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社会常识课教案 > 导航 >

社会常识课教案,2024社会常识课教案

一节课是否上的好不是教师的讲课能力,而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教小班常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教小班常识教案(一)

课题:我会洗脸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洗脸的步骤。

2、让幼儿知道每天洗脸的重要性,养成洗脸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宝宝洗脸图片、娃娃一个、幼儿人手毛巾(手帕)一条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头儿肩膀膝盖脚。

2、设置情景,导入活动。

--"呜呜..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有人哭声..)原来是娃娃美美啊!我们去看看美美为什么哭?"--齐问:"美美你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啊?"原来啊美美在外面玩,把小脸弄脏了,美美可爱漂亮了!你们说怎么办啊?(引出应该洗干净)--那哪位小朋友会洗脸啊?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洗脸的?

3、进一步演示,进行操作。

--刚才小朋友是这样洗脸的,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给美美洗脸吧!

--美美怎么还在哭啊?我们听一听怎么了?(引出进一步讨论)--原来还有一些地方没洗干净,看看是什么地方吧!

4、出示图片(对于难洗的部位进行放大,如眼窝、鼻翼、耳根等。)--美美的脸终于洗干净了,美美谢谢小朋友了!小朋友你们的脸洗干净了吗?你们会不会洗脸呀?

5、幼儿再次尝试洗脸,教师进行指导。

--利用毛巾让每位幼儿都尝试洗脸。

6、结束。

--怎么样让我们的小脸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啊?(每天洗脸)--那小朋友们一定要坚持每天自己洗脸,告诉爸爸妈妈自己会洗脸了。

幼教小班常识教案(二)

课题:我喜爱的动物

一课时

教 具:多煤体课件、自制动物图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记忆,认识动物的形象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在练习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人文主题)

3、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编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出示动物的某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教师可提示动物的某些特征或生活习性供学生参考)

2、谈谈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才能达到生态平衡?)

3、讨论 “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硫酸烧伤黑熊事件” “这种行为对吗?”

二、欣赏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查看全文>>>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需要增加一些生活常识,通过简单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到简单的事物,那么都有哪些比较适合幼儿的常识教案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生活常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生活常识教案(一)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多吃糖会蛀牙,知道吃完甜食及进餐后要漱口。

2、愉快地参与活动,学习用捏、压的方法制作“牙齿”。

二、活动准备

面粉团(两杯面粉、一杯水、一勺油揉捏制成)。

三 、活动过程

1、听咚咚的故事。

咚咚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很喜欢吃糖,每天要吃很多很多的糖。今天吃点心时,咚咚才咬了一口冰淇淋,牙齿就痛起来了,“哎哟!我不能吃冰淇淋了!”咚咚一边捧着脸,一边看着冰淇淋一点点地融化,难过地哭了。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原来咚咚的嘴里有好多颗蛀牙。

2、讨论咚咚蛀牙的原因。

咚咚为什么会长满蛀牙?

你的牙齿会痛吗?怎么样使自己的牙齿健健康康?(少吃糖,吃完甜食和饭后要漱口,每天要刷牙)

3、给咚咚装一口健康的牙。

观察同伴的牙齿,互相看看牙齿在嘴巴里是怎么排列的。(一颗颗牙齿在嘴巴里像好朋友一样,手拉手排着队)

将小颗面粉团揉捏成圆小球,再用手指轻轻压扁,制成“牙齿”。然后将“牙齿”粘到“咚咚”的“大嘴巴”里,上面一排,下面一排,整整齐齐地排好队。

四、健康牙齿展览会

将每个幼儿的作品放置在活动室一角的桌面上。

请幼儿观察、比较,说说谁装的牙齿看上去最健康。

五、建议

1、为了制作“牙齿”,幼儿会自发产生观察牙齿的愿望。这种情景化、生活化的活动适合幼儿主动学习。

2、向幼儿讲述咚咚的经历,将多吃糖会蛀牙的生活常识自然地渗透在其中。

3、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乏,讨论蛀牙的原因会比较困难,教师可通过“医生告诉我们”的口吻让幼儿明白如何使自己的牙齿健康。

