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心得体会 > 导航 >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学习体会)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心得体会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学习体会)。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为什么改?国家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均没有改革二字,唯独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加了改革这两个字,值得从事干部教育工作的同志反思,干部教育工作之所以要改革,除由于其基础性作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干部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学用脱节、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党性教育比较薄弱等问题。一个执政党要永葆青春、经得住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干部的思想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的干部教育工作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办学体制、培训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2、改什么?1989年的一场政治风波、1992不战而胜的预言已经成为历史,但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列强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分化和瓦解,除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不断制造麻烦外,在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更有变本力利之势(看看网上对一些事件报导后的跟帖大家自然会明白,网民的不满情绪已经值得我们深思了,谁能保证其中没有我们的干部参与),干部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每年培训了多少干部,而对培训质量和效果不加以跟踪和监督的话,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要“高起点规划、从基层抓起”,尤其要做好基层培训师的选拔和培训,国字头的培训机构要承担为基层培养培训师的任务,要通过不断选拔和培养,每个县至少要有30名以上有一定研究能力、有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经验的培训师。要出台专门政策,提高基层培训师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培训师选拔、培养、竞争和淘汰机制,让最优秀的人才为兼职或专职做培训师而感到光荣,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有生机与活力。

3、怎样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要?把握组织需求就是要通过培训把干部培训成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质优良、执政能力强、能经得起执政考验的干部;岗位需要就是把干部打造成适应岗位工作的专才;干部需求就是要在激发干部学习热情的同时,能够根据干部的个性化差异,提供能够满足干部学习需要的平台。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我校开展了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活动。《教育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通过学习,我深受鼓舞,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 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及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第三,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第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 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首先,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次,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植根于我们的具体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 抓住整合机遇,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五校整合,打造成都市职业教育航母,建立国际知名、全国一流、四川第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对四川省、成都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诠释。在此背景下,我校要调整人才结构,大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管理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其次,要着力改革当前职业教育高、难课题,培养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第三,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大力培养服务业方面的人才;第四、要加快改造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进度,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类专业人才,以适应产业、企业和岗位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客观要求。

今年是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起步之年,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也分别明确了未来十年内教育发展、人才发展、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所有这些都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成都市《教育发展纲要》阐述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我校整合后学校对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当前、中期、远景规划:职业体系高端;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树立科学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集团办学主力作用;促进文化、技艺传承;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这对我校今后进行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明确坚实的依据。同时对我校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任务:1.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3.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4.支撑现代产业体系;5.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6.深化教学模式改革;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8.提升教育信息水平;9.深入推进集团办学;10.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四、今后工作思路

我在认真阅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之后,并结合自身的教育生涯感受到:近年来我市对职业教育院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校作为我省、我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我校教育工作者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符合我国、我省、我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职业教育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机制、新规律,在教育思想观念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以我市、我校为例:市重点帮助院校扩大建设,引导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通过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同时适应社会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推进专业结构优化,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坚定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广开思路,大胆创新,走出去,请进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的新路子。

2.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静下心来走内涵发展之路,研讨课程体系、教材和课堂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想方设法把质量搞上去。

3.要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干好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为十二五规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我将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社会的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作一个对自己、对学生负责的好教师。

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学习体会


我有幸做为孝义市教育管理干部参加北师大教育管理培训学习,内心非常激动和自豪。通过十余天的学习、参观和考察,我重新理解了新时代教育的真正内涵,感受了首都北京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见识了中国教育发展最前沿学校的成果和经验。学习着,感动着,思索着,领悟着,最终我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而践行着……

为了更好地把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向广大老师传达和介绍,我把从专家讲座中所得的教育经验和理念摘选几条,并作简单的理论内涵阐释,争取与大家分享。

一、教育经验和理念摘选:

(一)、德育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为先是要德育管理为先,管理效果先进有效。教育要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要教孩子学会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因为人生规划教育是人生拼搏与奋斗的动力;教育要让孩子们学会阅读,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才是他的精神成长史;教育要在教育中对孩子们付出正真的爱与情感,因为“爱是在爱中学会的,被爱才能学会爱人”,没有爱的互动而苍白乏味的“励志教育”是空洞的,是手段低劣与传销的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有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有一个共同的品质: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学生在成长中慢慢的发现自我,寻求生命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二)、班级建设的五层境界:

1、建立班级生活的基本秩序。

2、引导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3、逐渐产生集体凝聚力。

4、努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5、始终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面对教育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去做有建设性的建议者、改革者、发展者,而不能做一味的发牢骚者和批判者。如果你不能把对教育的批判意识改变为发展意识、处方意识,那么你是空谈主义者,甚至是危害教育主义者。

