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幼儿园托班个人计划范文 > 导航 > 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计划范文

幼儿园托班个人计划范文

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计划范文。

随着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即将到来,我们是时候应该准备一份工作计划了。事实上,只要经过梳理,制订工作计划并不难。在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计划范文,带给大家。欢迎你的品鉴!

一、情况分析 这学期托班有5名老生,其余幼儿都是新生,上学期就入托的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在学习、生活、游戏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已有所养成,这几位孩子在托班里将会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新入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他们对新环境不熟悉。有几位幼儿哭闹现象严重;他们之中多数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用水杯喝水,不认得自己物品的标记,不喜欢用幼儿园杯子和毛巾,但对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如:毛巾、水杯、玩具、书包等有很强的依恋,大部分幼儿喜欢听故事、听音乐、喜欢参与游戏,喜欢新鲜的玩具。他们对成人有强烈的依恋,喜欢和固定的老师交往,怕见生人,不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他们的情绪易受同伴和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们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身体发展的方向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已能随意独立地活动,能完成走、跑、跳、钻爬、攀等基本动作,能串珠子,撕纸,他们还尝试自己动手、吃饭、穿衣裤等。因此,手眼协调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动作仍不协调,由于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多种疾病。他们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出现反抗现象,喜欢与熟悉的人交往,不满足时出现攻击性行为。根据幼儿的现状,我们应该注意对幼儿的需要给予满足,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和睦、相互给予爱的环境之中,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 1、]愿意上托儿所或幼儿园,愿意亲近老师或熟悉的成人。 2、能跟随老师参加集体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尝试与喜欢的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体验其中的快乐。 3、能觉察自己和他人明显的情绪表现,在成人的提醒下乐意招呼他人,并能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进行简单的应答。

4、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班级名称。 5、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乐于帮助家里成人做一力所能级的事。如:摆碗筷,摘菜、摆椅子等。 6、学习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简单的规则。 7、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三、主要内容和要求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主要任务是创设安全、卫生、舒适、愉快的环境,保证幼儿健康、愉快成长;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促身体健康发展;引导他们感知周围环境,对环境有兴趣,发展感知觉,促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幼儿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形成初步的独立意识,胶能力,促良好个性发展;在生活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激发他们发现美、感爱美的情绪,为了做好这些,我们的出法有几方面。 生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及个性,引导他们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体验做事乐趣,满足生活的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1、培养幼儿勤盥洗兴趣,养成勤盥洗习惯。认识自己常用物品及标记,乐在成人帮助下清洁自己身体,会洗手,养成讲卫生习惯。 2、会用勺吃饭、喝汤,用杯喝水;会剥果皮,乐于接受各种食物,养成餐前洗手,饭后漱口习惯。 3、帮助幼儿建立独立入厕,定时睡眠的习惯。 4、鼓励幼儿多与他人沟通,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5、引导幼儿随时 注意安全,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听从成人有关的安全提示,知道不独自到在人关注不到的地方玩,不摸危险物品,不将异物放入口、耳里。 游戏:引导幼儿积极感知周围环境,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兴趣,促进多方面发展。 1、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体验游戏快乐,初步掌握游戏技能;感知材料特点,会与同伴友好游戏,积极感知游戏材料形状、颜色、大nayishi小等明显特点,懂得爱护图书和玩具。 2、引导幼儿感受集体游戏快乐,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懂得爱自己亲人,老师和

小朋友,愿与他人交往,体验集体活动乐趣。认识自我,感受节日快乐,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做事的乐趣,懂得遵守生活及游戏规则,建立初步规则意识,不怕黑、不怕冷、不怕打预防针等勇敢精神。 3、引导幼儿主动与人交往,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需求,会安静听加紧人说话,能听懂简单的指令。 锻炼:引发幼儿对户外活动兴趣,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动作及身体的健康发展,养成活泼开朗,不怕困难的良好个性品质。 四、措施 1、关爱幼儿,赋予亲情

