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护理三月工作计划及小结 > 导航 > 三月见习心得:机车牵引模式及列车编解过程研究学习

护理三月工作计划及小结

三月见习心得:机车牵引模式及列车编解过程研究学习。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月见习心得:机车牵引模式及列车编解过程研究学习 ”,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三月见习心得

甄旭

神池南站机车牵引模式及列车编解过程研究学习

总体概述:

三月份主要学习了神池南站机车牵引模式和列车编解过程,跟随当班师傅认真研究学习了神池南站到达重车(空车),出发重车(空车)机车牵引模式,以及车站万吨(两万吨)列车的分解和组合作业,深层次的了解了神池南站行车组织的关键环节,从具体细节把握住了行车组织整个过程,从而可以将行车各个岗位连贯起来,做到心中有数。

一、从神池南站基本概况来把握行车组织

神池南站是亚洲最长的货运编组站,股道42股,道岔442组,信号机375架,站场东西长度10公里,南北跨度450米,具备接发两万吨重载列车的能力和年通过3.5亿吨运量的条件,下行有两个方向神朔方向和准池方向,上行两个方向朔黄方向和大新方向,车站共有两个车场,Ⅰ场和Ⅱ场,上行列车(重车)主要接发在Ⅱ场,下行列车(空车)主要接发在Ⅰ场,Ⅱ场兼顾大新方向(国铁)列车接发和编组作业,现场设备多,作业环境复杂,冬季气候条件恶劣,作业内容较多,现将列车到达和出发的机车牵引模式和列车编解过程分析如下。

二、上行列车机车牵引模式及编解过程

1、神朔到达重车主要牵引模式及编解过程

神朔到达列车主要有普列和万吨,普列到达列车主要牵引模式是两台(一组)韶山4B牵引,主要车体是C64和C70,到达后,做好防溜措施,填写列车编组通知单,做好机车换挂,神朔万吨列车主要牵引模式为,C80万吨列车主要有三种牵引模式,和谐1型"3+0"模式、韶山4B"2+2"模式、和谐1型"2+1"模式,"3+0"模式作业内容较为简单,而"2+2"和"2+1"模式都需要将从控机车转出去后,进行组合作业,作业内容较为复杂,现以Ⅱ场CD段组合万吨列车为例加以说明,韶山4B"2+2"C80万吨列车到达CD段后,助理值班员在尾部采取防溜措施,做好防溜措施后,调车组将列车中部机车和车辆"掐开",从而将从控机车转线,从控机车转线后,进行组合列车作业,列车组合完毕,从新采取防溜措施,主控机车转线,作业内容较为复杂,持续时间较长。C64和C70万吨列车的机车牵引模式是和谐1型"2+1"和韶山4B"2+2",万吨列车到达后,采取防溜措施,列车从控主控转线,进行技术检修作业,技术检修作业完毕后,机车挂头,作业内容相对简单。

2、准池方向到达重车主要牵引模式及编解过程

准池方向机车牵引模式较为简单,普列牵引模式采用一台韶山4B牵引模式,万吨列车采用两台韶山4B牵引模式,到达后普列编解作业较少,万吨列车编组两万吨列车作业较多。

3、朔黄方向发重列车牵引模式,普列采用1台韶山4B牵引模式,万吨列车(C64和C70)采用两台韶山4B"1+1"牵引模式,或者C70万吨列车采用一台和谐1型"1+0"牵引模式,C80万吨列车主要采用两台韶山4B"2+0"牵引模式,或者一台和谐1型"1+0"模式,两万吨列车牵引模式采用两台和谐1型"1+1"模式,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机车的目的。

三、下行机车牵引模式及编解过程

1、朔黄方向下行空车主要牵引模式,普列采用一台韶山4B或和谐1型牵引,大列采用一台和谐1型或两台韶山4B牵引,到达后,空车要确认列车制动保压状态,不采取防溜措施。

