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 导航 >

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2024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方案

区司法局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方案 为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落实为民服务“四项机制”,推动党员干部重心下移、服务下沉,经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进村入户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4年3月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 二、活动主体 局机关全体党员。 三、活动主题 积极当好“六员”,践行群众路线 四、入户原则 按照“全覆盖、不漏户、不重复”的原则,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采取一人多户的形式,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做到“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科级干部每人走访50户;其他干部每人走访30户;走访对象从挂钩村(居)华亭镇西沙村和龙桥街道下磨居委会中产生。 五、活动内容 1.当好形势政策宣传员。要围绕教育实践活动总体要求,深入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方法步骤等;要围绕重点项目、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入宣传征地拆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引导群众拥护发展、投身发展。要围绕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深入宣传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确保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在宣传方式上,可采取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上党课、座谈会、个别走访、现场咨询问答等方式,到村组屋落和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和解疑释惑工作。 2.当好社情民意调查员。要坚持“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面、深入、细致地掌握每个村(居)、每名农户的情况。重点了解村(居)班子队伍、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社会稳定等情况,并广泛征求大家对司法行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反对“四风”、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要着眼户情调查,了解结对农户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生产生活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要记好民情日记,建立民情台账。 3.当好利民惠民办事员。要从小事入手,围绕促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开展送法律、送文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党员干部在入户过程中,对困难户、农村五保户、城镇低保户要送温暖献爱心。区局机关、党员干部要积极为结对村(居)、结对农户解决1-2个实际问题、兴办1-2件惠民实事。 4.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要积极指导村(居)两委班子调解各种矛盾纠纷,重点帮 查看全文>>>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进村入户后的个人总结》的详细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根据市委的安排,我于2004年9月到西山三岔村委会牛街村民小组***家学习锻炼。短短的6个月的时间,我脚踏实地践行“三同”,深刻领会了省、市委关于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决策的正确,深深感到了乡村干部的艰辛、朋友的艰苦、“三农”的艰巨,自己经受了一次难得的锻炼和磨炼。回顾“三同”的日子,总结 一、思想、情感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找到了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走出机关来到,由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整天面对的由抽象的文字材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和活生生的人,这种变化对我的思想、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比如,同样是对待土地征用和农民失地问题,过去从材料和新闻上看到他们,我可能会产生一些同情;但是现在,当我实实在在面对这些事,面对农民兄弟,望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时,我感觉到的就不仅仅是同情,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了。过去看到这种情况,我总希望别人去做点什么,现在却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类似这样的变化,半年来经常发生着,而且在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我相信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我的今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在三岔“三同”的日子。六个月对农村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与农民兄弟的促膝交谈,也让我看到了、听到了、认识到了、体会到了市委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良苦用心。换句话说,我们到基层锻炼,就是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利,将“三同”融入“三农”。锻炼我们的思想、作风、意志、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一些村情民意。“三同”期间,我比较注意调查研究。为期六个月的“三同”活动,我既要当好农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农民。按照市委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到基层锻炼为什么,锻炼期间做什么,锻炼之后留什么),认真思考西片区发展中的一些共性和热点问题,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走访活动。虽然我生在农村,但长期在外学习工作,现在农村的条件、环境、现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凭印象、凭经验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了,难以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 不到农村不知道,一下基层才知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农村工作事情非常具体,鸡毛蒜皮一大堆。我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了熟悉农村工作,我经常跟着村组干部到村子里看看问问,慢慢 查看全文>>>
根据市委的安排,我于2004年9月到西山三岔村委会牛街村民小组***家学习锻炼。短短的6个月的时间,我脚踏实地践行“三同”,深刻领会了省、市委关于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决策的正确,深深感到了乡村干部的艰辛、农民朋友的艰苦、“三农”工作的艰巨,自己经受了一次难得的锻炼和磨炼。回顾“三同”的日子,总结如下: 一、思想、情感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找到了一些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走出机关来到农村,由 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整天面对的由抽象的文字材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和活生生的人,这种变化对我的思想、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比如,同样是对待土地征用和农民失地问题,过去从材料和新闻上看到他们,我可能会产生一些同情;但是现在,当我实实在在面对这些事,面对农民兄弟,望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时,我感觉到的就不仅仅是同情,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了。过去看到这种情况,我总希望别人去做点什么,现在却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类似这样的变化,半年来经常发生着,而且在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我相信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我的今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在三岔“三同”的日子。六个月对农村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与农民兄弟的促膝交谈,也让我看到了、听到了、认识到了、体会到了市委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良苦用心。换句话说,我们到基层锻炼,就是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利,将“三同”融入“三农”。锻炼我们的思想、作风、意志、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一些村情民意。“三同”期间,我比较注意调查研究。为期六个月的“三同”活动,我既要当好农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农民。按照市委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到基层锻炼为什么,锻炼期间做什么,锻炼之后留什么),认真思考西片区发展中的一些共性和热点问题,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走访活动。虽然我生在农村,但长期在外学习工作,现在农村的条件、环境、现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凭印象、凭经验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了,难以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 不到农村不知道,一下基层才知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农村工作事情非常具体,鸡毛蒜皮一大堆。我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了熟悉农村工作,我经常跟着村组干部到村子里看看问问,慢慢熟悉环境,经常和村干部促膝交谈,虚心向他们学习,到村子里进行村情民意调查,了 查看全文>>>

