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过年安全教案 > 导航 >

大班过年安全教案,2024大班过年安全教案

大班过年安全教案

幼儿园即将开始放寒假了,在放假之前,幼儿园会进行寒假安全教育,对于幼儿园寒假安全教育都包括哪些方面呢?看看下面这位幼儿园老师准备跟大班小朋友进行的寒假安全教育事项,其他大班、中班、小班的老师都可以借鉴这方面来提醒小朋友和家长寒假期间的安全!

幼儿园寒假安全教育

孩子们盼望的一年一度的寒假生活即将开始,为使幼儿欢度一个愉快的假期,我们对孩子加强了安全教育,让小朋友进一步了解了放寒假期间的放鞭炮、交通、饮食、用电等安全知识,为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寒假做好铺垫,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幼儿过一个愉快的寒假和春节。

1.注意通行安全。

(1)会走行横道和人行道,过马路时会看红绿灯,会跟着大人走,过马路时不疯打、疯跑,不独自一人横穿马路。

(2)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标志。

2.注意用电安全。认识电源插座,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注意燃放烟花、爆竹安全。不自己燃放烟花、爆竹,不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戏,这样很容易伤人,在大人燃放烟花、鞭炮是,站在距离其远些的安全地带。

4.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量的零食,在家饮食要规律,按时吃饭,不挑食,多吃蔬菜。

祝小朋友们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寒假,同时祝家长朋友新年快乐、平安幸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知道寄生虫的名称,了解寄生虫病的一些症状。 2、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讨论等形式,了解寄生虫病产生的原因;通过竞赛游戏,知道预防寄生虫的简单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有关寄生虫病的竞赛题目、蛔虫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蛔虫的图片,知道蛔虫是寄生虫的一种。 ⑴ 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⑵ 启发幼儿讨论:你知道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2、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了解蛔虫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蛔虫的危害。 ⑴ 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① 小胖瘦了,为什么会瘦?他得了什么病? ② 医生从小胖的大便里查出来什么? ③ 蛔虫是怎么跑到小胖的肚子里去的? ④ 蛔虫在人的肚子里干什么? ⑤ 肚子里有了蛔虫怎么办? ⑵ 教师小结: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它寄生在我们的肠子里,吸收我们吃进去的营养,所以有了蛔虫的小朋友,因为缺乏营养,个子长不高,脸色也不好看,还会常常生病。 3、讨论:怎样才能预防蛔虫病⑴ 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 ⑵ 不喝生水。 ⑶ 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来水洗干净。 ⑷ 不把脏手或脏东西放在嘴巴里。 ⑸ 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 4、了解其他寄生虫的名称及危害。 ⑴ 你们还知道哪些寄生虫病?它们有什么症状? ⑵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向幼儿介绍一些相应的常识。 5、进行竞赛抢答,了解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卫生知识。 ⑴ 蛔虫、蛲虫、钩虫都属于寄生在人体的寄生虫,对吗? ⑵ 蛔虫的虫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缝里,所以经常洗手是预防蛔虫病的好办法,对吗? ⑶ 吃东西时,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对吗? ⑷ 大量的蛔虫寄生,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偏食,对吗? ⑸ 洗手时,用盆里的水多洗几次,不要开着水龙头,这样洗手能洗干净吗? ⑹ 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把手搓洗干净,对吗? ⑺ 蛲虫的成虫会在夜间,从肛门跑出来产卵,并通过手、衣物、床具等传播,对吗?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2、愿意交流生活中被各种东西夹住的经历。 3、知道要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幼儿园用书,各种形状的白纸或彩色纸若干,记号笔和固体胶幼儿每人各一支。

三、活动过程 1、阅读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激发幼儿园阅读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螃蟹的钳子能够干什么(获取食物,保护自己等)教师:请你看看最后一幅画,猜猜会发生什么事?(一个小朋友想抓住螃蟹,可能会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 教师:你被螃蟹夹到过吗?请幼儿说说相关经验。 2、交流生活中被东西夹住的经验。 教师:螃蟹的钳子会夹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会夹人,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抽屉、门、拉链等。) 3、学习制作提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被夹伤。 教师:请小朋友在我们教室里找找哪些东西容易夹人。 教师:怎么样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被夹住。(引出制作提示牌。)教师引导幼儿园制作提示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教师记录幼儿园的提示语。如:关门要小心哦,抽屉慢慢拉。 把制作好的提示牌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集体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小结:动作要轻,要慢慢的,小心自己被夹住,也要小心夹到其他人。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进行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 情景(一)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明说话,告诉明明: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 情景(二)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朋友,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

二、交流讨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谁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 3、明明应该和陌生人去吗?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练习,能辨别陌生人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教师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骗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如果小朋友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门又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如果在家里不能随便开门让门外的人进来。

