老师对新旧课文对比说课,都在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精神。总之,主要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谈了自己见解和看法。
我感触的可以归纳三点:
第一、我们的新课改确定了大方向,还必须捍卫我们汉语的纯洁性
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存在,是与其语言的存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语言是必要的前提,所以我们捍卫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也就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由此,以新课改推进我们爱护汉语,也就捍卫了汉语的纯洁性。
我们了解到日本在侵略祖国东北后,要求东北的人民学日语,说日语,写日文,便于日本更好地占领我们的土地。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法兰西民族把进口的电影等都必须翻译成法语后再放映。
当然,我们从历史中了解到,中国古代许多民族的消失是与其语言、文字的消失而同在的。
另外,今年四川省高考作文有两个小的信息也可以佐证。一是用拼音代替汉字,该字为错别字,而错别字在高考作文阅卷中是一个字就要扣1分;二是用外语(含英语)写高考作文,该文章为0分。还有网络语言、外来语言的冲击。
由此,我们所实施的新课改一定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之外,就是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如汉字书法等,从而更好地规范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因而,我们有必要捍卫我们祖国的语言汉语的纯洁性。
第二、新课改无论如何改,都必须以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前提
新课改在大江南北风风火火,热热闹闹,产生了许多教育大家,教授、博士、专家等,但是他们都在形而下的课改,也就是说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新课改,也可能成为一个流星程式的新课改。因而,新课改一定要进行教育体制上的 改革,即对教育评价不能以高考分数高考升学人数等来进行教育的评估。不然,这将会成为泡沫革命,将回到原点,那将会无法拒绝平庸,所以要从评价体制的角度来进行课改,来探究语文的性质。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就会自然而然进行改革了。在教学方法、课堂设计、考试等方面也就有变化的空间了。
第三、高中语文课改的道路,是在曲折而艰辛中探索
高中语文新课改是探索,由此这条道路将会是曲折而艰辛的。
中国教育是一个大国的教育,高中教育尤其为人所关注,因为关系到一个人升学、就业、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还涉及到大学的利益,国家的发展。所以,高中新课改从提出、试验到推广,已经走过近十个年头。到而今,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实施,一些实验区也就开始模糊了。所以,我认为新课改更应该有地区的差异性、民族性、宗教性,也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因此,新课改在语文教育中还在曲折而艰辛中探索。
总之,这几点是我这几天来的最大感受。


篇二:

通过暑期十天时间紧,任务重的远程培训后,本人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对新课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 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可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并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运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可以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语文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我认为广大语文工作者应做到:
第一、加强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语文教学新大纲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第二、摘下变形镜或有色镜,以全新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重要的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的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为没有独立的个性,便没有什么创造性。学生不是小大人,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要求学生模仿。如果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种悲哀。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教师面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扬长避短。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优势。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这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皆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
第三、加大对同组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研、集备活动、教师课堂比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科组形成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新课程,灵活性较大,教师的要勇于面对挑战,在新课程实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完善自己,力争把自己培养成新课改的弄潮儿。


篇三:

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拟定于2012年秋季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同时启用新编教材。课程标准是指导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考试命题、教学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不但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教学的内容,还确定了该教学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教学规范和评价依据。
因此,为了使全区教师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方向,掌握最新的课程政策变化,有效的指导教学,提高我区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进修学校决定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实施二级培训。
校长崔国辉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开学初就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组织全体教研员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而且要求每位教研员将本学科的新旧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其增减变化之处,并于3月9日前将比对稿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以方便了基层教师学习、研究与领悟。经全体教研员的勤奋努力,都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这项工作我们走在了上级下达要求之前,体现了我校工作的前瞻性。
各学科教研员在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方向、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于7月5日7月9日,对全区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培训者进行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
本次培训,每个教研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撰写讲稿,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和互动研讨等各种形式组织实施。特别强调了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作用,并将修订稿与实验稿进行对比说明,就新版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主要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观的变化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向参培教师做了细致的解读。参培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主动提问,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每个教研员对校本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参培教师将培训的相关材料拷贝带回学校,以便做好本学校的校本培训;要求全区所有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做好学习笔记,每人写一篇学习感悟,并为参加下半年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标准闭卷考试做好准备。而且还要求各校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记录和总结工作,进修学校将在下半年调研视导时,进行检查指导,做出全面总结,并记学分,纳入十二五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能力,为今后提高践行新课标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各校开展课程标准校本培训提供了师资保障。


篇四:

