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践活动自我鉴定 > 导航 > 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拔观感:天凉好个秋

实践活动自我鉴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拔观感:天凉好个秋。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拔观感:天凉好个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一年一度的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今年又要放在xx市举办了,这是自xx年来,我们承办的第二次研讨活动了。虽然这次研讨会上,方法类课只是示范观摩,主题活动的视频说课才是真正比赛的项目,但正因为有个“示范”二字,我们必须挑选最好的课展示给全疆同仁,一是亮出xx教育人的风采,二是在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学会的指导下,给xx接触方法类较少的地区做一示范,所以任务艰巨,压力很大。

接到任务后,我们重点在城区学校进行了示范课的布置,想从中挑选出两节课,一节小学,一节初中。三天来,我们教研室一行人于xx年9月24日到26日,一共听了一小两节、二小两节、三小一节、五小一节、六小三节、一中和四中各一节,共11节课(其中二小有一节是主题活动课,是为了参加百校联谊活动而准备的课;六小有两节是主题活动类课,准备放在学校内部供其他地区来学校参观时展示的)。这些课一一听来,感觉到我们学校一直在培养新人,也敢于放手让新人承担如此重要的示范型课。但敢于承担和能够承担还是有区别的。这次听课我们往返于各学校之间,我们没有时间能够和这些老师做交流,我们的意见也没有反馈给学校。这次听课没有带笔记本电脑,只是手记,我担心自己时间长了会忘记听课时的点滴感觉,加之明天又要进行视频说课的选拔了,只能抓住今明两天晚上的时间,把自己对这几节课的一些浮浅的想法粗略地写出来,希望有空能够和这些老师再做交流,也希望一同听课的教研室刘海主任、教研员姜金荣、袁芳、王惠云四位老师能够给予补充。

一小的xx老师是刚刚接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新人,过去是教信息技术的老师。她的活动课题是《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这显然是方法类的课。从视频导课、问卷设计、课堂组织来看,张老师下了一番工夫,但由于接触这门课时间不长,她在处理整体效果时,对活动掌控不足,过于老成练达,缺乏亲和力。导课的视频资料也存在文字闪现过快、画面切换过频、音响控制过大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编辑是不适合当堂展示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活动中出现的调查问卷范例,其本身并不严谨,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条总结的“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当然也并不规范。在展示范例后继续围绕节能减排展开学生自主的问卷调查,感觉没有拓展,而且把学生的思路局限过窄。

一小的xx老师是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教师”,参加过去年在伊犁举办的研讨会。她的活动课题是《访谈的方法》,虽然也是用视频导课,但选用的《鲁豫有约》中一段和刘谦的对话,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效果还不错。接下来通过事先设计好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逐步归纳出访谈法的注意事项,其中有一项是关于“螃蟹”的,惜乎螃蟹一物非我边疆娃所熟知,不如换成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后面又展现的《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访谈提纲》又一次脱离学生实际,不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活动中学生的活动时间略短,前面20分钟的铺垫略长,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价值,所以在反馈交流时学生做的少。其实反馈本身也是一种访谈,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四中的xx老师的课题是《采访法指导》,采访法与访谈法在外延上不同,所以我们资源包采用的是访谈法。整节课中,学生的分组人数过多,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的自主学习理解有误,这其实是和四中没有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有关——四中过去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柳英老师的个人素质还是不错的,但师生共同缺乏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习惯,全课亮点不突出,可惜后半部分我外出商议事情没有能听完,希望其他教研员能补充一下。四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参赛形式一直是单兵操练,他们的王裕萍、哲艳老师都参加过自治区研讨会,并都取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四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他们采取的单兵操练模式,能够在研讨会取得好成绩,却没有开设这门课,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三小xx老师的主题是《学做小记者》,她这个活动也是百校联谊的活动,我在前面点评过。她这次没有更换,也没有再修改,所以我也没有再看。百校联谊里,五小的崔爱娣、二小xx都更换了主题,积极思考,认真准备,这种好学上进的态度值得我们肯定。

六小的xx老师的学科背景是数学,所以不但选题是数学问题《搭配中的学问》,而且前半部分也过多偏向于数学课程,使我开始误以为是一节数学课里的综合活动,但从后面环节来看,这是一节主题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前半部分的学科性质非常明显,知识的获得是传递式而不是体验式的,学生的讨论是被动式而不是主动性的。一个亮点是在在要求学生自己分组搭配时没有限定范围,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最后一个小组的合作存在问题,只有一个学生在活动,其他学生或观或思或望或走神,看来关注全体方面蔡老师还是没有做到。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搭配的效果教师没有深入点评,甚至有的搭配组合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也没有指出,似乎仅仅是为了搭配而搭配,又有数学课的痕迹。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书包的历史。2、书包的各类。3、与书包有关的故事。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真是佩服综实人的意志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三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通过这6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它可以使我们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打开了视野,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此次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活动的落脚点。教师提供很多机会,让学生从事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知识变成活的。在活动中,不仅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鼓励学生学会总结,学会认定和寻找最佳策略。
其次,让我学会了如何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可以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也可以发掘学校周围社区教育资源,设计主题。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
再次,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深化巩固了知识,这是我们平时课堂里所没有做到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北京名师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北京名师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

12月29日,在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市直属学校的几位老师前往瑞林镇水口小学,听取了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老师的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本次活动中,实验小学的老师为水口小学的孩子展示了五节精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圆形变变变》、《立体纸艺》、《舞蹈基本功》、《航模制作》、《版画制作》。在这几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有合作,有交流,有探索,有展示,老师适时点拨和启发。从学生的汇报展示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树立了自信心,掌握了基本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他们受益匪浅。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改中的新型产物,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活动课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几节活动课,老师都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过多的讲解方法,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经验和方法。