要以真诚的态度关爱每一位孩子,通过适时恰当地给予孩子关注,微笑、搂抱、应答等方式,传递对他们的关爱,满足其身心需求,帮助幼儿对保教人员的依赖用信任的建立,让他们获得安全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教养并重,保教合一 保教人员共同承担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任务,必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条件,精心护理幼儿日常生活,积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卫生保健,防病工作,保护幼儿安全,发展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增强幼儿身体健康。 3、顺其自然,尊重个性 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顺应幼儿天性,产注幼儿需要,就应该把幼儿一日生活安排丰富,宽松,但有相对的稳定性,预定的活动和集体活动短,以个别自由,自主操作活动为主,以个别交流、个加教育为主,尊重他们个性特征,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对幼儿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细心体察他们兴趣。 4、教育融于生活,成人以身作则 重视在生活中教育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保教人员要在上学生活中随时与儿童沟通,在身体力行中去nayishi影响他们,要用热情、爱心、敏感和规则性,贯性来关心孩子和要求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以后顺理成章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5、营造合谐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安全 营造与家庭相似环境,从温馨、舒适、安全、优美为主,活动空间宽敞,设置区角有利于幼儿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活动材料和玩具准备要充分。以通过他们的感知觉和身体动作,不断地尝试、重复、模仿,操作而获得经验,促进 在出现的能力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保教人员以身作则,相互尊重。 6、注重语言发展,调动幼儿听说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开口,多用语言表达自己喜好,扩大言语经验,融恰与伙伴的关系,乐意听别人说话,听懂并按语气指令行事,做到行有所规,表现出听从老师口令的循规性。

FWr816.Com拓展阅读

幼儿园习惯培养打算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这学期托班有5名老生。

上学期就入托的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在学习、生活、游戏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已有所养成,这几位孩子在托班里将会起到示范典范的作用,新入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对新环境不熟悉。有几位幼儿哭闹现象严重;之中多数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用水杯喝水,不认得自己物品的标志,不喜欢用幼儿园杯子和毛巾,但对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如:毛巾、水杯、玩具、书包等有很强的依恋,大部分幼儿喜欢听故事、听音乐、喜欢参与游戏,喜欢新鲜的玩具。对成人有强烈的依恋,喜欢和固定的老师交往,怕见生人,不主动与他人打招呼,情绪易受同伴和环境的影响,所以,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身体发展的方向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已能随意独立地活动,能完成走、跑、跳、钻爬、攀等基本动作,能串珠子,撕纸,还尝试自己动手、吃饭、穿衣裤等。因此,手眼协调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动作仍不协调,由于他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多种疾病。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出现反抗现象,喜欢与熟悉的人交往,满意足时出现攻击性行为。根据幼儿的现状,应该注意对幼儿的需要给予满足,使他生活在一个和睦、相互给予爱的环境之中,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愿意上托儿所或幼儿园,愿意亲近老师或熟悉的成人。

能跟随老师参与集体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尝试与喜欢的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体验其中的快乐。3能觉察自己和他人明显的情绪表示,成人的提醒下乐意招呼他人,并能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进行简单的应答。

三、主要内容和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主要任务是创设平安、卫生、舒适、愉快的环境,保证幼儿健康、愉快生长。

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促身体健康发展;引导他感知周围环境,对环境有兴趣,发展感知觉,促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幼儿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形成初步的独立意识,胶能力,促良好个性发展;生活中培养他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他基本生活能力;激发他发现美、感爱美的情绪,为了做好这些,出法有几方面。生活: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及个性,引导他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体验做事乐趣,满足生活的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1培养幼儿勤盥洗兴趣,养成勤盥洗习惯。认识自己常用物品及标记,乐在成人协助下清洁自己身体,会洗手,养成讲卫生习惯。

2会用勺吃饭、喝汤,用杯喝水;会剥果皮,乐于接受各种食物,养成餐前洗手,饭后漱口习惯。

3协助幼儿建立独立入厕,定时睡眠的习惯。

4鼓励幼儿多与他人沟通,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5引导幼儿随时注意平安,有初步的自我维护意识,能听从成人有关的平安提示,知道不独自到人关注不到地方玩,不摸危险物品,不将异物放入口、耳里。游戏:引导幼儿积极感知周围环境,培养他对周围事物兴趣,促进多方面发展。

四、措施,

1关爱幼儿,赋予亲情。通过适时恰当地给予孩子关注,要以真诚的态度关爱每一位孩子。微笑、搂抱、应答等方式,传送对他关爱,满足其身心需求,协助幼儿对保教人员的依赖用信任的建立,让他获得平安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教养偏重,保教合一保教人员共同承担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任务,必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条件,精心护理幼儿日常生活,积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卫生保健,防病工作,维护幼儿平安,发展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增强幼儿身体健康。