2、神朔方向下行空车主要牵引模式,普列采用两台或四台韶山4B牵引,同时也采用和谐1型"3+0"模式牵引,大列牵引模式同普列牵引模式。

3、准池方向下行空车牵引模式,普列和大列采用一台或两台韶山4B牵引,做到有效合理的安排机车周转。

4、下行列车编解作业较少,编组作业主要是组合万吨列车,组合万吨时,()利用本务机车进行组合作业,解体作业主要是补扣车作业。

四、学习体会

1、现场学习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方式。现场作业较理论知识来比,现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找到安全的,有效的办法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事物总是发展的,行车组织同样如此,只有不断深入现场,从实际问题入手,从具体过程把关,才能保证安全,提高效率。

2、当班师傅对工作一丝不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去不断学习。行车组织工作问题多、细节多、连贯性强,跟班学习期间,现场切实感受到行车工作的紧张状态,感受到行车工作的不易,但是,当班师傅能够做到考虑全面、合理安排、严肃认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

3、用发展的眼光去创新,不断挖掘潜力。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在行车组织中不断加强,我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提高能力,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新方法。

学员:甄旭

2018年3月27日

点评:

本月主要安排学习了车站机车牵引模式和列车编解作业,学习期间,安排见习生甄旭在现场跟随当班师傅学习现场作业,熟悉车站的具体行车组织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见习生甄旭较为勤勉,不骄不躁,学习在现场,总结在现场,善于从细节分析问题,工作态度认真,勤勤恳恳,踏实认真,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仍然能够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如既往的钻研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强化基础,提高能力。

指导副段长:冯宇光

2018年3月30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信息化教学指导和研究学习心得


篇一:信息化教学设计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任课教授短暂十天的认真讲解,使我对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其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点:首先,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信息资源的选择,如网站、多媒体资源库、课件等等;其次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再次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由“教”转变为“学”。最后是关注评价方式,及时评价可以有效获得教学成果,鼓励比打击更有成效。

以上便是我学习这门课的心得与体会,时间虽短,但老师却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感谢老师和学员的关怀,谢谢!愿大家一切安好!

篇二:《信息化教学心得》

《信息化教学及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其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浏览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网站,学习了全国优秀获奖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秀作品,从中受益匪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房德芳老师《听觉器官及其保护》的优秀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通过资源整合、目标确立、过程实施和效果反馈等四个方面向我们讲述该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临床案例,以学习任务为主线设计内容,首先,通过播放一段爱耳视频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并以此确定教学任务;实施任务中围绕电子任务单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自主学习,任务一中学生通过FLASH动画探究耳的结构,同时通过拼图小游戏进行测验,巩固知识,增加趣味性;在任务一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个任务,任务二熟悉耳的功能中,使用三维仿真技术来向学生展示内容,这样就可以将以往传统的教学形象化,让教师化解了教学的难点;任务三中观看动画感受音频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佩戴耳机,并通过体验实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缓解耳朵压力,最后通过网络与专家连线来加深理解,再利用一个测试小游戏让学生自主感悟。该课程建立在网络资源库上,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提前预习、复习等,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师还通过网络进行总结评价,学生还可在网络上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拓展提高,使学生得到切实的提高。


《同一起跑线》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同一起跑线课题研究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就学习以来感受总结如下:

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城乡学校之间在资金投入、办学条件改善、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都往城里跑,农村学校生源日渐减少。我校也不例外,且矛盾日趋突出。为了促进的公平,逐步实现县域内学校间均衡发展,必须创新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创造新的教育增长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学校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因此我校确立了《同一起跑线》这一课题,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力的促进我校语文学科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一节课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达标率。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要人人达标,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的课不能算是好课。有些在达标测试环节上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① 只好学生。随便提问几个好学生,这几个学生会了教师就以为全班学生都达标了。这种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一节课上,教师要尽量检查到每类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单靠教师的提问很难做到这一点,可通过合作小组相互检查的做法来实现。② 虽然全部检查,但对落后学生没有补救措施。有些教师在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做对的举手,但对没有举手的同学教师没有问错在什么地方,课后谁来给他补课,何时汇报结果。没有具体的补救措施,这些学生就会逐步变成落后生。

