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纪念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演讲稿 > 导航 >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

纪念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演讲稿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的兵变,扣留蒋介石,望其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历史事件称之为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变。20xx年是西安事变八十周年,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一

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3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西安事变》给看完了,真是感慨颇多啊!以前在历史书中看到有关西安事变的文字十分有限,而通过这次观看电视剧西安事变之后,对西安事变的整个经过有了一个详细,深入的了解。从这次事变中我更加对张学良的深明大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感到钦佩,而对蒋介石的老奸巨滑,言而无信而所不耻。也对爱国将士张学良将军的悲惨遭遇(被幽禁了55年)所同情,这样一名爱国将士竟然遭到如此待遇,真是太不公平了。虽然张学良将士已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永远都怀念这位爱国将士,民族英雄!相信他将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二

中国近现代史那就不得不提到影响巨大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现在西安还保存了好几处西安事变的旧址,此次我参观的分别是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府邸。两处建筑的格局都比原来缩水了不少,不过能保存下来已实属不易。对于许多败家的领导拆除n多有价值的建筑物修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说,西安可真是独具慧眼啊。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三

偶然间看到了一段儿描写西安事变的东西,感觉张学良真牛啊。N年之前,两位有血性的军人以一种造反的方式羁押了当时中国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不论在何种形势下,不论蒋介石是否是实际上的皇帝(当时还有并立的N个政权),这种行为都是原子弹一般。那一天,不尽改变了两个将军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国家元首的命运,更改变了一个政党的命运,一个中国的命运,甚至是全世界的命运。我惊异于张杨二位的勇气,并试图去寻找他们敢于如此作为的原因。

后来觉得,除了性格的因素之外,也许更和张学良先生的出身有关(我不想和什么历史课本儿之类的或者一如学者之类说什么历史背景啊形式必然性啊之类的,我始终坚信,一切和人有关的东西,归根结底的决定性因素只能是人。在这件事上更会是这样的,因为你怎么也分析不出来张学良会那么做的,因为这样太偶然了,换了别人,这个事情真的不怎么可能发生。所以,我只从个人的身上找原因)名义上,张学良是东北保安司令的儿子,一方封疆大吏,在哪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代,可以说那就是东北的皇帝,关上山海关的大门,张作霖完全和蒋介石平起平坐,考虑到实力,可能比蒋先生还牛。因此张学良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比如他英语说得超级棒,而且绝对一表人才,位列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另外三位是汪精卫,梅兰芳以及我们敬爱的周恩来~~~自己看看相片就明白了,能通这三位并列,张少帅绝非他父亲只是一个土匪那么简单)修养,学识,身世等等家在一起,绝对的超级偶像。

然而,他毕竟是个土匪的儿子,这个其实没什么好指摘的,英雄不问出身,刘邦只是个流氓,朱元璋用她对手们的话来说,也只是个放小牛的臭和尚,好一点儿的,李自成如何,只是个农民而已,最后不都成了响当当的英雄。当然我们不讨论出身于成才的关系,我们要讨论的是个人气质的养成问题。张学良的父亲是土匪,那么他身边的人,那些看着他长大的叔叔们自然也是土匪。这就不新鲜为什么他敢于绑架皇帝了。因为在一个土匪的眼里,没有什么绝对的老大,有的只是实力。身处乱世,手握重兵,道义和正统什么也不是。至于后来和老会南京请罪,个人认为只是出于江湖义气,只是觉得自己做的对不起大哥而已。

因此上个人认为,整个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张学良都没把蒋介石当做国家元首,而只是江湖大哥。这也是中国式的绿林道潜规则,义气超过一切。基于此,中国的政治体现了相当的派系斗争的传统,并且延续至今。谁是谁的人往往比是非对错更重要。这也叫中国特色吧。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四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1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加速肢解中国的步伐。

1933年1月3日,日本军队侵占山海关。

1933年2月21日,十万日伪军进攻热河省,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东北军望风而逃。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蛮横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无阻。而当中国大好山河屡遭肆虐之时,中国的统治者蒋介石却对日本的侵略和分裂中国的企图屡加容忍、妥协,在内战的舞台上大方异彩。