3顺其自然,尊重个性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顺应幼儿天性,产注幼儿需要,就应该把幼儿一日生活安排丰富,宽松,但有相对的稳定性,预定的活动和集体活动短,以个别自由,自主操作活动为主,以个别交流、个加教育为主,尊重他个性特征,活动中发挥他主动性,对幼儿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细心体察他兴趣。

4教育融于生活,成人以身作则重视在生活中教育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保教人员要在上学生活中随时与儿童沟通,身体力行中去影响他要用热情、爱心、敏感和规则性,贯性来关心孩子和要求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以后顺理成章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5营造合谐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平安营造与家庭相似环境,从温馨、舒适、平安、优美为主,活动空间宽敞,设置区角有利于幼儿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活动资料和玩具准备要充分。以通过他感知觉和身体动作,不时地尝试、重复、模仿,操作而获得经验,促进在呈现的能力发展。协助他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保教人员以身作则,相互尊重。

6注重语言发展,调动幼儿听说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开口,多用语言表达自己喜好,扩大言语经验,融恰与伙伴的关系,乐意听别人说话,听懂并按语气指令行事,做到行有所规,表示出听从老师口令的循规性。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篇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生,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需要的XX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动开展目的意义: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改变他的习惯。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为此,我们一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三、活动内容:

1、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

2、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声音洪亮;

3、热爱班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护公物,热心为集体服务;

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5、尊敬师长,有礼貌。见老师能主动问好;对家长称呼您;不顶撞老师和家长;

6、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等已成学生口头语;

7、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骂街,不打逗,不欺负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

四、教育计划

(一)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生尽快并保质保量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班会时间进行一周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文明礼仪之星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四)、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小公民道德教育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刊版的教育作用,采用自理小屋,卫生小天使和礼仪花园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五)通过儿歌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

儿歌

爱国:爱祖国,知大事,承传统,晓历史;心向党,系人民,爱家乡,惜校誉。

明礼:讲文明,懂礼貌,尊长辈,爱幼小;明是非,遵教导,礼先让,行为好。

诚信:对人事,要忠诚,不说谎,讲信用;借东西,要归还,答应事,不迟延。

团结:团结好,力量大,同心做,目标达;手足情,存己异,有问题,靠大家。

友善:对他人,要尊重,对朋友,要热情;对弱小,要关心,不强暴,不欺人。


篇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迟到,不贪玩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年级组、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各年级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本周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班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及时开班会制度,总结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面工作。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大型的学校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3、设立校外教育辅导站,通过参观访问教育基地,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五爱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以值日生和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成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就餐、就寝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六、具体工作安排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日积月累、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特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行为规范逐条分解,分周落实养成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周:严格守纪,按时作息

第三、四周: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第五、六周:专心听课,大胆发言

第七、八周:活动讲文明,认真做两操

第九、十周:学会交往,举止大方

第十一、十二周:热爱劳动,认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第十五、十六周:不挑吃穿,勤俭节约

第十七、十八周:诚实守信,知错就改

第十九、二十周: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


篇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瓜子、糖果、冰糕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⑾家长接送不进校园。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篇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德育工作要求,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自理能力培养等方面齐抓并进,努力创设一个使学生能愉快的学习、快乐的活动、健康的成长的温馨家园。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分阶段落实(XX年3月份至XX年7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XX年3月份

(1)举办班级内部内务竞赛

(2)开展《学规范,守规范》的主题教育活动

XX年4月份

(1)进行情系祖国,健身强体我能行的自我体验迎接国庆的到来

(2)进行自主活动内容设计与交流活动

(3)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心得体会交流

XX年5月份

(1)校风、校训的教育延伸做个勤奋、践行的好学生

(2)组织开展送给长辈的新年祝辞感恩活动

(3)开展新年我更行的教育活动

XX年6月份

(1)举行夸夸我自己我在这学期的打算演讲比赛。

(2)总结:对本学期的表现作出小结,提出更高要求。


篇五: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分流学生、转入学生较多,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二、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为依据,从生活、学习、交往三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生活习惯:

按时起居:按时睡觉、起床,睡眠充足。

科学饮食: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吸烟,不喝酒。

锻炼身体: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持之以恒。

勤俭节约:爱护财物,不乱花钱,节约水电。

讲究卫生:勤于洗漱,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护视力。

热爱劳动:主动值日,学会自理,乐做家务,注重效率,讲求质量。

2、学习习惯:

严格作息:按时上学放学,路上不逗留玩耍,有事请假。

学习主动:学会预习,会用工具书,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仔细复查,及时订正。

学会倾听: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听课效率高。

善于思考:勤思善问,乐于交流。

热爱阅读:阅读有益书籍,勤做读书笔记,会搜集、整理资料,绿色上网。

认真书写:姿势端正,细心专注,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美观。

积极探究: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分析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3、交往习惯:

举止文明:升旗敬礼,待人热情礼貌,举止大方,说话得体。

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以诚待人,信守诺言,有责任心。

尊重他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爱护弱小,乐于助人,不强人所难,有包容心。

自信自强:正确认识自我,不惧怕困难,敢于知难而进。

懂得感恩:体会师长艰辛,孝敬父母,感恩回报。

遵守秩序: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

热爱自然: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节约能源。

三、教育目标

1、通过生活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学习习惯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交往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掌握交往的技巧和策略,增强交往意识,提供交往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同学间的矛盾与纠纷。

四、要求与措施

1、全面教育,形成共识。

利用班会课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日常评比的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并提出要求、订常规,明确全体学生的奋斗目标,建立科学的行为规范养成的管理制度。

2、强化训练,内化行动。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落实好习惯的养成,每周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①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②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③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完善评价,促进发展。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养成,但相应的评价机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每周,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各班的评比的结果,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4、家校互动,教育双赢。

通过家长来访、短信交流等途径,家校联手,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提高校内教育成果的巩固率,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并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幼儿园特殊幼儿的培养计划


明明小朋友到中班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里的进步是非常大的。记得刚刚到这个班时,看到明明那种散漫、那种眼神、那种无视安全的态度,让我为之一镇。真的不知道怎样去帮助她才能够改变,也许当时想到的只有保护,再保护。

九月份我刚刚开始接这个班。当时说实话很头疼,作为一个新人我不知道怎样去帮助特殊幼儿,怎样才能让她有进步。这时园长找到我说:“想给明明定一个培养计划”这时我看到了一丝曙光,2006年9月14日中午一点钟,我和园长以及明明的爸爸、妈妈、阿姨很正式地制定了“明明的培养计划”。

首先最基本的是:“早晨问好和眼神的交流”。我们每一位教师每天都会对明明说“明明早晨好,明明早晨好”直到她也回说:“老师好早上好”。然后我们会请她的小眼睛和我们的眼睛对视说。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这个方面得到了攻破,能够看着我们说:“老师早上好了”这一点让我兴奋不已。

一、 自理能力的培养:

1、 在吃饭方面:

经过半年的努力,明明可以独立进餐,但在吃饭的速度和进食量会稍差一些,而且吃饭时总是很喜欢先吃白米饭再吃菜。有时吃饭也会边吃边玩;因此我们制定了佳佳可以一口饭一口菜地独立进餐的计划,我们刚开始会用小贴画的形式给予奖励,可是由于家里也有大量的贴画这种形式慢慢地没用了。我们又利用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区分男孩、女孩的办法来引导她。如果能够做到一口饭一口菜地吃饭并且进食速度还可以我们就叫她“小公主”。她听到这个非常高兴,也很敏感。到了现在这个办法还是很管用。明明能够独立使用筷子进餐,并且改掉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进食量也比较不错。

2、 在午睡方面:

明明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并且能够叠衣服(有时会有点懒而不叠)。在睡觉环节有时还需要拍睡,希望随着明明年龄的增长能够独立入睡。

3、 在健康领域方面:

我们通过幼儿的体能测试发现明明的平衡能力非常好,但在单脚跳、往返跑、投掷方面有所欠缺。希望家长与我们配合共同促进她的进步。在家里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此类活动。

二、 人际交往方面:

1、 与成人的交往:

经过上半学期计划的实施,明明与成人的交往、交流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主动性较差,往往是我们问她来答,而且无视一些常规,多以自己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我们教师商定应该多与佳佳交流、引导她能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比如:一天中午午睡之前,小朋友们都已经搬着自己的小椅子、拿拖鞋到睡眠室准备睡觉,而她却站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我对她说:“孩子该去搬椅子了,拿拖鞋睡觉了”然后她看了看我说:“明明搬椅子、拿拖鞋、睡觉对吗?”我说对接着她去做了这件事情。午睡时,我拍着她入睡,我看着她没有一丝睡意,就与她玩起了语言游戏,对她说:“张老师拍着小明明睡觉”。她看着我说:“小明明拍着张老师睡觉”。我又说:“漂亮的张老师拍着可爱的小明明睡觉”。她说:“可爱的小明明拍着漂亮的张老师睡觉”。就这样一会小明明睡着了。她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并且能够做到与我们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了,但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孩子的主动性还是不够,而怎样培养她的主动性,我希望家园配合,来引导、鼓励。

2、 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

经过上半年的努力,感觉这方面是她最弱的一个方面,对于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的方式还是不够正确,只是很用力的去抱住小朋友,而不去进行交流,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引导、鼓励和帮才能改变的。因此我们几位教师会引导其他幼儿主动与佳佳一起游戏、一起活动。同时我们还引导和分辨喜欢的几种表达方法。比如:拉一拉小手、轻轻地亲一下小脸等。经过这半年的努力,明明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她可以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了、懂得了轮流、有时也能够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的等。但在交流的同时我们发现明明还是有些缺少自信心,她想做什么事情时,总会先对别人说:“明明要去小便、明明排队对吗?、明明不抱小朋友对吗?等等”她在等待别人来肯定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家园配合,在家里可以教一点其他幼儿所不会的东西到幼儿园来展示自我,还有希望家长在家中原则性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要太以幼儿为中心,要学会商量,但不能一味地妥协。

三、 专注力方面

1、 室内的教育活动。

上半年明明已经能够和其她小朋友一样坐在小椅子上,不会随便地下座位或者不经教师的同意自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了。这半年我们教师采用紧盯的方式,当她想有什么活动刚要起来时,我们就会叫一下:“明明”让她回答一些问题或者有时说:“明明到前面讲一讲,说一说或者是表演等,但有时她回答的是:“去小便”接着我们会引导她说:“明明想去小便可以吗?”明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每次和她说过的一件事情,她总能记得。还有明明在识字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好的,因此我们教师会挖掘出她的优点,请她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展示以增加她的自信心。通过这半年的努力,佳佳在教育活动时,有时能和小朋友一起互动(但只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注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2、 室外的户外活动:

上半年明明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与小朋友在一起,能够听指令做一些事情,但是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会引导其他幼儿与明明一起玩、主动与明明做游戏,还有教师会经常引导和鼓励她,她会更高兴的去玩。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明明在户外可以与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不会自己跑到别处玩),但有时找朋友的主动性差,她总是会等待其他幼儿找自己玩。在集体活动时表现最好能够和我们大家一起互动起来,非常不错。

四、 继续培养的计划

1、 自我服务意识。比如:自己拿书包、物品保管等。

2、 教育活动时的专注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与小朋友主动沟通的能力。

4、 任务意识和挫折教育。

5、 时间概念的认知。

五、 希望家长配合的工作

1、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应该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做到善始善终。

2、 任务意识的条理性,可以与幼儿商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要一味的鼓励。

3、 在家中原则性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要以幼儿为“中心”了,适时的商量可以,但也可以否定,要有挫折教育。

4、 家庭成员、幼儿园培养幼儿的思想要一致,这样才能达成共识。

班主任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班主任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和谐地与教师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违反课堂规则、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坐立不安或活动过度等等。有时为了处理这些课堂问题行为,要浪费很多课堂时间,致使影响上课进度和效率,课堂变成了维持纪律和纠正不良行为的课。那么这些课堂行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

课堂问题行为根据其行为表现的倾向,可分为两大类外向型问题行为和内向型问题行为。外向型问题行为会直接扰乱课堂秩序,易被察觉。例如,相互争吵、打骂、怪笑、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高声喧哗、做滑稽表演、故意顶撞班干部或老师、迟到、早退等。内向型问题行为是不易被察觉的、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构成威胁的退缩型行为,虽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和课堂秩序,但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甚至对自身人格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害怕提问、抑郁、神经过敏、烦躁不安、乱涂乱画等。在课堂教学中,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各班虽时有发生,但普遍性远次于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内向型问题行为因大多具有隐蔽性,因此更难发现,更难矫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也就更大。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

课堂中出现的纪律问题行为是由许多原因促成的,但我们在这里只分析两种动态性的问题根源。

(一)来源于学生方面

归因于学生并不是想说学生一定是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有些看似学生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例如学习的任务不适合他的能力或兴趣等。