虽然对于需要拓展和提升的问题以及能力训练和价值观的问题,不可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但对于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应要求学生都要掌握。这既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我们一定要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来看待。

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首先要做到步步清。如诗歌教学,第一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读,这包括字音字义、断句、熟练程度等。不要只检查几个好学生,而是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要读,同学相互检查、相互帮助,向老师汇报,大家都过关了就是步步清了。然后是翻译课文,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上书不看课本注释、不看参考资料、不能相互讨论,能够独立翻译出来,这才是真会了。只有把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夯实了,每个学生都检查到了,才能做到堂堂清。这样做看似耽误时间,其实是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和课后大量作业的时间。不然仅靠下课前的几分钟搞一个达标测试,不会的学生也没有时间清了,只能放到课后,又加重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堂堂清的方法很多。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逐一批改。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也不能全部看完。另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2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先由小组的两个人相互检查,大组长复查,教师巡回检查。这样一个少不了,能够覆盖到全体学生,班额大点也不怕。2人小组不能解决的6人大组解决,大组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来解决。个别不会的由本组同学帮助补课并向教师汇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才能省心省力,也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说的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此时,教师在下课时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我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就是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率的课。

如果一名教师在课后能对以上四个问题做出明确回答,就知道自己的课是否高效,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评价其他教师的课。

王丽

三月教学反思


篇一:三月

新学期开始以来,由于词汇量的加大,难度增加,课文内容,知识点的增多,学生上英语课的积极性远不如上个学期,上课总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性学习,首先要求的就是张嘴说英语,长此这样下去,这可怎么是好啊?

语言学习,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我认为都应该按照听 、 说 、 读 、 写这样的顺序来循序渐进地进行。听,首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使用口语,刺激学生的听力;说,就要求在英语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开口,说英语,无论对与错,最重要的是让说英语成为一种习惯,说的同时有能刺激学生的听力,听说之间彼此联系,共同发展;读,是指阅读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解英语短文时,提出几个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先泛读然后再在我们老师的知道下进行精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听讲的时候有所侧重,效果更好;写,每单元课后都有相对应的写作训练,我们可以在学生背诵短文的基础上,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先模仿着写,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拓展,使其写作水平慢慢提升。

基于以上观点并针对开学以来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首先,我在课堂导入上做了些改变,如果本节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那么我就会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的张口说英语,如果本节课是知识点讲解并训练的话,课前我会找句名人励志语并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背后的,比如“ Nobody gets to write your destiny but you ! (奥巴马)”,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士气!其次,在新授课时,一般都是呈现新的语言任务,比如对话之类的,我就会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生生对话,然后小组进行展示,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新的句型的理解,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能力!最后,在背诵时,我会分层次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跳一跳都能够得着”!并且为了激发优等生之间彼此竞争的良好局面,我会有意识地在他们之间“挑起战火”,比如,今天背诵短文时 A 落到了 B 的后面,在 A 背诵的时候我就会走到他跟前悄悄地说“人家 B 可都已经给我背会了哦!人家现在正在背下一篇呢!”,这样虽说效果只能保持那么一小会儿,但如果每次都能提醒他一句,时间久了,他们之间必定就会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成绩自然就会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以上几点仅是我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 我会更加用心,细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二:三月教学反思

通过,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科举制的创立”这个内容,先由教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选举呢?而引出话题,再结合本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该如何选拨官吏呢?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除此之外我还采用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教学法,让学生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能。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辩的火把”。

篇三:三月教学反思

进入高三下学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变得功利起来,一切都围绕着高考展开。虽然都是在复习,但由于语文科目的特殊性,所以复习的方式与其它科目略有不同。我感觉有这么几点是在复习时应注意的——

