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2024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

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

课题名称:剪圆和椭圆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

b.教学生学会剪圆和椭圆。

c.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培养爱动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材料:印有圆和椭圆的薄纸和厚纸;薄纸、厚纸、彩纸。

工具:剪刀。

教具:圆和椭圆的纸样。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使用剪刀剪圆和椭圆。”

(出示课题:剪圆和椭圆)

(二)教学生认识圆和椭圆

1、出示圆和椭圆的纸样。帮助学生认识圆和椭圆使学生能分清这两种形状。

2、出示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和椭圆的纸样和实物,让学生辨认。

(三)指导学生学习剪圆和椭圆

师:“同学们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是喜洋洋贴纸,剪得好的同学就奖励一张。”

1、指导学生把印在薄纸上的圆和椭圆剪下。再指导学生把印在厚纸上的圆和椭圆剪下。剪圆时,拿纸的左手将纸慢慢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右手握剪刀沿着圆的边缘线剪,剪的动作要小。

2、指导学生顺着纸上画的弧线练习剪。

(四)总结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剪刀的使用越来越难了,这要求同学们要更加仔细了。我们下节课继续练习剪圆和椭圆。”

查看全文>>>

课题名称:剪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

b.教学生学会剪三角形。

c.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培养爱动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材料:印有三角形的薄纸和厚纸;薄纸、厚纸、彩纸。

工具:剪刀。

教具:各种三角形的纸样、小队旗、五角星。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直在学习使用剪刀剪不同的形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使用剪刀剪三角形。”

(出示课题:剪三角形)

(二)教学生认识三角形

1、出示三角形纸样。指导学生认识三角形:三角形是三条边夹三个角。有各种各样的三角形。

2、出示各种三角形的纸样和实物(加进别的图形),帮助学生辨认。

(三)指导学生学习剪三角形

师:“同学们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是喜洋洋贴纸,剪得好的同学就奖励一张。”

1、指导学生把印在薄纸上的三角形剪下。再指导学生把印在厚纸上的三角形剪下。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角剪掉。

2、把正方形纸依对角折成两个三角形,指导学生沿折叠痕迹剪开。

备课时间:4月21号

上课时间:4月22号

查看全文>>>

课题名称:剪长方形、正方形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

b.教学生学会剪长方形、正方形。

c.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培养爱动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材料:印有长方形、正方形的薄纸和厚纸;薄纸、厚纸、彩纸。

工具:剪刀。

教具:彩色长方形、正方形的纸样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在前两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剪直线,有了这个本领,就能剪出不同的图形来,这是很有意思的。今天,老师教你们学剪长方形和正方形。”

(出示课题:剪长方形、正方形)

(二)教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1、出示彩色长方形、正方形的纸样。示范讲述: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的对边一样长,两条短的对边一样长,有四个角,都一样大。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也有四个角,都是一样大。

2、出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辨认。

(三)指导学生学习剪长方形和正方形

1、指导学生把画在薄纸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再指导学生把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剪到角的夹边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角剪掉。

备课时间:4月15号

上课时间:4月16号

查看全文>>>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训练学生双手灵活,培养学生注意个人卫生的意识。能帮助老师打扫班级卫生。 1.《剪直线》 2.《剪长方形、正方形》 3.《剪三角形》 4.《剪圆和椭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二、教学要求: 1、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会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增强双手灵活。 3、反复练习掌握步骤。 四、教学难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六、教具: 课件、挂图、实物 七、课时安排:6课时 备课时间:3月26号 上课时间:3月28号 课题名称:剪直线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 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 b. 教学生学会在纸上剪直线。 c. 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培养爱动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材料:薄纸、厚纸、彩纸。 工具:剪刀、铅笔、尺,每个学生各一把(只) 教具:画好直线的纸、有折叠痕迹的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我们上美工课时常常要把纸剪开,用什么工具剪?” 出示剪刀。“剪刀还有哪些用途?”(做纸工、剪指甲、裁布、裁制衣服)  师:“你们会使用剪刀吗?谁来试试看?” 师:“同学们还都不会使用剪刀。今天我就来教你们学习使用剪刀。” (出示课题:使用剪刀) (二)教学生认识剪刀 帮助学生了解并记住剪刀

查看全文>>>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训练学生双手灵活,培养学生注意个人卫生的意识。能帮助老师打扫班级卫生。 1.《剪直线》 2.《剪长方形、正方形》 3.《剪三角形》 4.《剪圆和椭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二、教学要求: 1、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会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增强双手灵活。 3、反复练习掌握步骤。 四、教学难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六、教具: 课件、挂图、实物 七、课时安排:6课时 备课时间:3月26号 上课时间:3月28号 课题名称:剪直线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 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 b. 教学生学会在纸上剪直线。 c. 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培养爱动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材料:薄纸、厚纸、彩纸。 工具:剪刀、铅笔、尺,每个学生各一把(只) 教具:画好直线的纸、有折叠痕迹的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我们上美工课时常常要把纸剪开,用什么工具剪?” 出示剪刀。“剪刀还有哪些用途?”(做纸工、剪指甲、裁布、裁制衣服)  师:“你们会使用剪刀吗?谁来试试看?” 师:“同学们还都不会使用剪刀。今天我就来教你们学习使用剪刀。” (出示课题:使用剪刀) (二)教学生认识剪刀 帮助学生了解并记住剪刀

