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个人简介 > 导航 >

述职报告个人简介,2024述职报告个人简介模板

述职报告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的,怎么进行自我介绍才会更加地吸引人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个人简介的自我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人简介的自我介绍【1】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excel,word等办公软件。

普通话标准,能用英语自如交谈,发音清晰,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及翻译的能力。

英语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口语已过pets4级(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口语流利,能够和客户直接沟通;熟悉办公软件操作,打字速度较快;做事细心,负责、抗压能力强,喜欢挑战自我,突破自己!

本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责任感强,热爱集体,能恪守以大局为重的原则,愿意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具备奉献精神。

本人在工作中细心严谨,踏实肯干,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并密切配合上级及同事圆满完成了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和任务。

在工作上极具团队精神,注重团队合作。

具备独立自主完成工作的能力。

在技能素质上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自身发展,以确保胜任当前工作。

本人热爱管理,对事业执着,在大型企业工作多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与培养,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出色个人领导魅力,能够形成团队凝聚力,善于培训团队的业务知识及团队合作能力;

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集体荣誉感强,富有团队精神。

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分析综合、理解能力,善于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富有责任心与进取心,为人真诚,思维敏捷。

专业素质高。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过硬的实践能力,具备一的自学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

社会适应良好,喜欢迎接挑战。

能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

做事认真、负责、踏实;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待人诚恳;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好;性格开朗、乐观;团结友好、实事求是、知错能改。

组织能力好,执行能力强。

本人个性随和,性格开朗、谦虚 自律 自信,热情大方,喜欢交际、旅游。

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善于团队工作合作精神。

并从事制造业管理工作多年, 具有丰富的工厂管理实操工作经验。

本人性格开朗,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的

查看全文>>>

《狼图腾》,作者姜戎。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作家姜戎以史诗般的叙述手法和深邃的人文胸怀吟唱了一曲游牧文明和草原生态的挽歌。[1]

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该书在中国出版后,被译为30种语言,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截至2014年4月,在中国大陆再版150多次,正版发行近500万册,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获得各种奖项几十余种。海内外报刊和网络新媒体对《狼图腾》的研究论文和论著有上千篇、种。

创作背景

姜戎出生于干部家庭,少年时期受过专业绘画训练,深受俄罗斯文学、电影和油画的影响。青年时期经历过文化革命。关心国家大事和政治运动和思潮,而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又使他多次受到挫折,因而铸锭了他凝重大气的创作风格。叙事宏大、细节丰富、主题多意,有跨越地域文化和民族信仰的人类化意义。

在1960、1970年代,姜戎喜欢前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哥萨克人的文化和蒙古文化很接近,那种自由、豪放、刚强的民族性格,给姜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姜戎终于提笔写《狼图腾》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因为对草原的热爱。

1967年自愿到内蒙古额仑草原牧区插队落户。1978年返回北京,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正像小说中的主人公陈阵一样,姜戎在草原上与狼生活达十一年之久。他掏过狼窝、养过小狼、亲眼目睹过狼与黄羊、狼与人、狼与马群的大小无数次战役。正是狼的品质和草原人对狼的图腾崇拜,以及13世纪蒙古骑兵的征战之谜,使姜戎沉迷其中达30年之久,最后用了差不多6年的时间创作了小说《狼图腾》。

献给:卓绝的草原狼和草原人

献给:曾经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姜戎

内容简介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大陆内蒙古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这里的蒙古牧民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态特点,他们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养着牛、羊,与成群的强悍的草原狼共同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他们憎恨着狼――狼是侵犯他们家园的敌人;他们同时也敬畏着狼――草原狼帮助蒙古牧民猎杀着草原上不能够过多承载的食草动物:黄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他们同时也深深地崇敬着狼――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狼的凶悍、残忍、智慧和团队精神,狼

查看全文>>>

个人简介自我评价

个人简介自我评价【1】

1)个人资历:求职者本人最突出、核心的工作资历,通常20-30写,可作为整个的概括;

2)工作技能与专长总结:求职者与应聘岗位最匹配的2-3条工作技能与专长,如应聘翻译,可说明自己拥有专业8级证书;

