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 导航 >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体会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体会。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体会”,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用“组织考后反思”来促进“课堂教与学的行为改进”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两点思考

我们在倡导高效课堂建设,高效课堂的标志是什么?简单点,就是在课堂上,知识掌握牢固,技能训练扎实,学生主动学习,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智慧,学会学习,通过一节又一节课的学习实践,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如果这些目标达成的不好或者没有达到,就说明课堂效果不好或者没有效益。
教师的课堂的效果如何,其实也是决定了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的。有关部门在倡导等级制评价。其实,无论等级也好、百分之也好,本来无所谓手段好坏的。关键是你如何利用它。百分制的百分之几的差别,对于某些学生可能是一个“心理阴影”,但是,对某些学生来讲,或许是进步提升的动力。等级制的确淡化了“几分”的竞争,但是同时或许影响了学生从积分的差距中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发现自己的问题。这里谈这个问题,跟我下文要谈的“反思”是有直接关系的。有时候,就是从几分的差距中去反思的。
话题回来。怎么以考后反思来促进课堂改进?
这里面,首先是“考试”内容应该是指向课堂目标的。课堂目标由课程标准决定的。课程标准既然决定了课堂要落实的学生发展目标,我们的考试,就应该努力去体现课堂要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张试卷,只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关注或者少关注或者不能去开叉课堂上倡导的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课堂就不会去关注。这是前提。组织考试的部门在组织相关检测的命题的时候,学校在组织单元测试的时候,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检测的时候,都应该注重这些方面,而且,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对学生在这个学科的学习素养的综合考察上,如何去考察过去不能用笔答来考察的内容。
有了上面的前提,我们就可以“组织考后反思”,用考后反思靠促进课堂改进。
考后反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组织的。
一个方面,组织起“有效地教师的考后反思”。
期中也好,期末也好,考试结束,担任这个班级、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总是要进行“试卷分析”并填写文件的。但是,过去组织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很多情况是教师分析填写学生的分数段、各个题目的得失分情况,也有“问题发现和改进措施”栏目。填写完毕,多数情况是教师把试卷分析上交学校,学校存档。这份资料对学校的价值,大概就是“给上级领导检查”,这是典型的程序是管理——教学管理制度中有这些规定动作,学校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操作。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到底“试卷分析”是否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进?学校在接下来的教学实施重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教师自己觉得接下来要重点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如何改进?这是“非规定动作”。既然是“非”,于是,那些意识较好的学校、教师,做了,认真研究了,明确了改进方向,接下来也认真地去改进,然后,在通过考试来检查平时改进的效果;而也正是因为“非”,有些学校和老师没有去做(意识中也不知道应该这样去做),所以,考试考了,试卷分析写了,“存在问题‘归结于学生**能力差’,改进措施就是‘加强**方面教学或者培养’”至于“为什么差”、“如何加强”,教师自己也不清楚。于是,教学质量是一本糊涂账,我们学校、我们班级为什么不如其他学校,也是一本糊涂账。
既然过去的“试卷分析”没能因为“规定”而在有些学校、有些教师的教育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有效的促进教学改进,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这方面认真做一些文章。
首先明确一点:教师的试卷分析、针对考试进行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留给学校收上去存档的,更是应该教师留给自己来做教学改进研究的,教师做试卷分析、考后反思的目的,其实是教师自己发现问题、确定新的目标方向、思考问题解决,改进教学提成教学效益提升的。每次考试过后,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要找到成绩,同时要思考,这些成绩是怎么来的——哪些题目学生的正确率比较高,为什么会高?课堂上,这些目标我们是如何指导学生落实的,哪些题目学生的失分率比较高?这些题目在考察学生什么?是否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如果是,这时候,就需要组织教师去认真思考:我的教学中,哪些目标没有被确定为教学目标?哪些目标没有很好落实?我下一阶段需要在在哪一项或者哪两项目标的落实上“下一番功夫”?这样,课堂改进的目标就确定了——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方面下功夫,然后再思考:我需要怎样更好地去落实这些目标——这就涉及到了课堂上和课堂下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的学习能力与习惯的管理和课堂教师教学目标设计和行为变化的落实各个方面了。于是,一个“行动研究专题”便产生了。

