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有趣的梅花桩教案 > 导航 >

有趣的梅花桩教案,2024有趣的梅花桩教案,有趣的梅花桩教案范本

有趣的梅花桩教案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我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体育活动《有趣的梅花桩》,活动中我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发展他们走、跑、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2.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双脚并拢跳过15-2cm高的梅花桩,提高幼儿跳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创造性。

活动准备:

梅花桩若干、音乐、垫子、椅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听音乐,在老师带领下热身操《蹦踏踏蹦踏》入场。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散玩梅花桩,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

师:今天我们用梅花桩来锻炼身体,(教案出.自:教案网.)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分散玩,比比谁的玩法多,谁的玩法有趣。

2、幼儿集中交流玩法,将新颖有趣的玩法推广。

3、幼儿再次玩梅花桩(引导幼儿合作玩梅花桩)师:可以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梅花桩,看哪些小朋友玩得多、合作的好!

4、重点讲解新玩法:跳梅花桩(1)幼儿分成两路纵队,两人一组跳过梅花桩。请幼儿师范正确的动作。

(2)增加难度,老师参与。将梅花桩两个重叠跳过去。

5、游戏比比谁最快介绍玩法,师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及安全。

三、结束部分利用梅花桩做放松动作,收拾整理场地。

查看全文>>>

以下为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梅花》教案模板。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做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花》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知道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通过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高洁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感悟外祖父由爱梅,赞梅到借物喻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先学后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阅读既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更变成一种"创造性鉴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12自然段,谁能说一说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说)

2、交待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外祖父,进一步感受这位华侨老人喜爱梅花,热爱祖国的情怀。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直奔重点,以点带面,自然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二,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

1、默读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

(1)外祖父为什么喜爱梅花

(2)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把你的理解在旁边做批注。

2、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本身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集体交流

教学估计:学生理解的内容

(一)梅花是最有名的花

出示课件:"这梅花……有骨气的呢!"

(1)交流: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文中的句子交流自己对梅花的了解和认识。(指名说)

(教师随机出示梅花图片,体会"不怕风欺雪压")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3)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要求:带着对梅花的喜爱,敬仰之情来读。

(4)默读理解:"她"的含义。(揭示借物喻人的内涵)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感受"它""他"和"她"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她"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为后面的读提升了情感的铺垫]

(5)小结:外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

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

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来源: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

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

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查看全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关于梅花梅花的作文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关于梅花梅花的作文【篇1】

自打小,我的心中就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在百花丛中,中国人偏偏钟爱于牡丹花与梅花呢?后来我徐徐懂了,认为人们爱牡丹是由于它的那份娇艳,可为什么梅花也同样能博得人们的喜爱呢——它不如牡丹的天姿国,菊花的冷傲高洁,月季的娇艳浮华,玫瑰的姹紫嫣红,荷花的高贵典雅.……太多的不及,更令我费解的是它居然名列四正人之首。

时光的变迁,引来了又一度的冬天,我意外的发现,那平时绝不起眼的梅花,甚至还让我带着几分厌恶的梅花竟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中傲然挺立枝头,“真是不可思议!"我惊讶的叫道。此刻的我已顾不得窗外凛冽的寒风与家人的阻拦套上棉衣就奔出了家门,踩着厚厚的积雪,行动艰难的走近了梅花,伸出原来紧缩在衣袖里的手,爱抚着那看似娇弱的花瓣——此刻的我似乎闻到了弥漫在天地间那股令人痴醉的清香。那花瓣已冻得冰冷,我生怕在挨到这玉琢冰雕似的花瓣的瞬间,它会变为披发落一地的碎片。面前的梅花与往日显得截然不同,它变得朵朵冷艳,缕缕暗香,雪白无瑕,像骄傲的白天鹅吃立于冰雪之间.…….总之,那种美无法用语言来表述清晰,只能靠你自己去感触感染,去领会,去发现它那独特的韵味。

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历代的文人墨客要用大量墨笔去赞美它,为什么百花丛中它能够赢得人们心中的一席之地。由于它可贵的精神,它那令人震撼的生命力。它不屈不挠,不甘服于严寒与冰雪的压迫。它强盛的生命力支持着它去抗争,去挣脱命运的枷锁,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在现实糊口中,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在难题眼前不被打倒,运用自身的气力与难题作斗争。而我们华夏子孙不也恰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在世界的舞台上划出一个又一个绚丽的舞步的吗?

关于梅花梅花的作文【篇2】

风雪不能使她屈服,严寒战胜不了她的意志,孤傲不能阻止她的绽放。她就是——梅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是用来赞美那芳香馥郁的梅花的,可谓是字字铿锵有力。学习不也是这样的吗?若没有背后的勤奋耐劳,怎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若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么能披发发出那沁人肺腑的芬芳?