各位父老乡亲:

我是驻村干部xxx,来自xx单位。根据组织安排,今年我到咱们村开展驻村工作。我们驻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深入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民意,力所能及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透了,我们驻村干部是咱们村的一份子,不是上级领导,也不是外人,而是大家的朋友、亲戚、兄弟姐妹。今天,我把大家请来,主要是想和大家共同商量一下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实施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财政“一事一议”奖补等项目,尤其是去年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两个硬化”工程,大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漂亮,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从我这段时间走访的情况来看,我们村的交通条件仍然比较落后,通村公路质量较差,一些村的公路甚至无法正常通行,更不用说村通客运了。这样的交通条件,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各位父老乡亲们!道路不通畅,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我们广大农村群众出行困难、运输成本高,严重阻碍了农村与外界交流,束缚了农民致富的路子,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家最期盼、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还是农村的交通问题。通村油路问题解决不好,我们农村就不可能发展,农民就不可能富裕,生活就不可能幸福。

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大家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问题,决定从今年起,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农村的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这是一项正当其时、意义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一项呼应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期盼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今年我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和大家一起,抢抓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尽快把我村的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好,彻底改变我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出行状况,为我们村以后的富裕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这次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和去年实施“两个硬化”工程一样,也是采取“一事一议”办法来实施。具体来说,对于还没有完成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的村寨,如果村寨群众建设积极性高,愿意自己投工投劳,党委、政府将为你们争取项目,在水泥、砂、石、夹板、施工机械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

在这里,还有必要把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质量要求给大家讲一下,让大家做政策规定的明白人,工程质量的监督人。这次全市通

查看全文>>>
篇一:“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根据黄石市委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科协“三万”工作队于3月15日开始在民爱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一个月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就让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姓程的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反正讲了也是白讲”。其实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启发大家,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 查看全文>>>