1932年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1933年5月5日,设立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准备对日交涉停战。 1933年5月31日,签订《塘沽协定》,将华北置于日本的监视之下。 1935年5月,受日本要挟签订《何梅协定》出卖了河北省、察哈尔省的主权。 1935年10月,蒋介石同意了日后成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行动纲领的广田三原则。

1933年7月,蒋介石以破坏整个国策的罪名破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首领冯玉祥离开同盟军总部,方振武出国,孙良城解甲归田,而吉鸿昌更是被杀害于天津。

1936年6月1日开始,蒋介石与两广的矛盾险些酿成内战,他无视两广的北上抗日请求,还不断分化、胁迫、收买,使宝贵的抗日浪潮消解于无形,虽然两广的这个抗日口号只是借口,但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难能可贵的。

1931年开始,蒋介石就不断督促东北军围剿红军,扩大内战范围和程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蒋介石就不断无视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提议,依旧对红军步步紧逼。

一桩桩,一件件,在我看来,中国遭受的灾祸不仅是来自急于扩张的日本侵略者,更多的是来自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及其控制的国民政府。

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外交部长职务宣誓会上的训词中公然声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不可否认,攘外必先安内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正确而有效的,不过我认为在20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情形紧迫,日军不断对中国进行蚕食之时,进行对外战争维持中国的存续远比用内战缓慢安定国内形势更为重要。蒋介石为了安内而对日本的妥协,使日本的胃口越来越大,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肆无忌惮。

在当时来看,中国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日军的进攻、日本的扩张,而不是来自中国国内鲜能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造成重大影响的反对势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其红军。蒋介石不知道也不愿知道中国当时的矛盾已由国内各势力间的政治矛盾转移到中日间的民族矛盾,他只是为了一己私利,只想肃清国内的反对势力,成功地巩固自己对中国的统治、控制。而这,从爱国主义的角度上看,是与之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若不坚定地奉行爱国主义,并把它作为行动的准则,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保护主权、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安全、权利,他还能称作、还配成为一位国家的统治者、领导人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深度信赖与忠诚,是一种对国家的认同感,是一种保留国家存续的强烈意愿,它暗示着个体应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与团体利益之上。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动乱时期中,爱国主义我想就深切地表现在保护祖国不受外敌入侵上,它应该以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为最根本,旨在维护国家的存在,因此损害国家力量的内战是不被允许的。在被日本大肆侵犯,国家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奉行爱国主义,便应该集合国内所有的爱国志士,所有的可以保护国家的力量,进行抵抗和驱逐的战斗,而不应该继续内战,把攘外的珍贵力量都无谓地消耗在了内战的无底洞中。这种论调可能有些极端与短视,但当国家不复存在时,再长远的考虑也都只是镜花水月。因此,真正的爱国主义,便是抛却个人利益,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对蒋介石来说,便是攘外大于安内。

蒋介石做不到奉行爱国主义,但有更多的国民与将领可以做到。于是,西安事变便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始的。

日军侵略我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遇到不执行蒋不抵抗命令的东北军将士的顽强抵抗。

日军进攻锦州,戍守的东北军将士坚守不退,直到弹尽粮绝。

日军进犯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十九路军拒绝蒋介石的撤退命令,奋起抗击日寇侵略。

日军进犯长城各口,二十九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功地收复部分领土。 中国共产党派遣一大批优秀党员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给日本侵略者以直接打击。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南京、天津、汉口、青岛、太原、长沙等地的工人掀起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青年学生更是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急先锋与主力,起了起了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各地大量的罢课、请愿活动甚至直接参军显示青年们高昂的抗战意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虽然蒋介石极力组织,但抗日救亡运动还是愈演愈烈,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不能被阻碍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1935年12月9日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及1936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纪念更是成为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让逆之者蒋介石尝到了被囚禁的痛苦和无奈。

