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石灰吟的诗意 > 导航 >

石灰吟的诗意

今天我读了古诗<石灰吟>.

这首诗的诗句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明朝诗人于谦作的一首诗.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来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此诗有坚定不屈的笔意.

石灰看似寻常,却蕴藏着不畏艰险,不怕磨难的高尚品格.于谦确实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实践了自己的伟大志向.盖棺论定,于谦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浩然正气!

查看全文>>>

最近我们学习了《石灰吟》这首诗,诗开始借石头历经千锤万凿从深山采出,被烈火烧成了石灰的制作过程,抒写了自己不怕各种打击,不畏任何狂风恶浪的坚强意志。诗的前两句也是诗人一生艰难的艺术写照。后两句借石灰化成浆水使墙壁雪白的功能,比喻自己即使惨遭迫害,粉身碎骨,也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自始至终保持高尚的品质,清白的节操,使之长留后世。

通过学习,我由石灰想到,作为石灰就有着如此高尚的品质,我们身为人类又该怎样做呢?

平时,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生活上,父母对自己的事情一切包办,什么家务也不做,这样与石灰比起来,我们真是无地自容。

我相信学习了这首诗后,无论干什么事我都会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敢接受生活的考验,多做一些令人赞扬的好事,成为一个与石灰一样不论遭受到多大迫害,多大伤害也始终保持原则的人。

但是这不是靠最说的,是要有实际行动的,我一定不会失言,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查看全文>>>

最近我们学习了《石灰吟》这首诗,诗开始借石头历经千锤万凿从深山采出,被烈火烧成了石灰的制作过程,抒写了自己不怕各种打击,不畏任何狂风恶浪的坚强意志。诗的前两句也是诗人一生艰难的艺术写照。后两句借石灰化成浆水使墙壁雪白的功能,比喻自己即使惨遭迫害,粉身碎骨,也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自始至终保持高尚的品质,清白的节操,使之长留后世。

通过学习,我由石灰想到,作为石灰就有着如此高尚的品质,我们身为人类又该怎样做呢?

平时,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生活上,父母对自己的事情一切包办,什么家务也不做,这样与石灰比起来,我们真是无地自容。

我相信学习了这首诗后,无论干什么事我都会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敢接受生活的考验,多做一些令人赞扬的好事,成为一个与石灰一样不论遭受到多大迫害,多大伤害也始终保持原则的人。

但是这不是靠最说的,是要有实际行动的,我一定不会失言,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查看全文>>>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导入 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

查看全文>>>

甲乙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就甲方向乙方采购石灰石粉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石灰石粉采购合同,以便共同遵守。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石灰购销合同范本,欢迎参考!

石灰购销合同范本一

甲方:大冶市舜天贸易有限公司

乙方:大冶市众百利太平冶金原料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就甲方向乙方采购石灰石粉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石灰石粉采购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产品名称:石灰石粉。

二、合同期限:本合同自2xxx年1月1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止。

三、合同价格及付款方式:

1、石灰石粉到厂价(一票制):人民币93.5元/吨(含17%的增值税及运费),合同期内甲方享有适时调价权利。

2、结算方式:乙方凭西塞山电厂计磅单和检验单申请付款,甲方按合同(附件

二)考核后办理脱硫石灰石粉货款结算手续。

3、付款方式:每月付款一次,付款前乙方应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17%)。

四、石灰石粉的质量和数量

1、石灰石粉的质量标准

乙方必须提供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满足西塞山电厂质量要求的石灰石粉,具体技术指标见附件一。

2、石灰石粉的供应数量

乙方日常供应的石

石灰石粉数量必须服从西塞山电厂生产需要的调运安排,甲方按生产计划提前1-2天通知乙方。

乙方生产、供应能力必须满足西塞山电厂的生产需要,年供应量不超过西塞山电厂需求总量的40%。

五、石灰石粉的计量方法

1、石灰石粉的计量单位(净重):吨

2、石灰石粉的计量以西塞山电厂地磅计量为准。

3、计费重量(净重)=重车重量-空车重量

六、石灰石粉的验收

1、重量验收:脱硫石灰石粉到厂验收时甲乙双方必须办理交接手续。交接双方责任人在西塞山电厂地磅房当场计量,双方在共同确认的计磅单上签字,计磅单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

2、质量验收:乙方提供的每车石灰石粉,须在双方的监督下随机提取三份样品,以西塞山电厂的检验为依据。

七、石灰石粉的交货期限和交货地点

1、乙方按照甲方提供的生产计划安排及通知要求,按时将石灰石粉运达交货地点。

2、交货地点:西塞山电厂。

八、双方有关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按时保证西塞山电厂石灰石粉的供应量,因乙方供货不及时影响西塞山电厂生产造成损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损失。

2、乙方如因故不能按时供应的,应提前5天通知甲方并取得甲方同意方可。

九、

查看全文>>>

1、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7、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8、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1、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

14、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5、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6、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7、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8、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1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20、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21、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2、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

23、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齐已《中秋月》

2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25、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6、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7、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8、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9、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0、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1、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32、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34、皎皎秋空八月

查看全文>>>
咏柳的诗意

总结精选(1):

咏柳的诗意

《咏柳》

作者:贺知章[由整理]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那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必须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那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诗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轻柔的柳枝垂下来,

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先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之后构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

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着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能够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完美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总结精选(2):

《咏柳》一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古诗,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盼。这天,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咏柳诗意,一齐来学习一下。

查看全文>>>

诗意的句子

1、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

2、日落花无颜,闭门夜难眠。待到重阳天,他乡月更圆

3、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4、谁在春日艳阳的午后,轻抚你穿过飘扬秀发的手。谁在无数个黯然的白夜,带走独斟酌饮的酒,把浓烈的温度,狠狠的烧进胸口。谁把一季又一季的绿色原野,揉碎成泥土中潮湿的腐朽。

5、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6、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7、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8、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

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0、如果回忆象钢铁般坚硬那么我是该微笑还是哭泣,如果钢铁象记忆般腐蚀那这里是欢城还是废墟

11、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

12、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13、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14、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的话,我宁愿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

15、全世界的人都离开你了我也会在你身边,有地狱我们一起猖獗。

16、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17、天空的飞鸟,是你的寂寞比我多,还是我的忧伤比你多,剩下的时光,你陪我,好不好,这样你不寂寞,我也不会忧伤。

18、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19、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逢,天地永存。

20、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1、大提琴的声音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22、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间刻度的尾部。

23、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24、朋友总是为你挡风遮雨,如果你在远方承受风雪,而我无能为力,我也会祈祷,让那些风雪降临在我的身上。

25、飞机场的一会儿就停止了,这里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飞,匆

查看全文>>>
秋思的诗意

精选阅读一:

秋思

《秋思》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由整理]

【前言】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述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应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台湾骂人的话

【注释】

⑴家:一作归。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⑵行人:指送信的人。民主评议党员总结

⑶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翻译】

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心事永远说不尽,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

【赏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十分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

、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能够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状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以前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刻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

查看全文>>>
凉州词的诗意

【学习总结(1)】

《凉州词》

作者:王翰

原文:[由整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要的幸福很简单

注释:

1、凉州词:乐府曲名。

2、夜光杯:玉制的酒杯。那里指精美的酒杯。公司寄语

3、沙场:战场。

诗意: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

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

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

如我醉倒在战场上,

请君莫笑话我,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二、《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

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

好像与白云连在一齐;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

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先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学习总结(2)】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公元688年,卒于742年,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王隆之任北魏绛州刺史时,始占籍绛郡(在今山西新绛)。唐开元初年,王之涣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