司法进万村大服务活动心得体会

20xx年12月8日,省司法厅向全省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利用今冬明春农民工返乡时机和农闲时节,在全省部署开展“基层司法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根据县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的计划安排,桑营司法所从12月15日启动“进万村大服务”活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我主要有如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基层司法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安徽省司法厅部署在全省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开展5000名司法行政干警“进万村大服务”活动时,我起初还认为这是“做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通过实际工作,我深刻感受到这项决策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进万村大服务”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在牛年春节前这一阶段,“进万村大服务”活动共进行了一个多月,走访了7个村委会、4家企事业单位,走访农户758户。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361人,培养“法律明白人” 198人,指导7个村委会修订各种规章制度126项,发放常用法律知识手册695册,设立法律图书柜7个,设立法制宣传栏7个。司法所设立村法律援助联络员7人,发放“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连心卡”747个,简化法律援助手续及减免法律服务收费2件。设立调解小组28个,设立纠纷信息员85人,排查矛盾纠纷10件,调处矛盾纠纷10件,调处成功率100%。走访社区矫正对象7人,占总数的100%,走访帮教安置对象20人,占总数的50%,为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对象落实责任田27人,开展结对帮扶27人次,开展谈话教育27人次。虽然活动的开展尚属浅表层次的,但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局面。尽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法律的依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进万村大服务”活动,既是司法行政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执法为民理念的一次重大举措,也是省厅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体察民情、促进务实工作的实际步骤。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为司法行政信息化应用和长效机制建设任

查看全文>>>

干部职工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工作方案

根据青委办〔2014〕125号、129号和青双联办〔2014〕2号文件精神及**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会议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全体干部职工在2015—2017年综合治贫工作中深入开展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围绕智力扶贫、经济扶贫、产业失贫三大重点,按照“村有挂帮单位、户有帮扶责任人”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帮扶村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二、主要任务

干部职工要通过深入联系村、帮扶户,调查研究,摸清联系村、社基本情况、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驻村帮扶,确保贫困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如期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三、组织领导

局机关成立综合治贫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驻村帮扶工作队,由**同志任队长,**同志为队员,负责帮扶日常工作。驻村帮扶工作队主要职责:宣传帮扶政策;编制扶贫规划;协调落实项目;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开展结对帮扶。

四、帮扶措施

(一)发放一张便民连心卡。按“方便于民,服务于民”的要

求,制作一张便民利民“连心卡”,将结对帮扶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服务内容和负责联系的村等印制在便民“连心卡”上,发放到每家农户。让群众可以随时联系帮扶干部,让帮扶干部用真心、献爱心、聚民心、出点子、指路子,全力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就医、就学、就业等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开展一场政策宣讲。帮扶干部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深入宣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和涉农信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支农惠民政策,让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知晓率、落实率和满意率达100%。

(三)制定一个帮扶计划。帮扶干部要定期深入一线,深入农家,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原因和发展瓶颈,从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生态移民等方面入手,配合乡镇制定贫困村

查看全文>>>
公安大走访心得体会 自公安部下发 “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要求,以各种形式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 “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走访促进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活动收到了阶段良好成效。下面就本人在“大走访”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与各位交流探讨,并浅谈下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首先,“大走访”并非单纯的走访,它是我们公安民警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的交流,对人民群众是否有感情,是决定“大走访”成效的关键。“大走访”不但要走进群众家里,更要走进群众心里,与群众打成一片。没有真情实感,群众就不会相信我们,也不会很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带着感情去走访、带着责任去走访,做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能敲开门、能说上话、能交上心、能办成事。我们对待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做群众的贴心人,将自己融入到群众之中,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就会得到群众的接待、欢迎、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把“大走访”经常化,公安机关“大走访”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群众,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并且要坚持从为民服务的小事入手,从执法实践的细节抓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助群众所需,通过真心为民的点滴小事,不断累积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同时更以这些为民服务的小事折射和反映“大走访”活动对公安机关服务理念、执法观念、工作作风等的转变。所以,“大走访”还需要我们公安民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走访,这样“大走访”才发挥真正实效和实际意义。 “大走访”要长走访,即,建立“大走访”长效机制。“大走访”活动是加强公安工作、改进公安队伍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建立完善“大走访”长效机制,保证活动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并将其固化为公安机关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持续推进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确保形成党群心连心、警民心贴心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 查看全文>>>