3)工作风格总结:这部分是个人的工作特点,如积极进取,能够克服别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或者擅长数据处理,有敏锐的洞察力等等;

4)个人职业资格总结等: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

个人简介自我评价【2】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企业同步发展。

本人是xx专业毕业生,熟练手绘,熟练cad,3dmax,vray,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熟练办公软件。

懂画施工图,懂一定的对装饰材料和施工方法。

本人乐观开朗, 积极好学,健谈,有自信,具有设计的创新思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

我虽刚刚毕业,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尽管我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我会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通过两年的社会生活,我成长了很多。,我对自己这两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思想方面,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我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过程中,感觉到了办公室文员这一职位在企业运转过程起着衔接与协调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办公室文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要有甘当无名英雄的气概。办事要公道,忠于职守并在工作中努力掌握各项技能。

三年的军校生活,使我懂得了纪律得重要性,锻炼了我的意志;乐观向上,大方开朗,热情务实;善

查看全文>>>

简介自我评价范文【一】

本人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企业的日常账务处理、结转损益、核算成本、计缴税款、算账、报账等工作,所学的专业课程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懂得手工做账和电算化记账,电脑操作熟练,熟悉金碟、用友、office、vfp、网业设计等软件操作;外语水平较好,具有一定的英语对话、阅读能力,取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本人社交能力强,人际关系好,适应、学习能力强,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实守信、热情大方,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多年的任职干部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工作、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我愿意竭尽自己的才能为本公司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本人性格开朗、踏实、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喜欢在空余的时间看书和听音乐,从中减轻平时学习中带来的压力,还可以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

积极并不断进取是我做事的原则,谦虚和谨慎是我的优点,懂得不断从生活和学习中提高和完善自己。

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承压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交际。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工作效率高,并可通过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不断自我激励。

管理理论知识结构牢固,能充分并成功的运用于实际中;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希望能更好的把自己的所学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

简介自我评价范文【二】

我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人,勤奋而负有责任感,认准的事情很少会改变或气馁,做事深思熟虑,信守承诺并值得信赖。

—我依靠理智的思考来做决定,总是采取客观、合乎逻辑的步骤,不会感情用事,甚至在遇到危机时都能够表现得平静。

—我谨慎而传统,重视稳定性、合理性;我天生独立,需要把大量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并希望其它人也是如此,善于聆听并喜欢将事情清晰而条理的安排好。

—我喜欢先充分收集各种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去综合考虑实际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运用理论去解决。我对细节非常敏感,有很实际的判断力,决定时能够运用精确的证据和过去的经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非常系统有条不紊,对那些不这样做的人没有耐心。

可能的盲点:

—我非常固执,一旦决定的事情,会对其他的观点置之不理,并经常沉浸于具体的细节和日常的操作中。

—我看问题有很强的批判性,通常持怀疑态度,我需要时常的换位思考,更广泛的收集信息,并理智的评估自己的行

查看全文>>>
吴敬梓简介

学习总结(1):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正因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述现实的讽刺手法,因此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1]因此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1735),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学习

习总结(2):[由整理]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wjngzǐ(1701~1754年),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因此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爱情过后

生平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

查看全文>>>
归有光简介

学习总结一:

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昆山(今属江苏)人。9岁能属文,后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故。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嘉靖二十一年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因采用古教化法治民,听讼时引妇女儿童围观,用吴语断案。以抗拒上司命令,被迫离职,转为顺德府通判,管理马政。后为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瘁致疾,卒于南京。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户外,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必须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口而言,多民俗歌谣,悯时忧

忧世之语,盖大雅君子之所不废者"(《沈次谷先生诗序》)。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自己"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自己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自然。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

风味,超然当名家矣。"还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由整理]

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到达资料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资料空洞,思想陈腐。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

查看全文>>>
李秀成简介

参考一: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1864)中国太平天国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咸丰元年(1851)参加太平军。1863年6月16日,天京城破,他保护幼主突出重围后被俘。写有长篇供词,记述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甚详,但流露出偷生乞怜情绪,不久被杀害。

参考二:

李秀成简介[由整理]

李秀成(1823~1864年),初名李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齐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遇害。

参考三:老干部工作总结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851年,他参加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保举他为右四军帅,不久又被升任为后四监军,驻防天京城外高桥。同年秋,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得到石达开的见爱。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委为地官副丞相。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

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遭到严斥并革除封爵。1858年,他任后军主将,和陈玉成等一齐主持军事工作。第二年,被封为忠王。1860年夏,李秀成又和陈玉成、李世贤再次大破江南大营,先后攻占常州、苏州、嘉兴、松江等地。不久,李秀成率领一支太平军攻到上海近邻。第二年1月,他再次率军进攻上海。由于天京告急,6月撤兵回救。1863年,天京形势十分危急。李秀成从丹阳回天京,力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听。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写了供状,阿谀颂扬曾国藩。在供状里,他还记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并向曾国藩提出收齐十要和防鬼反为先的推荐。在他写完供状的当天,曾国藩就把他杀死。

查看全文>>>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简介(一):

郑成功,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军事将领,民族英雄,曾横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在台湾的驻军,成功收复台湾,关于这位民族英雄,这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由整理]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郑成功简介(二):

郑成功简介

作者:

郑成功

(1624~1662)明清之际抗清名将,民族英雄。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

建南安东)石井乡人。本名森,字名俨,号大木。父郑芝龙到日本经商,娶田川氏(一作翁氏)为妻。郑成功于明天启四年(1624),在日本平户(今长崎县松浦郡)出生;七岁时返国,在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从师学习。自幼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崇祯十七年(1644),在南京国子监读书。南明弘光覆亡前夕,郑成功回到福建。时南明唐王朱聿键建都福州,建元隆武。郑芝龙领郑成功晋见隆武帝,隆武帝见其少年英俊,便赐姓朱,封忠孝伯,人称国姓爷。又令挂招讨大将军印,镇守仙霞关等军事重地。郑成功于顺治五年(1648)四月率军攻克同安县。七年,计杀盘踞厦门的郑联,遂以厦门为抗清基地。八年,郑成功率兵南下广东,清兵乘虚偷袭厦门。郑成功星夜赶回,处死留守厦门失职的堂叔郑鹏,复踞厦门。十年五月,清军攻海澄,郑成功率军死守,击退清军。十一年二月,清廷遣使携海澄公印招抚郑成功;八月,又遣使者及其弟郑渡、郑荫前来劝降;郑成功均坚决拒绝。十四年,南明永历帝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招讨大将军。十五年七月,郑成功率兵十余万,大

查看全文>>>
刘禹锡简介

总结归纳精选(1):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1]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之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总结归纳精选(2):[由整理]

刘禹锡简介

总结归纳精选(3):感人的话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

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构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简介节约用电的广告语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

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之后又登宏词科。

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

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

查看全文>>>
晏殊简介

总结归纳精选(1):

晏殊简介

晏殊【y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总结归纳精选(2):[由整理]

晏殊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汉族,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代表作品有《清平乐红笺小字》、《踏莎行小径红稀》和《清平乐金风细细》等。后进生转化措施

总结归纳精选(3):

晏殊简介

晏殊(991~1055)齐组词

中国北宋重臣,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景德进士,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晏殊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迹平平。然而在文坛上却有建树。只是诗文集今已不传。晏殊最负盛名的是词。今存词130余首,全为小令,无慢词。他的词大部分是在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资料多取四季景物、男女恋情、欢愉情趣,以及流连诗酒,歌舞升平,题材较狭窄。但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形象明朗,意境清新。他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浣溪沙》)皆为工妙之语,千古传诵。晏殊词的风格,既吸收花间派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承袭了其清俊疏淡的特色,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晏殊原有文集240卷,已散佚。今存《珠玉词》3卷,毛晋刻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并为1卷。

查看全文>>>

述职报告个人简介

述职报告一般是用来陈述主要业绩业务为主,也用来陈述部门职能职责等。述职报告个人简介栏目提供大量述职报告个人简介、2024述职报告个人简介、述职报告个人简介模板等内容,帮助大家解决述职问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