这份资料,作为学校管理资料,你可以复印一份存档,但是,原件,一定要教师自己留存的——这是他接下来教学事实和管理行为改进的资料,如果确实有重大突破,那么,这是教师个人应该积累的“科研资料”了。
教师进行了试卷分析,做了“考后反思”,在反思后又确立了新的行动研究专题,教学管理并没与结束——学校领导,要定期跟教师要账、对教师的改进给予指导和帮助:你目前的课堂,要落实、或者要落实的很好的目标,目前落实的怎么样?你改进教的行为、指导学生改进学的行为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领导可以给予指导、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进行讨论,派出去学习、请高手来本校指点,总之,需要督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去解决他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为他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在日常教学事实和管理中,出现效益。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这样做,不管是试卷笔答成绩方面都存在问题的解决,还是日常学校对学生进行非笔答项目考察中的存在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这个时候,你去听教师的课,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估,你去检查教师教学管理的过程,你就可以在这方面针对性的进行评价——是否落实、是否改进、效果如何?你的评估跟教师的最求是一致的;你给他的建议因为是有针对性的,所以可能是更加合理、教师自己更加乐意接受的。
到了再次考试,学校一定要组织教师针对前面的问题解决进行分析——上一次考试或者考察,学生这方面的失分率比较低,这一次效果怎么样?如果确实大面积提升了,好,你需要总结经验,在全校推广,给新教师作辅导;如果效果不佳,那就要再次思考,自己的行为改进是否合理?是否还有影响这个目标落实的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再次分析,甚至使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再做教学改进。
如此坚持下去,教师养成针对目标达成进行思考自己教学和管理的习惯,教学质量肯定会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得到提升。
教师的考后反思是学校组织、教师自己进行,改进,是教师自己投入精力主动进行并得到团队帮助和专业引领下进行的,教、考、研合一。
另一方面,组织指导学生做好有效地考后反思。
除了教师要进行“考后教学反思”,“考后反思”还有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学习的主体——学生。
“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当下,不管你等级制还是百分制(中国目前还不能取消百分制——中考、高考,看的还是那几分或者零点几分),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家长看中的,还是学生能够得到多少分,而且,家长辅导、给孩子们找辅导班,目的还是要提高几分。这本无对错之分。但是,差了几分,着急的往往是教师、家长而不是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其提高的,往往是教师、家长,而不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成为自我提升的主体”这个概念,并没在这样的环节中得以落实。而真正在群体中发生好的效应的,恰恰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动机激发的问题。
所以,我主张,我们的每个班级、每个学科的考试过后(注意:包括考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试卷或者其它考察考核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我哪里答得好(做得好),我为什么能在这个项目上取得好的成绩——我过去是如何做的?强化“倡导的行为”。更要针对考试或者考核考查的结果中的“答错”或者“做的不好”的项目进行分析——我为什么会答错、做的不好?是我平时能做偏偏在考试的时候没做好,还是我平时没学好练好?如果是考试时出了问题,我得让老师帮我研究一下,如何去应对考试或者考察;如果是平时没学好练好,那就得继续分析:是听讲问题,还是课前准备不足?是我个人努力不够,还是教师没讲明白?是我课后练习不够、作业不够认真,还是……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这样的分析,从考试中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生小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来做,或者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还可以请家长帮忙。然后,学生自己写一份考试后的“反思”(低年级一定要简单,或者只思考,不去写)。当然,这个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前面的找原因,更应该有一个“下阶段我要提升的目标和我的学习行为改进计划”:
我考试或者考察的时候,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重点在哪方面实现提升?我准备如何做?(如何做?请好的学生介绍经验,或者请老师、家长给提参考意见)
这份“计划”,是反思过程的重要成果。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要协同家长,去监督、指导他们自己改进学习行为的情况、任务落实情况。并且,定期举行“计划完成、提升效果、自我感受”的交流活动——或小组、或全班;或集中组织,或随机请同学介绍。总之,教师需要协同学习小组、班干部一起,对学生的“改进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常态的督导帮助。

“学生考后自我反思和计划落实”,其实是在调动学生的“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于是,他们会主动地为自己制定目标,改进学习行为,提高成绩。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能提高成绩而且锻炼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帮助学生体验自主和成功的策略”中有一条“目标卡”策略,我们可以用在指导学生做“考后反思”,指导学生将改进学习行为和态度提高成绩作为学生变成内在需求,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主动学习主动自我发展。
当然,学生考后反思、自我计划和总结(我的学习妙招、我的变化等等),也是学生自己的资料,你学校要存档,可以找典型学生去复印,学生的资料,要留存在他们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我认为,这是他们成长记录袋应该有的、对他们自己很有价值、能够促进他们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学习智慧的重要材料。
期待提高教学质量的你,如果是领导,可以进行这样的管理策略运用吗?如果你是教师,你愿意和学生一起来做“考后反思”和自我改进计划的设计并去落实吗?期待我的思考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和逐渐产生的轻松和愉悦感。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教学管理工作心得体会(汇总4篇)