一、抢前抓早

进入高三下学期,短短三个月时间里,既要复习6本书,准备会考,还要复习26个模块,又要进行大量的模练,这么多的任务,如果没有一个教学的整体观,不抢前抓早,势必造成走马观花的结果,师生都会疲惫不堪,实际效果不佳。因此,教学上要有整体观念,抢前抓早是非常重要的。

二、整合教材

名句名篇填空一直是高考的必考题目,而且名句名篇的积累亦是加固学生文化积淀的很好途径。让学生每天背诵几首或几篇,效果不错。

三、由浅入深

语文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复习语文不能把它支解开来对待,一盘散沙的,头疼医头,脚痛治脚。从第一题的字音字形开始,到下面的词语的义,病句的修改,再到后面社科文、文言文的阅读,基本上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与原则。选题时切不可过难过深,违背复习规律,使学生丧失自信心。

四、知能过手

复习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过手, 提高复习效率, 搞好高三的“讲、练、评”三个环节;要针对学生实际, 每一节课要有一定的信息量。知识和能力过手, 很大程度体现在“讲、练、评”三个环节上。“讲”就是要透讲,“练”要精练,“评”要深评。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所谓“透讲”:即高三复习课应力求避免与平时教学的简单重复, 教学要创新, 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注意变换角度, 注意总结规律。所谓“精练”, 就是不搞题海战术, 精心选编习题, 这一步很关键,学生一定要做,坚持学生不做老师不讲的原则。所谓“深评”, 就是评讲课不能仅对答案, 而要剖析、阐释, 要增大授课的信息量, 兼顾基础与能力。

五、指导读写

尽管高考复习任务繁重,但不能忽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例如中国古典、现当代散文名着,填补学生荒凉的阅读园地。指导学生每天阅读,可利用做其它科目习题疲倦的时候进行阅读。阅读的时间每次不宜过长,要细水长流。我们更不能忽视作文自我训练,毕竟作文是所有高考试题中赋分最多的一道题。这段时间主要是要做好作文的整理工作。一是收集自己的作文习作,认真总结自己作文的得与失;二是要学会整理充实自己的库,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三要善于整理自己的思想,要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一些积极、昂扬、向上且较为深刻、带有个性色彩的思想认识储存起来。

以上只是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城三月读书心得3篇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人世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城三月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小城三月读书心得范文1

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学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萧红

也许正是因为欣赏萧红女士这种不凡的写作风格,欣赏她虽然短暂但却充实饱满的生活而被她的小说深深吸引。

今年寒假有幸读了以她其中一篇代表作《小城三月》为名的同名小说集,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走进了她的世界,才开始真正地认识萧红,理解她的精神。

无论从《手》到《牛车上》到《山下》到《后花园》到《小城三月》到《呼兰河传》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自身的独特气质和她本人对于小说的不同的诠释方式。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并不拘泥于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小说。她认为人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文学,表现文学。她在《小城三月》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表现了她的独创性。萧红女士深具冲破现存小说格局的魄力。她成功地打破了介于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厚障重壁,创造出了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诗之间的新形式。然而她的作品也不失那种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敏锐。她的描写精致别样,使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的作品包含的巨大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手》。她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一双普通的手。它被发黑、发青这两个词概括地淋漓尽致。这双手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给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在开始就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双手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它几乎成了这篇小说中的专有名词,也成了主人公的代名词。然而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这么一双特殊的令人厌恶的手,也不是为了让人厌恶而塑造这么一个人物。她述说了一个出身农村染房的乡村女孩来城市学习的一段经历。然而,这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受到人们的歧视。虽然她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对她的看法。她所得到的只有嘲讽。她及她的父亲带着希望来到学校,却满载失望地离开。似乎这双发黑发青的手就是她的身份证。然而她就像永远无法洗净那双被颜料玷污的手一样,永远无法改变那些所谓城里人对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见。