查看全文>>>

活动前评析:

大班幼儿已经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并且非常流畅地能从1数到30,在3月份,结合3.15消费者维权日这个主题,引导幼儿认识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交流,明白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同时让幼儿明白如果在生活中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方面的常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2、能用数字和语言适当的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食品与保质期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准备:

毛绒小狗玩具、多媒体课件、食品、儿歌录音等。

活动过程实录:

(一)故事导入

1、师:小狗汪汪是个可爱的小家伙,她呀,特别爱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袋呢。今天家里没有牛奶了,小狗汪汪见妈妈忙,就自己去路边超市买了一袋,可是刚喝了不一会啊,汪汪肚子疼了,哎呦呦、哎呦呦,肚子好疼哦。

2、提问:小朋友,汪汪为什么肚子疼呀?

牛奶坏了,汪汪拉肚了。

3、提问:为什么牛奶坏了呢?

时间长了,牛奶变质了。

4、师总结:对了,肯定是牛奶坏了,牛奶不能喝了,因为小汪汪没有查看牛奶的生产日期,不知道是否过保质期呢。

(通过一个短短的小故事,创设情境,引出今天的活动重点: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引出简捷、直接切入本活动的重点内容。)

(二)检验保质期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来看看,这些食品是哪天生产的,有没有过保质期。

1、出示图:面包,生产日期:20140410,保质期:5天

提问:20140410是指哪年、哪月、哪天?

2014年4月10日

提问:保质期是5天,我们该从20140410的哪个数字开始数数呢?怎么数呀?

从10日往后数,数5天。

提问:为什么从10日数?

保质期是5天,所以从表示天的数字开始数。

提问:请问这个是否过期了呀?能不能吃了?为什么呢?

没有过期。从10日往后数5天,11、12、13、14、15日,今天是4月12日,能吃的。

2、出示图:汪汪煎卷,生产日期:20140116,保质期:9个月(让幼儿探究保质期是月的计算方法)

3、出示图:绿茶,生产日期:20140212,保质期1年(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明白如何推算保质期是年的数数方法)

4、总结:看来食品的保质期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在生活中要学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2、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一张对开大白纸(固定在黑板上)和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1)教师:假期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险,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你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吗? (2)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教师在黑板上的大白纸上用图夹文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 (3)教师小结幼儿所讲的内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很多不适合玩耍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理解第一幅图的内容,即建筑工地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去哪里了?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不能到建筑工地玩儿呢?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 ③教师小结:建筑工地上都是沙子、水泥、钢筋、石子等建筑材料,不小心会被撞伤、砸伤。各种运输车辆出入工地,不小心也会被撞伤。建筑工地经常有高空吊物,滚落的材料会砸伤人。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装楼梯、门、窗等,如果进入其中可能会发生从高处跌落的危险。因此,建筑工地非常危险,不能去玩耍。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即停车场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又到哪里玩了?发生了什么事?停车场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 ③教师小结:停车场里随时都有汽车驶进驶出,小朋友去那里玩儿很容易被车撞伤,而且停车场里汽车很多,驶进驶出时都会排放废气,里面含有铅,会引起小朋友铅中毒,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因此不可以去玩耍。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三幅图的内容,即仓库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危险?仓库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 ③教师小结:仓库里会堆放很多的货物、箱子。如果堆放得不牢固,或者堆放得比较高,容易滑落,小朋友可能会被砸伤。还有些仓库可能堆放了危险物品,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会释放出毒气,导致人过敏或生病。因此,不能去仓库玩耍。 (4)教师引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教育幼儿懂得独自在家时应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初步学习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应付突发事件的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独立和勇敢,机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录音带,录像带,多媒体幻灯片。 2、各种自救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与教师一起跟着音乐做游戏.(先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再放一段恐怖的音乐)教师:你听见什么样的音乐,就做什么样的动作,可以和我不一样。 二.基本部分观看录像,引导幼儿讨论,了解自救的简单方法(连接语)为什么你们都停下来了,(恐怖音乐出现)什么时候你会害怕?前几天,在你们的好朋友李明珂家里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我们来看看吧。 1,分段观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第一段:李明珂独自回家时,看见两个陌生人在家里翻东西。提问a、李明珂独自回家后,发现了什么? a、两个陌生人对他说了些什么?他是怎么回答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第二段;陌生人与李明珂之间的对话,要挟李明珂a、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情? b、怎样才能脱险,你有什么好办法? (幼儿讨论各种自救的办法) 2、观看《小鬼当家》的精彩段,培养幼儿勇敢、机智的品质。 提问: a、凯文用什么办法?(幼儿讲述凯文自救的各种办法)b、凯文表现的怎么样(勇敢、机智)? 3、扩散性讨论(分组进行)平时在家时,还会遇到什么危险?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播放多媒体幻灯片)在生活中还会有那些危险的事情? 小结:当你在家遇到危险时,不要急,不要怕,要动脑筋,想办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使自己更快的脱离危险。 三.结束部门: 情景游戏:脱离危险内容:请幼儿自由结合五人一组,每一组设计一个危险的情景,大家商量脱离危险的办法,结合材料进行自救.(电话,绳子等)