4、幼儿制作的“牙齿”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对他们来说制作整齐的“牙齿”难度很大,教师可不作要求。这个活动的关键是让幼儿自发产生观察牙齿的需要,并体验制作“牙齿”的快乐。

小班生活常识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

2、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

3、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感受自我保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龙的由来,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练习舞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环境与材料准备: 1、幼儿搜集有关龙的故事 2、舞龙的录象、饮料筒或布做的龙 3、教学挂图〈龙〉、〈健康-社会〉p2-3

一次备课 1、说说印象中的龙 --你见过龙吗?龙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的样子。 --幼儿欣赏挂图和画册〈龙〉,请幼儿说一说图中龙的样子,龙的各个部位都像什么。 2、听一听龙的由来 --启发幼儿将自己知道的关于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讲解龙的由来,让幼儿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欣赏舞龙表演 --放有关舞龙表演的录象,幼儿欣赏。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龙的。 4、练习舞龙 --幼儿自由组合分成4人一组,并协商分配好舞龙的角色。然后自由尝试舞龙。 --让舞龙配合最好的一组幼儿说说自己的经验。让幼儿懂得合作的团队意识。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

2.知道快乐的重要性,愿意体验并留住快乐。

3.萌发关心他人,愿意为朋友带来快乐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大象盖房子、小兔子、小刺猬、小蜗牛)。

2.轻音乐。

3.画笔、白纸。

4.微笑图片。

5.哭声和笑声的磁带。

活动重点

理解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小客人的方式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听他们是谁?(哭声和笑声)

(2)你喜欢哪一个声音呢?老师也喜欢笑声!

(3)那你们笑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呢?(微笑)

(4)老师看到你们微笑的表情,很高兴,那你们看到老师的微笑呢?

哦,原来微笑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逐幅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请小朋友看一下,这是谁?(大象)它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2)小刺猬和小白兔呢?它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3)小蜗牛怎么了?为什么难过呢?那它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微笑》。

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呢?

小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把微笑送给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3.体验微笑。

(1)小朋友你会微笑吗?你是怎么微笑的?

(2)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你的微笑,并作一个好看的造型,好吗?

(3)放轻音乐体验微笑。

4.留住微笑(观看图片)。

(1)小朋友你们的微笑真好看,那你们见过哪些不一样的微笑呢?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微笑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下。

(3)这些微笑好看吗?那你们想不想留住漂亮的微笑呢?

(4)绘画微笑,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并评价。

5.传递微笑。

小朋友,今天你们把最美的微笑都留住了,我们一起把微笑传递给更多的人,好不好?可以把你的微笑送给爸爸、妈妈或是你的好朋友让他们也感受到快乐!

6.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要记住微笑可以带给别人快乐!请小朋友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最美、最灿烂的微笑,让微笑每天都伴着我们。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椅子各部分的名称,能按顺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爱护小椅子,会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干净与脏椅子各1张,水盆1只,抹布30块。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口吻请幼儿用眼睛仔细看一看,两张椅子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喜欢哪一张椅子。

2、动动小脑子,说说怎样让脏椅子变成干净的小椅子呢?老师在肯定幼儿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抹布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师示范并用诗歌讲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横档抹一抹,最后抹椅腿。抹好后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将两张椅子交换位置后问幼儿:你喜欢哪一张小椅子?(都喜欢)

3、操作练习:老师的两只手真能干,能叫脏椅子,小朋友不喜欢的椅子变成干净的,大家喜欢的椅子。小朋友,你们也有两只手,也让它们变能干好吗?那好,我们都来学习抹自己的小椅子,这里有抹布每人一块,抹好后将抹布丢进水盆里以后每天都这样,让小朋友边抹边念儿歌,老师巡回指导,对不同能力的孩子给予程适度指导,抹好后,请小朋友欣赏对自己抹过的椅子。