20xx年8月24-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东方市教育局举办的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的全员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我们的主讲教师是黄烨等几位老师,感触颇深,同时也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结起来说,这次的培训,我的收获和体会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重要之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语文课堂要注重读中感悟。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
四、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注意课内外结合。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孩子们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孩子们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短短的两天培训学习,让我获得了很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以便指导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在以后的语文课中我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关心生活,关爱社会和自然,从小培养孩子们高尚的人文精神。 而面对新课改,作为一线教师的我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篇五: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四川省高中新课改培训。培训结束了,颇有了一些收益和感受,现做一如下小结。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第二、课程实施是学生主动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学生是在动态的反思和创造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创造的对象。第三、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收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基本存在方式。新课程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新课改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均体现了新课程在目标设计上,是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这一特点的。第一,新课程重新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识定性,即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第二,新课程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第三,新课程重新定位了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认为,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新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综合化。第一,各学科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课程向儿童经验与生活回归。第二,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生活实际本质,如新设综合学科: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第三,新课程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课程内容:倡导新、活、宽。课程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面对课改的必然趋势,我们高中生物教师要正确对待课改。
一、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往往会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每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教育家。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转变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的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四、在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所体现的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参加实践、应用理论、获得经验、提高素质、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一个教育平台,因此,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对于每一位学生参加的活动、取得的荣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也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参考,如运动会、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都是学生发展个人爱好的舞台,他们在这些方面获得的任何成绩或表现都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作为新高一生物的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简单地把课改理解为变教材。这次课改不仅是换换教材,而是通过教材内容改变,实现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等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过去由老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主。
走出错误地认为进行课程改革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弱化,影响以后的升学考试的误区。过去我们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现在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以前关注更多的是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这次课改立足于三维目标的统一,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因此,不仅不会带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弱化,相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2.新课改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感到高中生物课枯燥乏味,师生之间也缺乏合作与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则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统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高中生物课的枯燥乏味,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未来国民素质。
3.要改变学生过去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使学生学习变得富有个性,并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
4.新课改要克服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课改也是如此。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模式阻力的消除等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课改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有勇气的同时,还要有理性。尤其是青年教师,要避免急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面对课改,同时要克服畏难情绪。课改的洪流已汹涌澎湃,让我们正确面对,奋勇争先,投身到激流之中去锻炼吧!

新课程学习总结


新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新课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课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课程更注重学生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要想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实际运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 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说的机会很少,口语、听力得不到提高。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创造性运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新课程改革注重能力,也更注重基础。 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以学生为中心,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新课程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新课程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云中学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20xx年秋,我校七年级进入新课程。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它牵动着基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横向看涉及到千家万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学校两年来的课改实验,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基本上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目标,理清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初步走出了具有我校特点的课改之路。
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培训教师提高素质。我校除参加进修组织的统一培训外,主要采取了两种培训学习的形式,自学和集中辅导,以自学为主,因为我校规模小,部分教师身兼多职,集中学习对教学冲击很大,只有采取自学的方式,为防止自学走过场。我们课改领导小组规定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自学的题纲、整理下发80道走进新课程试题供教师学习,限定完成的时间,并写好自学笔记和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在自学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若干次辅导,先后对“课改的必要性”、“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通过学习培训,使全体教师初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担任课改任务的教师制定自己的课改计划,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研讨,没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课改实验运作两年多来,我们真切地感到新课改的春风已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特别是在练习的环节上,我们采取了“兵练兵”的训练方法,好带差,学生之间互相训练,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同时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乡土文学的开发与学习,学生收集民间故事、英雄事迹、谚语、俗语、成语、笑话、家乡致富经验等丰富语文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英语课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我们大胆的采用了“李阳疯狂英语”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口语开始进行说的训练,从日常用语打招呼开始,以小学生口语速成(六本书)为训练内容,利用课前5分钟、晨会10分钟进行夸张的口型训练、加上手势、动作、学生兴趣实足,课堂上再结合湖南版教材学习效果非常明显,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胡井云的英语成绩七校联考第一。这种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并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谁走进学校都会感到,领导研究课改、教师谈论课改、学生参与课改、家长支持课改的浓厚氛围。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七年级语文的作文教学,老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景色,冬天的景色、带领学生亲自放风筝、把学生带到家里让学生动手做苜蓿柿子,然后品尝,观察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眼观之、以耳闻之、以鼻嗅之、以身触之、更要以心思之,产生联想

