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 > 导航 >

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

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

4月26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理综楼315教室,管理学院10级工商四班开展了以“学习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班会由班长孙兴尧主持。这次班会采用团队抢答的互动方式开展,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相当活跃。

第一环节,主持人在大屏幕上出示七道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选择题,同学们根据宿舍分成六组,经过组内讨论后,由各组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同学们的正确率都很高,可以看出大家的传统文化素养都挺高。经过第一轮的必答题,各小组的成绩都不相上下。接下来是第二环节抢答题,主持人依此展示填空题和简答题,同学们争相竞答,气氛相当热烈。例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的“七月流火”的含义,有的同学顾名思义,认为是天气炎热之意,但实际上却是指天气转凉。再如“哪位诗人开创了豪放派诗词”,同学们在辛弃疾和苏轼之间难以取舍,答案是苏轼。又如“青青子衿中衿具体指的衣服的位置”……这些问题都既有趣又生活化,同学们在娱乐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经过一番抢答,最终由第2小组获得了胜利。这次班会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通过这次的班会,大家都学到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荀子赞同性恶论,贵阳又名“筑城”,这些传统文化知识都是平时不会主动去了解的。这次班会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学习了文化知识,增加了文化修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默契与友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提高大家的文化素养,用传统文化修养,丰富精深世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

查看全文>>>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容,推进我院大学文化建设。为此,旅游学院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活动主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目的与意义: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

活动时间:12月17号【星期四】晚6点

活动地点:西教3-416教室

活动主办单位: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学生会团委

活动承办单位: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活动对象:全体大一新生【每班组成一支代表队参赛,每支代表队3人】

活动前期宣传:

1、学习部工作人员在早晚自修时间去每班班级宣传活动,详细说明本次活动的主题与意义。

2、学习部制作宣传海报1张,粘贴在学院的宣传栏处

3、学习部请人赞助本次活动,并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多处悬挂横幅

活动主持人:潘燕燕、科杰

活动邀请嘉宾:学生会团委书记郑伟俊老师、学工办陈瑾老师、王毓军老师、办公室主任吴旬初副教授、学生会主席、副主席与活动有关部门部长

活动规则: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为一支代表队,共12支代表队,采取淘汰制。活动共3轮,第一轮淘汰6支代表队,第二轮淘汰3支代表队,在最后一轮中将会剩下3支代表队,通过竞争答题,将产生冠军、亚军、季军、三支代表队。每班按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答题过程中,不得借助通讯工具或其他工具,否则按违反比赛规则处理,直接淘汰出局。当出现某两支队伍分数相同时,进行备份题抢答,抢答方式与第二轮方式相同。

计分总规则:每队基础分100分,答对在原有的基础分上加上相应的分值,答错在原有的基础分上扣掉相应的分值作为每轮结束的总分数

活动细节:主持人手持卡片,同时操作ppt的工作人员在屏幕上放映。注意参赛选手保持安静。现场气氛稍加控制。

具体活动流程:

主持人宣布“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正式开始

特邀嘉宾吴旬初副教授致开幕词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第一轮:稳扎稳答环节【必答题】

题型设计:总共5道题,分为3道选择题和2道判断题

每班基础分10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

每班按顺序依次答题,先答选择题,再答判断题,

规定答题时间:15秒【超过规定时间将按‘答错’处理】

第一轮结束: 通过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的:

活跃班级气氛,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感情及凝聚力。启发班级成员对文化知识的兴趣,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弥补班级的生活不足,为班级成员的交流提供更广大的平台和更好的交流机会。

二、活动主题:知识大放送

三、活动地点:1507教室

四、活动对象:xx级会计四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时间:xx年9月16日

六、活动规则:活动分为五组队伍,每组七人,总共进行三个环节的比赛,以累计最高分组为胜出。

七、活动流程:

1、19:00全体同学都到教室集合,按分好的组坐好;

2、19:30影舞社给我们带来一段街舞

3、19:35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4、19:40清响《你看月亮的亮》娱乐活动

5、19:50活动第一环节开始,即必答题开始

6、20、05第一环节必答题结束

7、20:05第二个娱乐节目:鼓队

8、20:18第二环节抢答题开始

9、20:45抢答题结束

10、20:45第三个娱乐节目:舞蹈

11、20:55第三环节选答题开始

12、20:15活动结束

八、注意事项

1、珍惜,爱护教室物品

2、不乱贴乱画教室的墙壁

3、不说脏话、粗话,文明礼貌,待人真诚

4、尽量避免冷场情况

5、注意调动气氛

九、活动前提准备

1、提前以周申请多媒体教室

2、题目的查找、挑选、组合与制作

3、活动策划书、ppt的制作

4、所需物品的购买

5、借好数码照相机

十、活动规则

第一环节:每组有10道题目必答,答对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第二环节:抢答题,在主持人读完题目并宣布开始时,方可举旗抢答,举得最快者站起来抢答,在没有宣读开始时举旗者违规扣20分,站起来组答对加20分,答错扣20分。