范文资讯网相关专题:“教学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教学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篇1

教学管理工作在使学校形成稳定协调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搞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特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教学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努力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

二、人员素质要求

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提高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努力学习科学的、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精益求精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基本工作要求

教学管理工作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科学地利用和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精心计划、合理调度、严密运行、监控保证,使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均能正常运转,顺利进行。

四、规范化要求

实现教学工作规范化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为此应对教学中的各项工作,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提出明确的规范化要求,做每一项工作时均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的工作要求、合理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便于检查、评价的质量标准。

五、制度化、程序化要求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既要加强目标管理,又要重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提出了工作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而过程管理是实现目标管理采取的必要措施和保证。为使过程管理按时、有序、提高效率,应使教学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制度化,按时有序进行,以形成各项工作主动按期开展的良性循环。

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使教学有稳定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严格管理和考核,是最重要的教学质量保证措施。

七、建立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为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建立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制订科学的,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学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评价和改进各项教学工作,规划学校、专业、课程的发展和建设。

八、建立激励机制

教学管理工作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以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九、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应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应广泛应用在学生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调度,教师业务档案,教师教学评估统计分析,实验设备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教学管理工作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和学生素质。

教学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篇2

自从事教育行业以后一直都有这种说法: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心想:不是你当老师,直接面对学生,脱离实际。我们做老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总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我们有什么办法,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

前些天,学校的校长和主任一起给我们80后的年轻老师做了一下交流。听了田主任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课堂中的技巧》后,我觉得有些地方确实是很实用的,他能让我们能更好的加强课堂管理和更好地解决师生间在课堂上的矛盾。就学习简单的说说我的几点感受:

1。学生之所以不爱学习这一学科,确实是基于教师没有吸引力。有一天中午,我没有回家,在办公室时发现有个学生在办公室,就随便和她聊聊,得知她是很乐于学物理,问其原因,她说:“物理要是学不好就觉得对不起田老师”一句话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了田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抱着这种态度学习的话,还怕学不好吗?这正是“亲其师,而信其道”的道理。

2、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那么他就会对这个老师产生抵抗心理,进而就会影响学习。我自己本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在中学的时候物理可以说是学的比较不错的,经常研究一些题目的新解法或者是较为简单的解法,我也经常找物理老师去探讨,有时经常和老师争论。后来上课时老师总说自己讲的是最笨的方法。后来我经常是他讲课的时候,我不听讲。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当时的愚蠢。

3、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老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某某同学,你回答一下我我的这个问题。”明明知道他没有听讲还故意让他回答,这样做可以说什么目的也达不到,如果再跟上一句:“我刚讲过的问题怎么就不会呢?”这样很有可能就会激发师生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下去。

4、如果课堂过于死板,就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生做excel中的用公式法和函数法计算的时候,刚开始是我也是按照教材中练习开始的,我发现,有的学生始终都是用函数法进行计算的,用公式法计算只知道“求和”的利用,简单操作后,学生的操作兴趣明显下降了,尤其是利用公式法。我灵机一动,把某单位工资表格给学生让他们计算每个成员的工资,很明显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因为这个练习既讲明了公式法的好处,并且使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老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老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其次还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不能把课堂管死(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使其明确;然后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20分钟,所以必须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操作练习;还有就是对课堂问题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穿插法、停顿休整法、个别提醒法以及幽默调侃法都值得借鉴的。最后是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时要准确,肯定评价多于否定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为我认为任何一个人的在肯定中才会的更快、更好的成长。

只有努力做到了这些,能被学生所认可、接受,那么教育教学想必应该不算是件难事了

教学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我们一定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要求,力争学有所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常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我们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新课改要求下,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践,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二、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1、实行常规管理的重要目的是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的行为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自于“时间”,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便没有长期一贯的坚持执行,没有一视同仁的严格要求,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会落实到实处,如我校制订了客观公正的量化考评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体教职工都能自学的遵守从而形成自然有序的工作氛围。我认为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一种宏观上的要求,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教学常规的制度。