一个有血性的国家,一个能长远存续的国家,她的大量的国民必定有着强烈而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当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不能保证时,爱国主义势必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在无数爱国的人民的支持下。整个国家爱国主义的实现,必定是存在于一个庞大基数上的,有一个庞大的充斥着爱国主义情绪的人群,爱国的思想才会深入到国家的行动上去,而一旦有这个庞大基数的存在,爱国主义便是不可以阻挡的,它就会利用国家的一切力量,不论它们之前是友善还是敌对,去抗击侵略者,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西安事变有一种必然性,它无关张学良还是杨虎城还是某个其他的将领,它是因国家、国民的爱国主义而必然也必须发生的,它是当时广阔的被爱国主义思想笼罩的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是庞大的爱国人群传递爱国主义思潮、进行爱国主义运动的必需结果,它是全民爱国主义的一种深刻而直接的表现。攘外在爱国主义的渲染下必然大于安内。

因此,我认为爱国主义的存在和实现需要一个庞大的基数,只有大量清醒的爱国人群,统一而激烈的活动才能让爱国主义不会消失、不被篡夺。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得体会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得体会

下面是我们网站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锤百炼,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忠于革命、献身理想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乐观主义精神,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时至今日,整整八十年过去了,长征精神对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发扬长征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八十年前,正是凭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才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如今,我们全党上下正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凝心聚力,奋勇拼搏。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特别是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我们尤其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自己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发扬长征精神,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表明,只要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就能战无不胜;只要脱离群众,我们就会遭遇挫折。当年红军长征,正是依靠无数红军战士的聪明智慧和人民群众的鼎立支持,我们党和军队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胜利到达陕北。今天,我们仍然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与基层群众打交道,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他们暂时的不理解,甚至极个别人的刁难,我们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坚持灵活性。要耐下性子,实事求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多为群众着想,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顺利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发扬长征精神,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红军长征中,官兵一致,军民一心,同甘共苦,众志成城,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本色,也极大地凝聚了军心、民心、人心。建国后,虽然我们党非常重视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但一段时间里,由于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党内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极大地腐蚀了党的肌体。如果不彻底消灭这些现象,我们就会重蹈前苏联和东欧的覆辙。因此,我们要发扬红军战士在长征中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和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精神,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凭着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担当和铁一般的信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凝聚党心、军心、民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2016年是11月12日是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一

昨天是西安事变80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杨虎城将军亲属、张学良将军旧部亲属及来自西安、山西、北京等地的各界群众百余人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纪念活动。

当日的纪念西安事变暨杨虎城17路军英烈史迹座谈会上,人们以默哀致敬、书画寄思等方式深切缅怀了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千古功臣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

杨虎城将军长孙杨协先生说,作为将军后代,他们将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将军遗志完成未竟事业。宋绮云烈士(《红岩》中小萝卜头之父)之女宋振平追忆了父亲与杨虎城将军影响中国抗战史的革命往事。原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之子孙存汉表示,杨虎城会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英魂录。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二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12月11日机电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一行,前往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主题陈列和《赤诚爱国无悔情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等专题陈列。张学良公馆的小巧别致、展厅内珍贵的图片、资料以及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曾经使用的佩刀、物品,都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参观的最后,馆方还特别为我们播放了叙述张学良生平的影片,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两位将军矢志不渝爱国情怀的敬仰之情。

整个参观井然有序,大家兴致很高。通过这次参观,大家重温了西安事变的历史过程和中国现代史的重大转折。在参观过后,大家一致表示,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继承和发扬革命英烈留下的光荣传统,并以此来鞭策自己更好地工作和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百年回眸,勿忘昨日,珍惜今日,这次参观活动旨在激励着各位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学生干部时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号召大家学习、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三

12月8日,由西安事变纪念馆和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联合举办的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20多家全国各地的纪念馆、党史、高校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西安事变当事者后人代表参加。

在研讨会上40余名专家学者从共产国际与西安事变重要人物与西安事变东北军与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的舆论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和西安事变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基础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会议从学术和史料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郭治华、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建儒、西安事变纪念馆馆长陈斌分别向与会者阐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和举办研讨会的目的。在专题发言中与会专家李云峰、杨中洲、袁武震、张天社分别对西安事变有关问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全面解读。

召开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及随着有关西安事变史料的不断发现和丰富,对西安事变的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陈斌表示,该馆将站在新起点上继续致力于打造西安事变史学研究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推动对西安事变学术研究、充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增强公众文化自信做出应有努力。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今天我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变。所谓事变,从字义上看是事物发生的变化,一般则指突然发生的重大的政治、军事性变故①。中国古代史上,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登王位,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驿兵变龙袍加身。