第三环节:选答题的形式,最高分组可随便选一组站起来回答屏幕上的问题,答对则答题者加分,答错则为选组的成员加分,分值为20分。

十一、活动前提安排

1、 多媒体教室的申请:杨妍负责

2、 试题的查找、挑选:陈勇秀负责

3、 物品购买:庄邱玲、潘雅红、邵晓兰负责

4、 题目的组合与制作:陈勇秀负责

5、 ppt的制作:秦欣发负责

6、 班级成员的分组:陈勇秀负责

7、 主持人串词:吴虹宇、陈勇秀负责

十二、经费预算

1、 彩带,透明胶,水性笔,双面胶:17.5元

2、 瓜子:30元

3、 花生:30元

4、 橘子:40元

5、 笔记本:55元

6、 杯子:42元

7、 电池:8元

8、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化,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特举办此次日文文化知识竞赛比赛。

二、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5月10日-5月14日

比赛时间:5月20日(大二组)

5月21日(大一组)

三、活动地点

东配楼201

四、活动对象:

日语系全体学生

五、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3人一组为一个团队进行比赛;一个团队选出一位队长,大二、大一分开比赛:活动进行时每班应由观众助威团。

六、评分细则:

活动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幸运之星题、风险题四个环节,每个小组基础分为100分。

1.必答题题型设计:选择题

答题规则:每队一次派一名代表依次回答,主持人在读完题目后,选手在10秒内回答有效

评分标准:每队有100分基础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2.抢答题 题型设计:判断题(共15道题)

答题规则:此轮为快速抢答,在主持人读完题后,先举手者回答(未举手先回答无效),选手答错后则此题无效。

评分标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3.幸运之星题 题型设计:选择题

答题规则:每队从观众席中选一名代表作为幸运之星依次答题,在主持人读完题后,观众在10秒内回答有效。

评分标准:每队有100分基础分,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幸运之星如答对题目,则有精美礼品一份。

4.风险题 题型设计:选择题

答题规则:每队一次派一名代表依次回答,主持人在读完题目后,选手在10秒内回答有效。答对选手可选择继续答题(最多不可超过3道)。

评分标准:题目分值有10分、20分、30分,答对一题加相应分,答错一题扣相应分。

七、奖项设置

四个环节之后,按积累分数评出团体一、二、三名;按个人分数评出个人一、二、三名。

各设一、二、三登奖一名(分团体和个人),另设优胜奖6名。

获奖者各得证书和纪念品一份!

八、活动安排

1) 由宣传部负责前期宣传和会场布置

2) 由纪保部负责进出场和会场秩序

3) 由学习部负责整个活动具体操作

4) 由劳卫生活部负责会场卫生

九、经费预算

舞台布置50元、证书24元、奖品60元

总计134元

附:联系方式:3班李婷(大二负责人):

6班李婷(大一负责人):

策划书:日语系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李婷(0906)

二〇一〇年五月

查看全文>>>

香文化知识学习及体会

背景:

中国香文化起源于夏商周,发展于春秋,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明清。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围绕不同香气对人体的作用及个人的需求,由此产生的各种香品的制作、香药的炮制、配伍等,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制度、方法、习惯、制度和观念。

香道,即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方式对名贵香品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让在喧嚣生活中的人们回归自然,寻找自我,让浮躁的心沉淀、禅定!

关键词:中国香文化 香道

(一)目的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自古以来受到王侯将相、文人武士的青睐、推崇,它可聚财纳气、趋吉避凶、镇宅保平安。在今天,香品的运用非常广泛,它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香文化知识,更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更是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和发扬。

(二)学习内容

1、 中国香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当前现状与发展趋势2、 香品种类基础知识学习及日常运用

3、 各国著名产区沉香的品鉴

4、 香席的设计及香道具的识别香席中的香道具:香道瓶(香筷、羽尘、香压、香匙、香铲),香炉,香盒,香巾

5、 香道表演学习,主要包含下面五套:

(1) 线香、塔香和篆香

(2) 佛手印

解说词:佛经说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莲华,此莲华中含藏着微尘数的世界,所以叫做莲华藏世界。此最中央香水海,无边妙华香水海的大莲华之上,有世界,此世界总共有二十层,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就在该世界的第十三层。

净手

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

莲花印:元音老人1998年在美国灌顶传法开示,表示我们心像一朵莲花,大莲花开口了,展开了。

小合掌:合十法界于一心,代表散乱的妄心,现合于一处,代表一心。

六根清净:远离眼、耳、鼻、舌、身、意,远离任何欲念。

大合掌:从容中道,不落两边,不住断常,不著空有。

天地印:不愧于心,不负于心。

施无谓:施与无谓之意,拨济众生种种怖畏、免除众生之恐惧感。

佛光普照: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四大皆空:世间万事皆虚,五蕴皆空。

大合掌

轮回:生死相续,无有止息。

心印: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发愿:千处祈求千处印,

查看全文>>>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

查看全文>>>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

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无喜亦无悲,无欲亦无求,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 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在探索。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学服务。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