2、做到工作与考核离不开。工作到哪里考核就到哪里,考核是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工作质量如何的一种评价方式,没有一个标准的工作考核方案,就很难评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此我们认为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并做到全面细致。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安排、落实、检查。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应此我们认为我们要经常强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如期落到具体、落到人、检查及时、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果我们疏忽教学常规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学管理容易变成瘫痪,教学活动很难正常有序进行,教学质量根本谈不上。

四、各项校验活动井然有序的开展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

2、认真组织安排有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带头下开好每周教研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3、组织好每期考试工作。并考后做好试卷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价。

通过这次的培训深刻认识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应此,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学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篇4

xx年x月,辉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组织全县业务领导到东街校,参加了关于教学常规管理————听评课培训。学习中由通化第13中学业务副校长王玉同志。结合13中的常规管理,详细的进行了讲解和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为提高我校的教学管理的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管理:

1 、备课、上课

教师备课要一课一案,不准无教案上课,教案应项目齐全,体现知识性、思想性和能力性的统一。

教师要按时上下课,组织教学严谨并贯穿课堂的始终,对学生严格要求,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课后与班主任沟通。认真按授课的基本环节去做:

( 1 )导入

( 2 )回忆旧知识

( 3 )呈现有组织的新知识或信息

( 4 )联系新旧知识

(5)迁移与运用。

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等,积极创设环境,激活学生思维。

2 、作业的布置和修改

教师布置作业要适度、精选,不能随心所欲,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作业要有层次性。教师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要按时收作业,不得让学生代批作业、试卷等。发现错误要及时在错题集上记录,并及时讲解。

3 、听课、评课的开展

听课坚持学校统一安排与领导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原则,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公开课,教师听课要求以本学科为主,校长、业务主任不得少于60节,教师不得少于15节,组内研讨课要求本组教师必须听;各类校级公开课要求同组教师,同学科教师必须听。其他没有课的教师必须听。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听课一次,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研讨课、公开课、调研课等课上完后,各教研组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评课要真正指出缺点、发扬优点,切记流于形式,并写出想应的总结。

4 、常规检查落实

教师教案、听课记录、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由教研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教务处每学期检查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评价,同时,把检查结果和教师考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今后的教学之路还很长,我们要做的工作和很多,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在检查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下阶段的教学中,我校将紧紧围绕这次培训的精神,按照教育局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力争把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买上一个新台阶。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目标及方法的选择,都应从学生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关注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关心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也是学校发展的资本,学校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基地,活动层层推进,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学校的整体发展更需要借助于每个教师发展力量的推动。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抓实教学五个环节,具体地说,要严把“五个”关口。一是要严把集体备课关,理顺集体备课的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二是要严把课堂教学关,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三是要严把作业的批改、讲评关,作业选择要精,批改要细,讲评要到位;四是要严把辅导关;五是要严把测试关。在教学中要统筹兼顾各个环节的工作,但是要突出课堂教学这个中心“聚焦课堂,聚焦有效”,杜绝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能持续提高的基本要求。
升学率、合格率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主要通过高考成绩来体现,因此,毕业班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要实现高考升学率的持续进步,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抓好基础年级的教学工作,要想方设法提高基础年级的教学质量。教在基础年级,想到毕业班;宁愿低年级学得辛苦一点,要让毕业班学得相对轻松一点,这些工作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如果基础年级的教学工作没搞好,寄希望于毕业班一年搞突击,那是很难奏效的,即使高考成绩能上去,那也要付出多于平常几倍的劳动代价,这样就很难达到和谐的境界。
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这对于指导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对于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是比较大的,有些教师有一种被迫的、被监督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教学常规对于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观点是管理的力度不能减小,但管理的方式可以不断的更新。在教学常规检查中要更多的关注质量,多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亮点,多鼓励教师创新,用发展性的观点来评价教师,这样可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如果能达到这一步,那就是一个和谐的境界。
尽管升学率提到很高的位置,但它并不是学校工作的全部。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除了成绩之外,还要看学生竞赛成绩,教师的科研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要实现教学工作的和谐,就需要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来抓这项工作。既要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抓好竞赛辅导工作,培养拔尖学生;既要抓好课堂教学,也要抓好课外活动;既要抓好课本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总之,要统筹安排,使教学的各方面工作能协调发展。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要以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试考查等各个环节都要把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检验的标准。
2、师生和谐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的是首先是学生,同时也包括我们广大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是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完成的。教师要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不仅要升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地从一个教师成长为教育行家,要( )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作为教师要牢固树立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要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必须具有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如果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服从,这样的教师难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
四、用科学发展观对照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第2页