进入中国近现代,我们看到的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皖南事变等等。纵观这些事变,有的是争夺封建社会的权力顶峰皇位;有的是对受到不公平对待或对现状的不满;有的是反动派的阴谋的表现;有的是一个国家遭受到外敌侵略的开始。而有一个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事变,而这个事变不是争夺最高权力、也不是要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更不是为了个人的阴谋,而是要捍卫民族的尊严。这就是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或称双十二事变。这场逼蒋抗日的事变之后,中国停止了内战,中国开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开始高涨。,使国共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这就是我对整个西安事变的个人看法。我认为它是一次很特殊的、很感人的事变。张学良少帅也曾经说过如果不是民族危难,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也由衷地敬佩少帅与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大义面前的无私。

历史书中有关西安事变的文字十分少,西安事变也非考试重点,因此我对于西安事变的认知也仅停留于张杨二人之名。

通过这次参观西安事变博物馆之后,对西安事变的整个经过有了一个详细,深入的了解,对于西安事变当事人张学良将军的精神世界也有些许认识。从这次事变中我对张学良爱国主义感到钦佩。当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不能保证时,他能够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上,可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甚至生命,和其他将领联合起来,发动兵谏。他个人也是十分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张学良就因为这次事件而被蒋介石常年囚禁。从1946年到1990年,张学良一直被囚禁在台湾各市县,过着长年软禁生活,直至晚年张学良才全面恢复了人身自由。后来张学良又去了美国,并在夏威夷定居。

在展厅中有这样的话牺牲自己的一切所有,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财产,权利、地位、荣誉等,这句话使我得以窥见张公强大精神世界之一隅。 他确实牺牲自己的荣誉,甚至尊严,为中华民族换来另一条道路。他的爱国主义是坚定的,他的付出也是悲壮的。今天的我们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可以说是残酷的选择,张公之牺牲精神让我从灵魂深处颤栗与叹服。


西安事变80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


20xx年12月11日,社会各界人士在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纪念馆参观纪念,今年12月12日,是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发动西安事变8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西安事变是一个具有划时代里程碑之意义的一个历史事件。

西安事变80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范文一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1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加速肢解中国的步伐。

1933年1月3日,日本军队侵占山海关。

1933年2月21日,十万日伪军进攻热河省,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东北军望风而逃。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蛮横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无阻。而当中国大好山河屡遭肆虐之时,中国的统治者蒋介石却对日本的侵略和分裂中国的企图屡加容忍、妥协,在内战的舞台上大方异彩。

1932年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1933年5月5日,设立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准备对日交涉停战。 1933年5月31日,签订《塘沽协定》,将华北置于日本的监视之下。 1935年5月,受日本要挟签订《何梅协定》出卖了河北省、察哈尔省的主权。 1935年10月,蒋介石同意了日后成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行动纲领的广田三原则。

1933年7月,蒋介石以破坏整个国策的罪名破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首领冯玉祥离开同盟军总部,方振武出国,孙良城解甲归田,而吉鸿昌更是被杀害于天津。

1936年6月1日开始,蒋介石与两广的矛盾险些酿成内战,他无视两广的北上抗日请求,还不断分化、胁迫、收买,使宝贵的抗日浪潮消解于无形,虽然两广的这个抗日口号只是借口,但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难能可贵的。

1931年开始,蒋介石就不断督促东北军围剿红军,扩大内战范围和程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蒋介石就不断无视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提议,依旧对红军步步紧逼。

一桩桩,一件件,在我看来,中国遭受的灾祸不仅是来自急于扩张的日本侵略者,更多的是来自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及其控制的国民政府。