文章以语言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校长对她的阴冷的语气,同学们尖酸的讽刺,以及她质朴、厚道的话语和父亲对女儿充满希望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人物的形象。文中许多极为细致的神态描写也生动得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话。而文章也以我的心里变化为线索。我从对她有一种莫名的抗拒到对她有一丝好感到她离开时的一线惋惜,表现了我的无奈、同情。这双手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它不仅向我展现了这些人物,也向我展现了如此一个社会,如此一种氛围,留给人无限的思考空间。

而这本小说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值得一读的。不管是《小城三月》还是《旷野的呼喊》等等都与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繁华世界全然不同。它似乎带着我走进了不同的世界,让我去了解一种风俗,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生活显然,这种笔触与如今商业性极强的文学作品有着天壤之别。萧红女士通过该书所要表达的那种对人性美的追求是值得我们这些青年好好细读的。

萧红女士的生命虽然如此短暂,但她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小城三月》,一本怀旧经典的小说,就像一杯陈年老酒,香浓四溢,使人回味无穷!

小城三月读书心得范文2

三月春光美,情窦初开,煞憔悴。

从未有过一种心境,像满怀渴望大胆追求那般撩人心脾;从未有过一种风景,像少女怀梦笑靥盛开那般美丽动人;从未有过一种爱情,像郁结在心相思成疾那般伤感悲恸。

《诗经》中说:维以不永伤。可是翠姨,一个令人心疼的女子,被有始无终的爱情折磨、成伤乃至干涸而死。

她很朴实,却也喜欢新鲜的流行的东西;她很腼腆,却也能为一双鞋执著地跑遍全城;她很勇敢,却怀揣爱情从不说出口;她依从父母,面对包办婚姻只有暗自嗟伤;她没有过人之处,但在精致细节的刻画下愈显动人;她没有太多的话,没有太美的相貌,但她那悄悄沉淀至死不渝的爱情让她焕发生之光辉,死之哀伤。

萧红的刻画很细腻,虽从我的角度侧面述说翠姨,但翠姨仿佛生活在了我们身边,形象鲜明生动,我们为之感慨复叹唏嘘不已。

我不想把这样一个形象附以过多的时代背景和封建特色,仅仅从人的角度她就足以让我们辗转缅怀。

我见识过许许多多让人感慨的爱情,如崔莺莺誓死不屈的爱情,杜十娘破釜沉舟的爱情,林黛玉悲伤辛酸的爱情,子君冲破世俗的爱情,简爱坚强勇敢的爱情,等等。可翠姨的爱情又是区别于这些多种多样的爱情的。她不喜欢母亲给她定下的婚姻,却接受了,而又迟迟不肯完婚;她跟表哥相爱,又从不表露,只是一味地喜悦,一味地哀伤。她像一棵风雨中的小草,凄凄地摇晃,不屈不挠又无比沉痛地生存,终不堪忍受抑郁至死。

看完这篇小说之后,我久久无法从悲伤中返回,我为翠姨的死和整个世界的懦弱而悲伤。可是过后当我重新回忆,我发现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翠姨的微笑,悠久而甜美的微笑。

她已经挣脱了现实的樊篱,摆脱了躯体的困扰,她的灵魂永生,她可以在精神上延续她的爱情、她的生命。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念君兮君不知。而生之所依、爱之所伏却让翠姨得以永生,她再不必眉头深锁而可以永久地微笑。

三月的花开了,三月的花又谢了。翠姨的爱情之花开了,随风消逝而去,却又开遍了整个星空。

我想这便是永恒。

没有禁锢,没有纷扰,像樱花盛开般烂漫;没有痛苦,没有哀伤,像挠拨金鼓般高亢。

只是生命,维以不永伤。

在这样一座小城中,三月的花开了;在这样一座小城中,翠姨的爱情之花开了。

在这样一座小城中,悲情下的妖娆之花开了。

小城三月读书心得范文3

合上《呼兰河传》,脑中萦绕的是萧红作为一位女性,在创作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审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呼兰河就是萧红途经的所有地方,有萧红生活过的全部岁月。