要求要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对照检查当前课堂教学,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学生发展目标,目标常常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严重脱离学生实际,人为地制造了学习困难,使大批学生感到知识难学甚至厌学。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注重讲深、讲透、追求“全面、系统”,其实这种教学是非常不科学的,学生初次学习这些高深的理论,怎么能学深学透?知识的学习、消化有一个过程,需要反复循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全面正确理解概念和规律,不可能一步到位。
2、重理论、轻实验
有些学科是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实验很难开齐开足,更难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开展了。为此建议要加大仪器、设备的配置力度。当前在微机、网络建设方面舍得投入,认为微机室、校园网建好了学校就现代化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却投入不够。其实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实验重视不够。演示实验能省就省,甚至在黑板上讲实验。一个概念的提出,有一个深刻的思维加工过程,如果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抓住现象的本质,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和建立概念。实验的作用很多教育学家都提到了,需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3.重教师教,轻学生学
当前我们比较重视教学研究活动,甚至一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教师也比较重视教的研究,而很少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一个知识点,既要考虑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还要了解、预测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的思维障碍在哪里。据了解,很多学生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用教师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新概念,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往往会用自己的理解去强加给学生,一个知识点对教师而言非常简单对学生而言可能就很难理解。广大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了解学生是怎样理解问题的,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
4、重视横向比较而不是纵向评价
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看重考试成绩和名次,而不少管理者、教师、家长过于看重学生考试名次、分数,却忽视了考试的激励功能。考试分数和名次,不应成为学生学业的唯一评价依据,评价一个学生还应当看到他过去的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不仅要横向比较更要纵向评价,看到学生的进步,评价出学生学习的信心来而不是加重学生的无助心理,还要与学生一道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看到希望和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这样才算达到了考试的目的,才能让学生收到激励不断学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强化常规过程,在本质工作中找问题、找差距、找出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大力推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在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上下功夫,让教学管理工作稳步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体会:教学干部评课的理解


我在如何把听课作为案例研究一文中,着重谈了作为一教师,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把听课的功效用足。这里我想就一个教学干部如何听课、如何与讲课教师交流、如何组织评课的活动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干部听课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为了解教学现状、对教师评价,另一类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组织大家就某一问题作课例研究。实际上,听每一节课都能兼顾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课后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干部听课要做好的准备:本学科的课标,边听边学,常年渗透。教材上课前快速阅读,了解大致(我们每年都动员初高三毕业生为学校捐一些旧教材),当然也可临时向学生借阅。请上一位本学科的教师相伴,最好是学科组长或备课组长。
课后如何与教师交流:听完一节课,与教师交流是干部的职责。这个环节很重要,搞好了让老师明确了自己的优势和应坚持的方向,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瓶颈,找到了努力方向,知道了领导心中思考的教学问题,使得教师更有兴趣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提出来要给教师肯定几个优势、请教几个问题、做一点一般性的交流(不限于一节课),具体说:
1.肯定讲课教师的几个优势,这一点很重要,再能干的人、再有信心的人,如果他的行为受到不断地指责,他都会不知所措。我曾经见过这样的老师,应该说他非常不错,成绩很理想、也深受学生欢迎。一次,他的课很不成功,一个干部听完课后,正好查他的教案有没有,就对他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所以,当这个人再去听课时,他连正常的课都不能上下来。所以,给一个老师找出中肯的、又带有方向性的几条优点是每个业务干部的基本功,也是确保教师培养能落在实处的关键,积极地肯定能正向强化老师的教好书的强烈愿望,很多的问题他就会自己克服。其实说白了,很多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当老师的水平得到实质的提升是,好多问题就自然解决。如,当一个老师上课能吸引学生时,他也就是一个好班主任了。
肯定的优点可以是已经做得很好的,也可以是有想法但不成熟,也可以是这个学科教学应有的但他还没有的。学科知识、方法、思想,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活动等都可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听课人的博学,而是为了给讲课人一个努力的方向。
2.请教几个问题,放低干部身段。我记得某人说过:你是专家,那么你的手下就等你下指示。你如果不是专家,你手下人就都是专家。所以,干部评课不要说绝对的话,何况确实有一些学科咱不懂,就是本专业还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的问题。当然,问题可以作为个人观点提出来请教、讨论。既提出了问题,也尊重了讲课人的。特别的提出学科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学生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等,对本人更有促进作用。
3.一般的讨论几个问题,包括个人对教学的一些认识,学校对教学的要求有什么不合适的、需要改进的。我们学科教学有什么想法,年级学生如何,个人教学有什么困难要帮助的。主要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体现大家的平等性。

如何主持课后集体研讨活动?