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外交部长职务宣誓会上的训词中公然声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不可否认,攘外必先安内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正确而有效的,不过我认为在20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情形紧迫,日军不断对中国进行蚕食之时,进行对外战争维持中国的存续远比用内战缓慢安定国内形势更为重要。蒋介石为了安内而对日本的妥协,使日本的胃口越来越大,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肆无忌惮。在当时来看,中国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日军的进攻、日本的扩张,而不是来自中国国内鲜能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造成重大影响的反对势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其红军。蒋介石不知道也不愿知道中国当时的矛盾已由国内各势力间的政治矛盾转移到中日间的民族矛盾,他只是为了一己私利,只想肃清国内的反对势力,成功地巩固自己对中国的统治、控制。而这,从爱国主义的角度上看,是与之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若不坚定地奉行爱国主义,并把它作为行动的准则,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保护主权、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安全、权利,他还能称作、还配成为一位国家的统治者、领导人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深度信赖与忠诚,是一种对国家的认同感,是一种保留国家存续的强烈意愿,它暗示着个体应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与团体利益之上。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动乱时期中,爱国主义我想就深切地表现在保护祖国不受外敌入侵上,它应该以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为最根本,旨在维护国家的存在,因此损害国家力量的内战是不被允许的。在被日本大肆侵犯,国家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奉行爱国主义,便应该集合国内所有的爱国志士,所有的可以保护国家的力量,进行抵抗和驱逐的战斗,而不应该继续内战,把攘外的珍贵力量都无谓地消耗在了内战的无底洞中。这种论调可能有些极端与短视,但当国家不复存在时,再长远的考虑也都只是镜花水月。因此,真正的爱国主义,便是抛却个人利益,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对蒋介石来说,便是攘外大于安内。

蒋介石做不到奉行爱国主义,但有更多的国民与将领可以做到。于是,西安事变便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始的。

日军侵略我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遇到不执行蒋不抵抗命令的东北军将士的顽强抵抗。

日军进攻锦州,戍守的东北军将士坚守不退,直到弹尽粮绝。

日军进犯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十九路军拒绝蒋介石的撤退命令,奋起抗击日寇侵略。

日军进犯长城各口,二十九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功地收复部分领土。 中国共产党派遣一大批优秀党员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给日本侵略者以直接打击。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南京、天津、汉口、青岛、太原、长沙等地的工人掀起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青年学生更是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急先锋与主力,起了起了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各地大量的罢课、请愿活动甚至直接参军显示青年们高昂的抗战意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虽然蒋介石极力组织,但抗日救亡运动还是愈演愈烈,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不能被阻碍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1935年12月9日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及1936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纪念更是成为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让逆之者蒋介石尝到了被囚禁的痛苦和无奈。

一个有血性的国家,一个能长远存续的国家,她的大量的国民必定有着强烈而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当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不能保证时,爱国主义势必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在无数爱国的人民的支持下。整个国家爱国主义的实现,必定是存在于一个庞大基数上的,有一个庞大的充斥着爱国主义情绪的人群,爱国的思想才会深入到国家的行动上去,而一旦有这个庞大基数的存在,爱国主义便是不可以阻挡的,它就会利用国家的一切力量,不论它们之前是友善还是敌对,去抗击侵略者,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西安事变有一种必然性,它无关张学良还是杨虎城还是某个其他的将领,它是因国家、国民的爱国主义而必然也必须发生的,它是当时广阔的被爱国主义思想笼罩的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是庞大的爱国人群传递爱国主义思潮、进行爱国主义运动的必需结果,它是全民爱国主义的一种深刻而直接的表现。攘外在爱国主义的渲染下必然大于安内。

因此,我认为爱国主义的存在和实现需要一个庞大的基数,只有大量清醒的爱国人群,统一而激烈的活动才能让爱国主义不会消失、不被篡夺。

西安事变80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3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西安事变》给看完了,真是感慨颇多啊!以前在历史书中看到有关西安事变的文字十分有限,而通过这次观看电视剧西安事变之后,对西安事变的整个经过有了一个详细,深入的了解。从这次事变中我更加对张学良的深明大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感到钦佩,而对蒋介石的老奸巨滑,言而无信而所不耻。也对爱国将士张学良将军的悲惨遭遇(被幽禁了55年)所同情,这样一名爱国将士竟然遭到如此待遇,真是太不公平了。虽然张学良将士已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永远都怀念这位爱国将士,民族英雄!相信他将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西安事变80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范文三