(四)、教学管理三聚焦:学校全部工作要向教育教学聚焦,教育教学向课堂聚焦,课堂教学向学生发展聚焦。

学校管理是一项全面复杂的工程,但是教育教学是一切工作的核心。这就好比一个作战部队,思想、政治、后勤等工作都是为了能在作战的时候取得胜利而服务一样我们的学校管理都是为了教育教学,为了祖国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又是千头万绪,但只有课堂才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45分钟的课堂才是一个挖掘不完的金矿啊!课堂在学校管理中要是没人管的话,那其他都是无效管理或者是为教师找事的管理。离开课堂抓特色、抓其他的教育那时舍本逐末。课堂教学形式千姿百态,但是有三个准则是不变的,学生学得多、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让每个孩子获得知识、锻炼了思维品质,有了真正的实践能力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着力点。

(五)、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根本地教,教根本。

教学必须以生活的形态还原知识的内容,直指本质的教学。教学课堂上的花花招多与少都无所谓,每节课关键要教实质。比如语文课的教读写—教感知—教实质。敢于攻克开展“原理、本质”教学的堡垒的教学,才是本质的教学,才能抵达教学的“最后一公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水平,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教师素质都是教师培养学生发展进步的的要素。教学中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交流,方法训练能力是必要的,但更必要更本真是促进学生理解力(如领悟、明了、清晰地反映,洞察)的发展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

(六)、作为一校之长,你能为学校留下什么?如果不创新我们就会不断重复别人的故事,在原地画圆圈,难有突破。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转换一个视角,把脚往前稍稍伸出一步,我们的学校将会充满阳光和色彩,教育的前景将更加辉煌和灿烂。

十余天的学习与培训心中有许多感悟,但最要紧的是必须从闲杂事务抽出更多的时间,多读书以开阔视野、增加内功。这才是真正把握教育内涵,结合本土教育实际开拓全新局面的关键。

干部培训学习体会


参加了5次干部学习,收获很大。尤其是对比自己的日常工作,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存在很多的缺陷,会有很多感悟。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一、从我做起,从心做起,从单调的自我修炼做起。

不论是杨宗华的《责任胜于能力》,还是白英书记的四篇在新任矿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都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改变工作方式方法,要从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做起,从提升自己的能力做起,从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做起。就如同杨宗华说的,“自己是万物之源,自己是万物之根,也是这个世界一切事情的最终根源。所以你的成就、你的未来、你的结局,是你自己牢牢把握和决定的”,“要想改变别人,首先改变自己。要有超强的内控力,这是担当和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要使世界改变,先改变自己”。

毫无疑问,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是懒惰的动物,人是习惯的动物,人总是偏爱沿着习惯的、最懒惰的轨道开展各项工作。但是,并不是每个习惯都是最适合的,最有效的,只是大家长期如此做事,习以为常了。有句俗语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不论我们的年龄几何、资历如何、经验几何、职位几何,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想要成为更加出色的管理技术人员,我们就必须正视一点:我们自身有不少的缺陷,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惯性思维,我们必须重新经历一遍习惯养成的过程,就像周总理每天照镜子检查自己的行为,我们也必须常思己过,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

如何改变呢?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匈牙利教育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为了证明“伟大人物是后天培育而非天生”的观点,花了几十年时间用自己的女儿进行实验,专心在家里培养自己的三个女儿封闭学习国际象棋。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波尔加一个对不懂国际象棋的教育学家,却将他的三个的女儿苏珊、索菲亚、朱迪培养成了国际象棋大师,创造了几乎是神话的事实。作者结论是:我们和那些“天才”的差距在于,我们总是在被迫重复自己的学习、工作,而“天才”总是刻意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伟大成功者重复练习的数量达到了单调乏味的程度”,就像问问科比练习了多少次投篮才能达到他那样的命中率是很愚蠢的。金山公司开发出了金山词霸、金山毒霸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品软件,金山公司的前总裁雷军在谈到他创业的经验时说道,成功需要两个要素:一是10000小时的练习,也许要耗费xx年的时间;二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也许许多人对此必以为然,但是大家了解一手创立维亚康姆传美帝国的雷石东么?与那些很早建功立业的青年才俊不同,他的前半辈子是失败的,甚至在58岁时,经历一场火灾,雷石东全身重度烧伤,险些丧命。63岁时雷石东第二次创业,经营理念大变,开始大胆的实施其产业扩张之路,将派拉蒙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都收购到旗下,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传媒帝王。有人问他的成功秘诀,80多岁的他说,我的心理年龄依然是25岁。