1. 对组织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要做好主持人,保证一个开放的、友好的、诚恳的交流环境。要让大家把话说透,还要控制聚焦主
题。最后,要从课标要求、学校的目标和学科特点加以总结(当然有德高望重的学科老师总结最好不过),最后,还是要从研究的观点,
提出几个解决方案,作为研讨成果固化下来。
2. 区县级以上的研究课、公开课的发言,作为教学主管有时会被请上台评课。这是个很难干的活,说的不中要害有损自己的名声,说
缺点太多了有损学校的名声,说的优点太多又怕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原则就是多讲理念、少评具体环节,多讲优点、缺点点到为止,多
谢别人光临、希望常来。
看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训有一次显灵了。只有这些了。
附上一些讨论:

评的好---逞能。
评不好--无能。
多谈优点,少谈不足--虚伪。
多谈不足,少谈优点--苛刻。
还得切中要害,褒真正的优点,忌套话,空话。谏真正的不足,宜建议,措施。毕竟课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回复评论:

谢谢,你的评论。其实我就是你说的人,评课不铺垫、不绕弯、直指问题。结果是大家都怕我听课,经常是课没上好的理由是,您来听课所以我把设计重新改过。我很无语,故在写此文时,认真反思,寻找一个既能说清问题、又能促进教师主动接受的解决问题方案。你的评论让我看到了追求纯净的的一种力量。曾经遇到一个英语教研员,他告诉我他的经历

初为教研员,他为力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出试卷追求深,让老师和学生不能预测,结果学生考得很惨,他本人很得意。慢慢的,他发现教师再也不为他的考试而备考了,学校的复习也是无重点、无效率。后来,他改了,每年高考说明增加的新词,都怎么用,告诉老师,练兵一定要考,结果各校备考有重点,落实的好,学生对此掌握的好,高考也好。