那一缕缕暗香是承受着怎样的压力才绽放的啊!风雪中,只有她傲然挺立在茫茫的白色之中。其中的滋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吹画、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的方法,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2、喜欢吹点画,体验吹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墨汁、红色颜料,图画纸、毛笔、彩笔,抹布,吸管,展板。 2、雪中腊梅的图片,点吹腊梅花的示范画。 3、梅花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敢看腊梅花的课件,让幼儿通过观察对腊梅花有初步认识,欣赏腊梅花的美,接着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腊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状颜色。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激发幼儿学习吹点画的热情。 2、教师讲解示范吹点腊梅花的方法,并详细讲解。 (1)先用毛笔蘸棕色的颜料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对着颜料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吹时用力要适度,主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 (2)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腊梅花的花瓣。点画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层次,不能出现排队现象。点画后及时擦手。 (3)用彩笔添加花心。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展览作品。用幼儿作品布置教室。鼓励、激励不同水平的孩子。 5、活动延伸欣赏古诗《梅花》。

查看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 教案和课件设计质量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范文资讯网编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您编辑出这篇“有趣的昆虫教案”的文章,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趣的昆虫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对昆虫的兴趣产生浓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对昆虫特征的了解

活动准备

昆虫图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幼儿说了许多自己知道的昆虫,也观察了图片上各种各样的昆虫。

2、 我和幼儿总结昆虫的主要特征是:三对足、一对触角、一对翅膀、还有头、胸、腹。

3、 两位小朋友提出了疑问:“蚕宝宝没有翅膀、没有触角为什么也是昆虫呢?”

4、 平时幼儿常见的只是蚕宝宝的幼虫,对蚕宝宝的成虫很少了解,于是我便简单地告诉他们蚕宝宝长大了便有翅膀了。

5、 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课后想到上午的回答是否太简单了,孩子们能理解吗,而且,我还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将非昆虫类的蜘蛛当作昆虫介绍给了幼儿,使他们形成了错觉。于是我立刻生成了新的活动《昆虫保安大队》,为幼儿提供了蚕宝宝生长过程的标本、图片,同时还详细的向幼儿介绍了关于昆虫和非昆虫的知识。

有趣的昆虫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二、活动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打一动物)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

查看全文>>>

梅花

初一美术教案

傲雪梅花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悉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2)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绘画中的笔墨韵味以及感受到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重点:对中国画的欣赏与体会

难点:用水墨绘画语言来传递感情

讲课类型:综合运用

教具、参考书:课件、《线条的世界》、《美的历程》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请说出一句形容梅花的诗词,并且解释诗词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设计说明:1.以组为单位采取竞答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2.引用有关梅花的诗词来导入,通过对诗词的分析让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点到“岁寒三友”、“四君子”等中国画常用的题材及这些题材所反映的人格精神。

展开:

a.中国画常识[结合课件讲解]

一.提问:如何欣赏中国画?

设计说明: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总结如何欣赏中国画,可以从书法、印章、布局、内涵、诗句等几方面来评叙。

二.国画表现

根据题材国画可分为:山水、动物、花鸟画、人物画。

根据制作技巧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设计说明:运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三.国画流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独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画派。

被称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无论在审美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他们的老师高剑父,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关山月的超越首先在于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这是“岭南画派”绘画革新的灵魂。

关山月的第二个超越,就是以写生为基础,不断的求新求变。这也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秘。关山月的国画成就,来自两方面,一是重视写生,眼界开阔,感触新鲜,它饱含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画家情怀,由于立意不凡,因此显得格调高雅。二是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画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就有理论作指导,有比较、有鉴别,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子。他在艺术上不仅超越了高剑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的丰富。 2、在“点”的基础上学习“点转”的技能,尝试运用点转法画梅花。 3、能综合运用各种色彩表现梅花的美。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形态、颜色的梅花图片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提供不同底色的宣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你们去过梅花山吗?漫山遍野的梅花给你什么感觉? 2、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梅花图片。 (1)欣赏、交流梅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梅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梅花有哪些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五瓣,嗣起来像一个圆,中间有花蕊) 教师:梅花都开了吗?它们长在树的什么地方? (2)欣赏、感受国画大师的梅花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国画大师画的梅花图,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用色、布局、添画……) 3、幼儿尝试探索、学习梅花的画法,教师示范小结。 (1)教师:梅花可以怎幺画呢?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点转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浓墨丽花蕊。 4、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想画一幅怎样的梅花图?怎么才能把梅花画得更好看?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这些纸有什么特别之处? 5、集体欣赏,引导幼儿侧重从画面的色彩、造型以及细节添画等方面来评价。

查看全文>>>

1、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2、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3、枝上露,溅清泪。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4、旋小筑、吴宫闲地。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5、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6、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7、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8、雪絮雕章,梅粉华妆。贺铸《画眉郎雪絮雕章》

9、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0、遨头小簇行春队。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11、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12、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13、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李邴《汉宫春梅》

14、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薛昂夫《蟾宫曲雪》

15、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16、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吴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17、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陆游《朝中措梅》

18、为伊写在春风扇。周纯《菩萨蛮题梅扇》

19、梦十里、梅花霁雪。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20、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21、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2、念嘶骑、今到何处。袁去华《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2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24、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25、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26、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27、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28、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谢朓《咏落梅》

29、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孙道绚《滴滴金梅》

30、彦修,钱塘人,名时敏。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31、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32、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吴文英《天香蜡梅》

33、客子短篷无据,倚长风挂席。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34、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35、吟望久,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

2.体验点画的快乐。

3.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初步了解梅花结构特征。

(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

二、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1)老师示范每一个步骤并进行详细介绍,幼儿要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成果展示。

查看全文>>>

有趣的梅花桩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有趣的梅花桩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有趣的梅花桩教案、2024有趣的梅花桩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