和那些成功者相比,我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么?我们真正对培养自己付出了多少?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付出了多少?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刻意磨练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巧了么?这是我们需要我们不断问自己的问题。

所以,大巧若拙,大巧不工,只有踏踏实实地从自我修炼开始,我们才能发现一个更加出色的自己。

二、带着危机感,肩负责任,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坚持再坚持。

杨宗华在《责任胜于能力》中说过,“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责任没有对错,只有选择,选择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我觉得他没有把意思说透。我认为责任和危机是相伴而生的,责任缺失的后果是巨大的危机,不仅是个人的危机,还是员工的危机、企业的危机。

英特尔功勋总裁格鲁夫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格鲁夫口中的偏执狂是那些有忧患意识的管理者。他说:“我不惜冒偏执之名而整天疑虑的事情有很多。我担心产品会出岔,也担心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就介绍产品;我怕工厂运转不灵,也怕工厂数目太多;我担心用人的正确与否,也担心员工的士气低落。当然,我还担心竞争对手。我担心有人正在算计如何比我们做得多快好省,从而把我们的客户抢走。”为了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传达给他的员工,格鲁夫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里举两个例子:其一,某次会议上,因为一名员工迟到,格鲁夫竞用棒球棍狠狠地砸在会议桌上,以示不满和警告。其二,为了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内部竞争,格鲁夫设计了一整套计算员工工作量和工作绩效排名的苛刻方法,收到了强烈的效果。在长期紧张的竞争状态中,公司的收入从1987年的19亿美元猛升到1997年的251亿美元,增长了13倍之多。在全球微处理器领域内,英特尔的市场份额达到85%,每年返还给投资者的回报率平均在44%以上。这些都是在激烈的内部竞争的状态下取得的。有员工抱怨说:“工作压力如此巨大,竞争如此激烈,人们同事之间简直不敢互相帮助。”另一些遭遇则可以写进黑色幽默小说。比如,在英特尔公司担任科研工作的一名单身父亲,下班回家刚吃过饭,就把两个小孩摁上床,只为了自己能够早点赶回公司加班。

就如同杨宗华说的,对职工进行员工责任意识的教育是必要的。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必须要根据人本身趋利避害的人性设计一套强有力的责任体系,用制度的锁链强化整个企业的危机感,强化员工个人、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在危机和发展的愿景中,不断克服发展的惰性和障碍,获得企业和员工个人持续发展的动力。

正如格鲁夫说的,“没有人欠你一份工作。这完完全全是你自己的事,只由你一人负责。你的唯一雇员,就是你自己。全世界的几百万职工,正在与你竞争。你需要把握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行动安排。保护自己的事业免受侵害,并使之从各种环境中获益,是你的职责。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去做。”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日常工作中,责任的缺失更多表现了工作的惰性,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作风漂浮,疲疲踏踏,工作执行力差。人毕竟不是机器,要在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保持效率极高的工作状态是很难的。但是,回想我们的工作经历,我们总有一段时间工作绩效极高,工作状态极好,那时的我们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对工作有极强的进取心,我们渴望协调一切,完善一切。那时候的我们是最好的员工。

所以,没有天生不负责的员工,只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半途而废了(例如,许多职工在升迁到一定岗位就懈怠了),放弃了高标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麻痹了自己。但是,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一句名言:“尾声即是开始”。我们以前取得成绩仅仅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人生还很长,“人是尽可能的可能”,未来需要我们开拓。我们需要的是找回那个最出色的自己,督促自己尽可能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坚持再坚持,逐渐形成一种习惯,进而突破自我,在习惯中、在奋斗中磨练自己,成就自己。

以上两点是我结合干部学习和自己工作经历的反思,也许还很幼稚,也许很天真。但是,我想如果自己都不对自己抱有任何期望,那将是多么无聊的人生。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

教师教育改革学习体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明显特点。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增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增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增进学生有特点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毕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构成,增进学生的可延续发展。回顾我们所走过的历程,其中有艰辛也有欣慰,有苦涩也有甘甜,有挫折也有进步,使我们对新的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入的熟悉,也使我们有了全新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角色,从前台向后台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同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舞台,而是师生交换、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增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正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以寻求进,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野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天生为课堂的主人。师进则生退,师退则生进。教师在课堂为学生学习腾出的空间有多大,学生发展的余地就有多大。

