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导航 >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4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神鸟》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格萨尔王的故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会认“酥”等七个生字。  2、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3、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  4、搜索、阅读其他神话与传说故事。  5、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自主探究,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人为民除害、造福百姓。从唱词中了解亲情。并让学生说出对格萨尔王喜欢的原因。  6、感受格萨尔的勇敢、善良的英雄形象,赞扬他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  7、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渔产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格萨尔资料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引入主人翁。介绍格萨尔王。  2、教师谈话:格萨尔王原来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人民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学习要求 ⑴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文。 ⑵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⑶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 三、学习反馈: (一)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 (二)感受英雄形象 1、教师;你喜欢这个藏族人民的英雄吗?为什么? 2、交流反馈:⑴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⑵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 (三)朗读唱词,体会比兴用法 ⑴学生朗读唱词。 ⑵教师;唱词中唱到“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凶猛的动物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觉如更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 (四)思想教育升华  农历前年冬,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大受雪灾时,党和政府、人民是怎么抗雪灾的?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是怎么关心、爱护人民的?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一些抗灾人员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英雄?  ⑴学生回顾,讨论。(提示国家领导亲临灾区、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各部门派出人力、人们伸出热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刘三姐》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会认“喉”等六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3、听一听刘三姐的山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感受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以及了解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刘三姐》选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小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3、全班同学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初学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新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  2、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些?可以给同学们读读,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巩固练习 从课文中找出相应成语 ⑴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 ⑵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

板书:  山歌唱得好 5*、刘三姐人品更好热爱家乡疾恶如仇深受爱戴  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大屏幕展示拉萨,师简介拉萨概况) 指名谈拉萨印象。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本文无情节、趣味性弱。从拉萨入手破题,一是为了化繁为简,由易到难,二是为了学生了解拉萨概况,知道修建青藏铁路的目的。)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有3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课内阅读课文就是要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教材前的话,有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读,会读。) 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四、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童年的发现》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道婆》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出示ppt(预习题):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  2.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 漂泊 思念 传授 歌谣 研究 创造 推动 认真 赢得 (2)订正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ppt:  黄道婆是中国历的“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提灯女神》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  2、师:同学们,女神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女性的神。你们知道提灯女神是谁吗?(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南丁格尔的照片和资料)  3、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那么,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呢?她有哪些业绩让人们用“女神”这个词来赞美她。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题目入手,通过解释题目,展示搜集到的南丁格尔资料以及照片,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情?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南丁格尔哪些事?(南丁格尔冲破阻力,去当一名护士;南丁格尔带领医疗护理队来到前线护理伤病员;人们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设立“护士节”、“南丁格尔奖”。)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南丁格尔的事迹,知道了“护士节”、“南丁格尔奖”都是人们为了纪念她而设立的。那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出示ppt: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  (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  简陋弘扬腰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范仲淹的故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虎口藏宝》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预习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读词  纳塔利 威廉 (1)指名读 (2)出示:疲惫不堪 (3)指名读 (4)疲惫不堪什么样? (5)在疲惫不堪时说的话,该怎么读? (6)出示ppt(句子): “纳塔利,你父母呢?”  2.“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  3.谁藏的?为什么藏?怎

查看全文>>>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范文资讯网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4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