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 > 导航 >

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2024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

2、能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合作能力、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易拉罐若干,椅子六把,桌子两张,报纸棍等。

2、 幼儿准备:熟悉歌曲旋律,会唱歌曲《去郊游》。

活动指导

一、热身活动:

幼儿一起唱歌曲《去郊游》,边唱边做动作,做好热身运动。

二、创设情境:

在场地上划分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教案出自:)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成)。游戏开始,每一名幼儿必须走过四个场地(可以相互帮助),来到公园,成功到后学小兔子跳回到起点。

三、游戏:比比谁先回家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四队,每队9人,听老师口令开始,每队的第一个小朋友开始跑,通过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成),归队后,每队的第二个小朋友就开始跑,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归队,哪队先跑完,哪队为胜。

四、放松活动:

一起唱歌曲《去郊游》,边唱歌曲边踏步走回教室。

注意事项

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在钟表店里

音乐活动:在钟表店里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中诙谐快乐、热烈喜悦的情绪变化。 2、能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不同的钟表。 3、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欣赏《在钟表店里》,表演道具:时钟、小徒弟帽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音乐第一遍,在欣赏后,教师提问:这首音乐讲的是发生在哪里的故事?音乐里有谁? 2、教师向幼儿介绍音乐背景。 师:有个音乐家叔叔看到了这么有趣的钟表店,就根据钟表店的形象和声音编成了这首乐曲,名字就叫《在钟表店里》。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时钟的样子。 师:刚才,我们也参观了钟表店,在钟表店里,你最喜欢哪种时钟?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请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时钟。 4、请幼儿用动作把自己想象中的时钟表演出来。 5、分段欣赏音乐,根据每段音乐不同的情节,幼儿进行想象表演。 6、分组表演:幼儿自由分组,选择音乐中的角色,听音乐进行表演。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根据音乐中的解说大胆用舞蹈动作来将音乐表演出来。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蝌蚪音乐家

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高有低,通过上台阶和下台阶来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2、在愉快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三拍子,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绿色皱纹纸在地上布置成一个大的五线谱、电子琴、泡沫垫子一人一个。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在《doremi》的音乐中引领幼儿走进音乐世界。 指导语:小动物们,我们一起去音乐世界玩吧。 2、通过游戏《小动物走台阶》,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指导语:小动物们,你们看,这是音乐阶梯,每一级阶梯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我们来试一试吧!谁先来? 先请个别动物尝试,再分组玩游戏,引导幼儿感受在上阶梯时音越来越高,下阶梯时音越来越低。 指导语:你们在上下阶梯时,谁发现了什么? 3、练声。 指导语:小动物们,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音阶吧! 0000|0000|1234|5671|1765|4321|| 小老鼠唱音阶:吱 小狗唱音阶:汪 4、学唱新歌《小蝌蚪音乐家》 (1)设置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新歌的兴趣。 指导语:刚才,小动物们玩得那么高兴,小蝌蚪也想上音乐台阶玩,这里有一条音乐河,你们想想办法,让小蝌蚪也能玩音乐台阶。 (2)说歌词 指导语:我们刚才游累了,过来休息一下。 指导语: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啊?(小蝌蚪,小蝌蚪,细细尾巴,圆圆头。)你们是怎么游的啊?(上上下下水里游,)像在干什么?(跳跳水中芭蕾舞。)小尾巴怎么跳的啊?把水波变成了什么?(抖抖水波五线谱)我们小蝌蚪在五线谱上像什么?(好像一个一个的音符)。 (3)范唱 指导语:李老师把小蝌蚪在音乐河里跳舞的情景唱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 (4)范唱第二遍,让幼儿自跟着音乐在音乐河里玩,并表现好音阶的部分。 指导语:小蝌蚪有没有上音乐台阶玩啊?你来学一学他是怎么玩的?我们都来试一试。 (5)学唱新歌 指导语:这首好听的歌的名字叫《小蝌蚪音乐家》。为什么说小蝌蚪是音乐家啊?(念歌词一至两遍) 指导语:好!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好听的歌! (6)游戏,边游边唱 指导语:小蝌蚪们,我们唱着歌在音乐河里舞蹈吧!注意音阶的部分。 (7)游戏 指导语:小蝌蚪们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编花篮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创编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艺术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音乐、花、塑料条

(一)开始部分 1、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发声练习《欢乐颂》练习跳音与连音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二)基本部分 1、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篮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篮的愿望。 2、播放《编花篮》的歌曲,幼儿手工操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篮,感受编织的方法。 3、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篮(分组进行) 4、创编舞蹈《编花篮》 (1)出示玩具花篮,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熊跳舞