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课中,教师剪辑了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录相,让学生在课堂里朗诵,制作一个简易版的现场MTV。学生情绪高涨,自排自编,分工合作。而教师则在旁充当助手。

二、师生交往,从学说向对话发展

现代心理学以为:儿童在自由安闲的时候,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反应缓慢、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布满豪情与活力,有待于点燃的火把。因此,课堂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同等的教育环境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交往,重建***、民主、同等的师生对话,开放学生的心态,凸现学生的主体、张显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创造性。改变以往教得辛劳,学得痛苦,结果还是不满意的现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同一,这类同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进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进程。

例如,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先让学生随着小导游边看录相边听解说,到金华的双龙洞去走一趟。接着让学生按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说说金华的双龙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题目集中在双龙洞有哪些特点这一关键题目,捉住了这个题目,也就解决了文章的重点。这节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新奇独特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质疑、解答的爱好。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方式,由教师讲授向自我感悟深化

目前的语文教学似有满堂灌走向问答式的偏向,包括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有的实际上走进了问答式的胡同,只是略变了一点花样,由教师讲变成了学生讲。从教学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类教学存在着以下不足:1、不利于培养学生善思的品质,分析课经常不需要学生去思考,问答式教学也只能让部份学生发展表卓识,造成大多数学生思想的禁锢。2、不利于构成学生良好的学法。教师的讲授经常只是一孔之见,学生还是不知道怎样学。3、不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浏览不单是认知活动,更是情感活动,应在一读一研一悟的进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文中人物同悲欢、共爱恨。这类情感是语言难以表达的,教师和学生的感受也只是一家之言,难以引发共鸣。

具体而言,培养学生的自我体悟应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朗诵领悟。这实际上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进程,共内容大致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资料,了解本单元练习重点和本课的特点,读准、认清文中的易错字词,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质疑问难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题目。

如在教《鲸》一课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很多鲸的资料,从鲸的样子,种类,生活习性等不同的角度作了生动的先容,使大家对鲸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熟悉,也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爱好。

2、深究感悟。学生在读书进程中对题目构成的熟悉质量如何,自己还要通过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原有认知,进一步领会、检讨、验证,在联系中澄清对题目的熟悉。

3、讨论觉悟。在反馈中评议,在评议中内化,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提自己的迷惑,谈自己的感悟,抒自己的情感。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情势,回顾自学内容,交换学习收获及其他方面的收益,同时引导学生就自主研究进程中自己及同学的参与度,自主研究的质量、速度等方面展开评议,以改进原本的不习方法,归纳出新的学习策略等。

四、教学平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课堂教学封闭型主要表现在:1、教学内容固定,语文课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教与学。2、教学手段单一,通常的语文课,教师主要靠一本书和一支笔,较少使用录音机和投影仪,更不用说是网上浏览了。3、教学情势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类教学组织导致的后果,一来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二来缩小了学生的语文视野。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更是迫在眉睫。

语文课堂如何走向开放呢?

1、教学内容开放。以教材为主,辅之以国内外重要新闻,本地区的热门题目,和与课文相干的名著和佳作等。

2、教学手段开放。信息时代的语文课堂教学迫切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用,增大了学生的信息量,缩小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在时空上和熟悉上的差距,使教学课堂实现了由平面、单向向立体、多向的转变。

党务干部培训学习体会


7月31日至8月14日,为进一步深入推动学院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务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学院党委组织部组织了一次党务干部培训班学习。作为团委的一名普通党员有幸参加这次交流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并且十分珍惜、渴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及处理繁杂的学生工作的能力。经过近半个月的学习,感受颇深,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作为一名党务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如今在团委工作也有一年时间,作为一名辅导员、党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必须做到正面积极引导、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政治纲领,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二、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快速成长。作为一名党务干部面对繁重的学生工作,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加强组织和领导能力,同时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实践中加强交流,虚心请教,力求创新,积累总结工作经验,逐步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党务工作者需要有较强的身体心理素质,才能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一句老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引导服务学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自身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次是保持积极的心态,自信的性格,最后在个人的利益得失方面,即便是受到委屈也要保持宽宏的度量,正确看待。

四、从事党务工作同样也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个人是否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直接决定其所从事的事业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尤其是在党务工作中特别需要细心、耐心,党的工作是细致而缜密的,为保证党员的质量,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

以上就是我对参加这次党务干部培训班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始终以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力争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达成这三个方面要依赖学校的常态管理。