新课程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第2页

,这样写出的作文既丰富又精彩,富有真情实感。数学课,老师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三棱锥等实物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总结出概念,再让学生到前面闭上眼睛用手摸之,通过感觉说出是哪一种立方体,最后让学生不看实物画出立方体,再组合成美丽的图案。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就非常好了。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教学手段的转变,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转变为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自己学习。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特别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制订五种评价办法。
(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
(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
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
(3)、注重开放性评价
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教学开放日,倾听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评价。
(4)、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5)、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研活动为先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走进新课程以来,我校举行了骨干教师引路课,教学能手、新秀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新课程校级样板课、标兵课,说课竞赛,通识理论知识大赛等活动。为打造我校品牌教师、品牌课堂提供了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20xx年东辽县举办的“我与新课程同步成长”活动中,我校物理教师高思龙做观摩课《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在东辽县举行的通识理论知识大赛中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同时我校承担的两项市级课题:苏仲霞的化学科《创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胡井云、李宝红的英语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已于20xx年结题。并受到专家鉴定组的高度评价。教科研活动为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引领着广大教师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四、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6、由于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中学因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些课程的开设只能是“纸上谈兵”。现确实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小学生也能真正享受新课改的益处。
体会
1、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着课改的质量和深度;
2、教育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
3、方法改革是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4、评价改革是动力。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我校在课改实验中锻炼教师,正逐步建立起与新世纪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虽然步履维艰,但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不懈地探索、尝试、提高,以跟上新形势下的新课改步伐,使学校充满着课改所能体现出的勃勃生机。让新课程改革的种子在肥沃的田野上升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20xx年7月

小学新课程学习总结


今天,我们市教育界的同志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风,市全体教师在局长刘晓朝的带领下,步入了教育的殿堂,共享这一盛世盛宴。局长在这次发言中,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教育者教出的人最缺什么?"人们说:现代的人们最缺的是"缺德",他在外国参观时亲身体会到别的国家的"德",有国家的门是不上锁的,如果一个做了一件错事,那么他将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这样,它们做了互相监督,养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成为一个文明的国都。这样,体现了他们国家教育的成功之事例之一。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提供氧料的机会,在这步入知识爆炸的时代,稍不留意,就会被当今的世界所抛弃、唾弃。所以,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学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者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这次新当选的局长给了我们学习的一个得以升华的平台,我们得以好好珍惜这短短的黄金十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刘局长这次大手笔来自他大思考,大决心就是本着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中国的亿万青少年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独立自主,健康幸福的明天。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这次全市教师的大会师,也是体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行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础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念辅导不仅要说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的行为的转化上。这次培训是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这次培训的宗旨是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学是为了更好地教"、"发展是硬的道理"。
这次来自全市小学一线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每个课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又鲜明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生命互动,洋溢着生命的灵性,展现了孩子的成长的轨迹。向我们昭示了这些优秀教师是如何把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为。听了这些课,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上课理念的魅力和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是真正懂得必须深入研究鲜活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去感悟新理念,实践之树才能够常绿。
全市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体现了把根深深地扎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中,与一线教师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把实行理念的策略与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策略与方法,在鲜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在实施中一起成长,是我们实施这样教研的期盼与最终目标的理想实现。

语文新课程学习总结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语文组多层面多角度地在课堂实践中落实新课程理念,使新课程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贯彻。为推动新课程的开展,我组以“整体推进”的模式开设出高质量的公开课,准确地把握了语文新课程在推进过程中的方向,以开设的公开课为标志,我组经历了两个阶段:从“突破课堂教学形式入手”实践新课程和从“文本内容的深层剖析探究入手”实践新课程。

1 .从“突破课堂教学形式入手”,推动新课程开展。

根据课型特点,从诗歌、古文、活动课三种课型出发,从形式上予以突破。

( 1 )学生走出教室,进入大自然感悟秋天并拍摄剪辑。

在《秋天》一课的设计上,老师带领同学走入大自然,学生拍摄寻访秋天的全过程并进行剪辑,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对课文的鉴赏领略和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式行进成为这节课的教学双线,这是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上的一次成功。

( 2 )教学形式多样,凸显“感悟体验”。

在学生实践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感悟。“闻一闻秋天的气息”“听一听秋天的声音”“说一说秋天的故事”“摸一摸秋天的果实”各种教学手段交错使用。

( 3 )营造氛围,平等对话。

在《论语》这一课的设计上,注重气氛的营造和学生对话的开展。在古筝声中,在错落有致的自由散读声中,浓浓的古韵在课堂中弥漫开来。在充分把握课文基础上,根据自己经验谈谈感悟,故事、漫画、小品、诗词、格言,学生们娓娓道来,课堂成了人生哲理交流的平台。

( 4 )走向生活,展示个性

《说说我自己》让同学们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会竞选”“模拟学校招聘教师,校长点评招聘会”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在同学们的自我展示和同学评价中认识自我,加强沟通,课堂成了展示个性,认识自我的舞台。