活动名称:熊跳舞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 材料准备: 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引导策略 有效提问 一、图形辨认 1、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 2、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 3、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倾听音乐,观看布熊表演。 1、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赏,知道音乐一样时,熊也跳得一样。 三、跟随音乐做动作。 1、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演。 2、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 3、随音乐完整表演。(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结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两人交换任务。 (一) 1、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 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同的。 (二)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 2、小熊跳的好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合起来。 (三) 1、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小熊跳舞真开心,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来学学。小熊们你们跳舞时不要挤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小熊越跳越开心了,你们可以自己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跳一遍,你们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 1、现在我们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跳舞、另一个人学他的动作。你们两个人自己商量一下,谁先跳,谁先学。 2、两个好朋友交换一下,刚才学的人现在来跳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 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 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 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学跳三个舞步。 1、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我们边唱歌边 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 2、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现х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跳两遍)。 3、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4、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跳得好看吗?那我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 5、师:如果把刚才我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一试,你们帮我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我是怎么跳得?(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哪句跳什么动作)我表演得好不好?(开头部分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跳,步子要轻) 6、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我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儿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接妈妈

活动名称:接妈妈

活动目标: 1、巩固本首歌曲的第一段,会按2/4拍唱歌曲的第二段。 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幼儿学会爱妈妈。

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 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 盖、小腿、脚) 二、基本部分: 1、导入:上次老师讲到宝宝去接妈妈了,可后来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接着讲(老师讲根据第二段歌词改编的故事) 2、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宝宝是不是很爱妈妈呀? 幼:是 师:为什么呀? 幼:宝宝给妈妈送伞 师:对了,妈妈也很爱丫丫,老师也很喜欢像丫丫这样的小朋友,所以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编一首儿歌。 3、师:小朋友想一想,上次我们唱第一段的时候我们唱到雨点雨点下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呀? 幼:沙沙沙 师:对了,连起来怎么说的呀? 幼:雨点雨点沙沙沙 师:小朋友真棒,再想想下雨天,天上怎么样呀?(老师出示挂图,指着天空中的乌云,引导幼儿说黑) 幼:有黑云/下雨/好黑呀 师:我们用一个字怎么说呢?好听一点的 幼:黑 师:好,小朋友真聪明,又想呀,下雨了,地上都是什么? 幼:水 师:对,有很多的雨水,就会怎么样? 幼:滑 师:那小朋友自己做做动作,怎么样个滑法 幼儿自己自由想动作做。 师:看看这儿(老师指着挂图)妈妈和宝宝的动作你们自己学学 幼儿之间互相拉手,学妈妈和宝宝手拉手的动作。 师:我们说妈妈怎么样宝宝的手呀? 幼:拉着宝宝的手。 师:再看看小阳伞(老师指着挂图),小阳伞的样子怎样呀? 幼:高兴 师:是呀,那小朋友高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呀? 幼:哈哈/呵呵 师:对了,小阳伞也会笑哈哈。 师:好了好了,我想出来了,我知道这首儿歌怎么编了,小朋友来听听: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老师在说到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字时,可指着挂图引导幼儿自己说出) 4、 1)老师指着挂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念到那句,老师就应该指到画中相对应的地方。 2)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山上音乐家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捉老鼠

设计思路: 近段时间,班级幼儿欣赏了大量的乐曲。孩子们对音乐欣赏感兴趣,并喜欢用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理解,合作意识日益增强。《拨弦》是一首轻快、诙谐的乐曲,它形象鲜明,节奏感强,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因此,我们在设计此活动方案时,如何让幼儿愉快地感受和体验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成了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由于音乐结构较松散,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捉老鼠的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用各自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乐曲中的重音,感受该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及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节奏感。 3、引导幼儿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表现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 1、猫和老鼠布偶。 2、打击乐器:鼓、沙锤、双响筒、铃鼓等。 3、道具:报纸棒、塑料玩具、苍蝇拍、蛋糕盒、帽子等。 4、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捉老鼠。讨论:这段音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猫是怎样捉老鼠的?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讨论:追老鼠和打老鼠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用手指玩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重音出现的规律,熟悉音乐形象。 4、为幼儿提供游戏道具,引导幼儿再次玩游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捉老鼠?你准备怎么打老鼠呢?一个人去还是和朋友一起去? 5、教师出示打击乐器,鼓励幼儿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 6、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音乐作品--拨弦。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剪荷包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与朋友合作的快乐。

2、发展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及感受力。

3、在引导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大胆的表现,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都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有的幼儿还尝试过。基本了解煎荷包蛋的过程。

(二)活动材料准备:教学挂图五张;音乐磁带、录音机。一次性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兴趣。你们喜欢吃荷包蛋吗?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吗?是怎样煎的?

2、请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吃荷包蛋了,我们仔细听听小朋友是怎样煎蛋的?

3、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样煎荷包蛋的?

4、边看图片边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煎荷包蛋?(在自己座位上边唱边表演)

5、教师完整地表演给小朋友看。刚才看到小朋友煎得可香了,老师也想来煎一个。

6、引导幼儿创编邀请别人吃荷包蛋的动作,集体表演一遍。荷包蛋煎好了,心情怎样?你想请朋友来吃你的荷包蛋吗?我们怎样请朋友,用个很美的动作。

7、集体表演煎荷包蛋。我们一起煎荷包蛋给自己的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吃好吗?

8、教师小结。今天吃得真高兴,你们也累了,我们回家休息吧。

查看全文>>>

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

范文资讯网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2024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