实践发现,低效的学校管理,往往是管理者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派任务式的管理,这是一种被动管理。问题已经发生了才实施管理,管理滞后了。从管理的策略性来讲,哪里出了问题就解决哪里的问题,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就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管理,缺乏宏观性;从管理的教育性来讲,这样管理学校总是在不断地纠错中前行,容易产生挫折感,缺乏引导性;从管理的时效性来讲,事情已经发生再去解决,错误在前,正确教育在后,缺乏主动性。

因此,高效的学校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把管理的实施前移到问题发生之前;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深入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深入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具备科学精神,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要求学校管理者与师生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把学校打造成管理者与师生一起成长的共同体。

这样的学校管理必须具有五个特点:一是直接性,所有的管理措施都直接作用于人;二是教育性,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三是引导性,学校管理都是为了预防问题的发生,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引导,成功;再引导,再成功的良性循环,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实施管理;四是深层性,学校管理的实施总是从观念引导到心灵塑造,再到习惯养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论事上;五是规律性,学校各项管理都有常规可循,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能超越规律。

这五个特点决定了学校的管理必须要去做,而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必须是管理者主动深入实践的管理,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坐等问题发生的被动管理;必须是注重研究、将管理课程化的科学管理,而不是错了再改、将管理形式化的机械管理。

我们把具有这些特点的管理称之为走动管理。

所谓走动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通过管理者不断地深入实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持续地改进管理,推动学校良性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

走动管理由四个环节组成:问题发现一问题提出一问题研究一问题解决。每个环节都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

问题发现一是管理者要树立问题意识,任何管理都只存在更好而不存在最好,任何管理都存在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这就是问题意识;二是这些问题必须是学校发展中的隐性问题、真问题;三是强调管理者必须主动深入实际发现问题,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以后再去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一是问题提出的时机,管理者要结合目前学校工作实际,接照轻重缓急对发现的隐性问题或者真问题进行分类,提出问题解决的次序;二是问题的呈现方式,管理者要把发现的隐性问题或者真问题提炼成一个个微型课题,初步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供决策时参考,而不是简单地把问题抛给领导;三是问题提出的方式,是口头提出还是书面提出,是逐级向上提出还是在适合的会议提出。

问题研究一是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拖而不决;二是要整体思考、全面衡量,提供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案,从多中先优,不能从简处理;三是研究如何将管理课程化,寻找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育元素,探究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育途径,评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育效果,等等。

问题解决一是执行者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问题解决,强调执行力的坚决性;二是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记录、及时研究,以便及时调整解决方案,强调执行力的灵活性;三是问题解决以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尤其是书面形式的总结反馈,包括问题的类型、解决的方案(含备选方案)、解决的效果与经验等,强调执行力的成果性。

走动管理是一种总体规划、分块实施、协作支持、共同提高的高品质常态管理。通过四个一(每周一反思,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调研,每学年一完善)进行反馈,对学校规划的实施成效进行过程性动态调控与生成转化,在制订规划-实践创新-完善规划-践行新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向着目标挺进。

可见,走动管理是面向实践,责任与合作相结合,运用微型课题研究的策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群策群力变革实践的一种管理。

走动管理的走动是全员性的走动。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学科教师,甚至校外专家和兄弟学校的教师也参与其中。

走动管理的走动是研究型的走动。以课堂教学管理来说,有课前对教学有效性的预判和设计,有课中对教学有效性的记录和诊断,有课后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估与反馈。

走动管理的走动是问题解决式的走动。身为管理者必须敢于负责、肯于投人,要能沉得下去,走到班级去,走到课堂去,走到年级去,走到教研组去,走到备课组去,走到教职工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只有把研究的意识渗透到日常管理中才能把对学校的整体策划和管理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创造性思考和行为,并在决策过程中贡献问题经验和智慧。

因为走动,收集信息及时;因为走动,善于集思广益;因为走动,乐于情感交流;因为走动,勤于客观评价;因为走动,利于问题解决。所以走动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

走动管理既是一种高效的学校管理,它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是有保障意义的,对课堂教学尤为如此。

高效课堂的课堂研究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高效课堂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效率进行优化,对师生双边,甚至多边活动的效率进行评估,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劣性进行比较。因此高效课堂是研究的课堂,高效课堂也是开放的课堂,需要管理者推门听课,通过推门听课尝试解决常态课的有效性问题;需要教研组同行观摩听课,备课组成员跟踪听课,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多轮的磨课,深度解决学生如何学得更好的问题;需要管理者走进教研组,和学科教师一起学习理论,一起研究学生,一起研究教材和教法;需要管理者走进备课组,共同确定作课教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推敲评价标准;需要管理者走进课堂,参与磨课、观课、听课、评课,参与同课多磨的再设计和再组织,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反复磨课尝试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正是各种形式的磨课、观课、听课、评课,带动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走动起来。