最近这段时间中央八台在热播《西安事变》,最开始看的时候特别不喜欢胡兵演的张学良,他的长相与我心目中张学良的形象相差太远,他不是我以往看到的任何一届张少帅那样帅,那样英俊。虽然胡军本人并不太难看,也挺潇洒,但他外形的感觉和味道实在是与张学良的味道相差太远。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和转折,我觉得在本剧中胡兵还是把张少帅那种匪气给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昨天看的那三集。胡兵是我看过的,把张学良演得最具匪气的一个。虽然不喜欢胡兵演的张学良,但我还是觉得胡兵演出了张学良的另一面。

在整个连续剧中,我个人认为演得不错的当属杨虎城、毛泽东、周恩来、赵四小姐。

在整情节转化和人物表演中,我觉得杨虎城演得非常不错,他把一个爱国、抗日、联共、一方军阀的特点都表演的很是到位。他抗蒋,不唯蒋是从,就是一方军阀的思想的表露,但他很会为人处事,万事不轻易从口中说出,他比张学良老谋深算多了。但他的本质是好的,他联俄联共抗日,是民族英雄的代表。在整个西安事变中,他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戏虽然不多,但我觉得他们的对白和演技都非常的精彩,让我不住的喝彩,尤其是毛泽东说的那句:给我狠狠地打,打出谈判桌上的发言权。还有昨天那集:苏联报纸上对张、杨行为给予否定,毛和周说的对白及演技,都是非常的精练和精彩的。

此戏中的赵四小姐,让我看到了四小姐聪明、机智、乖巧的一面,戏不多但也讨人喜欢。

我们的蒋夫人虽然对白不错,演技不错,但外形和气质与本人相差甚远,以致感觉略逊一筹了。

当然整部戏里扮演蒋介石的演员表演得也是非常优秀的,他把内心的那种矛盾、武断、自私、自负都刻划得很深刻。

西安事变无论是对于中共还是中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他的历史意义是永远值得世人谨记的。

在看电视时,女儿在边上说着:我要过安稳的生活,我不要死得那么早。(杨虎城养女被害,一直未找寻到时的情景播出时女儿名言)。

老公在边上说: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你想怎么死?

女儿:现在又没有战争。

老公:你和你妈一样,长大就是个叛徒,贪图享受,要过安逸的日子。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古老的文明古国雄伟的东方之狮中国正以意气风发之势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用雄狮般的巨吼,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改革,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由空谈到实践,实现了美丽蝶变。在新时代的东风中,改开开放给中国大地带来了大地带来了久违的甘霖。

扬帆再启程,从懵懂少年到成熟壮年,改革开放这位雄姿英发的巨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纵然前路未知,但勇闯敢拼的精神和激情从未曾减少半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代,更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包容、更奋进、更稳重的大国形象。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我从一个懵懂的儿童成为了一个在宣传战线有深刻体悟的笔杆子,从外在宣传战线的与世界同步,到内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中国梦,深深感受到祖国富强、国泰民安给个人带来的深刻的变化。

铁肩肩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红利。由此,我也更加深刻的明白肩上担任的那份责任。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聚焦聚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灵魂和主线。作为一名宣传员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在这个继往开来新时代,宣传工作者责任重大。

所以,宣传工作者永远与时代风潮同行,总是与党情民意呼应,时刻与万千变化共振。肩负新使命,要有新作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为改革开放鼓与呼,责无旁贷。


纪念七七事变84周年心得体会


在平时心中有很多的感触,心中有很多的想法时,就可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七七事变84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七七事变84周年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念七七事变84周年心得体会【一】

如果一个着名歌星在7月7日开演唱会,人们是参加七七事变纪念活动还是演唱会?

相比于那些抗战时的照片,人们是不是更喜欢看明星们的海报?

人们究竟会选择看抗战记实片还是软绵绵的言情片?

我不知道这一些问题在你心里又会有怎样的答案。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呵,你是否还记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血和泪,耻辱和奋斗在那里交织。那不懈战斗着的是一个民族决不屈服的灵魂!