呼兰河就是萧红灵魂的肉身:她的起源与归宿。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对萧红来说,呼兰河显然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空间形式,它同时是一条绵延的具有贯穿性的线(河)和一个固定的点(城);事实上,它象征性地暗示了萧红生命的两重性:对流浪与安居有着同样强烈的渴望,这样,萧红的呼兰河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得以凸现。一方面,呼兰河在某种空间东北小城,和时间萧红十六岁以前的岁月上静止着,作为一种有效的参照物和目击者,见证着萧红的在与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流动不息,穿越众多认识纷纭和离合聚散,与萧红一起经历一次又一次出走,体验生命的创痛和无奈。始终在她心里,大门外的流浪者,在没有回忆的空虚的景色中,我们每一个人带着一瓮家乡的土,很久以来收拢来的能摸得着的土。

值得一提的是,呼兰河在萧红那里极具私人性和独特性,它更多地属于萧红的个人体验:她的想象、记忆、梦幻和文字属于萧红的心灵空间和私人地图。在香港,呼兰河以话语的形式公开而完整地浮现,这使萧红在世的最后一个空间香港和最初的空间呼兰河有某种程度的混淆。换句话说,文字、记忆和幻想吞噬了萧红的现实生活,香港作为一个现实空间,开始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和缝隙。这种空间的相互重叠和彼此渗透缘于一种相似的寂寞。

萧红有一个寂寞的童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寂寞从此像烙印一样深深留在她心灵上,即使许多年过去了,即使她从最北端走到了最南端。她仍然是寂寞的:在香港,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在医院里她自然更加寂寞了。这种寂寞对她是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威胁,皖南事变以后的香港文坛,其实是热闹、空前活跃的,而萧红感到寂寞是难以索解的。这是个广阔的进行着生死搏斗的天地,一个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一个小女孩的寂寞心境,被遗忘、被忽略、被批评,甚至被误解。

萧红唯一可以把握的,可以和她呼应的,只有自己的童年记忆了,以寂寞的心境,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这可以解释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几乎竭尽全力地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童年细节,像要抓住些什么,把自己从虚无中解救出来。

作为一名女性,她是孤独和寂寞的。青年时逃婚离家,与萧军相恋、结婚、离异,孩子夭折,受病痛的折磨与病中无人照顾,直至孤寂的死去,年仅31岁。她的人生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人生的遭遇、心灵的创伤和文学天赋,成就了萧红的文学创作。她以女性视角对生命进行了独特的观察和叙述,使凄迷哀婉的氛围贯穿作品。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这种感受和体验在萧红的另一部代表作《生死场》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同的寂寞,使萧红的过去和此刻,远方和此地相互渗透,这种渗透中包含了吸引与排斥、拥抱与抵制、清晰与模糊、凸现与隐匿等诸种可能性。在《呼兰河传》里,萧红充分显示了一个出走的灵魂,对肉身的暧昧情绪:她所渴望的,也是她深深恐惧的;她想靠近的,也是她曾经拒斥的;她已放弃的,其实一直深深纠缠;她勇往直前,却只为了落叶归根。

她离开时,没想到要回来。她回来时,却是永远离开。

呼兰河成了萧红拥有无法统一、永远矛盾着的女性空间的象征。她或者留在这个固定空间里,享受稳定、可靠、安全、温暖,同时忍受沉闷、单调、压抑、封闭,甚至窒息;或者像水一样四处漂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流浪,同时也要面对孤独、受伤、各种陷阱、无法识别的危险以及风风雨雨。这种尖锐冲突着的空间意识是一种截然对立、不能调和的空间,但萧红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犹豫反复,她的生命力也被慢慢地侵蚀,损耗殆尽。既极端渴望能自持自立,又极端需要依靠他人,特别是男人的萧红,终其一生都没有解决内心的矛盾。

《呼兰河传》,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部作品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