从“文本内容的深层剖析探究入手”,深化新课程实施。

在形式探索的基础上,进入一个更为深入的阶段:从挖掘文本内涵入手,深化新课程内涵。

( 1 )追求内容的丰富、视野的拓展。

在设计《女娲造人》一课时,我们设想:一个经过改编的神话故事,内容本身没有挖掘的价值,但以此为本,引领学生走进神话的大门,里面的世界将何等宽广!在老师一步步引领下,学生们对文本和文本外的探索愈来愈深入,学生们脑海中留下了一串串问题:《女娲造人》古今版本多变,每一改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十多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造人用的都是一种原料“土”,东西方神话中的女性有何不同等等。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研究的舞台。

( 2 )追求思想情感的深度。

在设计《信客》一课时,从三个层面切入:( 1 )信息、信用、信念。( 2 )文本对比( 3 )将人物置身于时代。这样,文本与延展交融、人物与时代纵横,使课堂教学厚实化、文学化。

在课堂设计上,层层推进:( 1 )抓住要点,梳理文本( 2 )于看似平淡处设疑。

( 3 )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 4 )比较阅读,使文本向纵深挺进:比较臧克家《三代人》、史铁生《命若琴弦》,探讨 “ 两代人 ” 职业命运的代代相承图。( 5 )提供时代背景,在时代的坐标上探讨人物命运。一节课的教学容量密集,学生的收获颇丰。

二.支教交流,在碰撞中领悟教学真谛。

( 1 )主动出击,接受专家指教。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展开教学研讨。孔晓玲、李明、劳新华、郑怡、王旭东、李昕霞、饶美 红等 老师分别在各级各类的交流活动中开课,参与人数面广,涉及各个年龄层面,效果好,反响强。其中郑怡的《珍珠鸟》代表上城区参加了杭州市教科所组织的“新课程展示”活动。李明的《安塞腰鼓》王旭东的《信客》参加宁波杭州四校“课堂新韵”活动。王旭东的《信客》参加由杭州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郑怡的《散步》参加由上城区教研室主办的杭州市“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孔晓玲的《女娲造人》参加区“陶研会”组织的研讨活动。

( 2 )提供机会,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密切关注各种层次的观摩交流活动。在全国、省市区十多次各类各级观摩活动中,分批选派各个层面的教师观摩学习,开拓视野。教师的参与面广、积极性强,有效地推进了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尤其是省里的新课程展示课,对转变我组教师的新课程理念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提供契机,促成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语文组的生力军。他们专业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教研组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尽快促成专业成长,是教研组工作的一个重心。

( 1 )集体备课,在交流中促成专业成长。

坚持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根据工作重心的不同,或专题式研讨,或集体备课,大家在活动中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无论是来自教学师傅的指点,还是来自备课组同仁对教学探讨,都成为他们成长的养料。

( 2 )开展活动,在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

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热情,以“整体推出”的形式展示教学风采。在集体备课磨课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锤炼。《秋天》《安塞腰鼓》《论语》《说说我自己》《珍珠鸟》等一系列的公开课获得广泛的好评。

( 3 )提供舞台,在获得成就感中获取动力。

组织“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浙江省多媒体案例评比”,“上城区作文案例评比”、“区中小幼教学论文评比”“省市中语会青语会论文评比”等等一系列活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展示教学个性教学特长的通道,使其在获得成就感中获取动力。

辛勤耕耘,成果颇丰。

( 1 )课题论文

暑假期间组织 全组的 老师撰写论文,提升将教学实践转化为论文的能力,加强交流,进一步提升本组的教学教研能力; 王旭东 老师、 孔晓玲 老师、 饶美红 老师承担区《自主学习》的课题;多位老师承担学校的省市级课题,初二备课组实施《皇城根文化研究》课题。

( 2 )教师成果。

王展青 老师的作文案例《互动的课堂心灵的交汇》获得区一等奖, 王旭东 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个性化思维能力的策略思考》、 孔晓玲 老师《新课改下文言文课堂阅读教学探究》、 李昕霞 老师《学生发展为本作文评价模式的探索》、林丽丹《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探究与策略》在区中小幼论文评比中以较好的成绩入围。另外有多位老师编选的新课程资料在各级各类出版社出版,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其中《建兰中学语文试卷》一书获得畅销。

( 3 )学生成果。

积极开辟渠道,展示学生文学才华。各年级的学生利用春假秋假的时间尝试学生自己出版作品集、写自传、结合课文出专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有许多学生的作品发表、得奖、出版。

( 4 )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实施“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带领学生们“探寻皇城根文化”,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外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5 )媒体报道

《文汇报》《每日商报》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报道;《钱江晚报》《青年时报》报道了我组开展“探寻皇城根文化”“杭州电视台”播出我校“语文课改”情况。

( 6 )承办大型活动。

积极承办上城区“市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从《优化学习方式,提升语文素养》一书的编印到橱窗展版的布置, 从开课 老师的集体备课磨课到一系列组织准备工作,教研组的同仁们齐心协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暑期新课程研修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小学新课程培训工作总结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