查看全文>>>

课题名称:剪长方形、正方形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

b.教学生学会剪长方形、正方形。

c.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培养爱动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材料:印有长方形、正方形的薄纸和厚纸;薄纸、厚纸、彩纸。

工具:剪刀。

教具:彩色长方形、正方形的纸样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在前两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剪直线,有了这个本领,就能剪出不同的图形来,这是很有意思的。今天,老师教你们学剪长方形和正方形。”

(出示课题:剪长方形、正方形)

(二)教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1、出示彩色长方形、正方形的纸样。示范讲述: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的对边一样长,两条短的对边一样长,有四个角,都一样大。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也有四个角,都是一样大。

2、出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辨认。

(三)指导学生学习剪长方形和正方形

1、指导学生把画在薄纸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再指导学生把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剪到角的夹边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角剪掉。

备课时间:4月15号

上课时间:4月16号

查看全文>>>

课题名称:剪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使学生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

b.教学生学会剪三角形。

c.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剪刀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教育学生要爱护剪刀,注意安全。培养爱动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材料:印有三角形的薄纸和厚纸;薄纸、厚纸、彩纸。

工具:剪刀。

教具:各种三角形的纸样、小队旗、五角星。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直在学习使用剪刀剪不同的形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使用剪刀剪三角形。”

(出示课题:剪三角形)

(二)教学生认识三角形

1、出示三角形纸样。指导学生认识三角形:三角形是三条边夹三个角。有各种各样的三角形。

2、出示各种三角形的纸样和实物(加进别的图形),帮助学生辨认。

(三)指导学生学习剪三角形

师:“同学们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是喜洋洋贴纸,剪得好的同学就奖励一张。”

1、指导学生把印在薄纸上的三角形剪下。再指导学生把印在厚纸上的三角形剪下。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角剪掉。

2、把正方形纸依对角折成两个三角形,指导学生沿折叠痕迹剪开。

备课时间:4月21号

上课时间:4月22号

查看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小学数学除法教案合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小学数学除法教案 篇1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内容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部分,详见。

口算

几百几十的数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没有余数)

稍难些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积不超过100)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没有余数)

笔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一位数、商里有0或没有0)

估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解决实际问题

用除法计算的一步问题或两步问题(分步解答)

四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安排上以笔算为主线,让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交叉进行、有机结合。全单元内容大致分三段编写:第一段教学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这一段里着重让学生体会笔算的方法,同时教学几百几十的数除以几十和稍难些的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等口算。第二段教学三位数除以非整十的两位数,着重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试商方法。第三段着重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估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1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以笔算方法为重点,由易到难,作了十分细致的安排;把口算、估算和笔算优化组合、融为一体;注意知识的实际应用。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教学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然后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充分体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里,以最容易的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为起点,逐步发展到非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里,从商的个位上不是0发展到商的个位上是0,充分展开了学生认知的建构过程。

(1)先口算或者先估算,然后教学竖式计算,有利于学生理解商的位置。

第1页的例题第一次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先让学生口算6020,在知道商是3以后再用竖式计算。试一试中9620的被除数是非整十的两位数,而且有余数,教材用填方框的形式辅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15030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把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作为主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迈好第一步。由于笔算6020和9620、15030时学生已经知道商是几,

查看全文>>>

春晖四方,桃李天下,上课之前备好教案是每一位教师的必须要做好的工作,真正的教案是写给自己的、是自己做好教学工作的案头必备材料,写好教案有什么好方法?范文资讯网的编辑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小学数学乘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1)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认识乘法(1))

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图。

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竖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几个几相加。

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吗?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横着看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得数相同。

3、教学例2

出示例2图

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

查看全文>>>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平时就要使用巧妙的教学技巧,同时提前做好教案,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范本(一)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后面学习梯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及立体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移、补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生:剪刀、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一、谈话

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怎么知道?(黑板上写着)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师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二、自学互学,探究新知

(一)引出数学思想方法,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数学家们动手实验得来的,今天,你们想不想像数学家一样,自已动手实验,找到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想)研究是要讲究方法的,今天的研究,我们将要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呢?大家能猜到吗?

2、师:下面请大家做一道练习。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谁能勇敢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生答: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9×5=45m2)

师:利用公式计算面积非常地快。(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并贴一个长方形的图)

师:那第二个图形呢,谁能用*快*简捷的方法算出它的面积?(生:把中间的图形移到下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计算面积,10×6=60m2)

师:还有别的移法吗?(师课件演示另一种移法)看一看,这样移,可以吗?3、师:刚才这位同学非常机灵的把原来的组合图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再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2024小学数学导入技能微格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