得知教师家访的消息,早派孩子迎候在村外。看到家访老师陌生的身影,急忙停下手中的家务。人未到,一切准备就绪:香烟、瓜子、水果应有应有,如同招待高贵的客人。顿时,内心感到无限的快慰,同时,一种深深的自责油然而生,使本应该因为沟通成为常客而姗姗来迟的我们感到无地自容。 提及孩子,家长便滔滔不绝。从转学的原因、经过,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对孩子的要求、未来的希望,无拘无束,无所不谈。看到家长的真诚,也坦诚地向家长汇报了一切。从家长自然的表情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感激,从家长关注的目光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期盼,从家长热情的谈吐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嘱托。 此时此刻。我不断地回想着这样的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此时此刻,我不断地责备自己:曾几何时,是否为所有孩子的母亲这样设身处地地思虑过? 此时此刻,我坚定了一种信念:在教育岗位上,要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在返程的路上,家长那期盼的目光还在我眼前闪现,那感激、叮咛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我的脑海里震荡着这样一句话: 家长心灵在呼唤; 教师任重而道远!

教师大走访心得体会(2):

我来赤马港学校不到一年的时间,让我感受到领导的魅力,集体的温暖,同事的关爱,特别是学生们的爱戴让我有成就感。春节期间学生们一条条问候的短信至今让我温暖。不怕人笑话,一直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不愿说也怕说自己是老师,因为在社会上老师确实是弱势群体,在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形势下教师显得更无社会地位。但我要说的是,老师尽管坐的是简陋的办公桌,站的是三尺讲台,拿的是颇低的薪水,但教师的灵魂是高尚的、纯洁的,可谓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此次家访我和刘红梅老师一组,从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极强烈的责任心让我看到赤马港学校的希望,有这样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赤马港学校一定会兴旺、强盛起来! 赤马港地处城区郊区,是一块较特别的土壤,这里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离异,有一部分孩子家庭贫困,有一部分孩子父母外出打工,这些都给孩子敏感的心灵形成一道坎,阻住了他们自信的脚步,作为教师,应给与孩子更多的关怀和挚爱。教育他们把贫穷作为一种磨砺,一份精神财富。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尤其是这里的孩子,更需要细心的呵护,遇到挫折,失去自信时,他们期待的是一双有力的援助之手,期待的是真诚的鼓励和饱满的爱,而不是讥讽、呵斥和打击。真的,往往一句问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

查看全文>>>

网格员走访心得体会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我应该怎么办呢,我想应该从前人那里去汲取营养。今天,我收听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梁家河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做知青的地方,他说他到那当了农民。他说当农民,我想,那我到社区、到网格,我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不是什么网格员,我就是老百姓。我一定要放下身段,否则就会拉开我与群众的距离,使我不能充分融入其中,那么我的工作怎么能叫做好呢?梁家河的乡亲是怎么评价习近平的呢?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再粗糙的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得起。

梁家河本来是非常贫穷和落后的,后来逐渐逐渐才发展起来有今天的样子。习近平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那么我想我们人生所学的很可能也都在网格员这个岗位上,不要小看网格员,这当中也是有大学问的。就在我们刚刚分配网格的时候,我曾有过抱怨,我所在桃源小区是最老的、最复杂的小区,但是走访这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这里的群众非常的热心,民风非常的朴实,人与人之间甚至可以找到过去在农村时候的样子。我觉得我来对地方了!

9月4日这天中午,我特地到某群众家走访,我跟他家卧病在床的老太爷亲切的握了手,了解了她家女儿即将上大学和要申请助学金的一些事情,又围绕着平时的生活问题聊了许多,她总是乐于向我诉说她们家的一些困难和对孩子未来的一些担忧等等生活琐事,我也乐于倾听,一聊就聊了一个多钟头,最后还让我时常到她家坐坐。由此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我就是群众中的一份子,不是什么官老爷,你越是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越是把你放在心上。习近平后来又回梁家河的时候,村民张卫庞正在山上种麦子,当他跑下山见到习近平的时候,习近平一把抓住他沾满泥土的双手,一点也不嫌弃,一点也不生疏,而正是这样才赢得了民心。这些都是值得我今天要认真学习的优秀作风。

查看全文>>>

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范文资讯网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栏目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大量的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2024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更多进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在范文资讯网,欢迎大家关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