所以说,考试与教学是敌人,是一种效果,是朋友又是一种效果。在社会现在的风气下,我觉得我们不但要先考虑真理,而且要想办法让别人接受真理。
讲一点不是理由的原由

教育就是一个穷尽毕生精力都不能到达的无底洞

管理工作体会:学校内部的冲突管理


矛盾、冲突、危机是现在常说的三个词。我的理解是:矛盾是无处不在,它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从哲学上讲。从具体上讲矛盾分为酝酿阶段、爆发阶段和解决阶段。爆发阶段就叫冲突,如果冲突过于严重或者后果影响到组织的生存,就叫危机。
在一个学校组织内,出现冲突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处理不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正确认识冲突的实质,寻找有利于组织成长的处理方式,就是考验一个学校的领导能力的重要指标。
冲突的分类与解决的探讨
冲突可以分为内在的冲突:如新旧观念的冲突、一个人内心的认识和外在行为的冲突、组织内的文化认同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往往不表现在外在的激烈程度,而是表现在完成工作的质量打折扣和工作中没有热情,完成后没有成就感。组织内人际的冲突:指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组织之间等,如个体之间因为抢课时发生冲突(现在较少了)、由于嫉妒或者看不顺眼引起冲突、由于个人过于霸道不讲理和别人发生冲突、由于个人感觉自己受气而和干部引起冲突、由于本小群体利益而和学校领导发生冲突、教师在行使教育权力时与学生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争吵和难以控制的情绪,严重的会出现动手现象,必须快速处理,加以遏制,尽量减少负影响。还有一种冲突是组织或组织成员与组织外个人或团体的冲突,如:教师和家长的冲突(往往学生不能起作用),其他的我们就不研究了。
如何认识?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呢?
对于第一种冲突,关键是进一步明确我们的使命,在全校围绕核心价值观,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渠道,围绕如何发展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让大家在开放交流和民主的参与的环境中,转变观念,享受工作的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冲突具有积极地正向意义,它能促使组织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关注人内心的宁静、组织价值观和内心的认知的协同,使得人格和角色最大限度的统一起来。
我这里想谈的主要是第二种冲突。因为他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忽略的或者是每天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出现的,我们必须解决的。有人称为麻烦,我更喜欢这样说:“正因为有麻烦,才需要我们去解决,它正体现了管理者存在的意义。”
比如关于内部冲突问题,因为学校要发展,必然在工作过程中同事之间有矛盾,事情之间有矛盾,管理与被管理之间有矛盾,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我们有矛盾、有解决的需要,所以就涉及解决矛盾,求得人的团结,不能事情解决了,人成敌人了,这就不对了。这不但没有解决矛盾,而且还增加了更大的隐患。
当矛盾发展为冲突时,如何解决冲突就成了当务之急。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性质的矛盾引起的冲突。比如工作上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冲突,应由管理者主动承担责,当事人应承担不冷静的责任。如是因为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引发与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冲突,要考虑调换合适的工作,或帮其提高认识改进工作方式。如是因为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引起冲突就要作为是非问题来处理。如,教师不认真备课,打骂学生、拈轻怕重、爱找便宜、喜欢吵架等等,当然有些涉及到了个人品质。需要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加以解决。如果是领导干部有这些问题,就应该坚决的组织解决。
其次,制定解决问题的正当渠道。如果一个人感觉有矛盾需要解决,要求他一定寻求正当渠道解决,决不允许寻求那种非正当渠道解决。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本来解决的挺好,后来有人挑拨,说一些似乎同情和伸张正义的话,让当事人决定自己受了太大的委屈,而不依不饶、没完没了。严重的最后酿成大祸,那些扇风的人躲起来再也不见了,给个人和组织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如果是两个老师,未寻求解组织决,两个人就先打起来了,骂起来了。对这种情况,我认为的解决程序是:第一步,当事人的主管主任帮助解决,这是最轻的解决方法,如果不满意。第二步,支部、工会解决,做你的思想工作,还不行。第三步,行政解决。行政解决就是处理意见。不要说行政解决还会进一步协商,给予安抚。没有,行政是干什么?行政就是研究问题,拿处理决定的,轻的,就是该处分的处分,进入档案,重的,就是考核不合格,不称职,不称职就是一年什么钱也没了。这就叫师德一票否决。
最后,解决冲突时,当事人要从自己找问题,特别是师生冲突、教师和家长冲突时,从感情上讲,我们总觉的上级和学校领导不为我们做主,感觉自己受了太大的委屈。其实,我们要从一个履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社会上,我们是希望监督别人,而不希望别人监督自己。这是不对的,以后没有一个单位和个人可以关起门来处理别人,必须是开放的和透明的,讲内部规矩的时候,要考虑社会的大的规矩。所以,处理师生和师与家长的的冲突时,要理智和有耐心,要本着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我看到太多案例,如果老师原谅学生,他不是面子过不去,而是获得了更多的、包括这个学生的终身爱戴。

还有一种是组织和个人冲突,也需要很好的解决,比如:绩效工资成果奖的发放方案制定、老师做家教的管理等等,如果没有一些原则制度,处理起来很困难。我认为,讲清性质、讲明原则、依照上级精神、决策过程透明,是可能把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变成大家能接受、能促进工作的好事。而老师做家教也要区别对待,首先,它是教师工作能力的一个小体现,受亲戚、朋友之托办别的孩子辅导一下功课,无可厚非。单独的教育,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研究学生个案的机会,如果家长过意不去,给点报酬也可以理解。有些人慢慢的抛弃了这些美好的初衷,开始以多获得经济收入为目标,辅导的学生多起来。只要没影响教学、没影响辅导质量、没强迫学生参加,这还算勤劳致富。可恨的是强行让自己的学生交钱辅导、在学校还嘲笑那些做班主任的、或者为学校勤于奉献的老师,说他们傻。我看这种人已经变了,变得失去了正常一个教师的基本品格,或者说心变坏了。所以,对这种现象,就要利用各种机会大张旗鼓的批判,勿使其有市场,毒化集体。当然,必要时要加以组织解决。
最后的结论
在传统理论中,认为冲突是对组织有破坏作用,要竭力避免。按现代理论认为,冲突是促进学校变革的动力和机会。冲突本身没什么,处理的好有利于学校的改进和目标达成。所以,现代理论强调冲突管理而不是消灭冲突。当然,一些恶性冲突是必须避免的、必须消灭的,因为他的代价是个组织所承受不起的。
冲突管理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框架和各种处理预案共管理者讨论、学习。搭建一个好的学校风气,使冲突发生在如何更好的促进工作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认同上,让正向作用更好的发挥。建立民主的、平等的人际关系,个人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的释放,从而缓释非良性的冲突。
冲突解决要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最终目的是解决是非,化解矛盾,求得团结。在处理过程中,要关注非正式团体的副作用,可以以征求意见的方式与有影响力的个人提前沟通,以达到正向的促进问题解决的作用。要注重组织的威信建设,即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尊重每个人,这样的组织才能在处理冲突中发挥作用。