查看全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炎黄子孙,都应该牢牢记住和遵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这一文明规则。今天我在此向各位同学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

一、做到敬老爱幼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天广地阔的。在每个人的身边有着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父母、老师、同学、邻居、路人等等。因为有了这些不同身份的人,我们的生活才充满情趣,充满人气。因此,我们每位小朋友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应该只想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宠贯的背景下,更应该注意,只有心中有他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二、遵行敬老爱幼的文明规则,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众所周知,做任何一桩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同样,要真正履行尊老爱幼的文明规则,自然要从小事做起。比自己年纪小的人,你要爱护他,比自己年纪大的人你要尊敬人,跟自己是同辈的人,包括同学、玩伴等,你同样要尊重和理解别人。这里需要着重提一下的是,父母包括家庭中的其他亲人,他们是你接触最多的人,你是否力所能及地帮忙干活;是否体谅他们,包括饭菜做得不合你口味、没给你钱买零食等小事;是否对父母的劳累有感恩之意,包括说声您辛苦了、给父母倒杯茶等小小的举动。敬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敬老爱幼的行动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日常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能经常想到一句话,就是“我能帮你做些什么”,那一定是一位文明人,敬老爱幼,就是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乐意帮助别人,能这样做的人一定是个感到天天幸福、处处快乐的人,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是和谐的、美好的。敬老爱幼,需要我们人人行动,时时行动,这样,我们这个大家庭,人人创造幸福,人人享受幸福。

同学们,我们要时时有敬老爱幼这种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我来自于大同,我也是妈妈让我来学习的,在这里我要首先感恩我的妈妈,如果不是她,现在的我还是像畜生一般的活着。我以前也是一个很不听话的孩子,是一个很忤逆的孩子,我妈妈也是经常被我气得半死。我从小就不爱学习,我就特别的怨恨中国的这种应试教育,如果没有作业,没有测验,没有考试,没有家长会,那该多好啊!因为我是二胎,我还有一个姐姐,姐姐从小就学习特别好,琴棋书画什么都会,我妈就把她培养的特别好。我妈妈这个人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因为我姐姐就什么都好,那妈妈就希望我也什么都好,用培养女孩的方式来培养我。因为我是一个男孩,自然不会像女孩那样,所以我就反对,我就不愿意,所以我们娘俩就经常因为这个吵架,生气。但是,我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差,因为我小学在所谓的贵族学校,当时家里的生意也不错,家庭比较富裕,所以就上了实验小学。那时在班里能排个中上等吧。但是,从六年级开始,我接触了网络这个东西,使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以致于考到了一个很烂的中学,父母花了钱才让我到了比较好的中学。上了初中,上网就更疯狂了,经常因为上网问题跟我妈吵架,以致于成为了班里面的下等生。我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分歧,我爸爸很放纵我玩电脑,以致初一的那一年我母亲也就没有管我。到了初二,我爸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和我妈联手管我,这才控制住了我的上网时间,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也就是这次的期末考试,家人都很高兴。

学习完传统文化之后,我才知道我错了,我真的是大不孝,猪狗不如,在这里真诚地和妈妈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请您原谅我。”我也知道了责之深,爱之切的道理,人世间最伟大爱就是母爱。父母做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啊!在这里我也强烈呼吁大家不要再和父母吵架,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这辈子也报答不完啊!

在这里,我要感恩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好的东西,这次女德班之后,我也要出去多多弘扬中华传统,让更多的人受益。最后,我还是要感恩,感恩一切。

查看全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炎黄子孙,都应该牢牢记住和遵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这一文明规则。今天我在此向各位同学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

一、做到敬老爱幼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天广地阔的。在每个人的身边有着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父母、老师、同学、邻居、路人等等。因为有了这些不同身份的人,我们的生活才充满情趣,充满人气。因此,我们每位小朋友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应该只想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宠贯的背景下,更应该注意,只有心中有他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二、遵行敬老爱幼的文明规则,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众所周知,做任何一桩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同样,要真正履行尊老爱幼的文明规则,自然要从小事做起。比自己年纪小的人,你要爱护他,比自己年纪大的人你要尊敬人,跟自己是同辈的人,包括同学、玩伴等,你同样要尊重和理解别人。这里需要着重提一下的是,父母包括家庭中的其他亲人,他们是你接触最多的人,你是否力所能及地帮忙干活;是否体谅他们,包括饭菜做得不合你口味、没给你钱买零食等小事;是否对父母的劳累有感恩之意,包括说声您辛苦了、给父母倒杯茶等小小的举动。敬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敬老爱幼的行动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日常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能经常想到一句话,就是“我能帮你做些什么”,那一定是一位文明人,敬老爱幼,就是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乐意帮助别人,能这样做的人一定是个感到天天幸福、处处快乐的人,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是和谐的、美好的。敬老爱幼,需要我们人人行动,时时行动,这样,我们这个大家庭,人人创造幸福,人人享受幸福。

同学们,我们要时时有敬老爱幼这种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

范文资讯网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栏目为您收集整理了各类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2024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范文等,希望您在写传统文化知识发言稿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