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监狱心得体会 > 导航 > 监狱工作三种意识心得体会

监狱心得体会

监狱工作三种意识心得体会。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监狱工作三种意识心得体会”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确保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保证了监管安全,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抓好教育,搞好生产,才能进一步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一定要树立牢固的行业意识,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监管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在工作中才不会临阵磨枪,仓皇上阵。尤其是逢年过节,监狱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是要绷紧监管安全这根弦。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要确保监管安全,必须树立如下几种意识:
一是身份意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头顶着国徽,肩负着教育改造好罪犯,为社会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重任。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如果执法不公、不严,甚至枉法徇私,将一失足成千古恨。牢固树立警察身份意识,是要明确与罪犯的界线,提高警惕,增强防御能力。
二是大局意识。去年是我局实现监管安全十年无事故的目标,成绩里面凝聚着全局上下每名干警的心血,包涵了崇高的职业荣誉和自豪感,更是我们实现中心目标的安全屏障。我们没有理由不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继续强化监管安全意识,为首都监狱工作发展进步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或安不忘危的意识,虽然我们已经连续十年无重大事故发生,但是13年前2·18警钟依然绕耳,当前的押犯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现实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四是责任意识。我们担负着刑罚执行的重任,把罪犯教育改造好,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工作在监管一线的干警,肩负的责任更重。虽然我们每天都做的是一样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才奠基了监管安全的根基。干警的责任心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得好坏,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提高责任意识才会凝聚起我们战胜强大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提高了责任意识,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公正文明执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监狱监管安全工作三种意识心得体会


确保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保证了监管安全,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抓好教育,搞好生产,才能进一步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一定要树立牢固的行业意识,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监管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在工作
中才不会临阵磨枪,仓皇上阵。尤其是逢年过节,监狱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是要绷紧监管安全这根弦。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要确保监管安全,必须树立如下几种意识:
一是身份意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头顶着国徽,肩负着教育改造好罪犯,为社会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重任。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如果执法不公、不严,甚至枉法徇私,将一失足成千古恨。牢固树立警察身份意识,是要明确与罪犯的界线,提高警惕,增强防御能力。
二是大局意识。去年是我局实现监管安全十年无事故的目标,成绩里面凝聚着全局上下每名干警的心血,包涵了崇高的职业荣誉和自豪感,更是我们实现中心目标的安全屏障。我们没有理由不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继续强化监管安全意识,为首都监狱工作发展进步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或安不忘危的意识,虽然我们已经连续十年无重大事故发生,但是xx年前2·18警钟依然绕耳,当前的押犯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现实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四是责任意识。我们担负着刑罚执行的重任,把罪犯教育改造好,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工作在监管一线的干警,肩负的责任更重。虽然我们每天都做的是一样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才奠基了监管安全的根基。干警的责任心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得好坏,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提高责任意识才会凝聚起我们战胜强大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提高了责任意识,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公正文明执法。

优秀范文:监狱工作三种意识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监狱工作三种意识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确保是监狱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保证了监管安全,我们才能有的精力去抓好教育,搞好生产,才能进一步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一定要树立牢固的行业,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监管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在工作中才不会临阵磨枪,仓皇上阵。尤其是逢年过节,监狱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是要绷紧监管安全这根弦。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要确保监管安全,必须树立如下几种意识:
一是身份意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头顶着国徽,肩负着教育改造好罪犯,为社会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重任。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如果执法不公、不严,甚至枉法徇私,将一失足成千古恨。牢固树立警察身份意识,是要明确与罪犯的界线,提高警惕,增强防御能力。
二是大局意识。去年是我局实现监管安全十年无事故的目标,成绩里面凝聚着全局上下每名干警的心血,包涵了崇高的职业荣誉和自豪感,更是我们实现中心目标的安全屏障。我们没有理由不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继续强化监管安全意识,为首都监狱工作发展进步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或安不忘危的意识,虽然我们已经连续十年无重大事故发生,但是13年前2·18警钟依然绕耳,当前的押犯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现实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四是责任意识。我们担负着刑罚执行的重任,把罪犯教育改造好,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工作在监管一线的干警,肩负的责任更重。虽然我们每天都做的是一样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才奠基了监管安全的根基。干警的责任心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得好坏,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提高责任意识才会凝聚起我们战胜强大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提高了责任意识,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公正文明执

学习三种意识心得体会



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三种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传统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中央对此有深切的认识。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赴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提出居安思危问题;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在2007年1月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又提出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其中包含着服务于人民、艰苦奋斗等多方面内容。从重温“两个务必”到提出“三种意识”,可以看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五年任期中的一贯思路。

增强“三种意识”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亦有相应进展。但是,中国毕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虽然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不断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实为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所必需。