高效课堂的调研活动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高效课堂要求学校所有教学管理人员都在思考如何抓好教学质量,全体教师都在思考如何落实教学质量,全体员工都在思考如何服务教学质量。为了实现全面、全程、全员抓教学质量,使教学管理规范有序、科学系统、务实高效,要坚持常规检查制度化,教研活动主题化,教学研究常规化。每学期都要坚持常规检查并及时反馈,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研组活动情况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情况、教师备课及课堂教学情况、新教师教学情况、作业布置和批改以及学生成绩记载情况、单元测验与阶段测验及质量分析情况、课题研究情况等;每学期都要组织各年级的教学调研,组织专家进课堂听课评课;每学期都要召集学生座谈会评学、评教;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意见并以恰当的方式向相关教师进行反馈,等等。这些都是在走动管理下才能实现的。

高效课堂的质量跟踪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高效课堂要求管理者对每次大型考试(如段考、期考)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照往届成绩进行横向比较,对照本届历史成绩进行纵向比较,然后深入到备课组、班级,听取备课组长、汇报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开展的工作后,通报数据分析报告,提出整改意见。这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高效课堂的教研活动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高效课堂要求学校教研组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业务学习、教学研究、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培养和各年级教学指导等;备课组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体备课,由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说课(包括课时划分、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教学对策、教学目标及落实点、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测验安排等方面),经过备课组成员集体研讨后形成本年级的周教学方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实施教学。这种精细化的教研活动更离不开走动管理。

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高效课堂要求在不增加课时,甚至减少课时数的情况下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为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研究、试验、推广学案导学制,学案主要包括课前预习案、课中导学案、课后巩固案(拓展案)。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将逐步发展形成周末导学提纲、小假期导学提纲等导学形式,指导学生整理笔记、完成练习,记录所用时间。总之,学案导学制的推行也必须有走动管理作支撑。

高效课堂的分层教学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进入课改后,学校都会面临着学生自由选课、走班上课、分层教学的问题,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课程怎么开、学生怎么选、班级怎么排、课堂怎么教、师生怎么评、学校怎么管六个方面,学校必须结合师资、教室、场地等具体情况认真解决好。而这六个问题必须通过走动管理来解决,绝对不能幻想管理者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

高效课堂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学校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着力培养其中的优秀者成为领头羊,这些领头羊分布在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各个年龄层面,他们各具特点,形成一个丰满的优秀和优秀教师群体。这个群体是学校形成特色、打造品牌的保证。而他们的发现与培养,也必须在走动管理中完成。

可见,走动管理为高效课堂提供了保障,这符合走动管理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走动管理时,要强调:

走动管理是一种人本化的管理。走动管理是以制度约束和制度保障为前提的,制度是第一位的,在管理中既要体现制度化,又要体现人性化。制度的制订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制度的执行过程要严格体现公平。

走动管理是一种成事成人的管理。成人是造就管理之人,成事是成就学校发展之事。过程即成人,结果即成事;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我们要以赢在中层为切入点,将管理者自我发展(成人)与管理变革(成事)统一于积极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之中。走动管理要求管理者具备四个要素:丰富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教育追求、理性的思维方式、永恒的探索心境。同时也要求管理者遵守这样的行为准则:潜心学习不浮躁,智慧管理不僵化,静心策划不随意,经常反思不满足,积极经营不保守。管理实践将促成管理者达到这些要求。

走动管理需要开放的氛围。首先是需要开放的课堂,每个教师都主动思考、主动作课,主动邀请其他教师听课参与研究;其次是需要开放的教研活动,每个教师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思考,分享别人的成果;第三是需要开放的心态,由于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和可塑性,教学上没有完美的标准,任何人的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观课、听课、评课、磨课就是要寻求使课堂更高效的策略;第四是需要开放的管理,定期组织各个年级不同学科主题式的调研活动,向全校开放、向兄弟学校开放、向家长开放的教学开放日甚至教学开放周,主题研讨日,专题论坛等,这些都是好的组织形式。

走动管理是育人为本的体现,是改革创新桥梁,是提高质量的抓手,是高效课堂的保障。让走动管理推动我们前行,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教师的理性发展、学校的稳步发展。

师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