其次,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三年级的《圆形变变变》,师问:不用剪刀,你能折出什么形状?学生用不同的圆形纸片不用剪刀折出了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合"做"出了心中想的不同的画。通过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讨论、设计创作、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如《航模制作》,要制好航模,首先要先查阅资料,收集材料,设计好制作方案,然后才可以制作,制作中要有文字介绍,有数学中的对称、旋转、平衡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同时,我认为要开展好一次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要了解好这方面知识,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金穗学校陈振鹏)

活动课教学反思


篇一:活动课

今天上午,我的语文活动课《诗情画意 四季如歌——诵读四季古诗》终于在多媒体教室演绎完毕了。这块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感觉轻松不少。更重要的是,这节课现场效果及领导、老师们的反映都还不错,总算把两次“教坛新星”试讲折戟的阴霾扫去不少,心头的自信也被重新拾回些许。

回顾备课及施教的全程,感慨良多,得失均有。现反思如下:

(一)亮点:

1、开课伊始,情景导入,四季图片欣赏的环节如诗如画。亮丽的图片、优美的背景音乐,加上我精心设计的画外配音,算得上赏心悦目、声情并茂,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2、“背、吟、填、猜、画、唱”的环节完成得很理想,学生兴味盎然,高潮迭起。

3、课前临时设计的板书有如神来之笔,以“四季古诗”为花蕊,以“背、吟、读、填、猜、画、唱”七大活动为花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莲花图案形的板书。学生惊奇,听课老师称道。

(二)败笔:

1、“读”诗的训练环节虽然指导很细,也切中了关键,但是没有看出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固然与本班学生朗读水平向来不高、缺乏感情有关,但是在备课时准备的教师范读、学生配乐诵读的设计由于担心时间不够而被放弃,实在是不应该。此外,准备的Swf格式的视频范读文件不能在学校电脑播放也是一种遗憾。否则,效果也会好一些。

2、课堂容量太大,“唱”诗活动中安排的一个机动环节——讲“旗亭赛诗”的被临时忍痛放弃。这为今后上课如何进行科学预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这有趣的文化故事没有得到呈现,终归是一种遗憾。

3、大班额下的活动课如何有效组织,激励性评价机制如何构建,一直是困扰我的两大难题,在这节课中未能得到解决。虽然课堂上小手如林,气氛也算活跃,但是仍然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再完美的课也会留下一些遗憾,再失败的课也能觅得一丝亮点”——但愿这节课不是属于后者。几年以前现场听过的唯一一节活动课《漫游成语王国》是方芳老师的作品,我一直认为那是我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一种高度,原来是,现在仍然是……

篇二:活动课教学反思

本课程,我们尝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通过自主实践、亲身参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尤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联系上现实生活,不再局限于书本硬绷绷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深深体会到这门新课程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冲击: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和课程资源的局限,如何多元化、多渠道地开展实践活动?要开放,但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跳出了书本和卷面的框框,如何评价学生?……本课程的开展,我们都在尝试、探究、实践、反思和总结经验,现结合实践中的体会,我们成功处和存在的问题在于:成功点:

1、立足实践,培养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周围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现实生活,并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研究《沙溪服装产业》的过程中,通过许多的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应用,使学生了解探究活动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和调查的方法,通过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也初步养成合作、分享、交往协作能力和一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调开放,活化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中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过程、评价诸多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展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带学生走进工厂、走近劳动者,体会劳动的艰辛、创业的困难,让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让学生真正根植社会,体悟生活,解读社会。

3、重视评价,视界融合。 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作品、的评价相结合等,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再通过教师的课堂观察和日常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有效地避免学生评价中长期出现的单一化和僵硬化的弊端。

思考点:

1、开展实践活动,或多或少地受学校的场地、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影响,而这些资源的运用是否合适,成为我们实践过程中成功的关键,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初期,我们过分地追求和依赖“高深”的资源素材,而这些晦涩难懂的课程资源,没遵循经济性原则的同学,更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应尽可能开发和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资源素材,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档次”的资源,并尽可能就地取材,更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

2、《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资料是一组较好的综合性活动课教材,但不能完全满足活动课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可以自己编写适合本校教学条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更可与其他学科联合,实行课程的综合化,在避免各门科目之间的简单重复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达到资源共享等效果。新课程给予我们很大的灵活性,我们也可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学校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正。

篇三:活动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讲授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神奇的注意力》,我是以培养学生训练注意力的意识,教会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为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注意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

教学环节上我采用了:一、课前热身活动,播放视频让学生找到画面中出现的事物;二、自我诊断 对症下药,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学习和生活中做事情常常分心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没有克服这一原因的绝招。三、行为训练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注意力集中训练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注意力,并且锻炼学生的细心态度。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二)抗干扰训练 1.学生注意倾听歌曲;2.再听一遍,完成闯关任务;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静下心来学习,无论干扰有多大,只要思想全部集中在目标物上,就能抗干扰,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四、让学生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

教学不足: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学生在游戏后我都没有给予评价,忽略了课堂激励语对学生的重要性。本节课我以教师为主导,但却忽略了聚焦课堂,把课堂也要交给学生,让学生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2.每个环节在过渡之间的衔接不够巧妙,导致各环节不能环环紧扣。

3.各环节学生讨论完题目后,我没有及时纠正让学生坐好后,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升华。

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好课更不容易。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备课,不光把教材备好,也要把学生备好,因为在课堂上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采取应急措施解决问题。

专注学生心理,聚焦于课堂,寓教于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书包的历史。2、书包的各类。3、与书包有关的。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真是佩服综实人的意志呀!

德育实践活动课心得体会


德育实践活动课心得体会


德育实践活动课心得体会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本文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