增强“三种意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客观形势要求各级领导者树立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引导社会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维系社会公正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在转型时期,由于各项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存在一些政令不畅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增强“三种意识”,加快改革的步伐,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增强“三种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时代,为了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执政党需要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取向,由此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但目前在某些地方、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影响社会公正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增强“三种意识”,特别是公仆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巩固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范文:学习三种意识心得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学习三种意识心得体会》的详细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忧患,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提高党的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三种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传统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中央对此有深切的认识。十六大结束不久,******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赴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提出居安思危问题;在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XX年年1月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又提出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其中包含着服务于人民、艰苦奋斗等多方面内容。从重温“两个务必”到提出“三种意识”,可以看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五年任期中的一贯思路。
增强“三种意识”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XX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亦有相应进展。但是,中国毕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虽然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不断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实为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所必需。
增强“三种意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客观形势要求各级领导者树立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引导社会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维系社会公正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在转型时期,由于各项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存在一些政令不畅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增强“三种意识”,加快改革的步伐,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增强“三种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时代,为了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执政党需要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取向,由此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但目前在某些地方、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影响社会公正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增强“三种意识”,特别是公仆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巩固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监牢工作三种意识心得领会



二是大年夜局意识。客岁是我局实现监管安然十年无变乱的目标,成就琅绫擎凝集着全局高低每名干警的心血,谅解了崇高的职业荣誉和骄傲感,更是我们实现中间目标的安然樊篱。我们没有来由不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持续强化监管安然意识,为首都监牢工作成长进步供给安然保障。
四是责随便率性识。我们担当着科罚履行的重担,把罪犯教导改革好,义务重于泰山,尤其是工鬃钥溧管一线的干警,肩负的义务更重。固然我们天天都做的是一样逝世板乏味的工作,然则恰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卖力负责的工作,才奠定了监管安然的基本。干警的义务心若何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得短长,对别人负责就是对本身负责,进步责随便率性识才会凝集起我们克服强大年夜艰苦的勇气和力量。进步了责随便率性识,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公平文明执 确保监管安然是监牢工作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一向寻求的目标,因为只有包管了监管安然,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抓好教导,搞好临盆,才能进一步进步罪犯的改革质量。作为一名监牢人平易近警察,必定要建立稳定的行业意识,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熟悉到了监管安然的重要性,我们在工作中才不会临阵磨枪,仓促上阵。尤其是逢年过节,监牢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是要绷紧监管安然这根弦。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要确保监管安然,必须建立如下几种意识:
一是身份意识。作为一名监牢人平易近警察,头顶着国徽,肩负着教导改革好罪犯,为社会清除不调和身分的重担。我们在法律过程中,如不雅法律不公、不严,甚至枉法徇私,将一掉足成千古恨。稳定建立警察身份意识,是要明白与罪犯的界线,进步当心,加强防御才能。
三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就是安不忘危或安不忘危的意识,固然我们已经持续十年无重大年夜变乱产生,然则13年前2·18警钟依然绕耳,当前的押犯形势依然严格,面对实际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脑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理解“三种意识”的深刻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条件好了,越要发扬优良传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里最激昂斗志的一段。据说1949年在讨论修改国歌时,有的人认为歌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修改一下。但毛泽东说: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

今天我们面临的情况同样如此,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也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科技革命不断深化,民主政治成为潮流,人类的社会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在有些领导干部那里,忧患意识不足,他们满足于现状,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敏感,不关心,麻木不仁,浮夸成风。公仆意识不够,他们想的不是去怎样为人民群众踏踏实实做一点事情,而是老想着怎样当“官”、当大“官”,思想懈怠,行为不检,群众反映强烈。节俭意识不强,他们出手阔绰,花钱大方,办公楼越造越高,办公室越坐越大,奢侈之风盛行。新的形势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不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不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不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不可避免地会重蹈历史上中国封建王朝先兴后衰“周期率”的覆辙,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少数领导干部在“三种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的。

首先是脱离实际。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四年超过了10%,而通胀率低于3%,这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但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巨大的。比如,我们的经济总量仍仅约为美国的九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过1000美元。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创新性地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体制上的问题,为又好又快地发展创造条件。看不到这些,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

其次是脱离群众。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突出主题就是民生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的是民生问题,代表委员们关心的是民生问题。但我们某些领导干部,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却并不能体会人民群众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他们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收入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环境问题不闻不问,对于房价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等等,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很难真正为人民群众解决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更难把自己放在公仆的位置。

再次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转变领导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一些同志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向。对那种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我们又怎么指望他能具备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呢?

当然,我们也承认当前存在着影响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忧患”、“公仆”、“节俭”这三种意识的客观制约性因素。比如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腐败问题,比如民主政治发展所要求的权力的监督制约还不到位,等等。但我们不能借口客观环境的制约性方面而推脱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的责任。在这方面,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确立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和人生坐标。

一是坚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这是对领导干部工作魄力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的必然结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通过不懈探索进一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规律,把克服困难和发挥优势结合起来,把中央部署和地区实际、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贯彻中央精神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性工作结合起来,依靠整体的力量和智慧,沉着应对,勇于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一定要通过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所以,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对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和业绩方面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党克服和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已有的成就是靠艰苦奋斗取得的,未来的辉煌也要靠艰苦奋斗去创造。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新华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