4、游戏:在音乐伴奏下练习轻拿轻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车游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叫卖声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引导幼儿对温州的风俗民情产生兴趣。 2、感受温州街头叫卖声的浓郁地方腔,鼓励幼儿大胆学习用温州话模仿叫卖声。 3、通过模仿叫卖游戏,初步学习自我推销的简单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瓯柑、葡萄、枇杷、香蕉、杨梅、苹果、梨子),装入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筐内。 2、街头叫卖的录像。 3、纸币若干,分给听课的教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叫卖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都在干什么?(放录像)提问:这是些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在干什么?师:他们到底在卖些什么,他们都是怎么叫卖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放录像)

二、初步掌握叫卖的特点 1、他们都在卖些什么? 2、对,他们一边卖,还一边怎么样呀? 3、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学一学。(现个别,后集体) 4、咦,你们发现了吗?许多卖东西的人都在用什么话叫卖?(温州话)『叫卖就是一边把卖东西买给别人,一边大声的叫着自己卖的东西』 5、真奇怪,为什么他们都用温州话叫卖呢?师:温州话是我们温州的方言,温州人都能听懂温州话,用温州话来叫卖,大家都能听得懂,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买。

三、尝试用温州话练习叫卖 1、你们会说温州话吗?(请个别幼儿说)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试一试,用温州话来与小朋友交流一下。(教师巡回辅导)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请个别幼儿说) 2、除了刚才在录像中播放的叫卖声以外,平时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叫卖声?

四、学习叫卖的基本特点以(出示瓯柑)这是什么?温州话怎么说?瓯柑是我们温州的特产,谁愿意用温州话来叫卖一下?(请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叫卖声的特点)提示语:谁能叫得更响一点,把腔调拉开长一点更好,谁来试一试?(或者教师示范,幼儿比较。) 教师小结: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你的东西,除了可以吧声音叫得响一点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声音拉长,加上唉这样一些有趣的话,比如买瓯柑唉。录像里的小贩很多都在边走边卖,这是为什么呢?(更好推销,方便顾客)那我们也来试试吧!

五、尝试推销物品 1、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水果(出示水果),有什么呀? 2、老师现在要请小朋友帮我一起卖水果。怎么买呢?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水果,把我们学到的叫卖本领,把水果卖给后面的

查看全文>>>

一、生活活动: 1、接待幼儿入园:提醒幼儿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加强晨检工作。 2、进餐:提醒幼儿进餐时的正确坐姿。提醒幼儿进餐时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提醒幼儿多喝水,以免上火。 4、提醒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二、活动区活动: 1、合作天地:搭建未来小学校 2、蜡笔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礼物,给幼儿园留作纪念。 3、馋嘴屋:开张后重新接待客人,注意礼貌用语。学习简单的算账的方法。 4、把你的聪明用出来:让幼儿选择有兴趣的活动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斜面赛车、水的张力、小喷泉、火箭炮等。) 5、奇妙的数: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6、开心一课:情景表演小学校。 7、表演区:自编舞蹈。 重点指导: 1、合作天地:利用大型积木让幼儿凭想象搭建未来小学提醒幼儿学校里应有各种场所,如:教学楼、餐厅、体育馆等。 2、蜡笔屋:主要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作品,如小纸盒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学会多动脑筋。

三、教育活动: (一)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我要上学去》之数学奇妙的数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在游戏中,让幼儿用拼、摆、组等方法操作,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训练。 2、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材料: 1、小汽车挂牌,牌上写有若干道计算题。 2、数字卡1-10。 3、大树挂图,苹果卡片,铅笔。 4、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活动卡。 (四)活动过程: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游戏: 一、把小汽车开回停车场 让幼儿自选一辆小汽车凭车上的加减法把它们开会停车场。[游戏可以进行多次] 二、粘果子 让幼儿在果子上自编数学题,但必须题的结果与大树身上的号码一致。 三、组装机器人 出示机器人复习图形,幼儿发现其中的奥秘后,让幼儿也自己组装小机器人。 结束:机器人要送幼儿礼物,要求幼儿完成后第二天一定要教回老师。 四、户外活动: 目标: 1、加强幼儿体能训练。 2、练习幼儿身体协调性。重点指导:加强幼儿躲闪及灵活力的培养。