其一,渴望获得别人关注。因为人总是不愿被人遗忘的,总是希望得到人家的关注。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级集体中的位置。如:发出怪声,做鬼脸等。

其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矛盾造成的问题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最头痛的总问题就是全班那么多学生,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可能还停留在具体运算阶段,而有些学生却早已达到了形式运算的阶段。面对这些不同进度的学生,教师难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材料,不知道该怎样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的目光只盯在那些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从教学中获得了满足,一般不会犯纪律性的问题。(班主任工作 )但是,那些进度慢的学生感到无法跟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艰深难懂,这样这些学生自然就开始违反课堂纪律了。相反,如果教师顾全那些认知水平低的学生,那些认知水平高的学生会感到学习内容不具有挑战性,这些孩子同样可能违反课堂纪律。因此,许多教师只好照顾中等认知层次的学生,这样就可能两头的学生得不到满足,这些学生都有可能犯纪律问题。

其三,厌烦不满。由于教学内容太难或太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或者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语言平淡,甚至无意义重复,学生感到厌烦,因而寻求刺激,以示不满。如:敲打作响,随便说话,胡写乱涂等。大部分注意涣散的行为,由厌烦而产生。

其四、挫折紧张。学生学业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学习、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有的学生连遭挫折,面临失败的威胁。挫折使学生紧张,紧张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发泄。如:不服从指挥故意违反纪律等。

(二)来源于教师方面

其一,教学不良。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上课时断时续,常看备课本。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枯燥、乏味,教学缺乏艺术性与吸引力,教学方法落后、陈旧,程序机械,缺乏灵活多变。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教学组织能力有所欠缺,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其二,要求不当。要求过严或过宽都会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过严会专断地严惩学生以维护纪律,使学生感到紧张、压抑,造成师生之间矛盾和冲突逐渐尖锐化。而有的教师对学生则要求过低,只要学生不惹是生非,不冒犯教师,一概不管。有时也可能被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所激怒,在惩一儆百之后,仍一如既往,放任自流。这样的课堂纪律必然涣散,则会导致学生放纵,无视规章制度。

其三,管理不当。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容易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而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随意,没有一套课堂规则,一进教室不作组织教学,便急冲冲地上课。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管理那些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大量关注那些出现行为过失的学生,反而对那些行为良好的学生并没有施加关注,或者那些经常出现行为过失的学生在做出一些良好行为的时候没有抓住机会加以关注和表扬,就会让学生觉得只有做出不良行为才能获得老师的关注。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二)课堂规范的建立和巩固。有效的课堂管理必定需要规范的约束,但规范怎样建立并让其发挥合理的作用呢?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对学生有一些要求,就应该考虑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但是规范既要体现教师的意志,还要考虑学生的意见,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

(三)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根据前面的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可知,有些课堂问题行为不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例如: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抑郁、乱涂乱画,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等。其行为没有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给予信号、暗示制止、合理安排和课后谈话等,以利于转变其行为,不宜突然提问,因为没认真听课肯定回答不出来,只能使学生当众出丑会使得其反,更不宜当众指责。交头接耳:教师不一定就要大声批评,不妨停下讲课,静一会儿,学生会觉察到自己的不对。这样,既让学生恢复正常学习,又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有利于课堂管理。对于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如:喧闹、扮小丑、戏弄同学,顶撞老师、敲打作响等,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心不在焉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走近学生,以此提醒他。如果教师一见班上有风吹草动,就小题大做、大声当众训斥、罚站,叫滚出去等是不妥当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学生本人的自尊性。适当惩罚消极行为也是必要的。但不可采取讽刺挖苦、威胁、体罚等手段。都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的维护,不能让学生难堪,而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警觉性。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犹如神经中枢,决定、制约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要从内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所长、都有当好学生的愿望,以博大的胸怀,诚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其次,教师的关爱要贯穿于课上、课下、与学生日常交往接触的一切教学过程中。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表情丰富,体现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总之,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纠正课堂行为问题不是课堂上都能解决的。一个好的教师还懂得如何把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功夫放在课外,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热爱、关心、严格、平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信或自卑中解放出来,从任性、无理取闹、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乐于学习,健康成长。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计划范文》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幼儿园托班个人计划范文

  网站地图