校长管理工作体会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对校长角色的一点认识。
1. 校长的权利来自哪里?
作为一个校长,他首先是一个法人代表,所以他的权力是现有的体制框架所赋予的,依法办学是正常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法人代表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对学校的所有行为和教职工所有执教行为负责任,包括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关联责任,所以,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管理是其基本工作内容。第三层意思,他要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去制定目标,组织队伍,设计和实施发展。这是他的行政职能,也是体现它的教育理想。这就是不同的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影响不同的地方。
2. 校长的威信从哪里来?
正确的使用权利,可也保证校长工作的顺利进行,凡是校长干不下去的几乎都是没有按要求使用权利。长期的正确干事,可确保教职工对你的基本信任。当你的管理理念被大家接受时,在具体工作上你又能够按一贯的思路来评价,那么教职工就认为他们能够和你一条心或者说他们能预测你将要出现的行为,这样他们就有了安全感。
这种情况下,很多校长感觉自己没有神秘感,或者说别人不害怕自己,没有“天威难测”的威风感,感觉自己不成功。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清朝的皇帝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在太和殿挂上了“正大光明”四个大字。这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点,你就必使命清楚,理念一贯,工作框架明确,制度完善且大家能接受,这样起便有人合理利用规则,也不要紧,一个好的契约学校自运转能力是非常强的。这就是威信,是一种相互信任后的条件反射式的服从。所以,高明的校长不要做兵家。
3. 校长做正确的事,还要会正确的做事,更要会指导别人做事。
古人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统帅指挥不好要死人,死人不怕,关键是冤死、累死才是最可怕的。学校工作虽说不死人,但是,瞎指挥劳而无功是常有的事;朝令夕改大家无所适从也是常有的事;关键时不敢杀伐决断造成贻误时机也是常有的事;是非不分造成思想混乱也是常有的事。这些都是校长不会正确做事的表现。凡是理念不能变为行动的,我认为就是没有真正理解理念,或者说理念就不适合学校、或者说理念就不对,是假道学。自己会做事,还要有好的程序来带领别人做事,教会别人如何做事,才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好领导。
4. 校长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主嵌入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制定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选好人,搭好班子。制定做事的程序,搭建工作框架。为学校的每一个关键工作,提出要求、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做好评价和权力支撑工作。预研新的发展任务和下一轮的改进目标、方法。
在这里我只谈一谈选好人、用好人、发展好人的问题。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人就是要为实现目标服务的,这是根本目的。要因事设岗、因岗选人。所以,标准的顺序是:能力胜任、有理想和有追求、在群众中有影响力。李世民曾经说过在动乱年代要用人之长,不苛求道德,和平年代,必须德才兼备。我深有同感,如果此人光有才,关键时他的才不但不能为学校所用,还会起到反作用,破坏作用。选才固然重要,怎样培养同样是关键。一个好的组织文化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变化的可能,如有上进心是好事。但是如果把职务看的比工作还重,就是异化。人的价值不完全是职务决定的,关键是你的作用能否被发挥、理想能否被支持、目标能否实现。好的组织文化能避免人的消极现象发生。发展人,就是要看准人的潜质、提供机会以锻炼、提供空间加以重任。不管这些晋升的机会有没有,都要指导他把本职不断地做出新的成绩,同时,支持坚持业务岗位。
5. 校长应具备的能力。
我认为,一个校长的工作可以从,领导力、管理力、研究力、学习力以及思考力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领导力:他有很多界定,我认为他应包括:洞察现实、设计目标、提出理念、搭建工作框架、组织队伍、组织研讨工作思路和提供强大支撑。设计工作原则方法、规划实现的路径、。
管理能力:优化程序、完善制度、布置实施监控工作过程、评价反思效果。
研究能力:提出问题,收集素材和文献,提出观点加以证明,提出方案加以讨论,实施中加以推进,最后写成文本资料加以总结。
学习力和思考力不在赘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