查看全文>>>

一、起源

其起源于改革开放中提出的一系列的有关经济、生活、教育的方针、政策等,吸引在校学生,渴望了解社会现实。

二、作用

其作用在于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各种活动,增加大学生社会阅历、职业阅历,并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接触社会,了解实际职业需求。

其有三个方针: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汇报实践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式。

三、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目录

对于页数比较多的报告,应适当加上目录。

4.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5.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6.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7.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9.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四、报告格式

实践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标题

标题可以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一些常见蔬菜的名称,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通过洗刷、分切蔬菜,增强幼儿的劳动、合作、分享意识。 3、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的各种蔬菜 2、切蛋糕的刀、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起兴趣: 教师出有关蔬菜的谜语,幼儿进行猜谜。 二、认识蔬菜的外型,了解蔬菜的名称。 1、幼儿以请朋友的方式,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通过比较,总结各种蔬菜的名称、外型。 3、请幼儿为各种蔬菜进行分类,如:有叶的、无叶的,或是根据蔬菜瓜果的颜色进行分类。 三、知道多吃蔬菜的好处。 你们愿意与蔬菜朋友做朋友吗?为什么? 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 教师小结:多吃蔬菜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变的棒棒的。 四、分组进行蔬菜品尝会,幼儿合作洗刷、分切蔬菜。 1、幼儿和教师为蔬菜进行分类。哪些可以生吃,哪些需要吵熟了吃。 2、师幼共同讨论:可以直接生吃的蔬菜怎么办?需要炒熟的蔬菜怎么办?清洗后切了直接吃,让食堂的奶奶、阿姨吵熟了吃。 3、师幼商讨洗蔬菜时、切蔬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幼儿分组进行蔬菜的清洗。 5、幼儿进行分享活动。 6、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1、请几名幼儿把洗干净的蔬菜,送到食堂请奶奶、阿姨帮忙炒熟。 2、区域活动时进行蔬菜写生。 3、区域活动开办我们的菜场的游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推测太阳生病的原因。

2、 知道吃冰激凌、汽水等冷饮不要过量。

3、 培养孩子的爱心,使他们懂得关心别人。

活动准备

挂图《太阳生病了》、太阳头饰、冰激凌模具、酸奶瓶 、汽水瓶等、录音机、电话机。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提问问题引入活动

孩子们,今天有没有阳光?(没有)为什么没有阳光啊?(太阳公公不在)那他哪去了呢?(幼儿自由猜测)

二、基本部分:

1、 师:你们说了那么多,太阳公公到底怎么了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这个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2、 放录音《太阳生病了》

3、提问;太阳公公怎么了?他是怎么生病的?鼓励孩子大胆说出太阳公公生病的原因(原来是冰激凌、冰棍吃得太多的原因)。

4、 出示挂图让孩子观察,教师再讲一遍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进一步理解。

5、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太阳公公快快好起来吗?(教案出自:教案网)

(帮帮他吧!老师戴上头饰扮演了生了病的太阳公公,启发孩子们动脑用自己的方法照顾生病的太阳公公(有的孩子给太阳公公到电话询问病情,有的孩子个太阳公公好吃的,有的在拨打120,有的给太阳公公喂药,有的给太阳公公捶背等等)。

6、太阳公公:孩子们,刚才你们这么细心照顾生病的我,我太感动了,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谢谢你们,你们也喜欢吃冰激凌、雪糕、冰棍,可不能像我吃那么多,生病的滋味很不好受,请你们记住我的话。

7、师:孩子们,现在你们把照顾太阳公公的方法画下来,送给太阳公公,那样他的病就好好的更快,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把画送给太阳公公并说你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延伸:

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到冷饮加工厂制作冷饮。

查看全文>>>

社会常识课教案

范文资讯网社会常识课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社会常识课教案,2024社会常识课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