沧海桑田,转眼已过去84年。那些石狮子还是一如从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场战斗中定格。

时间倒退84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时,卑鄙的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我军用大刀、手榴弹等劣质武器多次击退日军攻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鳞阁和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但是毕竟我们的军事装备那样落后,7月30日中国驻军强忍悲愤撤离。

时间回到2007年7月7日,七。七事变84周年纪念日。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从未遭遇过炮弹的袭击,从未嗅过硝烟的味道。但在今天,我见到了很多很多。

我看见那些年过80岁的老战士来到卢沟桥,他们看着那些死去战友的照片黯然泪下。80岁,他们依旧是战士。九个老人整齐的站成一排,喊着口号踏着步子,眼前好象浮现起昨日的硝烟。奋斗、不甘受辱、豪迈、坚强,这些情愫几乎要撑破我的心脏,轰的一下爆裂。

我看见那些飘满红色旗帜的纪念馆。往事已成历史,但有些东西绝对不能忘!那些精神那些耻辱都通通承载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一篇篇报道上。照片上战士们的眼睛里有火在燃烧。不屈不挠,要烧尽一切耻辱一切不甘!

我还看见,一些大学生在纪念馆里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感受到难过和耻辱。

我还看见记者在采访很多年轻人。记者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七。七事变么?”他们擒着一丝微笑回答到:“应该是跟抗日战争有关吧,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他们的微笑究竟是礼貌还是羞愧的表现。但是,这是最严肃的事情,它是我们每个国人都不能忘的事实。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七七事变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七这一天,我看到了很多。

七七事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耻辱。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忘记的,但我还看到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忘了。

国耻不能忘。

非洲人没有忘记罪恶的黑奴买卖,日本人没有忘记美国丢向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偏偏要忘记我们原本不能忘记的七七事变呢?

纪念七七事变84周年心得体会【二】

84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无数中华儿女不顾生死,为保卫河山浴血奋战,奏响反抗侵略的英雄壮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反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人民奋起反击,万众一心,“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如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可耻的侵略者,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河山重振、锦绣繁华,告慰革命先烈们的在天之灵。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吾辈自强!

我们握紧拳头,不是为了侵略,但是当面对侵略时,我们一定会握紧拳头!

位卑未敢忘忧国,每一声哀鸣都是对暴行与罪恶的控诉,乱世的硝烟已散,历史的悲怆却不容遗忘。

“你记得我,我就活着”,今天,致敬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抗争的人!牢记历史!勿忘先烈!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现如今国泰民安,山河犹在,忠骨长存。

吾辈当缅怀先烈,勿忘国耻,自强不息!

今天,七七事变84周年。硝烟已散,但曾经的苦难不能忘,无数牺牲不敢忘!铭记这一天,曾经的苦难不能忘记~吾辈自强,铭记历史!!中国强大,别人就不敢欺负!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

纪念七七事变84周年心得体会【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全民族抗战就此拉开序幕。

凶残的日军用尽了歹毒手段欺侮我同胞,简直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在更先进的武器装备面前,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没有退缩,先辈们顽强抗争,从未放弃。

在漫长的抗战中,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不屈不挠,以巨大牺牲最终取得抗战胜利,这场胜利,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如今硝烟已散,但曾经的苦难不能忘却,无数牺牲的烈士英雄更不能忘却!铭记这一天,悼念在战争中去世的同胞,缅怀革命先烈,吾辈自强!

观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


观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服务基层党的干部,在为国家发展由衷自豪的同时,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思路,为地区居民百姓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感到很受鼓舞,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党内外人士、海内外人士均共同参与和努力之下获得的。40年来凝心聚力、40年来的和平和发展来之不易。要保持和继续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把改革开放深入到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一步推进!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为国家的发展骄傲的同时,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事业是干出来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志不改,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思想,引领人民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

今天的大会,追忆往昔,评价现在,展望未来,改革开放40年让我们充满骄傲,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为改革开放的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只有自己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开展为民服务,争当社区建设领域一颗螺丝钉,拧紧思想上、行为上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这根弦。努力施展聪明才智,为清河这个第二故乡奉献一切!

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表彰的卓越贡献的人员们,给我了极大的鼓舞。在基层工作,要时刻保持高涨的热情和敢于啃硬涉险的勇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人民,为地区群众作出贡献。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当积极为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增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更加主动的努力工作,为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强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今不忘夕、饱不忘饥、富不忘贫、安不忘危。爱祖国、爱人民、爱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不掉队。相信我们国家必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一定更加美好。

作为70后,经历了祖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站在40年的门槛上,不仅要回望过往,更要珍惜当下。最主要的是展望未来,如何在其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