查看全文>>>

活动背景: 社会上接连出现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班里的小朋友们在日常交流中也谈论起类似的事件,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些幼儿还不能做到自觉有序,有争抢、拥挤的现象。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幼儿间相互拥挤,就会延误时间,造成危险,因此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怎样做最安全

活动目标: 1、懂得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更节省时间。 2、增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一些因拥挤踩踏而发生人员伤亡的影像资料、自制教具:瓶子里放几个带线小球,瓶口大小只能一个小球通过。

活动过程: 1、通过试验引出话题活动前我先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想看看孩子们到底表现如何。我对班里的男孩子们说:操场上有一些新玩具,请男孩子们去玩,谁先拿到谁就先玩。男孩子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都争先恐后地向外跑,由于门比较窄,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通过,几个人一起挤在门口,有两个人当时就被挤到了,其他的人也出不去啦。 2、讨论:拥挤的后果是什么? 我赶紧把男孩们招呼回来,组织全班小朋友一起讨论:男孩子们是怎样出去的?这样出去的后果是什么? 3、看视频资料,引起心灵的震撼讨论完后,我请小朋友们观看视频资料,一些因拥挤踩踏而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画面。看完视频资料,小朋友们都很震惊,真是太可怕了,纷纷表示不能拥挤,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 4、通过试验,明白有序比拥挤更节省时间接着我又给小朋友们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瓶子里,放进几个带线的小球,瓶口的大小只够一个小球通过,然后请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拉线,看谁能把小球拉出来,小朋友们用了很长时间也没能把小球拉出来,然后我又请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拉,很快小球一个一个都被拉出来了,然后提问: 师:要把小球从瓶子中都拉出来,是大家一起拉快呢,还是一个一个拉快呢? 幼:一个一个拉更快。 师:为什么一个一个拉要比一齐拉更快呢? 幼:瓶口太小了,大家一起拉,小球挤在一起谁也出不来。 幼:一个一个拉,瓶子里的小球越来越少,就能很快拉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使大家懂得:一个跟一个按顺序走(跑),要比拥挤快得多,而且更安全。 5、延伸活动:火灾撤离演习第二天,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火灾撤离演习,小朋友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有拥挤,而是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活动分析与反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安全用电

活动要求:

1、使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得粗浅知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电源插座或插头在什么地方?

2、讨论:幼儿园班级里的插座为什么都要安装得这么高?(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很危险的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3、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手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里有电,(教案出自:)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内。

4、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和与纸、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

5、让幼儿说说在家中用电器时要注意什么?

活动延伸:

散步时。可以带幼儿从远处观察高压电的标记,教育幼儿高压电很危险,一定要远离高压电。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增加幼儿在雪天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2.幼儿理解故事含义的同时,知道下雪天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幼儿了解一些安全方面的小知识。

活动准备:

图片、《安全教育读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如果遇到下了厚厚的雪,路也很滑,我们小朋友都要注意哪些事情?

(2)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呢?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雪天的安全措施。

二、讲述故事:《大雪过后》进行提问:

(1)下大雪后,地上会结什么?

(2)贝贝熊骑自行车发生了什么事?

(3)花花鸡和跳跳猫也发生了什么事?

(4)你们认为花花鸡和跳跳猫做得对吗?

(5)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三、教师小结:

刚刚听了故事,我们知道在下雪天要怎么做了:

(1).首先在雪天,要认真走好每一步,最好选择雪较厚的地方行走,注意地面状况,尤其避免踩在较薄较平的雪片或冰面上,严禁打滑。

(2)其次是上放学回家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行走或滑冰。

(3)雪天穿鞋要讲究。路面容易结冰,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着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

(4)户外游戏时,可以玩打雪仗,(教案出自:)但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同学脸上、头上砸。以免伤到眼睛和头部。

(5)上下台阶时也要注意,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伤。

(6)在玩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隐患,如摔伤,划伤,砸伤。

小朋友们,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时时刻刻都要注意。我们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注意安全,请小朋友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四、结束部分:

我们不但自己要注意安全,(教案出自:)还要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下雪天骑自行车开车时也要注意安全。

查看全文>>>

大班过年安全教案

范文资讯网大班过年安全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大班过年安全教案,2024大班过年安全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